离骚知识点?古文中的“离骚”二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如此受屈原喜爱
本文目录
- 离骚知识点
- 古文中的“离骚”二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如此受屈原喜爱
- 屈原列传知识点整理,要包括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 高一语文知识点上册
- 高中文言文《离骚》中易错字都有哪些
- 高一语文必修一《离骚》知识点
- 离骚文言文默写考点
- 高中语文离骚知识点归纳
- 论述《离骚》的艺术特点
离骚知识点
1、重点词语。掩涕:长太息以掩涕兮(掩面拭泪);谇:謇(jiǎn)朝谇(suì)而夕替(谏争);替:謇朝谇而夕替(废弃,贬斥);虽:虽九死而未悔(纵然,即使)。 2、通假字:错:偭(miǎn)规矩而改错(通“措”,措施);邑:忳(tún)郁邑余侘(chà)傺(chì)兮(通“悒”,忧愁苦闷);圜:何方圜之能周兮(通“圆”);离:进不入以离尤兮(通“罹”,遭受)。 3、一词多义:长: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副词,长久) ②长余佩之陆离(使……加长);善: ①亦余心之所善兮(以为是好的) ②谣诼(zhuó)谓余以善淫(擅长)。
古文中的“离骚”二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如此受屈原喜爱
“离骚”就是因为被迫离开让人很忧愁的意思。这两个字就是屈原发明的啊,他不喜欢谁喜欢呢?我记得我上高中的时候把这篇《离骚》背得滚瓜烂熟,老师无数次敲着黑板告诉我们这是必考知识点。很幸运的是,那年高考还真遇到了。这篇楚辞,开古代浪漫主义之先河,值得一读。
01、离,离别愁绪,令人烦忧
“离”还算是比较好理解的,屈原用这个字是非常直接的告诉别人,他要离开这里了。但是他并不是自己想离开的,而是因为自己变法得不到君王的支持,而且自己的为人也被君王质疑,他被君王惩罚离开。他时时刻刻都觉得自己不得不离开是一件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也应该直接表达出来自己的愤怒。
02、骚,坐立难安,心绪难宁
“骚”这个字可和我们现代有着很大的不同,屈原用在自己的文章的名称中,只是说他虽然离开了自己心爱的故土,但是他还是忧心忡忡。“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屈原人已经不再朝堂,甚至不得不到遥远的地方去,但是他仍然每天度想着自己的故土,怕这里受到别人的侵害,他的心绪一直在骚动,无法安宁,他想让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
03、被排挤的屈原的一生
屈原一直是郁郁不得志的典型人物。他自从变法失败以后,就被流放了。可是他还是爱着自己的国家,爱着那个对自己不算太好的君王。可是泥人还有三分火气,他也愤怒啊,但是屈原也不愿意做出对楚国不利的事情,所以他自杀了。他想让君王看到自己的决心。但是很可惜,君王对于他的死没有流露出任何惋惜之情。屈原的一腔孤勇,终究是错付了。
屈原列传知识点整理,要包括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屈原列传》知识点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属(zhǔ)草稿 惨怛(dá) 帝喾(kù) 靡不毕见(mǐ)(xiàn) 濯(zhuï) 淖(nào) 蝉蜕(tuì) 滋垢(gîu) 浊秽(huì) 皭(jiào)然泥(niâ)而不滓(zǐ) 既绌(chù) 商于(wū) 既咎(jiù) 眷(juàn)顾 被(pī)发 渔父(fǔ) 憔(qiáo)悴(cuì) 哺(bǔ)育 啜(chuî)泣 罹(lí)难(nàn)
二、找出并解释句中通假字。 1、离骚者,犹离忧也(通“罹”,遭遇) 2、人穷则反本(通“返”,追念) 3、靡不毕见(通“现”,表现) 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通“旨”,含义) 5、自疏濯淖污泥之中(通“浊”,污浊) 6、屈平既绌(通“黜”,免除官职) 7、齐与楚从亲(通“纵”,合纵) 8、亡走赵,赵不内(通“纳”,接纳) 9、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 10、厚币委质事楚(通“贽”,见面礼) 11、泥而不滓(通“涅”,染黑) 12、使于齐,顾反(通“返”)
三、 解释加点词的古今义: 1、明年 古义:第二年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2、颜色 古义:脸色 今义:物体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 3、形容 古义:形体容貌 今义:对人或事物的形状或性质加以描绘。 4、从容 古义:说话得体 今义:不慌不忙,不急迫,镇定自若的样子。 5、诡辩 古义:谎话,欺诈的言论 今义:无理狡辩
四、 解释加点的词: 1、娴于辞令(熟悉) 2、争宠而心害其能(妒忌) 3、屈平属草稿(写作) 4、平伐其功(夸耀) 5、王怒而疏屈平(疏远) 6、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恨,痛心) 7、可谓穷矣(处境困难) 8、其文约(简约),其辞微(含蓄) 9、惠王患(担心)之 10、大兴师(军队)伐秦 11、臣请往如楚(到) 12、奈何绝(断绝)秦欢 13、屈平既嫉之(恨) 14、人君无(无论)愚、智 15、王怒而迁之(放逐,流放) 16、楚有宋玉、景差之徒(一类人),皆祖(效法)屈原之从容(说话得体)辞令
