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ppt(如何区别环节动物和线行动物)
本文目录
- 如何区别环节动物和线行动物
- 环节动物和线形动物如何区分
- 如何区别某个动物是环节动物还是线形动物
-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知识点
- 初二生物线型动物和环形动物的区别(就是圆柱状和圆筒状有什么区别)
-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 介绍海洋动物的PPT,小学一年级的家庭作业
- 线形动物和环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 线形动物运动方式
- 腔肠动物、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分别是什么
如何区别环节动物和线行动物
1 形态上 线形动物不分节 环节动物同律分节 2 环节动物有闭管式循环 线行动物可看作无循环系统3 环节动物雌雄同体 异体受精 线性动物雌雄异体
环节动物和线形动物如何区分
可通过以下几点来区分:
1、身体形状
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
环节动物身体细长,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
2、身体形态结构
线形动物门体壁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道不弯曲,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
环节动物体壁有3胚层构成,具有真体腔。真体腔是由体壁中腔层和肠壁中腔层围成的腔。
3、排泄系统
线形动物有排泄器官-肛门。从线形动物开始,消化道出现了肛门,有口和肛门二个开口,食物经口、咽、肠、直肠,再由肛门排出,使消化和吸收后的食物不再与新进入的食物相混合,这比不完全消化系统更完善、更高度分化,在进化上有很大的意义。
环节动物排泄器官为后肾管型,典型的后肾管为一条迂回盘曲的管子一端开口于前一体节的体腔称肾口,具有带纤毛的漏斗,另端开口于本体节的体表为肾孔,排泄物直接从肾口进入管内,效率更高。
4、常见动物
常见线形动物如醋线虫、钩虫、蛲虫、蛔虫、丝虫、鞭虫、旋毛虫等。
常见环节动物如蚯蚓、蚂蝗、沙蚕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线形动物门
百度百科-环节动物
如何区别某个动物是环节动物还是线形动物
环节动物:体外有由表皮细胞分泌的角质膜,体壁有一外环肌层和一内纵肌层。通常有几丁质的刚毛,按节排列。有头或口前叶,附肢有或无。闭管式循环系统 线形动物:身体一般为细线形或圆筒形的一类动物,常见的线形动物有钩虫、寄生在人体的蛔虫和蛲虫。在线形动物的体壁和消化管之间出现了一个空腔,这是动物界最早出现的一种体腔。这种体腔使动物身体内部的器官有了一个存放之地,但体腔与体壁的肌肉层之间没有体腔膜,体腔也没有任何孔道与外界相通,所以比较原始、简单。这种体腔又叫假体腔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知识点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知识点如下:
1、线形动物:
形态特征:线形动物身体细长柔软,通常呈圆柱形或针状。它们没有明显的体节,也没有刚毛。
多样性:线形动物是动物界最多样化的一类,已经发现和描述了超过10万种线形动物。它们广泛分布于各种环境中,包括土壤、淡水、海洋和寄生于其他生物体内。
消化系统:线形动物具有完整的消化系统,包括口、食道、肠和肛门。它们一般以细菌、真菌、植物残渣或其他微小有机物为食。
繁殖方式:线形动物的繁殖方式多样,既可以通过有性生殖,也可以通过无性生殖进行繁殖。有些物种甚至可以通过自体受精实现自我繁殖。
经济意义:线形动物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分解有机物质,促进营养循环。此外,它们也有一些对人类有害的寄生物种,如蛔虫和钩虫。
2、环节动物:
形态特征:环节动物的体型长而圆柱,通常分为许多环节或体节。每个体节都具有重复的结构,包括内外皮层、肌肉和体腔。
