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前的回忆ppt(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件)

2024-06-04 09:10:28 :23

十六年前的回忆ppt(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件)

本文目录

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件

本文通过对李大钊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除开头外,文章是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顺序来叙述的。被捕前写父亲烧掉文件和书籍,工友阎振三被抓,反映出形势的险恶与处境的危险;被捕时写了敌人的心虚、残暴与父亲的处变不惊;法庭上描写了李大钊的镇定、沉着;被害后写了全家的无比沉痛。 本文是回忆录。作者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回忆了父亲被害的全过程,内容真实可信,语言朴素自然,既具有文学价值,又具有很强的史料价值。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使学生借助课文,激发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二是引导学生领悟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本课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了解李大钊同志被害的过程,感受李大钊的高贵品质。难点是对本课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需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理解。有条件的要指导学生搜集资料,在相互交流中加深理解。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作者当时年纪小,对父亲为什么烧掉书籍和文件不理解。她好奇地问父亲,却只得到一个含糊的回答。这同父亲平常不管工作多忙、不管女儿提出的问题多么幼稚可笑,都耐心地回答和解释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当时的局势十分严重,不是同孩子谈心的时候,而且像防止革命的书籍和文件落到敌人手里这样的事情,也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这里写出了李大钊同志对待亲人慈爱和善与对待工作认真严肃两个方面的统一。 ②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在严重的局势下,同志和亲人劝李大钊离开北京,但他坚决不肯,当时李大钊同志是北京党组织的负责人,他把革命工作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他完全明白形势的险恶、处境的危险,但决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这表现了他对革命高度负责的精神。 ③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父亲虽受敌人的折磨,但依旧沉着、慈祥。“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敌人对李大钊施了重刑,“平静”说明李大钊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慈祥”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对亲人的爱。 ④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面对亲人的哭喊,李大钊只是“瞅了瞅”,没有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为什么会这样?原因是“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就是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正因为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李大钊在极端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能够坦然自若;正因为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不但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毫不动摇,而且也不因亲人的喊声、哭声而忧伤。相反地,他用“安定”“沉着”影响亲人,使他们化悲痛为力量。要让学生真正理解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教师应该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当时中国的情况以及革命事业的发展情况。 (2)对词语的理解。 军阀:指拥有武装部队,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人。 轻易:本课指随随便便。 恐怖:惊慌、害怕。 一拥而入:形容很多人同时闯进门来。 严峻:严肃而厉害。 会意:领会别人没有明确表达的意思。 沉着:镇静,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 二、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含糊、尖锐、僻静、恐怖、粗暴、制服、宪兵、魔鬼、肥胖、苦刑、残暴、匪徒、拘留、窝头、姥爷”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4.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建议 1.强调整体感知课文。本课的教学应强调从整体着眼,使学生获得一个整体的印象。教学时可以破题导入,以“忆”作统领提出问题:课文写的是谁的回忆?回忆了谁?回忆了哪些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自主思考,参与讨论,解决问题。在学生了解了课文主要内容和叙述顺序后,可以进一步问学生“你觉得李大钊是个什么样的人?”,以此引导学生深入解读课文。总之,教学时,避免过早地主观设定重点段落,造成对课文片面的理解。 2.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第一,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受到革命传统的熏陶感染。怎样引导呢?要引导学生在自读的过程中找出值得深入体会的句子,如,描写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言行的句子,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同学讨论,加深领会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 第二,教学本课难点是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李大钊能够从容面对危险,平和面对亲人的悲伤,无所畏惧地面对死亡。首先,要指导学生在课前搜集、查阅资料,了解当时中国的情况,认识军阀割据形势下,李大钊所从事的革命事业的重要性。其次,引导学生深入交流对重点句“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的理解。 3.引导学生体会按时间顺序表达的写法。由于课文比较长,要帮助学生理清写作顺序和课文结构,可以把课文主体分成四个部分来学习:被捕前(第2—7自然段)、被捕时(第8—17自然段)、法庭上(第18—29自然段)、被害后(第30—32自然段)。教师在指导时,要有重点,多提统揽全文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例如,李大钊是一位怎样的革命先驱?他的高尚品格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的?课文中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教师不宜逐段讲读课文。 4.引导学生体会对比描写的作用。“被捕前”“被捕时”两部分内容,均采用了对比描写的手法,例如,父亲整理书籍、文件时对我的提问所表现出的含糊、敷衍的态度与平时的耐心形成对比;面对敌人,“我”的恐惧与父亲的沉着、平和形成对比。找出这些对比描写之后还可以引导学生体会这样写的作用。 5.引导学生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的开头和最后三个自然段,找出它们之间内容上的联系,在充分思考和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到前后照应、首尾连贯写法的好处:整篇文章显得非常紧凑,同时突出了作者一直把父亲的被害牢记在心的思想感情。课文还有不少地方是前后照应的,可让学生举出一些例子来说一说,体会一下。如,前面讲到“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后面交待“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这样前后照应,读者读了就会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得更加清楚,得到的印象和感受也更深刻。 6.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中需强化通过朗读,再现李大钊烈士的光辉形象,在朗读中感悟李大钊临危不惧、生死置之度外的高尚品质。本文是悼念文章,朗读基调应是悲痛的,语速要适中,语气要低沉些。描写父亲神态、语言的句子,要读得坚定有力。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表达了听到父亲遇害消息后全家的悲痛心情,也要在反复朗读中体会。因为课文长,要分段进行朗读指导,但要避免从文中零零碎碎地截取一两句话练习朗读,违背朗读的情境性。 四、教学案例 第 一 课 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单元学习 (播放歌曲《五月的鲜花》。) 当这优美、激越的旋律在耳畔响起,你是否想过,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谁为我们开创的?第三组课文为我们展现的就是一幅幅难忘的历史画面,带我们一起去缅怀革命先辈。 二、了解背景,简介李大钊 1.了解背景:今天我们要学习第10课《十六年前的回忆》。请同学们结合题目,看看注释,再读读第1自然段,说说自己知道了一些什么? (1)课文的作者是李星华,她是李大钊的女儿,文章是1943年写的,回忆了十六年前的一些事情。 (2)李大钊的被难日是1927年4月28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3)理解“被难日”,在课文中就是指李大钊被杀害的日子。 2.简介李大钊。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者和早期优秀领导者之一。他领导了1926年3月18日北京人民反帝反军阀的群众示威运动,被军阀张作霖杀害。牺牲时年仅38岁。 三、默读课文,理清写作顺序和课文结构 1.标注自然段。(共32个自然段) 2.默读2—32自然段并思考:作者回忆了十六年前的哪些事情?分别是哪些自然段写到的?可以小组讨论。 3.小组通过交流讨论,理清写作顺序和课文结构,融入重点片段的朗读感悟。建议2—32自然段分为四个部分: (1)2—7自然段:写父亲被捕前的一些事情(被捕前); (2)8—17自然段:写父亲被捕的经过(被捕时); (3)18—29自然段:写我们和父亲最后一次见面的情景(法庭上); (4)30—32自然段:写父亲被害后,一家人非常悲痛(被害后)。 四、朗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朗读课文: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遇到不理解的词语,通过看注释、查词典等方式弄懂。 2.词语学习。 (1)交流自己已懂的词语。如: 军阀:指当时拥有自己的武装部队,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人。课文中的张作霖就是当时北方北洋奉系军阀的首领。 宪兵:旧时国家的政治军事警察。 (2)认读生字新词,把生字和下面的词语抄写两遍。 书籍、含糊、尖锐、抽屉、恐怖、粗暴、魔鬼、肥胖、苦刑、严峻、残暴、匪徒、拘留、窝头、乱蓬蓬。 第 二 课 时 一、听写新词,对照课文,检查改错 二、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三、品读重点语句,感受李大钊的人物形象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重点读读描写李大钊的语句,把你最受感动的地方勾画出来,然后和同学交流交流自己的体会。如: 1.被捕前:不顾局势严重,坚决留在北京。 (1)局势严重:从父亲早出晚归,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父亲烧了一些书籍和文件,工友阎振三被抓等方面都可以感受到。 (2)坚决不离开北京:从第七自然段父亲的话中的两个反问句可以体会到。 引导学生体会父亲把革命工作看得比自己的安全和生命更重要,体现了一个革命者的坚决无私和大无畏精神。 (3)有感情朗读第7自然段父亲说的话。 2.被捕时:与敌人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在: (1)第8自然段写到“短短的一段新闻还没看完,就听见啪,啪……几声尖锐的枪声,接着是纷乱的喊叫”,敌人还没进屋就先放枪,而且是纷乱的喊叫,可以看出敌人是虚张声势。而“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父亲的“不慌不忙”与敌人的来势汹汹形成了鲜明对比。 (2)来的人“一拥而入,挤满了这间小屋子。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他们每人拿着一把手枪,枪口对准父亲和我”,仅仅是父亲和我两个人,敌人却如此兴师动众,也是鲜明的对比。 (3)那些便衣、侦探的态度也和父亲形成了鲜明对比。对方是“粗暴的吼声”“满脸横肉”“冷笑着”。而第17自然段里写到,“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因为他明白,对他们是没有道理可讲的。”这也是鲜明的对比。 引导学生通过对比,体会到李大钊作为革命者的镇定从容和大无畏精神。在此基础上有感情朗读8—17自然段。 四、体会李大钊家人的悲痛和首尾呼应写法的好处 1.体会李大钊被害后家人的悲痛。自由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谈谈自己的感受。 2.体会首尾照应写法的好处。现在我们把第1自然段和最后3个自然段连起来读读,看看你又有什么新的体会? (1)这是首尾呼应的写法。 (2)这样写更加突出了作者对父亲被害的事情记忆深刻,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怀念。 五、了解李大钊墓碑上的评价,引导课外阅读 1.李大钊的墓碑上刻着中共中央这样的评价(齐读)——他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无限忠诚。他为在我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 2.引导课外阅读:在为革命胜利的斗争中,还有很多像李大钊一样的革命先辈。我们深情缅怀他们,我们的民族为他们而骄傲!下课后,同学们可以结合第65页“课外书屋”的提示,去阅读一两本革命题材的小说。 五、相关链接 1.李大钊字守常,河北省乐亭县人,生于1889年10月29日。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学习政治经济。1913年冬,李大钊怀着忧国忧民的情怀,东渡日本,考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当日本帝国主义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后,他积极参加留日学生总会的爱国斗争,他起草的《警告全国父老书》的通电迅速传遍全国,他也因此成为举国闻名的爱国志士。1916年李大钊回国后,积极参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和启发了李大钊,他先后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和演说。他宣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919年,他又发表了《新纪元》《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再论问题与主义》等几十篇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1920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0月,在李大钊发起下,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建立。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的工作。在党的二大、三大和四大,他都当选为中央委员。1926年3月,李大钊领导并亲自参加了北京人民反对日、英帝国主义和反对军阀张作霖、吴佩孚的斗争。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制造了“三一八”惨案,北京一片白色恐怖。李大钊在极端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继续领导党的北方组织坚持革命斗争。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勾结帝国主义,逮捕了李大钊等80余人。李大钊备受酷刑,在监狱中,在法庭上,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4月28日,军阀不顾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对和谴责,悍然将李大钊等20位革命者绞杀在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李大钊第一个走上绞架,从容就义,时年38岁。 2.李大钊被捕以后 李大钊被捕以后,受尽了敌人的残酷拷打和折磨,敌人惨无人道地用竹签敲进他的指缝里,最后竟剥去了他双手的指甲。但他始终无所畏惧,坚贞不屈,严守党的机密。 1927年4月8日《晨报》报道:李大钊受审问时,“态度甚为从容,毫不惊慌”,“着灰布棉袍,青布马褂,俨然一共产党领袖之气概!”同日《顺天时报》也报道:李大钊“精神甚为焕发,态度极为镇静,自称为马克思学说崇信者,对于其他之一切行为,则谓概不知晓”,“李无确供”!《晨报》1927年4月17日又报道:李大钊被捕10天来,受到了多次审讯。每次审讯,李大钊除对于“共产学理及主义,均承认不讳”外,其他一概不知,对所谓种种“罪名”“则竭力辩白,谓并无此项行动”。 他在监狱中的自述中,历历叙述了他为挽救民族危亡而立志从事革命的抱负。他说:“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为功为罪,所不暇计。” 审讯和严刑拷打无济于事,张作霖变换手法,企图以高官厚禄进行收买,但遭到李大钊的严词痛斥! 李大钊的被捕,在社会上引起极大的震动和广泛的同情。京津“各报社评,皆暗为守常呼吁”。国民军拍来电报,向奉系军阀提出警告。北京25所大学校长,联名发表声明,要求将此案移交法庭处理。学生群众、社会名流和他的同乡好友,多方设法营救。尤其是北方的铁路工人,组织了劫狱队,准备采取劫狱行动。李大钊得知后,坚决不同意这样做。他说:“我个人为革命、为党牺牲,是光荣而应当,但已是党的损失。我不能再要同志们来作冒险事业,耗费革命力量,现在,你们应当保存我们的力量……不要使革命力量再遭损失。”党组织忍痛接受了李大钊的意见,说服铁路工人放弃劫狱的行动。

