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结果(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我国目前少数民族人口有多少占总人口比例的多少)
本文目录
-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我国目前少数民族人口有多少占总人口比例的多少
-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国总人口数(14.1178亿人)
-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人口超过多少
- 我国少儿人口比重上升还是下降
- 第七次中国人口普查,解读数据背后隐藏的秘密!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我国目前少数民族人口有多少占总人口比例的多少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总数1.25亿,占全国总人口比重为8.89%。
汉族人口为128631万人,占91.1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547万人,占8.89%。与2010年相比,汉族人口增长4.93%,各少数民族人口增长10.26%,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上升0.40个百分点。民族人口稳步增长,充分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全面发展进步的面貌。
尽管少数民族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到10%,但分布却十分广泛,少数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全国的60%以上。由于历史和地理等方面的原因,少数民族地区与内地沿海汉族地区的人口密度差距悬殊。
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的分布有两个特点
第一,小聚居大杂居。少数民族人口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各省、自治区。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5个自治区和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1200多个民族乡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但在这些地区又杂居着不少汉族,其比例也相当高,如内蒙古、广西、宁夏三个自治区的汉族人口都超过了少数民族人口,新疆的汉族人口也占40%强。同样,在各汉族地区也杂居着许多少数民族。近20年来,少数民族杂、散居人口增长快,民族杂散居的县市越来越多。
第二,分布范围广,但主要集中于西部及边疆地区。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各民族平均分布在30个省区,其中29个民族遍布全国所有省区。拥有56个民族的省区有11个,占全国31个省区的35.5%。尽管少数民族分布范围很广,但其人口仍主要集中在西部及边疆地区。
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广西、云南、贵州、新疆4个省区的少数民族人口之和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一半以上,再加上辽宁、湖南、内蒙古、四川、河北、湖北、西藏、吉林、青海、甘肃、重庆和宁夏,以上16个省区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91.32%。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国总人口数(14.1178亿人)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2021年5月11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等相关人员介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国总人数公布1.总人口141178万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总人口为141178万人,与2010年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4个百分点。数据表明,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2.具有大学文化程度人口21836万人我国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836万人,与2010年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为15467人,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08年提高至9.91年,文盲率由4.08%下降为2.67%。受教育状况的持续改善反映了10年来我国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以及扫除青壮年文盲等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人口素质不断提高。3.男女比例105.07数据显示,我国男性人口为72334万人,占51.24%;女性人口为68844万人,占48.76%。总人口性别比为105.07,与2010年基本持平,略有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3,较2010年下降6.8。我国人口的性别结构持续改善。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人口超过多少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人口超过14.1亿。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国在2020年开展的全国人口普查。普查标准时点是2020年11月1日零时,彻查人口出生变动情况以及房屋情况。
普查对象是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
普查主要调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内容包括:姓名、公民身份证号码、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
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全国人口为1443497378人,其中: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1411778724人;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为7474200人;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为683218人;台湾地区人口为23561236人。
普查的意义和方法: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展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将全面查清中国人口数量、结构、分布、城乡住房等方面情况。
为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入户工作于2020年10月11日至12月10日期间进行,11月1日起正式开启。此次人口普查将采取电子化方式开展普查登记,同时倡导普查对象自主填报的方式,鼓励大家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自行申报个人和家庭信息。
此次普查将采用互联网云技术、云服务和云应用部署,全流程加强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确保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目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各项准备工作进展顺利,700多万普查人员将于11月1日起走入千家万户,正式开启普查现场登记。
我国少儿人口比重上升还是下降
我国少儿人口比重上升还是下降:上升!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_表示,从年龄构成上看,少儿人口数量增加,比重上升。0-14岁少儿人口的数量比2010年增加了3092万人,比重上升了1.35个百分点。
第七次中国人口普查,解读数据背后隐藏的秘密!
