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道德难题)
本文目录
-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道德难题
- 论落后地区新农村消防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探索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 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有什么对策
- 乡村建设过去存在那些问题
- 新农村工作中存在突出问题是什么
- 【关于农村公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总结】 农村公路存在的问题
- 农村到底存在哪些问题
- 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兼顾哪些问题要突出抓好哪几个重点方面的工作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道德难题
二、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1、思想观念陈腐,创新合力不大很多农民普遍对新生事物接受较慢,不抗拒但是也不积极响应和热衷;等的意识,靠的观念相当严重,积极性挖掘很不够,创新意识差。必须引导大家建立文明的生活方式,建设节约型社会。文明的生活方式就是生态化的生活方式,生态化的生活方式的核心内容是生态消费方式,积极倡导消费者的循环再利用,引领生态化的生产方式,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 2、科技力量薄弱,农民素质偏低农村最缺的就是科技和文化,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农产品科技含量低,缺乏高技术产品及再加工产业;科普和优良品种的推广力度亟待提高,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加强农村科技投入力度、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是改善农村贫穷落后状况的良方。科技开发能力不足,开展清洁生产的能力不强,缺乏“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意识。 3、农村环境较差,生活质量不高随着改革开放的稳步推进,农村的收入不断增加,农民的生活条件逐步改善,但“露天厕、泥水街、鸡鸭院”的生活环境没有改变,落后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条件没有根本改观。因此,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强基础设施的统筹和改进,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是广大农民热切的期盼。 4、化学物质污染,潜在威胁加剧化肥的大量使用使土壤有机质减少,造成土地板结,地力下降;地膜覆盖面积的增加使耕地中塑料残留增加,降低了耕地的透气性,增加了农业耕作的难度;农药的过量使用,使农药不仅在大气中扩散流失,造成经济浪费,生态环境也越来越受到严重的破坏。土壤污染的途径主要来自于:施用过多化肥、农药于土壤,使其逐渐累积造成污染;大量的工业与生活废物(废水、废渣、垃圾等)进入土壤,这些污染物质进入土壤的数量、浓度、持续时间超过土壤的净化能力时,即在土壤中累积,成为土壤污染的重要途径。 三、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1、建设生态文明,观念必须先行要建立全新的生态文明观念,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新农村建设当中,充分发动和依靠农民这个创建主体,在创建中要相信农民、依靠农民、组织农民、引导农民、提高农民。开展多种形式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重视和加强生态建设,是衡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要培育人与自然相统一的生态道德,倡导农村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师法自然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每个人都应该内在的形成对待自然界的友好态度和积极实践,从我做起,节制欲望,勤俭节约,适度消费,从而全面弘扬生态道德理念。 2、因地制宜分析,规划布局长远搞创建不能一刀切,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做好阶段规划和年度规划。村庄有大有小、建筑布局零乱、高低不一,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差距很大;必须从城乡统筹的高度出发,结合城镇布局,做好村庄布局和建设的长远规划,才能使生态文明村创建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生态文明村创建,要特别是要抓好载体建设,如沼气池的推广和建设就是经济、生态的有机统一。规划要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立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准确把握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创建的内涵。按照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的部署,逐步开展阶段性建设。 3、培养新型农民,提高整体素质继续加大科技三下乡的力度,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群众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追求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愿望更加强烈。从我区改革开放30周年的历程实践来看,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推动新农村建设,必须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文化建设,丰富农民的生活,提升农民科技致富的能力。 4、加大投资力度,搞好硬件建设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基本实现道路平整,庭院整洁,用水安全;采取政策扶持和自力更生相结合的策略,多方筹集资金,进行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 6、强化环保意识,扩大无公害生产开展全市土壤污染调查及治理恢复,掌握土壤污染现状、污染范围、主要污染物及污染程度,积极开发各类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严格控制粮食产地和菜篮子基地的污水灌溉。加大科研力度,推广新技术,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强化检疫制度,杜绝直接污染及间接污染;鼓励注册商标,增强品牌意识,大力推进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基地建设,保证农产品安全,拓宽农民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渠道,确保农民经济效益的提高及粮食和菜篮子的安全。