十六年前的回忆思维导图怎么画

要画一个关于十六年前的回忆思维导图,需要以下步骤:

定义回忆的主题和时间范围:确定回忆的主题是什么,比如是自己的成长经历或者某个特定的事件,再确定时间范围,将回忆限定在十六年前。

将相关的记忆元素罗列出来:列出所有与回忆主题相关的各种元素,例如人物、地点、事件、感受等。这些元素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或者按照主题分类排列。

建立记忆元素之间的关系:考虑每个元素与其他元素之间的关系,并在思维导图上建立对应的联系线。例如,如果一个人物和某个事件有关联,则可以用箭头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

组织思维导图,形成完整的回忆框架:按照指定的时间范围和主题,将所有相关的元素和关系整合起来,在思维导图中形成一个完整的、具有结构的回忆框架。

此外,还可以添加一些描述性的标签或者注释,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和回忆,同时也为之后的分享和交流提供更多的信息。

总的来说,回忆思维导图是一种很好的记忆辅助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回忆过去的经历。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附设计意图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附设计意图,欢迎大家分享!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鉴于崭新的阅读理念,审视阅读教学的过程,本课时设计着力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自主表达读后感、掌握学习方法和文章的表达方法,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与文情文理的共鸣,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3、领悟课文运用对比、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受到革命传统的熏陶感染。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李大钊能够从容面对危险,平和面对亲人的悲伤,无所畏惧地面对死亡。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收集与课文有关的`背景资料。

  2、教师准备:制作ppt演示课件,相关教具。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理清思路

  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篇课文除开头外,是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顺序来叙述的(板书: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同时我们还了解到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抱着高度负责的态度,即使在局势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他仍然坚决留京工作,那么接下来将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第8至17自然段,了解情况。

  【设计意图】

  简单的导入语意在唤起学生对课文的整体回忆,让学生理清思路,为下文的学习作铺垫。

  二、新授课文,渗透学法

  1、这个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2、敌人是怎样逮捕李大钊的?找出相关的语句划上波浪线,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3、面对敌人的抓捕,李大钊的表现如何?找出相关的语句划上直线,读一读,从中你又体会到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不慌不忙 保持严峻)

  4、“我”的表现呢?

