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的五大禁忌(过年的破五习俗是怎样的)
本文目录
过年的破五习俗是怎样的
破五的风俗有哪些
破五的风俗有哪些,破五节指每年农历正月初五,是中华传统节日之一。破五节是一个不太被现代年轻人所知的一个节日,但它是是古老的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下面来看看破五的风俗有哪些?
破五的风俗有哪些1
吃饺子
破五这天,最传统的事物就是吃饺子。破五节时吃的饺子外形酷似元宝,破五节吃饺子有聚财之意,破五的传统习俗中有接财神一项,吃饺子也是体现了这一传统,饺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肴。在正月初五吃饺子还有防小人的说法。
吃搅团
除了吃饺子,有的地方还要吃别的东西。放完大炮以后,所吃食物,不尽相同。西府的陇县是全县都吃搅团,说是要把一切不如意的东西都用这糨糊般的食物粘住粘掉。据说在渭河河谷一些地方,过年也吃搅团,但不是破五,而是腊月三十,如三原县和武功县。这和陇县也一样。陇县是过年期间吃三顿搅团,腊月三十,正月初五,还有正月初七。彬县在正月初五这一天也吃搅团,说是“吃穷饭,除穷根”,又说“糊穷坑”、“填穷坑”。用搅团这样的食物来糊来填倒也适当。彬县人说,反正不能吃酒肉。地处渭北高原的淳化县,这一天也吃搅团,也说是用来填穷坑。正月初五这天具体要怎么度过,要根据地方风俗决定。
吃煮角
在凤翔县,也就是秦人的发祥地,把正月初五这天也叫破五,也早起,也搞大扫除,也放大炮,但是吃的食物和吃的讲究大不相同,他们是吃饺子。不叫饺子,叫煮角。先一天夜间包好,第二天早上煮了吃。也包肉馅。妙在包饺子时,须点一支香,在那盛饺子馅的盆上边绕去又绕来,然后才包那饺子。这是为什么?凤翔人说:这是将“五穷”之类赶拢了来,包起来,煮熟了,吃掉。秦人豪迈,办事彻底,这样做,竟不只是赶走“五穷”,有彻底消除五穷的意味。
北方“破五节”习俗
在“破五”这一天,各地都有不同的风俗,譬如,在北方的大部分地区,人们要吃“老鼠饺子”,并且要连续吃五天,一直吃到正月初十。所谓的“老鼠饺子”,就是把饺子做成老鼠的.形状,在吃的时候,要首先咬破“老鼠嘴”,意思是“破坏掉老鼠的反击能力”,然后再吃掉正个饺子。另外,在剁饺子馅的时候,必须“剁响”,而且,越响越好,寓意为“剁小人”。
当然,北方地域辽阔,各地的风俗习惯还存在各种差异。譬如,甘肃以及陕西的部分地区,在“破五”这一天要吃面疙瘩一般的“搅团”,意思是“这一天要将所有不如意的事情统统粘住”,然后吃进肚子中“填穷坑”。而在山西翼城地区,“破五”这一天一定要吃刀切面,并把刀切面称为“切五鬼”。但在山东临沂、邹城等地区,“破五”这一天流行吃面,并有“初五吃顿面,一亩打一石(dan)”的俗语在民间流传。
南方“破五节”习俗
南方地区的风俗习惯与北方会略有不同。在南方的部分地区,在“破五”这一天一定要祭财神。在“破五”这天,人们会早早起床,鸣锣击鼓、焚香礼拜敬财神。敬过财神后,人们会吃素馅做的、元宝状的大包子,俗称吃“大角子”,用以“填穷坑”。而在南方的有些地区,“破五”这一天还要“拆小人”,方法是:家里的妇女找出几件旧衣服,然后用剪刀拆掉。据说,这样做可以避免家庭“走霉运”。
正月初五“破五节”禁忌习俗众多。民间还有谚语“初一不出门,破五不回家。”虽说正月初五的这些习俗禁忌是古人的封建迷信,但却和春节习俗一样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就算不遵守,了解一下还是很有必要的。
破五的风俗有哪些2
破五节是什么节?
“破”是打破、突破的意思。正月初五,又称“破五节”,其宗旨均意在"破除"。
旧时,正月初一到初五有很多迷信禁忌:如不能做新饭、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不能动针线、不能打扫卫生、不能打碎东西等。在过了初五之后,这些禁忌即告解除,故称“破五”。
这天又俗称"泼污",即从大年除夕夜开始存留的污水、垃圾可以全部倒掉清除。
破除各种禁忌的“破五节”其实也是在宣告:“年”走了,不用再忌讳了。
正月初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放鞭炮,避邪免灾的同时,把“晦气”“穷气”“霉气”从家中赶走。同时也是店铺开张、祭祀财神的日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和美好明天的期盼。
破五的由来
在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之中,农历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这一天,有一种叫做“赶五穷”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的风俗。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破五”是“送年”的意思,过了这一天,一切就慢慢恢复到大年除夕以前的状态。
旧时,正月初五是一个具有多重习俗含义的重要日子。其一,此日为“送穷土”日,人们要将“穷娘娘”扫地出门。其二,为禁忌解除日,因传统概念的过年是单指正月初一至初五,故之前一些过年的禁忌至此可以消除或有所放松,如不能做新饭、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妇女不能动针线、不能打扫卫生、不能打碎东西等。其三,俗称“泼污”,即从大年除夕夜开始存留的污水、垃圾可以全部倒掉清除,所以叫做破五,也是希望这一天之后不论做神恶魔事情都是顺利顺心的。
正月初五破五的做法
在破五那天,一般鞭炮从每间房屋里往外头放,边放边往门外走。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一切鬼怪都轰将出去,让它们离我们远远的,越远越好。尤其放“二踢脚”(两响)称“崩穷”,把“晦气”、“穷气”从家中崩走。从初一至初四四天没干活了,日出之前放炮崩穷后,要努力干一天活,称“恨穷”。“破五”意味着只要在新的一年里,不辞劳苦勤勤恳恳便可过上好日子。“破五”早晨劳苦大众祈求吉利、幸福的日子。这一天有一些事情是比较忌讳的,这天忌串亲访友,也不准串门,说是走亲会把晦气带到别人家。
打扫卫生是一种彻底的大扫除,从每间房屋里把垃圾扫出门外。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以前,一般是不允许搞卫生的,也扫扫地,但只能在屋里扫,垃圾只能先放在屋里的拐角处。特别是大年初一,不能动扫帚。可到破五这一天,就要彻底大扫除。等到垃圾扫出大门,扫到一个角落,便也将鞭炮从屋里放到了屋外,于是拿来一个极大的爆竹,放在那垃圾堆上,点燃了,轰隆一声,仪式完毕。人们说:这下子,一切穷气穷鬼都给赶跑了,那么新一年的运势就是很好的。
破五的风俗有哪些3
破五节各地特点
这风俗,在关中,东府西府,都差不多。但在放完大炮以后,所吃食物,不尽相同。西府的陇县是全县都吃搅团,说是要把一切不如意的东西都用这糨糊般的食物粘住粘掉。据说在渭河河谷一些地方,过年也吃搅团,但不是破五,而是腊月三十,如三原县和武功县。这和陇县也一样。陇县是过年期间吃三顿搅团,腊月三十,正月初五,还有正月初七。彬县在正月初五这一天也吃搅团,说是“吃穷饭,除穷根”,又说”糊穷坑”、“填穷坑”。用搅团这样的食物来糊来填倒也适当。彬县人说,反正不能吃酒肉。地处渭北高原的淳化县,这一天也吃搅团,也说是用来填穷坑,并且这一天不能出门串亲戚,说是不能让亲戚沾着了穷气。
最有意思的是凤翔县,这是秦人的发祥地,也叫破五,也早起,也搞大扫除,也放大炮,但是吃的食物和吃的讲究大不相同,他们是吃煮角(类似饺子)。先一天夜间包好,第二天早上煮了吃。也包肉馅。妙在包饺子时,须点一支香,在那盛饺子馅的盆上边绕去又绕来,然后才包那饺子。这是为什么?凤翔人说:这是将“五穷”之类赶拢了来,包将起来,煮熟了,吃掉。秦人豪迈,办事彻底,这样做,竟不只是赶走“五穷”,而是要赶尽杀绝,有点”食其肉寝其皮”的味道。“五穷”也叫“五鬼”。指”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等五种穷鬼。曾见于韩愈的《送穷文》。这位诗文大家说,“凡此五鬼,为吾五患”,所以要送而走之。文人无论内心如何思谋,行文总是比较平和,虽属我的大患,还是客客气气送走了吧。到了老百姓便实话实说,“赶五穷”,”填穷坑”,而且动用了爆竹扫帚,不能客气。这毕竟不是请客送礼。赶尽杀绝,当是其中最为慷慨激昂淋漓尽致者。
天津人破五这一天,家家户户吃饺子,菜板要剁得叮咚响,让四邻听见,以示正在剁“小人”。天津人把不顺心的事归结到“小人”的身上,除掉“小人”才能大吉大利,顺顺当当,初五晚上放鞭炮,也有避邪免灾的意味。原来,大年三十,人们请神时,把脏神给忘了。她气不过,便找弥勒佛闹事。弥勒佛满脸堆笑,就是不答腔。这脏神气得捶胸顿足,七窍生烟。眼看事情要闹大了,弥勒佛才开口说:“这样吧!今天是初五,让人们再为你放几个炮,包一次饺子,破费一次吧!”——这就是“破五”的来历。
有关破五的一些有趣的旧民俗。
由于地域不同,节日习俗也有差异。在北京一带,妇女不许于此日串门,串门则不祥。在河南一些地区,人们于此日不劳作,否则本 年内遇事破败。
正月初五,也就是俗称的“破五”,吃饺子,放鞭炮,原是不少家儿今儿个一定要做的俩事儿。民俗有一说,“破五”前诸多的禁忌,过了今儿个就能破了,人们便往来祝贺新年,各家邀请贺客,饮食嬉戏,新媳妇也该回娘家拜贺长亲了。按清代《燕京岁时记破五》所记:“初五日谓之破五,破五之内不得以生米为炊,妇女不得出门。至初六,则王妃贵主以及各官室等,冠帔往来,互相道贺春。新嫁女子亦于是日归宁。”
不同的地儿,“破五”这天的过法儿不一样,就是同一地方,过法儿也不完全一样。就拿山西来说吧,在晋西北,传统上这天太阳未出山,要掀起炕席,打扫一些炕土送到野外,外加鸣炮、烧香、敬纸;晋北民间习惯则是用彩色纸剪成人的图像,小孩子拿到街头,互相交换。把自己的纸人送给别人,称为“送走穷媳妇”;把别人的纸人换回来,称为“得到有福人”;到了晋东南,民间习惯将烂衣服扔到墙外。
“破五”这天,还有个顶重要的事儿,按照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就关张了,而到了正月初五这天,家家又都重新开张了。所以,求财也是这一天的重要主题。据说放鞭炮也与求财相关,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到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
山东初五是个重要的民俗节日,既为“马日”,又为“破五”,还为“财神日”,商家爱选在这一天开业;南方不少地儿则在正月初五祭财神。清代顾禄《清嘉录》上记着:“正月初五日,为路头神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在上海,旧俗中正月初四子夜,就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还得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恭敬财神。
关于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说到这个春节的风俗问题也还是挺让人好奇的,但是真正的知道的又有几个呢?所以这个风俗问题也还真的是难啊,其实弘扬名族文化就是要从这些细节说起,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春节的风俗有哪些吧,春节的习俗大家也一定要知道了!
