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言文精选【10篇】?经典文言文50篇
本文目录
经典文言文精选【10篇】
【 #能力训练# 导语】学习文言文可以了解历史,学习古代文化,欣赏古代文学,研究古代文明。下面是 分享的经典文言文精选【10篇】。欢迎阅读参考!
1.经典文言文精选
马说
韩愈〔唐代〕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祗同:只)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食马者通:饲马者)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虽然有名贵的马,也只能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2.经典文言文精选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先秦〕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3.经典文言文精选
两小儿辩日
列子〔先秦〕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辩斗一作:辩日)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译文
孔子向东游历,见到两个小孩在争辩,就问他们在争辩的原因。
一个小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比较远,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比较近。”
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时像车的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时就如同盘子一般小了,这不是远小近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凉爽,到了中午的时候热得如同把手伸进热水中,这不是近的就感觉热,而远就觉得凉的道理吗?”
孔子听了之后不能判断他们俩谁对谁错。
两个小孩子笑着对孔子说:“是谁说你智慧多呢?”
4.经典文言文精选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魏晋〕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译文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哪里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因为他的住宅旁边种着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他安安静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只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探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生性喜爱喝酒,家里贫穷常常不能得到满足。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来招待他。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然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挡不住风雨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满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还是安然自得。常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也稍微透露出他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就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这话大概说的就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快乐。不知道他是无怀氏时代的人呢?还是葛天氏时代的人呢?
5.经典文言文精选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及其弟子〔先秦〕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是从狱官手里被释放并加以任用的,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集市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必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以致肌肤消瘦,使他身处贫困之中,使他做事不顺,通过那样的途径来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人常常犯错,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想阻塞,然后才能奋起;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一个国家,在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
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6.经典文言文精选
曹刿论战
左丘明〔先秦〕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遍同:徧)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译文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 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鲁庄公接见自己。他的同乡说:“打仗的事当权者自会谋划,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安身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回答说:“这些小恩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神灵的牛、羊、玉帛之类的用品,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按照的去做。”曹刿说:“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是不会保佑你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曹刿回答说:“这才是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溃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向下看,查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轼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战胜齐军后,鲁庄公问他这样做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是靠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概。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设下埋伏。我看他们车轮碾过的痕迹散乱,望见他们的旗子倒下了,所以决定追击他们。”
7.经典文言文精选
大学之道
礼记〔两汉〕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学习和应用于生活,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使内心安定;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处事合宜。每一样东西都有根本有始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革除不好的思想;认识最真的本心。
通过推究事物的原理,而彰显明德,认识本心,表里如一。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一律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8.经典文言文精选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文
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 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9.经典文言文精选
桃花源记
陶渊明〔魏晋〕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间隔一作:隔绝)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
东晋太元(公元376-396)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捕鱼为生。有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而行,忘记了路有多远。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在小溪两岸的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其它树木,花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他继续向前行船,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面隐隐约约透着点光亮。渔人便下了船,从洞口走了进去。最开始非常狭窄,只能容得下一人通过。又向前行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渔人眼前这片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排列得非常整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以及桑树、竹子这类的植物。田间小路四通八达,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人们在田间来来往往耕种劳动,男女的穿戴全都与桃花源以外的人一样。老年人和小孩儿,都怡然并自得其乐。
