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问题(什么是探讨公共政策的原因和结果方面的问题)
本文目录
- 什么是探讨公共政策的原因和结果方面的问题
- 公共政策问题来源于社会期望与社会现状之间的差距
- 简述公共政策终止可能遇到的障碍有哪些
- 简述公共政策问题的特征
- 公共政策学的问题识别是指
- 公共政策失灵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 公共政策问题分为哪几类
- 如何理解公共政策的合法化问题
- 什么是公共政策问题其有哪些特征
- 公共政策问题构建的步骤包括
什么是探讨公共政策的原因和结果方面的问题
探讨公共政策的原因和结果方面的问题,旨在理解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来龙去脉以及其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1. 原因问题:为什么需要制定某项公共政策?这可能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因素。例如,一项政策可能是由于社会问题的严重性、公众的关注或压力,或者是由于政治领导人的倡议而制定的。理解政策原因可以帮助人们理解政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2. 目标问题:公共政策的目标是什么?这可以是多个方面的目标,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公正、保护环境等。理解政策目标可以帮助人们明确政策的目的和期望的结果,从而评估政策是否按预期运作。3. 实施问题:如何实施该公共政策?这可能涉及到资源分配、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等多个方面。例如,某项公共政策可能需要配备专门的机构来执行,还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定。了解实施细节可以帮助人们理解政策如何运作,以及政策实施可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通过分析公共政策的成因与结果,我们可以增进对公共政策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参与社会和政治生活。
公共政策问题来源于社会期望与社会现状之间的差距
公共政策问题来源于社会期望与社会现状之间的差距。
公共政策问题形成的因素:
①从国内和国际的视角看。国内的因素有自然灾害、非预期的人文事件、社会的变迁;国外的原因有战争或军事行动的爆发、武器的革新与发展、国际关系以及国际间联盟形态的变更等。
②从客观和主观的视角看。客观因素主要有自然灾害、社会变革、体制转型;在客观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主观因素的变化也会引发许多新的公共政策问题。
公共政策问题的提出主体:政治领袖、政党组织和利益集团、民意代表、大众传媒、各类政策研究组织、政府部门本身。
7个公共政策问题分析方法:
边界分析法;多角度分析法;类别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类比分析法;头脑风暴法;假设分析法。
简述公共政策终止可能遇到的障碍有哪些
公共政策终止可能遇到的障碍有相关者的心理抵触、程序上的复杂性、高昂的成本。
1、相关者的心理抵触
“那些与政策相关的人员都愿意看到政策继续存在下去,却很少有人喜欢听到计划失败或计划改变。”这种心理上的抵触往往在政策面临终结时会表现的尤为明显。
2、程序上的复杂性
任何政策的确定和组织机构的建立,都是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进行的,同样,政策的终止和组织机构的撤消,也必须按照法定的程序来办理。程序上的复杂性往往影响政策终结的及时进行。
3、高昂的成本
政策终结高昂的成本也是影响政策终结实施的一个关键因素。政策终结的成本有两种:一是现有政策的沉淀成本;二是终结行为本身要付出的成本。
公共政策终止的作用:
1、有利于节省政策资源
政策的运行必须支付一定的成本,即要耗费政策资源。及时地终止失效的或无效的政策,就可以将人力、物力和财力组织配备到新的政策实施上去,让有限的政策资源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2、有利于促进政策优化
一个国家的公共管理部门,在一定时期必须选择和配置最优化的一系列政策构成政策系统来解决相互关联的社会公共问题。
3、有利于提高政策绩效
