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教育孩子过程中的5种心理学效应,家长一定要知道!)
本文目录
- 教育孩子过程中的5种心理学效应,家长一定要知道!
- 教育学中心理效应
- 你都运用过哪些心理学效应在孩子的教育上
-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有哪些
- 这15个教育心理学的效应,教资考试年年考!
- 德育中常用的8种心理学效应
- 家庭教育中超实用的心理学效应
-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 教育心理学:常见心理学效应总结-2021天津教师招聘考试
教育孩子过程中的5种心理学效应,家长一定要知道!
心理学上有很多有趣的效应,这些效应就在我生活的小事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下面给大家分享几个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会用到的心理学效应,希望各位家长有所收获。 1. 习得性无助(屡次碰壁后放弃)指个人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与行为。举例:小明小时候总是有很多理想,可每当他将理想告诉爸爸时,爸爸总是说“我看你根本就不是那块料,考试才刚及格,你能做......”每次谈及理想、梦想,爸爸总是会打击小明,说小明的想法不切实际,要小明将心思用在学习上,提升考试成绩。后来小明就再也没和爸爸提自己的梦想了。 2. 皮格马利翁效应(所愿即所得)亦称期望效应、罗森塔尔效应,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你期望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很多当下所得其实是过去的“未来期待”产生的结果。简而言之,就是对期望的心理暗示,可以促使人们的认知和行为发生同向改变,进而使该期望得以实现。举例:小明数学成绩常常不及格,爸爸为此也是想尽了办法,给小明报了好几个补习班,但小明数学成绩却不见一点起色。直到有次父子间谈起小明未来的理想,才直到小明想当飞行员。为此小明爸爸专门找了飞行员培训资料,看着资料上繁琐的计算,小明深刻的意识到数学的重要性。在爸爸的鼓励下,小明怀揣着飞行员的梦想,积极的学习数学,成绩的提升的飞快。 3. 超限效应:指同类型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如,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举例:小明数学成绩不好,妈妈非常担心小明偏科。经常小明一回家,妈妈就提醒小明,要先写数学作业,写数学作业的时候要用心,面对不会的题要换个思路......妈妈给小明教了无数种学习数学知识的技巧和方法。但小明的数学成绩却越来越差,小明也一点都不想听妈妈说有关于数学的话题,母子两经常为这件事情吵架。 4. “南风”效应也称“温暖”效应,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举例:小明有赖床的习惯,每天早上叫小明起床都是一场战斗。刚刚开始妈妈大声叫起床,小明就是不起。之后妈妈掀被子、拍打小明的脸蛋等,还是不能叫小明起床。有时气的妈妈都动手打小明,但小明还是不愿起床。突然有天小明妈妈改变的了策略,把早饭什么的都准备好,温和在床边告诉小明,离他上学还有多长时间。刚刚开始,小明还睡过头导致迟到好几次,但慢慢的小明自己也意识该什么时间点起床,才能按时到学校。 5. 标签效应:心理学上也叫暗示效应。这一心理规律在家庭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如果我们老是对着孩子吼“笨蛋”、“猪头”、“怎么这么笨”、“连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等,时间长了,孩子可能就会真的成为了我们所说的“笨蛋”。举例:孩子妈妈给孩子辅导作业时,看到孩子写错了,“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都会做错。”孩子听了无数遍,有一次孩子爆发了“我就是笨,你不要管我,我再也不想写作业了,我讨厌学习,我不要上学了。”
教育学中心理效应
教育学中实用的心理效应
对孩子的教育是离不开心理学的运用的,下面我就为大家带来教育学中实用的心理效应吧!