21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不,是人口!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终于公布,由于此次普查采用电子化手段登记,数据较以往会更精准。让我们来看下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对未来经济的影响。人口增速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较之2010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133972万总人口相比,增加了7206万人,共增长了5.38%,年平均增长率0.53%,与2010年六普和2000年五普的增速相比,年平均增长率下降0.04%。若不以10年为限,相信近几年的增长率会更低一点。家庭户家庭户平均人口2.62人,相较2010年的3.1人减少了0.48人。意味着很多家庭已不满足“三口之家”的标配,主要由于人口流动频繁,异地打工独居,生育意愿下降等原因造成。男女比例男女性别比例整体为105.07,男性比女性多3490万人。然而,新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3,看来性别失调依然会成为未来人口结构待改善问题。老龄化60岁以上人口为18.7%,较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上升5.44%,此消彼长,15-59岁的中生代人口降幅达到6.79%,人口老龄化趋势凸显。值得一提的是0-14岁的少儿人口在生育政策放开后有所改善,提高了1.35%。受教育受教育程度较第六次人口普查有显著上升,大学及以上人口达到15.45%,若从高中及以上起算,则达到30.5%。那么反推,高中文化程度以下人群占近7成。城镇化城镇人口占63.89%,较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提升14.21%。依托于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的落地,进一步推动人口向经济发达区域、城市群集聚。人口红利人口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劳动力红利和消费红利。劳动力红利,在发展初期,劳动力多而且很便宜,生产成本低利润高,经济得以高速发展。以我国为例,改革开放至今,依仗着劳动力红利,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突飞猛进。直至2010年后,生活成本的提高以及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劳资纠纷映入大众视野。富士康跳楼事件、大厂的996以及007、职场的各种PUA和压榨等等维权事件,慢慢唤醒了打工人的打工魂,用人成本才开始逐步提高。即便如此,和欧美相比人工成本仍很低,而且人口基数仍然碾压,只是人口结构老龄化了,但从此次普查的结果看,我国依然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口红利存在。消费红利,每个人活在世上都是要花钱的,涵盖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需求,人口越多,消费力就越强,不但贡献了GDP,还促进了经济循环,进一步加速了生产。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不但人口多而且人口结构还年轻,各行各业都形成了成熟的市场格局,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消费需求偏移至医疗、养老等行业,是压力也是一次重塑的机会。另外,消费红利还为商业模式的创新提供了试错的土壤,未经济模式创新转型提供了试验田。生育率和死亡率新生儿多,未来劳动力就多,劳动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越大,老人抚养负担越低,女性更易参加工作,经济产出能力就能大大提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便是依托于此。随着独生子女政策覆盖了一代人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生育率仅1.18,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4。2016年至2019年更是持续下降,从1786万下降到1465万。新生人口大幅减少,总人口仍然在上升,那证明,中国的死亡率也在大幅下降,人口平均寿命每年都在提升,2020年将近77岁,导致了人口老龄化。也导致了一个事实,年轻劳动力在减少,所需赡养的老人在增加,社会抚养比快速增长。按此规律发展,到2050年,大批现在的中青年老去,要依靠目前不断减少的新生儿抚养,人口结构会出现少数人抚养多数人的“倒金字塔”结构,也会造成养老金危机。而新生儿男女比例的失调再一次印证了“重男轻女”思想的普遍,男权社会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让适龄女性日常恐婚,扶摇直上的离婚率不是一纸“离婚冷静期”就能平息的。在全面放开生育之前,显然有更多功课值得社会各界去推进。人口与经济转型国家经济的增长,通常依赖三要素:劳动、资本和技术。在不同的阶段和条件下,三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同。但从发达国家历史经验来看,无一例外,都要经历从依靠劳动到依靠资本,最后到依靠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过程。中国自加入WTO凭借人口红利所带来的的低廉劳动成本,逐步成为世界工厂。08年金融危机后,逐步转向依靠资本发展经济的模式。如今进入第三阶段,经济发展无法通过劳动和资本来获得稳定增长,必须转到技术创新上来。然而,技术的创新,非立竿见影,需要沉淀和积累。这也是美国对中国芯片等技术遏制的根本原因。同时,技术创新也需要人口的支撑,生育率不能大幅下降,如果不能改观年轻人“不敢生”、“不愿生”的观念,那技术转型可能就要谋求他法了。从公布的现有数据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个结论:第一,虽然人口总数仍然保持增长,增加7206万人。但是我们国家的人口老龄化正在加剧,和10年前相比,15-59岁人口占比下降了6.79%;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增长看了5.44%,这也就意味着养老金的缺口会越来越大,这个数据的出台,无疑会加速延迟退休政策更快的出台,对于正在工作的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第二,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2人,比2010年的3.10人减少0.48人;0-14岁人口占比增加了1.35%。这2组看似矛盾的数据的背后,应该解读为是一般人群的生育率有所降低,而相对富裕的生育率有所提升。这也符合之前北京、东北公布的人口数据。现在大城里的高房价已经变成了最好的“避孕药”,晚婚甚至不婚的比例越来越高,越是富裕的城市出现这种情况的现象则更为严重。第三,人口正在快速向大城市聚集,农村人口数量快速减少。在这背后则是以深圳、杭州为代表的新一线城市,每年涌入近100万人,那么未来这些农村或者县城的房价会因为人口的持续流出而暴跌,这里可以参考鹤岗的现状,未来城市的两级分化则会更严重。人口普查数据的公布,将会对未来各项民生工程的调整提供数据支撑,包括教育、医疗、养老等相关领域政策都会出现一定幅度的调整,以适应现有的人口结构和规模质量,对于现有社会环境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冲击,密切关注相关政策的调整,为各方面的转型预留出足够多时间和空间。
更多文章:
杂志社和编辑部是什么关系一个杂志社有几个部门?杂志社编辑学历要求是什么
2024年8月25日 12:40
w到你那里滴水流爆水的短文(描写滴水之恩的作文600字(5篇))
2024年4月1日 06:10
领导日了我一下午(上周和一个领导约好这周一见面,我今天早上一上班就到了已经在领导办公室等了两个小时了,我该怎么办)
2024年7月16日 1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