春节风俗
正月初一原名元旦,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正月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别称,意即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开门炮仗 :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拜年:新年的初一,男人们都早早起来,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名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后来的贺年片。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占岁:旧时民间以进入新正初几日的天气阴晴来占本年年成。其说始于汉东方朔的《岁占》,谓岁后八日,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如果当日晴朗,则所主之物繁育,当日阴,所主之日不昌。后代沿其习,认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气清朗,无风无雪为吉。后代由占岁发展成一系列的祭祀、庆祝活动。
饮屠苏酒:屠苏酒是一种药酒。在古代习俗中,元日全家饮屠苏酒,以祛不正之气。制作屠苏酒的方法是:用大黄一钱,桔梗,川椒各一钱五分,桂心一钱八分,茱萸一钱二分,防风一两,以绛囊盛之悬于井中,至元日寅时取起,以酒煎四五沸。古时饮屠苏酒,方法很别致。一般人饮酒,总是从年长者饮起;但是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的饮起。大概年少者一天天长大,先饮酒以示祝贺,而年长者过一年少一年,后饮以示挽留。宋朝文学家苏辙的《除日》诗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说的就是这种风俗。这种别开生面的饮酒次序,在古代每每令人产生种种感慨,所以给人留有深刻的印象。
聚财: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正月初二(北方地区为正月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在初一日给压岁钱时已经送了,可这一次意义不同。这习俗,潮汕人称为食日昼。顾名思义,仅仅是吃中午饭而已,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祭财神(北方):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号,这天均大举祭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
正月初三是女娲造羊的日子,故称羊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羊,如果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羊会养得很好,养羊的人家会有个好收成。
烧门神纸: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谷子生日:民间以为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小年朝:即天庆节。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贴赤口:在中国南方,大年初三的早上要贴赤口(禁口),认为这一天里易生口角,不宜拜年。所谓赤口,一般是用约长七八寸、宽一寸的红纸条,上面写上一些出入平安吉利的话(格式:公元一九九四年岁次甲戌正月初三日当对神前香火前门钉断四方男女赤口贼盗火星一切祸灾归天大吉大利),贴在前门和后门的门顶上,另外有一张是放在垃圾上面挑出外面倒掉。这些垃圾是初一初二两天积下来的,一定要到初三才一起清理倒掉,否则,等于把家中的金银财宝向外流一样。总之,贴赤口,是使人们心理上觉得一年到头都能出入平安,不与人发生口角或各种不幸的灾难,家中多多招财进宝,万事如意。
送年:一般晚上举行送年仪式,是送诸神和祖先回天。
大年初四(Forth ofJanuary),又称为羊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老黄历中占羊,故常说的三羊(阳)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大年初四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前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打扫年货。清扫室内,把垃圾收集堆到一处。在北方有些农村风俗是大年初四,绑火神,用玉米梗或麦梗绑在棍子上,点燃后从自己家送到河里去,代表一年家里无火灾。
民间有吃饺子的习俗,寓意着招财进宝。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北方叫煮饽饽)五日,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两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古时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女子在这一天归宁。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一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破五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
正月初六
正月初六,俗称马日,在这一天要送穷,自秦汉以来,传统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传说这是因为女娲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在中国各地还有自己的送穷办法,各不相同。但寓意基本相同,都是在于送走穷鬼。反映了我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正月初七
正月初七是人日,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此外,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唐代之后,更重视这个节日,每至人日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则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
正月初八
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气晴朗,则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顺星:顺星又名祭星。正月初八晚上,人们无论是否去庙里进香祀星君(即顺星),等天上星斗出齐后,各家都要举行一个顺星的祭祀仪式。祭星时,要在案头、灶台、门槛、锅台等处各放一盏金灯(黄灯花)并点燃,叫散灯花儿,有避除不祥之意。祭星结束后,全家聚在一起吃一顿元宵。放生祈福:正月初八有放生活动,就是把家里养的一些鱼、鸟拿到外面,放归野外。明代刘侗在《帝京景物略》中记载说:正月八日,石磴巷放生,笼禽雀、盆鱼虾、筐螺蚌,罗堂前,僧做梵语,数千相向,纵羽空飞,孽着落屋上,移时乃去,水之类投皇城金水河中网罟笋饵所希至。初八放生,不仅体现了古人尊重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品德,也表达了新春之始,企盼世间各种生物兴旺发达的美好愿望。
正月初九
正月初九是天日,传说此日为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生日,俗称天公生。天公就是玉皇大帝,道教称之为元始天尊,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他是统领三界十方诸神以及人间万灵的最高神,代表至高无上的天。主要习俗有祭玉皇、道观斋天等,有些地方,天日时妇女备清香花烛、斋碗,摆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苍天,求天公赐福。
正月初十
十,谐音石,因此初十为石头生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也称石不动十不动。河南风俗这一日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馍饼,认为吃饼一年之内便会财运亨通。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之举。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日早晨,以绳系罐鼻,由十个小伙子轮流抬着瓦罐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
正月十一
子婿日,此日是岳父宴请子婿的日子。初九庆祝天公生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还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费,就利用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儿,民歌称为十一请子婿。
正月十二
十二搭灯棚:从即日起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选购灯笼,搭盖灯棚。有童谣云: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
正月十三
南通旧时从正月十三开始上灯,正月十八落灯,有十三、十四神看灯,十五、十六人看灯,十七、十八鬼看灯之说。
正月十四
正月十四即农历正月第十四天,作为汉族传统农历节日之一,这一天的汉族民俗活动有喝亮眼汤,试花灯,食糟羹,拜临水娘娘等。到了这一天,年基本已经过去了,之后便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节过后,年就宣告结束了。