论落后地区新农村消防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面是中达咨询给大家带来关于落后地区新农村消防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供参考。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对加强农村消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按照要求,各地应采取有力措施,长短并重,标本兼治,建立农村消防工作的长效机制,减少农村火灾起数和伤亡人数。然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落后地区农村消防工作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比较突出,消防责任制落实不力,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消防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基层派出所监管职能作用不强,已成为制约农村消防工作发展的瓶颈。社会主义新农村消防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消防责任制落实不力。落后地区部分基层领导存在重经济发展轻安全的思想,对农村消防工作重视不够,没有把农村消防工作纳入政府或部门日常议事日程。一些基层干部特别是村级干部根本没有消防安全责任意识,加之缺乏安全责任追究制度,造成农村防火工作没人抓,安全工作形同虚设。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落后地区农村基础建设缺少规划,村庄建设零散导致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道路路况差,水源缺乏。消防宣传教育力度不够。从当前农村火灾形势分析来看,大部分是农民群众缺乏消防常识和消防安全意识造成的。农民群众防火观念不强,思想麻痹,缺乏应有的自觉性和警惕性。农村消防宣传工作形式单调。各地没有真正把消防宣传教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甚至个别单位无消防宣传教育工作计划,无固定的消防宣传教育阵地,加之宣传面过窄,形式单调,教育次数少,导致许多农民群众不懂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知识,违法、违章行为较为严重。基层派出所监管职能作用不强。部分基层派出所未能严格按照《消防法》规定履行自己的职责。很多派出所认为防火工作是消防部门的事,从思想上就形成认识不足,没有将防火工作纳入到派出所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消防监督工作是技术性、专业性要求都比较高的工作。在消防机构内部,要干好这项工作也须经过专业学习、长期实践才能胜任。而仅仅经过短期培训的派出所民警,由于工作紧张繁忙,加之任职不固定,面对各类繁杂的技术规范、专业知识,既无心也无力钻研,难以独立开展消防监督工作。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消防建设的对策强化消防安全责任制。严格落实农村防火责任制,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责任体系。各级政府要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主要领导要带头履行消防安全职责,分管领导要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防止出现越到基层,消防工作越没人管的现象。各地要结合地区实际制订完善农村消防工作规章制度。各地要通过建立消防工作例会制度、防火安全检查制度、火灾隐患整改制度、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制度等多项规章制度,使农村消防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有力地促进农村消防工作的顺利开展。各级政府要以责定位,把消防工作所取得的成果作为衡量各级政府全年工作成绩的重要指标。同时各级政府还要对各个阶段的火灾形势进行分析和总结,并研究制定改善措施。完善农村消防基础设施规划。抓住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城镇化和中心村建设的有利时机,将农村消防工作纳入各地农村发展规划,坚持“因地制宜、因陋就简”的原则,结合村镇建设规划,加强村镇消防规划和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将消防安全布局、防火间距、消防水源、消防通道、消防设施与村镇水利、通信、农电、道路建设与改造等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结合起来。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在抓落实上下功夫。各地在消防工作发展规划中要对农村消防工作涉及的组织管理、村镇消防规划的制定、消防基础设施的建设及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发展等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并确定发展目标。加强派出所建设,打造农村消防监管新亮点。消防部门要积极指导派出所抓好农村消防管理工作,指导帮助派出所制定和完善工作制度、职责、程序,建立必要的消防工作台账,加强对派出所消防民警业务培训,全面提高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综合能力。落实派出所消防工作年终考评制度,将农村消防工作纳入派出所业务工作范围进行考核评比,切实发挥派出所全面掌握和熟悉农村情况的优势,及时发现和督促整改火灾隐患,不断改善农村的消防安全环境,落实防火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加大派出所消防执法力度,重点加大对农村小场所、小宾馆、小饭店、小商店和小作坊的消防安全检查力度,有效解决农村消防工作“失控漏管”的局面。加强消防宣传,打造农村消防宣传新看点。宣传内容不宜过深,根据农民群众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实际,把消防安全知识编成顺口溜、民俗谚语、儿歌等,易懂好记。加强农村学校学生的消防安全教育,使他们从小就得到消防安全知识的熏陶,掌握基本的消防知识。丰富消防宣传形式。通过在乡镇广播、乡村宣传栏刊播消防常识,发放宣传资料,设立咨询点等形式广泛宣传防火灭火、逃生自救基本常识,宣传农村防火工作的经验做法,介绍典型火灾案例,以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增强广大农民群众预防火灾的自觉性、主动性。***隐藏网址***
探索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冯村是我的家乡,虽然长时间在西安工作,但父母住在农村,老家还是经常回的。冯村是个大村,是文明村、文化村、富裕村,这种荣誉感一直无法忘怀。希望家乡人民能很好地解决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把家乡建设成富裕、文明的新农村。 以下是我认为在新农村、新家乡建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拿出来跟大家探讨,希望引起党支部、村委会、各位有识之士的重视。 一、交通问题:道路通,百业兴。交通不方便,人就不愿意经常出去,出去了也不愿经常回来,嫌太麻烦。建议拓宽和平整跟周围村子、城镇的道路,加强跟灵沼乡、马王镇、大王镇、长安区、户县、西安、咸阳等地的联系。比如从西安西郊土门回冯村,要先坐302或405路中巴车,花2~3元钱,40~50分钟到马王镇,在坐机动三轮车,花5~8元钱,15分钟才能到冯村,如果从马王镇走路到冯村,需要40~50分钟。建议冯村给302或405路中巴车提供便宜的停车场,让中巴车停到冯村的村边多好。建议在马王村、大原村、苗驾村、冯村、新旺村等大村之间循环跑几辆中巴车,车票1~2元,比机动三轮车便宜还安全,以方便群众的出行。 二、绿化问题:过去道路两边,铁道两边,河两边绿树成荫,如今的树越来越少了,也不知被谁砍了。建议把树种起来,既美观,又可以净化空气。这些树的所有权问题,护理和保护问题,值得探讨。 三、土地变动问题:把土地分给个人种植,该多长时间变动一次,减少人口,土地要不要及时减少,增加人口,土地要不要及时增加,非要五十年不变吗?好多小孩都上小学了,还没有分到口粮地,这种现象合理不合理? 四、上下水问题:自来水的水井、水塔、水管如何维护,如何合理收费,村中没有下水管道,街道乱流脏水的问题。 五、垃圾问题:村内乱倒垃圾,村外道路两旁乱倒垃圾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建议在村内每条街道指定垃圾堆放点,组织专门人员每天定时清理,并适当收取卫生费。 六、教育问题:现在到城里打工的农村人越来越多,到城里上学的农村孩子也越来越多,农村小学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少,学生少了,老师教学也没有了积极性,导致农村小学的教育质量日益下降。建议尽快促成石榴村、苗驾村跟冯村小学的合并。孩子上学的安全,交通,校舍建设,教师的素质和待遇,给孩子们把操场修整好,让孩子们有玩的地方。提倡尊师重教。希望每个孩子上学至少要到高中或技校毕业。 七、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冯村是一个历史文化村,有很多值得骄傲和保护的文化遗产和遗迹,比如,射虎(社火)、城门、城墙,护城河、灵沼河、大头爷庙,祠堂、戏楼、秦腔剧团、武术等。强烈呼吁有识之士,想方设法保护和加固这些老祖先留下来的东西。我们流传多少年的古老城门快要被拆了,城墙被挖完了,护城河被填平了,灵沼河(西周的遗迹)也快被填平了,呜呼,可惜呀! 八、治安联防:坚决打击偷盗、抢劫等治安事件的发生,保证村民人身和财产的安全。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种淳朴的民风,不知还能不能回来。 九、提倡文明健康的文娱活动: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唱歌、跳舞、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围棋、五子棋、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足球、音乐、美术、书法、秦腔、读书等活动和比赛。对孩子们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比如开办书法、秦腔、武术、中国象棋、儒佛道经典著作等的培训。 十、新农业:推进一村一品建设,要由专业技术人员牵头,解决好管理、生产、销售的问题。首先是市场需要什么,卖给谁,如何卖出去,然后才是如何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卖不出去,东西再好也是白搭。 十一、提倡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婆媳和睦。保证老有所养,提倡参加工作和成家立业的年轻人,能够每月按时给父母上交适当的生活费。 十二、埋人的问题:人去世了,到底该土葬还是火葬,到底该埋在哪里,到底得花多少钱,这个问题也亟待解决。 以上观点难免存在偏颇,仅供参考。有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希望家乡越变越好。