  【设计意图】

  让学生找出敌人、李大钊、“我”不同的表现,为下面学习对比写法打下基础。

  5、现在我们把敌人、李大钊、“我”不同的表现联系起来读一读,你体会到什么?

  【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对比,感受李大钊同志在被捕时那种临危不惧、处变不惊的大无畏精神。

  6、过渡性语言:这样的写法叫对比,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之前我们学过的课文有哪篇也运用过这样的方法?(引导学生回忆《匆匆》一文第一自然段的写法。)

  7、(拿出课前准备的两个不一样的布娃娃)你能运用对比的写法,表达出你更喜欢其中一个吗?(提示学生抓住样子、色彩、用料等方面进行比较。)

  【设计意图】

  先让学生明确了解到对比写法大量应用于写作中后,再让学生充分掌握对比写法的好处,然后尝试运用在自己的习作当中,这样层层深入,让学生习得写作方法。

  三、迁移学法,自学自悟

  过渡性语言:李大钊被捕后被关在牢房里,十多天过去了,我们始终没有看见父亲,有一天,警察叫我们过去,说是提审,李大钊又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1、小结学法(读—画—议),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读文,了解片段大意。

  (2)圈画句子,体会人物思想。

  (3)小组商议,掌握文本信息。

  自学提示:在法庭上,李大钊的表现如何?(找出相关语句)母亲、妹妹表现如何?“我”的表现又如何?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变化?(按自学提示阅读18—29自然段。)

  【设计意图】

  自学提示里的问题有效引导学生体会李大钊在法庭上表现出来的那种平静慈祥、安定沉着,也正因为李大钊的这种表现深深地感染了家人,让家人学会化悲痛为力量,变得坚强。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汇报自学成果。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平静慈祥 安定沉着。)

  【设计意图】

  学贵有法,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不仅使学生得益于当前,而且受益于终生。“在法庭上”这个部分的内容与前一部分“被捕时”结构上类似,师生合作归纳学习方法后,学生先根据自学提纲自学课文,再同桌交流学习心得,最后集集体智慧共同汇报学习课文,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培养了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的意识和合作精神。

  四、体悟中心,升华文本

  过渡性语言:可怕的一天无奈地发生了,当“我们”收拾行李出拘留所后,4月28日,李大钊英勇就义……这是多么令人伤心欲绝呀!来,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朗读最后3个自然段,缅怀这位革命烈士。

  1、刚才大家朗读的3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呢?(首尾呼应)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课文中也有几处运用了前后照应的写法,你能从文中找出跟以下句子相照应的句子吗?

  (1)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

  (2)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3)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去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3、拓展练习,掌握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老师这里提供一篇报道的开头,同学们能用首尾呼应的写法写出结尾吗?

  开头: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级大地震,夺去了数以万计人民的生命,许多人痛失家园,这突如其来的灾害,震惊了世界各地。

  【设计意图】

  教学中结合当前社会上发生的大事,令学生拓宽视野是非常重要的。让学生由易至难、循序渐进地掌握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最后安排尝试练写,使学生习得方法。

  4、李大钊同志为了革命英勇牺牲了,此时此刻,你心中一定有很多话想对李大钊或李大钊的家人说,拿起你手中的笔,写下心中的点滴吧!

  5、展示交流。

  【设计意图】

  通过以上的学习,学生心中应有千言万语想表达,此举正好符合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做到读写结合的要求。

  五、课外延伸,布置作业

  课后找有关李大钊同志的书籍读一读,也可听听爷爷奶奶讲革命故事。

  六、板书设计

  十六年前的回忆

  被捕前 局势严重 坚持工作

  被捕时 不慌不忙 保持严峻

  法庭上 平静慈祥 安定沉着

  被害后 无比悲痛 铭记日子

  【设计意图】

  板书再现了课文的脉络,让学生一看就能把握文章的主旨。

《十六年前的回忆》的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十六年前的回忆》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在1943年写的,当时距李大钊遇难16周年。作者写此文是为记述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李大钊同志,在残酷的白色恐怖下坚持工作、不幸被捕,在敌人法庭上英勇斗争,最后壮烈牺牲的经过。《十六年前的回忆》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的女儿、中国现代作家李星华于1943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是回忆录,写了作为父亲的李大钊对家人的关怀、爱护,作为革命者的李大钊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回忆了父亲被害的全过程,内容真实可信,语言朴素自然,既具有文学价值,又具有很强的史料价值。文学赏析这是一篇革命历史题材的文章。但与《狼牙山五壮士》等革命历史题材的文章比起来,《十六年前的回忆》是篇回忆录,却不像一般的回忆录,所表现的人物形象更丰满、更全面、更逼真,在具文学性的同时,更具史料价值。从文章标题看,作为一位与父亲有深厚感情的女儿,在回忆父亲的文章题目中没有出现“父亲”二字,好像在情理上说不过去。“十六年前的回忆”是一个偏正式的向心结构,“回忆”是中心词,“十六年前”表示回忆的时间。作者既是革命者的女儿,又是一名从事教学和民间文学研究的工作者,她选择这一标题的唯一选择,显然不想把文章处理成一个纯私人的、纯粹父女情感表达的文本。从语言表述看,有意识地注重叙事符合客观实际,用语很慎重。比如同样提到时间,写“4月6日”(李大钊被捕日)时,文章中写道“父亲在里间屋里写字,我坐在外间的长木椅上看报”;写“4月28日”(李大钊被害日)这个日期,文章又写道“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两个确切的时间,均写到了报纸,可见作者对文章中的具体时间的写作态度是相当审慎的。这反映出作者的另外一个写作基调:她对于父亲的回忆,态度是相当严谨的,有一种史传写作的味道。显然,作者在这篇回忆录中,想向人们展现的不仅是一位坚强不屈的革命战士和令人敬仰的英烈形象,还是一个慈爱淳厚、和蔼可亲的父亲形象。此文主要是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做到的。作者简介李星华(1911—1979),女,河北乐亭人。现代作家。16岁时即和父亲李大钊一同被捕入狱。出狱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起,开始作党的地下工作,曾多次参加反帝爱国游行,经常为营救被捕同志而奔走。1933年,按中共地下组织之指示开展活动,将李大钊烈士的安葬仪式变成群众性的、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抗日战争爆发后,奔赴延安。此后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和民间文学创作。著有《回忆我的父亲李大钊》《白族民间故事传说集》等书。

《十六年前的回忆》分为哪四个部分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我”永远忘不了父亲被害的日子。

第二段(第2~7自然段):讲父亲被捕前在局势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仍坚持革命工作。

第三段(第8~18自然段):讲父亲被捕的经过。

第四段(第19~29自然段):讲父亲在敌人的法庭上非常坚定、沉着。

第五段(第30~33自然段):讲全家人得知父亲被害后的消息后无比悲痛的情形。 

29也是包括在法庭里面的,29是说离开拘留所的内容,所以应分到29.而第五部分是讲的李大钊被害后全家人无比痛苦的情形。

拓展资料

该文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1911—1979年)在1943年写的,是纪念自己的父亲被害十六周年时所作的文章。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周年所以题目为《十六年前的回忆》。文章属于回忆式文章;文章运用了 首尾呼应、倒叙和对比的写作手法;文章是采用第一人称按照时间的顺序和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小学六年级语文《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件【三篇】

【 #课件# 导语】语文教学课件的应用和其他学科教学课件的应用一样,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方式,让教学时间化。优秀的语文教学课件还能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深化语文教学的内涵。下面是 整理分享的小学六年级语文《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件,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篇一】小学六年级语文《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十个生字,语文教案-十六年前的回忆。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军阀、娱乐、僻静、恐怖、宪兵、肥胖、苦刑、匪徒、押下去、舅老爷、绞刑。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学习第二课《十六年前的回忆》。谁能说一说你对课题《十六年前的回忆》的理解?

