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两首翻译(要加注释的)?诗经二首文言文现象
本文目录
诗经两首翻译(要加注释的)
关雎【原文】关雎春秋关关雎(jū)鸠(jiū)窈(yǎo)窕(tiǎo)淑女。参差荇(xìng)菜。窈窕淑女,寤(wù)寐(mèi)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mào)之。窈窕淑女,钟鼓乐(le)之。【注释】选自《诗经·周南》(朱熹《诗集传》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周代诗歌305篇。周南,周代地域名称,泛指洛阳以南到汉江流域一带。关雎,篇名,取第一句”关关雎鸠”中的两个字。:一种水鸟,即王雎。洲,水中陆地。窈窕,美好文静的样子。淑女,贤良美好的女子。窈:深邃。喻女子心灵美;窕:幽美。喻女子仪表美。好逑,好的配偶。逑,匹配之意。参差,长短不齐貌。荇菜,水生植物。圆叶细茎,根生水底,叶浮在水面,可供食用。流,求取。之,指荇菜。左右流之,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地求取荇菜。这里是以勉力求取荇菜,隐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寤寐,醒和睡。指日夜。寤,醒觉。寐,入睡。又,马瑞辰《毛诗传笺注通释》说:“寤寐,犹梦寐。”也可通。思服,思念。服,想。 《毛传》:“服,思之也。”悠,感思。见《尔雅·释诂》郭璞注。哉,语词。悠哉悠哉,犹言“想念呀,想念呀”。辗转反侧,翻覆不能入眠。辗,古字作展。展转,即反侧。反侧,犹翻覆。琴、瑟,皆弦乐器。琴五或七弦,瑟二十五或五十弦。友,此处有亲近之意。这句说,用琴瑟来亲近“淑女”。芼,择取,挑选。钟鼓乐之,用钟奏乐来使她快乐。乐,使……快乐。【译文】关关鸣春雎鸠鸟,在那河中小洲岛。姑娘文静又秀丽,君子求她结情侣。长短不齐青荇菜,姑娘左右采呀采。文静秀丽好姑娘,朝朝暮暮把她想。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渴慕思如潮。相忆绵绵恨重重,翻来覆去难成眠。长短不齐青荇菜,姑娘左右采呀采。文静秀丽好姑娘,琴瑟传情两相爱。长短不齐青荇菜,姑娘左右把它捡。文静秀丽好姑娘,钟鼓齐鸣换笑颜。蒹葭【原文】 蒹葭苍苍(1)白露为霜。所谓伊人(2),在水一方。溯洄从之(3),道阻 且长。溯游从之(4),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5),白露未晞(6)。所谓 伊人,在水之湄(7)。溯洄从之,道阻且跻(8)。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9)。蒹葭采采(10),白露未已(11)。所谓伊人,在水之涘(12)。溯洄从之,道阻且右(13)。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14)。 【注释】 ①蒹葭(jian jia):芦苇。苍苍:茂盛的样子。②伊人:那个人。 ③溯涸:逆流而上。丛:追寻。④溯游:顺流而下。⑤凄凄:茂 盛的样子。(6)晞(XT);干。(7)湄:岸边。(8)跻(ji):登高。 (9)坻(Chi):水中的小沙洲。(10)采采:茂盛的样子。(11)已:止,干。 (12)涘(si):水边。(13)右;弯曲,迂回。(14)沚:水中的小沙洲。 【译文】 芦苇茂密水边长,深秋白露结成霜。我心思念的那人,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崎岖又漫长。顺流而下去追寻,仿佛就在水中央。芦苇茂盛水边长,太阳初升露未干。我心思念的那人, 就在河水那岸边。顺流而下去追寻,道路险峻难攀登。顺流而下去追寻,仿佛就在沙洲间。芦苇茂密水边长,太阳初升露珠滴。我心思念的那人,就在河水岸边立。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弯曲难走通。 顺流而下去追寻,仿佛就在沙洲边。
诗经二首文言文现象
1. 关雎,蒹葭文言现象
关 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经|国风|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沚.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2. 诗经两首算不算文言文
文言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
所以诗经算是文言文。
3. 诗经两首有何现实意义
1都是求心上人的.