这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觉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人都详细地作了回答。这里的人便邀请他到家中做客,摆了酒、杀了鸡用来款待他。村里面的其他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全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先祖是为了躲避秦朝时期的战乱,率领妻儿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此他们再没有人出去了,所以和外面的人隔绝了一切往来。村里的人问渔人现如今是什么世道,他们居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所有事都一一说了出来,村民们听了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自己的美酒佳肴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日后,就向村里的人告辞。村里的人告诉他:“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之后,找到了自己的船,就沿着来时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他到了郡城武陵,就去拜见太守,说了自己的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遣人员跟随他前往,寻找渔人先前作的记号,竟然迷路了,后来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有个叫刘子骥的人,是一个高尚的读书人,他听到了这个消息,非常愉快地计划着前往桃花源。但没有实现,不久后就病死了,后来就再也没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10.经典文言文精选
滕王阁序
王勃〔唐代〕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豫章故郡一作:南昌故郡;青霜一作:清霜)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天人一作:仙人;层峦一作:层台;即冈一作:列冈;飞阁流丹一作:飞阁翔丹)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轴通:舳;迷津一作:弥津;云销雨霁,彩彻区明一作:虹销雨霁,彩彻云衢)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遥襟甫畅一作:遥吟俯畅)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见机一作:安贫;以犹欢一作:而相欢)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译文
这里是汉代的豫章郡城,如今是洪州的都督府,天上的方位属于翼、轸两星宿的分野,地上的位置连结着衡山和庐山。以三江为衣襟,以五湖为衣带,控制着楚地,连接着闽越。这里物产的华美,有如天降之宝,其光彩上冲牛斗之宿。这里的土地有灵秀之气,陈蕃专为徐孺设下几榻。洪州境内的建筑如云雾排列,有才能的人士如流星一般奔驰驱走。城池座落在中原与南夷的交界之处,宾客与主人包括了东南地区秀的人物。都督阎公,享有崇高的名望,远道来到洪州坐镇,宇文州牧,是美德的楷模,赴任途中在此暂留。每逢十日一旬的假期,来了很多的良友,迎接远客,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文词宗主孟学士所作文章就像腾起的蛟龙、飞舞的彩凤;王将军的兵器库中,藏有像紫电、青霜这样锋利的宝剑。由于父亲在交趾做县令,我在探亲途中经过这个的地方。我年幼无知,竟有幸亲身参加了这次盛大的宴会。
正当深秋九月之时,雨后的积水消尽,寒凉的潭水清澈,天空凝结着淡淡的云烟,暮霭中山峦呈现一片紫色。在高高的山路上驾着马车,在崇山峻岭中访求风景。来到昔日帝子的长洲,找到仙人居住过的宫殿。这里山峦重叠,青翠的山峰耸入云霄。凌空的楼阁,红色的阁道犹如飞翔在天,从阁上看不到地面。仙鹤野鸭栖止的水边平地和水中小洲,极尽岛屿的纡曲回环之势;华丽威严的宫殿,依凭起伏的山峦而建。
推开雕花精美的阁门,俯视彩饰的屋脊,山峰平原尽收眼底,河流迂回的令人惊讶。遍地是里巷宅舍,许多钟鸣鼎食的富贵人家。舸舰塞满了渡口,尽是雕上了青雀黄龙花纹的大船。云消雨停,阳光普照,天空晴朗;落日映射下的彩霞与孤鸟一齐飞翔,秋天的江水和辽阔的天空连成一片,浑然一色。傍晚时分,渔夫在渔船上歌唱,那歌声响彻彭蠡湖滨;深秋时节,雁群感到寒意而发出惊叫,哀鸣声一直持续到衡阳的水滨。
放眼远望,胸襟顿时感到舒畅,超逸的兴致立即兴起。排箫的音响引来徐徐清风,柔缓的歌声吸引住飘动的白云。今日盛宴好比当年梁园雅集,大家酒量也胜过陶渊明。参加宴会的文人学士,就像当年的曹植,写出“朱华冒绿池”一般的美丽诗句,其风流文采映照着谢灵运的诗笔。音乐与饮食、文章和言语这四种美好的事物都已经齐备,贤主、嘉宾这两个难得的条件也凑合在一起了。向天空中极目远眺,在假日里尽情欢娱。苍天高远,大地寥廓,令人感到宇宙的无穷无尽。欢乐逝去,悲哀袭来,意识到万事万物的的消长兴衰是有定数的。远望长安沉落到夕阳之下,遥看吴郡隐现在云雾之间。地理形势极为偏远,南方大海特别幽深,昆仑山上天柱高耸,缈缈夜空北极远悬。关山重重难以越过,有谁同情我这不得志的人?偶然相逢,满座都是他乡的客人。怀念着君王的宫门,但却不被召见,什么时候才能像贾谊那样到宣室侍奉君王呢?
呵,各人的时机不同,人生的命运多有不顺。冯唐容易衰老,李广立功无数却难得封侯。使贾谊这样有才华的人屈居于长沙,并不是当时没有圣明的君主,使梁鸿逃匿到齐鲁海滨,不是在政治昌明的时代吗?只不过由于君子能了解时机,通达的人知道自己的命运罢了。年岁虽老而心犹壮,怎能在白头时改变心情?遭遇穷困而意志更加坚定,在任何情况下也不放弃自己的凌云之志。即使喝了贪泉的水,心境依然清爽廉洁;即使身处于干涸的车辙中,胸怀依然开朗愉快。北海虽然遥远,乘着大风仍然可以到达;晨光虽已逝去,珍惜黄昏却为时不晚。孟尝心性高洁,但白白地怀抱着报国的热情,阮籍为人放纵不羁,我们怎能学他那种走到穷途的就哭泣的行为呢!
我地位卑微,只是一介书生。虽然和终军年龄相等,却没有报国的机会。像班超那样有投笔从戎的豪情,也有宗悫“乘风破浪”的壮志。如今我抛弃了一生的功名,不远万里去朝夕侍奉父亲。虽然不是谢玄那样的人才,但也和许多贤德之士相交往。过些日子,我将到父亲身边,一定要像孔鲤那样接受父亲的教诲;而今天我能谒见阎公受到接待,高兴得如同登上龙门一样。假如碰不上杨得意那样引荐的人,就只有抚拍着自己的文章而自我叹惜。既然已经遇到了钟子期,就弹奏一曲《流水》又有什么羞愧呢?
呵!名胜之地不能常存,盛大的宴会难以再逢。兰亭集会的盛况已成陈迹,石崇的梓泽也变成了废墟。承蒙这个宴会的恩赐,让我临别时作了这一篇序文,至于登高作赋,这只有指望在座诸公了。我只是冒昧地尽我微薄的心意,作了短短的引言。我的一首四韵小诗也已写成。请各位像潘岳、陆机那样,展现江海般的文才吧:
巍峨高耸的滕王阁俯临着江心的沙洲,想当初佩玉、鸾铃鸣响的豪华歌舞已经停止了。
早晨,南浦轻云掠过滕王阁的画栋;傍晚时分,西山烟雨卷起滕王阁的珠帘。
悠闲的彩云影子倒映在江水中,整天悠悠然地漂浮着;时光易逝,人事变迁,不知已经度过几个春秋。
昔日游赏于高阁中的滕王如今已不知哪里去了,只有那栏杆外的滔滔江水空自向远方奔流。
经典文言文50篇
经典的50篇文言文如下:
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2、陈蕃愿扫除天下,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日: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日: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3、班超投笔从戎,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
4、宗悫乘风破浪,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日: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炳曰:汝若不富贵,必破我门户。
5、祖逖闻鸡起舞,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
6、画家赵广不屈,赵广,合肥人。本李伯时家小史,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尤工画马。几能乱真,建炎中陷贼,贼闻其善画,使图所虏妇人,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而广平生适用左手。
7、苏武牧羊北海上,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毡毛井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日: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日: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日: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9、项羽志大才疏,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日: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10、孔门师徒各言志,颜渊、季路伺。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日: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11、顾炎武手不释卷,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
12、欧阳询揣摩古碑,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13、文徵明习字,文徵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14、王冕僧寺夜读,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日: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15、孙权喻吕蒙读书,初,权谓吕蒙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16、陆游筑书巢,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
17、董遇谈三余勤读,有人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18、智永与退笔冢,永公住吴兴永欣寺,积年学书,后有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石。人来觅书井请题额者如市。所居户限为之穿穴,乃用铁叶裹之。人谓为铁门限。后取笔头瘗yi之,号为退笔冢坟。
