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为什么爱“到此一游”?到此一游怎么来的
本文目录
国人为什么爱“到此一游”
一“博”掀起千重浪,旅游不文明现象又成为网络上的热点。在国内各大旅游景区,你都能找到“某某到此一游”的“题字”,在建筑上、在雕塑上、在植物上、在文物上……你怎会能发现!为什么中国人,甚至是未成年人都热衷于“到此一游”式的旅游呢? 一是与传统文化有关。“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古人喜欢赋诗题字,除了汇成诗集外,还喜欢以书法的艺术形式展现出来,或书轴上、或牌匾上、或石碑上、或景观上、或山川上。在我国的名山大川中,我们都能看到各种名人的题字,向世人展示他们的抱负、展示他们的文雅、展示他们的书法,这些诗词题字恰当地雕刻在秀美山水之中,与自然和谐统一,增添了自然景观的文化与历史底蕴,古代这些名人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作品当然要流传于后世。于是,现代人就效仿古人,随手留下自己的“墨宝”。连孙悟空都在如来佛的手指上写下“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可见这个传统文化对中国人的影响是很深远的。受到“留名”的影响,许多中国人都想自己为后人留下点“纪念”,让别人、后人记住他,那么“到此一游”便流行起来。孰不知,古代名人能被后人和历史记忆,绝不是因为他们在名山大川上的那些题字! 二是与行为心理有关。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分析,“到此一游”的盛行也可以从“破窗理论”和“从众心理”来进行解释。一个窗户被打破不及时修理,很快其他窗户也会被打破;一个“到此一游”出现,很快成百上千个“到此一游”就会出现。“这也不是什么违法违规的事情,这也不是什么不道德的事情”、“别人都在写,我也写一个”,这就是人们的心理。还有一种人的心理是属于“变态”和“无知”心理,比如在故宫文物和埃及文物上涂刻行为,这是少数“另类”。一些商业旅游景点为了赚取人气便利用了人们的这些心理,比如,专门有“刻名字”的纪念品;专门设置刻名字的连心锁、连心结“安置点”;搞一些人造的“神、佛、兽”,让游人上去“摸一摸”,这些都从侧面助长了游人的不良行为。 三是与社会教育有关。有网友称经过搜索,在埃及浮雕上刻字的人,很可能是一名学生。一部分人从更深的层次把此次事件分析为教育的缺失;还有网友分析丁锦昊小朋友能出国,说明家庭条件应该很不错,但是,家庭教育却不怎么样!我们现在的教育,无论家庭还是学校,注重的是升学率,还是以应试为主。笔者认为,素质教育应该有三个层次,首要层次是“德育”,即道德观念、价值观的塑造与固化;第二层次是“习惯”,即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第三个层次才是“能力”,即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中国式旅游”、“中国式过马路”等等“中国式”陋习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否则就会使“中国特色”蒙羞。而教育,是改变这些不文明现象的根本途径。(吴峰)
到此一游怎么来的
小说《西游记》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如来佛祖与孙悟空打赌,如果孙悟空能够 一个筋斗飞出他的手掌心,那么就叫玉帝到西方住,孙晤空来当玉帝;如果孙晤空 飞不出他的手掌心就到下界去,休到此处吵闹。结果孙晤空一个跟头翻到了五根肉 红色的柱子面前,他以为自己到了天的尽头,为了留下证据,于是他在柱子上留下 了八个大字 齐天大圣,到此一游。 孙悟空的行为在小说中让人忍俊不禁,但若放到现在,则是极其不文明的行为。在中国大大小小的旅游景点,像孙晤空一样以各种方式留下到此一游的现 象可谓屡见不鲜,长城有,故宫有,甚至还出现在外国历史建筑上。中国人特色的 到此一游旅游方式在当代社会越来越普遍,公民道德素质不容乐观。 说起到此一游现象的由来,就不得不从中国的立言传统谈起。立言,可以 抒发志向,延续功德,传承文明。历代先贤都把立言看作自己的历史使命,他们认 为只有卓越不凡、敢于立言者,才能身后扬名。中国古代文人在旅游时也喜欢创作口组 一些诗文书法等,以此来寄情山水,千古留名。于是,这种传统延续至今,很多文 化素养一般的人也喜欢在一些景点留下自己来过的痕迹。 但是古人在名胜古迹留下的诗文书法等等,和现在所谓的到此一游之类的 粗俗话语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古人留下的至少是一种艺术作品,随着岁月的流逝, 已然和自然景观浑然一体了。而到此一游之类的粗俗话语显然是对景点的一种 损害和站污。同时,时代在发展变化,即使是古人的一些传统放在现在,也多有不 适。在景点留名留字已不再符合公民道德素质的要求。 近年来,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但是部分公民的道德素质仍然有待提高。 到此一游这类的旅游方式,不仅会给许多国内或国外 的名胜古迹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坏,同时也抹黑了国家和民族的声誉。所以,切实提 高全民族的文明素养,仍需要人们的共同努力。