心理效应一: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把一群小白鼠随机地分成两组:A组和B组,并且告诉A组的饲养员说,这一组的老鼠非常聪明;同时又告 诉B组的饲养员说他这一组的老鼠智力一般。几个月后,教授对这两组的老鼠进行穿越迷宫的测试,发现A组的老鼠竟然真的比B组的老鼠聪明,它们能够先走出 迷宫并找到食物。
于是罗森塔尔教授得到了启发,他想这种效应能不能也发生在人的身上呢?他来到了一所普通中学,在一个班里随便地走了一趟,然 后就在学生名单上圈了几个名字,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过了一段时间,教授又来到这所中学,奇迹又发生了,那几个被他选出的学生 现在真的成为了班上的佼佼者。
心理效应二:超限效应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 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 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 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可见,妈妈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 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心理效应三:德西效应
心理学家德西曾讲述了这样一个寓言: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0美分,对他们说: “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2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 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在这个寓言中,老人的方法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
德 西效应在生活中时有显现。比如,父母经常会对孩子说:“如果你考100分,就奖励你100块钱”、“要是你能考进前5名,就奖励你一个新玩具”等等。 家长们也许没有想到,正是这种不当的奖励机制,将孩子的学习兴趣一点点地消减了。在学习方面,家长应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增进孩子对学习的情感和兴 趣,增加孩子对学习本身的动机,帮助孩子收获学习的乐趣。家长的奖励可以是对学习有帮助的一些东西,如书本、学习器具,而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奖励,则最好不要。
心理效应四:南风效应
“南 风”效应也称“温暖”效应,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 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
故事中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它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这种因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 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就是“南风效应”。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家庭教育中采用“棍棒”、“恐吓”之类“北风”式教育方法是不可取的。实行温情教育,多点 “人情味”式的表扬,培养孩子自觉向上,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心理效应五:木桶效应
“木桶”效应的意思是: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它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在于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 一个孩子学习的学科综合成绩好比一个大木桶,每一门学科成绩都是组成这个大木桶的不可缺少的一块木板。
孩子良好学习成绩的稳定形成不能靠某几门学科成绩的突出,而是应该取决于它的整体状况,特别取决于它的某些薄弱环节。因此当发现孩子的某些科目存在不足时,就应及时提醒孩子,让其在这门学科上多花费一些时间,做到“取长补短”。
心理效应六:霍桑效应
美国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等,但工人们仍然愤愤不平,生产状况很不理想。后来, 心理学专家专门对其进行了一项试验,即用两年时间,专家找工人个别谈话两万余人次,规定在谈话过程中,要耐心倾听工人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和不满。这一谈 话试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霍桑工厂的产值大幅度提高。
孩子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难免有困惑或者不满,但又不能充分地表达出来。作为母亲,要尽量挤出时间与孩子谈心,并且在谈的过程中,要耐心地引导孩子尽情地说,说出自己生活、学习中的困惑,说出自己对家长、学校、老师、同学等的不满。
孩子在“说”过之后,会有一种发泄式的满足,他们会感到轻松、舒畅。如此,他们在学习中就会更加努力,生活中就会更加自信!
心理效应七:增减效应
人际交往中的“增减效应”是指:任何人都希望对方对自己的喜欢能“不断增加”而不是“不断减少”。比如,许多销售员就是抓住了人们的这种心理,在称货给顾客时总是先抓一小堆放在称盘里再一点点地添入,而不是先抓一大堆放在称盘里再一点点地拿出。
我们在评价孩子的时候难免将他的缺点和优点都要诉说一番,并常常采用“先褒后贬”的方法。其实这是一种很不理想的评价方法。在评价孩子的时候,我们不妨运用“增减效应”,比如先说孩子一些无伤尊严的小毛病,然后再恰如其分地给予赞扬……
心理效应八:蝴蝶效应
据研究,南半球一只蝴蝶偶尔扇动翅膀所带起来的微弱气流,由于其他各种因素的掺和,几星期后,竟会变成席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紊乱学家把这 种现象称为“蝴蝶效应”,并作出了理论表述:一个极微小的起因,经过一定的时间及其他因素的参与作用,可以发展成极为巨大和复杂的影响力。
“蝴蝶效应”告诉我们,教育孩子无小事。一句话的表述、一件事的处理,正确和恰当的,可能影响孩子一生;错误和武断的,则可能贻误孩子一生。
心理效应九:标签效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由于兵力不足,而战争又的确需要一批军人。于是,美国就决定组织关在监狱里的犯人上前线战斗。为此,美国特派了几个心理学专家对 犯人进行战前的训练和动员,并随他们一起到前线作战。训练期间心理学专家们对他们并不过多地进行说教,而特别强调犯人们每周给自己最亲的人写一封信。信的 内容由心理学家统一拟定,叙述的是犯人在狱中的表现是如何地好、如何改过自新等。专家们要求犯人们认真抄写后寄给自己最亲爱的人。三个月后,犯人们开赴前线,专家们要犯人给亲人的信中写自己是如何地服从指挥、如何地勇敢等。结果,这批犯人在战场上的表现比起正规军来毫不逊色,他们在战斗中正如他们信中所说的那样服从指挥、那样勇敢拼搏。后来,心理学家就把这一现象称为“标签效应”,心理学上也叫暗示效应。
这一心理效应在家庭教育中 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如果我们老是对着孩子吼“笨蛋”、“猪头”、“怎么这么笨”、“连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等,时间长了,孩子可能就会真的成为了我们所说的“笨蛋”。所以,妈妈必须戒除嘲笑羞辱、责怪抱怨、威胁恐吓等语言,多用激励性语言,对孩子多贴正向的标签。
心理效应十:门槛效应
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在你请求别人帮助时,如果一开始就提出较高的要求,很容易遭到拒绝;而如果你先提出较小要求,别人同意后再增加要求的分量,则更容易达到目标,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门槛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我们也可以运用“门槛效应”。例如,先对孩子提出较低的要求,待他们按照要求做了,予以肯定、表扬乃至奖励,然后逐渐提高要求,从而使孩子乐于无休止地积极奋发向上。
;你都运用过哪些心理学效应在孩子的教育上
随着孩子不断成长,他们会开始形成自己的独立思想,作为家长我们也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方法和育儿理念,面对成长中的孩子,如果父母多了解一些心理知识,运用恰当,用更科学的方式去面对、指导孩子的成长,才能够起到更良好的教育效果!