  2.简介李大钊。

  (可让学生结合手里的资料,谈一谈对李大钊的了解,然后教师适当加以补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李大钊的哪几件事?

  2.指名检查初读和预习情况。

  (1)正音:待会儿、沉着

  (2)指名回答思考题。

  (课文主要讲了李大钊同志的三件事:被捕前、被捕、在法庭上。)

  三、分小组学习生字新词

  1.读准10个生字的字音,会用生字组词。

  2.理解下列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军阀、娱乐、僻静、恐怖、宪兵、肥胖、苦刑、匪徒、押下去、舅老爷、绞刑。

  3.辨析词语

  阀()娱()僻()怖()宪()

  伐()误()避()布()选()

  胖()刑()押()舅()绞()

  伴()形()胛()臼()较()

  四、分组探究课文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课文中找出值得深入体会的句子,如:“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

  3.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你从这样的开头、结尾中体会到了什么?

  4.组内初步交流自学成果,互相补充,如仍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作上记号,待合作探究时解决。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2.领悟课文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导入新课

  (投影出示上节课归纳的疑难问题。)

  二、合作学习

  1.教师引导学生找中心句。

  (教师可设计一个问题:李大钊在敌人面前英勇无畏,将生死置之度外,是什么样的力量占据着他的心?学生会很快找到答案:是对革命事业的信心。)

  2.围绕“信心”一词,展开联想。

  (引导学生围绕“信心”一词,联想到战争年代革命英雄黄继光、刘胡兰、董存瑞……是因为他们对革命事业有着坚定的信念——相信革命事业必定会取得胜利,才使他们在敌人面前英勇无畏,将生死置之度外,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十六年前的回忆》。)

  3.学习“被捕前”。从人物的语言中体会人物的精神。

  引导学生体味李大钊说的两句话,让学生反复读,在读中品味词语所包含的意思。

  (1)“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2)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4.学习“被捕时”。从人物的神态中体味人物的品格。

  (1)“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枪,就向外走。”

  (2)面对凶恶的敌人,“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

  5.体会对比描写手法的反衬作用。

  “被捕前”、“被捕时”两部分内容,均采用了对比描写的手法,要让学生体会这样写的作用。前后态度的对比。(把父亲烧文件“我”提出问题时的态度,与父亲平时对“我”耐心的态度作比较,使学生了解到父亲前后态度的不同,有力地突出了父亲忠于革命的精神。)面对敌人,“我”与父亲的态度对比。(“我”是瞪着眼、恐怖……父亲是“不慌不忙”、“严峻的态度”)

  6.学法迁移,自学“在法庭上”。

  (可放手让学生按以上的方法,讨论、自学李大钊在法庭上的表现。学生会很快找出直接描写李大钊的语言和神态的语句,找出描写敌人和家人的神态和语言的语句,通过讨论,分析、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最后可让学生分角色上台表演、深化理解。)

  三、领悟课文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

  (本文的写作特点是前后照应,首尾连贯。教师应让学生学习表达方法,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

  1.弄清什么叫“前后照应”。

  2.试找出与下面句子相照应的句子,说说有什么好处。

  (1)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母亲醒过来了,她低声问我:“昨天是几号?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

  (2)我蹲在旁边,看到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3)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在*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

  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同学之间展开评价。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课后收集有关李大钊的资料,互相交流一下。

  

【篇二】小学六年级语文《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件

  【教学目标】

  1、会写“阀、避”等15个字。能正确读写并积累“避免、僻静”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李大钊同志被害的过程和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感受李大钊的高贵品质。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位连贯的表达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李大钊同志被害的过程,感受李大钊的高贵品质。

  难点:

  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石灰、竹的品质,古诗中也有很多赞颂梅花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梅花的品格也在无数革命者身上得到展现。李大钊同志就是其中一个,为了革命,不畏艰险,面对敌人,无所畏惧。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印象深刻的地方和不理解的词句,交流理解。

  2、出示生字,教师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3、教师相机指导正音。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提示易错字:“哼”的右下部是“了”,不要写成“子”。

  三、整体感知,理解内容

  1、学生通读课文,边读边想:

  作者永远忘不了的是哪一天?为什么永远忘不了?

  本文介绍了谁的什么事?(李大钊同志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与敌人斗争的事迹)

  2、理清课文顺序和脉络,划分段落。(除第一自然段外,其余按时间顺序记叙)

  第一段(1)阐明题目;第二段(2—7)被捕前;第三段(8—18)被捕时;第四段(19—30)被审时;第五段(31—33)被害后

  3、默读课文,交流印象深刻的事。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交流,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初步感了解了课文的内容,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感受革命先烈的`坚强不屈精神。

  二、深入学习,感受人物形象

  1、学习被捕前部分。

  “那年春天”的实际时间(承上启下作用)

  表现局势危急的地方和李大钊的态度(结合课文)

  2、学习被捕时部分。(抓住重点词语)

  感受紧张气氛和人物不同的态度。(“我”的惊恐、敌人的*、父亲的沉着和蔑视)

  3、学习被审时部分。(关注人物外貌、神态)

  “没戴眼镜,乱蓬蓬的头发。”(经受折磨)

  “平静而慈祥的脸。”(对敌人的无所畏惧和对亲人的爱)

  “安定、沉着”从容镇定,绝不动摇。

  4、学习被害后部分。(读好对话)

  对话表达出的感情。(牢记牺牲,继承先烈的革命精神,将革命事业进行到底)

  最后两个自然段与开头的关系。(前后照应,首尾连贯)

  三、总结全文,领会精神

  1、总结李大钊的精神品质,课件展示李大钊的事迹。

  (李大钊同志对亲人充满慈爱,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对敌人顽强斗争、坚贞不屈。)

  2、结合课文,自由说说感悟。

  3、完成课后习题。

  【课文小结】

【篇三】小学六年级语文《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件

  一、训练要求:

  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时数:

  三课时

  三、重点难点:

  1、读写重点:

  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方法。

  2、难点释疑:

  “被捕”这一段,通过正面和侧面的描写,表现了李大钊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被审”这一段,通过李大钊同志的衣着、眼镜、头发和神态,含蓄地表现了李大钊同志伟大的胸怀。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这篇课文是谁回忆谁?

  3、为什么“回忆”前要加“十六年前”呢?(“十六年前的回忆”即回忆十六年前。)

  4、简介时代前景及作者。

  二、初读课文,交流自学情况。

  1、注意多音字。(待、夹)

  2、联系课文理解词语。

  幼稚:这里形容因年纪小,缺乏经验,考虑问题比较简单。

  娱乐:本课指使人快乐。

  轻易:本课指随随便便。

  沉重:本文指“重”的意思。

  三、默读课文,思考。

  1、作者回忆的是一件什么事?重点回忆了哪几方面?

  (重点回忆“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

  2、理清文章的脉络。

  请按照“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的顺序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每段大意。

  全文分四段。

  第一段(1-7小节)写李大钊被捕前在局势十分危急的情况下仍然坚持革命工作。

  第二段(8-18小节)写李大钊同志不幸被捕。

  第三段(19-29小节)写李大钊在法庭上异常坚定、沉着。

  第四段(30-33小节)写全家人得知李大钊被害的消息后,无比悲痛的情形。

  四、读课文第一段,讨论。

  1、课文第1小节是记什么时候的?从全文看,这一小节是什么叙述方法?为什么用这种叙述方法?

  (第1小节是李大钊被害十六年之后的叙述,用倒叙的方法,因为课文是十六年前的回忆。)

  2、第1小节告诉我们什么?