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有什么对策
【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有什么对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统筹兼顾,稳步推进。抓好总体规划和具体部署,坚持规划先行,抓好试点示范,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推进。可以说在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困难与机遇并存,这就值得我们做一些有效的探索。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致富困难发展经济是建设新农村活动的关键,归根结底是要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状态。但当前农民增收中却遇到一些问题:一是人多地少,农民增收后劲不足。仅靠现有土地和种养方式很难实现农民收入的突破。与此同时,农民从事二、三产业收入较少,农民增收后劲不足。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投入严重不足。三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缓慢,农产品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加工上,精深加工很少,因而农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竞争力较弱。(二)农民群众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农民群众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差距甚远。在思想素质方面,由于保守和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在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的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在道德素质方面,赡养父母、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有滑坡趋势,关心集体、热心公益等集体主义观念正在逐步淡化,赌博、封建迷信等不良社会风气有抬头的趋势。农民素质不高的现状严重制约着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三)一些地方政府与基层官员过于搞政绩工程近几年,形形色色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让人目不暇接。厕所贴瓷砖、门前建喷泉、贷款建洋房、扛着锄头进电梯……这些看似夸张的现象,却成为一些地方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样板,成为当地政府大力宣传的“小康村”,但地方百姓却因此背上沉重的负担和挥之不去的心病。为何一些地方官员热衷于“政绩工程”?这体现了他们的思维定式和习惯作风,因为他们凡事眼睛向上看,只对上不对下,只要你能搞出政绩,让领导看到,上级对于下级就有好感,最后就会把搞“政绩工程”的干部提拔到更高的职位上去。地方某些政府官员为了“政绩工程”,不问农民愿意不愿意,答应不答应,就逼着农民建楼房、盖别墅,让农民“旧债没还又添新债,旧愁没消又增新愁”,与其说是让农民享受“新农村”的“新生活”,倒不如说是在逼着农民苦着肠胃活遭罪。(四)缺乏科学有效的引导措施一些干部没能正确地摆正政府引导与农民群众为主体的关系,缺乏引导和激发农民发展生产、建设家园的有效措施,进而把农民群众排斥在外,完全忽视了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主体作用的发挥。有很多县乡的新农村规划,是规划部门做出来的,农民没有说话的机会,这一切都严重挫伤了一部分农民的积极性,在由政府主导的强势作用下,一些农民也忽略了自身的存在,没有把自己摆进去,表示“上面要干啥就干啥”。部分村干部认为提不提新农村建设,要不要农民支持和拥护,对抓建设促发展没有区别。(五)新农村建设缺少体制保障导致城乡发展差距扩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重要因素是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开放后虽然进行了一些调整,但是向城市倾斜的局面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政府对城乡的投入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一)确保农民持续增收当前,农民收入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非农收入已成为重要增长源。要实现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建立促进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一要加大引导扶持力度,推动全民创业快速发展。广泛宣传鼓励扶持创业的政策,大力推广农民创业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努力营造政府支持创业、社会鼓励创业、农民勇于创业的良好氛围。二要加大就业技能培训力度,推动劳务经济持续发展。发展劳务经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有效途径。各地要加大农民工技能培训力度,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增强农民转产转岗就业的能力,拓宽农民就业和增收渠道。三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这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途径。要积极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安全农业和特色农业,以比较优势增效;要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以科技创新增效;推进农业产业化,以经营机制增效;四要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着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继续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贯彻落实,以辅导培训和政策扶持为抓手,加快培育一批,努力规范一批,积极改造一批,着力提升一批,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四要积极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培植壮大龙头企业,增加农民的就业岗位,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只要我们始终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就一定能够逐步建立起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让农民的“腰包”不断鼓起来。