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礼的风俗习惯有哪些?我国各地的丧葬习俗
本文目录
丧礼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民间丧葬风俗习惯1、指路 ——人死后要举行宗教事仪、指路,在此期间,同时举行系列的活动,让死者到民间认为那里没有灰尘,是享福的地方。2、丧服——死者一般都穿蓝裤、白布衫。人们以白为纯洁,以蓝为民族本色。不用平纹,不穿棉衣。儿女伸手给死者穿衣。死者遗留衣服、生活用品,都将焚烧掉,不能遗留。3、停灵——在民间停灵时间一般不超过三天,在殡仪馆举行追悼仪式,对死者进行告别,但有些区域根据死者的生辰,让当地的“先生”选适合的日期进行追悼会。4、出殡——出殡时,亲属披麻戴孝,灵车上不是死者头朝前,而是脚朝前。现在随着殡葬改革均按火化的习俗。火化后,把骨灰碎骨装入布袋,再装入坛罐或骨灰盒中,一般将骨灰盒的正面朝前。5、死牲——死了人,无论穷富都要死牲祭献,根据穷富不同,大至猪牛,小至鸡。在一定程度上是古代 杀殉、血祭的遗俗,死者如年岁高,供品被视为福物。供品要分给亲族人们。祭献的鸡,多留给送灵下葬的人们出殡回来后食用。6、合葬——夫妻合葬是男在左,女在右。(蒙古族其相反)若合葬一起有小辈则在西侧,长辈在东侧。在西方国家,则以先死先葬在下方,后死者以重叠的方式在上方。在我国的部分地区,夫妻合葬有一方先死亡下葬,待另一方逝世下葬时需将先下葬者挖出,见面祭拜后再同时下葬。
我国各地的丧葬习俗
1、做七仪式:人们认为,人死后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所以要举行做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结束。这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
2、吊唁仪式:一般吊唁者都携带赠送死者的衣被,并在上面用别针挂上用毛笔书写的某某致字样的纸条。
3、入殓仪式:入殓有大殓和小殓之分。小殓是指为死者穿衣服,大殓是指收尸人棺,汉族民间俗称为归大屋。
4、丧服仪式:在丧礼中,晚辈给长辈穿孝主要是为了表示孝意和哀悼。这本来是出自周礼,是儒家的礼制,后来,又被人们引申成为亡人免罪。
5、哭丧仪式:哭丧是中国丧葬礼俗的一大特色。哭丧仪式贯穿在丧仪的始终,大的场面多达数次。而出殡时的哭丧仪式是最受重视的,所以有些地方有请人帮哭的习俗。
出殡有什么习俗
葬丧习俗依地方民情均有不同,且依时代变迁也有改变,但旧有的仪节名称多仍保留。出殡,也就是俗称的「出山」或「告别式」,正式的说法叫「发引」,即为哭送亡者上山头安葬,这段过程当然也要借助许多仪式来完成,当日的礼俗有: 1、转(移)柩、压棺位:将棺木由厅堂移到奠礼场所(若是搭棚子则象征性移动一下),称为「转(移)柩」。原停柩处,则泼水清洁打扫,再放置一个大竹箩,里面放燃着的烘炉、十二碗菜、发粿等物品,再放一个盛满食米的米桶,俗称「压棺位」,因停柩在堂时,棺木放置之地点会阴气较重,所以必须压棺位,使原停柩位置阳气较旺。 2、家奠(昔日称起柴头或起车头):为出殡前的隆重祭典,孝眷等一律着孝服参与,孝男孝女并需准备猪头五牲各一份(今日多改为合办一份)。 3、公奠:即故人之朋友在家奠后自由拈香。 4、旋棺、绞棺、发引:由道士引领孝眷绕灵柩三次(以示不忍别其亲),后以绳索、龙槓绞棺。发引即出殡行列开始前进之意。 5、葬列:传统有草龙、撒买路钱、开路鼓、铭旌、孝灯、姓氏灯、挽联、阵头、香亭、魂轿、司功、灵柩(车)、孝眷。