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地产招商代理(什么是招商什么是商业地产招商)
本文目录
- 什么是招商什么是商业地产招商
- 商业地产招商及运营管理详解来了
- 商业地产招商有什么方式
- 商业地产招商具体是做什么呀
- 如何做好商业地产招商工作
- 商业地产(购物中心)招商的注意事项
- 商业地产招商管理有哪些模式
- 商业地产招商代理分哪几种,其分别怎么收费
什么是招商什么是商业地产招商
商业地产招商的问题和特点 商业地产招商的特点是目标商户主次分明,租金、租期差异大,招商持续时间长、难度大、技术要求高。主力店租期长、租金便宜,中小型店的租期比较短(一般是三年)、租金比较高,往往是主力店的3到10倍。招商时间长,对一般商业地产项目来说,都是从业态组合开始一直持续到开业,招商开业之后还经常会进行商户调整,一般来说现在的项目没有半年时间是很难招满的。从第一次谈主力店到签约,最快也要半年时间,主力店对项目不容易把握,并且现在连锁经营的商家还不够充分,零售业放开之后情况有所好转。招商是手工活,要一针一线地做,我们现在招商都不做广告,全部是一家一家来谈,要很有耐心。 关于商业地产招商存在的问题。 第一是招商难,难在哪里;第二是招什么商家进店以及如何确定租金和签定租约。 从商家不愿意进场的心态来看,一种是觉得这个地方不行,没有投资价值;第二种是觉得还有其它项目可以洽谈,但是对这个项目又吃不准(当然这有可能是项目自身造成的原因);第三种就是觉得项目还是可以做起来的,但是不十分合适;第四种是觉得项目挺好的,但就是进不去,可能是太贵或者其它条件太高。 出现招商难的问题不能完全说是因为商家少,而是项目没有针对性,对商家的把握没有那么准,所以招商只有从商家的角度考虑问题,才可以更有针对性一些,成功率也会更高一些。招什么样的商家进店,看起来是招商工作,实际上的核心问题还包括购物中心的基本定位,因为每一种定位会针对不同的商家,比如设计思想、经营理念,另外就是现在还有不少项目仍然是不管张三李四,谁给的租金高就请谁进,虽然现在这样做的变得很少了,大部分商业地产项目都有完整的商业和品牌规划。招什么商家进店决定着购物中心以后卖什么,怎么卖,卖给谁的问题。 确定租金的难点在哪里?我们都希望实现高租金,或者快点回笼资金,但是还有一个不能忽略的培育市场的问题;商家希望租金低,太高他们会走。实际上现在很多项目对租金的看法和起步时已经不太一样了,除了那些很大的品牌店,有很多商家在租金判断标准上并不是十分准确,我们也同深圳做连锁商业的老总进行过探讨,他们对位置的判断很多是带有直觉性质的。现在看很多项目的租金可能很高,但是更重要的是要看能不能经营下去,不是看眼前的租金,而是要看两到三年之后的租金,那时候的租金基本上会是稳定的。 招商有三个阶段,一个是满场,二是稳场,三是旺场,三年之后正常情况下每年会有5%的调整。开始的租金并不代表以后还会是这个样子,反而是招一些好的商家进来,把经营做得旺盛起来是更长远的。租金策略上有整体价位、租金形式、租期时间,现在除了面积比较大一些的主力店之外,一般的店租约就是三年时间,三年期间会有很大的变化,或者可以在到了三年时间的时候把租金稍微调高一些。大店的风险其实也很大,他们做得不好也会撤离。 第二关于租约的问题。有的项目被商户看中了,但是总是磨蹭不愿意签约,或者没过几天就又推翻了,这其中租约上的问题占了很大的成分。现在租约上存在的问题就是发展商不愿意签,希望有多一点的利益,租约制定明确有好处,发展商会获得广大商家的信任;另外一点导致租约不签的原因是发展商对合同不够重视,合同中经常会遗漏很多东西,很多表面的东西在合同上都没有体现出来,而这些内容确实又是经常会碰到的;发展商基本上是在追求简单化,只要商家每个月能缴纳足够的租金就可以了,发展商不想搞得太复杂。
商业地产招商及运营管理详解来了
!还不快来看看!下面由我与大家分享,希望你们喜欢!欢迎阅读!