公共管理部门要对社会公共领域实施最有效的管理,使公众的利益得到最公正的调节,不可能指望通过一两个政策的实施就能实现这一目的。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公共政策终止
简述公共政策问题的特征
公共政策问题的特征是社会与环境的关系、认知和定义过程、变化和发展过程。
1、社会环境的关系
可以将公共政策问题的特征分为关联性和公共性。关联性是指公共政策问题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社会问题相互联系和影响的。例如,环境问题和经济问题,教育问题和就业问题,都是相互关联的公共政策问题。
公共性是指公共政策问题涉及到社会公共利益,需要由政府或其他公共机构来解决或干预的。例如,国防安全,社会保障,公共卫生,都是具有高度公共性的公共政策问题。
2、认知和定义过程
可以将公共政策问题的特征分为主观性和人为性。主观性是指公共政策问题没有客观的标准和界定,而是由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利益诉求来认知和定义的。
人为性是指公共政策问题是由人类社会活动产生和解决的,而不是自然界固有的现象。人为性意味着公共政策问题具有可塑性和可变性,可以通过人类的行为和选择来改变或消除。
3、变化和发展过程
可以将公共政策问题的特征分为历史性和动态性。历史性是指事物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条件下形成和演变的性质,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局限性。历史性反映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变化趋势,要求我们从历史的角度来认识和评价事物。
例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具有鲜明的历史性。
动态性是指事物随着社会环境和利益相关者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的性质,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动态性反映了事物的多样性和可能性,要求我们从现实的角度来应对和解决事物。
公共政策学的问题识别是指
公共政策存在的意义就在于解决特定的问题。然而现实世界诸多事务的纷繁与庞杂,注定了政策问题建构的复杂性与艰巨性。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层级对于政策问题的认知与解析千差万别:有些人可以入木三分的剖析政策问题,而有些人视政策问题如同雾里看花;有时决策者热情对待的某些政策问题,而百姓却觉得十分淡漠。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本着求解的意识来详细洞察政策问题的建构。 一、公共政策问题研究 欲建构政策问题,必须要有开阔的视野和历史的眼光,必须从政策问题研究的愿景与意义的宏观角度来审视政策问题,这样之于政策问题的构建便会有新的理解和发现。 (一)公共政策问题研究的愿景 我们之所以要研究政策问题,除了政策问题作为政策过程的起点必须加以分析之外,还必须秉承去除为了问题研究而研究问题的功利性。我们认为公共政策问题研究的愿景(Shared Vision)应为政策问题聚焦、政策问题的研究提供动力与能量。它包括三个要素:政策问题研究的目标、政策问题研究的价值观、政策问题研究的使命观。 1.政策问题研究的目标 政策问题之于问题群簇的剥离(去伪与存真分析);政策问题的科学界定(现象与本质分析);政策问题的图景展示(可能性与可行性分析)。 2.政策问题研究的价值观 政策问题研究是开放的、持久的、动态的;政策问题是全民的不是私有领域;政策问题的研究伴随着冲突,但此种冲突须是建设性的。 3.政策问题研究的使命观 揭示政策问题的本质,还原政策问题的真相;寻找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有效途径;探索政策问题分析的科学方法;为构建良好的政策产出做出贡献。 (二)公共政策问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最近以来人们都在谈论“大国的崛起”。中国国力的日渐强盛,使人们增强了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因而“大国夙愿”作为一种“历史的回归”是符合潮流的。然而伴随着发展中呈现的纷杂问题,中国也变成了不折不扣的“问题大国”,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化解各种问题,进而才能构建和谐社会。