19、匡衡凿壁借光,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日: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20、张溥与七录斋,张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读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
21、晋平公炳烛而学,晋平公问于师旷日: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日:何不炳烛乎?平公日: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
22、高凤专心致志,高凤,字文通,家以农亩为业。妻常之田,暴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乃省。
23、叶廷圭与《海录》,余幼嗜学,四十余年未尝释卷,食以饴口,怠以为枕。士大夫家有异书,借无不读,读无不终篇而后止。常恨无资,不能尽传写,间作数十大册,择其可用者手抄之,名曰《海录》。
24、为人大须学问,太宗谓房玄龄日:为人大须学问。朕往为群凶未定,东西征讨,躬亲戎事,不暇读书。比来四海安静,身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而听之。君臣父子,政教之道,共在书内。
25、任末好学勤记,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
26、王充市肆博览,王充少孤,乡里称孝。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众流百家之言。后归乡里,屏居教授。
27、欧阳修三上作文,钱思公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
28、林逋论学问,学者之问也,不独欲闻其说,又必欲知其方:不独欲知其方,又必欲为其事。而以既问于师,又辩诸友,为当时学者之实务。盖学以学为人也,问以问所学也。
29、欧阳修诲学,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30、王安石伤方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观之。
31、李存审出镞教子,李存审出于寒微,常戒诸子日: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四十年问,位极将相,其问出万死获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镞者凡百馀。
32、贪污者不得归本家,包孝肃公家训云: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脏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共三十七字。
33、陶母责子退鲊,陶公少时,作鱼梁吏。尝以坩鲊饷母。母封鲊付吏,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
34、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35、陆游家训,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子,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
36、孟母三迁,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日:此非吾所以处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母日:此又非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言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日: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
37、曾子杀猪明不欺,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日: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日: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日:婴儿非与戏也。
38、子路受教,子路见孔子,子日:汝何好乐?对日: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
39、孔子因材施教,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日: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日: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
40、墨子怒责耕柱子,子墨子怒耕柱子。耕柱子日:我无愈于人乎?子墨子日:我将上大行,驾骥与牛,子将谁驱?耕柱子日:将驱骥也。子墨子曰:何故驱骥也?耕柱子曰:骥足以责。子墨子曰:我亦以子为足以责。
41、唐太宗赐绢惩顺德,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受人馈绢,事觉,上日:顺德果能有益于国家,朕与之共有府库耳,何至贪冒如是乎。犹惜其有功,不之罪,但于殿庭赐绢数十匹。
42、陈万年教子谄谀,陈万年尝病,召咸陈万年之子教戒于床下,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日: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万年乃不复言。
43、钱大昕默坐观弈,予观弈于友人所,一客数败,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顷之,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甫下数子,客已先得手。局将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余。
44、王荆公旁听文史,王荆公介甫,退处金陵。一日,幅巾杖屦,独游山寺,遇数客盛谈文史,词辩纷然。公坐其下,人莫之顾。有一人徐问公曰:亦之书否?公唯唯而已,复问公何姓,公拱手答曰:安石姓王。众人惶恐,惭俯而去。
45、大树将军冯异,冯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升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日大树将军。
46、颜回不迁怒不贰过,颜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日: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47、曾参不受鲁君邑,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日: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日: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日: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
48、贤妻桓少君,勃海鲍宣妻者,桓氏之女也,字少君。宣尝就少君父学,父奇其清苦,故以女妻之,装送资贿甚盛。宣不悦,谓妻曰:少君生富骄,习美饰,而吾实贫贱,不敢当礼。
49、魏徵论自制,唐太宗问魏徵:观近古帝王,有传位十代者,有一代两代者,亦有身得身失着,朕所以常怀忧惧,或恐抚养生民不得其所,或恐心生骄逸,喜怒过度。
50、吕蒙正不记人过,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初参加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日: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令诘其官姓名,蒙正遽止之。
典文言文
1. 经典古文
一、《 》、二、《左转》: 《曹刿论战》《介之推不言禄》、《烛之武退秦师》、三、《国策》: 《苏秦以连横说秦》《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 四、《史记》: 《伯夷列传》《管晏列传》《屈原列传》《游侠列传序》《滑稽列传》《货殖列传序》《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 五、汉文: 《过秦论》(贾谊)《论贵粟疏》(晁错)《出师表》(诸葛亮) 六、六朝唐文: 《陈情表》(李密)《兰亭集序》(王羲之)《归去来辞》(陶潜)《桃花源记》(陶潜)《五柳先生传》(陶潜)《谏太宗十思疏》(魏征)《腾王阁序》(王勃)《陋室铭》《阿房宫赋》(杜牧) 七、唐文 《师说》《祭十二郎文》(韩愈)《捕蛇者说》《愚溪诗序》(柳宗元)《岳阳楼记》 八、宋文 《伶官传序》《醉翁亭记》(欧阳修)《石钟山记》《赤壁赋》(苏轼)《六国论》(苏辙》 如果你能读完《古文观止》中学古文就不成问题。
2. 经典文言文
前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赢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陈情表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待汤药,未尝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待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卒保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口技 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摇其夫语猥亵事,夫呓语,初不甚应,妇摇之不止,则二人语渐间杂,床又从中戛戛。
既而儿醒,大啼。夫令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夫起溺,妇亦抱儿起溺,床上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溺瓶中声,溺桶中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也。 既而夫上床寝,妇又呼大儿溺,毕,都上床寝。