统一运营的管理模式特别适用于中国。
历史经验教训表明,不能统一运营管理的购物中心,会逐渐从“商业管理”蜕变成“物业管理”,直至最终完全丧失自己的商业核心竞争力。这种情况在国内已经屡见不鲜。
统一运营一般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统一招商管理、统一营销、统一服务监督和统一物管。
这其中“统一招商管理”又是后面三个统一工作的基础和起源。这项工作的成败得失不仅决定了发展商前期的规划是否成功,而且决定着后期购物中心商业运营的管理能否成功。
经过经营定位、经营品项/服务功能设计、经营规划布局设计、建筑规划设计、运营管理设计、招商设计这些阶段后,购物中心就可开始统一招商了。
这是开业前最重要的工作,也是能否顺利实现前期设计目标的关键工作:
如果招不到合适的商户,购物中心恐怕就要承担巨大的经营风险;
即便招到了合适的商户,开业后仍然要根据具体的经营状况去调整商户继续招商,而且还要对合作商户进行长期的服务和管理。
购物中心通过“统一招商管理”与所有合作商户开始建立并保持一种既对立又融洽和谐统一的关系,这种关系是购物中心这种大型商业专案长期成功的保证。所以,统一招商管理的成败是购物中心统一运营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
我们先来看看“统一招商管理”的简单定义:
按照制定的招商准则,购物中心的商业管理公司严格稽核、统一招商,并对所有招来的商户进行统一管理。
其实统一招商并不难,难的是如何招商以及对商户如何管理。所以,设计一个合理的、符合实际的招商管理基本原则,又是“统一招商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
我们在此设计了一个购物中心“统一招商管理的十项基本原则”,希望能对国内购物中心的招商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第一基本原则:要维护购物中心的统一主题形象、统一品牌形象。第二基本原则:要维护购物中心的业态功能的均衡发展。第三基本原则:购物中心的招商目标要能够在功能和形式上同业差异、异业互补。第四基本原则:招商顺序原则。核心主力店先行,辅助店随后的原则;零售购物专案优先,辅助专案配套的原则。第五基本原则:核心主力店招商布局原则。第六基本原则:特殊商户招商优惠原则。第七基本原则:“以点代面,特色经营”是购物中心特别是超大型综合性购物中心的经营特点。
特殊商户是指具有较高文化、艺术、科技含量的经营单位,对它们给予优惠政策,邀请其入场,能够起到增强文化氛围,活跃购物中心气氛的作用。
第八基本原则:租赁经营采用放水养鱼的原则。
因为购物中心经营具有长期性特点,采用合理租金与优质服务做法,将整个购物中心做热,而后根据运营状态,适当稳步地调整租金;这样,发展商与商户才能一同成长。
放水养鱼的原则可以理解为“先做人气,再做生意”的原则。如果前期就向入租商户收取过高的租金,结果无异于杀鸡取卵;北京信特商业中心倒闭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此。
第九基本原则:统一招商的“管理”要充分体现和强调对商户的统一服务。
统一服务包含统一的商户结算、统一的营销服务、统一的资讯系统支援服务、统一的培训服务、统一的卖场布置指导服务、统一的行政事务管理服务、统一的物业管理服务等等。
这个“统一服务”不但要体现在思想上、在招商合约中,更要体现到后期的管理行动中。这个“统一服务”就是要求“服务”出购物中心的品牌与特色来。
第十基本原则:购物中心要具备完善的资讯系统,为购物中心管理者、广大签约商户和顾客都提供便利。
当然便利各有不同,有管理便利、财务核算便利、营销便利、经营决策便利、结算便利、消费便利等等。
建立统一的资讯平台,进行精细化的管理,一是能够为顾客提供统一收银、消费一卡通等便利的服务;
能为广大签约商户提供丰富准确的顾客资讯和市场资讯,甚至于提供更详细的经营资讯,譬如零售商品单品进销存资讯等等;
能为购物中心自身提供布局疏密度、品项搭配、人员配置、场地坪效、商户业绩等经营资讯,便于购物中心分析后对经营场地稀缺资源进行无限再分配。
招商不是一个开业前就完结的工作,实际上购物中心的招商是一个无限回圈的工作,这都需要资讯系统的分析支援。
01
统一运营、招商、策划、营销、物业是商业地产的核心
运营管理是商业房地产运营的核心,是商业房地产收益和物业价值提升的源泉,现代商业房地产管理运营的精髓就是要把松散的经营单位和多样的消费形态,统一到一个经营主题和资讯平台上。
不能统一运营管理的商业房地产专案,会逐渐从商业管理蜕变成物业管理,直至最终完全丧失自己的商业核心竞争力。
购物中心作为一个复合型商业业种,管理要求相对于其它业态具有更高的要求,它包含着多种流行的商业业态,其主要目的在于追求整合性的需求以达到最高的经营效益。
所谓整合性需求,是指购物中心能够提供多功能的服务,消费者进入后得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并受激发而提升购买欲望,使潜在的需求形成购买行为。
专案的必须千方百计安排适当的全方位服务,当然这从管理角度也增添了无限的困难度,也就是说购物中心的管理者面对各种不同的行业,如何把它们整合在统一有效的制度之下,加之消费需求的弹性较大,在经营管理上均需仔细考虑规则以免产生负面效果。
购物中心为激发更高的经营绩效,必须掌握一定的经营哲学加以利用,这也是结合我国的实际环境对购物中心提出的经营管理上所必须具备的要求。
商业地产的营销策略和手段,未来将是以经营管理为核心的营销,其核心理念有三。
核心理念一:投资者购买商铺买的不是钢筋水泥堆砌的建筑垃圾,而是投资商业业态生意机会成长空间带来的升值空间,生意机会除了理论上存在,更重要是要在经营上落实。因此,商业专案开发阶段的任何销售预算都应含进经营管理落实所必须的成本。核心理念二:商业专案应立足市场经营做旺的角度,对经营管理架构的建立,招商商户的筛选进行精细化操作,以做旺市场为核心利益点,最终能收获商业专案的最大开发利益核心理念三:以商业专案经营成功为核心确定业态定位、建筑设计、铺位分割、招商政策,变营销主题为经营主题