作为镜鉴,我们可以参看美国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由约翰逊(L. Johnson)总统所设计的、其目的为把美国建成一个人人平等的“伟大社会”计划。但不幸的是,这个计划破灭了。美国著名学者莫瑞(C.Murray)在其《丧失根基》一书中,认为其破灭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美国领导人对贫穷成因问题的界定错误。决策层错误地认为当时美国的贫穷是“结构贫穷”,这样的贫穷仅仅通过经济的增长是根除不了的,必须要求政府对财富进行重新分配。为此,美国政府支付了现金补贴、食品券、医疗保险等巨额福利费用,但是结果却是:穷人并没有减少,福利政策造就了大批完全依赖政府的群体,而且还引发了美国家庭结构变化,如单亲家庭的增多。 简单地说,美好的许诺和宏伟的计划的确容易让人感动,但是从“伟大社会”的案例中我们要认识到:美好社会构想的实现需要解决正确、真实的政策问题。约翰逊总统曾感叹的说:“我们遭遇的麻烦不在于解决问题,而在于明白问题”。或许这种说法对于政策问题研究的意义概括有不及而无过之。我们可以说,成功的政策肇始于清晰的、良好的政策问题开端。 二、公共政策问题背景 任何公共政策都根植于一定的社会背景。所以当我们惊叹为什么我们的时代是如此茂盛地出产政策问题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探求政策问题的背景。 在20世纪初,西方国家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这时的物质生产是机械的、单一的。与之相符合的是韦伯(M.Weber)看来最为理想的层级节制的组织形态,专业技术知识的运用是它的专长。这时的政策问题主要来自于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的成长与社会容纳能力等方面,其结构相对简单。政策问题主要由权力精英来处理,他们与大众是威权与弱势的关系。 二战之后,西方国家纷纷向信息化社会过渡,脑力劳动在生产过程中所占地位越来越高、私人产能越来越强、社会阶层分化明显。这时的科层体系发生了动摇,民营化改革浪潮此起彼伏、公共选择理论也获得了自己的“市场”。这时的政策问题主要是涉及民权、民生,其主要由权力精英与利益集团来处理。但是随着民主意识的提升,精英的权威不断受到猛烈的挑战。 进入新世纪,西方国家的社会形态发生了网络化、离心化趋势,商品经济、法治非常成熟,非政府组织等民间力量勃兴,人们更加懂得自我完善的意义。在政府体系当中,分权化运动日益加速。伴随着基本生活资料的满足,人们开始关注一些较高层次的政策问题,如环境、人权、主权、全球性问题等。政策问题的构建呈现了多主体参与的特征,政策问题之间的关联性越发增强,政府注重与多元的社会力量进行互动,网络之于政策问题的作用凸显。 在中国,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正在经历着深刻的转型。在转型的过程中,社会分化在加速,民间力量崛起,社会结构的规范体系、观念要素也不断趋向复杂化、多元化。社会矛盾与摩擦在增加,不同社会群体和阶层的利益意识不断被唤醒和强化,对利益的追求成为社会行为的强大动力。随着中央政府简政放权、地方实力的增强,地方与中央博弈日渐增多。不同层次的政策问题层出不穷,既有解决民生的政策问题,如医保、社保、失业、就业、教育等,也有较高诉求的人权、民族等政策问题。虽然精英主导政策问题构建,但其他多元力量对于政策问题的干预能力也在进一步增强。 基于时代发展的脉络,一定时期的政策问题都是符合一定规律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从最初满足民众生理安全需要到现在满足民众自我实现的需要,政策问题的层次似乎也在遵循着马斯洛(A.Maslow)的“需要层次”梯度不断地演进。 三、公共政策问题识别 政策问题是什么?政策问题又来自于哪里?只有明了政策问题涵义、准确的识别政策问题,才能真正的分析和研究政策问题,乃至整个政策过程。 (一)公共政策问题的涵义 学者德瑞(D.Dery)于1984年出版了《政策分析中的问题界定》一书,对政策问题涵义及界定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因此被一些学者称之为“问题界定之父”。很多学者进行了类似的研究,以下列出具有代表性的政策问题的涵义: 安德森(J.Anderson):从政策意图的角度来看,政策问题可以被定义为某种条件或环境。这种条件和环境引起社会上某一部分人的需要或不满足,并为此寻求援助或补偿。寻求援助和补偿的活动可以由那些受环境影响的人直接从事,也可以由别人以他们的名义进行。该定义强调一定的条件和环境对于政策问题产生的影响,但是并没有清晰地指出政策问题认定的主体。 邓恩(W.Dunn):政策问题是还没有实现的,通过公共行动可能追求得到的需求、价值或改进的机会。该定义虽然指出了政策问题实现所经由的路径——公共行动,但是把政策问题表述为“需求、价值或改进的机会”则显得模糊。 