呼吸系统:环节动物的呼吸系统通常通过皮肤表面进行气体交换。某些物种还具有鳃或呼吸管来增强氧气吸入。
消化系统:环节动物具有完整的消化系统,包括口、咽、食道、胃和肠。它们一般以有机废料、腐殖质或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
运动方式:环节动物的运动由众多的体节和与之相连的环节肌肉协同完成,使得它们能够爬行、游泳、钻入土壤等。
繁殖方式:环节动物的繁殖方式多样,既可以通过有性生殖,也可以通过无性生殖实现。有些物种甚至具有一定的再生能力。
软体动物介绍
1、外部特征:软体动物的身体通常由头部、足和内脏组成。它们没有脊椎骨,身体通常被柔软的外壳或肌肉覆盖。
2、多样性:软体动物是动物界中最多样化的一个门类,已经发现并描述了大约10万种不同的软体动物。它们生活在各种环境中,包括海洋、淡水和陆地。从微小的螺旋藻到巨大的章鱼,软体动物的体型和形态差异很大。
初二生物线型动物和环形动物的区别(就是圆柱状和圆筒状有什么区别)
1、外表不同。线形动物门:身体细长,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环节动物身体细长,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节与节之间有一深槽,称节间沟,在体节上又有较浅的沟称体环
2、内部构造不同。圆筒形是中空的。圆柱形不是。
3、环节动物的身体是一节节组成的,而线形动物是一个整体。区别主要在内部,神经和肌肉的区别。环节动物可以指哪动哪,而线形动物是牵一发动全身。
百度百科 环节动物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线性动物的特征为:成虫体长一般30~40cm左右,直径0.5mm,最长的可达1.5m;直径3mm。雌性一般比雄性更长,体表呈暗褐色或黑色。身体没有明显的头部,前端有口,后端尖细,或分叉成二叶或三叶状。
线形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在前端有环绕着咽的围咽神经环和与其相连的侧神经节和腹神经节等,是圆筒形的神经系统。由围咽神经环向前发出6条神经通向前端的感觉乳突,向后发出6条神经索,即1条背神经索,1条腹神经索,2条背侧神经索,2条腹侧神经索。
环节动物的特征为:体腔是由中胚层形成时出现的中胚层体腔囊发育而来的。第一次出现的体腔是线形动物的假体腔。而真体腔是由体壁中胚层和肠壁中胚层围成的腔。真体腔是由中胚层囊裂开而成的,故也称裂体腔。真体腔是继假体腔之后出现的,也称次生体腔。
环节动物的循环系统是一种较高级形式的闭管式循环系统,由纵血管、环血管及微血管组成,血液始终在血管中流动。体前端咽背侧由一对咽上神经节愈合成脑,左右由一对围咽神经与一对愈合的咽下神经节相连,由此向后伸的腹神经索纵贯全身。整体形似索式,故称索式神经。
扩展资料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分类:
1、台胃蚓(Desmogaster sinensis)也称“中华合胃蚓”,链胃蚓科。体长而大,长达54厘米。体壁光滑,略透明,近于白色,前端微呈淡黄。除前三节外,每个环节都划分为四个体环。环带不显著。产于我国苏州、无锡和南京一带。
2、毛蚓(Pheretima tschiliensis)体呈长圆柱形,长达40厘米,每一节环生刚毛数十至百余条不等。背面黑褐,腹面灰白色。生殖带环状,在第14~16节间。受精囊孔3对。以带有机物的土壤为食。卵1~3个,产在“蚓茧”中,经一月左右孵出。
3、蛭纲(Hirudinea)环节动物门的一纲。体一般长而扁平,二十七节,环节表面有体环,无刚毛,前后各有一个吸盘。生活于淡水或湿润处,大多营半寄生生活。如蚂蟥、水蛭、鱼蛭、山蛭等。
4、鱼蛭(Trachelobdella sinensis)也称“中华颈蛭”,鱼蛭科。体长,背部稍隆起,长10厘米余。头部横卵圆形,颈短而狭,躯干扁阔呈长圆形,有少数横列黄点,后吸盘大。体色淡黄或灰白,环带粉红色。体侧有11对圆形皮肤囊,能作有节奏的伸缩。
5、蚂蟥(Whitmania)水蛭科的一属。我国常见的为宽体蚂蟥(W.pigra)亦称“宽体金线蛙”。体略呈纺锤形,扁平而较肥壮,长6~13厘米。背面通常暗绿色,有五条黑色间杂淡黄的纵行条纹。前吸盘小,口内有齿,但不发达。
百度百科—环节动物
介绍海洋动物的PPT,小学一年级的家庭作业