-1- 时段划分方面的考虑
购物中心在全日的时段划分上,须依照顾客进入购物中心的人数统计结果。
若过分集中,不但会降低公共设施与服务人员的服务品质,同时如果拥挤度到达一定程度,必然会降低顾客的舒适感与享受度。
而在某些时段,如果人数过少,场面冷清,则会严重降低顾客的购买意愿,这样也不利于购物中心的有效经营。
因此,只有制定周详的规划、依时段来有计划地引进顾客,使每天进入营业区的顾客不但能够符合规划的人数,并且可以达到均匀的分配。
由此产生的有利结果就是经营管理成本的效益可以以最佳方式发挥出来,顾客的满意度也可以维持在较高水平。
-2- 做好客源重叠分析和规划
购物中心在经营之初,应先确立主题商店,并在招商过程中优先办理,因主题商店具有一定的保客能力,营业绩效较有保证。
当然在购物中心整体的促销计划以外,各独立商店也具有一定的集客能力,然而这些被吸引进入购物中心的顾客将成为整个购物中心的顾客。
每个商业个体在购物中心整体计划的指导下,均能提供最适合的服务,因此客源重叠使每个商业单元均能获得重叠效益。
-3- 使商品趋向全方位服务功能
在购物中心的特定客层中,主力客层大多数为家庭式的购买,因此提供全方位商品以满足家庭需求成为购物中心的主要功能。
购物中心的服务重点在于商品用途上的定位,购物中心依服务客层定位及按客层需求作商品安排,当然必须依据需求量、商圈内的竞争态势作全方位的思考,以整合服务功能。
-4- 结合个别形象,塑造群体形象
形象是无形资产的具体象征,它充分表现于一个企业体的成果业绩。
-5- 注重提升平效
所谓平效,即营业收入与营业面积之比,主要用于平行、垂直地考核经营绩效。
同时可以扩大比较商圈内的绩效,以便稽核、调整购物中心的经营绩效,也可追踪考核短期、中期、长期购物中心的趋势,以此来掌握效差的时段作为进行促销、折扣等活动的依据,提高效差时段的经营效率。
02
商业地产专案要实行统一招商、管理,分散经营技能
-1- 统一管理,分散经营的概念
购物中心内的商铺是有计划的聚集,对商场进行“统一管理,分散经营”是购物中心区别于其它房地产形式的核心特点。
统一管理要求购物中心必须由代表业 *** 益的、受业主委托的管理公司统一管理,没有统一管理的购物中心则难以经受激烈的零售业市场竞争。
分散经营是为商场消费者和经营者间的交易提供场所,但商场的管理者不能直接进行商业经营,只是在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搭建桥梁。
-2- 实施商业专案的统一管理理念
购物中心的统一管理理念:统一招商管理、统一营销、统一服务监督、统一物管。统一招商管理要求对招商物件进行品牌稽核管理并建立租约管理。
要求一:品牌稽核管理
所谓品牌稽核管理是指招商物件需经品牌稽核后才能进入。
稽核包括对厂商和产品的稽核,须具有有效的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注册商标登记证、产品合格委托书适用于批发代理商、品牌代理委托书适用于专卖代理商、税务登记证、法人授权委托书等。
要求二:完善的租约管理
租约管理包括约定租金、租期、支付方式、物业管理费的收取等,还有其他比较关键的租约条款管理。
比如:承租户的经营业态是受到整个购物中心的统一商业规划的限制,如果发生重大变化,须经业主委员会的认可。
完善租约还包括营业时间的确定;承租户的店名广告、促销广告的尺寸大小、悬挂位置、语言文字方面须接受统一管理。
同时为整个购物中心促销承担的义务,承租人对停车场的使用,确定有偿还是无偿,有无限制;投保范围事宜;是否统一收银等方面的内容。
商业地产强调运营管理的统一性开发商和入驻店铺精诚合作,在同一个主题概念指导下开展整齐划一的经营管理工作。
虽然是综合性的复合商业设施,但其运营管理可呈现出宛若单个店铺一样的统一协调感和一致的服务品质。具体组织工作中,要把握好以下要点:
03
商业专案不同运营阶段经营管理的要点
-1- 专案开发期的运营管理要点
-2- 专案开业培育期的运营管理要点
这一阶段强调广场、租户的双赢。
需要汇入专业摩尔管理软体系统,资讯能多种方式汇入,资料有效共享,统一租户租约管理、往来管理、会员管理,有效指导广场的经营策划,通过追踪顾客消费资讯了解顾客需求、指导租户经营。
-3- 专案规范提升期的运营管理要点
-4- 商业地产专案全程资讯化管理的要点
04
总结
商业地产的永续经营,需要严格统一规范管理,由于一个大型购物中心里常有上百个所有权独立的独立经营主体和众多承租商户,应通过统一管理来树立购物中心的整体形象。
商业地产的统一的运营管理将最终使商户彼此之间相互促进和协同,将极大地 *** 人们的消费需求。
从这层意义上讲,购物中心的效益提升有赖于整体功能的发挥,商业地产的管理物件在形式上是租户,但实际上关注和关心的是顾客。
只有共同面对顾客才能找到开发商、业主、运营商和租户之间的共同利益点。
每一个新的商业地产专案都需要阶段性的市场培育期。
尤其是对于市场尚未成熟的消费区域,市场培育期会更长,前期的招商工作是一个承上启下的环节,此环节招商的质量与后期经营管理息息相关。
商业地产专案的前期招商,一定要立足长期的经营管理,一方面要在“放水养鱼”的同时把好招商质量关,一方面要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
在市场培育期内尽可能减轻商家经营成本,一个良好的商业中心要有一个良好的地理位置,当然我们还要有良好的团队执行业务计划,要忠于业务计划。
同时你要有一个良好的管理团队,还需要在商户以及租户、业主之间建立相辅相成的关系。
因此我们要在业主之间建立一种共识,就是我们要成为合作伙伴,而不是竞争对手,这样才会给我们商业中心带来繁荣。
商业地产招商有什么方式
