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向往之是什么意思 心向往之的含义?心向往之上一句是什么
本文目录
- 心向往之是什么意思 心向往之的含义
- 心向往之上一句是什么
- 心向往之是什么意思
- “心向往之,行必能至”是什么意思
- 心向往之什么意思
- 心向往之的意思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什么意思
- 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表达什么意思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 “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是什么意思
心向往之是什么意思 心向往之的含义
1、心向往之,汉语成语。拼音是xīn xiàng wǎng zhī,意为对某个人或事物心里很向往。 2、近义词:心驰神往、梦寐以求、求之不得。 3、反义词:心如死灰。 4、成语出处:《史记、孔子世家》:“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5、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分句;表示对人或事的景仰。
心向往之上一句是什么
上前一句是虽不能至。
心向往之解释:
释义:对某个人或事物心里很向往。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译文:尽管我不能回到孔子的时代,然而内心非常向往。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分句;表示对人或事的景仰。
“心向往之,行必能至”的原句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
译文为:巍峨的高山可以仰望,宽广的大道可以循着前进。我虽然不能到达那里,但是心中一直向往它。
出自于司马迁的《孔子世家赞》。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心向往之是什么意思
指对某个人或事物心里很向往。出自:《史记-孔子世家》:“《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造句:北京是祖国的首都,我早就心向往之。明月本无价,高山皆有情。人虽不至,心向往之。衷心祝愿您和家人团圆美满,幸福安康。
指对某个人或事物心里很向往。出自:《史记-孔子世家》:“《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
造句:1、北京是祖国的首都,我早就心向往之。
2、明月本无价,高山皆有情。人虽不至,心向往之。衷心祝愿您和家人团圆美满,幸福安康。
3、那种令人心向往之的逃离,存在于每个人的意念之中。
4、提起革命摇篮井冈山,大家都心向往之。
5、苏州的园林久负盛名,我早就心向往之,然而总没有机会成行。
6、闻君有白玉美人,妙手雕成,极尽妍态,不胜心向往之。今夜子正,当踏月来取,君素雅达,必不致令我徒劳往返也。
“心向往之,行必能至”是什么意思
“心向往之,行必能至”的原句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
译文为:巍峨的高山可以仰望,宽广的大道可以循着前进。我虽然不能到达那里,但是心中一直向往它。
出自于司马迁的《孔子世家赞》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译文:
太史公说:《诗经》上有句话:“巍峨的高山可以仰望,宽广的大道可以循着前进。”我虽然不能到达那里,但是心中一直向往它。我读孔子的书,由推理可以知道他的为人。
到了鲁国,看到孔子的祠堂、他的车子、衣服和礼器,许多儒生在他家里按时演习礼仪,我徘徊留恋,舍不得离开。
天下的君王以及贤人是很多的,(他们大多是)当时的荣耀,死后就完了。
孔子是一个平民,传到十几代,读书的人都尊崇他。从天子王侯,到全国研究六经的人,都以孔子的学说作为准则,孔子可以说是道德学问最高尚的人了!