元宵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LanternFestival)、上元佳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元宵节的节俗非常有特色。节期与节俗活动,也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新年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
春节起源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是一年的开始,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新年。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结束,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汉武帝时期之前,各朝各代春节的日期并不一致,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历(农历)正月为岁首,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小年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其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除此之外,还有吃灶糖的习俗,有的地方还要吃火烧、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传统习俗:祭灶、蒸花馍、写春联、吃灶糖、扫尘
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农历年的最后一天(月大为30日,月小29日),称之为除夕。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是人们辞旧迎新的日子。由于农历大月有三十天、小月只有二十九天,所以除夕的日期也就有廿九、三十的不同了。但是这一天常常不论是二十九还是三十,习惯上都被称为大年三十。除夕晚上全家人团圆吃年夜饭,年夜饭以后有发压岁钱和熬年夜的习俗、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传统习俗:置天地桌、吃年夜饭、守岁、看春晚、接神、踩祟、接财神
有关春节的习俗(除夕·小年等)
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习俗日历 腊月二十三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因此要祭灶神。小年过后的第七天就到年三十了。 我国的春节一般是从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揭开序幕的,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仪式。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到除夕的这段时间,民间称之为“迎春日”。 祭灶 据说,每年的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糖(或蜜)融化,涂抹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曰为:上天言好事。民间传说,灶王爷上天专门告人间善恶,一旦那家被告有恶行,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此说法流传的比较广泛。 人们认为灶王爷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几句,便会给家里带来幸福,可保佑来年一家平安。因此,每年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要祭祀灶神,请求他上天后多说好话、吉利话。这种送灶神的仪式叫做“送灶”或“辞灶”。 送灶时,为了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人们就用各种办法对付他。有的用胶牙糖敬它,好把灶王爷的牙齿粘住,使它不能乱说话;有的用酒糟涂抹灶门,这叫“醉司令”,醉得灶神不能乱说话。 灶神受到人们的特殊招待,“吃了人家的嘴短”,当然就不好讲坏话了,这实际上是民间一种伦理道德的自律。 7天之后,也就是在除夕夜,还要把“灶神”再接回来。因为,年三十的晚上,灶王爷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有“接灶”“接神”的仪式。按一般地方的风俗,接送灶王爷都由男主人主持,女眷不参加,古时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 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民间称“挂影”。天津市民俗专家林希介绍说,小年这天要把祖宗的画像或照片挂在墙上,备好酒水、贡品,接受族人的祭拜,一直到大年三十。 吃灶糖 灶糖是一种麦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 腊月二十四 扫尘 民谚称“二十四,扫房子”。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据典籍记载,上古就有年终扫除的习惯。 本“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由来已久。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清嘉录》卷十二记载:“腊将残,择宪书宜扫舍宇日,去庭户尘秽。或有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呼‘打尘埃’”。 腊月二十四“扫房”,对庭院内外进行彻底的大清理。可见,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也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中积累的在冬季讲究卫生,预防疾病的传统美德。 腊月二十五 做豆腐 民谚称:“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据考证,豆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南宋朱熹在其《豆腐》诗中写到:“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术,安坐获泉布。”有趣的是,一些地方还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风俗。究其因,是当地传说灶王上天汇报后,玉帝会下界查访,看各家各户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样,于是各家各户就吃豆腐渣以表示清苦,瞒过玉皇的惩罚。传说归传说,吃豆腐渣实则是古代生产力低下,没有那么多好吃的,同时也是先民勤俭节约美德的写照。 接玉皇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赶乱岁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间人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民间多嫁娶,被称为“赶乱岁”。乱岁是民众为自己设计的调节社会生活的特定时段。岁末年终,人们有了闲暇与积蓄,对于平时难得有精力操办大事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好时机。因此,人们根据现实生活需要,发明了这一特殊的时间民俗。可见,在传统社会里,民众生活秩序是依赖着民俗进行调节的。 照田蚕 照田蚕也叫“烧田蚕”、“烧田财”,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民间祈年习俗。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有些地方在年三十举行这一活动。 千灯节 千灯节是蒙古族、达斡尔族的宗教性节日。蒙语称“明干卓拉”,意即千盏灯节。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做“明干卓拉”去庙里点燃,认为点得越多越吉利。这一节日习俗,在新疆维拉特蒙古族中最为盛行。当地群众在这天吃烤牛羊肉,举行传统的体育游艺活动。 腊月二十六 割年肉 俗话说“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说的是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杀猪,当然是杀自家养的猪;割肉,是指没养猪的人家到集市上去买过年吃的肉。 将“割年肉”放入年谣,是因为农耕社会经济不发达,人们往往在年节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称为“年肉”。 腊月二十七 宰鸡赶大集 民谚称“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大集”。这一天,家家户户除了要宰杀自家的家禽,还要赶集上店、集中采购。与平日以购缺卖余为主要目的的赶集相比,腊月二十七赶集主要是买卖年节物品,例如:鞭炮、春联、神马、香烛、烧纸、牛羊肉、赠送小孩子的各种玩具礼品、女孩子的各种头花饰物等等。这一天,各地的集市都十分红火热闹。 洗浴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腊月二十八 贴花花 年谣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所谓贴花花,就是张贴年画、春联、窗花和各种神码。 其中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典术》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伏邪气者也。”到了五代时,后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学,他每年都命人题写桃符,成为后世春联之滥觞,而题写于桃符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便成为有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副“春联”。后来,随着造纸术的问世,才出现了以红纸代替桃木的张贴春联的习俗。 