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2021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内容)
本文目录
- 2021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内容
- 一图读懂2021年天津《政府工作报告》
- 2021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解读: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预计供给端将发力
- 房地产业解读2021政府工作报告要点
- 简要概括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主要内容
-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要点
-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了哪些税费大事
2021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内容
首先成绩方面,我们要记住四个关键词:唯一、全面、决定性、重大。唯一: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全面: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决定性: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重大: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又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其次,对去年的重点工作从国家层面来看,分了9个方面来总结,这里我们来看申论会涉及的前7个方面:一、经济:在疫情防控的同时推出六稳六保系列措施(这个在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详细的介绍),经济方面的措施主要是:通过实施阶段性大规模减税降费、创新宏观政策实施方式,支持银行定向增加贷款并降低利率水平、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付本息,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对大企业复工复产加强点对点服务等系列措施,取得了率先复工复产,经济恢复好于预期,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3%的效果。可以看出经济领域应对疫情,政府在职能范围内能采取的措施主要两个层面:一是减税降费。二是给予金融优惠政策。六稳六保及后续减税降费系列措施都是恢复经济发展,促进复工复产的措施,这在去年和今年的省考中都有充分的体现。在2021年江苏省考中,在材料2中就以复工复产为话题详细展现了J市临湖区是如何开展对该区企业复工复产落实点对点服务的,其中的措施包括政府为解决辖区企业用工荒的问题,牵头为辖区企业搭建人才共享平台,通过大数据和智能推荐技术,使人才简历与模板库进行多维匹配,按匹配度为企业用户提供合适的人才,解决企业用工荒问题。同时,为鼓励更多人注册使用这个平台,投入引导经费,对在辖区内的注册并使用平台进行人才共享的供需双方企业分别给予奖励。2020年广东省考中,材料1、材料2、材料3专门来谈广东应对疫情影响采取的措施,比如深圳各级党组织带头下沉社区,既当社会暖心人,又做企业服务员,形成群防群治、联防联控强大合力;市区两级分类推动,司法局编制疫情期间劳务关系合规指南;针对密切接触者居家医学观察事项提供执法指引,网络普法、线上咨询全面展开;制定禁止食用野生动物条例,从源头上控制重大公共卫生风险。举办线上广交会,网络招聘会,佛山启动专车专列接送务工人员返岗;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用,延长社保免征政策期限;发放延迟复工补助等措施积极应对疫情影响。惠州启动新的智能审批系统,在商事登记上实现秒批,加快各类证件办理速度。这就是国家宏观政策在各省各地的具体落实,国家的政策非常宏观,很多是指导思想性质,但是到了各地却因地制宜,结合本地特色来实施。二、就业。措施主要是:加大稳岗扩岗激励力度;多渠道做好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加强生活必需品保供稳价;线上办公、网络购物、无接触配送等广泛开展;大幅度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对疫情遇困难群众及时给予救助;全力应急抢险救灾,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这个措施部分可以看出第一二条是稳就业的措施,第三四五六七是为就业创造良好环境的措施,毕竟政府不能创造就业岗位,更多的体现为创造就业岗位提供配套的政策支持。如何体现多渠道为重点群体做好就业工作,很明显,去年考试主题中出现的鼓励夜经济、地摊经济的发展就是采取措施之一。比如在2020年湖北省考申论中,材料2中的G市市政府就将“夜经济”作为疫后重振、缓解就业压力、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在一个繁华的“夜经济”聚集点,拿出60个紧俏摊位,提供给失业人员和贫困对象,免摊位费、水电费,极大了缓解了疫情期间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
一图读懂2021年天津《政府工作报告》
1月25日上午,天津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开幕会上,市长廖国勋作《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对2035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指导思想、主要目标与重点任务进行了概要阐述。
“十三五”期间特别是2017年以来,天津始终保持战略定力,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发展效益和绿色发展。一系列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重大举措交出了怎样的成绩单?十四五”期间,天津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什么?2021年,天津要全力做好的重点工作是什么?特别是事关民生的大事有多少?