海洋动物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海洋动物 英文名称:marine faunal group;marine animal 定义1:分布在海洋中的动物群。 应用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生物地理学(二级学科) 定义2: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以摄取植物、微生物、其他动物或有机碎屑为生的异养型海洋生物。按生活方式分为海洋浮游动物、海洋底栖动物、海洋游泳动物和海洋寄生动物;按有无脊椎分为海洋无脊椎动物和海洋脊椎动物。 应用学科:资源科技(一级学科);海洋资源学(二级学科) 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求助百科名片 海洋脊椎动物海洋动物是海洋中异养型生物的总称。门类繁多,各门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可以有很大差异。微小的有单细胞原生动物,大的有长可超过30米、重可超过190 吨。从海上至海底,从岸边或潮间带至最深的海沟底,都有海洋动物。 目录 海洋动物简介 海洋动物分布 海洋动物划分按生活方式划分 按分类系统划分 海洋动物特点 海洋动物分类海洋无脊椎动物 海洋原索动物 海洋脊椎动物 海洋动物之最 十大最危险动物 图书信息 内容简介海洋动物简介 海洋动物分布 海洋动物划分 按生活方式划分 按分类系统划分 海洋动物特点 海洋动物分类 海洋无脊椎动物 海洋原索动物 海洋脊椎动物 海洋动物之最 十大最危险动物 图书信息 内容简介展开 本段海洋动物简介 海洋动物(marine animals)是海洋中异养型生物的总称。海洋是重要的生命 海洋动物 支持系统,海洋动物是生物界重要的组成部分。门类繁多,各门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可以有很大差异。微小的有单细胞原生动物,大的有长可超过30米、重可超过190 吨。从海上至海底,从岸边或潮间带至最深的海沟底,都有海洋动物。海洋中各门类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十分不同的异养型生物的总称。它们不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将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只能以摄食植物、微生物和其他动物及其有机碎屑物质为生。 海洋动物现知有16~20万种,它们形态多样,包括微观的单细胞原生动物,高等哺乳动物--蓝鲸等;分布广泛,从赤道到两极海域,从海面到海底深处,从海岸到超深渊的海沟底,都有其代表。海洋动物可分为海洋无脊椎动物、海洋原索动物和海洋脊椎动物3类。 本段海洋动物分布 在海洋中的动物群:海洋的生活条件相对一致,面积广大,动物中除鱼类、鲸类 海洋动物 ,还有浮游动物和游泳动物,如头足类和水母等。在深海层,仅发现不依赖浮游生物生存的动物。在许多大洋区,海流将营养丰富的深层海水带到浅层,使海洋浅层带增加了鱼类产量。在海底生活的底栖动物,包括固着动物,如海绵、腔肠动物、管沙蚕等和运动动物,如甲壳类、贻贝、各种环节动物、棘皮动物等。珊瑚动物在热带海洋发展最充分。珊瑚礁是由大量建礁动物和植物的白垩质骨骼物质(特别是珊瑚和苔藓虫)沉积而成的。在珊瑚礁环境中动物最密集且最多样化。 本段海洋动物划分 按生活方式划分 海洋动物主要有海洋浮游动物、海洋游泳动物和海洋底栖动物三个生态类型。 按分类系统划分 海洋动物共有几十个门类,可分为海洋无脊椎动物和海洋脊椎动物两大类,或分为海洋无脊椎动物、海洋原索动物和海洋脊椎动物三大类。 本段海洋动物特点 对环境依赖性强,数量大,深海动物抗压力能力高。 本段海洋动物分类 海洋无脊椎动物 种数、门数最为繁多,占海洋动物的绝大部分。主要的门类有:原生动物(Protozoa)、海绵动物(Porifera)、腔肠动物(Coelenterata)、扁形动物(Platyhelminthes)、纽形动物 (Nemertinea)、线形动物(Nemathelminthes)、环节动物(Annelida)、软体动物(Mollusca)、节肢动物(Arthropoda)、腕足动物(Brachio-poda)、毛颚动物(Chaetognatha)、须腕动物(Pogonopho-ra)、棘皮动物(Echinodermata)和半索动物 (Hemichor-data)等。