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主要内容)
本文目录
-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主要内容
- 闻一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分别是什么
- 闻一多说和做的事迹
- 闻一多说和做的事例是什么
-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事例有哪些急需!!
-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主要内容
- 闻一多先生中生活中是如何处理“说”和“做”两者之间的关系
-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分别指什么
-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作者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记述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方面和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做事迹,表现了闻一多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敢说敢做、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正气凛然、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
扩展资料: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是“农民诗人”臧克家(zāng kè jiā)的作品,最早刊登在1980年2月12日的《人民日报》,入选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时经作者同意更名为《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2017年春季改版之后恢复原题目。课文由卫东朗读 。
这篇文章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毛泽东同志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高度赞扬闻一多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具有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这是闻一多先生精神品格的最主要方面,这在这篇文章中充分表现出来了。文章的后半部分,着力写闻一多先生是“大勇的革命烈士”。
然而,闻一多先生一生中主要身份是学者、诗人。因此,这篇文章前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前期怎样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
闻一多先生前期潜心于学术,后期投身于民主运动,这反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但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是始终如一的。
在创建格律体时,闻一多提出了具体的主张,就是三美:诗的实力不独包括着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并且还有建筑的美。音乐美是指诗歌从听觉方面来说表现的美,包括节奏、平仄、重音、押韵、停顿等各方面的美,要求和谐,符合诗人的情绪,流畅而不拗口——这一点不包括为特殊效果而运用声音。
绘画美是指诗歌的词汇应该尽力去表现颜色,表现一幅幅色彩浓郁的画面。
建筑美是指针对自由体提出来的,指诗歌每节之间应该匀称,各行诗句应该一样长——这一样长不是指字数完全相等,而是指音尺数应一样多,这样格律诗就有一种外形的匀称均齐。
闻一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分别是什么
闻一多先生的说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做是“说”了就“做”了,言行完全一致。
闻一多先生是一位治学严谨、成就卓越的学者,也是一位言行一致、执著救国、无私无畏的民主战士。他的确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闻先生前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
《 说和做》的主要写法以及作用
1、结构严谨:作者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上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表现闻一多先生“学者的方面”;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了,言行完全一致,表现闻一多先生“革命家的方面”。在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使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2、选材精当:作者所选材料,讲究典型性,能以少胜多。对作为“学者的方面”,作者只选取了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对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则选取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这三件事作为例证。
闻一多先生一生经历复杂,著作等身,可以记述的事很多很多。作者只从大量材料中选取了这六件事,就已经把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出来了。
3、语言生动形象:不仅描写的语言是形象的,叙述和议论的语言也是形象的。例如“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一句,本来是叙述语言,无非是讲闻一多正在研究古代典籍,但作者不用“研究”一词,而精心地选用了“钻探”,这就包含了比喻,既形象,含义也更丰富了。
并且句式也变成“向……钻探”,叙述由静态变成动态,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客观的介绍,而且是热情的称赞了。此外,如“吃尽”“消化尽”“炯炯目光……远射……”“赫然而出”“向……迈进了”“起先,小声说”“向……呼喊”“警报迭起”,等等,都是明显的例子,叙述语言和议论语言的形象化,使文章生动,富于感染力。
闻一多说和做的事迹
文章从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两个方面写闻一多的“说”和“做”。围绕这两方面文章写了闻一多十多年来默默钻研,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起草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演说、参加游行共六件事。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位治学严谨、成就卓越的学者,一位言行一致的民主战士。 闻先生一生经历复杂,可以记述的事很多很多。作者只从大量材料中选取了这六件事,可见作者所选材料,讲究典型性,以少胜多。对作为“学者的方面”,作者只选取了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对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则选取起草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这三件事作为例证。单这六件事就已经把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出来了。
闻一多说和做的事例是什么
《说和做》中,闻一多作为学者,他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作为民主战士即革命者他起稿政治传单,参加群众大会,参加游行示威,共六件事例。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是“农民诗人”臧克家的作品,这篇文章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写作特点
本文表达上的一大特点是夹叙夹议,作者实际上是以议论来结构文章的。第一、二段是第一部分的叙述的纲领,第七段是第一部分的总结,这两处都是议论。第八、九两段是第二部分的纲,最后一段则是第二部分,也是全文的总结,这两处也都是议论。
文章多次用到照应,有首尾照应,有行文前后的多次照应,有行文与题目的照应。多种方式的照应,使文章的结构严谨,而且形成了一种旋律,加强了文章的感染力。而所有这些照应,又几乎全是议论。由此可见议论在本文中的重要作用。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事例有哪些急需!!