一起来看~
来源:天津广播
2021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解读: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预计供给端将发力
文章来源:中指研究院报告要点1.宏观经济:宏观政策不急转弯2.住房政策:“房住不炒”,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3. 财税金融:金融机构要坚守服务实体经济的本分3月4日-3月5日,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和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相继召开,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规划及2035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是本次两会焦点。3月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我们针对政府工作报告中与房地产相关的若干关键点进行梳理,分析在“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房地产行业所面临的新的宏观和政策环境。1、宏观经济:宏观政策不急转弯【报告原文】◆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进出口量稳质升,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经济增速是综合性指标,今年预期目标设定为6%以上,考虑了经济运行恢复情况,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推进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增速、就业、物价等预期目标,体现了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要求,与今后目标平稳衔接,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要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强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精准调控。宏观政策要继续为市场主体纾困,保持必要支持力度,不急转弯,根据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完善,进一步巩固经济基本盘。◆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考虑到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和经济逐步恢复,今年赤字率拟按3.2%左右安排、比去年有所下调,不再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因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财政支出总规模比去年增加,重点仍是加大对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的支持力度。◆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处理好恢复经济与防范风险的关系。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优化存款利率监管,推动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继续引导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今年务必做到小微企业融资更便利、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视情提出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物价水平保持总体平稳。——李克强总理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表:近几年主要宏观指标对比数据来源:中指研究院综合整理【中指观点】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我国经济表现出较强韧性,经济运行稳定恢复、好于预期,各项量化指标任务全面完成,GDP突破百万亿元大关,增长2.3%,是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十三五”规划亦圆满收官,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均较好实现,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历史性成就。2020年以来我国经济走出了一条“V型”曲线,投资、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突出,而消费恢复力度仍显不足。2021年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比较突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尚未根本消除,此次将经济发展目标设定在6%以上,一方面,表明今年经济整体运行预期向好,另一方面,6%以上的设定也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当前经济运行恢复情况、当前形势的全面评估,为经济运行提供稳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受去年基数影响,预计全年经济增速表现前高后低的态势较为明显。图:2017年以来M1和M2同比增速数据来源:央行,中指研究院综合整理宏观政策方面,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宏观政策要继续为市场主体纾困,保持必要支持力度,不急转弯,根据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完善,进一步巩固经济基本盘”,中央强调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赤字率拟按3.2%左右安排,低于2020年,不再发行抗疫特别国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将为经济恢复继续提供必要支持,同时,推动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宏观环境整体仍将保持稳定,部分阶段性措施或将逐渐退出;2021年1月M2增长9.4%,虽较2020年底有所回落,但整体仍处在较高水平,预计货币政策将温和、平滑回归常态。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经济面的稳中向好,一定程度上预示着今年货币政策将逐渐回归常态,但在当前复杂的内外环境下,经济的发展仍面临较多不确定干扰因素,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整体货币政策不会“急转弯”,也不具备明显收紧的基础,居民收入增加、购买力提升等,均将对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提供较大支撑。2、住房政策:“房住不炒”,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报告原文】◆ 保障好群众住房需求。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通过增加土地供应、安排专项资金、集中建设等办法,切实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给,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降低租赁住房税费负担,尽最大努力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缓解住房困难。◆ 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5%,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 政府投资更多向惠及面广的民生项目倾斜,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提升县城公共服务水平。——李克强总理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表:近三年两会住房相关表述资料来源:中指研究院综合整理【中指观点】房地产市场调控方向:“房住不炒”,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房地产调控内容整体延续了往年提法,除了“房住不炒”外,“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亦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房住不炒”总基调不变,短期调控政策仍将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整个政策环境的松紧程度仍将体现在因城施策方面。今年以来部分热点城市房地产市场延续了去年下半年的热度,项目认筹率高、“打新热”不断、高价地频出,市场情绪出现明显不稳波动,导致调控政策迅速启动。1月以来,上海、杭州、深圳等城市接连出台楼市新政,从限购、限贷、限售等方面不断加码、补漏洞,土拍规则亦有升级,其中,上海房地产市场以及政策动向在区域内甚至全国均具有明显的风向标意义,这轮政策出台的速度、频次、力度以及范围均显著于其他等级城市;深圳发布了所有二手小区成交参考均价,力度亦明显加大,政府稳房价、稳预期的态度更加彰显。