  (李大钊遇害是1927年4月28日,距写文章时已有16年了,作者深深地怀念着她的父亲李大钊同志。)

  3、请再读课文,比较一下,那年春天,父亲的态度与平日有什么不同?父亲态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①早出晚归与平常不同;②整理书籍和文件,烧书和有字的纸片;③含糊地回答我的问题。)

  (局势越来越严重,工友阎振三被捕。)

  4、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劝李大钊离开北京,李大钊是怎么说的?找出这句话,读一读,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什么?

  (从李大钊对局势有清醒的`誝,对坚持斗争有危险性有充分的估计,局势越紧张,他越紧张工作,不肯离开,可以看出李大钊对革命事业高风亮节的负责精神,置个人安危于度外的大无畏气慨。)

  五、小结。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二段,思考并讨论。

  1、这一段写哪一天的事?什么事?

  (1927年4月26日,李大钊不幸被捕。)

  2、在这样的时候,李大钊,“我”和敌人的态度各有什么不同?从文中有关语句读一读,并议一议。

  3、从这可以看出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人?

  (临危不惧、大义凛然、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慨和对敌人的无比蔑视。)

  4、指导有感情朗读这段课文。读出“我的惊慌,李大钊的沉着冷静和对敌人的蔑视的感情。读出表现敌人的凶暴的语气。

  5、小结。

  这一段讲李大钊被捕的经过,着重描述了李大钊同志沉着冷静、临危不惧的精神和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慨。

  二、学习第三段,思考并讨论。

  1、我在法庭上看到父亲是什么样的?有关句子读一读,并说说这些外貌的描写说明了什么?

  (李大钊由于不屈服,已受过*折磨。即使李大钊受过*,仍保持着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人民深沉的爱。)

  2、李大钊对亲人的哭声和喊声有什么表示?他为什么会这样?

  (只是瞅了瞅,没对我们说一句话。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

  (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就是他对于革命事业的雇,所以不但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毫不动摇,而且也不应亲人的喊声、哭声而忧伤;相反地,他要用“安定”、“沉着”影响亲人,使他们化悲痛为力量。)

  3、我在法庭上为什么表现得机智勇敢?

  (李大钊同志平时对“我”的教育和熏陶,“我”看到父亲被捕和在法庭上的表现,“我”从父亲那儿吸取了无穷的力量。)

  4、小结。

  这一段写李大钊在法庭上的表现,面对凶残的敌人,李大钊脸上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表现了李大钊身陷囹圄,但对革命事业仍然充满必胜的信心的那种伟大情怀。

  第三课时

  一、学习第四段。

  1、这一段写全家人听到父亲被害的噩耗后悲痛万分的情形。画出描写全家人悲痛的句子,想想这些句子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母亲说“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中的“记住”包含有哪几方面的意思?

  (怀念亲人、憎恨敌人、报仇雪恨)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4、小结。

  这一段着重描述了“我”和母亲悲痛欲绝的情感和母女俩饱含着强烈爱与憎的对话,以表现他们对敌人无比仇恨,要铭记这难忘日子的誓言,计还血债的决心和对亲人深深怀念的情感。

  二、总结全文。

  1、讨论文章的中心。

  (通过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法庭上和敌人作斗争的情景,赞扬了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精神。)

  2、讨论文章的写法。

  ⑴什么是照应?(在一篇文章里,有的内容前面提到了,后面再交代一下,这种写法叫“照应”。有了照应,容易把事情说得更加清楚,使文章前后联系得更加紧密,要注意,前后照应,中间在时间上或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有一定的间隔。)

  ⑵讨论课外练习题3,找出相应的照应句。

  ①母亲醒过来了,她低声问我:“昨天是几号?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

  ②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③在*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

  3、课文前后照应,都是为了表现什么?

语文《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件【三篇】

【 #课件# 导语】课件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一种预计和构想,在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巧设课件,激发兴趣,可以给语文学习动力。 为大家准备了以下课件,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 篇一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读读记记“慈祥、恐怖、粗暴、残暴、匪徒、乱蓬蓬、窝窝头、绞刑、舅舅”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领悟本文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前后照应等表现人物高尚人格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读悟并讨论交流,在朗读读中思考、做批注;在讨论交流中深化认识、升华情感;在拓展运用中提高语文能力。教师适时点拨、补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杀后的情景,感悟李大钊忠于革命、献身革命的伟大人格,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从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杀后的情景中,感悟李大钊忠于革命、献身革命的伟大人格,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

  教法

  点拨法、讨论法、补充资料法、练习法

  学法

  默读、朗读结合法;讨论法;练习法

  课前准备

  制作课件。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引发兴趣

  同学们,每当清明节时,我们都要祭奠过世的亲人,缅怀离世的朋友。而每一年清明节,我们更应该想起那些为了中国的解放,为了世界的和平而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我们曾经为黄继光勇堵枪眼而感动,为邱少云烈火烧身而震撼,也为卢沟桥的英雄而振奋,更为狼牙山的壮士而激动。今天,让我们在清明节即将来临之际,一起走进第10课,深深地怀念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国革命的先驱——李大钊同志。(板书课题)

  二、抓住“回忆”,整体感知

  1.自渎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认读生字、生词情况。

  3.再读课文,想一想:按时间顺序,“我”回忆了父亲的哪些事情?

  三、品词析句,感悟“革命者”形象

  1.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的顺序,默读三部分课文,划出描写父亲语言、行动、表情的语句,然后读一读、想一想:你眼前看到了一位怎样的革命者?

  2.交流讨论:

  a被捕前:

  ⑴“局势越来越严重……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这段话中哪个词引起了你的特别关注?(从“坚决、不能轻易、哪能离开”这些词语中能看出父亲很倔强,为了革命,明知处境危险,也坚决不离开。)

  ⑵“那年春天……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

  父亲为什么而忙碌?

  ⑶填空:被捕前的父亲是一位()的革命者。

  ⑷指导朗读。

  b被捕时:

  ⑴读议句子,填空:被捕时的父亲是一位()的革命者。

  “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

  “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对他们的没有道理可讲的。”

  ⑵分角色朗读。

  C法庭上:

  重点品析“父亲瞅了瞅我们……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一段:

  ⑴从“安定”、“沉着”两个词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⑵父亲为什么“安定”、“沉着”?(联系上下文说一说)

  ⑶填空:法庭上的父亲是一位()的革命者。

  ⑷指导朗读。

  四、回归整体,提升感情

  让我们再次朗读课文,走进课文的字里行间,再次感受这位坚强不屈、大义凛然的革命者的英雄气概。

  第二课时

  一、简介人物,丰富认识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跟随着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回忆了父亲在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的表现。李大钊同志入狱后,备受酷刑,但他始终视死如归、大义凛然。1927年4月28日,在敌人的残害下,李大钊同志第一个走上了绞刑架,毫无惧色,从容就义。时年38岁。

  二、回归文本,感悟“父亲”形象

  1.在我们眼里,李大钊同志是一位卓越的革命者,在女儿的眼里,李大钊同志是一位伟大的父亲。课文的字里行间里无不流露出女儿对父亲深深的敬爱。

  2.再次朗读课文,划出写“我”心里感受的句子,想一想:女儿眼里的父亲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3.交流讨论

  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相关语句感受李大钊同志对孩子的慈爱及在危险面前给予亲人信心与力量的父亲形象。

  4.父爱如山。身为革命者的李大钊不能像寻常的父亲与孩子共享天伦之乐,但父亲爱国、爱党的情怀却给年幼的女儿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因此,当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年后,女儿李星华回忆起这些往事,仍然如昨日般清晰。

  三、感悟写法,课外拓展

  1.听老师读第一自然段与后三自然段,说一说:你听出了什么?