2这首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比兴,"比"和"兴"在古代是不同的,但是在有的作品中它们又是混合的,"比"中有"兴",“兴”中有“比”.《关雌》中以“兴”为主,但“兴”中带“比”.如此诗起兴,但兴中又以睢鸠之“挚而有别”来“比”淑女应配君子;以荇菜流动无方起兴,兴中又暗指淑女之难求.这种手法的优点在于寄托深远,含蓄隽永,能产生文已尽而由余的效果.
3起借物喻人的作用.
4全诗三章,采用了重章叠句之法,反复吟咏,具有强烈的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三章之间,仅易数字.但正是这变化的几个字推动了诗情的发展.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写的是时间的推移,暗示着主人公凝望追寻时间之久;从“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再到“在水之涘”,从“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坻”
5《蒹葭》是情与景的交融.情景交融.而《关雌》则不是.
4. 诗经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要全一点,有例句
《〈诗经〉两首》词语古今异义 【氓之蚩蚩】 古义:民众,百姓,读“méng”今义:流氓,读音:“máng”【泣涕涟涟】 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总角之宴】 古义:欢聚 今义:宴会【三岁食贫】 古义:多年 今义:三岁的年龄【君子所依】 古义:将军今义:通指品德高尚的人【小人所腓】 古义:士兵今义:通指品行卑劣的人 《〈诗经〉两首》词类活用 【夙兴夜寐】 夙:在早晨,夜:在夜里 名词作状语 【士贰其行】 贰:使……不专一 使动用法【二三其德】 二三:使……三心二意 使动用法【三岁食贫】 贫:贫苦的生活 形容词作名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日,这里活用作状语,作“一天天地”讲,名词用作状语《〈诗经〉两首》特殊句式 【判断句】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译:不是我要延婚期,是你没找好媒人.【倒装句】 1、宾语前置: 秋以为期(现代汉语的语序是以秋为期) 2、主谓倒装: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二三其德”应讲作“其德二三”,译作“他的品行不专一”)《〈诗经〉两首》通假字 【匪来贸丝】 匪,通“非”,不是【于嗟鸠兮】 于,通“吁”,感叹词【犹可说也】 说,通“脱”,解脱,脱身【隰则有泮】 泮,通“畔”,边岸,边际【岁亦莫止】 莫,通“暮”,晚,这里指年岁之末【玁狁孔棘】 棘,通“急”,紧急,急迫。
诗经两首译文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译文】 芦苇初生青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另一边。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又漫长。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间。芦苇初生茂盛,白色露水还没干。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岸。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又坡陡。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的小沙洲。芦苇初生鲜艳,白色露水还没完。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头。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道路艰难又曲折。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的沙洲。【译文】关关鸣叫的水鸟,栖居在河中沙洲。善良美丽的姑娘,好男儿的好配偶。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摘采。善良美丽的姑娘,醒来做梦都想她。思念追求不可得,醒来做梦长相思。悠悠思念情意切,翻来覆去难入眠。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摘采。善良美丽的姑娘,弹琴鼓瑟亲近她。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摘取。善良美丽的姑娘,敲钟击鼓取悦她。希望能帮上你!O(∩_∩)O
诗经两首常用的写作手法有哪些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诗经两首常用的写作手法有哪些,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回忆和对比:
《氓》是女主人公在回忆中叙事、抒情的,在回忆中运用对比的手法。女主人公自身婚前婚后形成对比。婚前,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我纯真、热情。婚后,夙兴夜寐,靡有朝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辛苦而又蒙受耻辱。更突出的是思想上起了深刻的变化: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前后恋爱、生活的对比,思想感情的对比,表现了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性格变化。氓,婚前婚后也形成对比。婚前,氓之蚩蚩;婚后,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言既遂矣,至于暴矣,他二三其德,甚至凶暴起来。
2、兴的手法:
第三章,前四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桑叶鲜嫩,告诫斑鸠不要贪吃桑葚。这与后面六句劝说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形成对照,诗意是相连的。
第四章,前两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叶由嫩绿变为枯黄,这与士信誓旦旦变为士贰其行相对照,含有隐喻。