商业地产招商的方式如下:1、商业项目部进行市场调研和目标客户分析; 2、确定招商对象; 3、确定经营模式:投资经营;委托经营;租赁经营;直接经营;虚拟经营; 4、制定招商优惠策略; 5、商业项目部进行客户招商月计划实施; 6、招商主管制定客户招商周计划; 7、客户管理员对客户信息归档完善、招商资料准备就绪; 8、招商主管进行目标客户开发、拜访、接洽; 9、商业项目部进行客户分类、确定重点; 10、商业项目部安排客户与开发商初步洽谈填写招商租户登记表 11、商业项目部负责客户与开发商的沟通谈判; 12、开发商、客户双方确定合作对象、签定招商意向书、交纳定金;13、商业项目部、开发商与客户沟通、谈判、方案修改与认可; 14、开发商、客户双方正式签定招商协议;
商业地产招商具体是做什么呀
所谓商业地产就是指地产公司做的商业项目,通俗上说就是商场或者是购物中心,比如说万达集团的万达广场,恒隆集团的恒隆购物广场,华润集团的万象城等等。所谓招商呢,通俗上讲就是把各个品牌召集到商场里。
里面有很多很多的品牌,这些品牌就是由万达的招商专员或者是招商经理招过来的,就是负责和品牌公司谈判,包括租金租期等等。其实发展前景还是很大的 ,现在比较大的地产公司都再往商业地产上转型,所以以后会是一个趋势,混的比较好的话一个招商经理。年薪能过20W。
扩展资料:
招商原则:招商难度远大于销售,佣金上要有侧重。
在实际操作中,很多一线的“置业代表”往往青睐销售。为什么呢?因为销售后回款,他便可领取很高的佣金,而且这个过程很简单,大多适用于投资客,这类业主的特点大多是不太懂商业运营,而追求投资回报。
而招商会难的多,一般来讲,选址的人都很熟悉区域租金和租赁的商业条款,租赁合同中对租金、物业费、空调费、取暖费、停车费、消防手续、装修手续、广告位、免租期、付款方式等都会有明确约定,而且大一些的商铺不是选址员能确定的。
一般要报给地区经理、地区总经理、甚至商业总部总经理,其要亲自察看区位、房型,以及合同条件,然后才会确定。甚至这些高级职位的人,可能会亲自参与谈判。这时,开发商的招商专员相对商家选址人员来说,不如人家专业。
所以在市场上,招商人员很难招,而销售人员很好找,就是这个道理。解决方法是对招商人员,在工资和佣金上,要有所侧重。
如何做好商业地产招商工作
1.展示企业实力,让经销商了解企业的过去。首先,要让经销商了解企业的发展史。经销商对于企业是陌生的,要让经销商放心地经销企业的产品,必须要让经销商对企业产生信任。如何让经销商信任我们的企业,光靠企业说是远远不够的,要有说服力的招商工具。如企业所获得的荣誉、媒体对于企业的报道等。2.建立样板市场,让经销商看到自己的未来。企业在招商过程中,仅靠一则招商广告和业务员的游说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让经销商看到实际的东西。这就需要企业建立样板市场,对于样板市场企业要做好严格管理,从店面的建设到导购员的培训都必须要做到规范化,要使样板店成为企业的形象店。在招商会的同时,可以带经销商参观样板店,使经销商从样板店中感觉到这就是自己的未来。3.做好长久规划,让经销商看到发展的前景。在会上,企业要做好长远的规划,对企业的前景做一个描绘,树立一种长久发展的企业形象。让经销商感觉到这是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与这样的企业合作,是有前途的。4.建立可操作的经营模式,让经销商放心经销。为经销商建立一种可操作的简单的经销模式,从店面的装修、产品的摆放、导购员的培训、经营管理、促销推广等形成一种模式。这种模式简单、易操作,只要经销商照这种模式运作,就可以有一个很好的收益。通常,经销商所担心的不是投资额太高,而是进货以后如何才能销售出去。经销模式可以让经销商感觉到,企业不是让经销商自己去销售,而是企业在帮他们一起进行销售,让经销商消除后顾之忧。5.事实胜于雄辩,经销商现身说法。请已经合作的优秀经销商现身说法,讲述自己与企业合作的经历和经营的业绩,用具体的数字来说明产品给自己带来的利益。事实胜于雄辩,通过现有经销商的讲解,可以打消经销商对产品的疑虑,别人做着行,那么自己做也一定行。6.专家洗脑,消除经销商的疑虑。请行业内的专家对行业和产品进行分析,增强产品的可信度。经销商来开会都是带着疑虑来的,企业可针对经销商的疑虑,请专家在招商会上一一解答。在经销商看来,专家的解答比企业的解答可信度要强得多。只要经销商的疑虑被解除了,那么合作也基本上完成了。7.业务人员跟进,趁热打铁。会议结束后,经销商对企业和产品已经有了足够的认识,心中的疑虑也基本上消除了,但是现在的经销商大都比较理智,不会因为一时的头脑发热而当时达成协议。这就需要业务员及时跟进,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多次拜访,利用招商会的余热,趁热打铁,争取实现合作。总而言之,企业的招商要有针对性,不能盲目地梦想一网打尽满河鱼。选择适合自己的经销商,诚心诚意地去合作,招商会结束后要有诺必现,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良性循环,保证后期的招商工作能够有序进行。企业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手段,招商的最终目的不在于圈钱,而是要服务于产品的销售。
商业地产(购物中心)招商的注意事项
商业地产招商中的八大昏招第一大昏招:先盖房再招商。这是目前国内大部分开发商的通病,他们习惯于先把房子盖好然后再考虑招商的问题。这些开发商在住宅开发的时候就是这么做的,先盖房子再卖房,也赚得盆满钵满,他们就认为这种做法是理所当然的,全然看不到,住宅市场在过去多年的时间里都是一个卖方市场,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做为开发商只要具备拿地和拿贷款的能力,只要能把房子盖起来,自然不愁卖,在这种市场上,开发商已经被惯坏了,开发商对前期规划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其营销哲学还停留在以企业为中心的生产时代、产品时代和推销时代,还没有演进到真正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时代。