1、标签效应
心理学中有个词叫做“标签效应”(Labeling theory),是指当一个人被外界用某个/某些词汇描述和分类(也就是贴上标签)时,他的想法和行为会受到影响,会下意识地按照标签行事。
儿童更容易受到“标签”影响,因为他们的思辨能力有限,同时大人的话语在他们眼里又有一定权威性。
所以我们要避免孩子被各种负面标签定性和伤害,找出最能帮助孩子的正面意义,不仅可以改变家长对问题行为的看法,变得不那么焦虑,更重要的是能让家长不再是一个“破坏性”的评判者或者批评家,而是成为一个让孩子健康成长的“建设性”顾问,能够从正面去引导孩子解决问题——
比如“胆小”的正面意义是“安全意识强,注意保护自己”;
比如“内向不合群”的正面意义是“喜欢观察和安静思考”;
比如“害羞”的正面意义是“与人建立关系比较谨慎,需要花更多时间去观察”……
简而言之,就是让问题行为,从孩子成长的"绊脚石"变成"垫脚石"。
2、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指的是同一刺激对人的作用时间过长、强度过大、频率过高,会使神经细胞处于抑制状态,让人产生极不耐烦的心理体验,最后产生反感和反抗行为。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
比如,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可见,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
3、手表定律
手表定律:指拥有两块以上时间显示不同的手表,并不能准确判断时间,反而会制造混乱,而失去对判断的信心。
手表定理所指的另一层含义在于每个人都不能同时挑选两种不同的行为准则或者价值观念,否则那个人的行为将陷于混乱。
“双重规则”和“双重标准”会让孩子无所适从,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一定要统一观点。
父母双方一定要保持“统一战线”,意见不一致时,在孩子面前,就以先提出意见的为主,然后可以趁孩子不在的时候再好好沟通。这样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父母双方对孩子的教育要求应该做到充分沟通、协调一致,尤其是在行为习惯、道德品质、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培养上更要统一。
父母双方均衡地扮演各自的角色,在对方管教孩子时,不要轻易掺和进去,除非是对方需要你的支持和帮助,也不要自己在孩子面前扮演“好人”,让另一半在孩子面前扮演“坏人”。
4、德西效应
心理学家德西曾讲述的寓言:一群孩子在老人家门前大声嬉闹,老人难以忍受。他出来给了每人10美分,对他们说:“感谢你们让这儿变得热闹。”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又给了每人5美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人2美分,生气地喊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老人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钱而玩”,而他操纵着钱这个外部因素,也就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
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把握好外部奖励的使用方式,多激发孩子的内部动机,强化内部奖励,比如口头上表扬,精神上的鼓励,让孩子懂得,取得好成绩是自己努力的结果,是自己赢得的收获,强调孩子的努力有收获的成就感,满足感。而不得强化努力可以得到物质奖励,物质最终还是外在的,内在的收获,精神上的满足才是持久的,而且会让孩子一直努力下去的动力。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有哪些
1.酸葡萄效应因为自己真正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产生挫折感时,为了解除内心不安,编造一些“理由”自我安慰,以消除紧张,减轻压力,使自己从不满、不安等消极心理状态中解脱出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例子:当自己没有被这个机构录取时,就会说这个机构工资不高,或者是文化氛围不好。2.甜柠檬效应人们把个体在追求预期目标而失败时,为了冲淡自己内心的不安,就百般提高现己实现的目标价值,从而达到了心理平衡、心安理得的现象。例子:当别人有你男朋友,自己没有男朋友时,就会说:我这么美,没有人配得上我!3.首因效应也称最初效应,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例子:第一印象。某学生第一次听一位老师上课,觉得这位老师讲得不错,就觉得以后这位老师的授课也挺好的。4.近因效应也称最近效应,在总体印象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例子:某对男女朋友吵架了,因为男朋友就这一件事欺骗了她,她很生气的说:“原来你一直都是骗我的。5.社会刻板效应把一群人的特征加以总结,然后把这个特征强加到这个群体中的每一个人身上,忽略个别差异。例子:南方人都细腻,北方人都豪爽。男人都勇敢,女人都细腻。6.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当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其他特征作相似判断。当你看到某人有某种特征时,就看不到其他特征。例子:情人眼里出西施,爱屋及乌,一好百好,一坏百坏。
这15个教育心理学的效应,教资考试年年考!
