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学复习资料(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1)
本文目录
-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1
- 小学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原理的复习资料
- 哪位大佬有 小学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大学资料百度网盘资源的链接有人有吗求
- 谁有 小学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这个大学资料网盘链接求一下大家!感恩
- 小学生心理学知识要点
- 求 小学教育心理学 的复习资料以及重难点!!!!!!
- 小学生心理小知识(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1
一、填空题:10分,每题02分) 1、人格差异有多种表现,其中最核心的是 和 差异。 2、原理学习的两种形式是 和 。 3、发散思维的三个重要特性是 、 和独立性。 4、迈克尔认为学习策略包含着 、 和 三大部分。 5、教学内容设计包括教学内容的 和 两方面。 二、多选题:20分,每题02分 6、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A桑代克 B詹姆斯 C罗杰斯 D巴甫洛夫 7、在下列认知风格中,最容易给学校中的学习带来不利影响的认知风格是( )。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8、下列选项中,属于学习的有( ) A每天跑步 B记住英语单词了 C不怕见生人了 D个子长高了 9、构成品德心理结构的基本成分是( )。 A知 B情 C意 D行 10、学生不良品德的主要包括的类型有:( )。 A过失型 B品德不良型 C攻击型 D压抑型 11、在一份书面学习材料中,记忆效果的位置往往是( )。 A开始部分 B结尾部分 C中间部分 D开始和结尾部分 12、下列选项中,属于组织策略的是( )。 A划线 B记笔记 C列提纲 D画关系图 13、学习策略掌握的标志是( )。 A不仅了解一般的学习策略,还知道具体学科的学习策略 B会使用精加工和组织等高级策略 C能根据学习情境的特点,灵活地运用合适的学习策略 D可以使用监控策略来确定自己选用策略的有效性
小学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原理的复习资料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教育部1999年13号文件《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走近新课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扑面而来,它比过去的教育教学更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喜怒哀乐,更关注人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更关注人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更关注学生的尊严。这意味着,今后对老师的要求不仅是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而且应当成为一个合格的心理辅导员,承担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任务。因此在课程改革中科学、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谈两点自己在新课程改革中自己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点尝试和体会:一、创设和谐、宜人的教育教学物质环境。 给孩子一片空气,让他们自由呼吸;给孩子一块绿地,让他们栽花种草;给孩子一片绘画壁,让孩子自由描绘;给孩子一片饲养园地,让他们感受动物的可爱。顺孩子之天性,让他们快乐的成长。 创设优美、安全、舒适的物质环境。如校园的户外场地富有变化,则具有激发小学生多种经验,诱发小学多种活动行为的功能。在活动场内,设计丰富多彩的设备和材料,使处处充满绿色和生机。教室是小学生主要的活动空间,我们力争使室内宽敞明亮,温馨舒适。所布置的内容随着教育目标、季节变化而变化。整洁优美的物质环境唤起了小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陶冶了小学生情操,充实了小学生生活,激发了小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小学生的探索精神与生活情趣。 二、创设民主、和谐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 。 校园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是指校园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校园校风、氛围等,它包括小学生生活、学习和游戏的人文因素和活动空间。 心理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对认知与情感的关系,作了这样一个生动而贴切的比喻:“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地上。”反过来讲,如果离开“情感”这块“肥沃的土地”,也就结不出“良好的发展”的果实。1、平等相待学生,跨越陈旧的“代沟”。在课程改革环境下,要求教师转变心态,改变以往居高临下的权威态度,以亲切的面孔、用平等、和谐的口吻与学生交流,缩短师生间的“心距”。学生在这样一个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理解、行为得到鼓励、努力得到肯定的氛围中,就能尽情释放自己潜在的创造能量,毫无顾虑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自然地表露出自己的困惑疑问,首先就是创设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是高质量教学的有力保证。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愉悦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而紧张、冷漠的气氛会大大抑制学生学习的热情。如何减轻消除学生学习上的心理压力,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一种良好心态?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一名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的角色,创造最佳的心理氛围,使学生情感得到体验,心灵得到沟通,理念得到认同,情绪得到调节,行为得到训练,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从而使学生能学得懂、学得好、学得轻松。这样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和勇气,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究的精神。当学生的思维、情趣、爱好都有了张扬的空间时,就会走进老师和老师攀谈并成为朋友,为学生的心理能够健全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2、师生真诚相对,理解铸就成长。