五、找出词类活用并解释: 1、厚币委质事楚(名词作状语,用丰厚的礼物) 2、其后楚日以削(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3、内惑于郑袖(名词作状语,在内) 4、短屈原于顷襄王(形容词作动词,诋毁,说坏话) 5、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名词作动词,效法,模仿)
六、判断文言句式 1、“离骚”者,犹离忧也(判断句)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被动句) 3、内惑于郑秀,外欺于张仪(被动句、状语后置) 4、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知道这件事的宾客) 5、求人可使报秦者(定语后置,可以出使秦国的人) 6、明于治乱,娴于辞令(状语后置) 7、是以见放(被动句)
七、一词多义
1、害 A、争宠而心害其能(妒忌)B、为陶谦所害(杀害) C、除国之大害(祸害) D、不能害人(损害,伤害)
2、疾 A、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恨,痛心)B、疾在腠理(疾病) C、疾风知劲草 (快,急速) D、君子疾夫舍曰欲之(厌恶,憎恨) E、吾疾贫富不均(痛恨)
3、许 A、而赵不许,曲在赵(答应)B、时人莫之许也(承认) C、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处所,地方,常与疑问代词“何”连用)D、塞上长城空自许(期望)
4、属 A、亡国破家相随属(接连)B、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 C、司命之所属(管辖)D、屈平属草稿未定(写作) E、有宁越徐尚„„之属(类)
5、疏 A、王怒而疏屈原 (疏远)B、梅以疏为美(稀,与密相对) C、其于计之疏也(疏忽,不周密)D、十三经注疏(注释的一种)
6、离 A、“离骚”者,犹离忧也(通“罹”,遭遇)B、约从离衡(离间) C、如有离违,宜别图之(违背,背离)D、多情自古伤离别(别离)
7、迁 A、王怒而迁之(放逐,流放)B、再迁为太史令(调动官职) C、予左迁九江郡司马(贬官的委婉说法)D、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继,随着)
8、闻 A、博闻强识(见识)B、闻道有先后(知道,懂得) C、闻寡人之耳(使„„听到)
9、审 A、审问之,慎思之(仔细)B、审矣,何足怪乎(知道,知悉) C、审时度势(详察)D、明日再审之(审问)
10、望 A、望桓侯而还走(远远地看见)B、欲望百姓亲附(期望) C、自幼有公辅之望(威望)D、若望仆不相师(抱怨)
11、过 A、过宋将军而不见(拜访)B、求,无乃尔是过欤(责备) C、过犹不及(过分)D、人谁无过(过失,过错)
12、与 A、与之斗卮酒(给)B、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和) C、何哉?与秦而不助五国也(和„„交好)D、蹇叔使子与师(参加,加入)
八、 名句默写: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高一语文知识点上册
知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只有限度地挖掘它,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都需要大量的记忆和练习来巩固。虽然辛苦,但也伴随着快乐!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高一语文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语文必背知识点
《离骚》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掩涕:长太息以掩涕兮(掩面拭泪)
2、谇:謇(jiǎn)朝谇(suì)而夕替(谏争)
3、替:謇朝谇而夕替(废弃,贬斥)
4、虽:虽九死而未悔(纵然,即使)
5、众女: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许多小人)
6、蛾眉: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高尚德行)
7、遥诼:谣诼(zhuó)谓余以善.(造谣,诽谤)
8、偭:偭(miǎn)规矩而改错(背向,引申为违背)
9、度:竞周容以为度(法度,准则)
10、溘:宁溘(kè)死以.兮(突然,忽然)
11、异道:夫熟异道而相安(不同道)
12、尤:忍尤而攘诟(罪过)
13、伏:伏清白以死直兮(守,保持)
14、相道:悔相道之不察兮(观察,选择道路)
15、及:及行迷之未远(趁着)
16、止息:驰椒丘且焉止息(停下来休息)
17、初服:退将复修吾初服(当初的衣服,比喻原先的志向)
18、岌岌:高余冠之岌岌兮(高耸的样子)
19、游目:忽反顾以游目兮(放眼观看)
20、缤纷:佩缤纷其繁饰兮(繁多)
21、未变:虽体解吾犹未变兮(不会改变)
二、通假字
1、错:偭(miǎn)规矩而改错(通“措”, 措施 )
2、邑:忳(tún)郁邑余侘(chà)傺(chì)兮(通“悒”,忧愁苦闷)
3、圜:何方圜之能周兮(通“圆”)
4、离:进不入以离尤兮(通“罹”,遭受)
5、章:芳菲菲其弥章(通“彰”,明显,显著)
6、反:延伫乎吾将反(通“返”,返回)
高 一年级语文 重要知识点
1、字音:
沁(qǐn)园春
百舸(gě)峥(zhēng)嵘
寥廓(kuò)
挥斥方遒(qíu)
漫(màn)江
携(xié)来
浪遏(è)飞舟
2、词义:
峥嵘:本义形容山势高峻突出,引申为不平常。
挥斥方遒:热情奔放,劲头十足。遒,强劲有力。
激扬:激浊扬清,批评坏的,褒扬好的。
3、 近义词 辨析:
寥廓:(天空)高原空旷。
辽阔:(土地海洋等)辽远广阔。