(二)培养新型农民,不断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将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一是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要充分发挥基层农技部门和科技人员的作用,分期分批对农民进行农业实用技术等的培训,促进科学种田;要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增强农民就业创业的能力。二是加强农村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要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积极开展“文明家庭”、“和谐村组”等的创建活动,提倡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要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办好农民图书馆、文化馆、老年活动室等,满足农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需求。(三)基层领导干部应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与政绩观要杜绝新农村建设中的“政绩工程”,除了要让基层领导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抛弃急功近利思想之外,要深入到社会的最底层“望、闻、问”,了解到一些原汁原味的真实情况,千万不要被“政绩工程”迷惑了眼睛,麻醉了大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急功近利。尤其当前的乡村建设规划,一要树立以农为本的原则,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新农村建设,则应坚持以农村为本,选择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模式。农村有农村的特点,村庄建设要注意和城市建设相区别,体现农村的特色,适应农民生产生活要求。要突出乡村特色、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不能把典型的地域特征搞没了,把鲜明的民族特色改掉了,把优秀的文化传统弄丢了。二要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由于乡镇财力状况差别,村与村之间基础各异,新农村建设必须始终做到“三个符合”,即符合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增加乡村债务,不增加农民负担;符合群众愿望,不搞强迫命令,不搞形象工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不搞无效益的产业。三要实行分类指导,动态管理,决不能搞一刀切。要严格遵循“先规划后建房,未规划不批建”,使每一分钱的投入都能进入积累的轨道,不再浪费。建设新农村本来是一件好事,但好事需要办实,切不要重“唱功”轻“做功”,更不能搞大干快上式的“政绩工程”。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新农村建设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增产增收,多予少取,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而不是砸一笔钱、速成一批典型。(四)科学引导民力建设新农村,对于农民的积极性问题,要通过政策鼓励、示范引导等方式,激发广大农民的参与热情,真正把人财物力投向新农村建设。一是要出台政策激励。按照“政治平等、政策公平、法律保障、放手发展”的方针,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各级关于加快三农发展和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投资引导,鼓励农民加大农业投入,扩大农业生产规模;鼓励和引导农民参与农村营利性设施与社会事业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结构。二是要加强示范引导。重点抓好省、市、县、镇各级示范村的建设,捆绑有关项目资金,使示范村的经济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和路、电、供水等基础设施都有一个明显的改观。示范面要确保30%,争取达到50%以上。通过示范村的现身说法,使广大农民看到新农村建设的美好前景,进一步坚定信心。三是要优化村级班子。注重把致富能力强和带富能力强的农村能人选进村级班子,注重培养想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的村干部队伍和务实型、开拓型、发展型的村级领导班子,使村级组织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领头雁”,形成在基层组织和村组党员干部带领下万千农民齐心协力建设新农村的局面。(五)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改革,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动力深化农村改革,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体制保障。一是深化农村土地使用权制度改革。要在切实保护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不受侵犯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有序推进土地经营权合理流转,解决当前农村部分外出务工家庭“土地抛荒”、“胡种胡收”的现象,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二是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积极探索投入新机制,建立以财政投入为引导,民间投入,金融投入,工商投入为主体的农业投入新格局。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扩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连保贷款范围。各镇争取项目资金的同时,还要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各类资本投向农业和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建设,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
乡村建设过去存在那些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第一,在统筹推进建设上有差距。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工程,需要统筹协调推进,但目前各自为政的情况仍较为突出。一是新村规划缺乏统筹。团结镇部分村已编制了新村建设规划,但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不足,规划标准也偏低,并且基本是一村一规划,缺乏通盘考虑,无法体现整体效应。二是建设投入缺乏统筹。近年财政投入大量资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但投向相对较为单一,如2015年朝天村、福禄村政府补助项目近70%资金投向了道路和水利设施建设或维护,对直接关乎农民生活的教育、文化、医疗等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较少,特别是社会保障与城区差距较大,保障面不够宽,保障标准也较低。三是部门协作缺乏统筹。对于新农村建设,各职能部门均有一定的政策或项目,但齐抓共建的机制尚未健全,难以形成建设合力。第二,在更新思想认识上有差距。新农村建设重点在“新”,但一些“旧思想”仍然根深蒂固。一是“简单化”思想严重。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管理,甚至认为新农村建设短期就可完成,对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二是“一刀切”思想严重。农村条件千差万别,新农村建设也不能“一招鲜、吃遍天”。市上曾提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四改四化”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但绝不是鼓励基层盲目地“争项目、争资金”,脱离自身实际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三是“顾眼前”思想严重。