在人际交往中,真诚是最重要的,要做到能理解别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作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必须表现一个真实的自我,用真诚的爱去对待每位学生,才能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蒙台梭利说:“教师不仅是一个教师,还是一个心理学家,因为他要指导儿童的生活和心灵。”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理解。成年人渴望理解,小孩更渴望理解。许多成功的教育案例告诉我们:不理解何来教育。我们只有通过各种途径,深入地理解我们的学生,才能达到成功教育的目的。 作为一名老师,一名心理辅导员,如果不理解儿童的心理情感,不与他们真诚的相处,他是难以顺利开展工作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人的心理也在不断地变化着。社会的因素,家庭的教育都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唯有积极探索,适应新情况,敢于面对新问题,才能不断地发现儿童的最新动态,走出一条与时俱进而不会落后的道路。 现代的教育观认为,教师不应该是教育的主宰,不应该再有权威不可侵犯的思想。命令、强迫的教育方式其实是把软刀子,不但否定了学生的权利和尊严,导致学生的心理障碍,而且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放下架子,努力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用真诚换真诚,让学生切实感觉到你是他的朋友,你才能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使他们从心里接受你善意的意见与建议。3、倾注真心真爱,促进感情内化。师生心理交融的基础是感性的交情,也是爱的投入。教师应重视那些存在各种缺点的学生,多关心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常常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心理上受到压抑,失去平衡,性格比较孤僻,心理也比较脆弱。当学生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会产生不良情绪,并对学习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何让这种消极的影响降到最小?我认为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善于与学生沟通,进行谈心、交流,进而开导学生,倾听学生的内心情感,感知学生的内心世界,以老师真诚的爱去关心、呵护每个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得以寄托,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倾诉,精神得到依靠。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老师应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学生,使学生幼小的心灵得到鼓舞,让学生相信自己一定能行,逐步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总之,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在新形势下的新视角,它注重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发展,虽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有很多,但我个人认为,事实也证明了,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教师只有对学生倾注真情的爱,才能更好地塑造、净化学生的心灵,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去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学生只有在教师“真爱”的陶冶下,才能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这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缺的方法与手段。
哪位大佬有 小学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大学资料百度网盘资源的链接有人有吗求
我这里有这个资源,可以在这里查看***隐藏网址***
***隐藏网址***
1.超出预期策:是从情感维度处理教材、呈现教学内容的策略。它的内涵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处理教学材料,使呈现的教学内容超出学生的预期,引发学生的兴趣情绪,以有效调节学生的学习心向,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2.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原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
谁有 小学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这个大学资料网盘链接求一下大家!感恩
我这里有这个资源,可以在这里查看
***隐藏网址***
***隐藏网址***
1、学习过程 指学生在教 学情境中通 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 互作用获得 知识、技能和态度 的过程2、心理发展 是指个体从 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 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 发生的一系 列心理变化。
小学生心理学知识要点
心理学重要知识点0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它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02.心理过程:(1)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2)情绪、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03.个性心理:(1)个性心理动力(倾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2)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04.心理是人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人的心理的实质: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映象。 05.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反射。 06.意识是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意识的基本特性:自觉的目的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制约性、以第二信号系统为主的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性。 07.心理学科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 08.需要的种类:(1)根据起源分:生理需要、社会需要;(2)根据对象分:物质需要、精神需要。 09.