腊月二十九 祭祖 年谣称:“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对于祖先的崇拜,在我国由来已久。事死如生不仅是孝道的重要标志,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春节是大节,上坟请祖仪式也就格外郑重。上坟请祖的时间,大多数地区在二十九日早晨请祖。据汉代崔寔的《四民月令》记载:“正月之朔是为正月,躬率妻孥,洁祀祖祢。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室家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这说明,早在汉代我国的祭祖活动就已经是春节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了。 小除夕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腊月三十 除夕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贴门神 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唐代以后,又有画猛将秦琼、尉迟敬德二人像为门神的,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门神分三类:第一类是“大门门神”,多贴在车门或整间大门上,高约四五尺,宽约二三尺。第二类是“街门门神”,多贴小街门上,高约二尺,宽约一尺。这两种门神都是一黑脸一白脸两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狞恶,各手执槊钺。第三类是“屋门门神”,较街门门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门最多是贴“麒麟送子”像,两个傅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这种门神,本应贴在新结婚的屋门上,以取吉利,后来也就作普通街门的新年点缀品了。 贴春联 春联亦名“门对”、“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发展为春联。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清人陈尚古的《簪云楼杂说》中记载,有一年朱元璋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幅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但庙宇用黄纸,守制(服孝未满)用白、绿、黄三色,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绿纸,第三年黄纸,第四年丧服满才恢复用红纸。因满族尚白,清宫廷春联用白纸,蓝边包于外,红条镶于内。 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贴挂千 这些都具有祈福、装点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他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春联由神荼、郁垒的名字而向文字发展,而年画依然沿着绘画方向发展。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节贴春联,年画也受其影响随之而盛行开来,全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我国年画的三大流派。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挂千,就是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长尺有咫,粘之门前,与桃符相辉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为佛前所挂。挂千民户多用它,世家大族用它的较少。其黄纸长三寸,红纸长寸余,是“小挂千”,为市肆所用。最早的挂千当是以制钱(铜钱)串挂的,与压岁钱一样,有压胜的作用。 正月初一 开门炮仗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拜年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汉族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 民间互访拜年的形式,根据彼此的社会关系,大体可分4类: 一是走亲戚。初一必须到岳父、须带礼物。进门后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饭、玩耍。 二是礼节性的拜访。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喧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 三是感谢性的拜访。凡一年来对人家欠情的(如律师、医生等)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枕。 四是串门式的拜访。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素日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都能说得来,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禧发财”、“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无甚过多礼节。 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现在,有些机关、团休、企业、学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之为“团拜”。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占岁 旧时民间以进入新正初几日的天气阴晴来占本年年成。其说始于汉东方朔的《岁占》,谓岁后八日,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伟人,八日为谷。如果当日晴朗,则所主之物繁育,当日阴,所主之日不昌。后代沿其习,认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气清朗,无风无雪为吉。后代由占岁发展成一系列的祭祀、庆祝活动。有初一不杀鸡,初二不杀狗,初三不杀猪……初七不行刑的风俗。 贴画鸡 古时春节在门窗上画鸡来驱鬼怪邪气。晋朝人著的《玄中记》里讲到了前面说到的度朔山上的这只天鸡,说是当太是刚刚升起,第一道阳光照到这株大树上时,天鸡就啼鸣了。它一啼,天下的鸡就跟着叫起来了。所以春节所剪的鸡,其实就是象征着天鸡。然而古代神话中还有鸡是重明鸟变形的说法。据说尧帝时,过方的友邦上贡一种能辟邪的重明鸟,大家都欢迎重明鸟的到来,可是贡使不是年年都来,人们就刻一个木头的重明鸟,或用铜铸重明鸟放在门户,或者在门窗上画重明鸟,吓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来。因重明鸟样类似鸡,以后就逐步改为画鸡或者剪窗花贴在门窗上,也即成为后世剪纸艺术的源头。我国古代特别重视鸡,称它为“五德之禽”。《韩诗外传》说,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所以人们不但在过年时剪鸡,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为鸡日。 聚财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正月初二 祭财神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号,这天均大举祭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今年要发大财。 正月初三 羊日 正月初三是女娲造羊的日子,故称“羊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羊,如果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羊会养得很好,养羊的人家会有个好收成。 烧门神纸 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谷子生日 民间以为正月初三位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小年朝 即天庆节。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女子在这一天归宁。一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破五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 祭财神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财神。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清代顾禄《清嘉录》云:“正月初五日,为路头神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又说:“今之路头,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谓五路,当是东西南北中耳。”上海旧历年有抢路头的习俗。正月初四子夜,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恭敬财神。初五日俗传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 五祀即祭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所谓“路头”,即五祀中之得神。凡接财神须供羊头与鲤鱼,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鲤鱼是图“鱼”与“余”谐音,诗个吉利。人们深信只要能够得到财神显灵,便可发财致富。 因此,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 路头神 路头神是吴地所信奉的一位财神。俗以是日为他的生日,祭晒迎接,颇为壮观。 