在新农村建设中,哪里容易抓哪里的现象还较为突出,对事关农村长远发展,如农业生产、农民增收等问题,缺乏足够重视和得力措施。第三,在发挥主体作用上有差距。农民是新农村建设主体,建设的成败核心和关键都在能否发挥农民主观能动性,在这方面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一是主体意识不强。在推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内容和措施了解不够,总认为就是政府“包打天下”,“等、靠、要”意识还比较严重。二是主体能力有限。当前,团结镇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不高,部分村比全市、全区平均水平还有很大差距,不断增长的教育、医疗、生产资料支出,导致部分家庭负担较重,并且一些村民文化水平、技术能力较低,这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参与村民建设的能力。三是主体利益保障不足。一些惠农政策缺乏配套措施,对农民保障力度、实惠力度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农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第四,在激励村组干部上有差距。村组干部是落实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力量,但对于如何激发这一群体的积极性,缺少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一是村级债务分散精力。长期以来,农村基层干部面临两大难题即集体经济空壳和村级历史债务大,耗散了村干部大部分精力,因此建设成效不明显。二是任务繁重疲于应付。由于村干部职数精简,而新农村建设事务较多,难以做到面面俱到。三是工作困难削弱斗志。建设新农村是个新课题、大课题,实施难度较大,实施周期也较长,村组干部容易滋生畏难情绪,影响工作开展。二、新农村建设要避免“四个误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总结以往工作经验教训,我认为,新农村建设应避免以下“误区”。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避免“各自为政”。为避免新农村建设“见子打子”“重复实施”,必须加强工作组织领导,走出“政出多门”“各自为战”的误区。要把新农村建设纳入镇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确立为“一把手工程”,对建设的目标、任务、措施等重大问题进行集体决策,定向把关。要集思广益,认真制定新农村建设中长期规划和项目实施方案,同时,要求各职能部门分工负责、相互配合,形成新农村建设合力。特别要从统筹城乡发展的角度,统筹规划和组织农村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在引导农民自主建设新家园的同时,激励更多的社会资源涌向农村。二是要完善系统规划,避免“盲目投资”。当前,部分同志简单地把新农村建设理解为村村通广播、村村有电视、村村铺柏油路、村村用沼气等等,大有“一哄而上”之势,这显然有失偏颇。要走出“一哄而上”“盲目投资”的误区,必须搞好顶层设计,整体规划。要按照“立足现实需要,着眼长远发展,适当超前设计,突出建设重点,区分轻重缓急,扎实稳步推进”的原则,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应成立新农村建设方案论证领导小组,在广泛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和专家论证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建设规划,确保建设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长远性。要集中财力办大事,根据各村新农村建设规划的重点项目,加强资金协调整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力争投入一批,建设一批,成功一批,推广一批,群众受益一批。三是要着眼长远发展,避免“急功近利”。新农村建设中要注意防止只顾眼前利益、不考虑长远需求,重视“硬件”建设、忽视“软件”建设等问题,要坚决避免急功近利的误区。要树立“持久作战”的思想和“大系统”的观念,将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长远建设,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在实施农田水利、农村道路、通信设施等建设方面,既立足当前需求,又要着眼长远发展需要,力求做到一次投入、长期受益,特别是对于朝天村、福禄村等政府补助基础设施项目较多的村,更要防止出现因在建设速度上盲目攀比而导致基础设施脆弱、易老化,系统不配套等问题,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实施社会事业方面的场所建设,要在“一场多用”、“一室多用”上做文章,围绕农民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场所的功能。四是要突出建设重点,避免“贪大求全”。新农村建设不能各个项目齐头并进,必须区分层次,先点后面,逐步完善,防止出现“好高骛远”“贪大求全”的误区。应根据全镇的产业发展规划和小城镇建设规划,由易到难的培育、发展形成一些具备发展潜力的村,并在摸索出一套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发展能力和实际需要,再发展一批,走出以点带面的新农村建设之路。要结合农民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要高度重视人才建设,充分发挥农村“能人”在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生力军”作用。三、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及建议第一,要着力健全统筹城乡发展的保障机制。要建立完善统一、权威、综合、高效的领导机制和经常性调研机制,健全农民群众参与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完善政策措施。要坚持规划先行,从城乡一体化出发,抓紧研究制定全镇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和各个专项规划。要发动辖区内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开展帮扶互助活动,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机制。要稳步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农村金融改革、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等方面的改革措施,为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第二,要着力构建农业“接二连三”的发展机制。加快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依托自贡·中国玫瑰海等综合性农业项目,引导社会资本向农村投入。要充分发挥“团结镇生姜”地理标志、团结萝卜等品牌效应,积极争取引进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着力培育特色蔬菜加工产业,尽快形成具有较好市场前景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为新农村建设夯实产业基础。第三,要着力建立以城带乡的反哺机制。要坚持发展农村公共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和建设农村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 建立健全城乡统一、开放、有序的市场体系,引导土地、资本、技术、人才等各种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配合上级党委政府落实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城乡同工同酬,使农民工在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方面与城区居民享有同等待遇。要积极探索村企、镇企合作模式,争取实施重点小城镇和农民新村建设。第四,要着力构建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积极推进农业发展,鼓励各类资本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健全农村产业服务机制,大力推广农村新科技。加大各村、特别是朝天村精准扶贫力度,对生产生活条件较差的贫困人口,通过统一规划,实行易地搬迁、整体开发式扶贫。