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可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也称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10.动机产生的条件:内在条件是需要,外在条件是刺激诱因。 11.兴趣是指个体积极认识、探究事物、从事活动的心理倾向。 12.兴趣的品质特性:倾向性(又称指向性)、广博性、稳定性(又称持久性)、效能性。 13.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4)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1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15.成就结构理论认为:有三种现实的课堂结构:合作型、竞争型、个别化型。合作型目标结构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16.成败归因理论认为,学生常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四个方面:能力、努力、运气、任务难度。 17.创设问题情境的理论基础是成就动机理论。18.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综合整体的反映。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整合。 19.生物钟现象:人体内的一切物理变化和化学都是有节律的,这些节律性的变化就是所谓的“生物钟”的机制。 20.知觉的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21.注意的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心理活动的组织特性。 22.注意的种类: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 23.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的间接、概括的反映。间接性与概括性是思维的两大基本特征。 24.思维的种类:(1)根据凭借物与思维形态划分: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25.根据是否遵循逻辑规则分:非形式逻辑思维、形式逻辑思维。(3)根据指向性和答案不同分:集中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 26.思维的过程: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 27.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28.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1)提出问题(发现矛盾的过程)。(2)明确问题(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3)提出假设(以假设形式找到解决问题方案)。(4)检验假设(通过理论和实践形式检验假设)。 29.启发是从其它事物能够看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对解决问题起到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 30.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心理倾向亢又称心向。 31.迁移是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和学习方法对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影响。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促进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是正迁移,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反之为负迁移。 32.理解是学生对教材中有关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理解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 33.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面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感性材料是想象的基础,实践活动是推动想象的原因和动力。 34.想象的种类:(1)根据想象时有无目的意图分:有意想象、无意想象:(2)在有间想象中,根据内容的新颖性和创造性分:再造想象、创造想象;(3)根据想象活动与现实的关系分:幻想、理想、空想。35.良好思维品质的特性:(1)广阔性与深刻性。(2)独立性与批判性。(3)逻辑性。(4)灵活性和敏捷性。(5)创造性。 36.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三个基本环节,从信息加工况来看,即对输入住处的编码、储存、提取的过程。 37.记忆的分类:(”根据内容与对象分: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2)根据信息加工与记忆阶段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38.保持是巩固已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过程。保持是记忆的中心环节。 39.遗忘: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与回忆,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再认与回忆。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遗忘进程不均衡,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40.联想的种类与规律:接近性联想(空间、时间上的接近)、相似性联想(性质上相似)、对比律(性质上、特点上形成对比)、因果律(因果关系)。 41.良好的记忆品质有: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准备性(指能否及时地从记忆中提取出所需的知识,是提取的应用特性)。 42.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练习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 43.知识为活动提供定向依据,而技能控制活动的执行。 44.高原现象:在操作技能练习到中期,会出现成绩进步的暂停顿现象。 45.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特征。知识、技能达到迁移程度,能“举一反三”、“熟能生巧”,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 46.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成份,创造力是智力的高级表现形式。 47.超常儿童:智商在130以上;低常儿童:智商在70以下。 48.情绪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感是与社会性的需要相联系的。基本情绪分为:快乐、悲哀、恐惧;情绪按强度的持续时间可分为:心境、激情与应激。50.克服内外困难是意志最重要的特征。 51.意志行动的目的冲突有四种形式:双趋式冲突、双避式冲突、趋避式冲突、多重趋避式冲突。52. 巴甫洛夫把人的神经活动分成许多类型,其中有四种典型类型与气质类型对应:强、不均衡型为胆汁质;强、均衡、灵活型为多血质;强、均衡、不灵活型为粘液质;弱型为抑郁质。53.性格是一个对现实的稳固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气质形成得早,表现在先;而性格形成得晚,表现在后。性格是个性中的核心部分。 54.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 自我意识正确; 人际关系协调; 性别角色分化;社会适应良好; 情绪积极稳定; 人格结构完整。其它标准还有: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者”标准、“未来新人类”标准。55.心理咨询:精神分析法——弗洛依德;行为矫正法——华生;人本主义y:f法——罗杰斯;理性情绪疗法——艾利斯。56.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原则:自然、适度。