张金马:公共问题、社会问题只有当通过个体与集团的行动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而且该问题又属于该部门权限,政府又试图采取干预的手段去解决时,才会把它们列入政府议程,此时的问题就成为政策问题。该定义突出了政府在政策问题认定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但是仅仅以政府是否存有“解决”的意图来判定政策问题,则限制了政策问题的范围。 林水波:所谓政策问题,乃是在一个社群中,大多数人觉察到或关心到的一种情况,与他们所持有的价值、规范或利益相冲突时,便产生一种需要、以及某种被剥夺或不满足的感觉,于是通过团体的活动,向权威当局提出,而权威当局认为所提出的属其权限范围内的事务,且有采取行动,加以解决的必要者。该定义比较全面的阐释了政策问题的内涵,但是政策制定者并非要等待冲突出现时才去认定政策问题,这就忽视了政策制定者发现政策问题的能动性。观察以上四种定义,我们可以发现对政策问题的理解存在着一些共识:政策问题都源自于客观存在,而这种客观存在又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与价值。基于这些共识,我们认为,所谓公共政策问题,就是指经过政府认可的,通过公共行为希望解决既存的或是潜在的问题。 (二)公共政策问题的识别模式 从目前学术界对于政策问题的研究现状来看,我们可以从两种模式来考量政策问题的识别。 1.识别模式I:公共政策分析起点——政策问题 从私人问题向政策问题的转化过程来看,学者们普遍接受了逐级转化的观点。 (1)从问题到社会问题。什么是“问题”?这多少会给人们带来某种“语义学混乱”(Semantic Confusion)。人们对问题的看法是不同的,“我眼中的世界,总与你有所不同:我们期待别人所拥有的,恰好是我们极度缺乏的;我们拼命指责别人的,则恰好是深藏于我们内心的”。其实,“问题就是现有的状况与期望的状况之间产生的偏差”。但是光有客观存在的偏差是不行的,我们还要看偏差的幅度与范围,地球上有60多亿人,偏差多的很。但是有一部分的偏差是带有共性的,这部分偏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起社会的共鸣,即产生解决的诉求。所以偏差的范围出现在个人身上,就是个人问题,个人能否解决关键要看个人的力量,其他人大多是不关心也不会感兴趣的;偏差的范围超出了个人的范围,在社会范围内具有共性,那么它就变成了社会问题,需要动用社会的力量去加以解决。 (2)从社会问题到公共问题。能够引起人们共性的问题也是不计其数,即社会问题具有广泛性。但是人们对于社会问题的性质有着不同的反应,有些只是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或是贻笑大方的爆料,并不会吸引人们去主动采取行动。当社会问题只影响到与特定利益群体时,其涉及范围还是比较小的。当某些社会问题的影响已不再局限在某个群体或某些社会生活领域,对人们利益的影响超脱某个群体或某个领域时,社会问题就转化为公共问题了。 (3)从公共问题到公共政策问题。诉求本身不等于解决。因为存在资源稀缺性及偏好的选择,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公共问题都能成为政策问题的。因此,任何公共管理机构在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和时期只能将一部分公共问题确定为政策问题。当公共权力主体意识到社会公共问题已经妨碍整体社会发展,并且认同这种公众的政策诉求时,公共问题就变成为公共政策问题。 按照格斯顿(L.N.Gerston)的解释,“所有的政策问题都源于个人问题,只有个人问题演化为达成广泛共识的、激化的公共问题,进而造成了政治上的‘困境’,才会成为政策问题”。 2.识别模式II:公共政策分析起点——社会问题 现实世界中,政策问题是否都按照问题的自然演化过程来进行呢?是否政府都在等待问题变得一发而不可收拾的时候,才把这样的问题定义为政策问题,采取行动加以解决呢? 从学理上讲,识别模式I的分析起点为政策问题。这种论点“冻结了政策研究和政策制定之间应有的互动关系”。因为人们普遍认同“政策问题”是指政策制定者认为有必要采取行动加以解决的问题,所以,只要经过主体认定了就成为了政策问题。但是这样一来就忽视了认定的方法与科学性的重要性。因此政策研究应该从客观存在的社会问题开始,而不是从政策制定者认定的“政策问题”开始,也就是说应该在政策制定者认定“政策问题”以前就对社会问题展开研究。 所以,我们认为,“政策分析的起点应该是社会问题的客观存在和主观认定”。政策制定者对于政策问题的认定应该以清晰地界定“社会问题”为基础,这样其中隐含的科学含义更多些。政策问题的识别应该挖的更深一些,挖出“根”来。了解一个政策问题的深层次背景,这就“好比医务人员了解病人的医疗史,对于政策分析人员来说是很重要的,它可以降低误诊的可能性”。否则我们的政策问题研究就缺乏前瞻性,造成政策资源调动具有盲目性、应急性。 四、公共政策问题分析 公共政策的制定实际上就是找出问题症结的过程,故有人称公共政策为“把脉学”。没有政策问题意识和政策问题分析能力就不会有科学的解释政策问题和解决政策问题的思想方法,可以说,政策问题分析是政策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 (一)公共政策问题的特性