俗以为接路头,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别灵验,因此叫“抢路头”。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抢路头”了,且相沿成俗。既然路神已不再是行旅的保护者,人们便不再在赴旅时祭祀它了。 至于人们在元月初五祭拜路头神,并以此日为其生日,乃五路神中之“五”与初五之“五”牵连之故。北方于此日祭“五穷”也是一样。在正月而非其他月,乃取新年新气象,图一年吉利,财源茂盛,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并进。 送穷 正月初五“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这一天各家用纸造妇人,称为“扫晴娘”,“五穷妇”,“五穷娘”,身背纸袋,将屋内秽土扫到袋内,送门外燃炮炸之。这一习俗又称为“送穷土”,“送穷媳妇出门”。 开市 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俗以正月初五为财神圣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 正月初七 人日 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传说女蜗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此外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唐代之后,更重视这个节日。每至人日,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则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 吃七宝羹 人日节,人们用七种新鲜的节令蔬菜加米粉做成羹食用,称为“七宝羹”,在人日的时候食用,以此来取吉兆,并说此物可以除去邪气、医治百病。各地物产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别。广东潮汕用芥菜、芥兰、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客家人用芹菜、蒜、葱、芫茜、韭菜加鱼、肉等;台湾、福建用菠菜、芹菜、葱蒜、韭菜、芥菜、荠菜、白菜等。其中芹菜和葱兆聪明,蒜兆精于算计,芥菜令人长寿,如此种种。 捞鱼生 南方一些地区,人们有在人日节“捞鱼生”的习俗,捞鱼生时,往往多人围满一座,把鱼肉、配料与酱料倒在大盘里,大家站起身,挥动筷子,将鱼料捞动,口中还要不断喊到:“捞啊!捞啊!发啊!发啊!”,而且要越捞越高,以示步步高升。 摊煎饼 民间此日要吃春饼卷"盒子菜"(熟肉食品),并在庭院摊煎饼,“熏天”。 出游、登高 人日节也是仕女出游与文人墨客登高赋诗的日子。唐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云:“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柳条弄色不忍看,梅花满枝空断肠。身在南蕃无所遇,心怀百忧复千虑。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正月初八 谷日 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天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顺星 民间以正月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祭祀用两张神码,第一张印着星科、朱雀、玄武等,第二张是"本命延年寿星君"。二张前后撂在一起,夹在神纸夹子上,放在院中夭地桌后方正中受祀。神码前陈放着用香油浸捻的黄、白二色灯花纸捻成的灯花,放入直径寸许的"灯盏碗",或用49盏,或用108盏,点燃。再供熟元宵和清茶。黄昏后,以北斗为目标祭祀。祭祀后,待残灯将灭,将神码、香根与芝麻秸、松柏枝一同焚化,祀成。 正月初九 天日 正月初九是天日,传说此日为玉皇大帝生日。主要习俗有祭玉皇、道观斋天等,有些地方,天日时,妇女备清香花烛、斋碗,摆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苍天,求天公赐福。 正月初十 石头生日 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也称“石不动”“十不动”。河南风俗这一日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馍饼,认为吃饼一年之内便会财运亨通。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之举。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日早晨,以绳系罐鼻,由十个小伙子轮流抬着瓦罐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 贺老鼠嫁女 旧时民间俗信。在正月举行的祀鼠活动,亦称“老鼠嫁女”“老鼠娶亲”。具体日期因地而异,有的在正月初七,有的在正月二十五,不少地区是正月初十。山西平遥县初十日将面饼置墙根,名曰“贺老鼠嫁女”。湖南宁远则以十七日为“老鼠嫁女”这一日忌开启箱柜,怕惊动老鼠。前一天晚上,儿童将糖果、花生等放置阴暗处,并将锅盖簸箕等大物大敲大打,为老鼠崔妆,第二天早晨,将鼠穴闭塞,认为从此以后属可以永远绝迹。还有的地区于老鼠娶妇日很早就上床睡觉,也不为惊扰老鼠,俗谓你扰它一天,它扰你一年。 正月十五 元宵节 元宵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而元宵节俗真正的动力是因为它处在新的时间点上,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时间阶段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 灯会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除夕夜怎么过才好
除夕夜的过法:1、除夕夜最好能聚集各路亲朋好友团聚一堂。这是玩起来的重要条件之一,图个热闹,和兄弟姐妹们一起聊聊天,唱唱歌,谈天说地,不亦乐乎!2、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
除夕夜的风俗
除 夕 夜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除夕是一年中最使人留恋的一晚。除夕之夜,最为热闹、喧阗,天一抹黑,孩子们或者半大小伙子,早已拿着香火,东一声、西一响地放起鞭炮来了,胆大的放大炮仗,年幼的一只手捂着耳朵,远远地探着身子点,其他小孩两手捂着耳朵,紧张而又焦急地等待着……。此情此景,即使人到白头也都还能记得。 除夕的主要活动有三项:吃团圆饭,祭祀,守岁。 回答者:bailingzhi1981 - 经理 五级 1-20 11:02--------------------------------------------------------------------------------吃饺子、熬夜和看春节联欢晚会 回答者:ytapple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1-20 14:09--------------------------------------------------------------------------------『年的由来』 在中国众多传统的节日中,春节算是最盛大、最热闹、最受人重视。即便是海外受过西方文化熏陶的华侨,也不能忘记这个重大的而又极富有意义的节日----春节。 正因为春节对我们中国人的影响如此深远的,故我们收集了一些有关春节由来的资料,让大家有一定的了解。希望大家在新年吉祥如意、幸福安康、万事顺利! 年是什么?最初的概念“年”是与农作物生长的周期性和人类生产的劳动的周期性相关联的,庄稼获得好收成,百姓们不免要庆祝一番,久而久之,就成了一个节日。所以年是收获的象征,所谓“五谷熟曰年”。另一种传说是:相传在远古时代,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叫“年”,一年四季都在深海里,但逢新旧岁之交,便出来糟踏壮稼,伤害人畜,百姓叫苦连天。有一次它又跑到村庄里为非作歹,被一家门口晾的大红衣服吓跑了。到了另一处,又被灯光吓得抱头鼠窜。于是人们掌握了“年”怕声音、怕红色、怕火光的弱点。每至年末岁首,人们就在家门口贴红联、放鞭炮、挂红灯,院子里烧柴禾、拢旺火,用菜刀剁菜肉,发出声音 把“年”吓得逃回海里,不再危害人畜。久而久之便成了过年的种种习俗。到了大年初一,亲朋好友就互相拜访,祝贺没有受到“年”的伤害,逃过“年”的这一难关,所以“过年”又称“年关”,这也是拜年的由来。 一、春联 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春联。每当大年三十日(或二十九),家家户户都要在自己的大门或楹柱上贴上一副春联,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 一新,渲染了喜庆气氛,这个古老的风俗一直延续自今。 春联又名“对联”、“门对”、“对子”等,是由上联、下联和横披组成。 它起源于“桃符”。所谓的桃符,就是指用桃木刻画出“神荼”、“郁垒”两尊神像。再将它们挂在大门上,用来镇妖避邪。东汉应劭的《风俗 通》 中引《黄帝书》中记载:相传古代东海中有一座大山,名叫度朔山。山上有一棵巨大无比的桃树,树枝向周围伸展,足足有三千里方圆。树顶有 一只金鸡,日出报晓。树的东北一端有一根拱形枝干,树梢一直歪下来,挨到地面,就像一扇天然的大门。度朔山上住着各种各样的妖邪鬼怪,它们出 入都得经过这扇门,因此称作鬼门。天帝怕鬼怪下山到人间去作祟,派了两个神将去把守鬼门,一个叫神荼,一个叫郁垒。这两个神一个手拿苇索,一 个身牵猛虎,形象丑恶凶狠,既能捉鬼,又能吃鬼,若有恶鬼溜出鬼门,就把它抓住,或者吃掉,或者用苇索捆绑起来喂老虎。因此,黄帝就把神荼、郁垒的像刻成桃人,挂在大门门户上,以御凶魅。 最初,古人用桃木雕刻成神荼、郁垒的神像,挂于大门的两侧。后来大概因雕刻神像太费事,就用两块桃木板,画上神像来代替,即所谓“桃符”。再往后,觉得画画还是很麻烦干脆就在桃木板上写上“神荼”、“郁垒”两个神名,往门上一钉就完事。春节挂“桃符”驱邪的风俗一直从战国延续到唐代。到了五代,桃符仁才出现联语,代替原来的神荼”、“郁垒”的字样。 桃符转化成春联据说是缘于五代后蜀之主孟昶,在《蜀杌》记载,五代后蜀的君主孟昶在新年之际命令翰林们作门联,自己也写了一副:“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据说这是我国最早的一对春联。 