要积极降低农民生产成本,严格监控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及质量。可探索建立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共同参与的农村特色产业风险基金。第五,要着力建立新型农民的培育机制。进一步巩固农村义务教育,配合区教育部门加大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力度,逐步改善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协调区级农口部门,大力实施农村技能培训,并结合农民自身实际,组织相关农户参加各类技能考核考试,为新农村建设解决“谁来干”的问题。第六,要着力探索建立农村服务网络和服务中心。要逐步将农村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如书屋等纳入农村服务中心,实行统一化、规范化、网络化、标准化管理。要建立并落实农村新型社区管理制度,培养和选拔一批作风正派、责任心强、有一定组织能力的致富能手担任村干部,完善村民自治民主管理,逐步在农业技术推广、治安调解、计划生育、文化协管、基础设施维护、环境整治和保护等方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第六条 国家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动城乡要素有序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第七条 国家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繁荣发展乡村文化。第四十八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基层执法队伍建设,鼓励乡镇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立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村民委员会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和人民调解工作,健全乡村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第四十九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健全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农村警务工作,推动平安乡村建设;健全农村公共安全体系,强化农村公共卫生、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应急广播、食品、药品、交通、消防等安全管理责任。
新农村工作中存在突出问题是什么
(一)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度低,认同感缺乏、参与感不强 调查结果显示,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了解途径,主要来之于广播、电视以及亲朋好友的聊天耳闻。对具体内容,目标、要求,七成以上表示“有点了解”和 “不了解”,表示“很了解”的村民寥寥无几;所谓“有点了解”,也仅限于新农村建设可以解决农民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经济问题,没有参与村务公开、民主议事和安居乐业等更高层次的意识和要求。六成以上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认识不清,认为新农村建设是政府行为,完全依靠政府的力量,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出现这类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宣传工作做得不够,虽然中央、省、市各级媒体对新农村建设宣传力度较大,但部分乡、村级部分党员、干部认识还没有真正到位。在实际工作中就难免造成基层宣传“弱音”甚至是“失声”,再加上新农村建设具体操作中相应的建设标准、目标不明确,作风漂浮、工作措施不到位,甚至是搞一些“形象工程”、 “面子工程”,使村民不能以主人翁的姿态认同和参与其中,新农村建设的主体“缺位”,在一定程度上势必影响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进程。这是制约新农村建设开展的一个基础性的问题。 (二)新农村建设的目标选择、产业规划针对性差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其总体目标。这20个字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普遍性,适用于我国所有农村。但在具体实践中,千差万别、情况各异、发达程度不同的各个村庄,在新农村建设的不同阶段、过程中,需要各地区结合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需要选择的具体目标、产业规划、发展重点和方向以及侧重面,应该有所差异、各具特点,实事求是、科学规划,针对性做到一地一策,一村一策。这才是按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办事。 可悲的是,问卷调查显示,在我们列出的“规划不到位”、“产业不突出”、“村级组织及村干部没有发挥引领作用”、“各项措施不到位”等新农村建设主要问题的多个选项中,选前两者“规划不到位”、“产业不突出”的人占到了六成以上。 实地调查的情况也的确如此。我们调查的村,人口多、土地多,集体产业和乡镇企业欠发达,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土地及劳动力是该村的最大资源。发挥近郊优势,大力发展精品农业、规模化农业,积极组织剩余劳动力的劳务输出,应该是其新农村建设发展生产产业规划的首要考虑的、科学的目标选择,事实上是村里没有规划,农民一头雾水。 由于新农村建设中缺乏科学规划,或建设目标选择、产业规划,采取简单的“一刀切”、简单“重复模仿”,缺乏差异性,不能做到把新农村建设的普遍性要求与当地实际的特殊性要求相结合,导致新农村建设走弯路、步子慢、效果差、影响消极的问题,在一段时期、一定的范围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顺利开展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三)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偏少 毋庸置疑,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关乎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实现大变革的系统工程,需要巨大的社会资源投入,主战场在农村,主体是农民,理论上讲,主要力量还要依靠农村和农民自己。但实际情况是,除东部部分发达省份和少数发达地区农村农民收入水平较高外,我国大部分农村农民仍然处于自然农业经济状态,农村及农业经济总体上还是粗放型生产,产业化经营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导致整体收入偏低。从我们调查的情况看,作为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侯马近郊上马村农民,户均年收入1万元以下的占比44%,户均年收入3—5万元的占比40%,户均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占比16%,除去日益高涨的再生产投入,80%以上农户没有多少积蓄可用于新农村建设。一般农民终生积蓄只够勉强用于必须的盖新房和婚丧嫁娶,因病致贫、因灾致贫的现象较为普遍。
【关于农村公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总结】 农村公路存在的问题