求 小学教育心理学 的复习资料以及重难点!!!!!!
全国自考 《小学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三事业伟人 发表于 2006-10-12 21:21:29 11 对儿童的冲动行为,常采取的方法是什么?(1) 培养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2) 避免严厉的冲动性惩罚。(3) 使用“自我教育训练”(4) 使用行为改变技术。(5) 暂时隔离法。21 小学教师角色的构成有那些? 家长代理人的角色, 学生楷模的角色, 知识传授者的角色, 严格管理者的角色, 心理调节者或心理医生的角色, 学生的朋友和知己者的角色。22 教师角色冲突的表现有那些?l 不同角色期待引起的角色冲突,l 对角色行为的不同理解引起的角色冲突l 教师在履行多种工作角色时所产生的角色冲突l 其他社会角色之间的冲突 l 角色内部的冲突。23 在运用表扬与批评手段时要考虑到那几个条件?l 学生受表扬与批评的历史状况。l 学生本人对表扬与批评的重视程度。l 师生之间的关系融洽,互相尊重也对奖惩的效果有直接影响。l 教师的评价一定要公正。l 表扬的作用与一定年龄密切相关。五 论述:1 论:归因理论及在教学中的应用。l 韦纳极其同事在70年代通过大量关于归因与学习动机的研究,总结出归因理论。l 认为,个人对其成败原因的归纳分析广泛地影响着后来行为的动机。不同的归因,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是极不相同的。l 当倾向于能力归因时,个体成功时就会认为自己能力高,因而信心十足。反之,会认为本身能力低,脑子笨,因而会丧失信心。l 当倾向于努力归因时,个体成功时,会认为是由于努力的经过结果,就会鼓励自己继续努力,并预期自己今后再次获胜。反之会认为是自己不努力造成的,因此认为自己只要努力就一定会获得下次的成功。l 当倾向于任务难度时,个体成功,会提醒自己,今后要认真学习以应付更困难的任务。个体失败时会埋怨客观,并把今后的成功寄希望于难度较小的任务上。l 当倾向于运气归因时,个体成功时,会认为只不过是自己此次侥幸,并不是自己真有水平,个体失败时,则自认倒霉,但祈求今后的好运气还能降临。l 有此,我们认为,教师有责任花费更多的时间来了解学生对成功和失败的归因方式,并依据归因理论的规律。对学生的学习动机给予就积极的影响。在课堂上教师除了传授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帮助学生树立这样的信念:恰当的努力可以导致成功。l 教师应该帮助孩子努力形成“努力归因”,强调学生的成功来于勤奋和刻苦;失败是因为不够努力不够用心而不是他们不够聪明和笨。l 切忌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传递给学生这样的信息:你是一个毫无希望的笨蛋。如 一些间接方式也可达到类似的效果。班级中运用竞争等级的奖励系统将学生的成绩分为三六九等,并公布与众。1 论:培养与激发学习动机的方法。l 保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新颖性。在教学中以丰富,有趣,逻辑性强,系统性很强的内容以及灵活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可以进一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l 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在教学中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使学生既感到熟悉又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这时就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的欲望,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l 从内部动机入手,培养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驱使学生学习的强大的内部推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学习有极大的吸引力,能带动学生主动愉快地去努力求知,乐而不倦地勤奋钻研。l 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就是将学习的结果信息提供给学生。学生了解了自己的学习结果,可以强化正确的学习动机,克服不正确的学习动机,从而促进学生进一步努力学习。l 正确运用表扬与批评。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手段之一。正确运用表扬与批评,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激发其上进心,自尊心,荣辱感和集体主义精神等。l 设立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能成功。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定一个更为实际可行的目标,并在他们达到目标时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l 恰当地运用竞争和合作。过分的强调竞争在教育中的作用是不利的,它不仅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会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2 论:认知结构的主要变量及其对学习迁移的影响。l 可利用性及其作用。 在认知结构中是否有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可以利用。这是影响有意义学习与保持的第一个重要的认知结构变量。即当学习者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他的认知结构中应具有吸引并固定新观念的原有观念。认知结构中处于较高抽象概括水平的起固定做用的观念,对于新的学习能提供最佳联系和固着点。l 可辨别性及其作用。 新的潜在有意义的学习任务与同化他的原有的观念系统的可以辨别的程度,的影响有意义学习与保持的第二个重要的认知结构变量。即当学习者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原有起固定作用的观念与要学习的新观念的差异应清晰可辩。l 稳定性与清晰性及其作用。 即当学习者面临新的学习任务时,他的认知结构中原有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应十分巩固。利用及时就正,反馈和过度学习等方法,可以改变原由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稳定性和清晰性。原有知识的稳定性和清晰性有助于性的学习与保持。3 论:促进学习策略教学的有效措施。l 创拟,确定学习策略。 