1、任教
1925年5月,闻一多忍受不了“金元帝国”对黄种人的歧视,提前一年结束“流囚 ”生活,先后在北京、南京、武汉、青岛等地任教。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成的国立临时大学从长沙迁往昆明,改为西南联合大学。
闻一多一面教书,一面关注时局的发展。1944年初夏 ,向共产党人周新民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周新民请求党组织后告诉闻一多,认为他参加中国民主同盟更有利于在民主运动中发挥作用。
1945年10月,蒋介石集团在昆明发动军事政变,从此,在昆明国民党反动派与爱国民主力量之间的斗争更为激烈。
2、罢课抗议
1945年11月25日,昆明大中学校学生6000余人在西南联大举行反内战时事讲演晚会。国民党反动当局动用武力包围校园,经民青、民盟和学联商定,发动昆明市3万学生举行总罢课,抗议国民党当局破坏群众集会的罪行。
12月1日,国民党云南地方当局调动武装特务军警,冲入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校园,残酷镇压爱国学生,死4人,伤数十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一二.一”惨案。
闻一多得知惨案消息后,悲愤已极.带领家属子女赴烈士灵堂祭奠,并亲书“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的挽联。他同罢联、民青负责人密切合作,全力支持罢联工作,对举行烈士入殓仪式、灵堂布置、成立治丧委员会、法律申诉等问题提出具体意见。
3、纪念李公朴
1946年6月,蒋介石彻底撕毁政协决议,发动了全面内战。国民党反动当局利用西南联合大学师生复员北上,进步力量减弱的空隙机会,企图一举摧毁昆明的爱国民主力量,特授予云南省警宪特务部门以“于必要时得便宜处置”之权。
7月11日夜,李公朴被国民党特务暗杀。当闻一多于次日清晨五时赶往云大医院时,李公朴已经永远闭上了眼睛。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天快亮了吧!” 闻一多流着热泪,不停地反复的说着:“公朴没有死!公朴没有死!”随后,闻一多与民盟其他同志一起组成李公朴治丧委员会。
这时昆明的气氛异常紧张,盛传下一个暗杀对象就是闻一多,许多朋友劝他应该避一避。
还不时有一个“疯女人”闯入西仓坡宿舍院内,进行蛊惑宣传和恶意恫吓。
4、最后一次演讲
在云南大学至公堂召开李公朴先生遇难经过报告会。闻一多毅然前往参加,开始报告会没有安排他发言。当李夫人在报告李先生被害经过泣不成声时,混入会场的国民党特务乘机捣乱。此时,闻一多忍无可忍,拍案而起,发表了《最后一次的演讲》.强烈谴责国民党特务杀害李公朴的罪恶行径。
当天下午,闻一多又赶赴《民主周刊》社,参加民盟为李公朴暗杀事件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五时许,在返回西仓坡宿舍途中,惨遭国民党特务多人狙击身亡,同行的长子闻立鹤为保护父亲也身负重伤。
扩展资料:
闻一多热爱祖国,爱国主义如同一条红线贯穿他的一生,最后把他引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他一生的道路是曲折的,他曾经有过迷茫、失误与苦闷,但是经过深思和中国共产党的关怀与帮助,终于找到了真理。
而一经找到了真理,他便义无反顾,不屈不挠,勇往直前,为实现真理而英勇奋斗,直至献出宝贵的生命。闻一多博学多才,除新诗与古文学研究外,在美术、戏剧、书法、篆刻等方面也有相当高深的造诣。
百度百科—闻一多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主要内容
本文在叙述中注意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闻一多的人物形象,结合文中一两个例子,说说这种写法的好处。
作者在具体的事例中,加入了不少细节。比如,“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凌乱”“睡得很少”这些细节,表现了闻一多的刻苦精神;“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字,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则表现出闻一多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再如,抓住闻先生在演讲中“慷慨淋漓”的“你们站出来”这一句话,描绘了他“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的从容姿态,突出闻一多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扩展资料
文章前半部分内容,通过叙述闻一多研究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和古典新义三件事,塑造了闻一多默默无闻、潜心贯注的学者形象。在这部分内容里,作者集中笔墨,以繁笔叙述闻一多研究唐诗的状态与结果。文章里是这样叙述的: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
闻先生的书桌凌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这段话先概述闻一多研究唐诗的状态,然后从无暇顾及凌乱的头发、零乱不堪的书桌、忘记吃饭、通宵研究四个方面具体描述闻一多先生全神贯注、心无旁骛研究唐诗的状态。
在这段话中,作者用“总是凌乱的头发”、“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饭,几乎是忘记了吃”、“夜间睡得很少、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四个方面,侧面烘托闻一多研究唐诗的专注和默默无闻。接下来,作者笔锋一转,用一段细节描写,展示了闻一多研究唐诗的成果: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在这段描写中,“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本子”与“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前后呼应,写出了闻一多唐诗研究成果之多、之艰,一“大”一“小”的对比,又突出了闻一多研究唐诗一丝不苟的严谨。