教资考试知识点多不好记? 贴心的我来啦! 每天给你准备教资考试知识点, 只要记住一点小知识, 坚持下去,通过考试不是事! 1.教师期望效应:即罗森塔尔,又称为皮革马利翁效应,认为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皮格马利翁:指一个国家的国王,也是一个雕塑家,没有妻子,因为现实中没有符合自己想要的,所以就雕塑了一个女雕像,想象为自己的妻子,每天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雕琢,终于有一天感动了上帝,上帝就把这个雕塑变为了他的妻子。 2.社会刻板效应:把一群人的特征加以总结,然后把这个特征强加到这个群体中的每一个人身上,忽略个别差异。 例子:南方人都细腻,北方人都豪爽。男人都勇敢,女人都细腻。 3.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当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其他特征作相似判断。当你看到某人有某种特征时,就看不到其他特征。 例子:情人眼里出西施,爱屋及乌,一好百好,一坏百坏。 4.首因效应:也称最初效应,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例子:第一印象。 某学生第一次听一位老师上课,觉得这位老师讲得不错,就觉得以后这位老师的授课也挺好的。 5.近因效应:也称最近效应,在总体印象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例子:某对男女朋友吵架了,因为男朋友就这一件事欺骗了她,她很生气的说:“原来你一直都是骗我的。 6.投射效应:指因个体具有某种特性而推断他人也具有与自己相同特性的社会心理现象。两种表现:一是有人总是从好的方面来解释别人的言论和行为,二是有人总是从怀的方面来解释别人的言论和行为。 例子:苏轼的“金佛效应”,疑邻盗斧,掩耳盗铃,总有刁民想害朕。 7.霍桑效应:又称霍索恩效应,是当观察者知道自己成为被观察对象而改变行为倾向的反应。 例子:当自己走在医院走廊,两旁坐满人,他们对你行注目礼,会发现自己走着走着就不会走路了。当男生发现有美女在观察自己时,会走得抬头挺胸的。 8.宽大效应:一般来说,个体对他人往往是积极的肯定估计高于消极的否定估计。 例子:觉得这个人无所不能。 9.南风效应:又称南风法则、温暖法则,他告诉我们温暖胜于严寒。 拉封丹的寓言故事 10.巴纳姆效应:也称星座效应,认为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任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这样的人。 例子:某人看着一个描述白羊座:诚实、善良、真诚,即使自己不是白羊座,也会觉得这不是描写自己的嘛。 11.登门槛效应: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不愿接受较高较难的要求,因为它费时费力又难以成功,相反,人们却乐于接受较小的、较易完成的要求,在实现了较小的要求后,人们才慢慢地接受较大的要求。 例子:借钱,先是1元,后来是10元,后来是100元,再后来是1000元,慢慢会答应其更多的要求。 12.结伴效应:个人活动由于有他人参加导致效率变化。有两个表现:由于有他人增加会导致效率提高,或者是由于有他人增加导致效率下降。 例子: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没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13.酸葡萄效应:因为自己真正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产生挫折感时,为了解除内心不安,编造一些“理由”自我安慰,以消除紧张,减轻压力,使自己从不满、不安等消极心理状态中解脱出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例子:当自己没有被这个机构录取时,就会说这个机构工资不高,或者是文化氛围不好。 14.甜柠檬效应:人们把个体在追求预期目标而失败时,为了冲淡自己内心的不安,就百般提高现己实现的目标价值,从而达到了心理平衡、心安理得的现象。 例子:当别人有你男朋友,自己没有男朋友时,就会说:我这么美,没有人配得上我! 15.责任扩散效应:指当发生了某种紧急事件时,如果有其他人在场,那么在场者所分担的责任就会减小。 例子:中国式过马路,法不责众。
德育中常用的8种心理学效应
一、自己人效应——走进心灵(When they are in need, I am always there for them.) 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德育是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 自己人效应能够有效缩短教师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收到较好的效果。教师必须蹲下身子,升起爱心,关注学生的心灵,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去体验学生的感觉,真正把学生当成自己人,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要杜绝居高临下的说教,充分运用平行语言,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建立合理适当的自我同一性。做到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从而最终达到“师生成为亲密的朋友,学校成为成长的乐园”的最高教育境界。 二、保龄球效应——多褒少贬(catch students being awesome) 两名保龄球教练分别训练各自的队员。他们的队员都是一球打倒了7只瓶。教练甲对自己的队员说:“很好!打到了7只。”他的队员听了教练的赞扬很受鼓舞,心里想,下次一定再加把劲,把剩下的3只也打倒。教练乙则对他的队员说:“怎么搞的!还有3只没打倒。”队员听了教练的指责,心里很不服气,暗想,你咋就看不见我已经打倒的那7只。结果,教练甲训练的队员成绩不断上升,教练乙训练的队员打得一次不如一次。保龄球效应告诉我们,赞赏和批评其收效有多么大的差异。其实,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赞赏,是每一个人的正常心理需要。而面对指责时,不自觉的为自己辩护,也是正常的心理防卫机制。 美国钢铁大王安祖·卡耐基选拔的第一任总裁查尔斯·史考伯说,“再也没有比上司的批评更能抹杀一个人的雄心。……我赞成鼓励别人工作。因此我急于称赞,而讨厌挑错。