司马迁
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心向往之什么意思
祝愿你心中所有的期许和一切向往,最后都会实现,梦想成真。
同时寓意着:生活中一直保持着一个良好的心态,有所向往的地方,有所期待的未来,有所期盼的爱人......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源自内心,且一定会与生活环环相扣。最后所有的一切期许和向往都会有一个美好的归宿。毕竟海有舟可渡,山有路可行。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向往之地,走自己的路,找自己的心,从此阳光明媚。
扩展资料:
同类型美句欣赏
1、愿心有所依,未来可期。
2、愿尔心有所怀,且终得所辞。
3、愿尔心有所牵,终有所往。
4、愿心之所向,身之所往,终至而归。
5、愿心之所想,心之所向,终遇归宿。
心向往之的意思
心向往之的意思:指对某人或某些事物极为崇敬仰慕。 释义:对某个人或事物心里很向往。
心向往之,汉语成语。拼音是xīn xiàng wǎng zhī,意为对某个人或事物心里很向往。出自《史记·孔子世家》。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分句;表示对人或事的景仰。示例:闻曹州牡丹甲齐、鲁,~。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葛中》。
《孔子世家》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史记卷四十七》。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学习吸收夏、商、周三代文明与知识。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世家》为司马迁《史记》中之一篇,详细地记述了孔子的生平活动及各方面的成就,是研究孔子生平思想的最重要文献之一。
学成语的意义和价值
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道理、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各朝各代的文化和历史保存在成语之中,这使成语具有各朝各代鲜明的文化特点和时代特色。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其来源广泛,或为传世经典、或为巨著名作、或为历史故事、或为人们口口相传的俗语,其字里有话,话外有音,蕴含了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堪称中华文化中最为耀眼的一颗明珠,掌握了它,就掌握了汉语的精髓,中华文化的根本。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什么意思
意思:巍峨的高山令人仰望,宽阔的大路让人行走。尽管我不能回到孔子的时代,然而内心非常向往。
出自:汉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之《孔子世家赞》
原文选段: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释义:
太史公说:《诗经》有这样的话:“巍峨的高山令人仰望,宽阔的大路让人行走。”尽管我不能回到孔子的时代,然而内心非常向往。我阅读孔氏的书籍,可以想见到他的为人。
仰,这里是仰慕、敬仰的意思。景行,大道。这里喻指高尚的品德。行,这里是效法的意思。止,句末语气助词,无意义。乡:通“向”。
扩展资料
主题思想:
《孔子世家赞》是《史记·孔子世家》的结束语。孔子原本不是王侯将相,但司马迁却把他列入“世家”。他不是完全按照官本位来处理历史人物,他把孔子当做古代的圣人来看待。这说明司马迁颇具远见与卓识。文中洋溢着司马迁对孔子的无限敬仰之情。文笔简法,含意深远。
作者成就:
司马迁的《史记》文词精炼,词汇丰富,语言精切浅白,有精粹的语言艺术特色,善用虚字,语气传神,并善用民歌与谚语。句式则灵活多变,长短错落,骈散并用,具参差之美。
司马迁为了让每篇传记避免重复、具备统一审美价值和更加完整,遂创造了崭新叙事手法“互见法”来撰写《史记》;“互见法”即是将一个重要人物的事迹透过不同地方分述,而以其本传为主;或将同一事件分述于不同地方,但以一个地方的叙述为主。
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皆产生了深远影响。《史记》首创的纪传体撰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同时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表达什么意思
虽然不能达到这种程度,可是心里却一直向往着。
出自《孔子世家赞》。
扩展资料:
《孔子世家赞》是西汉文学家司马迁写的一篇赞记。这篇短文是《史记·孔子世家》篇后的赞语,文中洋溢着司马迁对孔子的无限敬仰之情。文笔简法,含意深远。
作品原文
孔子世家赞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字子长,一说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他编撰的《史记》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公元前122年(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完成的《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品行才学像高山一样,要人仰视,而让人不禁按照他的举止作为行为准则。虽然不能达到这种程度,可是心里却一直向往着。
出处:《孔子世家赞》
全文
《孔子世家赞》
【作者】司马迁 【朝代】汉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仡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译文
太史公说:《诗经》有这样的话:“巍峨的高山令人仰望,宽阔的大路让人行走。”尽管我不能回到孔子的时代,然而内心非常向往。我阅读孔氏的书籍,可以想见到他的为人。
去到鲁地,观看仲尼的宗庙厅堂、车辆服装、礼乐器物,儒生们按时在孔子故居演习礼仪,我流连忘返以至留在那里无法离去。天下从君王直至贤人,是很多很多了,生前都荣耀一时,死后也就完。
孔子是个平民,传世十几代,学者尊祟他。上起天子王侯,中原凡是讲习六经的都要以孔夫子为标准来判断是非,孔子可说是至高无上的圣人了!