摘 要:农村公路建设越来越重要,然而在实际的农村公路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顽固性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行防治,为促进我国农村公路建设的发展,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关键词:公路建设;问题;农村;措施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我国在不断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十二五”期间,我国公路总里程目标将达450万公里,其中农村公路总里程的目标390万公里。但是事实上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直接影响着公路建设质量和安全。农村公路建设在我国公路建设中占有相当分量,因此要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改善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我国公路建设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1. 农村公路建设存在的问题1.1农村公路建设总体规划不明确在总体规划中,政府通常将公路建设项目的具体施工移交给某个施工小队,向施工小队下拨施工款,而对于这些施工款的用途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施工款的用途基本上都是由施工小队来进行分配。由于缺乏法律约束,加之没有准备充足的资金,导致资金过度使用以及不合理采购材料等现象时常发生,最后使得资金出现短缺和不足。同时,政府选择的这些施工小队没有竞争压力,因此,他们考虑公路的修建的因素一般都是施工成本和进度,从而使得公路质量等级提不上来,总是处于低级阶段。1.2农村公路建设的核心技术人员不足在农村需要建立公路时,经过当地政府的大力宣传,其施工对基本上就是由当地农民组成,他们都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只是对建设过程中的具体施工有一定的了解,但是根本不了解一些先进的技术,如勘测和检测等技术,因此,公路建设只是有一些基础建设的人员,缺少先进技术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没有任何创新,并且在施工过程中遇到技术问题时基本上都是靠他们的施工经验来解决,缺乏科学性。甚至在遇到一些自己解决不了的技术问题,他们要么选择放弃要么就忽略不计,不会像任何技术反映,要求求救,使得公路施工埋下来质量和安全隐患。1.3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和养护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建立了很多农村公路,尤其是2010年,这一年是农村公路建设目标的关键之年,加快了农村公路建设步伐。我国传统的农村公路建设普遍存在使用周期较短、监督管理和养护措施相对缺乏。首先,在农村公路建设中,缺乏相应的道路管理和养护机制,并且养护资金也不足,养护技术人员也比较少,从而导致对农村公路建设的监督力度不够,影响了公路的养护工作。其次,对于已经建好的公路,由于监管不力,使得过度使用和使用不当的问题经常发生,公路经常被损坏,边修边损的现象要严重。这样农村经济建设服务的目的也没有达到,并且导致大量建设资源被浪费。由此可见,必须加强养护意识。2. 完善农村公路建设的相对措施2.1加强公路建设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首先,当地政府有应该根据当地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相关问题,结合国家规定的新农村建设的法律法规,整合出满足当地工程建设需要的文件,以集体开会,发通知书等方式进行宣传。其次,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应严格依照相关的规则、程序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工程法律法规的理解认识,引导广大农民贯彻落实工程建设法律等。具体的说,在新农村公路的修建过程中,对于新农村公路的施工权应组织招标,提出对新农村公路修建施工队的要求,如建设资格认证、技术指标等。而在修建过程中和修建完工后依法对农村公路进行质量检测。这样做到为新农村公路的建设提供法律保障,以提高农村公路的质量等级。2.2提高施工对的技术水平施工队的技术水平直接决定了一个工程的好坏,对于乡村施工队可以通过组织有关的技术培训或是到大型的建筑工程工地进行现场学习,了解大型工程施工队的施工情况,从而使乡村施工队的技术水平得以改善和提高,达到建设的要求。同时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与这些施工队保持联系,以便在新农村公路建设中遇到问题时,随时与他们积极的沟通解决。其次,施工队也可以接纳一些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和一些有活力的年轻人,根据他们的特点,培养他们在资金管理和人员管理等方面的技术,以提高施工队在施工过程中对工程款的控制和管理能力、加强施工队人员稳定性的管理,提高农村施工队的整体技术水平来满足现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工路建设的要求。2.3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的监督和养护机制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公路建设的监督机制可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建筑材料检测机制的建设,主要是指对建设过程中所用的建筑材料的来源、规格,用量进行具体的统计,以抵制各种不规格的原料、废料进入农村建材市场;二是新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包括建材的选用、配比等是否合理、经济,对建设中的质量安全隐患的及时发现,并作出合理的补救,提高工程的整体性能;三是新农村公路建设完成后的终测,例如农村公路的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对公路的实际承载量进行预测,以加强对公路实际使用的监督。3. 结语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对农村公路建设提起高度重视,并且近些年已经开始加大建设农村公路的力度,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针对农村公路建设存在的问题,在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同时抓“规划”、“设计”、“管理和养护”,这三者在公路建设中各负其责,各自的重要性是不能被取代的,这样也给农村公路建设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交通建设与管理,2009,(05)
农村到底存在哪些问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全区新农村建设领导机构上下不统一、不对应,职能不明确,不利于工作协调新农村建设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从自治区农业厅职能来看,难以协调这项工作。全区部分市、县只下一个文件成立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但是新农村建设的办事机构、人员、经费、设备没有真正落实;新农村建设的日常事务工作,没有专门机构、人员具体实施和操作。有的地方领导力量不到位,工作没有思路,资金不落实,问题不解决,几乎完全停留在农民自发建设的阶段。二、一些地区的部分干部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上存在偏差对新农村建设存在认识上的误区。部分县(区)、乡(镇)、村领导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热情不高,存在畏难情绪,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部分农民存在“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认为新农村建设是上面拨的款,所有的建设项目资金都是上面扶持安排的,自觉主动地参与性不高。三连片试点推进的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存在急于求成、简单粗糙的倾向 1是投入资金分散,难以有效整合资金。新农村建设涉及部门多,上级投入资金渠道按部门下达,一些单位对试点建设选择和项目审查标准不一,投入分散资金不能有效整合,影响建设效果。2是时间紧、任务重,准备工作不够。新农村建设项目多而广,缺乏规划设计人员,;工程技术力量不足,特别是村、屯道路建设质量监管工作不到位,真正掌握技术的施工质量监管员少。3是统一政府投入标准,工作方法简单。建设项目的专项补助资金标准都是一个样,致使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建设质量参差不齐,农民群众自筹资金负担苦乐不均。
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兼顾哪些问题要突出抓好哪几个重点方面的工作