如果我喜欢什么的话,就是我诚于嘉许,宽于称道。”这就是史考伯做法。心理学家研究证明,积极鼓励和消极鼓励之间具有不对称性。受过处罚的人不会简单地减少做坏事的心思,充其量,不过是学会了如何逃避处罚而已。所以,德育工作者要善于运用好赞赏的技巧,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被球击倒的那7只瓶”上,而不是忘不了“没击倒的那3只”。比如,有的学生做错了事,向教师坦白承认错误,教师不必再为学生的错误而责罚学生;而应看到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愿意听取教师意见来改正错误的一面,对学生的举动表示赞赏;当一个学生第一天迟到30分钟。第二天,又迟到了28分钟时,老师如果因为他的迟到比昨天少2分钟而肯定他的进步,相信微不足道的2分钟一定会促进学生的转变,第三天他必然不会让老师失望。只要换一个角度,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诚于嘉许,宽于称道”,德育就会收到神奇的效力。 三、“篮球架效应”——适度要求(the task must be reachable with efforts) 如果篮球架有两层楼那样高,那么对着两层楼高的篮球架子,几乎谁也别想把球投进篮圈,也就不会有人犯傻了;如果篮球架跟一个人差不多高,随便谁不费多少力气便能“百发百中”,大家也会觉得没啥意思。正是由于现在这个跳一跳,够得着的高度,才使得篮球成为一个世界性的体育项目,引得无数体育健儿奋争不已,也让许许多多的爱好者乐此不疲。篮球架子的高度启示我们,一个“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最有吸引力,对于这样的目标,人们才会以高度的热情去追求。 篮球架效应对德育的启示是,我们给学生树立的目标一要让学生力所能及;二是要不断提高。也就是说,既要让学生有机会体验到成功的欣慰,不至于望着高不可攀的“果子”而失望,又不要让学生毫不费力地轻易摘到“果子”。只有不断给学生定出一个“篮球架子”那么高的目标,让大家都能“跳一跳,够得着”,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具体地说,要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我们必须要全面分析学生的各个方面的情况,注意教育目标的可行性、合理性。在制定目标时,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提出的子目标要与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处于同一层次,使学生通过努力就可以达到,让学生“跳一跳,摘到苹果”。 第二、我们要注意教育目标的层次性和具体性。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德育也要落实因材施教的原则,必须分析不同层次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层次的、具体的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进一步增强前进的信心。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一下子不宜对他们提出过高的要求,而是先提出一个只要比过去有进步的小要求,当学生达到这个要求后再通过鼓励逐步向其提出更高的要求,学生往往更容易接受并力求达到。 四、美即好效应——走出错觉,正确评价(光环效应,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Never ever judge students by their exam grades. Everyone has his own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对一个外表英俊漂亮的人,人们很容易误认为他或她的其他方面也很不错。这是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麦克尼尔曾提出着名的美即好效应。它告诉我们:印象一旦以情绪为基础,这一印象常会偏离事实。在学校经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老师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脸上往往流露出喜爱的神色,并器重和青睐他们。而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却往往歧视,并表现出讨厌的情绪。这就是美即好效应在教育中的具体体现。实践证明,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看法使部分优秀学生产生心理错觉,无法正确对待自己;而另外一些学生仅仅因为分数不高,就会长期处在被老师的关爱遗忘的角落,这种人为造成的恶劣的心理环境,将会使他们情绪偏激、行为带有触发性和冲动性,这样必然导致学生个性的畸形发展,引发学生的心理障碍,使学生丧失积极向上的愿望,失去自信,产生逆反心理。 “美即好效应”对德育的启示是“尺短寸长”,每个学生身上都有特长,也有不足,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用发展的、辩证的、全面的眼光看待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全面了解。不能让成绩“一俊遮百丑”,只了解优生的优点而忽视优生的缺点;也不能让成绩“一票否决”,只了解差生缺点的一面,忽视了差生优点的一面。应努力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保持在教育过程中一切学生的平等,避免部分学生滋生优越感,另一部分学生形成自卑感,让学生健康成长。 五、“温水效应”——防微杜渐(be proactive not reactive) 美国康乃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锅里加满冷水后,把一只青蛙放进去,然后慢慢加热。水开始是凉的,变温的速度很慢,青蛙觉得比较适应和舒服,并不想跳。随着水温逐渐升高,感受到危险的青蛙决心努力跳出热锅,但为时晚矣。最后,活蹦乱跳的青蛙被烫死。与此相对照,把青蛙扔进一口沸水锅里,受到强烈刺激的青蛙奋力一跳,成功地保住了性命。 温水效应对德育的启示是,对于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微小缺点和错误,都不可姑息。在教育过程中,大多数老师由于认识上的不足和护犊心态,对成绩较好,平时比较守纪的学生总有一种偏袒心理,这些学生在班里学生总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学校领导称赞他,任课老师宠爱他,班主任更是把他捧为掌上明珠。