公共政策失灵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公共政策失灵是指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了意外的结果,与政策制定者最初的预期目标不符。公共政策失灵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利益冲突:公共政策往往涉及到多方利益的平衡,如果政策制定者无法妥善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就可能导致政策失灵。2. 信息不对称: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政策制定者无法全面了解政策实施的情况,从而无法及时调整政策。3. 政策执行不力:政策执行过程中,如果执行者没有充分理解政策的目标和意义,或者缺乏足够的资源和能力,就可能导致政策执行不力,从而出现政策失灵。4. 外部环境变化:政策实施过程中,外部环境的变化可能会对政策产生影响,如果政策制定者无法及时应对这些变化,就可能导致政策失灵。5. 政策设计不当:政策制定者在制定政策时,如果没有充分考虑到政策实施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或者没有充分考虑到政策实施可能出现的问题,就可能导致政策设计不当,从而出现政策失灵。总之,公共政策失灵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政策制定者应该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并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加强监督和调整,以确保政策能够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效果。
公共政策问题分为哪几类
根据政策问题发生领域的不同,也可以将政策问题划分为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外交问题、民族问题等。
公共政策的本质是要解决利益的增进与分配问题,既包括物质利益增进与分配,也包括精神利益的增进与分配。利益的分配有四个环节:利益选择、利益整合、利益分配、利益落实。
政府首先是选择利益,选择那些与社会整体利益一致的方面,也选择利益整合:政府必须综合地平衡各种利益关系,或简称为“利益整合”。
扩展资料:
公共政策具体包括:
(1) 管理政策,以实施罚款、奖励、禁闭等规章为重点,保证公众对公共必需品的平等使用。
(2) 分配政策,通过安排、部署各种公共计划,达到全体公民都能享受使用国家天然资源及智力资源,并通过直接津贴和保险来分配财政资金。
(3) 再分配政策,以满足公民最低限度的物质需要为目标,把各种赋税收入引向各种援助计划。
(4)立法政策。注意力在于运用它的权力和拥有的资源来改变整个环境。
2、公共政策作为对社会利益的权威性分配,集中反映了社会利益,从而决定了公共政策必须反映大多数人的利益才能使其具有合法性。因而,许多学者都将公共政策的目标导向定位于公共利益的实现,认为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和逻辑起点,是公共政策的本质与归属、出发点和最终目的。
如何理解公共政策的合法化问题
公共政策的合法化问题是指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评估过程中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程序规范和公众参与等方面的要求。公共政策的合法化问题是公共行政的基本要求,也是公共政策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的保障。公共政策的合法化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法律法规的遵循: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评估应当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政策的合法性和合规性。