第三、四章起兴的诗句,用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激发读者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有人认为,用桑叶嫩绿而枯黄来比喻恋爱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这种兴兼有比的特点,更富有艺术魅力。
3、重章叠句:
《采薇》的前三节在章法上就是采用重章叠句。薇亦作止薇亦柔止薇亦刚止中,关键词语作柔刚的变化,岁亦莫止岁亦阳止中莫(暮)阳的变化,都表现了时间的流逝、时序的更替。抒情主人公焦虑、痛苦的心情则随着服役期的无限延长越来越重,从心亦忧止到忧心烈烈,载渴载饥,再到忧心孔疚,他的痛苦似乎到了承受的极限。
诗经选集
《关雎》
(男子慕恋女子,想和她结成伴侣的恋歌。《关雎》开头的“关雎和鸣”之景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男女间的和谐恩爱)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桃夭》
(祝贺婚姻的幸福,请注意比兴的作用。《桃夭》开头“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一方面写出了春天桃花开放时的美丽氛围,可以说是写实之笔;同时运用了比兴手法,可以理解为对新娘美貌的暗喻,也可以说是在烘托结婚时的热烈气氛。))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桃树长得多么壮盛,花儿朵朵正鲜美。这位女子出嫁后,定能使家庭和顺。桃树长得多么壮盛,果实累累结满枝。这位女子出嫁后,定能使家庭美满。桃树长得多么壮盛,绿叶茂盛展生机。这位女子出嫁后,定能使家人幸福。
《蒹葭》
(蒹葭长,露为霜,美人隔着秋水,在那一方。相思无限,想象如见。)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遡洄从之,道阻且长。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遡洄从之,道阻且跻。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遡洄从之,道阻且右。遡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赏析:
本诗选自《王风》,写的是一个王室后裔面对旧都废墟的哀思。昔日气派恢宏的王宫,转眼之间已是苔痕遍地,黍稷杂生,曾经拥有的辉煌,犹如昨日黄花;鼎盛的人群,而今已如鸟兽散去。独有我孤独地踯躅在昨日风采的’遗迹面前。质问苍天,为何如此对我?却得不到任何回答,只有独自黯然垂泪,任那亡国之痛一泄千里。(黍离之悲,即亡国之痛)
《羔羊》诗经
羔羊
作者:无名氏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羔羊之革,素丝五緎。委蛇委蛇,自公退食。
羔羊之缝,素丝五总。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译文」
羔羊皮袄蓬松松,白色丝带作钮扣。退出公府吃饭去,摇摇摆摆好自得。
羔羊皮袄毛绒绒,白色丝带作钮扣。洋洋自得出公府,回到家里吃饭去。
羔羊皮袄热烘烘,白色丝带作钮扣。洋洋自得出公府,回到家里吃饭去。
「赏析」
《诗经·羔羊》这首诗清代以前学者皆以为是赞美在位者的纯正之德,所赞美的内容,或说是纯正之德,或说是节俭正直,其说大多牵强不可信。后来又有讽刺尸位素餐的官员的说法,其中以清人牟庭《诗切》最早,他说:“《羔羊》,刺饩廪(膳食待遇)俭薄也。”
今人诗说仍是美、刺并存,比较而言,笔者以为“刺”稍近诗意,但与牟氏所言“刺”的内容恰相反,诗人所刺者乃大夫无所事事、无所作为,与《魏风·伐檀》所刺之“素餐”(白吃饭)相似。
「创作背景」
周代由文、武奠基,成、康繁盛,史称刑措不用者四十年,这时可称为周代的黄金时期。昭、穆以后,国势渐衰。后来,厉王被逐,幽王被杀,平王东迁,进入春秋时期。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兼并,夷狄交侵,社会处于动荡不安之中。相传中国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演唱给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
反映周初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面貌的《诗经》,就整体而言,正是这五百年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而这首《羔羊》就是一首反映当时在位官员与老百姓和谐相处的篇章。
诗经两首
1.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雎鸠关关在歌唱,在那河中小岛上.善良美丽的少女,小伙理想的对象.长长短短鲜荇菜,顺流两边去采收.善良美丽的少女,朝朝暮暮想追求.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心头在挂牵.长夜漫漫不到头,翻来覆去难成眠.长长短短鲜荇菜,两手左右去采摘.善良美丽的少女,弹琴鼓瑟表爱慕.长长短短鲜荇菜,两边仔细来挑选.善良美丽的少女,钟声换来她笑颜.2.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泗.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址.今译蒹葭河畔芦苇碧色苍苍,深秋白露凝结成霜.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方.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而又漫长.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的中央.河畔芦苇一片茂盛,清晨露水尚未晒干.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边.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坎坷艰险难攀.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沙洲中间.河畔芦苇更为繁茂,清晨白露依然逗留.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头.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迂回难走.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中沙洲.