通过分析具体的学习任务,确定完成该任务所必须的学习策略及其执行方式。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合理选择,利用现成的学习策略,同时有针对性的提炼自己的思路,并教给学生。l 科学教授学习策略。应根据学习内容,学习者的特点,学习阶段等各种因素的不同,来选择恰当的学习策略进行教授。还要给学生提供一套外显的,可操作的训练程序。还必须给学生提供多种练习机会。l 提供元认知指导。 许多学生之所以不能有效地应用学习策略,是因为元认知的缺乏。为此,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适当的进行一定的元认知训练。l 丰富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原有知识的数量和质量。既要保持学生用有丰富而必要的知识经验,有要保证知识结构的合理性。5 论:布鲁纳等人曾对培养儿童的直觉思维提出的建议。l 鼓励学生近似合理的猜想和飞跃的直觉。l 教师应善于应用直觉思维的方法,以给学生做出示范。l 使学生知道对问题的解决抱有强烈愿望并搜集与阅读有关的资料的持续地思考,是产生直觉的前提。l 启发学生运用类比,对称或形象化等方法去解决难题,有助于缩减思维过程而产生直觉的判断。l 教会学生善于捕捉瞬间即逝的直觉。l 善于利用休息和放松,以利于直觉的出现。6 论:班级群体纪律不良和管理。l 班级纪律不良的原因:a 与课程有关,b 教师与班级群体关系不好,c 班级缺乏良好的规范和健康的舆论,d 有的班级纪律不好是与整个学校纪律不好相一致的。l 解决的办法:a 重建班级规范,行成健康舆论,b 切实解决与纪律有关的具体问题,c 面临班级纪律问题的教师要自己解决问题,不要借助其他人的权力,d 教师要以身作则。7 论: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优良个性。l 因材施教就是因人而异的进行教育和教学,在分析学生的差异心理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教育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与个性。应从一下几方面考虑。l 了解学生的心理水平和知识,能力水平,提出适当的要求。l 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激励。l 了解学生的优缺点,帮助学生长善救失。l 了解学生的个性,培养个性充分发展的人才。l 总之,由于学生的个性有差异,所以要因材施教。要因材施教,就必须研究学生的个性差异。8 论:小学生的学习适应问题主要表现以及学校教育的措施。A 小学新生的学习适应。 a 须适应的问题有:主体活动的变化;人际关系的变化;面对组织纪律的约束。b 教师的任务。教师应做到:如同父母般的对儿童表示关切和爱护;认同和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地位;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帮助学生适应集体生活。B 小学生的学习疲劳。 长期处于疲劳的状态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会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所以要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教学改革,包括课程内容忽然教学方法的改革;保证学生充足的的休息和睡眠,使学生有参加体育运动和游戏的机会。C 小学生的学习困难。学习困难学生的主要特征:视觉,听觉等知觉转换方面存在障碍;有视觉运动性感知障碍;运动不协调;言语发展障碍;易于分心,难以集中注意力;有时拌有情绪和行为问题。对他们应注意一下几点:对儿童的困难要理解;及早发现,寻求专业人员的训练矫治;给予耐心,细致,具体的帮助,多表扬,少批评,不能伤害儿童的自信心;通过各种体育运动发展感觉统合能力。D 小学生的考试焦虑。过度的 考试焦虑导致心理紊乱,对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发展造成伤害。其形成原因既有来自学生自身内部原因,也有学生外部环境因素的 作用。为防止和降低学生的考试焦虑,必须有针对性的进行工作,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a 认真转变教育思想,体制和观念,向素质教育转变,减轻考试压力,b 避免对学生提出超出其实际能力的要求,c 帮助学生提高应试的准备和技巧,使用系统脱敏训练法。9 论: 教师的角色冲突及解决。l 教师的角色冲突的表现在: 不同的角色期待引起的角色冲突;对角色行为的不同理解引起的角色冲突;教师在履行多种工作角色时所产生的角色冲突;其他社会角色之间的冲突;角色内部的冲突。l 角色冲突使教师在实现角色期待时感到困难,他会降低教学的效果,因此需要进行调整和克服,具体在:适当分离,缓解冲突;分清角色的主次,教师对角色冲突要保持相当的适应性;明确工作职责,尊重教师的工作权益;加强角色学习,摆正地位,正视现实。10 论: 师生冲突及处理。l 师生冲突是指师与生之间的情绪对立或公开的对抗。l 师生冲突的原因:由于角色地位不同产生的师生冲突;由于年龄“代沟”产生的师生冲突;由于价值观不同产生的师生冲突;奖励和惩罚带来的师生冲突。l 师生冲突的正确对待与处理:加强沟通,促进心理接近;角色互换,形成宽容理解的心理气氛;避免滥用惩罚;适当调整认课教师。l 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教师除了要处理好和学生的关系外,还要正确处理好教育过程中与其他教师,学校领导,学生家长及其他的人际关系,这同样非常重要。教育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教师正确处理好教育过程中的这些关系。使之形成合力,才能够对学生产生一致的,深刻的影响。
小学生心理小知识(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
1.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 心理健康小知识 1、了解自己,接纳自己、肯定自己。 2、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3、拥有一个伟大的梦想,设立明确的生活目标。 4、学会自我控制,克服诱惑,活在现实当中。 5、学会舒缓舒解愤怒、低落、忧郁、厌倦的情绪。 6、对自己要时常鼓励增强自信心。 7、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8、注意锻炼身体,展现朝气活力。 9、学会思考,养成积极进取的学习生活态度。 10、净化自己的心灵,追求平和的心境。 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 人际交往的自我调适,是人生的一个必然和重要行为。 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 1、要学会有利他奉献的人生观的培养。 2、学会角色扮演的心理调适 3、对竞争与合作要有正确的认识 4|、接受自己,悦纳他人。 5、正确处理人际交往中的三个度情、理、法。 6、消除人际交往中的不良心理。 2.小学生心理健康小知识 1.不对自己过分苛求。 为了避免挫折感,应当把目标定在自己能力的所及之内。2、不对别人期望过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短处,不能强求别人符合自己的要求。3、疏导自己的愤怒情绪。 发怒时尽量把怒火泄于其他方面,如打球和唱歌之上,以消火泄愤。4、能伸能屈。 当大前提不受影响的情况下,无需过分计较小处,以减少自己的烦恼。5、向别人倾诉烦恼。 把抑郁埋于心底,只会令自己郁郁寡欢。假如把内心的烦恼告诉知己好友,心情会顿感愉快。 6、助人为乐。7、集中精力处理近事。 8、不要处处与人竞争。9、熟悉到挫折具有双重性,挫折会给人以打击,带来损失和痛苦,但也能使人奋起、成熟,从中得到锻炼。 3.小学生心理常识怎么写,要全的 一、小学生心理缺陷的主要表现 1、敏感: 青少年自我意识强烈,自尊要求迫切,而且心理承受能力低。 