小儿亦渐欲睡。夫茀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之声。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而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爱 莲 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 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 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 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 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归去来辞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 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摇摇以轻殇,风飘飘而吹衣。问。
3. 经典古文(需100字左右)
采莲赋 萧绎紫茎兮文波,红莲兮芰荷.绿房兮翠盖,素实兮黄螺.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 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故以水溅兰桡,芦侵罗褠.菊泽未反,梧 台迥见,荇湿沾衫,菱长绕钏.泛柏舟而容与,歌采莲于江渚.歌曰:“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因持荐君子,愿袭芙蓉裳.” *** 秋思赋梁元帝萧绎 作 荡子之别十年,倡妇之居自怜.登楼一望,惟见远树含烟.平原如此,不知道路几千?天与水兮相逼,山与云兮共色.山则苍苍入汉,水则涓涓不测.谁复堪见鸟飞,悲鸣只翼?秋何月而不清,月何秋而不明.况乃倡楼 *** ,对此伤情.于时露萎庭蕙,霜封阶砌,坐视带长,转看腰细.重以秋水文波,秋云似罗.日黯黯而将暮, *** 骚而渡河.姜怨回文之锦,君悲出塞之歌.相思相望,路远如何?鬓飘蓬而渐乱,心怀愁而转叹.愁索翠眉敛,啼多红粉漫.已矣哉!秋风起兮秋叶飞,春花落兮春日晖.春日迟迟犹可至,客子行行终不归.玉蝴蝶(秋思)叶纨纨惆怅别来几换,清秋风月,几度悲伤.极目蒹葭,烟水一片微茫.黯魂飞、闲愁空断,还怅望、孤闷偏长.对池塘,红消残碧,绿怨初黄.凄凉.蛩吟小院,露寒金井,月绕回廊.诗酒潇疏,旧游新恨最难忘.掩重门、卧残清昼,理瑶瑟、烧尽炉香.数流光,秋灯闪淡,无限彷徨.暗香 姜夔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思佳客·赋半面女骷髅 钗燕拢云睡起时,隔墙折得杏花枝.青春半面妆如画,细雨三更花又飞. 轻爱别,旧相知,断肠青冢几斜晖.断红一任风吹起,结习空时不点衣.满庭芳 作者:北宋秦观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樽.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漫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晁补之 水龙吟问春何苦匆匆,带风伴雨如驰骤.幽葩细萼,小园低槛,壅培未就.吹尽繁红,占春长久,不如垂柳.算春长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间有.春恨十常八九,忍轻孤、芳醪经口.那知自是、桃花结子,不因春瘦.世上功名,老来风味,春归时候.最多情犹有,尊前青眼,相逢依旧.《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陋室铭》 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哀江南赋序孙策以天下为三分,众才一旅;项籍用江东之子弟,人惟八千.遂乃分裂山河,宰割天下.岂有百万义师,一朝卷甲,芟夷斩伐,如草木焉?江淮无涯岸之阻,亭壁无藩篱之固.头会箕敛者,合从缔交;锄耰棘矜者,因利乘便.将非江表王气,终于三百年乎!是知并吞六合,不免轵道之灾;混一车书,无救平阳之祸.呜呼!山岳崩颓,既履危亡之运;春秋迭代,必有去故之悲.天意人事,可以凄怆伤心者矣!况复舟楫路穷,星汉非乘槎可上;风飙道阻,蓬莱无可到之期.穷者欲达其言,劳者须歌其事.陆士衡闻而抚掌,是所甘心;张平子见而陋之,固其宜矣.劲草斋记有言云:“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吾有一室取其意谓劲草斋,列千古之事陈于此,取古今之贤聚于斯,是作书斋.吾之室,出可见其芦,芦陋也,非华而谓之.入可闻其香,香书之韵也,千古之智,先贤之言,犹飘其间,何不香也!吾在此间,秉烛夜习与先贤通神,孤夜冥思为诸民索道,聚山林之良朋,会乡野之贤师.去却市之烦嚣,俗之浮尘,与会聚之人,赋赋以对,言言以答,求文文之美,索天地之道,言古今之事,论世事之向,时笑谈,时寂思,此间之乐实妙也!闻先贤之言而不行,是谓不肖!吾取劲草而明志,亦当遇人生之疾风而不惊,处世事之岁寒而不惧,威然临之,坦然御之,以坚韧不拔之志而待其静,方可成起事而立其志.马说 韩愈(唐) 字退之《昌黎先生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现),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两小儿辩日 《列子》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
4. 经典古文诗句
01.宁静可以致远,淡泊可以明志 ——诸葛亮0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0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04.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05.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孟子06.平静如水,正直如绳。
-------严遵07.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窘困而改节。------孔子08.生得贞心铁石坚,肯将识见与时迁?--------郑思肖09.世道别颓波,我心如砥柱。
--------刘禹锡10.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1.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2.老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13.孔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4.屈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5.宝贵贫贱,总难称意,知足即为称意; 山水花竹,无恒主人,得闲便是主人.16.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望天外云卷云舒.17.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万仞,无欲则刚.18.浮躁一分,到处便抬尤悔; 因循二字,从来误尽英雄.19.任人须知人,友人须容人,人和事就; 无事不找事,有事不怕事,事在人为.20.安能尽如人意,要当无愧我心.21.修身岂为名传世,作事惟思利及人.22.事在人为,休言万般都是命; 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23.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 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其殃.24.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坦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25.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功夫。
格言:01.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大学》)02.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大学》)03.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大学》)04.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大学》)05.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
(《中庸》)06.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07.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大学》)08.君子诸已而后求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
(《大学》)09.欲诚其意,先致其知。(《大学》)10.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中庸》)11.子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中庸》)12.治国必先齐家。
(《大学》)13.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中庸》)14.大成若却,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15.心以静为贵,欲以寡为贵,思以敏为贵,学以勤为贵,友以诚为贵,情以挚为贵,穷以志为贵,富以仁为贵,话以少为贵,喜以度为贵,怒以忍为贵,体以健为贵!16.长知足,心安然;甘淡泊,乐无边;为人喜,解人难;忘忧喜,严律己;莫烦恼,忍为先;识时务,永向前!17.无贪欲,心胸宽;广交友,德为先;抑愤怒,能方圆;烦恼事,抛云端;和邻里,解人难;家和睦,心里甜!18.寡言养气,寡事养神,寡思养精,寡欲养身,事从容则有余味,人从容则有余年,精神不蔽,四体长春!19.言宜实,心宜诚,福宜惜,慧宜增,思宜宽,虑宜远,气宜柔,骨宜刚,志宜大,胆宜壮!20.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
21.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祥是处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22.涵养,全得一缓字,凡言语、动作皆是。
23.心平气和四字,非有涵养者不能做。24.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
25.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26.心术,以光明笃实为第一;容貌,以正大老成为第一;27.言语,以简重真切为第一;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
28.以情恕人,以理律己。29.以恕己之心恕人,以责人之心责己。
30.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祸。