一线城市的调控政策亦为其他城市提供了“范本”,短期内土地市场热度较高、房价存在较大上涨预期的城市,仍将继续加码调控政策,预计今年房地产市场的“金三银四”,或是热点城市的政策高发期。租赁住房:增加供给、规范市场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其中重要部分就是高度重视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加快完善长租房政策,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从土地供给、政策支持、企业参与等方面推动租赁市场发展,中央将“租赁住房”放到了空前高度。今年两会再次提出“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通过增加土地供应、安排专项资金、集中建设等办法,切实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给,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降低租赁住房税费负担,尽最大努力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缓解住房困难”,是继2018年两会提出“培育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共有产权住房。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后,时隔两年,再次将“租赁”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由之前的“培育”市场到现在的“切实增加”供给,租赁住房已然成为政府大力发展的对象,成为解决大城市住房问题的重要着力点。租赁住房的建设,一方面可以为新市民、青年人提供住房保障;另一方面,在稳定城市房地产市场方面,也将起到积极作用。经过过去几年的发展,租赁市场也暴露出一些不良问题,政府监管范围和力度偏弱,租赁住房的供应量不足,供应方、运营方的积极性不高,租赁双方的权益有待获得更好地保障,租赁各个环节亦需要进一步打通,将“灰色地带”透明化。2020年,住建部发布《住房租赁条例》,另外有20余城细化和完善了租赁相关政策,多维度推动市场的良性发展。2021年,中央已明确要求重点城市在土地供应计划中单列租赁用地,明确供应比例下限,租赁住房的供应将明显放量;安排专项资金、集中建设等,加快完善长租房政策,租赁市场的发展值得期待。土地供给:增加供给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增加土地供应”,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通知,要求重点城市2021年住宅用地供应“两集中”,公告供应量不得低于近五年平均完成交易量。重点城市“两集中”供地,客观上将带动土地竞拍热度降低,促使土地市场更加平稳运行,整体上将对企业、地方政府、购房者均产生较大影响。梳理重点城市近五年住宅用地成交情况,郑州、青岛、济南等城市年均成交住宅用地超100宗,若按一年三次集中出让地块,单次出让地块数量将超40宗,部分城市出让规划建筑面积超400万平方米,出让金超300亿。单次大规模的集中出让对企业的现金流管理、投资、营销、融资等方面均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天津、济南、福州等城市已发布拟安排三次集中公告的时间,接下来将有更多城市明确时间以及政策细则,有利于企业及时调整投融资以及营销策略。值得一提的是,集中供地下,企业需要关注部分城市当前中长期库存去化压力较大的问题。表:2016-2020年重点城市住宅用地成交情况注:重庆覆盖主城区,住宅用地涵盖纯住宅用地和综合用地。数据来源:CREIS中指数据,中指·地主城市更新: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老旧小区改造量明显增加2020年中央多次强调要加强存量住房改造提升,以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年底住建部王蒙徽部长发文《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详细介绍了八大目标任务,同时提出从稳妥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方案、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完善土地出让收入分配机制、改革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和提升住房品质五个方面完善住房制度。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十四五”时期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未来五年城市更新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图:《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主要任务资料来源:中指研究院综合整理老旧小区改造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4.03万个,超额完成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3.9万个目标。今年,老旧小区改造数量进一步提升,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较2020年实际完成量增加约1.3万套,由此带来的社区服务规模也将进一步增加。关于棚改,“十三五”时期,全国新开工改造棚户区超过2100万套,超额完成2000万套目标任务,明显改善了居民住房条件。“十四五”规划未设新的棚改目标,整体上各城市将结合城市住房实际情况,单独合理安排棚改计划,预计总规模较以往将明显缩减。2021年2月,住建部确定杭州、亳州、湘潭、柳州、深圳、郑州、内蒙古乌海、青岛、徐州、四川遂宁10城市为2020年棚户区改造工作拟激励支持的城市,棚改仍在持续推进,只是力度在减弱。3、财税金融:金融机构要坚守服务实体经济的本分【报告原文】◆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坚决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注册制改革,完善常态化退市机制,加强债券市场建设,更好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拓展市场主体融资渠道。强化金融控股公司和金融科技监管,确保金融创新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进行。完善金融风险处置工作机制,压实各方责任,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金融机构要坚守服务实体经济的本分。——李克强总理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观点】2020年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提“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亦重墨提及,中央更加重视防范风险,防止资本的无序扩张形成泡沫,提高对资本的约束力。防范金融风险已经成为2021年监管部门的工作重点,今年将“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写入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同时报告中亦明确提出“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金融机构要坚守服务实体经济的本分”,相关提法力度和口吻均较为严厉。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多次指出房地产是现阶段我国金融风险方面最大的“灰犀牛”,已经成为重点监管对象。近两年中央不断强调要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去年8月房企“三道红线”出台,12月底银行端的“两道红线”发布,针对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主要对象的措施均有实施,今年以来北上广深杭等热点城市均严查经营贷、消费贷等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接下来或将有更多城市加入强化资金监管行列,预计企业端“三道红线”的试点范围也将继续扩大。从发展实体经济的角度上看,房地产金融监管不断强化,严控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也将进一步为实体经济导入资金,促进经济的高质量恢复。
房地产业解读2021政府工作报告要点
