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草原的古诗(描写草原的古诗有什么)
本文目录
描写草原的古诗有什么
1、《丰乐亭游春》宋·欧阳修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译文:红花满树,青山隐隐,日已偏西。广漠的郊野,草色青绿,看不见边际。游春的人们,兴趣正浓,哪管春天将去。丰乐亭前,人来人往,落花遍地。2、《北山》宋·王安石北山输绿涨横池,直堑回塘滟滟时。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译文:北山把浓郁的绿色映照在水塘,春水悄悄地上涨;直的堑沟,曲折的池塘,都泛起粼粼波光。我在郊野坐得很久,心情悠闲,细细地数着飘落的花瓣;回去时,慢慢地寻芳草,到家已是很晚。3、《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译文: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描写草原的经典古诗
描写草原的经典古诗有《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赋得古原草送别》、《出塞作》。
1、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译文: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这早春的景色,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赏析: 第三、四句对初春景色大加赞美:“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两句意思是说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东西,远远超过了烟柳满城的衰落的晚春景色。
写春景的诗,在唐诗中,多取明媚的晚春,这首诗却取早春咏叹,认为早春比晚春景色优胜,别出心裁。前两句体察景物之精细已经令人称赞,后两句如骑兵骤至更在人意料之外。
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译文: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赏析:首句即破题面“古原草”三字。“离离原上草”,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征,可说是从“春草生兮萋萋”脱化而不着迹,为后文开出很好的思路。
就“古原草”而言,也可开作“秋来深径里”(僧古怀《原是秋草》),那通篇就将是另一种气象了。野草是一年生植物,春荣秋枯,岁岁循环不已。“一岁一枯荣”意思似不过如此。然而写作“枯──荣”,与作“荣──枯”就大不一样。
3、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王维《出塞作》
译文:居延城外胡人正在狩猎,白草连天大火漫天燃烧。
赏析:“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写居延关外长满白草的广阔原野上燃起了熊熊猎火,吐蕃正在这里进行打猎活动,这是紧张局势的一个信号。
写打猎声势之盛,正是渲染边关剑拔弩张之势。这两句诗很容易使人联想起高适《燕歌行》“单于猎火照狼山”之句,古诗中常常以“猎火”来暗指战火。
关于描写草原的诗
关于草原的古诗有《赋得古原草送别》、《敕勒歌》、《出塞作》、《丰乐亭游春》、《初春小雨》等等。
拓展资料:
1、《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话译文:
古原上长满茂盛的青草,年年岁岁枯萎了又昌荣。原野上的大火无法烧尽,春风一吹它又遍地滋生。远处的春草侵占了古道,阳光下的绿色连着荒城。我又在这里送友人远去,萋萋芳草尽是离别之情。
2、《敕勒歌》【南北】无名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白话译文:
辽阔的敕勒大平原就在阴山脚下。天空像个巨大的帐篷,笼盖着整个原野。蔚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碧绿的原野茫茫不尽。一阵风吹过,牧草低伏,露出一群群正在吃草的牛羊。
拓展资料:
草原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一种,分为热带草原、温带草原等多种类型,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植被类型。草原的形成原因是土壤层薄或降水量少时,草本植物受影响小,而木本植物无法广泛生长。
中国是世界上草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草原总面积将近4亿公顷,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0%,为现有耕地面积的3倍。
中国是世界上草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草原总面积将近4亿公顷,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0%,为现有耕地面积的3倍。如果从中国的东北到西南划一条斜线,也就是从东北的完达山开始,越过长城,沿吕梁山,经延安,一直向西南到青藏高原的东麓为止。
可以把中国分为两大地理区:东南部分是丘陵平原区,离海洋较近,气候温湿,大部分为农业区;西北部分多为高山峻岭,离海洋远,气候干旱,风沙较多,是主要的草原区。
描写草原古诗
描写草原古诗如下:
内蒙东部纪游·陈旗草原二首之二
【近现代】老舍
主人好客手抓羊,乳酒酥油色色香。
祝福频频难尽意,举杯切切莫相忘。
老翁犹唱当年曲,少女新添时代装。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丰乐亭游春》
【宋】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边方春兴》
【唐】高骈
草色青青柳色浓,玉壶倾酒满金钟。
笙歌嘹亮随风去,知尽关山第几重。
《出塞作》
【唐】王维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
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躲雕。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
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雪嫖姚。
拓展资料:
内蒙古草原文化体现了一切文化中通用的民族性,时代性,区域性和历史延续性等特征。内蒙古草原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气质,成为中华文胡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蒙古草原文化是多民族文化的集合体,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地域文化是由匈奴,东湖及华夏族等民族共同创造的。
北方游牧民族一般以畜牧业为主,兼有作为经济补充和练兵功能的狩猎业、与畜牧业关系密切的手工业和商业。社会实行部落制。过着食畜肉、饮潼酪、衣皮革、披毡裘、住穹庐,逐水草迁徙的游牧生活。有独特的习惯法、婚俗和葬俗。战国时代内蒙古高原草原文化的组成部分还有中原华夏族文化。
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表明,战国时代,内蒙古高原已成为北方民族从事畜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的主要场所,逐步形成了历史时期有别于农耕文化的游牧文化。到秦汉时期,匈奴民族部落和中原人各自建立了两种政治体制、经济模式和文化内涵的集团,在长城沿线进行了密切接触,游牧和农耕两大文化发生了激烈碰撞和交融。
双方互相制约掣肘,相互交流影响,形成了各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又有共同文化内涵而彼此难以割舍分离的历史格局。可以说,战国时代的北方游牧民族史和中原政权统治内蒙古高原部分地区的历史,都是古代内蒙古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文化构成上来看,草原文化是一种多元文化,游牧和农耕两大文化成为草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各具十分丰富的内涵和特点。史实证明,战国以来内蒙古高原是多民族生息繁衍的所在,也是多种文化碰撞交汇的重要地区。
战国以来内蒙古高原上游牧文化、农耕文化、移民文化、军事文化的历史发展演化,奠定了独具特色的内蒙古区域历史文化的基础,多元文化的相互影响与融合,使古代内蒙古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也一直影响着内蒙古地区以后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发展。
战国时代中国古代北方各民族的历史活动,共同创造了内蒙古高原丰富多彩的草原文化。
更多文章:
有没有小学四年级冬夜静悄悄的歌词?冬夜静悄悄细雨轻飘飘老师来家访还要回学校汉语拼音是什么
2024年9月21日 16:40
兰花指歌词是什么意思 歌曲兰花指的完整歌词?《兰花指》的歌词谁知道不
2024年5月1日 09:10
千秋功名,一世葬你,玲珑社稷,可笑却无君王命?千秋功名,一世葬你,玲珑社稷,可笑却无君王命什么意思
2024年9月1日 07:00
网络销售技巧与话术(通过网络销售技巧和话术(网络销售技巧和话术经典语句))
2024年5月10日 10:50
《红楼梦》读后感400字(红楼梦读后感400字,急需!!!)
2024年12月7日 15:30
建立反洗钱内部控制机制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健全内控机制,自觉接受什么监督
2024年9月15日 13:50
相爱的人不要再错过了,注意哪几个迹象,可以成功追到你的心动女生?对你有哪3种表现的女人,多半正在默默暗恋你,爱她就别错过
2024年9月13日 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