31.何以息谤?无辩。何以止怨?不争。
32.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33.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34.受得小气,则不至于受大气,吃得小亏,则不至于吃大亏。35.忍与让足以消无穷之灾悔,古人有言:终身让路,不失尺寸。
36.任难任之事要有力而无气,处难处之人要有知而无言。37.善有威者,不轻怒;善用恩者,不妄施。
38.激之而不怒者,非有大量,必有深机。39.党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悔,不动于色。
此中有无穷意味,亦有无限受用。40.恶,莫大于纵己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
41.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42.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以弱字御侮。
43.居安,虑危;处治,思乱。44.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45.喜闻人过,不如喜闻己过;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46.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积要容纳得;47.处世不可太分明,一切贤愚好丑要包容得。48.世人喜言无好人,。
文言文经典阅读
1. 求10篇短小经典的文言文
1~诸葛亮的《诫子书》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 德才兼备人的品行,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
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追求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奋精神,轻浮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到那时,)守在自家的狭小天地里,悲伤叹息,还有什么用呢 注释 致,使动用法 广、成,使动用法,使。
广,使。
成 淫慢:过度的享乐与怠惰 接世:接触社会,承担事物 励精:奋发向上 险躁:浮躁 冶性:陶冶性情 穷庐:借代,指自家的狭小天地里。
..2~刘向《说苑·谈丛》 《枭将东徙》 枭逢鸠. 鸠曰:「子将安之 」枭曰:「我将东徙.」 鸠曰:「何故 」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 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翻译: 猫头鹰遇见了斑鸠,斑鸠问它:“你要到哪儿去呀?” 猫头鹰说:“我准备搬到东边去。” 斑鸠问:“为什么呢?” 猫头鹰说:“村里人都讨厌我的叫声,因此我想搬到东边去。”
斑鸠说:“你改变叫声,就可以了。要是不能改变叫声,即使搬到东边去,东边村里人照样讨厌你。”
【说明】这则寓言故事告诫人们,对待自己的重大缺点和某些重大问题,要从根本上加以解决,不能像猫头鹰搬家那样,就事论事,回避矛盾,这样问题是解决不了的。
.3~《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 其一人专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一个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4~《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5~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6~拔苗助长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凿壁借光《西京杂记 【原文】 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7~.守株待兔 【原文】 宋人有耕田者。
田中有株①,兔走触株②,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③,冀复得兔④。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⑤。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8~智子疑邻: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
.9~执竿入城: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10~矛与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①,誉之曰②:“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③。”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④:“以子之矛陷于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韩非子》。
.11~纪昌学射 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
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 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
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
二年后,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 以告飞卫。
飞卫曰。“未也,必学视而后可。
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昌以牦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
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
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竿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 以告飞卫。
飞卫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 译文如下,仅供参考: 甘蝇是古代擅长射箭的人。拉上满弓还未发射,鸟兽便都趴下了。
有个弟子飞卫,向甘蝇学习射箭,(技艺)又超过其师傅。纪昌,又向飞卫学习射箭。
飞卫说:“你先学不眨眼睛,然后才能谈及射箭。” 纪昌回到家,仰卧在妻子的织布。
2. 求经典文言文
《卖油翁》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翻译: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凭着这一点自夸。
一次,他曾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不在意地斜着眼看他,久久地不离去。老翁见到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不过微微地点点头赞许这情况。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康肃公问道:“你也会射箭吗?我射箭的本领不也很精湛吗?”老翁说:“没有什么别的奥秘,只不过是手熟罢了。”
康肃公听后愤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武艺!”老翁说:“凭着我倒油的经验就可懂得这个道理。”于是老翁取过一个葫芦立放在地上,用铜钱盖在它的口上,慢慢地用杓子把油倒进葫芦,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不沾湿铜钱。
老人说:“我这点手艺也没有什么别的奥秘,只是手熟罢了。”陈尧咨见此,只好笑着将老翁打发走了。
3. 10个比较短的经典文言文有什么
1、《执竿入城》 三国魏 邯郸淳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2、《刻舟求剑》 汉 刘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3、《叶公好龙》 汉 刘向
叶公好龙,室中雕文尽以为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拖尾于堂。叶公见之, 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神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夫似龙而非龙也。
4、《郑人买履》 战国 韩非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5、《自相矛盾 》 战国 韩非
楚人有卖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6、《守株待兔》 战国 韩非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得得,而身为宋国笑。
7、《画蛇添足》 汉 刘向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我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取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8、《狐假虎威》 《;战国策》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地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吾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9、《北冥有鱼》 《;庄子》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10、《士别三日》 《;三国志》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1、《不耻下问》 《;孔子》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2、《高山流水》 《;列子》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13、《凿壁借光》 汉 葛洪
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14、《曾子杀彘》 《;曾子》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15、《黄粱一梦》 《;枕中记》