三好学生是他,优秀团员是他,优秀学生干部还是他。即使这些学生犯了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教师也总是以宽容的心理对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学生含糊过关;即使是批评,也是轻描淡写,点到为止。有的老师甚至是看不到这类学生存在的问题,对这些学生的不足表现得非常迟钝,这样便筑构了教育的盲点,使“过剩”的爱自动贬值,其负效应是使得这部分优秀生产生错觉,他们对表扬麻木不仁,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因而不能正确评价自己、他人和周围事物,导致其心理异化,失去对逆境的承受力和自身的受挫力,使他们在成长中变得非常脆弱,缺乏持续发展的后劲,社会适应力极差。当有些尖子生自杀或犯罪时,我们方才醒悟是自己的温水煮死了锅里的“青蛙”,只是悔时已晚。所以,有效的德育是从每一个细节抓起,防微杜渐,把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六、瓦拉赫效应——发现亮点(catch students being awesome.)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在他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善的品德,也决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此时,父母只好尊重儿子的意见,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对艺术的理解力也不强,成绩在班上是倒数第一,学校的评语更是令人难以接受:“你是绘画艺术方面的不可造就之才”。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已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应有的品格,建议他试学化学。父母接受了化学老师的建议。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被点着了。文学艺术的“不可造就之才”一下子就变成了公认的化学方面的“前程远大的高材生”。 瓦拉赫效应告诉我们:学生的发展是不均衡的,都有弱点和强点,如果我们打破另类学生“朽木不可雕也”的思维定势,像那位化学老师那样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为学生提供展示特长、个性的场所,必能收到“铁树开花”的显着成效。因此,在德育过程中,我们应该关心每个学生,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指出个体的闪光点,让学生充满自信,为学生发现自己的智慧潜能和特长搭建舞台。比如:就本班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设计辩论、演讲、主持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展示特长和个性提供场所,能讲的讲,能写的写,能画的的画,能动手的动手…… 鼓励每个学生勇敢地亮出自己的闪光点,全班交流。使每个学生在这里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都能找到自己智能的“最佳点”,为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提供建立自信和多元发展的机会。进而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态,克服自卑,帮学生在自信中树立新的目标和理想。 没有一种草儿不开花,没有一个孩子不完美。每一个人都是一张充满个性色彩的生命画卷,这张画卷并非缺少值得欣赏的东西,真正缺少的倒是欣赏的目光。但愿我们的老师面对一张张生命的画卷,不是一味地去挑剔、埋怨、责备,而是要更多地去发现,去欣赏,以欣赏的心态体会学生生命的最大丰富性和主动性,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帮 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使更多的孩子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中,让更多的学生拥有健康的心态、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 七、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变堵为疏(catch students being awesome, even though sometimes it’s no so.) 对爱情展开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发现,就是确认了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的双方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心理学上,借名于莎士比亚悲剧名着《罗密欧与朱丽叶》,称这种现象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生活中常常发现这种现象:如果人们的选择是自愿的,人们会倾向于增加对所选择对象的喜欢程度。而当选择是强迫的时候,人们会降低对所选择对象的好感。因此,当强迫人们做出某种选择时,人们对这种选择会产生高度的心理抗拒,而这种心态会促使人们做出相反的选择,并实际上增加对自己所选择的对象的喜欢。比如,一个小孩子把手停在一张画上,他的妈妈大声喊到:千万不要把画撕坏了!结果,妈妈话音刚落,画便应声而坏。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对德育的启示是,变堵为疏,才能避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善疏则通,能导必安。克服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当孩子把手放到画上时,微笑着对他说:“瞧,宝宝能帮妈妈贴画了。”结果,你会惊奇地发现孩子如你所愿的把画贴到了墙上。 八、亨利效应——暗示期望(皮格马利翁效应和catch students behaving, being awesome, 杨立业你跳的真远啊!) 