这两段话中,作者不厌其烦的用浓墨把闻一多作为学者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每一句话都不能少,每一个词都不能少。作者用繁笔塑造了一个潜心贯注、默默无闻的学者形象。
作为学者的闻一多硕果累累,唐诗杂论也不足以代表其学术成就,接下来臧克家就用寥寥数语叙述了闻一多的楚辞校补和古典新义。文章是这样叙述的: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楚辞校补一笔带过,“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一句话交代了古典新义。对于闻一多先生这两部学术成果,叙述“简”的不能再“简”了。
但阅读这部分内容丝毫不影响闻一多的形象,这就是作者以简带繁的语言艺术之所在。前文已经浓墨重彩描写了闻一多研究唐诗的状态,后文如果再写闻一多的学术研究,尽可能的略去研究过程与状态。
如果不略去研究过程和状态的内容,那么文章内容就显得臃肿无比,并且也冲淡了“说和做”的写作重点。 这样以简带繁,繁简结合,既可以留给读者的是无穷的想象力,又可以让文章前后呼应,浑然一体。
我们读到此处,头脑中构建得是闻一多研究唐诗已经潜心贯注,那么研究楚辞校补和古典新义,只会过之而无不及啊!
文章后半部分内容,作者通过起草政治传单、群众大会大骂特务,昂首游行示威塑造了闻一多作为革命家大勇无畏的形象。
在后半部分内容里,作者塑造闻一多形象不同于前半部分繁简结合、以简带繁的艺术手法,而是采用简笔特写的艺术方法,塑造了闻一多作为革命家大勇无畏的光辉形象。后半部分的三段描写:
(1)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2)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3)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第(1)段话里,作者直接引用闻一多先生所写信上的一句话,采用特写的方式把闻一多作为革命者的敢做敢当、主动担当的品质表现了出来。在这段话里,尤其要注意“请传观”三个字,“请传观”就把闻一多不仅起草,还主动宣传的担当精神表现了出来。
第(2)段话里,李公仆被害后,闻一多明知凶多吉少,但依然在群众大会上慷慨淋漓大骂特务。在这里,作者同样用特写的方式,删繁就简地描写了闻一多的动作和反复的一句话,有力地突出了闻一多的大勇无畏。
第(3)段里,作者同样采用特写镜头把闻一多走在游行示威队伍前头的形象给勾勒了出来,“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两句话八个字,简的不能再简,但就是这一特写镜头把一个大勇无畏革命者的潇洒表现的淋漓尽致。
面对紧张的形势,明知凶多吉少,闻一多没有退缩,一往无前,表现出的是革命家的气概和胆魄。这三段话里,没有用任何过多的语言叙述革命的经过,没有任何语言渲染闻一多革命的斗志,仅仅是三句简笔特写,就把闻一多的英雄形象定个在了历史的大背景下。
并且这三句特写还富有画面感,读到此处,闻一多先生的大义凛然,同仇敌忾的英雄壮举如同电影般浮现在眼前。
繁简结合,以简带繁,简笔特写是作者塑造闻一多形象的艺术手法,这也是古代史家常用的写法,比如司马迁的《史记》。
同时,这种角度也是从大处着手分析文本的一种方法,多适用于纪实类写人文章中。当然,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写作艺术,这就需要我们用多样的视角分析研读文本,抓住文本艺术特点的突出之处。
闻一多先生中生活中是如何处理“说”和“做”两者之间的关系
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革命家两方面的“说”和“做”的事例,表现了他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和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高度赞扬了他言行一致、朴实坚强、追求真理、嫉恶如仇并为祖国英勇献身的凛然正气与高尚情操。
作为一个爱国诗人,他对忧国忧民;作为一个学者,他刻苦研究,孜孜以求;作为一个革命家,他敢于牺牲,言行一致。我以为他的一生,始终涌动着爱国的热情,这样的一个人物,值得我们去永久的纪念。
扩展资料
本文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毛泽东同志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他高度赞扬闻一多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具有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是闻一多先生精神品格的最主要方面,这在这篇文章中充分表现出来了。文章的后半部分,着力写闻一多先生是“大勇的革命烈士”。
然而,闻一多先生一生中主要身份是学者、诗人。因此,这篇文章前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前期怎样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多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分别指什么