开成七年,有卢生名英,字萃之。于邯郸逆旅,遇道者吕翁,生言下甚自叹困穷,翁乃取囊中枕授之。曰:‘子枕吾此枕,当令子荣显适意!’时主人方蒸黍,生俛首就之,梦入枕中,遂至其家,数月,娶清河崔氏女为妻,女容甚丽,生资愈厚,生大悦!于是旋举进士,累官舍人,迁节度使,大破戎虏,为相十余年,子五人皆仕宦,孙十余人,其姻媾皆天下望族,年逾八十而卒。及醒,蒸黍尚未熟。怪曰:‘岂其梦耶?’翁笑曰:‘人生之适,亦如是耳!’生抚然良久,稽首拜谢而去。”经此黄粱一梦,卢生大澈大悟,不思上京赴考,反入山修道去也。
参考资料
百度知道:
4. 要一篇关于学习的经典文言文,快
劝学(荀子)原文: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译文: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精神就能达到很高的境界,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
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远地方的办法;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汇成江河大海的办法。千里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
雕刻一样物品但最后放弃了它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蟹有六条腿和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5. 求10篇短小经典的文言文
1~诸葛亮的《诫子书》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 德才兼备人的品行,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
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追求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奋精神,轻浮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到那时,)守在自家的狭小天地里,悲伤叹息,还有什么用呢 注释 致,使动用法 广、成,使动用法,使。
广,使。
成 淫慢:过度的享乐与怠惰 接世:接触社会,承担事物 励精:奋发向上 险躁:浮躁 冶性:陶冶性情 穷庐:借代,指自家的狭小天地里。
..2~刘向《说苑·谈丛》 《枭将东徙》 枭逢鸠. 鸠曰:「子将安之 」枭曰:「我将东徙.」 鸠曰:「何故 」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 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翻译: 猫头鹰遇见了斑鸠,斑鸠问它:“你要到哪儿去呀?” 猫头鹰说:“我准备搬到东边去。” 斑鸠问:“为什么呢?” 猫头鹰说:“村里人都讨厌我的叫声,因此我想搬到东边去。”
斑鸠说:“你改变叫声,就可以了。要是不能改变叫声,即使搬到东边去,东边村里人照样讨厌你。”
【说明】这则寓言故事告诫人们,对待自己的重大缺点和某些重大问题,要从根本上加以解决,不能像猫头鹰搬家那样,就事论事,回避矛盾,这样问题是解决不了的。
.3~《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 其一人专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一个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4~《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5~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6~拔苗助长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凿壁借光《西京杂记 【原文】 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7~.守株待兔 【原文】 宋人有耕田者。
田中有株①,兔走触株②,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③,冀复得兔④。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⑤。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8~智子疑邻: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
.9~执竿入城: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10~矛与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①,誉之曰②:“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③。”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④:“以子之矛陷于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韩非子》。
.11~纪昌学射 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
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 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
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
二年后,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 以告飞卫。
飞卫曰。“未也,必学视而后可。
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昌以牦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
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
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竿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 以告飞卫。
飞卫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 译文如下,仅供参考: 甘蝇是古代擅长射箭的人。拉上满弓还未发射,鸟兽便都趴下了。
有个弟子飞卫,向甘蝇学习射箭,(技艺)又超过其师傅。纪昌,又向飞卫学习射箭。
飞卫说:“你先学不眨眼睛,然后才能谈及射箭。” 纪昌回到家,仰卧在妻子的织布。
6. 经典的文言文我需要一些文言文~不要太长、比陋室铭长一点点左右、
春夜宴桃李园序 李白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作,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7. 古文中励志的精典句子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原文地址:中国经典古文励志名言100句作者:小yo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 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 ,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 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 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 .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 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 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 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 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 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 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 度的表现吗?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 “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 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 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 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9.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 尤人”. 20.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 局,坏了大事. 22.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26.三思而后行. ——《论语》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27.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不以一眚掩。
有哪些经典文言文
1、《师说》,作于唐贞元十八年韩愈任四门博士时,这篇文章是韩愈写给他的学生李蟠的;2、《赤壁赋》,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1082年秋、冬,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下这两篇赋;3、《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4、《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所作的一篇回忆性记事散文;5、《种树郭橐驼传》,作者柳宗元,这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文,也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6、《过秦论》,是贾谊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分上中下三篇,全文从各个方面分析秦王朝的过失。