  a内容上:女儿为父亲的遇难而痛苦,并深深地怀念父亲。

  b写法上:通过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更加突出了作者对父亲的怀念。

  2.文中哪一部分内容也采用了前后照应的写法?(工友阎振山被捕前后)

  3.1927年的春天,在局势越来越紧张的时候,李大钊同志每天早出晚归地在干什么?被捕后,他在狱中又是如何与敌人斗争的?这些内容文章中没有写到。请你结合查阅的资料,借鉴“前后照应”的写法,任选一个空白进行补充。

  4.交流展示、评价。

  

篇二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书写“书籍、严峻”等词语。

  2.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写法以及这种写法的好处。

  3.梳理课文内容,抓住文中的关键句段,加深对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与被害后同敌人作斗争的人物形象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1.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写法以及这种写法的好处。

  2.梳理课文内容,抓住文中的关键句段,加深对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与被害后同敌人作斗争的人物形象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好本课的预习案。

  2.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查阅李大钊以及他所处时代的背景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利用单元导读,导入新课

  1.“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同学们,我们通过第二单元的学习,了解到不同地方的风俗习惯。今天我们要开始一个新的单元的学习,你知道我们应该先来学习什么呢?

  2.出示课本45页的单元导读。通过抓关键词语,让学生自主学习本单元的学习主题—一幅幅难忘的历史画面;明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1)缅怀革命先辈,继承光荣传统。(2)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情实感。(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并在今后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3.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让我们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书籍—狼藉严峻—竣工

  满脸横肉夹衣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快速浏览课文,看一看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叙事的,请划出文中标志性的句子。明确答案:时间那年春天;4月6日的早晨;有一天;4月28日。

  2.同学们,4月6日的早晨,父亲被捕了。那么那年春天写被捕前;有一天写被捕后;4月28日写被害后。

  3.理清文章的脉络,结合题目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这篇课文写我回忆了十六年前父亲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以及被害后所发生的事情。

  4.同学们,你看一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板书:首尾照应)其实文中还有几处是属于内容上的前后照应,找一找。(例如第6段和13段前后照应)再明确本文的叙事顺序。(板书:倒叙)

  5.同学们,“读书贵能疑”。你在读书的过程中有什么疑问和困惑吗?交流一下。教师提问本文的人物有哪些?主要人物是谁?(板书:父亲我敌人)

  6.父亲是谁?你怎么知道的?学生交流李大钊的资料,教师补充。学生默读这段资料,抓出本文主要是围绕着父亲的哪个身份来写的?(板书:革命者)

  (四)我会品悟

  1.同学们,你在读书的过程中,能读出我对父亲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板书:爱敬)下面,让我们跟随作者的笔再次走进课文,去重温那一个个的历史瞬间,去体会字里行间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吧!

  2.思考:父亲是一位什么样的革命者?(出示自学提示)

  (1)快速默读课文,画出文中描写的最精彩、最紧张、最感动你的句段,圈划关键词语,体会真情实感,总结作者刻画人物和表现情感的方法。

  (2)同学之间分角色朗读文中的对话部分,再体会人物情感。

  (3)班级汇报,谈谈自己的体会。

  3.学生交流:

  (1)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同学们,你从这段文字中读出了这是一位什么样的父亲?明确:对工作高度负责任。

  @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请学生起来交流一下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

  (2)“什么?爹!”我瞪着眼睛问父亲。

  “没有什么,不要怕。星儿,跟我到外面看看去。”

  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闪亮的小手枪,就往外走。我紧跟在他身后,走出院子,暂时躲在一间僻静的小屋里。

  一会儿,外面传来一阵沉重的皮鞋声。我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用恐怖的眼光瞅了瞅父亲。

  @从这段文字中,你能看出当时我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抓住哪些关键词语来说一说。明确:害怕,“瞪着眼睛”“什么?爹!”“剧烈地跳动起来,用恐怖的眼光瞅了瞅父亲”。(板书:恐惧)

  @是呀,我是个孩子,在那种情况下怎能不害怕呢?哪位同学来读一读“我”说的这句话?教师相机指导“什么?”要读的急促,而这个“爹!”要更重一些,再试一试,教师可以示范朗读。

  @此时此刻,面对凶恶的敌人,面对恐慌的我,父亲该怎样回答?我们分角色来读一下。父亲又有哪些举动呢?由此,你可以看出这是一位什么样的革命者?(板书:从容不迫)

  @你看作者在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我们也可以来试一试。教师设计一个情景:六年级期末考试还有15分钟就结束了,但你的作文还一个字没有写,请你也用简短的语言和恰到好处的动作描写来说一说。(板书:语言动作)

  (3)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同学们,我们再看一看法庭上这一段。此时此刻,你看到父亲有什么变化?明确“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这一外貌描写说明敌人对李大钊施了重刑。(板书:外貌)

  @“平静”体会李大钊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无所畏惧,坚强不屈,严守党的机密。“慈祥”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对亲人的爱。出示幻灯片,教师补充资料。(板书:平静慈祥)

  @面对敌人疯狂地折磨,面对亲人的痛苦喊叫,父亲又有怎样的表现呢?

  (4)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

  @这是一处对父亲的什么描写,明确:神态。这安定沉着是对敌人最有力的回击,也深深地感染着他的家人,化悲痛为力量。那又是什么力量让他如此地无所畏惧,安定沉着呢?(板书:神态安定沉着)

  (5)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生齐读。当你读这段文字的时候,你对父亲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明确:敬佩。我们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深处此境此地的我呢?此时的我对父亲的敬远远超出了对他的爱啊!同学们,让我们再现法庭上这段感人的回忆,分角色来朗读一下。

  @文中有句话—“是的,她是我的孩子。”要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明确:抢着说。为什么呢?明确:我要保护我的哥哥。此处可以看出我的机智和勇敢。(板书:机智勇敢)

  @同学们,我对父亲是爱,是敬,对待敌人呢?是恨。出示幻灯片,从文字中找出关键的词语来说一说,再读一读。(板书:残暴魔鬼)

  (五)我会写

  1.就是这群魔鬼,这群刽子手把父亲推上了绞刑架。敌人为了延长他的痛苦,对他“三绞处决”,绞杀整整进行了40多分钟。父亲牺牲的时候年仅38岁。同学们,老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一次又一次被父亲的高贵品质深深地震撼到了,于是情不自禁地写下这样的文字: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你从容不迫;面对(),你();

  面对(),你()……请你仿照老师的写法,补充完整。

  2.师生合作,有感情地朗读这首小诗。

  (六)课外拓展延伸

  1.同学们,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无数像父亲这样的革命者,他们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甘愿用自己的青春年华谱写最壮丽的篇章。出示幻灯片,猜一猜文中的她是谁?怎么看出来的?明确:江姐,旗袍等。

  2.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像要去参加什么隆重的典礼似的。”江姐这是要去干什么?你想到了哪些成语?明确:赴死视死如归等。

  (七)布置作业

  1.摘抄文中的好词和精彩段落。

  2.好书推荐《红岩》。

  (八)板书设计

  十六年前的回忆

  (革命者)爱敬恨

  父亲———我———敌人

  语言从容不迫恐惧残暴

  动作平静慈祥机智魔鬼

  外貌安定沉着勇敢

  神态

  前后照应倒叙   

篇三

  

  精读课文的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在编者的启示下(通过“预习”和“思考·练习”),在老师的引导、合作下,与课文对话的过程,即透过语言文字、感知思想内容,体验课文所表达的情感、接受课文美的熏陶。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越高,学习策略掌握的越好,对课文的体验也就越深刻。因此,本课教学设计,注重引导学生根据“预习”和“思考·练习”的提示,深入到课文中去,和作者一起感受李大钊的伟大人格,一起体验失去李大钊的巨大的悲痛。