纸制的春联到了明、清时代才真正兴盛起来。春联的开始兴盛与明朝朱元璋有关。据清朝人陈尚古《簪去楼杂说》记载起于明朝初年,当时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今南京市)后,除夕传旨公卿士庶,家家门上须贴春联一副,一律用红纸书写。朱元璋在微服出行,一路观赏,以为乐事。由于明朝 历代大力提倡,使春联盛行了起来,至今不衰。据《列朝诗集》说,当时最有名的一副春联是明太祖朱元璋赐给翰林院学士陶安的,内容为:“国朝谋 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 二、年画 按中国古老的风俗,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家里贴上崭新的年画,年画是伴随春庆祈年和驱凶避邪的活动而产生的,表达了人们祈求平安 吉利的愿望。 它起源于门画,与桃符有着同样的悠久历史。门画的最初主题是门神,门神,又称“门丞”、“门神护卫”等,在春联出现之前,桃符上的“神 荼”、“郁垒”就称门神。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岁旦,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这是早期的门画,后来随着时 代的发展,花样多起来了,有的就根据新的传说或神异故事,画出新的门神。其中最常见的是门神是唐朝大将秦琼和尉迟。他们变为门神的故事,在小说《西游记》里就有记载。说是长安附近的泾河老龙与一个算命先生打赌,犯了天条,玉帝派魏征在明日午时三刻监斩老龙。老龙恳求唐太宗为他说情,唐太宗满口答应。第二天,唐太宗传出一道圣旨,宣魏征入朝,并把魏征留下来,同他下围棋。不料下着下着,魏征打起瞌睡来了。当时正是午时三刻,唐太宗以为将魏征留住,不放他出宫,就行了,所以就不喊他,让他睡着。原来魏征在睡梦里已斩掉泾河老龙。老龙阴魂不散,怨恨唐太宗言而无信,就天天到宫里来闹,闹得唐太宗六神不安。魏征知道皇上受惊,就派了秦琼、尉迟恭这两员大将,守在宫门保驾,果然,老龙就不敢来闹了。唐太宗体念他们夜晚守门太辛苦,就叫画家画了他们两人的画像贴在宫门口,结果照样管用。这样,这两员大将便成了门神。 三、鞭炮 鞭炮又叫“爆竹”、“爆仗”、“炮仗”。关于它的名称由来和产生时间也有很多传说,一种传说:在远古时代,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叫“年”,经常在除夕夜到处伤害人畜。后来人们掌握了“年”怕声音、怕红色、怕火光的弱点。每至年末岁首,人们就在家门口放鞭炮,发出声音把“年”吓得逃 走,不再危害人畜。另一种传说根据古书《神异经》记载:西方深山中有人焉,身长尺余,袒身,捕虾蟹,性不畏人。见人止宿,暮依其火,以灸虾 蟹。伺人不在,而盗人盐,以食虾蟹。名曰山臊,其音自叫。人尝以竹着火中,爆(火朴)而出,臊皆惊惮。 不管是哪种传说,都说明了爆竹与桃符作 用差不多,都是用来驱除邪鬼的。 鞭炮起源于“庭燎”。所谓"庭燎"就是用竹子做成的火把,由于竹节里的空气膨胀,竹腔爆裂,就会发出“辟辟叭叭”的声音,古人称之为“爆竹”。最初燃放爆竹是为了驱除邪鬼。南朝梁代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史记》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 爆竹、燃草,以辟山臊恶鬼。”这也就是后来人们在春节凌晨开门放鞭炮的由来,又称之为“平安爆竹”。 四、屠苏酒 饮屠苏酒也是过年的一种风俗。饮屠苏酒,意为屠绝鬼气,苏醒人魂。据说于元日早上喝此酒,可保一年不生病,以后便将春节喝的酒统称“屠苏 酒”。 据唐朝人韩鄂所著《岁华纪丽》的记载,屠苏是一间草庵(茅舍)的名称。据说古时住在此草庵的一个名医,每到大年夜便分送给附近的每家一包 草药,嘱咐他们放在布袋里缝好,投在井里,到元旦那天汲取井水,和着酒杯里的酒,每人各饮一杯,这样一年中就不会得瘟疫。人们得了这个药 方,却不知道这位神医的姓名,就只好用屠苏这个草庵的名称来命名这种药酒。其实,屠苏也并不是某间草屋的专名,据汉朝人服虔的《通俗文》说, 凡是茅屋都称专利苏。至于屠苏酒中放的什么药,按梁朝人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说,北魏的议郎董勋说过,古代民间风俗元旦那天所喝的药酒,里面 放的的是花椒焙成的药末。所谓屠苏酒,其实是一种椒酒。董勋还谈到饮屠苏酒的习惯,是一家人中年纪最小的先喝,以次挨下来,年纪越大的越后 喝。原因是小孩过年增加了一岁,所以大家要祝贺他;而老年人过年则是生命又少了一岁,拖一点时间后喝,含有祝他们长寿的意思。这种先少后长喝 屠苏酒的风俗一直传到后代。唐代诗人顾祝《岁日作》诗说:“不觉老将春共至,更悲携手几人全。还将寂寞羞明镜,手把屠苏让少年。”宋代文学家 苏辙的《除日》诗:“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 五、除夕夜 除夕夜是团圆之夜,即便是远在天涯的人,也都要在除夕之夜赶回家中吃年夜饭、守岁。家家户户做好团年饭之后, 首先祭祖。祭祖时,应该将代 表祖宗的牌扁安放在供桌上,放上供品,然后焚香祷祝,请祖宗用餐。祭完祖后,一家人团坐在桌前,这正是每个家庭大团圆的美好时刻。先是一餐 丰盛“团年饭”,然后大家团坐吃点心、嬉笑玩耍、聊聊家常、谈谈工作等,静待天明,这便是守岁。 守岁守到半夜,即从除夕那天的亥时至元旦那天的子时之间开始入席,称之为“分岁酒”。一家人欢欢喜喜地喝完分岁酒之后,小辈儿人则向父祖家长行礼辞岁,长辈们则要分压岁钱。压岁钱也称“押岁钱”“代岁钱”、“岁岁钱”,原是用来厌胜驱邪、帮助小孩子过年的,后世则多借此表示亲 情爱意。旧时的风俗,压岁钱规定一百枚,用红绳串好,意思是百年长寿。 此外除夕夜还有镜听、照田蚕、卖痴呆、打灰堆等习俗,以此来占卜一年的吉凶休咎,祈愿新的一年小孩聪慧,万事如愿。这些习俗在现在的城市 已不多见了,不过在农村与一些小城镇,这些风俗还是存在的。 六、舞龙、舞狮 舞龙、舞狮是中国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老百姓们喜欢一种民间体育活动,在各种喜庆节日庆典中都可见到,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一种中国传 统的舞蹈之一了。 舞龙,又称“耍龙灯灯”、“龙灯舞”。 起源于汉代,最初是作为祭祀祖先、祈求甘雨的一种仪式,后来逐渐成为逢年过节常见的一种文娱活动。 关于舞龙,民间有个传说:一天,龙王腰痛难忍,龙宫里的药都吃过了,还是不见效。只好装成老头到人间求医,大夫搭脉感到吃惊:你不是人吧?龙王看瞒不过去,只好说出实情,于是大夫要他变回原形,从龙王腰间的鳞甲里捉出一条娱蚣。经过消毒、敷药,龙王完全康复了。为了答谢治病之恩,就告诉大夫:“只要照我的样子扎龙舞耍,就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件事传出后,大家便以为龙能兴云布雨,每逢干旱便舞龙祈雨,所以后来就有了春舞青龙、夏舞赤龙、秋舞白龙、冬舞黑龙的规矩。 狮是外来的异兽,我国国土上并没有狮生活的环境,但发展至今,狮在中国吉祥瑞兽的地位是举足轻重,与五灵(龙、凤、龟、麟、虎)并驾而驱,舞狮最初是由西域进贡中国的一种舞蹈,后来慢慢传入中国民间,成了老百姓的喜爱。舞狮,又名“耍狮子”、“狮子舞”。 舞狮开始于南北朝。形式多种多样,大致分为北狮和南狮两种。现在“北狮”以河北沧州、北京为代表,“南狮”则以南海为代表,并辐射到番禺、顺德(即俗话说的南番顺)。广州、香港、澳门及世界各地的华人社区所舞的狮子风格也大都以“南狮”为主。 北方舞狮的特点是:外形逼真,与真狮相像,有雌雄之分,还有文狮、武狮、成狮、幼狮之分。舞狮人是狮皮覆盖全身,只露双脚。北方舞狮一般是两个人合舞一只大狮子。 南方舞狮特点是:造型不如北方逼真,但款式多,色彩丰富。舞狮者穿各种灯龙裤,上穿密钮扣的唐装灯龙袖衫或背心。舞狮要使出浑身解数。这种舞狮由一人舞狮头,一人舞狮尾。 关于舞狮也有一个传说:相传明代初年,广东佛山出现一种怪兽,每逢新旧岁之交,惨害人畜。后来,有人建议用舞狮来吓唬怪兽,果然奏效,那怪兽逃之夭夭。当地百姓认为狮子有驱邪镇妖之功,有吉祥之兆,所以以后逢年过节便敲锣打鼓,舞狮拜年。 七、禁忌 初一:鸡日----旧时在元旦贴画吉辟邪祈福。 初二:狗日----出外拜年或祭祖。 初三:羊日----“赤口”,易生口角,不宜拜年,“田生日”,“谷子生日”,祭田 初四:猪日----祭财神。 初五:牛日谷“破五”,可打破诸多禁忌:“送穷五”:初一至四的垃圾不能倒掉,免倒“财气”,初五的垃圾视为“穷土”,倒掉就“送穷出门”。五路财神生日,有“接财神”的习俗。 初六:马日----“送神”的日子,店铺开始复业。 初七:人日----人的生日,又是聚餐吃喝,又有放花炮烟花,启烟火的习俗,是“火的生日”。 初八:谷日----诸星下界,因此要祭星,寺庙往往在这天设坛祭星,接受布施。 初九:天爷生日----玉皇大帝诞辰,举行盛大的祭天活动。 初十:石头生日----凡是磨、碓、碾等石制用具都忌动用,叫“十石不动”,甚至烧香祭拜石具。 回答者:半岛烧鸡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1-20 16:57--------------------------------------------------------------------------------爷爷或许知道吧 回答者:水金南海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1-20 18:45--------------------------------------------------------------------------------除 夕 夜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除夕是一年中最使人留恋的一晚。除夕之夜,最为热闹、喧阗,天一抹黑,孩子们或者半大小伙子,早已拿着香火,东一声、西一响地放起鞭炮来了,胆大的放大炮仗,年幼的一只手捂着耳朵,远远地探着身子点,其他小孩两手捂着耳朵,紧张而又焦急地等待着……。此情此景,即使人到白头也都还能记得。 除夕的主要活动有三项:吃团圆饭,祭祀,守岁。 『年的由来』 在中国众多传统的节日中,春节算是最盛大、最热闹、最受人重视。即便是海外受过西方文化熏陶的华侨,也不能忘记这个重大的而又极富有意义的节日----春节。 正因为春节对我们中国人的影响如此深远的,故我们收集了一些有关春节由来的资料,让大家有一定的了解。希望大家在新年吉祥如意、幸福安康、万事顺利! 年是什么?最初的概念“年”是与农作物生长的周期性和人类生产的劳动的周期性相关联的,庄稼获得好收成,百姓们不免要庆祝一番,久而久之,就成了一个节日。所以年是收获的象征,所谓“五谷熟曰年”。另一种传说是:相传在远古时代,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叫“年”,一年四季都在深海里,但逢新旧岁之交,便出来糟踏壮稼,伤害人畜,百姓叫苦连天。