诗经两首是几年级课文
《诗经两首》是九年级课文,《诗经两首》是指《关雎》和《采薇》。
《关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首诗,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
《采薇》是一首征人思乡的诗。诗以士兵的口吻,写其在战后归乡的途中,追述戍边作战的艰苦生活及思乡之情。全诗共六章。前三章采用复沓的形式,描写征夫转战边陲,饥渴劳苦,久戍不归的情景。
《采薇》赏析
首句以采薇起兴,兴中有赋。薇可以充饥,说明戍役非常艰苦而且漫长。后四句诗人对难以回家的问题做了说明,根本原因是“乒狁之故”。
前三章交织着恋家思亲的个人情感和为国赴难的责任感,两种互相矛盾又真实的思想感情,构成整首诗的情感基调。
第四和第五章追述紧张的行军生活,写出强壮的军容,严密的戒备,诗的情调从忧伤的思乡之情转为激昂的战斗之情。写出诗人虽然想家却识大局,对国家有强烈的责任感。
写景写事,更是抒发情感,诗人体验到生活的虚耗、生命的流逝,否定生活的价值。后四句写与家人一别数年,生死存亡两不知,以致出现“近乡情怯”的忧惧心理。
高中语文读本必修二《诗经两首》知识点总结
《诗经》作为中国重要的儒家经典之一,是最古老的诗歌总集,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读本必修二《诗经两首》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读本必修二《诗经两首》知识点
(一)通假字
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蚩蚩"通"嗤嗤",笑嘻嘻的样子)
2.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匪"通"非",不是)
3.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无"通"毋",不要)
4.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通"吁",表感叹)
5.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解脱)
6.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泮"通"畔",边岸)
(二)古今异义词
1.泣涕涟涟(泣涕,古义:为眼泪|今义:鼻涕)
2.总角之宴,言笑宴宴(宴,古义:为欢聚|今义:为酒席)
3.不遑启居(启,古义:是跪|今义:指开启。居,古义:指安坐|今义:指居住。)
4.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君子,古义:文中指主帅|今义:指有品德的人。小人,古义:文中指士卒|今义:指品行差的人。)
(三)一词多义
1.言:
①句首助词。如:言既遂矣。
②相当于"而"。如:静言思之。
2.以:
①把,介词。如:秋以为期。
②而,连词。如:以望复关。
3.作:
①本义是起来起身,引申为兴起,产生。如:薇亦作止。
②开始。如:天 下之难比作于易。
③创作,撰写: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又引申为著述,制造。
如: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④劳动,劳作。如: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⑤为,成为,引申为充当,充作。如: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4.曰:
①动词词头,无实意。如曰归曰归。
②叫做,称作。如: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③说。如: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止:
①语尾助词。如:岁亦莫止。
②脚,足。如:当斩左止者,笞五百。
③停止,停留,又引申为使动用法。如:止子路宿。
④制止,阻止。如:残贼公行,莫或止之。
⑤容止,礼貌。如:人而无止,不死何候。
6.载:
①记录,记载。如:史载田横事。
②年。如:自去舟职,五载复还。
③装载。如:有好事者船载以入。引申为承担,承受。
如:载舟载舟,所宜深思。
④乘坐,乘车。如:直上载公子车。
⑤祝词,起加强语气作用,多用于动词或形容词词头,可译为"且""又"。如:"载欣载奔"。
⑥副词,开始。如:春日载阳,有名仓庚。
7.靡:
①浪费。如: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
②无,没有。如: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引申为不。
如:天高地迥,号呼靡穷。
③倒下,后退。如:左右皆靡。
8.烈:
①火势猛。如:夫火烈,民望而畏之。引申为放火烧,如:益烈山泽而焚之。又引申为猛烈。如:穷冬烈风。
②光明,显赫。如:君有烈名。
③事业,功业。如:奋六世之余烈。
④厉害,严重。如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9.阳:
①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②阳光,太阳。如: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③温暖。如:春日载阳。
④表面上,假装。如:则阳收其身,而实疏之。
10.孔:
①小洞,窟窿,又引申为渠道。如:利出一孔者,其国无敌。
②很,甚。如:孔武有力。
③大。如:孔道之夷,何不遵乎。
11.华:
①同"花"。如:桃之夭夭,烁烁其华。
②开花。如:始雨水,桃李华。
③美丽有光彩。如:华服丽人。
④繁华。如:其街市之繁华。
⑤精华。如:物华天宝。
⑥敬辞。如:华诞,华居。