住宅开发转向商业地产开发,整个游戏规则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变化,开发商面对的客户不再是个体为主的自然人,而是一家家商业机构,商业地产是为下游的商业机构提供一个经营场所的,开发商盖的房子要靠商家来买单的,商家对选址的要求,要考虑地段、商圈、业态、建筑结构和功能、成本等多重因素,当这些要求不被满足的时候,商家是不会进驻的。开发商前期规划的时候不考虑下游商家的需求,等盖完房再招商,其结果自然就是商业物业的长期闲置。第二大昏招:市场定位过程中盲目追求大体量、高档次。商业地产的大体量、高档次是住宅市场产品高端化的一个翻版。在住宅市场,几乎所有的开发商都在为这个社会塔尖上的少数富人在盖房子,多数老百姓与这些高档住宅是不沾边的。目前在北京,高端住宅的销售也开始面临巨大的困难,房子卖不动了。一方面是老百姓无房可买,一方面是大量高档住宅卖不出去,住宅市场出现了严重的结构性失衡。造成这种失衡的主要原因在于土地供给的市场化和外部市场的以富人为中心的消费结构,开发商按照市场释放的信号进行开发,土地成本的市场化要求开发商必然追求大盘的规模化效应以降低成本,以富人为中心的消费信号引导开发商不断涌入高端住宅市场,其结果就是高端市场的供过于求,物极必反,按照市场无形的手的引导,最终就是市场的失灵,走进市场的死胡同,中国的住宅市场今天就是这样一种局面。现在,同样的现象开始在商业地产市场蔓延,最突出的问题一个是追求大体量,一个是追求高档次。大体量对住宅开发来讲是降低成本的主要手段,对商业地产来讲,脱离市场需求的大体量就是找死!商业地产土地成本的要求又迫使开发商追求市场定位的高档次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但这种脱离市场需求的高档次同样会把开发商带入陷阱!北京高档住宅有一半是被投资房产的人买走的,因为在一个住房价格不断快速上涨的市场,人们对后市有一个不断上涨的预期,所以才热衷于房地产投资,所以这样的市场是有泡沫的;但商业地产市场,即便有商铺投资者介入,这个产业链最终的买单者一定是消费者,商家要靠消费者真实的消费需求支撑,而真实的消费需求是很难产生泡沫的。目前在北京以及很多城市的商业地产市场,商业物业的闲置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突出的矛盾,当开发商盖的大量商业物业处于闲置状态的时候,很多商家也为找不到理想的经营场所而头疼,供与求之间矛盾非常尖锐,人们在感慨缺少有效需求的时候实际是缺乏有效供给,大量商业地产的供给都是无效供给,商业地产的供求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失衡。如果说,住宅市场还可以靠投资者泡沫支撑的话,商业地产市场靠谁支撑?靠愚昧的商铺投资人?当这些商铺投资人被斩尽杀绝之后还靠什么支撑?第三大昏招:业态组合中的主力店一定要选国际大品牌。有一部分开发商从万达那里取经学习订单式开发模式,最热衷的就是捆绑世界商业巨头,所以沃尔玛等国际商业巨头变得份外吃香。万达绑架沃尔玛,目的在于拿沃尔玛们当“托儿”,利用他们的招牌提升万达商业物业的价值,同时利用沃尔玛们的示范效应,解决招商的问题,以及产权商铺的销售问题,最终实现“堤内损失堤外补”,这是典型的经济学中外部性的效应。但沃尔玛们可不是廉价的“托儿”,开发商要想利用世界商业巨头当“托儿”,必然要付出巨大的代价,那就是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租金!某些开发商,为了招这些商业巨头进驻,甚至是不惜血本,山西太原某开发商,开发了一个二十多万平米的SHOPPING MALL,房子盖完招不来主力店,竟然不惜免十年租金招沃尔玛进驻!北京的某商业项目,为了招LV进驻,也是开出了八年免租金的条件!如此一来,开发商面临巨大的收回投资的压力,只能寻求“堤内损失堤外补”,一是大幅度提高非主力店小商户的租金,小商户缺少品牌号召力,在开发商面前只能任人宰割,当他们无力承担高额租金的时候,只能是不断地关门撤店!在开发商与零售商的博奕中,正应了中国一句老话:“店大欺客,客大欺店”;另外一种“堤内损失堤外补”的措施,就是利用产权式商铺,将商业物业分割出售,利用世界商业巨头的号召力,通过媒体进行疯狂炒作,最后把商铺卖出天价,以此收回大部分前期投资。万达的一代、二代商业广场,就是这么玩的,但这种做法无疑为后期的商业经营埋下了隐患,沈阳、长春等地的万达商业广场都因此引起与商铺投资者的纠纷,万达被商铺投资者以商业欺诈告上了法庭。所以,开发商在招商中,万达的订单式开发模式是值得学习的,与世界商业巨头的战略联盟也是有价值的,但万达早期过分依赖世界商业巨头做主力店反过来过度盘剥小商户和商铺投资者的模式是需要反思的。当我们看到引入这些商业巨头对商业地产开发的价值的同时,也要警惕由于引入这些商业巨头给我们带来的巨大风险。硬币总是有两个面儿,所有的事物都是辩证的,凡事过犹不及,关键是尺度的把握,中庸之道也许才是我们的最佳选择。8 z% P( T& h, a A; i第四大昏招:重销售、轻招商、轻后期运营,只顾眼前利益。开发商做商业地产,重销售、轻招商、轻运营的原因在于,一是我们的金融体系对开发商的支持是只提供项目开发贷款,要求开发商以销售回款做为还款保障,以不动产做为抵押和担保,开发商迫于资金压力不得不走以销售为主的路子;二是过去做住宅开发时形成的习惯和思维定势也是以卖为主,一卖了之;三是以运营为主的商业地产开发模式已经超出了开发商的经营范围和核心能力,开发商不能也不想靠长期运营获得收益。但以卖为主的商业地产开发模式与商业地产本身的运作规律存在着巨大的冲突,除了沿街商铺、社区商铺、写字楼和高层公寓的底商以外,多数综合性商业物业体量规模都非常巨大,远非一般个人投资者所能承受,而商业机构,出于财务上现金流、资产流动性、资金利用效率等层面的考虑,基本都是采取租房经营的方式,而基本不会买房经营,所以开发商靠出售变现的方式走不通了。前两年开发商热衷将大型商业物业分割产权进行出售,但实践中几乎所有的产权式商铺都遇到了招商和经营的困境,实践证明这条路也是走不通的。