其中腕足动物、毛颚动物、须腕动物、棘皮动物、半索动物等是海洋中特有的门类。 演化历史 海洋为最古老的栖地,生命源于海洋。早在寒武纪诸多高阶分类单元如门、纲的代表种就已同时出现,但后来有很多类别灭绝,仅留下化石或少数的活化石种,例如鹦鹉螺、鲎、海豆芽等等,有的绵延子孙,众多分歧成许多品种。就现生动物门而论,概略可分为30多门(分类学家对此最高阶分类单元仍时有新发现并修正、综合),其中自由生活栖息在海洋的有8 门之多,又有14 门动物只分布于海洋;分布于淡水的有14 门,但没有整个门的动物都只产于淡水的;陆地产的则只有10 门,其中有一门动物只产于陆地,显见海洋为生命之母。此外,海洋无脊椎动物诸门中,有许多动物门的种类很少,而且型态又特异,这些物种本身就是演化天择的成果 结构功能 这些物种在结构及功能上呈现多样化,可由简至繁逐一找出代表,例如消化道上有不具口及肛门的海绵,有口无肛门的腔肠、扁虫,到有了前后分开为口及肛门的纽形动物。海洋无脊椎动物因海水浮力大,而产生不同于陆生动物之支撑结构;有的受限于吸附力、表面张力而成小生物;有的充满中胶层如漂浮的大型水母(海蜇皮即此类生物之产品);有的具砂质为主的六放大海绵高可及一公尺;有的具几丁质为主的外骨骼可支撑出大个体如虾、蟹;或以碳酸钙为主,营造出美丽但笨重的壳,如贝、螺。更有细胞包围在外的内骨骼,如海胆的是碳酸钙,海豆芽的是磷酸钙(人类骨骼是以磷酸钙为主)。这些多样化的支撑系统不仅增大了个体的体积,更可供肌肉附生而得以运而动之,使得动物得以各类型式生活。这样多样化的生物、正是研究比较各类课题的好素材。 人类根据这些动物门结构之简繁,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卵割型式,囊胚孔是否发育成个体的口(原口类)或另外形成口(后口类)及体控形成的方式而将后生动物分为后口类如脊索动物、棘皮、尾索(海鞘)、头索(文昌鱼)动物等及原口类如环节、软件、节肢等动物。 海洋原索动物 原索动物是介于海洋无脊椎动物与海洋脊椎动物之间的一类动物。原索动物均系海产,包括尾索动物(Urochordata),如海鞘(Ascidia);头索动物(Cephalochordata),如文昌鱼(Branchiostoma)。过去属于原索类的半索动物,现多数学者主张放入无脊椎动物内。 海洋脊椎动物 包括有海洋鱼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其中,海洋鱼类有圆口纲(Cyclostomata)、软骨鱼纲 (Chondrichthyes)和硬骨鱼纲(Osteichthyes)。海洋爬行动物有棱皮龟科(Dermochelidae),如棱皮龟(Dermochelys); 海龟科(Cheloniidae),如蠵龟(Caretta)和玳瑁(Eretmochelys) 海洋动物 ;海蛇科(Hydro-phiidae),如青环海蛇(Hyd-rophis cyanocinctus)和青灰海蛇(Hydrophis caerulesceris)等。海洋鸟类的种类不多,仅占世界鸟类种数的0.02%,如信天翁、鹱、海燕、鲣鸟、军舰鸟和海雀等都是人们熟知的典型海洋鸟类。分布于中国的海洋鸟类约有20多种,它们一部分为留鸟,大部分为候鸟。中国常见的海洋鸟类有:鹱形目(Procellariiformes)的白额鹱(Puffinus leucomelas)和黑叉尾海燕(Oceanodroma monorhis)等,鹈形目(Pelecaniformes)的褐鲣鸟(Sula leucogaster)和红脚鲣鸟(Sula sula),雨燕目(Apodiformes)的金丝燕(Collocalia vestita)和短嘴金丝燕(Collocalia brevirostris)等。海洋哺乳动物包括鲸目(Catacea)、鳍脚目(Pinnipedia)和海牛目 (Sirenia)等。 本段海洋动物之最 最小的海蟹:生活在日本相模湾的豆蟹,长3.8─4.2 毫米,只有一个米粒那么大。 最重的海蟹:产于澳大利亚巴斯海峡,重达14公斤。 最大的龙虾:是深海拖网船“赫斯勃”号于1934年捕到的。从尾端到钳尖1.2 米,重19公斤多。这个大龙虾陈列在美国波士顿科学馆里。 最小的龙虾:是南非的角龙虾,总长只有10厘米左右。 最长的水母:于1965年被海水冲到马萨诸塞州海滩上,伞部直径2.3米,触手36.58米,若把触手展平,竟长达74米。 最大的蜗牛: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近海发现的一种海兔蜗牛,平均重量3.2─3.6公斤,最重6.8公斤。 