因此,当他们意识到某种威胁自尊的因素存在时,就会产生强烈不安、焦虑和恐惧,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就会生气、愤怒,常常神经过敏,多疑。 2、叛逆: 由于小学生正处于成长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家长和老师的监护,反对成人把自己当成小孩子,同时,为了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易对任何事情持批判的态度。 3、嫉妒: 这是对他人的优势地位在心中产生不愉快的情感。当别人比自己强(如学习、相貌、人缘等),表现出不悦、自残、怨恨、愤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负面感情。 4、失落: 小学生抱有许多的幻想,希望将其变为现实,他们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刻意的追求。当这种需求持续得不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就产生了挫折,多表现在学习、吃穿、玩高档的玩具等方面。 这容易给中小学生带来紧张、恐惧、忧郁和失望。 5、自卑: 它是一种印过多的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 对自己缺乏信心,感到在各方面都不如人,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的能力过低评价,心理承受能力脆弱。 谨小慎微,行为萎缩,瞻前顾后等。 6、孤独: 通过调查发现有些学生常常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性格孤僻,不愿意与人交往,却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 心理学把这种心理状态称为闭锁心理,由此产生的一种感到与世隔绝,孤独寂寞的情绪体验称为孤独感。二、小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成因 小学生出现这些心理问题,既有自身成长的因素,也有外部环境的因素,是“内因”和“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身心成长的失衡。 小学生时期身体发育急剧变化,他们阅历浅,知识和经验不足,认识力、理解力、思维力和亲情力都远远落后于成年人。这种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使小学生出现许多困惑、烦恼和躁动不安,产生心理问题。 2、家庭教育的误区。 过度溺爱和期望值过高,使家庭教育普遍存在忽视品德发展、人格教育、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社会性教育的倾向。 家长只重视孩子的考试、升学,却不注重孩子的品德发展、交往能力、个性培养以及社会行为规范的培养等。家长的高期望值与孩子自身需求不一致时,总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一厢情愿时,便会使青少年感到压抑和不满,给孩子造成疑虑、忧郁等心理疾患,导致孩子高分低能或心理不健全。 3、学校教育的误区。 一些学校和教师迫于压力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追求升学率、打造名牌效应,成绩成为评价学生能力高低的惟一标准,学生情感上的苦恼不能及时向老师和家长诉说,就会造成心理压力,形成心理障碍。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不同地区的发展很不平衡,特别是还存在着学科化、医学化、片面化、形式化、孤立化等不良倾向。 4、社会环境的影响。 学校教育展示给学生的是正面教育;而当今各种思潮冲击着我们的社会,纯洁的教育内容与复杂的社会生活之间形成强烈反差,致使学生陷入无以参照、无以归附的境地,学生思想的混乱、情绪的波动,也是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之一等等。三、应对小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对策 俗话说:“心病还需要心药治”。 心理疾病虽然形成原因复杂,处理起来较为棘手,但是并非与生俱来,更不是不可救治的。关键在于要以人为本,对症下药,才能收到积极的成效。 在实践中,本人认为,可采取以下方法: 1、消除逆反心理——沟通与交流。 我们首先培养学生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要求他们在广阔的社会中,磨练自己的思想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其次是要求他们从积极的意义上去理解大人,让学生明白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是善意的批评,家长老师也使人,也有正常人的喜怒哀乐,也会犯错误。 我们只要抱着宽容的态度去理解这些事情,也就不会逆反了;再次是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把握自我,努力改善自我,平时常提醒自己遇事尽量克制,多进行沟通,增加信任度,也就多了一份理解;最后是要求家长和教师多注意孩子的心理需求,及时了解他们在想什么,想做什么,多听他们的呼声,理解他们的欢乐与苦恼,放下长辈的架子,与孩子建立起平等的长幼关系。 2、消除自卑孤独心理——增强自信。 产生自卑孤独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来说主要是因为生理的原因、遭遇挫折和心理创伤、性格因素、家庭教育问题以及需要的得不到满足等。消除自卑孤独心理关键是对自己现存力量感到满足!教师要帮助学生来分析他们的优点,正确做出评价,发挥自己的长处;其次是千方百计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我们联合各科教师共同给学生增强自信心,不让他们觉得什么都弄不好;最后是引导学生以勤补拙和扬长避短来克服自卑。教师要帮助这部分学生找到自己的突破口,通过勤奋努力,在某个方面做出成绩来。 3、消除敏感与脆弱心理——培养意志。 消除脆弱心理首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提高认知水平;其次是提高学生自控水平,培养耐挫能力;第三是克服悲观消极的心态,树立自。 4.求小学生心理常识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老师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讨论和游戏活动,学生可以说出心里话,倾听别人的心声。 2、及时做好笔记、谈话记录。 二、家庭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由学校完成是不够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家庭教育才是主要的。因此,学校、家长应该合力重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利用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多种途径,向家长多提建议,指导家长开展小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三、小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小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要通过多种途径使小学生知道它的重要性及基本常识,知道心理若有疑问怎样才能获得帮助。 四、从实用出发,教会学生一些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常用方法: 1、学会放松。