到此一游是什么意思
到此一游的意思是:到这个地方来游览了一次。
“到此一游”现象,在当代社会越来越普遍,使得公民道德素质越发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到此一游”这一“文化”发展到现今,寄托情怀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某人“到此一游”,并逐渐成为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据可考证资料显示,最早出现于《西游记》,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大圣行时,忽见有五根肉红柱子,撑着一股青气。他道,此间乃尽头路了。
这番回去,如来作证,灵霄宫定是我坐也。又思量说,且住!等我留下些记号,方好与如来说话。拔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气,叫,变!变作一管浓墨双毫笔,在那中间柱子上写一行大字云:齐天大圣到此一游。
到此一游造句
1、墙上的题字除了“奥利亚到此一游”之外还有很多,或许这是他们临刑前所留下的最后的东西吧。
2、我想照一张照片做为到此一游的纪念。
3、许昌城西面的霖波河地区,是豪门望族聚居之地,人烟稠密、商贾云集、文人荟萃,不少墨客骚人都会到此一游,是帝都中十分繁华的地段。
4、我们看到,在其中一栋房子门口的牌匾上写着“杏林区渔政站,建于1992年8月”,屋内遗留着啤酒瓶、快餐盒等,墙上则随处写着“某某到此一游”的字样。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到此一游
黄鹤楼的仙鹤到此一游什么意思
“黄鹤楼的仙鹤到此一游”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比喻有名的人物或者事物到某个地方游览或者停留。黄鹤楼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楼之一。相传在唐代,有一只仙鹤飞到黄鹤楼上,停留片刻后又飞走了,因此黄鹤楼就有了“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州。”的诗句。
到此一游怎么表达
1、当亲自参观某个景点或旅游目的地时,可以在留言簿、签到册或旅游日记中写下“到此一游”来记录自己的足迹。2、在旅游照片集或相册中,可以加上标题“到此一游”来标识自己曾经到过这个地方。
五一到此一游什么意思
五月一日到此地游览了一次。五一到此一游是指在五月一日这一天,到这个地方来游览了一次。5月1号是国际劳动节,到此一游是一种惯用语,常用于旅游、游览等场合,表示游客到某个地方停留一段时间。
王一博到此一游写错三个字
王一博到此一游写错三个字是:游、到、此。
到此一游的意思:
“到此一游”是经典的旅游景点留言,一般前面或后面会有留言者的署名。
字面意思很好理解,我来过这里了。就像孙大圣在如来五指化作的擎天柱下方便,表达的也是“俺老孙来过天际了!”
可以理解游客在景区如此留言的心理,或许都是一生只来一次的经历,纪念的意思更多。但另一方面,在景区乱刻乱画,既破坏了景物有碍观瞻,更是不文明的行为,留言署名,也留下了骂名。
“到此一游”现象一是在当代社会越来越普遍,公民道德素质越发成为焦点,二是证明自己来过。
请问某某到此一游有何典故
分类: 人文学科 》》 中国文学 问题描述: 一般到哪里旅游都会有人填上某某到此一游,请问有何典故 解析: 单就‘到此一游’四字出字于《西游记》,但此为吴承恩的稍加改动后而变成的,原文应是从李白的《江上望皖公山》的灵感而来, 奇峰出奇云, 秀木含秀气。清宴皖公山, 巉绝称人意。 独游沧江上, 终日淡无味。 但爱兹岭高, 何由讨灵异? 默然遥相许, 欲往心莫遂。 待吾还丹成, 投迹归此地。 李白因喜大自然丰茂,所以每经一处,必留诗为证。此为李白在游天柱山所留诗。
更多文章:
一马当先近义词(成语同义词 与一马当先,首当其冲意思相近的成语有哪些)
2024年5月3日 14:30
一本书看论语(“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中联想到《论语》里的哪一句名言)
2024年4月2日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