经典的文言文精选【10篇】
【 #能力训练# 导语】文言文的学习好比是另一门语言的学习,语言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注重积累基础知识,付出了时间,才可以学好文言文。下面是 分享的经典的文言文精选【10篇】。欢迎阅读参考!
1.经典的文言文精选
马说
韩愈〔唐代〕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祗同:只)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食马者通:饲马者)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虽然有名贵的马,也只能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2.经典的文言文精选
孙权劝学
司马光撰〔宋代〕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颇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吴下时没有才学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应当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后分别了。
3.经典的文言文精选
大学之道
礼记〔两汉〕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学习和应用于生活,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使内心安定;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处事合宜。每一样东西都有根本有始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革除不好的思想;认识最真的本心。
通过推究事物的原理,而彰显明德,认识本心,表里如一。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一律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4.经典的文言文精选
孟母三迁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
译文
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痛哭这样的事。母亲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闹市处,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又学了些做买卖和屠 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校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孟母想:“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5.经典的文言文精选
祖逖闻鸡起舞
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译文
当初,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同寝,夜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就起床舞剑。渡江以后,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咨祭酒。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骁勇强健的壮士,对司马睿说:“晋朝的变乱,不是因为君主无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乱,而是皇亲宗室之间争夺权力,自相残杀,这样就使戎狄之人钻了空子,祸害遍及中原。现在晋朝的遗民遭到摧残伤害后,大家都想着自强奋发,大王您确实能够派遣将领率兵出师,使像我一样的人统领军队来光复中原,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会有闻风响应的人!”司马睿一直没有北伐的志向,他听了祖逖的话以后,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仅仅拨给他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不供给兵器,让祖逖自己想办法募集。祖逖带领自己私家的军队共一百多户人家渡过长江,在江中敲打着船桨说:“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复成功,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于是到淮阴驻扎,建造熔炉冶炼浇铸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继续前进。
6.经典的文言文精选
鱼我所欲也
孟子及其弟子〔先秦〕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与通欤;乡通向;辟通避)
译文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因此有灾祸我也不躲避。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能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办法为什么不可以做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心,人人都有,只不过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
一碗食物,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它就会饿死。如果盛气凌人地呼喝着给他吃,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就连乞丐也会因轻视而不肯接受。高 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高 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却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却为了妻妾的侍奉接受了它;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为了认识的穷人感激自己接受了它。这种做法难道不应该停止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之心。
7.经典的文言文精选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文
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 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8.经典的文言文精选
文徵明习字
文徵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译文】
文徵明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一定三番五次地改写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9.经典的文言文精选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南北朝〕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文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赏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猿、鸟的叫声此起彼伏;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10.经典的文言文精选
自相矛盾
韩非〔先秦〕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译文
有一个楚国人,既卖盾又卖矛。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穿透它。”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极了,任何坚固的东西都穿得透。”有人问他:“如果用您的矛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那人张口结舌,一句话也回答不上来。什么都不能刺穿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十大必背经典文言文
十大必背经典文言文有《陋室铭》《爱莲说》《湖心亭看雪》《小石潭记》《兰亭集序》《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和《滕王阁序》等等。
一、《陋室铭》
生活最好的气质,就是简单干净。爱生活的人,必被生活所爱。三毛说:“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生活的模样,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理想。居住环境,房间不需奢华,窗明几净即可,朴素简洁最佳,闲暇时光,一本书,一杯茶,一首歌,一颗心,便盛满了这人间烟火气。
二、《爱莲说》
亭亭玉立的莲花,其坚贞的品格,引领着成长。世有千万花,独爱莲一支。人生,当如莲,坚贞不屈;为人,亦应如莲,出淤泥而不染,清清白白,刚正不阿。
三、《湖心亭看雪》
《湖心亭看雪》作者以浅淡的笔触,融入对故国往事的怀念,描绘了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冬日雪景图,看似自然无奇,却耐人寻味。中国人对冬日的眷恋,是对冰雪无限的爱。爱它的洁白,爱它的美好,爱它的浪漫。
四、《小石潭记》
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也没有人可以真正地了解另一个人。可见,孤独并不在于身边有没有人陪伴,而在于有没有心灵的知音。我们总以为岁月静好,是人生最美的模样,殊不知,人生孤独,才是常态。当我们开始明白了世事无常,人生本荒芜,就更加倍珍惜当下的人和事。
五、《兰亭集序》
对于《兰亭集序》最深刻的印象,是它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美在三绝:一绝,重字不重,21个“之”字,字字不同,美态各异;二绝,涂抹成为艺术。作者醉酒之作,错字别字,涂抹不可避免,但也被作者玩儿成了艺术;三绝,用情至深。而今,虽然看不到王羲之的真迹,但在后人的摹本中,依然可以感受到王羲之掖不住的喜与藏不住的愁。