文章来源:中房网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一年,我国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了“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其中一些内容值得房地产行业关注。经济运行方面,报告称要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视情提出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物价水平保持总体平稳,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黑土地保护工程,确保种源安全,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5%,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支撑体系。扎实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加强边疆地区建设。积极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保障好群众住房需求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在介绍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时,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不少内容也值得房地产行业重点关注。对于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进出口量稳质升,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强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精准调控。宏观政策要继续为市场主体纾困,保持必要支持力度,不急转弯,根据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完善,进一步巩固经济基本盘。货币政策方面,报告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处理好恢复经济与防范风险的关系。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在扩大有效投资方面,今年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提升县城公共服务水平。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和乡村建设方面,报告称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稳步推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发展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强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对于房地产行业最为关注的住房领域的表述,报告称要保障好群众住房需求。除“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是往年提法的延续外,“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这一表述则是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基础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及对大城市住房问题的关注。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中房网表示,这一表述对于今年各类大城市的房地产政策和市场的变化有较大的影响。从报告的具体表述来看,增加了两类房源供给,并落实租赁市场改革。此次政策明确,通过增加土地供应、安排专项资金、集中建设等办法,切实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给。严跃进认为,后续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将成为大城市重点铺开的产品,此类产品将承担解决住房问题的重要角色,后续房地产企业在地产开发等方面需要关注。而为了实现此类产品的供给,此次政策明确了通过土地、财政和规划等方面给予的政策支持,具有非常好的导向。另一方面,报告还明确,要“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降低租赁住房税费负担,尽最大努力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缓解住房困难”,这也意味着后续将继续在租赁市场的发展方面发力。在严跃进看来,该领域有三层含义:第一、租赁住房的发展,其目标是要解决两类群体的住房需求,即新市民和青年人,这也是后续租赁产品开发和经营可以关注的目标群。第二、租赁市场的发展将更聚焦于长租房市场,后续或也形成长租房的各类配套政策。第三、此次政策比较明确提及租房税费降低的内容,也使得后续租赁市场业务发展可以减负,这也是相关企业和租房者可以重点关注的内容。
简要概括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主要内容
法律分析: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3%
为市场主体减负超过2.6万亿元
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
年初剩余的551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
国内疫情防控仍有薄弱环节,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二十七条 一切国家机关实行精简的原则,实行工作责任制,实行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制度,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反对官僚主义。
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要点
2020年工作回顾■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3%;■ 全年为市场主体减负超过2.6万亿元,其中减免社保费1.7万亿元;■ 年初剩余的551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 新冠肺炎患者治疗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十三五”时期主要成就■ 国内生产总值从不到70万亿元增加到超过100万亿元;■ 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工程、超级计算、量子信息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消除绝对贫困;1亿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 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视情提出经济增长预期目标;■ 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5%;■ 森林覆盖率达到24.1%;■ 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和城市黑臭水体;■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基本同步;■ 人均预期寿命再提高1岁;■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提高到95%。2021年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 坚持常态化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严防出现聚集性疫情和散发病例传播扩散,有序推进疫苗研制和免费接种;■ 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 今年赤字率拟按3.2%左右安排,不再发行抗疫特别国债;■ 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从月销售额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 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到100万元的部分,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再减半征收所得税;■ 引导银行扩大信用贷款、持续增加首贷户,推广随借随还贷款;■ 降低或取消部分准入类职业资格考试工作年限要求;■ 推动放开在就业地参加社会保险的户籍限制;■ 将行政许可事项全部纳入清单管理;■ 企业和群众经常办理的事项,今年要基本实现“跨省通办”;■ 中小企业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再降10%;■ 取消港口建设费,将民航发展基金航空公司征收标准降低20%;■ 中央本级基础研究支出增长10.6%;■ 加大5G网络和千兆光网建设力度;■ 稳定增加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取消对二手车交易不合理限制;■ 增加停车场、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加快建设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 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 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增加30元和5元;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了哪些税费大事