有一次它又跑到村庄里为非作歹,被一家门口晾的大红衣服吓跑了。到了另一处,又被灯光吓得抱头鼠窜。于是人们掌握了“年”怕声音、怕红色、怕火光的弱点。每至年末岁首,人们就在家门口贴红联、放鞭炮、挂红灯,院子里烧柴禾、拢旺火,用菜刀剁菜肉,发出声音 把“年”吓得逃回海里,不再危害人畜。久而久之便成了过年的种种习俗。到了大年初一,亲朋好友就互相拜访,祝贺没有受到“年”的伤害,逃过“年”的这一难关,所以“过年”又称“年关”,这也是拜年的由来。 一、春联 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春联。每当大年三十日(或二十九),家家户户都要在自己的大门或楹柱上贴上一副春联,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 一新,渲染了喜庆气氛,这个古老的风俗一直延续自今。 春联又名“对联”、“门对”、“对子”等,是由上联、下联和横披组成。 它起源于“桃符”。所谓的桃符,就是指用桃木刻画出“神荼”、“郁垒”两尊神像。再将它们挂在大门上,用来镇妖避邪。东汉应劭的《风俗 通》 中引《黄帝书》中记载:相传古代东海中有一座大山,名叫度朔山。山上有一棵巨大无比的桃树,树枝向周围伸展,足足有三千里方圆。树顶有 一只金鸡,日出报晓。树的东北一端有一根拱形枝干,树梢一直歪下来,挨到地面,就像一扇天然的大门。度朔山上住着各种各样的妖邪鬼怪,它们出 入都得经过这扇门,因此称作鬼门。天帝怕鬼怪下山到人间去作祟,派了两个神将去把守鬼门,一个叫神荼,一个叫郁垒。这两个神一个手拿苇索,一 个身牵猛虎,形象丑恶凶狠,既能捉鬼,又能吃鬼,若有恶鬼溜出鬼门,就把它抓住,或者吃掉,或者用苇索捆绑起来喂老虎。因此,黄帝就把神荼、郁垒的像刻成桃人,挂在大门门户上,以御凶魅。 最初,古人用桃木雕刻成神荼、郁垒的神像,挂于大门的两侧。后来大概因雕刻神像太费事,就用两块桃木板,画上神像来代替,即所谓“桃符”。再往后,觉得画画还是很麻烦干脆就在桃木板上写上“神荼”、“郁垒”两个神名,往门上一钉就完事。春节挂“桃符”驱邪的风俗一直从战国延续到唐代。到了五代,桃符仁才出现联语,代替原来的神荼”、“郁垒”的字样。 桃符转化成春联据说是缘于五代后蜀之主孟昶,在《蜀杌》记载,五代后蜀的君主孟昶在新年之际命令翰林们作门联,自己也写了一副:“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据说这是我国最早的一对春联。 纸制的春联到了明、清时代才真正兴盛起来。春联的开始兴盛与明朝朱元璋有关。据清朝人陈尚古《簪去楼杂说》记载起于明朝初年,当时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今南京市)后,除夕传旨公卿士庶,家家门上须贴春联一副,一律用红纸书写。朱元璋在微服出行,一路观赏,以为乐事。由于明朝 历代大力提倡,使春联盛行了起来,至今不衰。据《列朝诗集》说,当时最有名的一副春联是明太祖朱元璋赐给翰林院学士陶安的,内容为:“国朝谋 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 二、年画 按中国古老的风俗,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家里贴上崭新的年画,年画是伴随春庆祈年和驱凶避邪的活动而产生的,表达了人们祈求平安 吉利的愿望。 它起源于门画,与桃符有着同样的悠久历史。门画的最初主题是门神,门神,又称“门丞”、“门神护卫”等,在春联出现之前,桃符上的“神 荼”、“郁垒”就称门神。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岁旦,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这是早期的门画,后来随着时 代的发展,花样多起来了,有的就根据新的传说或神异故事,画出新的门神。其中最常见的是门神是唐朝大将秦琼和尉迟。他们变为门神的故事,在小说《西游记》里就有记载。说是长安附近的泾河老龙与一个算命先生打赌,犯了天条,玉帝派魏征在明日午时三刻监斩老龙。老龙恳求唐太宗为他说情,唐太宗满口答应。第二天,唐太宗传出一道圣旨,宣魏征入朝,并把魏征留下来,同他下围棋。不料下着下着,魏征打起瞌睡来了。当时正是午时三刻,唐太宗以为将魏征留住,不放他出宫,就行了,所以就不喊他,让他睡着。原来魏征在睡梦里已斩掉泾河老龙。老龙阴魂不散,怨恨唐太宗言而无信,就天天到宫里来闹,闹得唐太宗六神不安。魏征知道皇上受惊,就派了秦琼、尉迟恭这两员大将,守在宫门保驾,果然,老龙就不敢来闹了。唐太宗体念他们夜晚守门太辛苦,就叫画家画了他们两人的画像贴在宫门口,结果照样管用。这样,这两员大将便成了门神。 三、鞭炮 鞭炮又叫“爆竹”、“爆仗”、“炮仗”。关于它的名称由来和产生时间也有很多传说,一种传说:在远古时代,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叫“年”,经常在除夕夜到处伤害人畜。后来人们掌握了“年”怕声音、怕红色、怕火光的弱点。每至年末岁首,人们就在家门口放鞭炮,发出声音把“年”吓得逃 走,不再危害人畜。另一种传说根据古书《神异经》记载:西方深山中有人焉,身长尺余,袒身,捕虾蟹,性不畏人。见人止宿,暮依其火,以灸虾 蟹。伺人不在,而盗人盐,以食虾蟹。名曰山臊,其音自叫。人尝以竹着火中,爆(火朴)而出,臊皆惊惮。 不管是哪种传说,都说明了爆竹与桃符作 用差不多,都是用来驱除邪鬼的。 鞭炮起源于“庭燎”。所谓"庭燎"就是用竹子做成的火把,由于竹节里的空气膨胀,竹腔爆裂,就会发出“辟辟叭叭”的声音,古人称之为“爆竹”。最初燃放爆竹是为了驱除邪鬼。南朝梁代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史记》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 爆竹、燃草,以辟山臊恶鬼。”这也就是后来人们在春节凌晨开门放鞭炮的由来,又称之为“平安爆竹”。 四、屠苏酒 饮屠苏酒也是过年的一种风俗。饮屠苏酒,意为屠绝鬼气,苏醒人魂。据说于元日早上喝此酒,可保一年不生病,以后便将春节喝的酒统称“屠苏 酒”。 据唐朝人韩鄂所著《岁华纪丽》的记载,屠苏是一间草庵(茅舍)的名称。据说古时住在此草庵的一个名医,每到大年夜便分送给附近的每家一包 草药,嘱咐他们放在布袋里缝好,投在井里,到元旦那天汲取井水,和着酒杯里的酒,每人各饮一杯,这样一年中就不会得瘟疫。人们得了这个药 方,却不知道这位神医的姓名,就只好用屠苏这个草庵的名称来命名这种药酒。其实,屠苏也并不是某间草屋的专名,据汉朝人服虔的《通俗文》说, 凡是茅屋都称专利苏。至于屠苏酒中放的什么药,按梁朝人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说,北魏的议郎董勋说过,古代民间风俗元旦那天所喝的药酒,里面 放的的是花椒焙成的药末。所谓屠苏酒,其实是一种椒酒。董勋还谈到饮屠苏酒的习惯,是一家人中年纪最小的先喝,以次挨下来,年纪越大的越后 喝。原因是小孩过年增加了一岁,所以大家要祝贺他;而老年人过年则是生命又少了一岁,拖一点时间后喝,含有祝他们长寿的意思。这种先少后长喝 屠苏酒的风俗一直传到后代。唐代诗人顾祝《岁日作》诗说:“不觉老将春共至,更悲携手几人全。还将寂寞羞明镜,手把屠苏让少年。”宋代文学家 苏辙的《除日》诗:“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 五、除夕夜 除夕夜是团圆之夜,即便是远在天涯的人,也都要在除夕之夜赶回家中吃年夜饭、守岁。家家户户做好团年饭之后, 首先祭祖。祭祖时,应该将代 表祖宗的牌扁安放在供桌上,放上供品,然后焚香祷祝,请祖宗用餐。祭完祖后,一家人团坐在桌前,这正是每个家庭大团圆的美好时刻。先是一餐 丰盛“团年饭”,然后大家团坐吃点心、嬉笑玩耍、聊聊家常、谈谈工作等,静待天明,这便是守岁。 守岁守到半夜,即从除夕那天的亥时至元旦那天的子时之间开始入席,称之为“分岁酒”。一家人欢欢喜喜地喝完分岁酒之后,小辈儿人则向父祖家长行礼辞岁,长辈们则要分压岁钱。压岁钱也称“押岁钱”“代岁钱”、“岁岁钱”,原是用来厌胜驱邪、帮助小孩子过年的,后世则多借此表示亲 情爱意。旧时的风俗,压岁钱规定一百枚,用红绳串好,意思是百年长寿。 此外除夕夜还有镜听、照田蚕、卖痴呆、打灰堆等习俗,以此来占卜一年的吉凶休咎,祈愿新的一年小孩聪慧,万事如愿。这些习俗在现在的城市 已不多见了,不过在农村与一些小城镇,这些风俗还是存在的。 六、舞龙、舞狮 舞龙、舞狮是中国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老百姓们喜欢一种民间体育活动,在各种喜庆节日庆典中都可见到,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一种中国传 统的舞蹈之一了。 舞龙,又称“耍龙灯灯”、“龙灯舞”。 起源于汉代,最初是作为祭祀祖先、祈求甘雨的一种仪式,后来逐渐成为逢年过节常见的一种文娱活动。 关于舞龙,民间有个传说:一天,龙王腰痛难忍,龙宫里的药都吃过了,还是不见效。只好装成老头到人间求医,大夫搭脉感到吃惊:你不是人吧?龙王看瞒不过去,只好说出实情,于是大夫要他变回原形,从龙王腰间的鳞甲里捉出一条娱蚣。经过消毒、敷药,龙王完全康复了。为了答谢治病之恩,就告诉大夫:“只要照我的样子扎龙舞耍,就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件事传出后,大家便以为龙能兴云布雨,每逢干旱便舞龙祈雨,所以后来就有了春舞青龙、夏舞赤龙、秋舞白龙、冬舞黑龙的规矩。 狮是外来的异兽,我国国土上并没有狮生活的环境,但发展至今,狮在中国吉祥瑞兽的地位是举足轻重,与五灵(龙、凤、龟、麟、虎)并驾而驱,舞狮最初是由西域进贡中国的一种舞蹈,后来慢慢传入中国民间,成了老百姓的喜爱。舞狮,又名“耍狮子”、“狮子舞”。 舞狮开始于南北朝
新年一些忌语或不应该说的话谢谢!