  

  一、交流对李大钊生平的了解和对当时社会情况的了解

  1、揭示课题后,引导学生交流对李大钊生平的了解和对当时社会的了解,要求说得概括些,不必说得很具体。

  2、学生如果了解不多,老师可作适当的补充介绍。

  补充要点:(1)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创设人和早期优秀之一。(2)1926年3月,盘踞在东北的军阀张作霖率兵进关,占领河北、山东等地,加紧迫害革命人士。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检查课文阅读情况,结合生字正音教学。(方言对普通话的影响,要注意纠正。)

  2、检查对课文的初步理解。

  课前已布置预习,预习重点要求之一是“想想课文主要写了李大钊同志的几件事”。课上,可要求速读课文,找出表示时间的事,想想课文写那个时间里发生什么事。只要能找到表示时间的词,对事情的概括也就不难。

  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和那个时间里的事:

  (1)“那年春天”:李大钊坚持留在北京做革命工作。

  (2)“4月6日的早晨”:李大钊被捕时十分镇静。

  (3)“十几天过去了”、“有一天”:李大钊在法庭上表现非常沉着、机智。

  (4)“28日”、“第2天”:听到父亲李大钊遇害消息,全家人十分悲痛。

  三、深入理解重点词句

  (1)教师:在每件事的叙述中,都有值得深入体会,揣摩的句子。这些句子,有的是写人物的神态、语言,有的强烈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抓住这些句子深入后,可以加深对李大钊人格美的认识。

  (2)先让学生自己在课本上勾画、思考,然后小组交流。小组交流既要交流对重点句的感悟、理解,还要交流朗读体会,大组汇报时,对学生认识模糊的老师要加以适当的指点或引导讨论,使学生对重点句的正确的和比较深入的理解。

  下面的句子都值得深入体会,学生如果说漏了,老师要以适当的方式提出。对学生提出的其他句子,老师不要拒绝,仍要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理解。

  (1)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

  体会要点:一是李大钊革命工作的忙碌,二是当时局势的紧张。

  (2)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有多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体会要点:①李大钊知道局势的严重性,知道自己身处的危险;②李大钊知道自己的责任;③李大钊坚决不离开北京。从句子中可以体会到李大钊对革命事业高度负责和临危不惧的精神。

  朗读要点:要读出坚决的语气,要读好两个反问句。

  (3)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

  体会要点:李大钊被捕时十分镇静,他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

  (4)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重。他的心被一种伟大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时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体会要点:①“伟大的力量”,指的是李大钊对革命事业的信心。②从“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可以看出,李大钊的不屈不挠,安定沉着,是因为倔心中有“伟大的力量”。③敌人“重重地拍惊堂木”、“怒气冲冲地”、“狠狠地拍了几下”;面对穷恶极恶的敌人,李大钊“非常安定,非常沉着”,并以此来鼓励亲人,使“我”也变得机智勇敢了,这是因为“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④从“我”由惊慌害怕:怕变为机智勇敢,说明父亲对我的影响是巨大的,说明这种力量的确是伟大的。

  朗读要点: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语气的坚定,体会哪些词语要读重音。(如“安定、沉着、伟大的力量、革命事业的信心)

  学习方法:这个句子是理解上的难点,要结合上下文理解,对“伟大的力量“才会有具体的感性认识。也可联系其他革命烈士的事例理解。

  (5)、“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

  体会要点:①这是教育后代永远不忘敌人欠下的血债;②也是教育后代要继承父亲的遗志,把革命进行到底。

  朗读要点:要表达一种刻骨铭心的仇恨。

  四、对李大钊或李星华倾吐情感

  以“李大钊爷爷,我对您说”指导表达。说话内容启发:①对李大钊爷爷表敬意;②汇报今天的幸福生活;③表示继承革命传统。

  或以“李星华妈妈,我对您说”指导表达。说话内容启发:1表示安慰。2表示敬佩和向她学习。3表示珍惜幸福生活。

  在学生说话思路打开以后,说话内容不要加以限制。

  五、作业指导

  1、思考·练习3

  让学生把开头一个自然段和结尾的三个自然段连起来,多读几遍,体会它们之间的联系和这样写的好处。

  要让学生领悟到开头和结尾互相照应,更加突出了作者一直把父亲的被害牢记心头的思想感情。

  2、思考·练习4

  课文中印象深刻的句子,不一定是前面提到的值得深入领会的句子。如写敌人凶恶的句子,也可能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需要积累的词语,可以是描写环境的词语,可以是描写人物神态、动作、动作、语言的词语等。在学生明确作业要求后,应放手让学生读和抄。

  3、可要求学生课后查找有关李大钊写文章,在班里交流。

  (注:课文系人教版大修订教科书第十二册精读课文。)

《十六年的回忆》主要内容

《十六年前的回忆》时代背景:1927年,军阀张作霖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率兵进关,占领河北、山东等地,以武力威胁正在胜利北阀的国民革命军,还下令通缉在北京坚持革命斗争的李大钊同志,但李大钊同志毫不畏惧,在极端危险的情况下仍然留在北京从事革命工作。1927年4月9日被张作霖逮捕,受尽酷刑,始终坚贞不屈,在狱中继续领导党的工作,4月28日被敌人绞死。作者:李星华,生于1911年11月,乐亭县大黑坨村,与母亲赵纫兰生活在一起。1918年夏,跟母亲到北京,从此在父亲身边。1927年4月,与父母一起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抓捕,在狱中关押20多天。出狱第二天,父亲壮烈牺牲,自此辍学照顾母亲和弟妹,1931年复学。1933年4月,为父亲公葬奔走,5月,母亲病故后挑起生活重担。1937年在中法大学毕业。1940年与弟妹一起赴延安。新中国成立后,一直从事教学和民间文学研究工作。“文化大革命”中郁愤成疾,双目失明,1979年病故,终年68岁。

十六年前的回忆ppt(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件)

本文编辑:admin

更多文章:


教师职称述职报告(教师个人述职)

教师职称述职报告(教师个人述职)

本文目录教师个人述职大学老师晋升述职报告幼儿教师评职称的述职报告怎样写教师述职自我评价五篇大全幼儿园老师评职称个人工作总结生物教师专业职称技术工作总结教师个人述职 教师个人述职报告300字(精选5篇)   东流逝水,叶落纷纷,荏苒的时光就

2024年4月23日 10:30

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本文目录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和影响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在于___新文化运动历史意义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及历史意义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是什么新文化运动意义是什么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问题一:新文化运动有何历史意义

2024年6月20日 23:00

全家一起做的快乐的事情(你和父母在一起最开心的那一天,经历了什么)

全家一起做的快乐的事情(你和父母在一起最开心的那一天,经历了什么)

本文目录你和父母在一起最开心的那一天,经历了什么你们一家人在一起做过最开心的事是什么春节回家我最想和家人一起做什么事情我给全家带来欢乐作文寒假能和父母们一起做哪些有趣的事情一家人聚餐开心快乐的句子说说收藏(40句)全家人为我高兴作文和孩子一

2024年3月17日 23:50

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睡前故事(白雪公主mp3在线听故事大全)

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睡前故事(白雪公主mp3在线听故事大全)

本文目录白雪公主mp3在线听故事大全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睡前故事 有关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故事介绍适合异地恋女友的童话睡前故事有哪些7篇格林童话故事 文字版不要视频至少10个知名故事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睡前故事(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睡前故事

2024年5月31日 19:00

个人成就小故事?个人成长励志的经典故事

个人成就小故事?个人成长励志的经典故事

本文目录个人成就小故事个人成长励志的经典故事个人成就小故事模板个人成功故事_个人成功有关个人修养的经典故事有关个人修养的故事个人励志故事及感悟有关个人修养的小故事个人成就小故事 个人成就小故事 个人成就小故事1    奥数竞赛,名列前茅