12.思:
①思考。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思念,挂念。如:已行,弗不思也。
③心情,情思。如: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④助词,无实义。如: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3.戒:
①防备,警戒。如:既和既戒,既备万事。
②告诫,警告。如:观往事以自戒。
14.雨:
①众多。如:齐子归止,其从如雨。
②离散。如:一别如雨。
③动词。下雨或雨一样的落下来。如:是岁之春,雨麦岐山之阳。
④灌溉。如:水能自雨田。
诗经两首优秀教案范例
诗经两首是语文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关于诗经两首的教学该如何设计教案呢?本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诗经两首优秀教案范例,欢迎阅读!
诗经两首优秀教案范例一学习目标:
1.了解《诗经》常识:风、雅、颂、赋、比、兴。
2.学习诗中的比兴手法及重章叠唱的章法。
3.了解《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认识现实主义创作 方法 的特点。
4.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
一课时
预习检查:
了解了哪些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介绍: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所录,均为曾经入乐的歌词。《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分为风、雅、颂三类。
①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魏、唐、秦、陈、桧、曹、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
②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
③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功业的。
所谓《诗经》“六义”,其中风、雅、颂,是指体例分类来说的;赋、比、兴,是就表现手法而言。关于赋、比、兴,宋代朱熹做了比较确切的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赋、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是构成《诗经》民歌浓厚风土气息的重要原因。《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由于其内容丰富、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 文化 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诗经·氓》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文,了解卫地的风土人情,体会男女主人公的生活经历。
2、了解课文的内容,熟悉课文中的人物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3、透过事情的表面,挖掘人物独特的内心体验, 总结 人物的性格特征。
4、学习独特的语言表现手法,对照古今不同,掌握古词的含义和不同的表现方式。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步骤】
1、 导入话题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有人的地方,就会书写不同的 爱情 故事 ,今天,让我们走进遥远的公元前的卫国,聆听一个古老的故事,体会一下那时、那地,发生的那件事,让我们走近他们,去亲身感受一下这个传唱了千年的爱情故事。
2、 范文 朗读,熟悉生字词义。
氓之蚩蚩 匪我愆期 将子无怒 乘彼垝垣
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 体无咎言 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 隰则有泮 犹可说也 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 淇水汤汤 渐车帷裳 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 言既遂矣 躬自悼矣 无与士耽
实词
布:一种货币,并非注释里说的,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
匪:读上声,并非通假。
将:读qiāng,愿、请,如,《将进酒》。
乘:登上。贿:财物。
说:通“脱”。
渐:读jiān,溅湿、浸湿。
爽:差错。
极:标准。
德:心意、情意。
罔:无。
虚词
以: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前“以”,用;后“以”,拿)
乘彼 垣,以望复关(表承接,无义) 秋以为期(把)
其:其黄而陨(代落叶)其叶沃若(代桑树)士贰其行(自己的)
其笑矣(语助词,无义)不思其反(你)之:主谓之间,舒缓语气,无实义 (桑之未落 桑之落矣 女之耽兮 总角之宴)静言思之(这件事)
活用
尔卜尔筮(卜、筮均为名词活用作动词,意为用龟板、蓍草占卦)士贰其行(数词活用为动词,对…不专一)
成语 二三其德、信誓旦旦、夙兴夜寐。
3、学生自行朗读,体会诗歌的感情,也可交流讨论。理清全诗层次
提问:这首叙事诗写了这对男女婚姻过程的哪几个阶段?