目前,国际资本市场流动性过剩,导致大量境外资本进入中国的房地产领域,其中商业地产也是这些境外资本关注的一个领域,国际资本的介入为商业地产的变现提供了一种退出渠道,但即便想走通这条路,也要求一个商业地产项目具有专业的市场定位和前期规划、成功的招商和专业化的后期运营管理。这都对那些只重销售、不重招商、不重后期运营管理的开发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继续沉迷在只重销售的圈子里打转转是没有出路的。第五大昏招:售价和租金定价严重透支行业利益,只想杀猪不想养鱼。商业地产是一个商业与地产行业对接的复合领域,开发商是要靠商家来买单的,这在客观上就要求开发商一定要了解商业领域的基本运作规律,有几点我觉得是需要开发商认真思考的:第一,是商圈的成长周期问题。一家商业机构进驻一栋商业物业,其收入的增长曲线是一条生命周期曲线,既包括培育期,成长期和稳定期和衰退期。在商家经营的前3年,尤其是大型商业机构,需要3-5年的市场培育期,如果商圈相对成熟,培育期相应会缩短,至少需要2-3年才能进入稳定经营阶段,如果是属于新社区,则商圈的成熟需要5-8年时间,这种商圈的成长规律客观上要求地产商要奉行养鱼政策;第二,就是商业流通业和其它服务业大多属于竞争很充分的行业,进入壁垒低、信息透明化程度高、竞争非常激烈,行业收益率趋于平均化,比如大型零售业的净利润只有3%-4%,这样就决定了商家对成本的承受是有底线的。我做了三年招商,接触过的商家有几百家,没有一家不对成本精打细算的,商业企业对成本的敏感要比地产商高得多;第三,不同行业的竞争状况决定了不同的收益率,也决定了不同行业经营者对利润的期望值有巨大差距。与商业行业相比,地产行业在土地和资金两个环节都有很高的进入壁垒,导致地产行业的竞争充分性远远不够,地产商对利润的期望值至少也是在30%以上的,绝对数额都是以亿为单位的,而商业经营者对收益的期望值要比地产商低得多;地产企业赚钱是以万元为单位的,商业企业赚钱是以元为单位的;第四,商业机构不同于自然人,其在商业选址环节具有专业化程度高、掌握信息全面、讨价还价能力强、决策理性等特点。这就要求开发商不论在战略上还是战术上都要对招商问题提起高度重视,而且一定要研究商业运作规律、尊重商业规律,在租金定价上要考虑商家的承受能力,要降低自己的过高的期望值,要考虑商圈培育的规律,在培育期要给商家喘息的机会,要奉行养鱼政策。但我们现在大部分开发商,是从一个短时间积累了大量财富的住宅市场转型而来的,往往有一种强烈的暴发户心态,他们认为商业地产比住宅市场利润更丰厚,商业企业比一般自然人具有更强的支付能力,属于更肥的猪,不杀白不杀。所以开发商不论是出售还是出租,定价策略上都是采取杀猪定价策略,很宰一刀,提前透支了商铺投资者和商家未来多年的商业利益,严重扭曲了商业地产上下游的商业关系;但他们忘了,一个从竞争更惨烈的行业出来的商人只会比他们更精明,比开发商具有更强烈的意识 和风险意识,他们不会为开发商盲目买单的。杀猪策略违反商业地产内在规律的要求,必然要遭到市场的报复。市场就是这样用它的无形之手对扭曲的商业关系进行调节的。万科的王石曾经说过:企业通过投机赚来的钱,早晚是要还给社会的。事实上,即便不是投机赚来的钱,只要是利用行业竞争不充分赚来的超过自己的真实价值贡献部分的钱,最终也都会还给市场,还的方式就是向市场交学费,尤其是那些缺少理性、没有自我反省能力、不能遏制自己贪婪欲望的开发商更是如此。电影《无间道》的一句台词非常精彩:“出来混的,早晚是要还的”。第六大昏招:招商推广主要靠忽悠,最盛行的就是概念包装。科特勒的市场营销强调企业的营销行动要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要认真做好STP(市场细分、选择目标市场和市场定位)和4P(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德鲁克说:好的营销工作就是使销售变得不必要。这些美国管理大师的营销思想在中国的充分竞争行业都已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实践,但中国的房地产行业还远没有真正重视科特勒们的营销思想,中国的开发商,生活在一个进入壁垒比较高因此竞争不充分、供求关系严重不平衡的市场,在这种环境下,开发商最关心的只是销售,不会对前期规划提起真正的重视。开发商最热衷的就是市场推广,而且通常把市场推广就认为是营销工作的全部或大部,并且因此总结出一套概念营销的市场推广手段,所谓概念营销,就是不管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是什么,也不管产品的真实属性是什么,只要通过一个特定的概念对产品进行包装并通过媒体进行广泛轰炸的市场推广手段,本质就是利用中国消费者的不成熟、不理性进行忽悠。我个人认为中国最有希望对世界营销理论做出贡献的领域就是《忽悠营销学》,按行业贡献排行,我认为分别是电视购物、保健品和房地产。忽悠营销学在中国崛起的基础是广大的文化素质很低或即便上了大学也缺乏理性思考能力和判断力的人群的存在,这些人群主要是愚民教育和新闻管制的产物。只要现行的教育体制和新闻体制不变,这样的人群就将长期存在,没文化或者即便有文化也没判断力的人一旦有了钱,就会成为忽悠营销最佳的对象。目前开发商正在把忽悠营销导入商业地产领域,第一个重灾区就是产权式商铺,第二个就是招商。概念包装的目的就是把商铺卖出去,或者把小商户忽悠进来。与住宅市场不同,住宅市场的消费者被忽悠完之后最多大呼上当,然后走上漫漫的维权道路,但开发商的钱已经赚到手了,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但商业地产领域,买商铺的投资者都是一些有背景的人,我做招商过程中接触过很多商铺的业主,总结起来基本有四类分子:第一类是官场的人,通过贪污腐败赚来的钱需要洗钱;第二类是商场的人,主要是一些小商人,积累的财富希望找到新的赚钱渠道;第三类是职场的人,主要是外企和民企的高管,包括一些专业人士,赚了钱之后希望有个投资理财渠道;最后是黑道的人,黑来的钱也需要洗钱。