2024年4月11日 08:20

预防溺水安全知识?溺水的安全知识有哪些

预防溺水安全知识?溺水的安全知识有哪些

本文目录预防溺水安全知识溺水的安全知识有哪些如何防溺水,学生安全知识防溺水安全教育专题课感想及心得防溺水安全教育观后感大全5篇防溺水安全手抄报图片大全一等奖 防溺水手抄报内容学校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总结一二三年级防溺水安全手抄报 防溺水安全手

2024年6月9日 08:40

坚守与变通作文?关于坚守与变通的议论文

坚守与变通作文?关于坚守与变通的议论文

本文目录坚守与变通作文关于坚守与变通的议论文关于坚守和变通的名言坚守与变通_876字关于坚持和变通的例子写一篇坚守与改变为立意的作文,急思辨:坚守与变通执着与变通的名人名言为什么要坚持与变通坚守与变通作文 坚守与变通作文1   穿梭于尘世

2024年5月28日 19:20

知识就是力量作文(知识就是力量初二作文500字)

知识就是力量作文(知识就是力量初二作文500字)

本文目录知识就是力量初二作文500字论知识议论文作文高二英语作文知识就是力量的力量半命题作文以 知识就是力量 为话题的作文知识就是力量作文800字知识就是力量初二作文500字    篇一:   有位哲学家提出一个观点,知识就是力量,

2024年4月24日 05:00

公园是什么?公园的功能有哪些

公园是什么?公园的功能有哪些

本文目录公园是什么公园的功能有哪些公园的意思北京公园有哪些开心抚顺周边行__惊魂之旅抚顺高尓山公园公园的解释公园的解释公园的解释是什么玄武湖公园景点介绍淮南舜耕山森林公园怎么样公园的拼音公园是什么 公园可以这样形容:美丽的公园、热闹的

2024年3月30日 00:30

房屋租赁合同登记备案证明(房屋租赁登记备案证明需要什么材料)

房屋租赁合同登记备案证明(房屋租赁登记备案证明需要什么材料)

本文目录房屋租赁登记备案证明需要什么材料房屋租赁登记备案证明在哪里开出租房屋备案证明怎么办理房屋租赁登记备案证明是什么意思房屋备案证明在哪里开租赁房屋合同登记备案证明怎么办理上海市房屋租赁登记备案证明怎么办房屋租赁备案证明怎么办理房屋租赁登

2024年6月11日 04:20

蚕宝宝的一生(蚕的一生是怎样变化的)

蚕宝宝的一生(蚕的一生是怎样变化的)

本文目录蚕的一生是怎样变化的蚕宝宝一生的发育过程是怎么样的蚕的一生好词好句蚕一生活多少天,吐丝多少天,变成蚕多少天蚕的一生经历了那几个阶段蚕宝宝一生经过几次皮蚕的一生是怎样变化的蚕的一生:蚕蛾产下的卵→孵蚕→做茧变蛹→化蛾,完成新一代的循环

2024年4月19日 05:50

形容人美丽的词语(形容人美的词语有哪些)

形容人美丽的词语(形容人美的词语有哪些)

本文目录形容人美的词语有哪些关于形容人美丽的词语精选描写人物美丽的词语形容漂亮的词语形容人美丽的词语形容人漂亮的词语有哪些形容人美的词语有哪些貌似天仙、仙女下凡、花容月貌、如花似玉、花颜月貌、玉洁冰清、冰雪聪明、明艳动人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2024年4月9日 12:30

冬姑娘都有哪些可爱的特点?关于冬姑娘的童话故事

冬姑娘都有哪些可爱的特点?关于冬姑娘的童话故事

本文目录冬姑娘都有哪些可爱的特点关于冬姑娘的童话故事冬姑娘来了作文冬姑娘有哪些朋友冬姑娘仿写拟人句冬姑娘的朋友还有谁冬姑娘还会来到哪些地方生活冬姑娘有很多的朋友,他的朋友都有谁冬姑娘_300字描写夏姑娘/秋姑娘/冬姑娘的拟人句冬姑娘都有哪些

2024年3月4日 20:40

金黄的大斗笠(金黄的大斗笠中哪些是拟人句)

金黄的大斗笠(金黄的大斗笠中哪些是拟人句)

本文目录金黄的大斗笠中哪些是拟人句金黄的大斗笠的分段和它的段意《金黄的大斗笠》的作者高风的详细介绍(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代表作)文中有一句话 风,总想掀开斗笠,看看下面遮着什么,想象一段话,描绘出金黄的大斗笠我要现代文言文品读 文言诗文点击

2024年3月31日 22:20

童言无忌语录(童言无忌语录)

童言无忌语录(童言无忌语录)

本文目录童言无忌语录幼儿园童言无忌语录童言无忌幼儿园简短语录童言无忌经典语录精选幼儿童言无忌语录儿童童言无忌语录 宝宝童言无忌语录大全童言无忌语录大全精选65句童言无忌语录 分别有什么句子童言无忌语录 导语: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童言

2024年2月25日 21:50

有哪些男主穿越到古代的电视剧?穿越千年的眼泪只有梦里看得见下一句

有哪些男主穿越到古代的电视剧?穿越千年的眼泪只有梦里看得见下一句

本文目录有哪些男主穿越到古代的电视剧穿越千年的眼泪只有梦里看得见下一句穿越千年行走秦直道,穿越上千年《白蛇传情》:人间有思念,穿越过千年穿越千年唯美句子关于穿越千年的诗句穿越近千年!900多岁古莲复活开花,这是一幕什么样的场景有一首歌,歌词

2024年5月17日 23:50

休闲农庄规划设计项目的主题定位?休闲农业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休闲农庄规划设计项目的主题定位?休闲农业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本文目录休闲农庄规划设计项目的主题定位休闲农业景观规划设计原则什么是生态农场规划如何做好生态农庄规划设计休闲农业规划设计要点农场规划怎么做农家乐规划设计要点休闲农庄规划设计项目的主题定位休闲农庄是休闲农业旅游项目的高级发展阶段,要求功能更全

2024年5月9日 10:20

报效祖国的作文(求一篇有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中华儿女的作文600字)

报效祖国的作文(求一篇有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中华儿女的作文600字)

本文目录求一篇有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中华儿女的作文600字自己报效祖国的理想和信念的作文(350字)珍爱生命,报效祖国六年级2021年的征文2000字励志成才,报效祖国征文,围绕五四精神报效祖国的作文,150字求一篇200字中华儿女报效祖

2024年5月11日 08:40

宣读结婚证书贺词?媒人在婚礼上怎么贺词

宣读结婚证书贺词?媒人在婚礼上怎么贺词

本文目录宣读结婚证书贺词媒人在婚礼上怎么贺词婚礼上证婚人证词有哪些有水平的证婚词有哪些宣读结婚证书贺词1、恭喜你找到真爱,作为你的朋友我真的为你感到开心,祝福你婚后生活幸福美满,越来越年轻、美丽。2、我们终其一生就是为了寻找遗失的另一半自己

2024年3月19日 06:00

说说整人套路游戏,整完一个人,那个人有必须去整别人?适合聚会玩的餐桌游戏

说说整人套路游戏,整完一个人,那个人有必须去整别人?适合聚会玩的餐桌游戏

本文目录说说整人套路游戏,整完一个人,那个人有必须去整别人适合聚会玩的餐桌游戏多人聚会时玩的游戏适合两人玩的互动游戏有哪些四年级上册记一次游戏习作例文主持人10种热场小游戏说说整人套路游戏,整完一个人,那个人有必须去整别人好玩的整人游戏:捡

2024年6月21日 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