注释
①选自《史记·孔子世家》(中华书局1959年版)。《史记》一百三十篇,每篇最后都以“太史公曰”的形式,对所记的历史人物或事件加以评论,一般称为赞。赞,文体名。本文是《史记·孔子世家》的赞,是作者对孔子的评论。
②太史公:司马迁的官名,用以自称。
③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诗经·小雅·车舝(xiá)》。仰,这里是仰慕、敬仰的意思。景行,大道。这里喻指高尚的品德。行,这里是效法的意思。止,句末语气助词,无意义。
④乡:通“向”。
⑤适:往。
⑥祗(zhī)回:相当于“低回”。流连,盘桓。祗,恭敬。有的版本作“低回”。
⑦布衣:没有官职的人。
⑧《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⑨折中:调和取证。
赏析
《孔子世家赞》是《史记·孔子世家》的结束语,也是司马迁对孔子的赞美和推崇。文章主要描述了孔子的生平事迹和思想,以及司马迁对孔子的看法和评价。
首先,文章开篇即表达了司马迁对孔子的敬仰之情:“我虽然不能到达那里,但是心中一直向往它。我读孔子的书,由推理可以知道他的为人。” 这句话表明了司马迁对孔子的崇敬之情,他认为孔子是一座巍峨的高山,使人仰慕。这种敬仰之情也在后面的描述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
接着,文章描述了孔子的生平事迹,包括他的家世、教育背景、政治经历、讲学经历等。这些描述展现了孔子的多面性和伟大成就,使人们更好地理解他的思想和行动。
然后,文章着重描述了孔子的思想,包括他的政治主张、教育理念、道德观念等。司马迁认为孔子的思想是高尚的,是值得后人学习和传承的。他通过赞扬孔子的思想,表达了自己对儒家思想的推崇和认同。
最后,文章再次表达了司马迁对孔子的敬仰之情:“孔子原本不是王侯将相,但司马迁却把他列入‘世家’。他不是完全按照官本位来处理历史人物,他把孔 。”这句话表明了司马迁对孔子的敬仰和推崇,也表达了他对历史人物评价的态度和方法。
总之,《孔子世家赞》是一篇优秀的文章,它不仅表达了司马迁对孔子的敬仰和推崇,也展现了他对儒家思想的认同和对历史人物评价的独特视角。同时,这篇文章也为后人提供了学习和传承儒家思想的珍贵资料。
创作背景
《孔子世家赞》是司马迁为《史记·孔子世家》写的赞,列在该篇末尾。赞是司马迁在《史记》重要篇章之后,以“太史公曰”的口气议论、总结或补充的文字。此种颇似于评论的“赞”的形式,乃司马迁首创,并被后世史书所沿用。《孔子世家赞》是司马迁为表对孔子无以复加的赞誉而写,具有浓郁的抒情性。
文章主人公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作者简介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约前87年),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是什么意思
“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意思是:虽然不能到达那里,但是心中一直向往它。
--------出自哪里--------
两汉·司马迁《孔子世家赞》
--------原文--------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翻译--------
太史公说:《诗经》上有句话:“巍峨的高山可以仰望,宽广的大道可以循着前进。”我虽然不能到达那里,但是心中一直向往它。我读孔子的书,由推理可以知道他的为人。
到了鲁国,看到孔子的祠堂、他的车子、衣服和礼器,许多儒生在他家里按时演习礼仪,我徘徊留恋,舍不得离开。
天下的君王以及贤人是很多的,(他们大多是)当时的荣耀,死后就完了。
孔子是一个平民,传到十几代,读书的人都尊崇他。从天子王侯,到全国研究六经的人,都以孔子的学说作为准则,孔子可以说是道德学问最高尚的人了!