最大的法螺:一般壳高20余厘米,最大可达40厘米。 最名贵的海贝:贝类专家认为,生活在菲律宾海外的白齿玛瑙贝稀少名贵,至今一共找到3只。1975年11月,在菲律宾海外马克里岛捕获1只,以7000美元售给日本人。 水中屏气最长的动物:用肺呼吸的海洋动物中,在水下屏气时间最长的海龟。它吸入一口气,可在水下潜游几个昼夜。 本段十大最危险动物 十大最危险的海洋动物排行榜虽然有点主观,但却建立在相关研究基础之上。这些研究旨在寻找最令人恐惧的海洋动物。它们均具有非常可怕的进攻性,能够给人类带来巨大伤害甚至于死亡。通常情况下,这种伤害和死亡是可以避免的。在跻身排行榜的海洋动物中,其中有两种动物的主要“行凶”场所是家中的鱼缸和饭馆,而非它们的老家海洋,因此,我们可以采取措施避免此类悲剧发生。 1.箱形水母 在此次十大最危险海洋动物评比中,箱形水母凭借独一无二的致命性问鼎最危险头衔。生活在海洋的箱水母种类繁多,虽然没有正式记录,但大量轶事证据显示,每年有数十人甚至100多人命丧箱水母之手。 2.虎鲨 但最可怕的鲨鱼并非大白鲨,而是虎鲨,更多的人实际上命丧它们之口。除了毒蛇之外,能够让人天生恐惧的动物并不多见,鲨鱼便是其中之一。 在很多热带和温带水域,我们都能发现虎鲨的踪迹,尤其是在太平洋中部的岛屿周围。有记录显示,大白鲨每年袭击人的次数确实要高于虎鲨,但致人死亡的事故发生数量则不及虎鲨。 3.石鱼 石鱼之所以跻身前三甲之列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它们世界上毒性最高的鱼;另一个则是,它们是动物王国的伪装高手,能够像石头一样静静在“潜伏”在海床上,等待猎物主动上门。虽然石鱼不会主动发起攻击,但任何人也不敢冒险与之亲密接触。石鱼背上的棘刺能够抵御鲨鱼或其它捕食者的进攻。所释放的毒液能够导致暂时性痪症,不经治疗便会一命呜呼。 4.河豚 有一种动物,即使被制成美食摆到餐桌上也能置人于死地,它就是河豚。河豚又被称之为“气鼓鱼”,体内携带的毒素毒性超过氰化物。经过特殊培训的日本厨师会将安全的部位制成美食,但用餐者中毒身亡的悲剧却也屡有发生。 5.海蛇 人类对蛇拥有一种天生的恐惧,正是这种恐惧让海蛇顺利跻身榜单之列。虽然也像陆上同类一样释放可怕的毒液,但海蛇的生活方式更像是一个“海洋隐士”,因此并不具有很高的危险性。在提到毒性的时候,人们经常将海蛇与眼镜蛇进行比较。它们释放的毒液能够在短短数秒钟之内让猎物瘫痪并最终走向死亡之路。庆幸的是,它们很少攻击人类,更喜欢捕杀鳗鱼、贝类以及小虾。 6.蓑鲉 蓑鲉又被称之为“狮鱼”,是家养鱼缸中备受欢迎的宠物。这种鱼看似温顺,但扇形排列的棘刺却也具有令人吃惊的毒性。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表示,虽然不会给人类造成致命伤,但被棘刺刺中也会引发头痛、呕吐和呼吸困难,决不是一个好惹的家伙。 7.鳄鱼 咸水鳄鱼素来顶着“野生动物王国最凶猛的捕食者之一”头衔。它们的身长可超过20英尺(约合6米),体重可达到3000磅(约合1360公斤),包括猴子、袋鼠、水牛甚至鲨鱼在内的动物都成为它们捕杀的对象。 8.刺鳐 刺鳐俗称“黄貂鱼”,单从这个名字我们就不难猜测,它们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动物。20 刺鳐 06年,“鳄鱼猎人”史蒂夫·欧文在被刺鳐刺中心脏后不幸身亡,欧文的不幸无疑提高了刺鳐这个鲨鱼近亲“危险动物”的名声。 9.海狮 海狮之所以能够跻身十大最危险海洋动物排行榜的原因在于:它们具有很高的地盘性,对擅自闯入者绝对不会手下留情。海狮被誉为一种聪明可训练的动物,是动物园的大明星,但它们同时也因为咬人行为著称动物界。 10.海鳗 海鳗拥有蛇一般的身体、突出的口鼻以及宽大的颚。它们是鱼类家族成员,身长最高可达到8英尺(约合2.43米)。看着这种较为原始的动物,我们会很自然地将其与死亡联系在一起。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表示,海鳗颚部力量强大,牙齿锋利,被牙齿咬伤后产生的锯齿状伤口很容易被海鳗口内的细菌感染。 本段图书信息 书名: 海洋动物 作 者:(美)佩里 编写,(美)霍尔,(美)霍布森 绘,荣信文化 编译 出版社:未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5-1 ISBN: 9787541739705 开本:16开 定价: 58.00元 本段内容简介 大家好!我是沃伦?威尔莫特。