1、说和做 ①作为学者方面”做“:写了《唐诗杂论》,《楚词校补》,《古典新义》。 ②作为革命家方面”说“:李公仆的追悼大会直面、大声斥责、责骂。 ③作为革命家方面:”做“:起稿政治传单,亲自发送传单、走在游行队伍最前面。 2、原文简介 文章选自1980年2月12日的《人民日报》。是“农民诗人”臧克家(zāng kè jiā)所作, 原名《“说和作──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断”》 这篇文章不是人物传记,却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3、人物简介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汉族,原名闻家骅,又名多、亦多、一多,字友三、友山。清光绪二十五年十月二十二日(1899年11月24日)生于湖北省蕲水县(今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巴河镇闻家铺的一个书香门第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新月派代表诗人,作品主要收录在《闻一多全集》中。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主要是从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两个方面刻画了这位伟大的革命家的形象。文中语言优美,精练,材料剪裁独到精巧,感情激烈。:sunrise_over_mountains:多角度呈现背景当我了解到闻一多先生的生平事迹时,我不禁被闻一多先生的精神所深深打动,感动于其献身于革命事业,为他敢于说真话的勇气所折服,更为他的“最后一次演讲”所震撼。:open_book:文本阅读的延续让学生简略地说说有关闻一多先生的事迹,使学生对闻一多先生有总体的印象。其次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自主划分层次,大体把握文章的结构。:busts_in_silhouette:角色转换在学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之后,让学生转换角色,把自己当成闻一多,在明知凶多吉少的情况下仍然参加了群众大会,作了最后一次的讲演,以他的口吻为自己书写一则墓志铭。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名称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科 目语文年级七年级教学时间2课时(90分钟)学习者分析(1)七年级的中学生,是从小学进入中学最重要的转型时期;其言行对其发展尤为重要,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行。(2)本文不但要教会学生像闻老那样做一个“口的巨人、行的高标”;同时也要学习他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的精神,学习他为了民主革命事业无所畏惧,视死如归的精神。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闻一多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建全自己的人格,做一个正直的人。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质疑、互动合作、开展小组讨论、信息整理归纳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学习。 2.自主搜集、整理、交流课文有关的背景资料。 三、知识与技能1.通过朗读,理清课文结构,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2.品味重点语句中的关键词语,探究语句的内涵,体会语句饱含的感情。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以领悟文意,受到熏陶,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2.难点:体会生动形象,精练含蓄的语言。理解文中的关键语句。教学资源 闻一多先生画像 范读录音 《最后一次讲演》录音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1导入新课一、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许人往往是还没有做就说,说了也不一定做,可是同学们知道“说”和“做”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行。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容易忽视这一点。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处理说和做的呢?请你说给大家听听。(学生活动,感性地引导学生做一个说了就做,言行一致的人即进入课文)教学活动2 了解闻一多。 闻一多(1899——1946),湖北浠水县人,学者,诗人,民主战士。曾参加学生运动,1922年赴美学习,1925年回国任大学教授。1923年出版诗集《红烛》,以反帝爱国为主题,1928年出版《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1937年,抗战开始,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1943年,因不满蒋介石反动独裁统治,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1946年7月15日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讲演》后在回家的路上被国民党特务杀害。教学活动3 认识闻一多。教师范读课文,要求教师在范读课文的时候遇到不懂得生字词请勾划下来。1、掌握下列词语: 锲而不舍 兀兀穷年 沥尽心血 潜心贯注 目不窥园 迥乎不同 气冲斗牛 慷慨淋漓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问题: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学生活动 明确:从学者和革命家两方面来写的。作为学者闻一多是怎样说的?(用原文回答)“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作为学者闻一多做了哪些主要成就?目的是什么? (用原文回答)三部著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 《古典新义》目的:“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教师: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是做了再说,作为革命家的的闻一多是说了紧跟着就是做(说了就做,言行一致);那他做了什么?目的又是什么?