要使学生知道紧张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是可以通过想象、转移注意力、调整呼吸、体育活动、听音乐、阅读等方法调节放松。 2、与人谈心。使学生知道有问题要学会求助,找老师、长辈、亲友谈心,学会与人谈心一辈子受益。 3、喜欢写小练笔和日记,小学生要学会用笔与自己谈心,把心灵的轨迹用文字描绘下来。没得到本人的允许,教师和家长要尊重孩子的隐私。 4、在学习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和社会交往,如体育比赛、文艺活动等,更好地培养多样的兴趣和爱好。 5、学会观察、分析、评价自己,逐步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制的良好心理品质,有利于形成并长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6、那些已经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的小学生应当在教师和家长的直接指导下,努力抑制和改正自己的缺点,发扬自己的优点,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 作为班主任,要观察学生在校的情况,及时与家长沟通,做到防患于未然。认真观察孩子的性格是否开朗,是否活泼主动,好奇心强;跟父母的关系是否融恰,能不能主动与父母、老师沟通,同学关系好;是非观念、自觉性、是否强;学习欲望强烈与否,面部表情愉悦不愉快,精力是否充沛,是否善于交友不孤独等。来观察孩子是否有心理问题,努力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使学生成为“乐于学习、工作;情绪乐观、稳定;人际关系和谐、融洽;能面对现实,适应环境,能认识自我。 在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学校教育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家庭教育却起着关键作用。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是连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纽带。我们要经常与家长联系,反映学生在校情况,了解在家表现,针对情况制定心理个案。家长更应该主动了解学生在校表现,配合老师做好孩子的心理工作。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一个健康的心理,高尚的人格。 5.心理小常识 每日心理学 1.不要在流泪的时候做任何决定,情绪负面的时候说话越少越好。 2.不要去反复思考同一个问题,不要把所有的感情都放在一个人身上,你还有父母,还有其他朋 友。 3.不要害怕做错什么,即使错了,也不必懊恼,人生就是对对错错,何况有许多事,回头看来,对错已经无所谓了。 4.有负面情绪是正常 的,但是自己一定要知道,要明白这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在其余的时间里,要尽量的让情绪平稳起来。 5.那个人突然不联系你了,很正常;那个人突然 又联系你了,也很正常,这也不说明什么。 6.如果不懂,就说出来,如果懂了,就别说,笑笑即可。 7.一切的烦恼都是自找的,因此也只能自 己解决,不要找朋友哭诉,找他们去打球。 8.说过的话一定要做到,即使是很蠢的话,再蠢也比言而无信好。 9.无论发生怎样的变故,不要打 破生活原有的规律,要按时吃饭,按时睡觉。 10.不要去害怕做一件事,不要害怕触景伤情,不要害怕说错话,不要害怕想起过去,不要害怕面对未来。 11. 无论是对是错,你需要一个准则,你的行为应该遵循这个准则,并根据现实生活不断的修正。 反反复复优柔寡断的人,是不可能讨人喜欢的,在对错之间徘徊的人, 形象不如从错到对的人正面。 12.当他说“让我们冷静一段时间好吗?”的时候,冷静的说好,然后挂断电话。 不要哀求,他不是来征求你意见的。13.不要把心底的话全掏出来,这些是只属于你的财富。 14.不要跟一 个人和他议论同一个圈子里的人,不管你认为他有多可靠。 15.当你不知道和他说什么的时候,那就什么也不要说,沉默有无限种含义。 16.不要追求什么结果,每个人结果都一样,就是死亡。 17.不要后悔,无 论怎样都不要后悔,后悔的情绪比你所做错的事更可怕,因为这会摧毁你的自信,自尊以及很有可能让你去做一件更错的事。 不够的话,我那里还有一些。 6.小学生常见的十大心理问题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则是关注不多,认识不足。 大量事实表明,小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也有诸多问题,并时时影响着小学生们的健康成长。 在我们日常生活、学习中,许多小学生的心理问题都是潜在的,往往容易忽视,如果我们的家长、教育者和小学生没有充分的思想认识和积极的态度,往往就使得问题堆积,小问题变成大问题,轻问题变成重问题,甚至出现不良事件。 所以作为家长、教育者和每个小学生都必须掌握一定的相关知识,提高对问题的敏感性和辨别能力,及早发现不良心理,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教育、调节,以免问题严重化和不良事件的发生。 一、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逃学与厌学问题 数据表明,有厌学情绪的小学生占总数的5%——10%。 这些小学生主要是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比较吃力,导致长期跟不上进度,有缺乏赶上去的勇气和毅力,老师也没能及时地给予鼓励,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他们或者在课堂上东张西望,神不守舍;或者在下面偷偷看动画书或玩玩具;要么就在课堂上打瞌睡;或者干脆逃学、旷课,到处游玩。 还有一些优等生,由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一旦别人超过自己或自己的目标未达到,就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人际交往问题 人作为社会人,都有与人交往的需要,通过正常的人际交往、沟通,人就能获得正确合理的社会知识经验,同时获得生活学习的知心朋友,获得困难时的支持帮助者。 而如果缺乏正常交往,就会使人无法满足依恋感,内心苦闷而无法宣泄和排除,影响了儿童正常的人际交往与心理需要,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有害的。由于目前的小学生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交往的对象多为成人,在这种不协调的交往中,孩子常常是在“以自己为中心”的“顺境”下生活的,因此,学生普遍存在着较任性、固执、依赖性强的特点。 当他们进入一个新的集体中后,在集体中的位置已改变,但仍然以自我为中心去与人交往,因而在与他人交往中常常是惟我独尊,不能善解人意;遇到困难不能克服,也不想克服,缺乏自信心,从而致使小学生不能也不会与人正常交往。在与他人接触中常出现过重的恐惧感,过强的防范心理,其结果是封闭自己。 而且教师教育方法不当,忽视对学生人际交往技能的培养。小学期间,教师是学生理想的目标、公正的代表;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教师如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感到失望,会有一种压抑感,产生消极情绪,导致师生关系淡漠。 这种以学生失败而告终的交往还会在小学生与他人交往中迁移、淡化,加重人际交往的焦虑感。 过度依赖问题 由于小学生自身的特点,还没有自立生活的能力,只能长期生活在父母和他人的关系和爱护下,因此形成了小学生过度依赖心理。 首先,表现为对父母的过度依赖。在现今社会,大多数家庭里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常常把孩子视为“小公主”、“小王子”,往往只重视孩子的衣、食、住问题,对他们百般呵护,甚至是溺爱。 