--------相关注释--------
太史公:司马迁的官名,用以自称。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诗经·小雅·车舝(xiá)》。仰,这里是仰慕、敬仰的意思。景行,大道。这里喻指高尚的品德。行,这里是效法的意思。止,句末语气助词,无意义。
乡:通“向”。
适:往。
祗(zhī)回:相当于“低回”。流连,盘桓。祗,恭敬。有的版本作“低回”。
布衣:没有官职的人。
《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折中:取正;调节。
--------创作背景--------
孔子在鲁国做过司冠,后周游列国,一生主要从事于讲学和著述,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世家”是《史记》创立的一种体例,记载世袭封国诸侯的事迹。孔子不是世袭封爵的王侯,但司马迁为了突出孔子学术思想对后世的影响,破例推崇,将其列入“世家”。
《孔子世家赞》是司马迁为《史记·孔子世家》写的赞,列在该篇末尾。赞是司马迁在《史记》重要篇章之后,以“太史公曰”的口气议论、总结或补充的文字。此种颇似于评论的“赞”的形式,乃司马迁首创,并被后世史书所沿用。《孔子世家赞》是司马迁为表对孔子无以复加的赞誉而写,具有浓郁的抒情性。
--------作品赏析--------
《孔子世家赞》开篇借用《诗经·车舝》里的两句诗,云:巍峨的高山可以仰望,宽广的大道可以行走。自己虽然不能到达那里,但心中对它却充满向往。——使人可望而不可即,这是太史公对孔子的总体评价。这种评价,很容易使人想起颜回、子贡等人对孔子的看法。颜回曾经感慨:“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子贡则说:其他贤人仅如丘岭,而孔子则如日、月,世人无法逾越。夫子仿佛数仞宫墙,不得其门而入,则无以发现其内部的富丽和华美。非深知孔子,不能有此种决断。
赞语又云:“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对于司马迁来说,读孔子书即如面对孔子本人。读其谈坟羊、楛矢,可以见其渊博;读其意欲“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可以见其风雅;读其“以不义之富且贵为天边之浮云”,可以见其闲淡;读其“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可以见其整饬赞语用一个“读”字、一个“想”字,传达出作者对孔子人格的深深憧憬。“读”乃是投入地读,“想”乃是深情地想。尽管从时间上说,司马迁与孔子相差几百年,但从精神上说,司马迁与孔子之间却似乎没有丝毫间隔。司马迁尝云: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自孔子卒,至今又五百岁矣。司马迁似乎认定要做孔子第二。他创作《史记》五十余万言,其本意正在于继承孔子之《春秋》赞语接下来说:“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仲尼虽逝,然其遗物依然,其遗教犹在司马迁面对这一切,恍若重逢故人,不忍离去。一“低回留之”,一“不能去云”,写出了作者眷眷的深情。
然而,生死是最最真实的问题,人鬼殊途是最最真实的分离。孔子那“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的悲歌,早已成为司马迁深志不忘的绝响司马迁意识到:恰恰是一个人在后世影响的大小,增损着其生命本身的意义。天下君王、贤人众矣,他们生前的荣耀与其自身的生命一起完结;孔子身为平民百姓,可其思想学说在后世却一直广为流传,从天子王侯到其他所有研究六经的人,都以孔子的学说为准则。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司马迁给孔子无以复加的赞誉,即孔子“可谓至圣矣”。
赞语开篇以总评揭出自己对孔子的无限景仰;继而从遗书、遗物、遗教三个方面,极言自己对孔子的向往;结篇再以总评写自己对孔子的崇奉。前一总评,主要是立足于孔子与作者自身的比照,主要从作者自身的感情落笔,因此显得亲切;后一总评,主要是立足于孔子与天子、王侯以及后世儒家学者的比照,主要从孔子的历史影响着墨,因此显得得体。二者相互映衬,而各有韵味。另外,赞语第一层主要是描写,第二层主要是叙事,第三层主要是议论。但描写含情,叙事含情,议论亦含情。读之,觉字里行间,深情无限。
更多文章:
在我们这个年龄作文600字(我们这年龄600字作文(初二))
2024年6月9日 10:10
诗经卫风氓里的人物形象分析 《卫风·氓》中男女主角人物性格分析?我要《诗·卫风氓》的全文
2024年9月16日 18:00
成语典故_洛阳纸贵的主人公左思太冲的简介与资料?左思是哪国人
2024年5月6日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