(学生活动、小组讨论)明确: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目的:争取民主。教师总结(课堂小结):综合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言论和行动完全一致的人,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我们通过朗读、讨论,认识到闻一多先生“说”和“做”是完全一致的,这种高贵的品格值得我们景仰和学习。教学活动4 品读闻一多。研读课文、深入剖析1、研读第一部分(1~7段)(1)在课文(1~7段)中哪些句话是对闻先生作为学者“说”和“做”的高度概括?(第1、2句)(2)闻一多先生潜心研究学术的目的是什么?哪些语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闻先生潜心研究学术?(①“要给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意为从中国古代文化中探求振兴我们民族的方法②“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饭,几乎忘了吃”,“夜间睡得很少”……)(3)“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怎样理解“群蚁排衙”?这句话表现出闻先生怎样的治学态度?(“群蚁排衙”,文中指闻先生写字工工整整,十分认真,他的手稿都是蝇头小楷,好象群蚁排衙。表现了闻先生一丝不苟、严谨的治学态度。)教师小结: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治学严谨,不畏艰辛,这种治学态度值得我们共同学习。2、研读第二部分(1)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他说了,是怎么说的?(“起先,是小声说,”“后来,声音越来越大”)(2)说的内容和目的是什么?(叫人民起来,发对独裁,争取民主。)(3)表现了闻先生什么精神?(无私无畏,勇于献身的革命斗争精神。“大勇的革命烈士”)(4)播放录音资料《最后一次讲演》(5)“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教学活动5品读语句,学习语言把你认为生动优美的语句或词语划出来,并说说原因语言特点:1、生动形象,富于感染力:如“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一句,不用“研究”一词,而精心地选用了“钻探”,这就包含了比喻,既形象,含义也更丰富了。并且句式也变成“向……钻探”,叙述由静态变成动态,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客观的介绍,而且是热情的称赞了。2、精练含蓄:如一个“说”字,很普通,作者却赋予多种含义。开头引用的闻一多自述中的“说”,是向人家宣告自己要干什么或告白自己干了什么的意思;而第5段“他并没有‘说’,但他‘做’了”中的“说”和第6段中的“说”,则有吹嘘、自诩的意思,这里的“没有‘说’”,主要是赞扬闻一多先生的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作为革命家”,闻一多的“说”,是对于革命的宣传和动员,是对反动派的揭露和斥责,实际上也就不但是“言”,也是“行”了。这种结合一定语言环境灵活地赋予同一个词以不同含义的表现手法,是耐人寻味的。3、富于音乐美。⑴ 善于使用成语或仿成语结构,如“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潜心贯注,心会神凝”,“迥乎不同”,“一反既往”,“警报迭起,形势紧张”,等等。结构整齐,有节奏感。⑵ 惯于使用对句的形式,如一开头的“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就是对句,又如“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不动不响,无声无闻”,“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还有末段的“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这些成对的句子,有些具有对比的性质,有些则是并列的性质,有的是更为整齐的对偶句。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富于音乐美。教学活动6小结 闻一多先生既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又是大勇的民主战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我们要学习闻一多先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的精神,学习他为了民主革命事业无所畏惧,视死如归的精神。让我们沿着闻一多先生的足迹,让理想在奋斗中闪光!教学活动7作业布置1、课后练习。2、写一篇读后感。(500字左右)附板书: 写作《唐诗杂论》 做了再说 诗人、学者 写作《楚辞校补》 做了也不一定说 口 行 写作《古典新义》 的 的 闻一多 巨 高 起稿政治传单 人 标 革命家方面 群众大会演说 说了就能做 参加游行示威
更多文章:
公安局公职人员是否可以任意查询公民的个人身份信息?公务员公安人警司员有情人怎么处罚
2024年8月18日 22:30
立春朋友圈文案2022 立春说说文案(精选33句)?抖音很火的立春唯美文案 立春唯美文案有哪些
2024年8月15日 05:30
开学第一课大自然在说话观后感(观看大自然在说话观后感200个字)
2024年3月29日 09:30
安全生产警钟长鸣(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坚持什么的方针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2024年6月19日 18:50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七年级语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2024年4月10日 1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