因此,造成孩子自立能力差。当他们在日常生活或学习中遇到一些困难时,最先想到是父母,在这一次又一次向父母求助,得到帮助时,他们就生成了以来感。 但随着重复这样的恶性循环,小学生们就像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意志力非常薄弱。有的小学生到了高年级也要家长给他们穿衣、吃饭等。 其次,表现为自我倾向。这一现象在小学生中较多,危及着他们的心理健康。 自责倾向是指当发生不如意的事情时,经常认为自己不好,对自己所做的事报有恐惧心理。自责倾向的根源是对失去别人的爱不安。 当学生感受到被父母、教师、朋友抛弃时,往往形成自责倾向,如,父母、教师对儿童过分严厉、专制,则挫伤了儿童自尊心,儿童感觉不到来自权威人的爱,从而出现自责心理;当对别人的爱渴求过强时,一点小过失就会使小学生感受到自己不再被爱了,这样的儿童往往有很强的依赖心理。 二、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学校的对策 1、应采取心理辅导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帮助 (1)团体辅导。 团体辅导采用专题讲座、专题活动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帮助,主要为塑造班级集体良好的氛围和集体的良好行为,激发群体向上的精神。 (2)个案教育。 小学生个案教育是对上述心理辅导的补充和深入。个案的对象应有典型的意义,可以是智优学生、模范学生、问题较多的学生,学生作为个案对象,可以让本人知道或不知道,主要根据研究的需要而定。 个案教育一般要做较长的跟踪研究,一个学生在校接触许多的教师,因此学生个案教育最好采用合作的方式进行,以负责人为主,几位教师共同观察和研究同一对象。个案教育一定要作好记录,尽量详尽,如观察笔记、谈话记录等。 记录一定要真实,还可以也记录者的感受。要妥善保管学生的个案资料,原则上学生在校期间个案研究不公开。 2、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1) 教师应引导小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社会交往 小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 7.心理健康的小知识和小常识 心理健康小知识 1、了解自己,接纳自己、肯定自己。 2、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3、拥有一个伟大的梦想,设立明确的生活目标。 4、学会自我控制,克服诱惑,活在现实当中。 5、学会舒缓舒解愤怒、低落、忧郁、厌倦的情绪。 6、对自己要时常鼓励增强自信心。 7、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8、注意锻炼身体,展现朝气活力。 9、学会思考,养成积极进取的学习生活态度。 10、净化自己的心灵,追求平和的心境。 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 人际交往的自我调适,是人生的一个必然和重要行为。 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 1、要学会有利他奉献的人生观的培养。 2、学会角色扮演的心理调适 3、对竞争与合作要有正确的认识 4|、接受自己,悦纳他人。 5、正确处理人际交往中的三个度情、理、法。 6、消除人际交往中的不良心理。 8.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 根据世界心理卫生协会所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并结合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特点,我们把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确定为6个方面,即智力发展水平、情绪稳定性、学习适应性、自我认识的客观化程度、社会适应性、行为习惯。 (1)智力发展水平:虽然智力发展优秀者并不一定拥有健康的心理,但如果智力发展水平低下,那将毫无心理健康可言。因此,一个心理健康的小学生,其智力发展应属于正常。 相反,若智力水平低下,是算不上心理健康的。 (2)情绪稳定性:一个心理健康的小学生,一般是心境良好,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状态占主导,但同时又能随事物对象的变化而产生合理的情绪变化。 所谓合理的情绪变化是反应,当有了喜事感到愉快,遇到不幸的事时产生悲哀的情绪。此外,还能依场合的不同,适当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3)学习适应性:一个心理健康的小学生通常喜欢上学,觉得学习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感到轻松;对于学习内容往往抱有浓厚的兴趣,乐于克服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学习效率高。 (4)自我认知的客观化程度:心理健康的小学生能顺利地从以自我为中心向去自我中心阶段转变;能将自己同客观现实联系起来,主要从周围环境中寻找评价自己的参照点,对自己的认识开始表现出客观性。 (5)社会适应性:心理健康的小学生往往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自己的日常生活事务能由自己来料理,能适应不同环境下的社会生活,乐于与同学、老师交往,让自己融入集体生活中,自觉用社会规范来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的要求,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孤立起来,与周围的人群格格不入。 (6)行为习惯:心理健康的小学生一般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外部 *** 的行为反应适中,不过度敏感,也不迟钝;他们不会因鸡毛蒜皮的事情而大发脾气,也很少出现让人觉得莫名其妙的举动,其行为表现同他们的年龄特征相吻合。 9.心理健康小常识 1,有一个自己很爱的爱好,但不要当成事业去做,每当你心烦的时候你的爱好能给你一丝平静。 2,有一份自己爱的工作,当早晨起来面对上班的时候不会对生活失去兴趣 3,有一个自己爱的人和一个爱自己的人,不管是不是一个人,你对爱自己的人可以强势一些,对自己爱的人可以弱势一点 4,有一个和自己密切相关的家庭,这个家庭里你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点,也许不是支撑这个家庭的顶梁柱,但是有你才是一个家,你对这个家充满责任和期许 5,有一些可以吵架的朋友,你生气的骂他他也骂你,但是几秒钟以后你们就忘记前面发生的事情继续说彼此的小秘密 这是我觉得一个个方面都健康的人会拥有的东西
更多文章:
战国策齐策一(《先秦散文·战国策·邹忌讽齐威王纳谏(齐策一)》原文鉴赏)
2024年7月13日 07:30
这样的人让我________作文500字(这样的人让我尊敬作文)
2024年5月19日 16:00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2022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杨瑞清事迹及人物百科)
2024年7月22日 23:00
expensive的同义词(expensive的同义词有几个)
2024年6月17日 03:20
高二语文《陈情表》教学案例?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出师表》教案
2024年4月4日 18:20
在关爱中成长六年级作文600字?作文题目:在关爱中成长的作文如何写
2024年8月25日 07:50
2020花式微信红包示爱(五个红包怎么发比较浪漫,520怎么发红包表白)
2024年5月22日 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