意气: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也指因主观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意气用事。
义气: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如讲义气。
遏制:制止,控制(一般只能是一定程度上的效果)。
遏止:用力阻止住。如滚滚洪流,不可遏止。
高一 语文学习 方法
1、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
基础知识的内容重在积累,关键是运用。包括:汉字的形音义,标点符号及词语的使用,辨析并修改病句,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续写 句子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使用常见修辞方法等。对于这一部分,同学们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的学习,日积月累,定会得到高分。
A、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
B、可以把平时自己常易错的字记录在错题汇集簿上,定时集中纠正,还可以进行形似字,同音字的 组词 练习。
C、每学新课,先要将自己不会的词语画出来,通过查字典再结合语境理解词语,不能死记硬背;在具体语境中有的词义发生变化,一定要加强理解这部分内容。
D、课本中正文下面的注解及课后练习的词语部分应是重点。
E、学习词语应坚持“长流水,不断线”,根据自己情况,每天都要学习和积累一定的词语,到一定时期,特别是阶段性考试之后,将还不熟悉的词语用过筛子的方法挑出来,再次复习,直至越来越少。
2、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提高着重要关注的是诵读、翻译、理解和背诵。针对这些老师提出了一些相关的要求。比如在翻译中要求信、达、雅等。在背诵和理解方面也提到了分小段各个击破,借助联想,不断复习等方法。
3、怎样写应试 作文
作文的开头和结尾要写好,题目要拟写的恰当特别。卷面整洁,可以大胆的引用诗词等要求。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取得好成绩。
高一 语文知识 点上册相关 文章 :
★ 高一语文上册重点知识点总结
★ 关于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知识点总结
★ 高一语文知识点归纳及重点
★ 高一学年语文上册的必考知识点
★ 高一语文重要知识点笔记整理
★ 有关高一语文上册的重点知识点
★ 高一语文上半学期知识点归纳
★ 高一语文知识点归纳
★ 高中高一语文知识点整理
★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高中文言文《离骚》中易错字都有哪些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全文有很多不常见的字,需要熟读熟记,知道其表达的意思。容易读错或生僻的字标出来了。
高一语文必修一《离骚》知识点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语文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更要学会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一语文必修一《离骚》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语文必修一《离骚》知识点总结
一、《离骚》字词句
帝高阳之苗裔(yì)兮,朕(zhèn)皇考曰伯庸;摄(shè)提贞于孟陬(zōu)兮,惟庚(gēng)寅(yín)吾以降;皇览揆(kuí)余于初度兮,肇(zhào)锡(cì)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chóng)之以修能;扈(hù)江离与辟芷(zhǐ)兮,纫(rén)秋兰以为佩;汩(gǔ)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qiān)阰(pí)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mǎng);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huì)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qí jì)以驰骋(chěng)兮,来吾道夫先路。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shēn)椒(jiāo)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zhǐ);彼尧(Yáo)舜(Shùn)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jié zhòu)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jiǒng)步;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ài);岂余身之惮(dàn)殃兮,恐皇舆(yú)之败绩;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zhǒng)武;荃(quán)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馋(chán)而齌(jì)怒;余固知謇(jiǎn)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dùn)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shuò)化。