丧葬途上有排路祭之俗,即为其亲戚故旧或受恩于故人者,为答谢其生前恩德,特于葬列行途上备辨香案供祭,对此乃由丧主以白布或毛巾作为答礼。 6、葬式:今多为土葬或火葬。 7、返主、安灵:葬后迎魂帛(神主)回家祀奉称为「返主」,并继续安在灵桌上,接着举行丧宴,宴请送丧之亲朋好友。 为求诸事吉祥平安,故殡葬的时辰都必须配合亡者及遗者子女之生辰八字来择定安葬吉时,以趋吉避凶,其中包括大殓,转柩及进圹掩土之吉日时辰。安葬日最忌用重丧日(正月甲日、二月乙日、三月戊日、四月丙日、五月丁日、六月己日、七月庚日、八月辛日、九月戊日、十月壬日、十一月癸日、十二月己日),出葬及除灵、合炉如果遇到重丧日,会非常不吉利。另外三丧日、三煞日、赤口日、八招日同属忌用的凶日。若丧家不得已于忌用之凶日出殡下葬,则须请道士制煞(祭煞),丧礼当中并禁家属哀哭,谓之「偷埋」,即埋葬时不让人知道,即可不忌。另外,怀孕妇女不能参加出殡仪式,若要参加则需要腰际绑上红腰带
丧葬习俗
1. 指路:亲人离世,需要举行相关仪式”指路”。在这个过程中,同时举行相应活动,让逝者认为这个地方是没有灰尘,是享福的。2. 丧服:逝者通常都穿白布衫、蓝裤。人们认为白色象征纯洁,蓝色是民族本色。布需要用平纹,不穿棉衣。子女亲手给逝者穿衣。逝者遗物,包括衣服、生活用品等,都要焚烧掉,不能遗留。3. 停灵:在民间停灵时间,一般不要超过3天,然后在殡仪馆举行追悼及告别仪式。但部分地区,让当地的”先生″,根据逝者的生辰八字,测算合适的日子举行追悼仪式。4. 出殡:过去出殡时,亲属披麻戴孝,灵车上遗体脚朝前。现在出殡有所不同,因殡葬改革,遗体需要火化。火化后,把逝者骨灰及碎骨装入布袋中,最后装入骨灰盒,一般是将骨灰盒的正面朝前。5. 死牲:过去习俗,死了人,根据穷富不同,都要死牲祭献,大至猪牛,小至鸡。逝者如年岁较髙,供品被视为福物,可以分给亲属。祭献的鸡,多留给帮忙送灵下葬的亲友出殡回来后食用。6. 合葬:夫妻合葬的讲究,是男在左,女在右,蒙古族相反。若有小辈合葬一起,小辈则在西侧,长辈在东侧。部分地区,夫妻合葬如有一方先逝去下葬,另一方逝去下葬时,需要将者骨灰盒请出,见面祭拜后,再同时下葬。7. 朝向:过去都是遗体土葬,朝向是南北竖向,现在骨灰盒是面南背北。也有部分地区参照过去习俗的南北竖向安葬,引用”百年好合”,代表永恒的安详。8. 焚烧:传统习俗,是焚烧元宝、黄纸、纸质生活用品(如:汽车、房子、电视、空调等);9. 服丧:古时的守孝习俗,近代更变为祭七(祭七:指的是头七至五七、或七七)。在家设置灵堂,祭百日和周年。服丧期间,需要穿素服,食素食。
丧葬习俗有什么
丧葬习俗流有圆坟、烧七、烧百天、烧周年、烧三周年。
1、圆坟
自古中国丧葬习俗有出殡日起三天原坟的习俗,即在墓地下葬的需到墓地,上梁、摆供品、上香、踩院子、烧纸等程式。(骨灰盒在殡仪馆存放的,只摆供品、上香、烧纸)。
2、烧七
人死之日起,每七天烧一次纸,烧七次,过七殿,共七七,四十九天,此为烧七。今天的人们往往将做七改变为四次,即:一七、三七、五七、七七。
按丧事习俗,烧一七、七七、以死者儿子为主,称做:有头,有尾;三七、以死者儿媳为主;五七、以死者女儿为主。(烧五盆纸花)。按丧事习俗,烧七(做七)。
3、烧百天、烧周年、烧三周年
死者亡故后100天,孝子要上坟烧化冥纸冥钱,或将死者亡灵请回家中祭奠。此亦为小祭,也称“百日”。
周年分头周年、二周年和三周年。头周年、二周年皆为小祭,三周年最为隆重,一般都要过大事,搭设祭棚,请鼓乐手、阴阳班子打醮念经、呈献纸活、花圈等。
扩展资料:
丧葬中,所有人手握牵引灵车绳索的人一起合唱挽歌。汉代田横的门客写的挽歌的歌辞有《薤露》、《蒿里》二章。当时田横自杀,门客哀悼他,就悲哀地唱起来了。歌辞的意思是说人就象薤上的露水,容易晒干灭亡,又以为人死了灵魂回归到泰山南边的蒿里。所以有这两章。