明确:恋爱——婚变——决绝。
追问:结婚前后,诗中男女发生了什么变化?
全诗分六章,第章十句(十个分句,可分成五个复句)。
第一、二章追述恋爱生活。女主人公“送子涉淇”,又劝氓“无怒”;“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是一个热情、温柔的姑娘。
第三五章追述婚后生活。第三章,以兴起,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 经验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第四章,以兴起,概说“三岁食贫”,“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第六章表示“躬自悼矣”后的感受和决心:“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作者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线索叙事。作者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下面是全诗叙事结构和感情基调:
氓
(情节) 恋爱 婚变 决绝
(章句) 第一、二章 第三、五章 第六章
(诗句) 秋以为期 无与士耽 亦已焉战
载笑载言 士贰其行
至于暴矣
(基调) 热情、幸福 怨恨、沉痛 清醒、刚烈
男子 女子
婚前 虚伪 热情、善良、多情
婚后 凶暴、蛮横 勤劳、刚强、清醒
感情不专、薄情寡义
总结:男女的不平等,不仅体现在政治上、经济上,有时候还体现在性格上,但诗中女子的最后决绝,又使我们看到中国女子那可敬可佩的一面。
4.这首诗运用了些什么艺术手法,结合感兴趣的诗句谈谈你的看法。
要点:
①回忆和对比
《氓》是女主人公在回忆中叙事、抒情的。在回忆中运用对比的手法。女主人公自身婚前婚后形成对比。婚前,“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我”纯真、热情。婚后,“夙兴夜寐,靡有朝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辛苦而又蒙受耻辱。更突出的思想上起了深刻的变化:“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前后恋爱、生活的对比,思想感情的对比,表现了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性格变化。氓,婚前婚后也形成了对比。婚前,“氓之蚩蚩”,婚后,“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言既遂矣,至于暴矣”,他“二三其德”,甚至凶暴起来。在恋爱、生活的对比中,女主人公还认识到了有恋爱婚姻生活中男女是不平等的,从痛苦的经历中等到了教训:“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尤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她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表现出她清醒、刚烈的性格特点。
②《诗经》开创比、兴手法。
《氓》中第三四章用了兴的手法。
第三章,前四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又桑叶鲜嫩,不要贪吃桑葚。这与后面六句劝说“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形成对照,诗意是相连的。
第四章,前四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叶由嫩绿变为枯黄,这与士“信誓旦旦”变为“士贰其行”相对照,含有隐喻。
第三四章起兴的诗句,用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激发读者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有人认为,用桑叶嫩绿而枯黄来比喻恋爱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这种兴兼有比的特点,更富有艺术魅力。
6、布置作业:
1、再读一遍课文,体会他们的故事。
2、用自己的语言设计他们另一样的生活。
3、预习下节课。
《诗经·采薇》
1、(1)给划横线的字注音
玁狁(xiǎn yǔn)不遑( huáng )不来( lài )孔疚( jiù )
靡盬(mí gǔ )喧嚣( xiāo )寰宇( huán)神裔( yì )
肴馔(yáo zhuàn)宅邸( dǐ )逃遁( dùn )象弭( mǐ )
归聘( pìn )四牡( mǔ )骙骙( kuí )小人所腓( féi )
雨雪霏霏( yù fēi )载渴载饥( zài )整饬( chì )
(2)字形
靡(靡费)聘(聘请)霏(烟霏) 遁(遁词) 睽(众目睽睽)
糜(糜烂)骋(驰骋)菲(芳菲) 循(遵循) 骙(四牡骙骙)
遑(不遑)戍(戍守)戎(戎装) 弥(弥漫) 饬(整饬)
徨(彷徨)戌(戊戌)戒(戒严) 弭(消弭) 伤(伤感)
(3)解释加横线的字
靡室靡家(无) 不遑启居(空闲) 载饥载渴(又) 靡使归聘(问候)
岁亦阳止(农历十月) 忧心孔疚(很,非常) 戎车既驾(已经)
四牡业业(高大的样子) 雨雪霏霏(下雪) 我行不来(慰劳,劝勉)
彼尔维何(花盛的样子) 维棠之华( 同“花” )
彼路斯何(同“辂”,大车) 岁亦莫止(同“暮”,年底)
2、自行朗读,疏通词句,整体把握。思考讨论: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
《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3、诗歌的情感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分别表达什么不一样的情感?