分类: 资源共享 》》 文档/报告共享 解析: 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兼顾五个问题。 一是紧迫性与长期性。中国十三亿人口,九亿多生活在农村,许多年后仍然会有几亿人口生活在农村。不建设新农村,就实现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目前的农村,特别是西部农村,普遍存在五难:饮水难、行路难、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这些突出问题严重加深了农村的落后程度。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优先集中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现实最迫切最盼望解决的行路、饮水、看病、上学等刚性需求,这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基本生活需求。下决心解决这样的一两个突出问题,就可在较短时间内发生较大变化,让农民看见的变化,得到实惠,真心拥护和参与新农村建设,非常必要。城乡生产生活条件的差距是历史形成的,今后也还会存在,祖先逐水草而居,在平原和江边建造城市;新中国成立以来主张农业支持工业,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在短时间内要彻底改变人口基数大、地区差别大的农村是不现实的,不能急躁冒进,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大跃进”搞不成,一朝一夕更不可能。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长期艰苦奋斗,因地制宜,长远规划,分步实施。 二是经济建设和公共事业建设。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了经济建设和公共事业建设。经济建设是公共事业建设的基础,公共事业建设是经济建设的保证,二者相辅相成,为科学发展观所统一,在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或缺,应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治穷致富”。就广大农村而言,首要目标是“治穷”,“致富”是长远目标,无论“治穷”还是“致富”,都必须始终把发展生产力放在第一位,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产业发展,实行家庭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力争多从利润最大的销售环节获取利益,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发展是第一要务。国家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才有了转移支持农村建设的实力。新农村建设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大力发展城乡差距最大的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搞好道路、水、电、沼气建设和环境整治等工作,积极创建平安乡村、和谐乡村、文明乡村。 三是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新农村的美好蓝图;“在未来十五年左右的时间,使农村的整体面貌大为改观,城乡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是建设新农村的总体目标。要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美好蓝图和总体目标,硬件建设必不可少,软件建设更为重要。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民是建设者和受益者,硬件建设可以通过国家投入解决,软件建设必须有农民的参与。只有国家的投入,总体目标才可能实现,没有农民的参与,美好蓝图绝对不能实现。要提高农民素质,花大力气加强对农民的培养与教育,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努力造就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从只会“卖硬苦力”转变为也能“挣聪明钱”。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形成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的风气,大力表彰宣传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进人物,绝不能钱包胀了,风气坏了,老人不要了。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下狠心育好选好用好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的基层带头人,他们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心骨、排头兵、领头雁,是特殊的农民,事关新农村建设成败和实效。同时应大力引进大学生当“村官”,既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又解决农村人才缺的问题。 四是尊重实际和科学规划。随着新农村建设工程的启动,中央用于直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投资会越来越多,农村迫切需要解决的农民饮水、行路、用电、子女读书等公共事业建设将率先开工。农村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建设要既尊重实际、尊重群众,又科学规划,科学示范,引导群众,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不追求高而全、大一统,不搞盲目攀比、包办代替。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总体规划,合理布局,相互配套,防止重复建设,分散投入。有的山区太偏远的独居户,在尊重本人选择的前提下,可规划相对集中居住;有的平坝小村可先合并再搞新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据调查,农民外出务工挣钱后,回老家花几万、十来万建的房,有的仅父母、小孩在家住,有的没人住。这部分人中有的继续在外打工挣钱后,又在城里买了商品房,老家的房屋可能就不会再居住了,自己的辛苦白费了,还造成国家资源的浪费。全国加起来,农民浪费的建房费可能要上千亿元,这些闲置资产可以利用起来兴办社会事业。在新农村建设中,不能再走类似的弯路。 五是城镇发展与村庄建设。农村是一个与城市相对的概念,就其范围而言,并非仅指乡(镇)管辖下的行政村甚至自然村。城市以外的地域叫农村,户藉在农村的是农民,农民在农村从事的产业为农业。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在行政村,具体体现在村庄建设上,但并不仅是建设行政村甚至村庄,新农村建设包括了县城、城镇和村庄的建设。农业产业布局要有特色和规模,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上要有农协组织,才能赢得市场。要建好新农村,必须城乡统筹,以镇带村,互动发展,建立输血和造血机制,一乡一品或一县几品。农产品加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等都离不开城镇。城镇对乡村有很强的带动、示范作用,城镇发展了,不仅可以为一部分农民提供居住、就业场所,还可以直接拉动村的经济发展。各地都强调今后逐步减少农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不减少农民,缩小不了剪刀差。必须加快县城、重点示范镇的建设,提高产业凝集和配套水平。村建搞好了、发展了,农民富裕了,又可促进城镇的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重点方面的工作:一要积极推进城乡发展;二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三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四要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五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更多文章:
关于忘川河,奈何桥的一首打油诗吧,是在大话2官网上的一个帖子里看到的,找不到了,求解?求经典打油诗 (吴忆寒我爱你 )6个字
2024年5月26日 01:40
微笑着面对生活?历史上有那些人能够微笑着面对失败,最终走向成功的例子,要三个大家常见的例子···
2024年7月17日 22:30
初中初一作文750字:我的机器妈妈?伞学院2号为什么让妈妈停机
2024年4月29日 21:30
解放思想大讨论心得(解放思想大讨论心得 解放思想大讨论心得体会 解放思想的心得体会)
2024年3月4日 00:00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和参考答案)
2024年7月8日 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