多年前的一个傍晚,一个叫亨利的青年移民,站在河边发呆。这天是他30岁生日,可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有活下去的勇气。因为亨利从小在福利院长大,身材矮小,长相也不漂亮,讲话又带着浓重的乡土口音,所以一直自卑,连最普通的工作都不敢去应聘,没有工作也没有家。就在亨利徘徊于生死之间的时候,他的好友约翰兴冲冲地跑过来对他说:“亨利,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刚从收音机里听到一则消息,拿破仑曾经丢失了一个孙子。播音员描述的特征,与你毫不相差!”“真的吗?我竟然是拿破仑的孙子!”亨利一下子精神大振,联想到爷爷曾经以矮小的身材指挥着千军万马,用带着泥土芳香的法语发出威严的命令,他顿感自己矮小的凶狠才同样充满力量,讲话时的法国口音也带着几高贵和威严。就这样,凭着他是拿破仑的孙子这一“美丽的谎言”,30年后,他竟然成了议价大公司的总裁。后来,他请人查证了自己并非拿破仑的孙子,但这早已不重要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含而不露的期望具有无穷的教育力量。它是一种含蓄的期待,是一种信念的点燃,是一种“自我诱导”。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具有暗示性,而且儿童比成人更容易接受暗示。真正的道德教育,不是把社会现存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灌输给学生,使学生成为一个个“美德的集合体”,而是启发和唤醒学生的道德自觉和道德良心,使学生树立道德理想,领悟人生真义 。而“启发”和“唤醒”的方法就是暗示期待。 教师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能够有效诱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教师期望的目标相符合,这正是“亨利效应”的神奇之处。如有的老师在集体场合对好的行为进行表扬,就对其他同学起到了良好的暗示作用;有的老师常常针对学生的某一缺点和错误,选择适当的电影、电视、文学作品等同学生边看边议论,或给学生讲一些有针对性的故事等等,都能产生较好的效果。 有位哲人说过,当我们觉得这个世界是美好的,它便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我们内心世界的美好;当我们觉得这个世界是丑陋的,它便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我们内心的阴暗。相信德育中的“亨利效应”一定能产生更多的惊奇!
家庭教育中超实用的心理学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
父母积极的心理使孩子更自信
什么是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
他来到了一所普通中学,在一个班里随便地走了一趟,然后就在学生名单上圈了几个名字,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
过了一段时间,教授又来到这所中学,奇迹又发生了,那几个被他选出的学生现在真的成为了班上的佼佼者。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正是“暗示”这一神奇的魔力在发挥作用。
赞美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人们获得他人的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于是便付出相应的行动。
罗森塔尔效应在家庭中运用
当我们把这种效应运用在家庭教育当中,不管孩子能不能做到这件事,千万不要用相反的话去刺激孩子,这样得到的结果只会是零。
最好的办法就是给孩子设立一个“你可以做得更好”的人设,久而久之你就可能会发现,孩子真的能做得到。
长期的消极和不良的心理暗示,就会使孩子的情绪受到影响。
相反,如果妈妈对孩子寄予厚望、积极肯定,通过期待的眼神、赞许的笑容、激励的语言来滋润孩子的心田,孩子便会更加自爱、自信、自强。
登门槛效应
循序渐进地跟孩子提要求
登门槛效应在家庭中运用
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在你请求别人帮助时,如果一开始就提出较高的要求,很容易遭到拒绝;而如果你先提出较小要求,别人同意后再增加要求的分量,则更容易达到目标。
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登门槛效应”。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也可以运用“登门槛效应”例如,先对孩子提出较低的要求,待他们按照要求做了,予以肯定、表扬乃至奖励,然后逐渐提高要求,从而使孩子乐于无休止地积极奋发向上。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心理学是描述规律的科学,教育自然要遵循科学,但应用科学规律则是艺术,有赖于教师们根据自己的特定情境去创造。心理学的实验和调查属于科学,生活中、家庭里,课堂上的故事和案例则属于科学的艺术。教育是科学的,也是艺术的。藉由理解、模仿和反复实践面不断创新。
1: “苏东坡效应”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社会心理学家将难以正确认识“自我”的心理现象称为“苏东坡效应”。 如何了解自己呢? 1、以人为镜,认识“自我”。2、广纳评价。3、掌握分析判断方法。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既听劝告又不被操纵,遇事冷静理智,不感情用事等。4、多参加有益活动。活动能展示才华、锻炼能力,检测和认识“自我”。
2:“蝴蝶效应”
一个极微小的参与和作用,可发展成极为巨大和复杂的影响力。 这就是心理学中的“蝴蝶效应”。因此教育无小事,一句话的表述,一件事的处理,成了心灵的“超链接”,正确恰当的,如沐春风,可能影响儿童一辈子;错误专断的,也可能贻误儿童一辈子。可谓“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礼”。
3:“门槛效应”。
门槛效应是对儿童提出要求时要考虑其心理接受能力,应少一些,小一些,这样才会取得好的教育效果。这称为“门槛效应”(循序渐进原则)。这策略称为“目标分解法”。提高学习能力,善于“铺门槛”,贯彻“小步子、低台阶、勤帮助、多照应”的原则,间距不宜太大、太陡,做到扶一扶,托一托。
教育心理学:常见心理学效应总结-2021天津教师招聘考试