第一章,写士兵为抗击外族的侵犯,背井离乡,久久不得归家,而产生的悲伤、厌战和对外族的仇恨。
第二、三章,写军旅生活之劳苦及由此而引发的强烈的思归之情。
第四、五章,直接写战事。这两章是在前面基础上的对战争场面的具体描写,通过对马、车、象弭、鱼服、将帅和士兵生动而形象的刻划,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忧心烈烈”“忧心孔疚”的原因,也使前面的“王事靡盬”落到了实处。从而进一步强调了正是因为战争频繁,居无定所,作为兵营中最底层的士兵才归家无望,思乡心切。
第六章,写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有了前面的一系列铺垫,经过出生入死的战斗之后,战争的幸存者终于踏上了归家的路途。但作品并没有写士卒胜利后的喜悦,而是营造了昔日杨柳依依、如今雨雪霏霏的场景,写的是历经磨难之后内心深处的凄凉和悲苦,而且“行道迟迟,载饥载渴”,归乡的路依然那么艰难。
4、对话和文本研习
(1)话题和情境设计
A)你是如何理解乡愁的 ?
B)乡愁的具体内涵有那些?
C)乡愁是如何产生的?
基本要点:
A)乡愁即家园之思
B)对亲人、对故土的思念。
C)漂泊、远游、战争。
(2)文本研习的主要方向
A)仔细阅读2、3两章,比较忧心的内容有什么不同,如何表现出乡愁的?
B)诗歌从“采薇”写起,这跟乡愁有怎样的联系?
C)前三章第二句的变化与表现诗歌的思想感情有怎样的联系?
D)4、5两章是如何表现诗歌的主题的?
E)你以为结尾一章前四句写得好吗? 说说 理由。
以上问题的要点包括:(参考)
A) 从时空上表现乡愁之浓,从“亲人”与“我”两个方面渲染乡愁。
B) 《诗经》里常用的起兴手法,而薇菜又是乡间常见的事物,自然能唤起乡愁。
C) 这种变化不仅是避免重复,更是用“薇菜”的生长暗示乡愁的渐浓、渐深。
D) 4、5两章转写战事之频、战事之烈,这是乡愁的根本原因。
E) (见仁见智)以哀情写乐景,情景交融。
想象之笔,虚实结合,表达物是人非之叹。
5.明确特点,熟读成诵。
从艺术上讲这首诗很有特点。
首先,诗歌十分注重用具体生动的细节来展现生活图景,比如,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并不是直接写刀光剑影和厮打拼杀,而是写战车、战马,写象弭、鱼服,写劳累奔波,写饥渴难当,但我们通过这些描写可以想见战争的残酷。
其次是情景交融,诗末章首四句,历代传诵不已,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王夫之在《姜斋诗话》里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
再次,是它的旋律协调,音节和谐,一唱三叹,诗的前三章开头句式相似,反复吟唱,一方面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另一方面也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诗歌特有的音乐之美。
6、拓展延伸:
你读过那些写乡愁的诗句,介绍给同学们听听,并说说你的理解。
下一页更多精彩“诗经两首优秀教案范例”
更多文章:
古巨基-劲歌金曲2情歌王 歌词?情歌王的歌词啊,有没有,(完整的)
2024年5月4日 06:10
感觉身体被掏空 歌词(皮皮虾我们走去找一个男朋友是什么歌,什么歌曲的歌词)
2024年4月11日 00:00
英语六级词组(2018年12月英语六级作文常用句型:必备词组及短语)
2024年5月3日 13:40
梅落繁枝千万片 犹自多情 的作者?梅落繁枝千万片优质多情学雪随风转的作者
2024年3月13日 14:20
电信 渠道管理是干什么的?如何理解渠道管理的特点之一是跨组织管理
2024年3月31日 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