二、通假字
1、肇锡余以嘉名 (锡,通“赐”,赐给。)
2、扈江离与辟芷兮 (辟,通“僻”,幽僻。)
3、来吾道夫先路 (道,通“导”,引导。)
4、指九天以为正兮 (正,通“证”,作证。)
三、古今异义词
1、朕皇考曰伯庸 (秦以前第一人称代词“我的”;秦以后用于特指古代皇帝的自称。)
2、纫秋兰以为佩 (古义:“以之为”的省略,把……当作;今义:认为)
3、恐年岁之不吾与 (古义:时光,时间;今义:①年纪,②年代,③年成。)
4、春与秋其代序 (古义:依次替代;今义:代替序言的文章。)
5、恐美人之迟暮 (古义:代指有德才和有作为的人,一说指楚怀王;今义:美貌的女子。)
6、昔三后之纯粹兮 (古义:比喻品德纯正完美;今义:①没有杂质,不掺杂别的成分,②副词,表示判断、结论的不容质疑。)
7、夫唯捷径以窘步 (古义:歪斜的小路;今义:近路比喻较快到达目的的巧妙手段和方法。)
8、惟夫党人之偷乐兮(古义:结党营私的小人;今义:同一个党派的人)
(古义:苟且偷安;今义:私下拿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
9、及前王之踵武 (古义:足迹;今义:有关军事的。)
四、词类活用
1、名余曰正则兮 (名,名词作动词,命名,取名。)
2、字余曰灵均 (字,名词作动词,给人取表字。)
3、纷吾既有此内美兮(美,形容词作名词,美德。)
4、纫秋兰以为佩 (纫,名词作动词,用绳索结;佩,动词作名词,佩带的饰物。)
5、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朝、夕,名词作状语,早晨、晚上。)
6、不抚壮而弃秽兮 (壮、秽,形容词作名词,壮盛之年、污秽的品性。)
7、杂申椒与菌桂兮 (杂,形容词作动词,杂聚。)
五、实词积累
1、帝高阳之苗裔兮 (后代子孙。) 2、摄提贞于孟陬兮 (正月。)
3、皇览揆余于初度兮(揣度。) 4、扈江离与辟芷兮 (扈,披;辟芷,幽僻的白芷。)
5、汩余若将不及兮 (水急流通状。) 6、朝搴阰之木兰兮 (攀、折。)
7、乘骐骥以驰骋兮 (骏马。) 8、杂申椒与菌桂兮 (申地产的椒。)
9、何桀纣之猖披兮 (穿衣而不系带的样子,比喻狂放不羁。)
10、岂余身之惮殃兮 (害怕。) 11、夫唯捷径以窘步 (喻政治上的邪道。)
12、及前王之踵武 (脚后跟。) 13、荃不察余之中情兮(香草名,喻楚怀王。)
14、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忠贞的样子。)
15、夫唯灵修之故也 (神明,有远见的人,喻楚怀王。)
六、语气词“兮”
“兮”是具有浓厚楚国地方色彩的语气词,它在诗句中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相同。
1、 在句中,表示语音延长。
2、 在句间,表示语意未竟,待下句补足。
3、 在句末,表示感叹意味。
七、特殊句式
1、肇锡余以嘉名 介词结构后置句,应为“肇锡余”
离骚文言文默写考点
1. 《离骚》&《逍遥游》重点句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其他的段落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
逍遥游全文都要背啊。
2. 新课改语文必修二离骚 文言知识点
《离骚》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 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 屈原是一位爱美的诗人。他对各种艺术的美,都不以狭隘的功利观加以否定。《九歌》、《招魂》中,处处渲染音乐歌舞的热烈场面和引发的感动。羌声色之娱人,观者憺兮忘
《离骚》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 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
屈原是一位爱美的诗人。他对各种艺术的美,都不以狭隘的功利观加以否定。《九歌》、《招魂》中,处处渲染音乐歌舞的热烈场面和引发的感动。“羌声色之娱人,观者憺兮忘归”,在屈原笔下,是美好的景象。同样,他的诗篇,也喜欢大量铺陈华美的、色泽艳丽的辞藻。他还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赋予草木、鱼虫、鸟兽、云霓等种种自然界的事物以人的意志和生命,以寄托自身的思想感情,又增加了诗歌的美质。大体上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学中讲究文采,注意华美的流派,最终都可以溯源于屈原。
在诗歌形式上,屈原打破了《诗经》那种以整齐的四言句为主、简短朴素的体制,创造出句式可长可短、篇幅宏大、内涵丰富复杂的“骚体诗”,这也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1、文学常识
屈原(约公元前340—约前278),战国时期楚国人,伟大的爱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370多句,2400多字,为中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离骚》又常被举作屈原全部作品的总称。在文学史上,还常以“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分别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源头。
2、词语读音
修姱 嫉妒 謇 忳郁悒 侘傺
溘死 鸷鸟 方圜 攘诟 谣诼
延伫 芰荷 偭 兰皋 椒丘
岌岌 杂糅 昭质 可惩