2. 程序规范的遵循: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评估应当遵循程序规范,包括程序公开、程序公正、程序公平等要求,确保政策制定过程的透明度和公开性。3. 公众参与的保障: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评估应当注重公众参与,充分听取公众意见和建议,确保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民主化和人民化。4. 效果评估的开展:公共政策的实施过程应当进行效果评估,评估结果应当客观、科学、公正,确保政策实施效果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总之,公共政策的合法化问题是公共行政的基本要求,也是公共政策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的保障。政府和政策制定者应当注重公共政策的合法化问题,遵循法律法规和程序规范,保障公众参与和效果评估,确保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什么是公共政策问题其有哪些特征
【答案】:公共政策问题,是指基于特定的社会问题,由政府列入政策议程并采取行动,通过公共行为希望实现或解决的问题。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社会客观现象或问题情境;对上述问题的察觉与认同;价值、利益与规范的冲突;团体的活动与力量;政府的必要行动。
公共政策问题构建的步骤包括
公共政策问题构建的程序如下:
一、以“问题感知”体悟“问题情境”
此阶段中,以人类的内心来感受问题情况的严重性;目标并不是在发现一个单独存在的政策问题,而是企图发现政策利害关系个人或团体所共同感受到的问题情境形态。
二、以“问题搜索”认定“后设问题”
此阶段中,以公共政策概念诠释政策问题,使之成为政策分析者所能处理的后设问题;政策分析家面对着相互纠葛的问题系统,他必须依据政策科学的理论找出结构不良的政策问题,以形成政策分析家感兴趣的后设问题。
三、以“问题界定”发现“实质问题”
此阶段中,以专业知识来判断究竟该问题是属于哪一个政策领域:若是经济学的范畴,则从供需法则的角度加以分析;若是属于政治学的范畴,则以权力和影响力的角度加以分析。不论是选择哪一种概念架构,这个阶段都能够反映出政策分析者的世界观或意识型态。
四、以“问题陈述”建立“形式问题”
此阶段中,须以建构语言的方式,将实质问题转化为以数学语句或专业术语为表达方式的形式问题,但这种建构语句的形式必须明确反映政策问题本身的性质。
公共政策问题构建的方法
一、 论证图解
图尔敏注重于论证结构与论证模型的研究,这对于邓恩研究“政策论证”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作为一种政策分析工具,它的目的是引发辩论并形成一种开放式的交流,邓恩的政策论证模型也正是基于此种意义而告知人们如何使用有效的数据、主张、正当的理由和背景来构造和解析复杂的政策论题。
二、假设分析法
假设分析法是一种旨在将相互冲突的政策问题有效地整合为一体的方法。由于其在方法上有综合性,所以它更适合于处理结构不良的问题。
这一方法所要做的工作主要是:弄清分析人员、决策者、利害关系人各自对问题所做的基本假设;比较和评估这些假设;检视假设以及假设推论的政策问题在逻辑上的推演性;获得一项崭新的政策。
三、边界分析法
欲对政策问题具体研究,必须首先划定研究对象的边界。边界分析,是要划定研究对象的边界,找出与其他事物严格区别的本质及其属性,使之与外界相对隔离,在边界内组成一个统一整体。构建任何政策问题都需要确认清晰的边界,所以它适合于处理所有性质的政策 问题。
四、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又称脑力激荡术、激智术、脑力激发术等。该法是指基于一定数目的人员,尤其是相关的专家学者或利益当事者,从不同角度讨论相关的政策问题,在短时间内激发大量新构想的方法。
五、 因果模式
因果模式是关于解释和预测政策问题成因与政策结果的简化了的理论表达式。其基本假定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项之间的共同变化,是基本的派生力(原因)和它们的结果(效果)的一种反映。
更多文章:
妈妈带女儿游百国(《拉着母亲游全国》:真正的孝敬不仅仅是吃饱穿暖,还是让老人开心)
2024年9月10日 06:50
学校安全教育黑板报(有关学校安全教育的黑板报 安全教育黑板报图片素材)
2024年9月26日 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