作为一名海洋生物学家,我来到了澳大利亚的大堡礁,在那里花了六个星期的时间来为温彻斯特海洋博物馆进行实地考察。这是我终生难忘的一次旅程,能观察到这些在其自然栖息地生活着的神奇(也是致命的)生物,我感觉实在是太幸运了!鲨鱼、章鱼、鳄鱼和其他异国的动物们遍布在这片水域中,为我带来了一次难忘的冒险经历。 为了把这些我穿越半个地球看到的大堡礁的野生动物们带到海洋馆的参观者面前,我一直记录着观察笔记,并且我还制作了8种我所见到的迷人动物的立体模型。就在这本书里,你可以组装出这些模型,想象着你和我以及我的考察团队,一起在澳大利亚大堡礁蔚蓝的深海里遨游! 那什么,选我为最佳,我发给你我在30分钟内刚做好的“奇妙的海洋”PPT。你在吗。网址我会传给你。
线形动物和环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和疣足辅助运动。
线形动物运动方式
线虫动物的运动方式是身体的蠕动,扭动,它没有腿只能通过身体扭动而行动。
1、身体形态和结构:线形动物的身体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而环节动物的身体呈长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有真体腔,有刚毛或疣足。
2、生活习性:线形动物通常栖息在陆地上,而环节动物则多为水生或半水生动物。线形动物具有雌雄异体、自由生活或寄生的特点。
3、运动方式:线形动物通常通过蠕动运动来移动,比较笨重,运动速度较慢。而环节动物则可以通过收缩和松弛身体不同部位肌肉的方式来运动,行动更加灵活和迅速。
体壁及假体腔
成虫体壁结构与蛔虫相似,外表具有厚的角质层,上皮细胞分界清楚,上皮在腹面突出形成上皮索,或有背上皮索,但没有侧索,肌肉层只有纵肌、无环肌,除了游线虫体腔发达之外,其他种类体腔缩小,其中含有较多间质及细胞。
消化系统
从线形动物开始,消化道出现了肛门,有口和肛门二个开口,食物经口、咽、肠、直肠,再由肛门排出,使消化和吸收后的食物不再与新进入的食物相混合,这比不完全消化系统更完善、更高度分化,在进化上有很大的意义。但线形动物的消化系统比线虫动物更加退化。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线形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在前端有环绕着咽的围咽神经环和与其相连的侧神经节和腹神经节等,是圆筒形的神经系统。
由围咽神经环向前发出6条神经通向前端的感觉乳突,向后发出6条神经索,即1条背神经索,1条腹神经索,2条背侧神经索,2条腹侧神经索,其中以背、腹2条神经索最为发达。所有的神经索都是嵌在表皮中的,背神经索和腹神经索则分别嵌在表皮向内凸出的背线和腹线中。
腔肠动物、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分别是什么
腔肠动物:是一类结构简单的多细胞动物,身体辐射对称体壁仅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大多数腔肠动物生活在海洋里,少数种类生活在淡水中。扁形动物:是一类有口无肛门的多细胞动物,前体小至一毫米,大至十几米,因身体被腹扁平而得名,扁形动物可生活在淡水海水中和潮湿的陆地上,多数营寄生生活。线形动物:身体,一般为细线形或圆筒型,两头尖,有口有肛门,它们通常生活在土壤或水域中,也有些种类寄生在人体或其他生物体内。环节动物:生活在水中和潮湿的陆地环境中,身体有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身体分节使他们的运动更加灵活。软体动物:身体柔软,外壳为贝壳,贝壳能随身体的生长而增大,呈现出年轮般的花纹。节肢动物:身体分部,足和触角均分节,体表有外骨骼。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梭形,体表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更多文章:
《巴别塔之犬》的大结局?巴普洛夫的狗什么意思 巴别塔之犬作品赏析
2024年6月27日 07:10
如何给孩子创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幼儿学习文化知识的正确姿势
2024年5月6日 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