3. 离骚 全文 要默写了
人教必修二) 离骚 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佗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於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
4. 离骚 全文 要默写了
人教必修二) 离骚 屈原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佗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於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
5. 文言文离骚重点实词解释加例句
一、通假字。1、偭规矩而改错(错~措,措施)。2、忳郁邑余侘傺兮(郁邑~郁悒,忧愁苦闷)。3、何方圜之能周兮(圜~圆)。4、延伫乎吾将反(反~返)。5、进不入以离尤兮(离~罹,遭遇)
6、芳菲菲其弥章(章~彰,明显)。二、古今异义。1、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衣,上衣。裳,下衣。今义,衣服)。2、怨灵修之浩荡兮(浩荡,古义,荒唐。今义,水势大)。3、吾独穷困乎此时也(穷困,古义,阻塞不通,引申为走投无路。今义,经济困难)。4、宁溘死以流亡兮(流亡,古义,随水流而消逝。今义,被迫离开家园)。5、自前世而固然(固然,古义,本来是这样。今义,表示承认某事实,引起下文转折)。6、偭规矩而改错(改错,古义,改变措施。今义,改正错误)。7、固时俗之工巧兮(工巧,古义,善于取巧。今义,技艺巧妙)。8、长余佩之陆离(陆离,古义,修长的样子。今义,形容色彩纷杂)。三、词类活用。1、固前圣之所厚(厚,形作动,嘉许、推重)。2、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高、长,形作使动。使…高,使…长)。3、哀民生之多艰(哀,形作动,哀伤)。4、余虽好修姱以靰羁兮(羁,名作动,束缚、约束)。5、鸷鸟之不群兮(群,名作动,合群)。6、步余马于兰皋兮(步,动作使动,使…缓行)。7、屈心而抑志兮(屈、抑,动作使动,使…屈,使…抑)。8、伏清白以死直兮(伏、死,动作为动。为…伏,为…死)。四、一词多义。(修,虽,焉,相),例句及释义(略)
6. 离骚 重点词语
离骚(节选)
晨读课堂
【字词拓展】
(一)通假字
俪规矩而改错:“错”通“措”,措施。
亻屯 郁邑余佬傺兮:“郁邑”通“郁悒”,忧愁苦闷。
何方圈之能周兮:“圜”通“圆”,圆的孔。
进不入以离尤兮:“离”通“罹”,遭受。
芳菲菲其弥章:“章”通“彰”,显著。
(二)一词多义
余虽好修女夸 以轨羁兮(惟)
虽虽九死其犹未悔(纵使)
虽体解吾犹未悔(即使)
(三)古今异义
1.怨灵修之浩荡兮:浩荡,古义为荒唐,今义为水势大,也泛
指广阔或壮大。
2.吾独穷困乎此时也:穷困,古义不得志,今义指经济状况
不好。
3.宁溘死以流亡兮:流亡,古义指随流消逝,今义指因灾害
或其他社会原因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
4.自前世而固然:固然,古义为本来就是这样,今义表示承
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或表示既承认甲事实,也不否
认乙事实。
(四)词类活用
1.步余马于兰皋兮:步,名词用作使动词,使……步行。
2.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高、长,形容词用作使
动,使……高、使……长。
3.固前圣之所厚:厚,形容词用作动词,重视,看重。
(五)特殊句式
1.不吾知其亦已矣:不吾知,即“不知吾”,不了解我,否定句
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2.长余佩之陆离:“之”,定语后置的标志,即“陆离之佩”。
【作文万花筒】
屈原作品中的一些名句:
l_“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以比喻和象
征手法来表达他忧国忧民以及希望能重返君王身边的心
情。(“美人迟暮”出于此)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远游》)。表达了对
理想的执著追求。 .
3.“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九歌·国殇》)。是
说(为国捐躯的勇士们):你们身躯死了,但英灵常在,活着
是英雄,死了也是鬼雄。
4.“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卜居》)。黄铜编钟被毁弃殆尽,
只剩下陶锅震响如雷。揭露了小人趾高气扬,忠贤默默无
闻的社会现实。
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卜居》)。意思是事物都有自己的
优势和劣势,不能妄自菲薄,也不可骄傲自大。
精彩回放
高中语文离骚知识点归纳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离骚》作为《楚辞》的源头,读来总有一种震人心魄的力量。穿过千年历史的帷帐,去触摸那汨罗江畔带露的文字,任蒹葭苍苍结成溯流的兰舟,踏向那久违的圣地。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语文离骚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高中语文离骚知识点1
一、重点词语
1.掩涕:长太息以掩涕兮(掩面拭泪)
2.谇:謇(jiǎn)朝谇(suì)而夕替(谏争)
3.替:謇朝谇而夕替(废弃,贬斥)
4.虽:虽九死而未悔(纵然,即使)