这四类人要想积累到具备买商铺的实力,通常都要在各自领域奋斗十五到二十年,年龄普遍在四十岁以上,有着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人生经验,都极其难对付。这些人即便因为缺乏经验或判断力不够被开发商忽悠了,他们也不会善罢 甘休的,后面收拾残局也够开发商喝一壶的。另外一个开发商忽悠的对象是商家,很多开发商喜欢延用做住宅的方式请一些广告公司或房地产代理商策划一堆华而不实的招商手册或招商说明书对付商家,但面对大商家,开发商这种不入流的手段实在上不了台面,那些漏洞百出的招商资料根本禁不起大商家的理性推敲,开发商别说忽悠人家,不被对方忽悠就不错了。所以开发商只能忽悠小商户,但小商户承受风险的能力差,即便被你忽悠住了,入住以后三个月不赚钱就打鼓、六个月不赚钱就会逃之夭夭。所以,我个人认为,忽悠营销学在商业地产领域发挥的空间是比较有限的。商业地产领域是最有可能超过住宅领域提前把开发商教育成遵守商业规律、遵守市场营销规律的好学生的一个领域,尤其是当国际大资本进入这个领域的时候,资本是最眼里不揉沙子的生产要素,在资本面前,所有的忽悠都会被打回原型。第七大昏招:只要招商成功就万事大吉了。中国开发商做房地产的心态,就像做爱中的男人,前边的所有准备工作都是为了最后射精那一刻的快乐!只要射完了立刻就对女人没兴趣了,谁还管什么后事!开发商做商业地产,对招商的心态多数都是被逼无奈的,卖不成了只能招商,招商完了,开发商就觉得可解脱了!其实,对于商业地产来讲,真正的价值来自于后期的长期的运营管理,对此,开发商就鞭长莫及了。所以多数开发商对后期运营管理普遍不够重视,即便在招商时做了许诺,到了这时候也象射完精的男人,对女人的需要都是爱理不理了。前期招商时的许诺,无非就是个“幌儿”,就是做给你看的。实在不得不做的,就给你对付。我接触的很多商业地产项目,有的开发商自己成立个物业管理公司,用物业管理代理后期的商业运营管理,实际上根本没有专业的商业运营管理;有的国有开发商成立一个资产经营管理公司代替商业管理公司,对国有资产增值保值嘛,其实完全是扯淡,一帮人连自己该干什么都不知道!我们国家的公有制是人类能够发明出来的最冠冕堂皇也最操蛋的所有制形式!还有的开发商根本不知道后期的商业运营管理具体应该干什么,干脆用商贸公司来代替商业管理公司;极少数开发商成立了商业管理公司,负责后期运营管理,但这种隶属于开发商的商业管理公司,本身就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经营主体,往往缺少自己的经营思想和经营动力,多数都是照本宣科例行公事,起不到一个商业管理公司应有的作用。真正的商业管理公司,必须是不隶属于开发商的、通过独立经营提供专业管理服务创造价值的第三方机构。这是未来商业地产产业链裂变中必然会出现的一股力量,这股力量中的三个要素是富有企业家精神的创业者、专业的商业运营管理人才和象风险投资这样的先进的资本力量。第八大昏招:对招商代理等服务机构极尽刻薄。做招商过程中我接触过很多开发商,对部分开发商愚昧无知且强势的嘴脸感触非常深,往往是房子盖好了租不出去了才来找我,你要做他还开出极端苛刻的条件,事实上让你根本无法做。房地产这个行业,本质还是权力和资本掌握着最终的话语权,也掌握着最终的剩余价值索取权,专业服务机构在这个行业还远没得到足够的尊重,专业服务机构是靠人才支撑的,专业服务机构的处境反映的是人才在这个产业价值链中的处境。专业服务机构在商业地产的产业链中,扮演着不是合作伙伴的角色而是谋士的角色,必须要看开发商的脸色吃饭,整个产业的利益,主要被开发商拿走了,专业机构只能喝点汤,专业服务机构创造的价值与其收益之间是不对等的。被欺凌和压榨的不仅是做招商代理的专业机构,所有为开发商服务的专业机构,包括做市场调查的、做前期营销策划的、做房地产销售代理的、做广告代理的、生存普遍都很艰难。多数优秀人才不愿意在小型专业服务机构工作,一旦有机会就会被地产商招安。专业服务机构得不到优秀的人才支撑,在做业务中又得不到与价值贡献相匹配的收益,所以中国以人才为中心的依赖专业知识提供服务的机构普遍都长不大,除了少数专业机构能达到几百人的规模外,多数都是只有几十人或几个人的小公司,个别能力极强但又不愿被招安的人才,则选择了独行侠的道路。与大规模的专业服务机构相比,独行侠的劣势在于缺少一个支撑平台,但独行侠能生存,必然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往往是大型服务机构不具备的,大型专业服务机构,主要靠体系靠平台进行专业服务的复制,在这种公司中,除少数高管水平尚可外,多数人的水平都不甚了了,给开发商做项目的往往是一帮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离开专业平台的支撑,这些咨询顾问基本是无法生存的。知识和掌握知识的人才不被尊重,是从我们革命胜利那一天就开始的,知识分子是革命的对象,是要打翻在地再踏上亿万只臭脚的臭老九,只有极度野蛮蒙昧的国家才会如此愚蠢!改革开放以后,知识分子的地位有所提高,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中,工具型知识分子找到了发挥才能的舞台,但知识分子就其创造的价值和收益而言,还远远不匹配。我们的产品附加值低、没有品牌、科技创新力严重不足等等都与此息息相关。改变这种状况,最根本的力量还是市场,开发商不尊重专业服务机构的结果就是被市场报复,不向顾问交咨询费那就向市场交学费,无数蔑视专业服务价值的开发商正在前赴后继的抢着向市场交学费,这种景象在相当长的历史时间内都会是一种必然的现象,这就是市场内在的游戏规则。只有来自市场的教训才能让他们真正明白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哲学的价值、才会真正重视前期规划和策划、才会真正重视专业服务、才会真正尊重外脑的价值。