六、《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中最出名的句子便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学生时期的考试重点。“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真正一个人生活了才知道,人生在世,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境遇。成功与失败,得到与失去,快乐与忧愁。若是始终被这些外物束缚束缚于身,又怎能活得潇洒自如?人生在世,不要被欲望熏心,看淡得失名利,知足才能常乐。
七、《醉翁亭记》
岁月悠悠,终有尽时,当时光渐老,我们也日渐成熟,在急匆匆,坚持着追赶人生路时,也不要忘了取悦自己。到了一定年纪,要学会试着把时间归于自己,赏花,负暄,垂钓,抚琴,下棋,饮酒,对谈。置一方清净之地,揽清风明月,看日升月落,静享华年。偷得浮生半日闲,便是人生最好的光景。
八、《桃花源记》
桃花盛开的时节,明媚了春天,锦绣了人间。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陶渊明为国人打开了浪漫生活的入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兄友弟恭,友邻和睦,心中一方乐土,日子安宁祥和,如此美好的世界和生活,令人神往。“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每个人心中都向往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桃花源,且不足为外人道。
九、《归去来兮辞》
把辞官归隐当成人生至真追求,并为后人所艳羡的,恐只有陶瓮一人了。直抒胸臆,感情真挚,呈现出一种天然真色之美。连欧阳修都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人生总是在向前行进着的,或处于主动,或处于被动,无论处于何种情境,总有人会选择以诗意,宽容之心面对当下的一切。
十、《滕王阁序》
王勃因这篇《滕王阁序》,名垂千古。从滕王阁的壮丽景色,写到人生飘浮之感,句式错落有致,节奏分明,辞采华美,文气畅达,不到千字,就贡献了近40个成语。读来,让人回味无穷。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人生就是一场孤独的旅行,你路过我,我路过你,然后,我们各自向前,各自修行。
经典文言文隆中对原文及翻译
经典文言文隆中对原文及翻译 隆中对 陈寿〔魏晋〕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隆中对》翻译: 诸葛亮在田地中耕种,喜爱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当时的人都不认为是这样。只有博陵崔州平,颍川的徐庶与诸葛友善往来,说是确实这样。 当时先主刘备驻扎在新野。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是卧龙,难道你不愿意召见他吗?”刘备说:“你和他一起来。”徐庶说:“这个人你可以到他那里去拜访,不可以委屈他,召他上门来,应该亲自去拜访他。” 因此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于是叫旁边的人避开,说:“汉朝的统治崩溃,董卓、曹操先后专权,皇室蒙受风尘。我不能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人,想要为天下人伸张正义,然而智谋浅短、办法很少,就因此失败,弄到今天这个局面。然而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您告诉我该采取怎样的办法呢?” 诸葛亮回答道:“自董卓作乱以来,各地豪杰同时兴起,化州为郡,称霸一方的多得数不清。曹操与袁绍相比,名利低微,兵力又少,然而曹操终于打败了袁绍,以弱胜强的原因,不仅仅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确实不能与他争强。孙权占据江东,已经三世了,地势险要,民众归附,贤能之士被他所用,孙权这方面可以把他作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荆州北靠汉水、沔水,南边可以直达沿海一带,东面和吴郡、会郡相连,西边和巴郡、蜀郡相通,这是用兵之地,但是他的主人刘表却没有能力守住它,这大概是天拿来资助的,难道没有夺取它的意图吗?益州地势险要,有广阔肥沃的土地,是个富饶的地方,高祖凭借它建立了帝业。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又在北面威胁着他,那里人口众多,物产丰富,刘璋却不知道爱惜。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贤明的君主。既是皇室的后代,又声望很高,闻名天下,广泛地拢致英雄,思慕贤才,如饥似渴,如果能占据荆、益两州,守住险要的地方,和西边的各个民族和好,又安抚南边的少数民族,对外联合孙权,对内革新政治、修理国家;一旦天下形势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员率领荆州的军队杀向中原,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打出秦川,百姓谁能不拿着饭食、酒水来欢迎您呢?如果真能这样做,那么称霸的事业就可以成功,汉朝的天下,就可以复兴了。” 刘备说:“好!”从此同诸葛亮的情谊一天比一天亲密了。 关羽、张飞等非常不高兴了,刘备就解释给他们说:“我有了孔明,就像鱼有了水。希望各位不要再说什么了。”关羽、张飞才平静下来。扩展阅读:人物生平 不附黄皓 陈寿籍贯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自幼刻苦好学,拜同郡人谯周为师,研习《尚书》《三传》,精通《史记》《汉书》,陈寿聪明机敏,所写文章以富丽著称。 最初应州里的聘请,历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散骑、黄门侍郎,观阁令史等职。当时宦官黄皓专横弄权,蜀汉众臣大都极力逢迎黄皓,唯独陈寿不愿依附他,因此多次被贬谪。适逢陈寿父亲去世,他守丧期间,因为生病而让婢女伺侯自己服药,被来客看见,乡党因此对他颇为议论指责。 一代良史 景耀六年(263年),蜀汉灭亡,陈寿因而多年不被荐举。张华欣赏其才华,认为他虽然有行为不检点的嫌疑,但依照情理不应被贬废。于是推举其为孝廉,授官佐著作郎,又出任阳平县令。陈寿撰写《诸葛亮集》,上报朝廷。后授职著作郎,兼任本郡(巴西郡)中正。 益州自从东汉光武帝之后,蜀郡人郑伯邑、太尉赵彦信(赵谦)以及汉中人陈申伯、祝元灵,广汉人王文表(王商)都是博学多闻,撰写有巴、蜀的《耆旧传》。陈寿认为这些书都不值得流传后世,于是合并巴郡、汉中地区,撰写成《益部耆旧传》十篇。散骑常侍文立向朝廷呈献此书,得到武帝的嘉奖。 屡遭贬斥 张华准备荐举陈寿为中书郎,中书监荀勖因忌恨张华而厌恶陈寿,便示意吏部改任陈寿为长广太守(一说是荀勖开始也欣赏陈寿,后来因为不满意《魏书》的内容才外放他)。陈寿以奉养老母为由不就职。 咸宁四年(278年),镇南将军杜预离京镇守荆州之前,又将陈寿举荐给朝廷,建议授予他黄门侍郎或散骑常侍之职。陈寿因此被授职为治书侍御史。因母亲去世离职,其母临终遗言将她埋葬在洛阳,陈寿恭行母亲遗志,但又此而遭到非议贬官。当初,谯周曾对陈寿说:“你必定会凭才学扬名天下,但常会遭到诋毁伤害,这未必是不幸。要谨慎从事。”陈寿至此,再次招致贬废的羞辱,正应了谯周之言。 太康元年(280年),晋灭吴,统一天下。陈寿撰写完成《三国志》,共六十五篇。当时的人们盛赞陈寿善于叙写史事,具有良史的才干。夏侯湛当时也在撰写《魏书》,见看到陈寿的《三国志》后,便销毁自己的《魏书》。张华对陈寿倍加赞赏,对他说:“应该把《晋书》委托给你撰写。”陈寿就是如此受时人器重。 失意病卒 数年后,陈寿被拜为太子中庶子,未到任。 元康七年(297年),陈寿病逝,享年六十五岁。他去世后,梁州大中正、尚书郎范頵等人上书说:“从前汉武帝下诏令说:‘司马相如病危,可派人去取回他的著作。’使者得到了司马相如遗留的书籍,内中谈到帝王祭拜天地一事,武帝大为惊奇。臣等认为,已故治书侍御史陈寿所著《三国志》,书中多有劝诫之言,阐述前人的是非得失,对今世的教化大有裨益,尽管文辞不及司马相如,但质朴实在,恳请陛下采录其书。”惠帝于是诏令河南尹、洛阳令派人去陈寿家,抄写其书。扩展阅读:陈寿轶事典故之索米轻亮 唐朝房玄龄等撰写的《晋书·陈寿传》,收录了陈寿因为私仇而在书中有所表现的一则传闻,说的是丁仪、丁讷在曹魏时负有盛名,陈寿对他们的儿子们说:“送我千斛米,我就为令尊大人写好传记。”丁氏不答应,陈寿果真不为他们立传。陈寿父亲曾做过马谡参军,马谡兵败被诸葛亮所杀,陈寿父亲也被牵连受罚,诸葛瞻又轻视陈寿。因而陈寿为诸葛亮立传,说诸葛亮军事谋略非其长处,又无临敌应变之才;说诸葛瞻只工于书法,名过其实。议论的人因此而轻视陈寿的为人。 但只有少数史学家如北周的柳虬、唐朝的刘知几等相信这个传闻,而多数的史学家则认为这条史料是假的。清朝潘眉在《三国志考证》中指出:“丁仪、丁廙,官不过右刺*掾及黄门侍郎,外无摧锋接刃之功,内无升堂庙胜之效,党于陈思王,冀摇冢嗣,启衅骨肉,事既不成,刑戮随之,斯实魏朝罪人,不得立传明矣。”其实在曹丕即王位后,就杀了丁仪、丁廙并男口,他们是没有子嗣的。《晋书》认为索米不得不为立传,此最无知的言论。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也指出:“《晋书》谓‘寿父为马谡参军,谡为诸葛亮所诛,寿父被髡,故寿为《亮传》,谓将略非所长。’此真无识之论也。亮之不可及处,原不必以用兵见长。观寿校定《诸葛集》,表言亮‘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人怀自励。至今梁、益之民,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过也。’又《亮传》后评曰:‘亮之为治也,开诚心,布公道,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恶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其颂孔明可谓独见其大矣。”由此可见,《晋书》贬陈寿之说,实为不实之词,不可尽信。
更多文章:
小学六年级作文 我在学校的成长 回忆录 片段?成长回忆录怎么画
2024年9月6日 00:30
遇见未知的自己(《遇见未知的自己》——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
2024年4月26日 06:20
快乐大本营请过的所有外国明星~?童装批发哪家好武汉快乐E百怎么样
2024年6月2日 22:50
祈福/点亮希望 是什么意思我看好多人都有,好久没上网了?什么什么点亮希望的作文
2024年3月20日 01:2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真理诞生于100个问号之后,还有哪些事例)
2024年3月16日 22:00
入党积极分子登记表(申请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登记表有何专长)
2024年8月2日 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