在历年的教师招聘考试的笔试中,在心理学这一部分,一些相关的心理学效应知识点也是考查的重要内容,多而杂的效应易让大家混淆无法辨别,这部分知识点需要理解掌握,通过掌握各个效应体现的关键点。接下来就帮助大家去梳理一下这部分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所帮助。
一、羊群效应
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冲右撞,但一旦有一只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顾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远处有更好的草。因此,“羊群效应”就是比喻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
二、德西效应
德西效应认为适度的奖励有利于巩固个体的内在动机,但过多的奖励却有可能降低个体对事情本身的兴趣,降低其内在动机。
三、系列位置效应
系列位置效应是指记忆材料在系列位置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的影响,包括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在系列学习中,对于处于不同位置的记忆材料,回忆的效果不同,接近开头和末尾的记忆材料的记忆效果好于中间部分的记忆效果。其开头和结尾记忆效果较好,分别叫首位效应和近因效应,而其效果较差的中间部分称为渐近部分。
四、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名字来自于《圣经·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在《圣经·新约》的“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中有这么说道:“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罗伯特·莫顿归纳“马太效应”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五、社会刻板印象
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的特征归属于团体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的个体差异。这种现象称为社会刻板效应。
六、晕轮效应
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其他特征作相似判断,这就是晕轮效应,也称为光环效应。
七、首因效应
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也叫最初效应。
八、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也叫最近效应。
九、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是指因个体具有某种特性而推断他人也具有与自己相同特性的社会心理现象,即“以己度人”、“将心比心”,认为自己的言行和需要,别人也一定会有类似的言行和需要。
在现实生活中,投射效应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有人总是从好的方面来解释别人的言论和行为。
(二)有人总是从坏的方面来解释别人的言论和行为。
十、酝酿效应
所谓酝酿效应,又称为直觉思维,是指反复探索一个问题的解决而毫无结果时,把问题暂时搁置几小时、几天或几个星期,由于某种机遇突然使新思想、新心象浮现了出来,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往往一下子便找到解决办法。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对一件事情束手无策,不知道从何入手,这是思维就进入了“酝酿阶段”。但我们茅塞顿开的时候突然会有类似阿基米德的惊叹,这时,“酝酿效应”就绽放了“思维之花”,结出了“答案之果”。古代诗词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是这一心理效应的写照。
十一、教师期望效应
教师期望效应又叫“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
这个效应源于古希腊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古希腊雕刻家皮格马利翁深深地爱上了自己用象牙雕刻的美丽少女,并希望少女能够变成活生生的真人。他的真挚的爱感动了爱神阿劳芙罗狄特,爱神赋予了少女雕像生命,最终皮格马利翁与自己钟爱的少女结为伉俪。后来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罗森林塔尔等人为首的许多心理学家进行一系列研究,实验证明,学生的智力发展与老师对其关注程度成正比关系。由于在教育界被教师广泛应用,所以又称为“教师期望效应”。
测一测
【单选题】有些教师特别喜欢成绩好的学生,常常觉得成绩好的学生什么都好,这种效应是( )。
A近因效应 B首因效应 C刻板效应 D晕轮效应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印象形成效应。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其他特征作相似判断,这就是晕轮效应,也称为光环效应。即一好百好,一坏百坏。题干中“学习好的学生,什么都好”这是一好百好的体现,D项正确。
以上便是对心理学中常见的心理效应知识点的归纳整理,希望对广大考生备考有所帮助!想get更多专业知识,欢迎大家关注 天津教师招聘考试阅读资料 ,我们一直在努力!
更多文章:
邀请的邀怎么组词 邀字读音及解释?邀_的解释邀_的解释是什么
2024年3月28日 12:50
《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规定巡视工作应着力发现哪些方面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规定可以实行巡视的党组织有哪些
2024年4月26日 17:10
名人幽默故事?好笑 法国 莫泊桑 世界上有什么比开玩笑更有趣
2024年7月15日 11:30
毛概课后习题答案(毛概试卷及答案 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024年7月18日 19:50
趣味猜字灯谜大全及答案5篇?2022元宵灯谜及答案 趣味灯谜100条
2024年4月12日 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