2021年工作回顾原文: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过去一年优化和落实助企纾困政策,巩固经济恢复基础。上亿市场主体承载着数亿人就业创业,宏观政策延续疫情发生以来行之有效的支持路径和做法。去年新增减税降费超过1万亿元,还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煤电和供热企业实施阶段性缓缴税费。实践表明,减税降费是助企纾困直接有效的办法,实际上也是“放水养鱼”、涵养税源,2013年以来新增的涉税市场主体去年纳税达到4.76万亿元。加强铁路、公路、航空、海运、港口等运输保障。加大对受疫情影响严重行业企业信贷投放,继续执行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和信用贷款支持政策,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幅超过40%,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原文: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过去一年强化创新引领,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加强国家实验室建设,推进重大科技项目实施。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提高间接费用比例,扩大科研自主权。延续实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将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开展重点产业强链补链行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加快,新兴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2022年政府工作任务原文: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大力拓宽就业渠道,注重通过稳市场主体来稳就业,增强创业带动就业作用。财税、金融等政策都要围绕就业优先实施,加大对企业稳岗扩岗的支持力度。各类专项促就业政策要强化优化,对就业创业的不合理限制要坚决清理取消。各地都要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 原文: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坚持阶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结合,减税与退税并举。一方面,延续实施扶持制造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减税降费政策,并提高减免幅度、扩大适用范围。对小规模纳税人阶段性免征增值税。对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至300万元部分,再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各地也要结合实际,依法出台税费减免等有力措施,使减税降费力度只增不减,以稳定市场预期。另一方面,综合考虑为企业提供现金流支持、促进消费投资、大力改进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今年对留抵税额实行大规模退税。优先安排小微企业,对小微企业的存量留抵税额于6月底前一次性全部退还,增量留抵税额足额退还。重点支持制造业,全面解决制造业、科研和技术服务、生态环保、电力燃气、交通运输等行业留抵退税问题。增值税留抵退税力度显著加大,以有力提振市场信心。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中央财政将加大对地方财力支持,补助资金直达市县,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强资金调度,确保退税减税这项关键性举措落实到位,为企业雪中送炭,助企业焕发生机。 原文: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优化监管考核,推动普惠小微贷款明显增长、信用贷款和首贷户比重继续提升。引导金融机构准确把握信贷政策,继续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企业给予融资支持,避免出现行业性限贷、抽贷、断贷。发挥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作用。推进涉企信用信息共享,加快税务、海关、电力等单位与金融机构信息联通,扩大政府性融资担保对小微企业的覆盖面,努力营造良好融资生态,进一步推动解决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原文: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延续执行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等阶段性稳就业政策。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明显提高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今年高校毕业生超过1000万人,要加强就业创业政策支持和不断线服务。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和就业保障,促进农民工就业,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深入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增强双创平台服务能力。完善灵活就业社会保障政策,开展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坚决防止和纠正性别、年龄等就业歧视,着力解决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突出问题。增强公共就业服务针对性。继续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共建共享一批公共实训基地。使用100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支持稳岗和培训,加快培养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急需人才,让更多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让三百六十行行行人才辈出。原文: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增强预算的约束力和透明度。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完善税收征管制度,依法打击偷税骗税。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深化中小银行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改革,加快不良资产处置。完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机制,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原文:加大企业创新激励力度。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化产学研用结合。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促进创业投资发展,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科技中介服务专业化水平。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力度,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完善设备器具加速折旧、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这相当于国家对企业创新给予大规模资金支持。要落实好各类创新激励政策,以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壮大新动能。 原文:多措并举稳定外贸。扩大出口信用保险对中小微外贸企业的覆盖面,加强出口信贷支持,优化外汇服务,加快出口退税进度,帮助外贸企业稳订单稳生产。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充分发挥跨境电商作用,支持建设一批海外仓。积极扩大优质产品和服务进口。创新发展服务贸易、数字贸易,推进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深化通关便利化改革,加快国际物流体系建设,助力外贸降成本、提效率。 原文:加强社会保障和服务。稳步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确保按时足额发放。继续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加快推进工伤和失业保险省级统筹。做好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优待抚恤工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优化城乡养老服务供给,支持社会力量提供日间照料、助餐助洁、康复护理等服务,鼓励发展农村互助式养老服务,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减轻家庭养育负担。强化未成年人保护。提升残疾预防和康复服务水平。加强民生兜底保障和遇困群众救助,努力做到应保尽保、应助尽助。
更多文章:
T-ara朴智妍个人资料,T-ara朴智妍个人资料?tara事件(tara事件真相)
2024年6月12日 10:30
入秋的第一杯奶茶(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是什么梗(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暗示))
2024年8月5日 19:40
皮皮鲁送你100条命(11月20日《皮皮鲁送你100条命》在京首发小说txt全集免费下载)
2024年7月31日 11:10
在客户服务策略中,个性化服务主要包括?个性化服务用两个字形容
2024年6月28日 02:20
大一新生面临的四个主要问题是什么?大一新生第一年最应该做什么
2024年4月18日 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