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教学设计)
本文目录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教学设计
一 填猜如空。(1)兴趣班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25,25表示把( )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 )份,男生人数占其中的( )份,女生人数占其中的( )份,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2)苹果的质量比橘子多15,那么橘子的质量是苹果的 。(3)李玲看一本240页的童话故事,已经看了这本书的14,已经看了多少页?要求已经看了多少页,就是求( )是多少,算式是( )。 (4)小兰读一本故事书,平均每天读完它的112,6天一共读( ),还剩( )没有读。(5)“苹果的重量的23与梨子的重量相等”中,( )表示单位“1”的量,数量关系式是( )。(6)有一根塑料绳长48米,用去它的13,用去()米。 (7)人体共有206块骨头,其中手骨的块数闹档占全身骨头的27/103,手指骨的块数又占手骨的14/27。人体的手指骨共有()块?二、. 唐僧、孙悟空师徒去西天取经,路过一处桃园,主人一共摘了24个桃子款待他们,孙悟空吃了其中的13,唐僧吃的比孙液兆乱悟空吃的12还少2个。唐僧吃了多少个桃?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引导语: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悄裂正方体的特征,会根据所给的长方形。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总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来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点、线、面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及正方体的棱,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动手的能力及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
教学难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课前准备: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具和学具。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1.教学例1
(1)我们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
学生交流。
(2)教师出示长方体教具
长方体有几个面?分别是哪几个面?
每个人在自己的座位上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学生交流自己所看到的结果。
教师指出:因为我们最多只能看见它的三个面,所以在画长方体的时候一般画三个面。
教师指导学生画长方体的立体图,并介绍它的棱与顶点,学生和教师一起操作。
长方体有几条棱和几个顶点?它的面和棱各有什么特征?
每个学生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去认识一下,并在小组里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及时板书。
顶点:8个
棱:12条,分三组,每组的长度相等。
面:6个,相对面的形状完全一样。
学生对照自己的教具再说说长培隐方体的点、线、面的特征。
教师进一步介绍学生认识长、宽、高并板在图中板书。
2.完成相应的练一练
3.完成练习三的第1题
学生直接在小组里交流。
二、认识正方体的特征
1.教学例2
(1)出示正方体的教具,问:正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和几个顶点它们的面和棱各有什么特征?
让学生模仿例1的学习方法,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去研究一下正方体的特征。
(2)交流学习的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3)比较长、正方体的特征的异同
学生根据板书,结合立体图形,小组讨论交流。
汇报讨论的结果,教师用集合图表示它们的关系。
2.完成相应的练一练。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一的第2题
指名学生口答,集体评讲。
2.完成练习一的第3题
(1)学生观察后判断哪个是长方体?哪个是正方体?
(2)学生直接口答。
(3)重点说说其余的几个面是否完全相同?
3.完成练习一的第4题
让学生先分别指出它们的长、宽、高各是哪条线段,然后说
说各是多少?
四、课堂总结
五、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一的第4题。
教学后记:
在教学长方体启中闭的特征的活动中,要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用学具进行操作性的学习过程中,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能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让他们主动操作、主动探索、主动思考,在教学中加强动手操作,提供直观形象、富有吸引力的感性材料,让学生通过一系列实践操作活动,经历长方体的特征的感知、理解、概况的过程,在头脑中建立清晰的表象,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公开课《大树有多高》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
教材分析 本实践活动是学生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有关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应用价值,孝明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巧型告与挑战性。教材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通过“量量比比”,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同一地点、同时测量长租旅度不同的竹竿,高度与影长的比值是相等的”这个规律。第二部分是“议议做做”,启发学生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大树有多高”这样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过比的知识,也学过测量的一些知识,自身已经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在学习这一内容应该不很难。只要让学生明确内容、目的 ,操作时要注意的一些细节就可以。学生掌握了合作、讨论、交流、归纳的基本学习方法,在学习活动中充分发挥。 教学目标 1.经过实验、比较、探索的过程,发现“同一地点,同时测量长度不同的竹竿,高度与影长的比值是相等的”这个规律。2.通过分组合作,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3.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在活动中培养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运用比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比较、发现规律。
更多文章:
爱情的伤感说说长篇 我很想说我喜欢你?什么时候,你忽然很想和自己的父母说声我爱你
2024年8月21日 11:10
我的动物朋友400字优秀作文(精选我的动物朋友作文400字)
2024年4月12日 23:40
读孟尝君传的写作特点?《王安石 读孟尝君传》(王安石)全诗翻译赏析
2024年5月20日 04:40
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怎样做才能让孩子不再认为识字是件困难的事情)
2024年6月15日 05:20
企业社会公益(如何看待企业界人士的公益行为所有的公益行为都是儒商行为吗)
2024年8月9日 0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