5.众女: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许多小人)
6.蛾眉: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高尚德行)
7.谣诼:谣诼(zhuó)谓余以善淫(造谣,诽谤)
8.偭:偭(miǎn)规矩而改错(背向引申为违背)
9.度:竞周容以为度(法度,准则)
10.溘:宁溘(kè)死以流亡兮(突然,忽然)
11.异道:夫熟异道而相安(不同道)
12.尤:忍尤而攘诟(责骂)
13.伏:伏清白以死直兮(守,保持)
14.相道:悔相道之不察兮(观察,选择道路)
15.及:及行迷之未远(趁着)
16.止息:驰椒丘且焉止息(停下来休息)
17.初服:退将复修吾初服(当初的衣服,比喻原
先的志向)
18.岌岌:高余冠之岌岌兮(高耸的样子)
19.游目:忽反顾以游目兮(放眼观看)
20.缤纷:佩缤纷其繁饰兮(繁多)
二、通假字
1.错:偭(miǎn)规矩而改错(通“措”, 措施 )
2.邑:忳(tún)郁邑余侘(chà)傺(chì)兮(通
“悒”,忧愁苦闷)
3.圜:何方圜之能周兮(通“圆”)
4.离:进不入以离尤兮(通“罹”,遭受)
5.章:芳菲菲其弥章(通“彰”,明显,显著)
6.反:延伫乎吾将反(通“返”,返回)
三、一词多义
1.长: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副词,长久)
②长余佩之陆离(使……加长)
2.善: ①亦余心之所善兮(以为是好的)
②谣诼(zhuó)谓余以善淫(擅长)
3.以为①制芰(jì)荷以为衣兮(用……做)
②余独好修以为常(认为)
4.修: ①余虽好修姱(kuā)以鞿(jī)羁兮(美好)
②退将复修吾初服(整理)
③余独好修姱以为常(美,美好)
5.虽:①余虽好修姱(kuā)以鞿(jī)羁兮(唯,
只是)
②虽九死其犹未悔(即使,纵然)
四、词类活用
1.鞿羁:余虽好修姱(kuā)以鞿(jī)羁兮(名
作动,约束)
2.淫:谣诼谓余以善淫(动作名,淫荡的事)
3.群:鸷鸟之不群兮(名作动,合群)
4.死:伏清白以死直兮(为动用法,为……而死)
5.屈、抑:屈心而抑志兮(使动,使……受委屈,
使……受压抑)
6.步:步余马于兰皋兮(使动,使……步行)
7.高:高余冠之岌岌兮(使动,使……加高)
8.长:长余佩之陆离 (使动,使……加长)
五、古今异义的词
1.浩荡:怨灵修之浩荡(①古义:荒.唐,没有准则。②今义:形容水势广阔而壮大)
2.工巧:固时俗之工巧兮(①古义:善于投机取
巧。②今义:技艺巧妙)
3.改错:偭(miǎn)规矩而改错(①古义:改变
措施。②今义:改正错误)
4.穷困:吾独穷困乎此时也(①古义:处境困窘。
②今义:经济困难)
5.流亡:宁溘(kè)死以流亡兮(①古义:随流
水而消逝。②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被迫离
开家乡或祖国)
6.陆离:长余佩之陆离(①古义:修长的样子。②今义:形容色彩繁杂。)
7.替:謇朝谇而夕替(①古义:废弃,贬斥。
②今义:代替。
8.攘:忍尤而攘诟(①古义:忍受②今义:排斥、排除。
9.伏:伏清白以死直(①古义:守,保持②今义:隐藏,屈服,低下去)。
10.惩:岂余心之可惩兮①古义:受创而改变。②今义:惩罚,惩处。
高中语文离骚知识点2
《离骚》中的香草美人
《离骚》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两类意象:香草、美人。
《离骚》中充满了种类繁多的香草,有十八种之多,这些香草作为装饰,支持并丰富了美人的意象,《离骚》中的主人公的衣冠装饰是由香草缀成;《楚辞》中多次描写采集、互赠香草,如“结幽兰而延伫”“及荣华之未落兮,相下女而可诒”,还有大量的歌咏香草,以及有关自己 种植 、餐饮、喜爱香草的表白,也颇具有象征的意味。如《惜诵》:“ 木兰以矫蕙兮,凿申椒以为粮。播江离与滋菊兮,愿春日以为糗芳”,以兰蕙为粮,离菊充饥,以此表明自己洁身自好,忠贞不变的情操;如“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的饮食是这样的精纯,即使是面黄肌瘦也坚不改辙,可见诗人的信念;“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枇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采摘芳草香花,如此的不辞辛劳。可见诗人锻炼修养的辛勤。蕙、兰、桂、椒、芙蓉、荪、芷、荷杜衡、菊等等这些香草构成了一组意象群,被借用来表白屈原自己的高标独立,不与小人同流合污的品行,在一定程度上说就是“善”“美”的人格。
同时,香草意象作为一种独立的象征物,它一方面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另一方面和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的双方,香草或比况当世贤德,或喻指古代贤人,随文见意,如《离骚》“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王逸注众芳为“谕群贤”。屈原此下虚笔设喻:“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王逸《章句》说明取义:“蕙茝皆香草,以谕贤者。言禹、汤、文王,虽有圣德,犹杂用众贤,以致于治,非独索蕙茝,任一人也。”在此,香草均是比喻贤能的人物。“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所及的兰、蕙、留夷、揭车、杜衡、芳芷,王逸注皆谓“香草”,比喻各怀才具的诸色人才,是“众贤志士”。