所以我丝毫不怀疑拥有专业知识和商业智慧的专业服务机构在这个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先让开发商向市场交够学费,他们自然会来找我们。 对于开发商,按照认知的模式我基本可以把他们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先知先觉型的,这种企业具备很强的创造力和学习能力,往往扮演市场领导者角色,例如万科、万达和万通;第二种是后知后觉型的,他们会犯错误,会失败,但还有一定的反省能力和学习能力,大部分处于第二梯队的开发商都属于这种;第三种,不知不觉型的,这样的企业在一个不成熟的市场还能混饭,随着行业的逐步规范,最终必然被淘汰。绝大多数专业机构,扮演的都是先向先知先觉者学习,然后教育后知后觉者的角色,因为大多数开发商都在忙着做项目,没时间去学习,专业机构可以利用自己在学习上的优势打个时间差。真正的高手,不仅具备学习能力,而且具备知识创新能力,从而高屋建瓴引导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比如王志纲,当大家还在搞房地产营销的时候,人家早就去玩城市经营了,这样的高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师。而大师,永远是稀缺的,也是不可复制的。
商业地产招商管理有哪些模式
1、自主招商 就是由开发商自行组件招商团队,确定招商目标开展招商业务。自主招商是一种基本的招商模式, 2、委托招商 委托招商是委托中介服务。按照国际先进的经营理念,采用业务“外包”的办法,把一些专业要求高、企业专门投入成本高而效率低的业务外包给专门机构以实现经营效益优化。比如,美国最大的商业地产公司西蒙集团也和商业服务机构建立良好的业务关系,实现部分业务外包,是商业地产专业化的一个发展方向。在实战中,许多开发商认为业务外包以后,企业就不用沾手招商业务了,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因为受委托招商机构无法替代开发商或物业业主作出经营决策,如工程界面定界、租金定价、合同订立、客户管理等应该由开发商或物业业主自己负责。 委托招商有两个选项:一是委托专业的招商机构招商,在选择这类机构时,应当考察招商的历史和服务的项目,更要考察招商机构的主要招商人员的从业经历和成功案例的难易程度;二是委托商业机构招商,这类机构的成功率不高,因为支持了委托项目会影响这类机构已经在经营的项目。 在委托招商时要做好以下工作: (1)比较真实的市场数据; (2)本方的真实意图,包括经营策略等; (3)比较完整的建筑图纸和配套条件; (4)明确的招商目标,包括时间、租金、面积、品牌要求; (5)合理的酬金等。 3、商房合作 这是一种间接招商的形式,商业地产开发商通过和专业商业机构合作,以实现招商的目标。这种合作模式实际上事商业地产开发商付出更大的代价,去谋求招商的成功。在选择这类招商形式时,委托方应当充分考察合作对象的聚商能力、品牌代理商的响应概率,这样才能确保合作成功,在商房合作中要注意以下事项: (1)合作的类型是以物业的产权或者租期作价,作为合作的条件之一; (2)导入品牌的数量; (3)合作的深度,招商、商业运营、管理——资产经营和管理; (4)分利的办法; (5)双方的分工和各方承担的责任; (6)品牌是否输出,如输出该怎样计费。 4、加盟导商 这是在针对在一些项目所在区域缺乏品牌资源的情况下提出一种导入商业资源的新模式,这种模式也可以说是一种间接实现招商的手段。 目前国内连锁商业有许多采用通过加盟的办法来扩大市场份额,这对投资商业物业的人来说,可能是一条实现“经营实心化”的途径,而作为商业地产开发商活项目运营方可以借助加盟的办法,导入项目的品牌商业资源,通过加盟这一非常规的招商手段,迂回地实现招商目标。 在加盟导商时,有以下要点需要注意的: (1)品牌市场的影响力和品牌的真伪; (2)品牌使用的费用、回收年限; (3)培养和辅导、管理技术的输出; (4)物料的保障供应 (5)带动物业升值和经营的作用评价。
商业地产招商代理分哪几种,其分别怎么收费
1. 独家代理。顾名思义,你只委托了他,理论上他也会尽力维护你的利益。一般来说他们会收前期的策划顾问费,然后就是招商过程中的佣金,一般是1~2个月的租金。大多数时候他们会派一堆人驻场,专门为这个项目接客,作报告,服务啥的,有些case会问你要这部分人的薪水,比如每个月几万啥的,你可以和他们谈先付,到那时从将来成交的佣金里扣除。这种情况下,你既然把全部身家委托他了,你也有权力给他指标,如招商速度,周报表月计划啥的,达到了或者超过了有奖,没完成就罚。不过,他也会要求你,比如广告费的支出,他们公司的署名权,工地样板间和工程的进度啥的,你做不到,搞不好也会罚你。2. 联合代理。就是2家或者数家联合。策划联合的比较少,一般策划的活都是一家做掉给钱。然后招商执行的时候这几家都出去找客户。这时候业主就是一个控制和协调。这个客户2家都跟了,算谁的?这个价格放给这家还是把那个位置放给另一家?一般这种代理形式,佣金会比独家低一些,当然,你相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也是个路子。3. 首席代理就是联合代理的一种,只是对其中的一个比较在声势上支持而已,让他更好的做事。4. 一般代理。客户成交了算佣金。平时别来烦我。
更多文章:
志愿填报最全知识点(高考志愿填报技巧有哪些这7个小知识可以帮到你)
2024年7月20日 13:40
什么叫渠道专员他们是做什么的渠道又怎么解释?渠道专员是做什么的
2024年4月20日 14:30
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推荐表(高校就业推荐表是干什么用的)
2024年7月1日 04:40
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关于网络游戏运营商关闭 玩家损失是否可以得到赔偿 !)
2024年7月6日 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