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小殓:为尸体净身整容,穿上寿衣。这个步骤要尽早,甚至有时在断气之前就进行。因为过几个小时,由于肌肉细胞死亡,会出现称为尸僵的四肢僵硬现象,影响穿寿衣。寿衣不能用皮质,因传统认为这样死者会转世成动物。
2、报丧:正式通知远近各处的亲友死亡时间、情况和葬礼安排。经常有严格的形势和顺序规定。
3、奔丧:亲友携带礼品、礼金、挽联、花圈等从外地来参加葬礼。
4、停灵:又称暂厝,将尸体在灵堂停放若干天,等待前来奔丧的亲友;同时有助于确定死亡而不是昏迷假死。灵堂可为家中房间、临时搭制的灵棚、或殡仪馆的专用房间。灵堂内设悼念条幅、死者遗像、供奉死者的食品(供品)、香、蜡烛、纸钱等。另外,在暂时不能正式安葬死者的情况下,将棺材寄放在寺庙等地,等待未来下葬,也可称作停灵。
5、守灵:停灵期间,已在场的亲友,特别是死者的晚辈在灵堂轮流守护死者,接受奔丧者的吊唁。在整个葬礼期间,死者亲近的晚辈(称为孝子/孝女)穿不缝边的白色粗麻布衣服或褂子,腰系草绳或麻绳,脚穿草鞋,称为孝服。
6、大殓:当着家属的面,将死者移入铺有褥子的棺材,盖上被子,钉上钉子封棺。富裕的人家可能用内棺和放置随葬品的外棺两层。
7、出殡和下葬:把棺材送到墓地埋葬。出殡开始的标志是孝子将一个瓦盆摔碎,称为“摔盆儿”。由孝子执“引魂幡”带队,有乐队吹打,沿途散发纸钱到墓地。下葬仪式有风水师协助。
8、烧七:下葬后,亲友每七天去墓地看望并烧纸钱,一共去七次共四十九天。还有类似的叫魂、烧纸钱等活动,称为“做七”。第四十九天的仪式称为“断七”,为正式葬礼部分的结束。
9、五七:北方地区在第三十五天的时候,传统叫五七,由女儿做一个纸扎葫芦,并下一碗面,俗称五七开锁。民间信仰说死者在五七之前在某一地方锁着必须,得给死者开锁,然后死者坐着葫芦过河江才能去西方极乐世界。
10、守孝:按儒教的传统,孝子应该守护在父母墓的周围三年(每个人在三岁前,基本都不离开父母怀抱,此三年感念父母恩,很多村庄也是这样产生的),期间避免娱乐、饮酒食肉、夫妻同房等。
11、牌位:家人用香烛祭品供奉写有死者名字的牌位。
12、扫墓:亲友于清明节(介之推于这一日去世)期间修理、打扫墓地。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葬礼
丧葬习俗里的丧葬礼仪都哪些
1.停尸仪式:他被移到正屋明间的灵床上,在亲属们的守护下度过生命中最后的时刻,这叫做"挺丧"。2.报丧仪式:报丧可以说是人死后的第一种仪式了,它用发信号的方式把有人逝世的消息告诉亲友和村人。3.招魂、送魂仪式:客死在他乡的魂魄,找不到归途.除非他的家人替他"招魂",使他听到那企望着他的声音,他才能够循着声音归来。4.做‘七’仪式:人们认为,人死后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所以要举行"做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结束。这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5.吊唁仪式:一般吊唁者都携带赠送死者的衣被,并在上面用别针挂上用毛笔书写的"某某致"字样的纸条6.入敛仪式:入殓有"大敛"和"小敛"之分。小敛是指为死者穿衣服,"大殓"是指收尸人棺,汉族民间俗称为"归大屋"。7.丧服仪式:在丧礼中,晚辈给长辈穿孝主要是为了表示孝意和哀悼。这本来是出自周礼,是儒家的礼制,后来,又被人们引申成为亡人"免罪"。8.出丧择日仪式:按照迷信的说法,人在刚日死,应选在柔日下葬;柔日死,应选在刚日下葬,刚日、柔日要配合好才行9.哭丧仪式:哭丧是中国丧葬礼俗的一大特色。哭丧仪式贯穿在丧仪的始终,大的场面多达数次。而出殡时的哭丧仪式是最受重视的,所以有些地方有请人帮哭的习俗。10.下葬仪式:这是逝者停留在世间的最后时刻了,一般都非常庄严肃穆。白事服务请登录安鼎生命,免费为您解答所有疑惑