然而,植物总又随季候时节荣枯,不能长期保持最佳的生存状态;屈原痛心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荒秽”,屈原绝望:“兰芷变而芳草兮,荃蕙化而为茅;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古人洪兴祖《补注》云:“萧艾贱草,比喻不肖。” “既于进而务入兮,又何芳之能祗,固时知之流从兮,又孰能无变化!”这是“香草”质变的根源,向来坚持“初服”不改素质的屈原,没有可能以这些随时质变的香草自喻。
《离骚》中屈原用来自喻品德的只有荷。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芰荷、芙蓉王逸也没有注明是香草。《离骚》中所提及的诸种香草,或用于佩挂饰物,或用于盛载香袋,不会用以缝制衣裳。装饰性质的东西可缺,但衣裳用以蔽体,绝不可缺,这对守礼重美的屈原更为重要。朱熹《集注》谓“此与下章即所谓修吾初服也”,以荷喻自己本初职志用心,一再表明不改正道直行之道,荷中通外直,出污泥而不染,最恰切形容屈原自身的素质。所以香草并不是屈赋中自寄理想的象征。
美人的意象,被认为是比喻君王,“恐美人迟暮”,亦或是自喻,“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或是喻理想中的人“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屈原的抱负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国家强大,人民安乐。而他的美政思想,在他哪个那个时代。只有靠君臣遇合、知人善任才能实现。所以说“香草美人传统的本质就是以男女比喻君臣,以婚约比喻君臣遇合,这是作为一种政治关系的借喻”(王增斌《从香草美人透视屈原的人格魅力》)的结论,也不无道理。
《离骚》有三次求女而不得的悲剧,这正暗合了才情甚高的屈原不被君主赏识重用的现实,“路漫漫其修远兮”,他上下求索的过程艰辛而痛苦。先求宓妃,但“虽信美而无礼兮,来违弃而改求”,申明求女非徒渔色,宓妃虽然外貌吸引,可惜用情不专,“夕归次于穷石兮,朝濯发乎盘”,既为帝之妻,又与后羿染,“保厥美而骄傲兮,日康娱以淫游”,行为放浪,绝不可能理解和欣赏屈原忠耿专一而守礼的禀性,勉强求合,和输解失意的心境毫无好处,屈原只有放弃这次机会而他求。笔墨落到简秋身上,却以媒母从中阻梗,帝王已先屈原而得到简秋,第二次求女又告落空。经两次失败,屈原已将近心灰意冷;趁帝少康尚未和有虞氏二女结亲前,一碰运气。但屈原心想到媒母的能力,也就主动取消了求亲的行动,只能感慨:“闺中既以遥远兮,则王又不寤;怀朕情而不发兮,余嫣能忍与此终古。”这些美人并非不可求,但屈原意在寻求有共同理想而相知的生命同路人,可惜的是这些绝世佳人,要不是性情反复,又或人为阻梗,即使求女成家的私事,也无缘实现。屈原可谓时穷,通向“美政”的目标的道路实在太遥远了。美人固然为屈原倾心爱慕,其反复多变的行为特点却不能视为屈原理想的人格象征。
高中语文离骚知识点3
《离骚》在诗歌艺术表现手法上有很大开创,其中之一就是比兴手法的发展。
比兴手法在《诗经》中还是单纯的触物起兴,而在《离骚》中则形成了一个寄寓深远,绵邈优美的「香草美人」审美意象群。
《离骚》是一篇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的高度艺术性的抒情杰作,它奠定了中国诗歌史上浪漫主义传统的基石,被后世视为浪漫主义的源头。受楚地巫 文化 传统的影响,屈原凭借其自由奔放的 想象力 ,以其波诡云谲、变化莫测的神来之笔,将神话 传说 中的云龙凤鸟、神女天帝,自然界中的香草佳木与现世人间的坎坷际遇糅合错综在一起,在幻想与现实的水乳交融中,创造了一个奇伟瑰丽,迷离缤纷,高远玄邈的艺术世界。
“宁溘死一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这句是我最难忘的一句。这里没有华丽的词藻,但却在字里行间充分的透露出作者希望报效祖国,为国家效力的热衷这情。
是啊,也许屈原那热血沸腾的心我们终生无法亲身体验,可我相信,就如他所说的:“我不能和今人志同道合,但却心甘情愿沐浴彭咸的遗辉。” 好一幅幽美恬静的水墨画卷,好一种看破世俗,红尘的浩荡之气,好一位用生命来铸成宏伟诗篇的屈原。浪漫幻境中的求索既是屈原内心冲突、苦闷的象征,也是他坚贞执着的顽强人格的展现。对国家真挚深沉的爱和对自我高洁人格的坚持,使屈原始终坚守理想,生死以之,最终以死殉志。而由其心血凝成的《离骚》,也因此塑造了一个光照千古的不朽人格,千百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精神和人格的形成。
屈原一心要兴国图强,实现美政,但却蒙冤被谮,眼看自己被楚王疏远,排挤出政治舞台,满腔的爱国抱负即将化为泡影,心中充满了无比的忧愁、悲苦和愤慨,发愤以抒情,于是便有了《离骚》这篇震古烁今的不朽诗篇。
读好《离骚》,你会发现,自己整个心灵都受到了净化还有对情感的升华,没错,面对生活,人生的道路,我们都要持有自己的原则,屈原有“芳与泽其杂糅兮,唯玿质其犹未兮”一说,哪么我们又何尝不可有自己的看法与坚持! 读好《离骚》虽没有完全理解,但是,我却知道了为何它是一部中国文学史上的奇珍瑰宝--它是一部感动人们,激发人们,有强烈艺术魅力。
高中语文离骚知识点4
《离骚》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杰作,想象瑰丽、奇特,运用比喻、对偶等修辞格和象征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节奏鲜明,富有感染力。
语文知识 点一:大量运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
以香草比喻内在的美好品德;用美人比喻理想中的君主;用荃草比喻现实中的君主;用采摘和披挂江离和秋兰比喻修身养性;用乘骐骥比喻追求和实现自己的美好政治理想;用婚期中途变卦比喻君主失信。
语文知识点二、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语文知识点三、全诗以四句为一节,多用“兮”,加上固定的偶句韵,使全诗一直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具有很强的节奏感。