新年必知禁忌常识正月是新年的开始,是老百姓最重视的一个月。在民间有这样的风俗,会把正月里发生的事情看做一年运气好坏的“兆示”。正是因为这种传统文化,在正月的禁忌有很多。正月的禁忌(正月初一到正月初八)春节除夕夜传统禁忌俗称“年三十”、“除夕”、是上一年的最后一天。除夕夜守岁。忌过早的睡觉。开口说吉祥话,忌说脏话。除夕夜不能大小便,见到阳光后再大小便。忌打碎器物。这一天打破碗碟杯盘,意谓着这年会有“破运”,补救方式是用红纸包起,口中念“岁岁平安”等吉祥话,并放在神案上数天,即可化解灾难。不能留湿衣服过年!忌遇殡丧,遇之以为不吉,象征来年大灾祸临头。正月大年初一风俗禁忌:1、已出嫁的女儿不可以回娘家。出嫁的女儿初一不能回娘家,据说会让娘家破败……2、早餐忌吃稀饭、荤食及药品。3、忌叫他人姓名催人起床。4、忌跟还在睡觉的人拜年。5、忌吃药。禁忌动刀子和剪子。6、忌动针钱。7、忌斧子劈木柴。8、忌借钱。9、忌打家具(盘、碗、酒具等易碎物品),认为打碎家具,一年四季不吉利。10、白天不可午睡。11、忌倒污水、垃圾、扫地。12、忌被他人自口袋掏取物件。13、忌向人讨债。14、忌洗衣。15、忌讳去有丧事的家庭拜年。16、忌迁居,糊窗户。否则认为是不吉利。17、忌请医生看病,否则,象征一年到头都要生病。医生也忌讳在正月出诊,会不吉利。18、避免吃稀饭,这天若吃稀饭,这一年外出会被雨淋,甚至大雨会将田土冲垮。此外,吃稀饭是贫穷的象征,初一吃稀饭,恐怕之后都得过着穷困生活。19、不能更换、洗涤衣被。20、忌穿坏新衣服。正月里孩子穿坏新衣服有晦气。21、忌讳剃头。民间有谚云:“正月不剃头,剃头死己舅”21、压岁钱不能给奇数。长辈给晚辈压岁钱,金额要是偶数,否则不吉利。22、严禁洒扫与倒垃圾,会把家里的福气财运扫光光;若真要动扫帚,记得由外往内扫!23、尽量不动刀剪针线,一旦有差错,会招致破败等不吉利的事;也有可能把财路剪断。24、忌打碎器物。初一打破碗碟杯盘,意谓着这年会有“破运”,补救方式是用红纸包起,口中念“岁岁平安”等吉祥话,并放在神案上数天,即可化解灾难。25、不能睡午觉,男人在这一天睡午觉,他的田畦就会崩坍;女人在这一天午睡,炉灶会塌陷。这亦是取古意,劝人不要懒散。26、忌洗衣,因为水神生日是初一、初二,因此这二日不宜洗衣。27、不可以躺在床上说恭喜,传说会导致长年卧床!28、不能打人、骂人以及哭泣,以保持好兆头。29、避免说出“破”、“死”、“病”、“输”、“败”等不吉利的字眼;若不慎犯忌,要以吐唾沬、说“童言无忌”等方式化解可能的不祥后果。30、记得要在年前还清债务,如果已欠过年,初一到初五也不能上门讨债,否则会倒霉一整年!31、不宜杀生。杀生必见血光,为不祥之兆,会引起刀灾、兵灾、血灾等灾祸发生。32、忌啼哭。啼哭是“歹头彩”,兆示疾病、凶祸。33、此外,还忌小孩说脏话、年轻人打架斗殴、家里人抬杠伴嘴,凡是遇上这种事,亲朋友、街房邻居都会来劝说制止。正月大年初二风俗禁忌:回门时不能空手,且带给娘家的礼物,必须是双数,单数则不吉利,要好事成双。祭财神忌语。旧时有登门售财神像者。不欲购者,只能回答已有,忌讳说不要。以避不祥。正月大年初三风俗禁忌:初一到初三都是岁首,禁忌与初一基本相同,参照初一的忌讳。另外初三俗称“赤狗日”,不宜外出或宴客。必须早点熄灯睡觉。正月大年初四风俗禁忌: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灶王爷要点查户口,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守在家里,准备丰富的果品,焚香点烛并施放鞭炮,以示恭迎。正月大年初五风俗禁忌:民间称“破五”“五穷”,称作“破五”是因为之前的禁忌过了这天便可破除,所以也谓“初五隔开”。忌走亲访友、可以打扫卫生、将垃圾送走称为“送穷出门”。“五忙日”,禁止动土,否则可能会有灾害发生。吃水饺、忌讳吃藕,忌梳头。正月大年初六风俗禁忌初六没有任何的禁忌,属于好日子,大家不必要忌讳什么,放心的宴请朋友,或者去做客。旅游,采购,也是不错的选择。正月大年初七风俗禁忌:称“人日”,传说里若这日天晴,代表人身安适;若阴雨,则疾病瘟疫生。忌讳动针线,不用刑法,不罚孩子等。又称“七煞日”,许多事情都不宜在这天进行,尤其应避免外出远行。正月大年初八风俗禁忌:称“谷日”丰收之日,大家年假结束,都来上班互相送吉语吉言,大吉大利,恭喜发财。其他正月禁忌习俗俗言多变,物随人意,各地风俗不同,但是无非是讨个口彩,图个吉利。东方朔占书岁后八日,一日鸡、二日犬、三日羊、四日猪、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八日谷。是说天地先生鸡、次狗、次猪、次羊、次牛、次马、始生人”。为此又有“正月一日不杀鸡、二日不杀狗、三日不杀羊、四日不杀猪、五日不杀牛、六日不杀马、七日不用刑”之说。初一:鸡日——旧时在元旦贴画吉辟邪祈福。初二:狗日——出外拜年或祭祖。初三:羊日——“赤口”,易生口角,不宜拜年,“田生日”,“谷子生日”,祭田。初四:猪日——祭财神。初五:牛日谷“破五”,可打破诸多禁忌:“送穷五”:初一至四的垃圾不能倒掉,免倒“财气”,初五的垃圾视为“穷土”,倒掉就“送穷出门”。五路财神生日,有“接财神”的习俗。初六:马日——“送神”的日子,店铺开始复业。初七:人日——人的生日,又是聚餐吃喝,又有放花炮烟花,启烟火的习俗,是“火的生日”。初八:谷日——诸星下界,因此要祭星,寺庙往往在这天设坛祭星,接受布施。初九:天爷生日——玉皇大帝诞辰,举行盛大的祭天活动。初十:石头生日——凡是磨、碓、碾等石制用具都忌动用,甚至烧香祭拜石具。忌讳一正月忌杀生畜生的轮回道在正月停止,古代传闻说掌过畜生轮回道的’司祭神’的母亲生日是在正月初八,因此’司祭神’在正月会关闭轮回道给母亲过寿,因此被你杀死的畜生的亡灵无法进入六道轮回,会跟在你的身边,直到下个月的第三日(也就是二月初三)忌讳二正月忌揭倒有这里说的揭,是人为的揭,古历阴历三十是全年最阴的一天,而倒有(吊钱)是古代的一种刑具,(吊钱’,又名’到有’,古名吊虔,是夏朝的一种刑具,用几片白纸盖住受刑者的脑袋,用一个磨盘在受刑者的胸口碾压,直到受刑者五脏都被压成血汁为止,而受刑者盖头的那张纸早就被染成红色,染红之后,有大臣挂在刑场的窗户上,用来警世犯罪者)是镇邪圣物,如果被风吹走,说明你家已经有神看管了,如果是人为的揭掉,那么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一定要到了规定的日子,才能揭掉忌讳三正月忌关红喜事古代很少有男女在正月结婚的,古代有’抬头红’一说,即男女正月结婚,乃月太岁压头,不利儿孙,因此正月很少有新人结婚。正月在旧历是‘冥婚’的时节,因为阴间的正月和阳间一样,要放假,所有的阴间物都可以来到阳间,因此当你在荒郊野外看到娶亲的,千万不要驻足观看,要观察一下周围有没有人,如果很多人都在围着看,说明是阳间的婚礼,如果周围一个人也没有,只有你一个人,或者周围的人看到婚礼队伍没有反映的时候,你最好掉头就跑,因为很有可能他们是来接你的!!忌讳四正月忌理发古语说:正月理发死舅舅,其实不然,查满清朝《礼书》书中记载说,正月理发原意为’思旧’后传言之,传成了’死舅’,然正月不理发的说法最早却源于唐朝,唐人称理发为’消耳’唐朝有一种武器名曰’金钺’是唐朝用来为十恶不赦的犯人执行死刑,砍头时用的砍刀,而正月在唐朝则称为’金月’正月理发和起来就是’金钺消耳’,就是上法场砍头的意思!!忌讳五正月忌扔粮食看过三国演绎的朋友应该知道,诸葛亮平定南帮时杀了很多人,后来诸葛亮做成了一种祭品’馒头’来给死难者献祭,从那以后,民间便流行用馒头,或者其他谷物做成面食,献给死者,然而正月阳气上浮,阴气也同样上浮,有时往往活人和死人只隔着一层几寸薄的洋土,如果你不小心把粮食掉在地上,千万不要捡,要赶快离开此地,如果你故意扔掉粮食,后果不堪设想!因为地下的朋友尝到一次甜头,会跟着你的,他们知道你还会仍,在你的身上有甜头吃,如果你不再仍了,他们会把你当作’馒头’!
新年除夕夜到初十的传统风俗(例如迎灶神之类的)
1、除夕
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时值年尾的最后一天晚上。除夕与新年(正月初一)首尾相连,谓之“岁穷月尽、挨年近晚”,习惯上都被称为“大年三十”。
大年三十,祭祖、吃团年饭,年夜饭后有发压岁钱和燃灯照岁(或熬年夜)的习俗。
2、正月初一从年初一开始便进入迎禧接福、拜祭神祖、祈求丰年主题。炮竹声中辞旧岁,烟花满天迎新春。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烧炮竹,叫做“开门炮仗”,送旧迎新。
早上各家焚香致礼。然后依次给尊长拜年,继而同族亲友互致祝贺。新年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
传统习俗:开门炮仗、拜岁、祈年、拜年、占岁、聚财。3、正月初二大年初二是开年日,这餐"开年饭"一般备发菜、生菜、鱼等,意在取其生财利路之意。这天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
传统习俗:拜神,开年饭等。4、正月初三大年初三又称赤狗日,与“赤口”同音,通常不会外出拜年,传说这天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不过这个习俗早已过时。
传统习俗:烧门神纸。5、正月初四大年初四是祭财神的日子,迎神接神。
传统习俗:迎神接神,接五路,吃折罗,扔穷。
6、正月初五正月初五,按民间习俗是五路财神的生日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北方民间有吃饺子的习俗,寓意着招财进宝。传说正月初五是“牛日”。
传统习俗:祭财神(南方)、送穷、开市。
7、正月初六
正月初六是“马日”,叫六六大顺。这一天,每家每户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这叫送穷鬼。 大年初六也是启市日,商店酒楼才正式开张营业,而且要大放鞭炮,其热闹程度不亚于除夕的境况。
传统习俗:送穷,启市。8、正月初七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占书》说,由初一开始,上天创造万物的次序是“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
传统习俗:熏天、吃七宝羹、送火神9、正月初八年初八是开工日,派发开工利是,是广东老板过年后第一天上班首要做的事;每个员工人人都有红包拿,寓意着一年都能利利是是,大红大紫。年初八前走亲访友拜年基本完毕。
传统习俗:顺星、游神、做斋头、放生祈福
10、正月初九正月初九是天日,传说此日为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生日,俗称“天公生”。主要习俗有祭玉皇、道观斋天等,有些地方,天日时妇女备清香花烛、斋碗,摆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苍天,求天公赐福。
11、正月初十正月初十,河南风俗这一日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认为“十”,谐音“石”,因此初十为石头生日,也称“石不动”“十不动”;午餐必食馍饼,认为吃饼一年之内便会财运亨通。
广州的春节风俗
年廿三:祭灶年廿五:入年界大年三十:封岁过大年、吃盘菜、点岁火大年初一:舞龙、舞狮年廿四:采囤、做_除夕前:备年货、理发。年廿八:贴春联、宰畜牧年廿九:祭神、祭祖祠、洗花水大年三十:围炉、压岁钱、留财大年初一:拜年要大吉,广东的狮子与外省不同,称为“醒狮”。在制作上和舞法上都具有广东的特色。春节期间很多商场都会请来醒狮队,除在广场表演之外,还逐户去拜贺,以示醒狮临门,安好吉祥,主人家则悬赏于门,包红挂青,让瑞狮去摘取,名曰“采青”。借此活动希望狮子能把好运带到家里。
更多文章:
学习通如何靠微信上的班级名片进入课程?班级名片硬底和软底的区别
2024年5月15日 13:30
2022年一辈子不换的微信网名(2022年一辈子不换的微信网名)
2024年6月17日 22:00
信息技术第一课(> 信息技术包括哪些重要的技术_北京版二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学设计)
2024年4月18日 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