瑶族的风俗习惯(传统婚礼与丧葬习俗)
瑶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广西、湖南、贵州、云南等地。瑶族的风俗习惯独特而古老,传统婚礼与丧葬习俗更是别具一格,下面就来了解一下瑶族的这些风俗习惯。
传统婚礼习俗
瑶族的传统婚礼习俗非常繁琐,需要经过多个环节才能完成。以下是瑶族传统婚礼的操作步骤:
准备阶段
在瑶族传统婚礼中,男方需要先向女方家里提亲,得到女方家人的同意后,男方家人要送上彩礼,一般包括豆腐、糖果、糯米饭、鸡鸭鱼肉等食品,以及一些贵重的物品,如银器、绸缎等。女方家人收到彩礼后,要回送一些礼品,如竹笋、蜜糖等。
迎亲阶段
在婚礼当天,男方要带着一些亲戚和朋友,来到女方家门口,女方家人会在门口摆放一些门槛,男方需要跨过这些门槛,表示他能克服困难迎娶新娘。男方进入女方家后,女方家人会给男方泡茶,表示欢迎,并且让男方猜茶中的物品,如果猜对了就可以得到一些奖励。
过门阶段
男方和女方在女方家里进行一些仪式后,就可以开始出发了。女方要穿上瑶族传统的婚衣,由女方家人披着红色的绸缎,然后由男方背着女方出门,女方要用一块红布遮住脸,表示害羞和保持纯洁。在出门前,女方家人会在门口摆放一些障碍物,男方需要克服这些障碍物,才能带着新娘出门。
婚礼仪式
在婚礼仪式上,男方和女方要先行拜祭祖先,然后进行一些交杯酒、敬烟等仪式。最后,男方要带着新娘回到男方家中,进行一些家庭仪式,如点灯、燃烛等,表示新婚夫妇的幸福美满。
丧葬习俗
瑶族的丧葬习俗也非常独特,以下是瑶族丧葬的操作步骤:
守灵阶段
在瑶族丧葬中,死者的家人要在家中守灵,为死者祈祷,同时也要接待前来慰问的亲友。在守灵期间,家人要穿上黑色的衣服,表示哀悼之意,同时要摆放一些祭品,如糯米饭、水果、鸡鸭鱼肉等。
入殓阶段
在死者身体发生变化后,家人要将死者的遗体进行入殓,然后进行一些仪式,如点香、燃烛等,表示对死者的敬意和哀思。
告别仪式
在告别仪式中,家人要将死者的遗体放在一张白布上,然后由家人和亲友轮流拜别,表示对死者的缅怀和祝福。最后,家人要将死者的遗体送入灵车,进行最后的告别。
火化仪式
在火化仪式中,家人要将死者的遗体送到火化场,进行火化仪式。在火化仪式中,家人要燃放一些纸钱、烛炮等,表示对死者的祭奠和祝福。最后,家人要将死者的骨灰收集起来,进行安葬。
本文相关文章:
当秋天遇上秋天(习惯一个人回家,习惯一个人购物,习惯一个人看电影歌词是什么歌曲)
2024年5月16日 21:30
印度的风土人情(印度的居住环境,饮食,起居习惯,风土人情.)
2024年3月5日 14:00
更多文章:
变形金刚3影评(谁能帮我写篇变形金刚3的英文影评急!!!字数150左右,采纳后有追加)
2024年4月7日 07:40
平时生活中你见过哪些高尚的行为,请写下二中来?什么样的行为称得上高尚举个例子说说
2024年9月29日 23:40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024年4月11日 23:50
欢乐颂小说结局(欢乐颂小说结局是什么 樊胜美关雎尔邱莹莹安迪曲筱绡结局)
2024年7月2日 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