《离骚》重点词语
语文知识点
1、掩涕:长太息以掩涕兮(掩面拭泪)
2、谇:謇(jiǎn)朝谇(suì)而夕替(谏争)
3、替:謇朝谇而夕替(废弃,贬斥)
4、虽:虽九死而未悔(纵然,即使)
5、众女: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许多小人)
语文知识点
6、蛾眉: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高尚德行)
7、遥诼:谣诼(zhuó)谓余以善淫(造谣,诽谤)
8、偭:偭(miǎn)规矩而改错(背向,引申为违背)
9、度:竞周容以为度(法度,准则)
10、溘:宁溘(kè)死以流亡兮(突然,忽然)
语文知识点
11、异道:夫熟异道而相安(不同道)
12、尤:忍尤而攘诟(罪过)
13、伏:伏清白以死直兮(守,保持)
14、相道:悔相道之不察兮(观察,选择道路)
15、及:及行迷之未远(趁着)
语文知识点
16、止息:驰椒丘且焉止息(停下来休息)
17、初服:退将复修吾初服(当初的衣服,比喻原先的志向)
18、岌岌:高余冠之岌岌兮(高耸的样子)
19、游目:忽反顾以游目兮(放眼观看)
20、缤纷:佩缤纷其繁饰兮(繁多)
21、未变:虽体解吾犹未变兮(不会改变)
高中语文离骚知识点归纳相关 文章 :
★ 高中语文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 高中语文《离骚》教学教案
★ 高中必修一语文离骚翻译及赏析
★ 《离骚》高中语文教案设计
★ 语文必修四离骚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 高中语文离骚训练题及答案
***隐藏网址***论述《离骚》的艺术特点
论述《离骚》的艺术特点。 查看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 《离骚》的艺术特点有: (1)浓烈的 *** 和奇幻的想象。《离骚》所表现的社会内容,所抒发的浓烈情感,直接根源于屈原的现实人生,而它的艺术表现则是想象自由驰骋,完全摆脱了现实生活的固有逻辑,而进入奇幻神异的想象境界。《离骚》前半回顾往事,追忆身世、理想和遭际。基本是实写,但又以比兴手法铺叙夸饰自己的美好品质,已具奇异想象的特色。后半部分写对未来道路的探索,则更是把火一样浓烈的 *** 、忠贞深沉的爱国情感,通过奔腾飘逸、上天入地的想象,淋漓尽致地喷发出来。强烈的抒情与奇幻的想象相结合,营造恢弘、恣肆、杳渺的诗境,更深沉地展示了诗人理想幻灭的心路历程。 (2)峻洁纯美、独立不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离骚》是屈原自叙生平的抒情诗,高贵的出身,崇高的理想,峻洁纯美、独立不屈的人格,及其异常浓烈的真挚情感,构成了抒情主人公超凡脱俗的完美形象。非凡的才能,美好的品质,高尚的志趣,又使出身高贵奇异的诗人近于纯美。但还不止于此,他还有雄伟的志向和高远的理想。具备如此之多美好的品质,已经凸显诗人超越流俗的高洁形象,然而这只是资质的描述,抒情主人公的光辉人格,更多地体现在他追求理想坚贞不屈的思想行为之中。他一心报国,却不断地被谗害、被疏放,但是诗人非但没有放弃理想,反而更加注意自己美好品质的修养。屡遭迫害打击,而九死未悔;忠贞爱国反受其难,却初衷不改;理想终于破灭,便以死殉国。《离骚》塑造这样一个峻洁纯美、独立不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具有象征的意味,表现了这篇抒情长诗的精神实质。 (3)比兴手法的拓展。《诗经》所开创的比、兴手法,为屈原所继承并作出了很大的拓展。但《离骚》对比兴的开拓,还不仅仅是它运用了较《诗经》更其丰富的喻象,也不仅仅因为它把《诗经》片断的比兴发展成为长篇诗歌中比兴的连续使用,更在于它把《诗经》那种喻象、喻体各自独立的单纯比喻合二为一,熔铸成浑融的艺术境界,使之具有了象征的意义。《离骚》在《诗经》基础上拓展的寄情于物、托物抒情的表现手法,形成了我国文学中香草美人的托喻传统,影响极为深远。 (4)结构和语言方面的特点。《离骚》是我国古代篇幅最长的抒情诗,乍看上去端绪纷繁,但不变者,就是诗人忠贞不渝的故国情结和追求崇高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全诗都围绕这个中心谋篇布局。诗作前半部分回顾历史,后半部分是对理想之实现的追索。前半主要是实写,后半大体是虚写。前后两个部分,一虚一实,回环往复,抒情写志通彻淋漓。后半部分多重奇幻境界的描述,又使诗章跌宕起伏,艺术境界层进层新,使思想情感得到了尽情挥洒。在形式和语言方面,屈原既采用了民歌的形式,也汲取了散文的笔法,表现了一种句式长短不拘、韵句散语相间的新的文学形式。同时,他开始构创长篇巨制。这样的表现形式,有利于容纳更为丰富的内容,也便于奔腾澎湃之 *** 的尽情抒发。《离骚》后半表现诗人的情思活动,往往设为主客问答,铺排描写,这个形制特点对后来汉赋的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离骚》的语言丰富多姿,草木鸟兽纷至沓来,双声叠韵比比皆是,它们既丰富了诗歌的境界,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诗人还吸收方言入诗,这类用语。增强了楚辞的地域特色。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80。(2015年10月真题) 本题知识点:“轹古切今,惊采绝艳”的《离骚》,
更多文章:
留学美国奖学金(请问去美国留学奖学金:美国留学如何申请奖学金)
2024年7月9日 03:00
张峻屹的《春趣》在描绘景物时,调动了人的哪些感官?台湾黄永松先生写的《春趣》是真的吗
2024年5月18日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