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汉江宋之问(千家诗里《渡汉江》的作者是谁啊)
本文目录
- 千家诗里《渡汉江》的作者是谁啊
- 宋之问的《渡汉江》
- 渡汉江,宋子文诗
- 宋之问渡汉江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 渡汉江翻译及赏析是什么
- 《渡汉江》宋之问唐诗鉴赏
- 渡汉江 宋之问
- 渡汉江 宋之问古诗带拼音
- 渡汉江的翻译
- 《渡汉江·宋之问》原文与赏析
千家诗里《渡汉江》的作者是谁啊
1、《渡汉江》的作者是宋之问。 2、原文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3、译文 流放岭南与亲人断绝了音信,熬过了冬天又经历一个新春。 越走近故乡心里就越是胆怯,不敢打听从家那边过来的人。 4、简析 《渡汉江》是唐代诗人宋之问(一说李频)创作的一首五绝。这是诗人久离家乡而返归途中所写的抒情诗。前两句主要写追叙久居岭外的情况,后两句抒写接近家乡时矛盾的心情。全诗表现出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挚爱之情和游子远归家乡时不安、畏怯的复杂心理。
宋之问的《渡汉江》
宋之问的《渡汉江》宋之问,唐代诗人,武则天时被召分直内文学馆。后与杨炯分直于洛阳西入阁。15年间,宋之问由九品殿中内教跻身五品学士,为世人钦慕。 《渡汉江》是宋之问从泷洲贬所逃归,途经汉江时写的一首诗。诗中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心切,却又怕人知的矛盾心情。 前两句追溯贬居岭南的情况。贬斥蛮荒,本就够悲苦的了,何况又和家人音讯隔绝,彼此未卜存亡,更何况又在这种情况下,经冬历夏,挨过漫长的时间。 作者依次层递,逐步加以展示,这就强化和加深了贬居期间孤孑、苦闷的感情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作者困居贬所时,那种与世隔绝的处境,失去任何精神慰籍的生活情景,以及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都历历可见、鲜明可触。 透过“情更怯"与“不敢问",读者可以强烈感触到诗人此际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这种抒写,是真切、富于情致和耐人咀嚼的。
渡汉江,宋子文诗
渡汉江(431人评分) 8.1朝代:唐代作者:宋之问原文: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译文我离开家乡到了五岭之外,经过了一个冬天,又到了春天。因为交通不便,我和家人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联系了...
宋之问渡汉江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挚爱之情和游子远归家乡时不安、畏怯的复杂心理。
《渡汉江》是唐代诗人宋之问(一说李频)创作的一首诗。全此诗有巧妙的抒情艺术。诗人用逐层递进的追述,交代了背景之后,立即直抒胸臆,不加保留地倾诉出矛盾心理和痛苦心情。这种高度简洁的抒情手法,使诗歌以最省略的语言,获取了极为深远的艺术效果。
原文如下: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译文如下:
流放岭南与亲人断绝了音信,熬过了冬天又经历一个新春。
越走近故乡心里就越是胆怯,不敢打听从家那边过来的人。
扩展资料:
此诗一说作于宋之问神龙二年(706年)途经汉水时。宋之问媚附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武氏去世后,唐中宗将其贬为泷州参军。泷州在岭南,唐时属于极为边远的地区,贬往那里的官员因不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生活习俗,往往不能生还。
神龙元年(705年)十月宋之问过岭,次年春即冒险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时写下了此诗。另一说,此诗是李频由贬所泷州逃归洛阳,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汉水)时所作。
渡汉江翻译及赏析是什么
渡汉江有两首,一首是唐代·宋之问《渡汉江》,另一首是唐代·李百药《渡汉江》。分别介绍这两首的全文翻译及赏析。
第一首唐代·宋之问《渡汉江》
全文: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翻译:客居岭外与家里音信断绝,经过了冬天又到了春天。离故乡越近心中越胆怯,不敢询问从家那边过来的人。
注释:
汉江:汉水。长江最大支流,源出陕西,经湖北流入长江。
岭外:五岭以南的广东省广大地区,通常称岭南。唐代常作罪臣的流放地。书:信。
来人:渡汉江时遇到的从家乡来的人。
赏析:
《渡汉江》诗意在写思乡情切,真实地刻画了诗人久别还乡,即将到家时的激动而又复杂的心情。语极浅近,意颇深邃;描摹心理,熨贴入微;不矫揉造作,自然至美。
前两句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贬斥蛮荒,本就够悲苦的了,何况又和家人音讯隔绝,彼此未卜存亡,更何况又是在这种情况下经冬历春,捱过漫长的时间。诗人没有平列空间的悬隔、音书的断绝、时间的久远这三层意思,而是依次层递,逐步加以展示,这就强化和加深了贬居遐荒期间孤孑、苦闷的感情,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断”字“复”字,似不着力,却很见作意。此诗人困居贬所时那种与世隔绝的处境,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以及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都历历可见,鲜明可触。这两句平平叙起,从容承接,没有什么惊人之笔,往往容易为读者轻易放过。其实,它在全篇中的地位、作用很重要。有了这个背景,下两句出色的抒情才字字有根。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两句描写诗人逃归途中的心理变化。“近乡”交代诗人因长期不知家人消息而逃离贬地,走近家乡。所谓“情更怯”,即愈接近故乡,离家人愈近,担忧也愈厉害,简直变成了一种害怕,怕到“不敢问来人”。
此诗不仅有巧妙的抒情艺术,而且有更深刻的体会。作者用逐层递进的追述,交代了背景之后,立即直抒胸臆,不加保留地倾诉出矛盾心理和痛苦心情。
创作背景
此诗一说作于公元706年(宋之问神龙二年)作者途经汉水时。武氏去世后,唐中宗将其贬为泷州参军。公元705年(神龙元年)十月宋之问过岭,次年春即冒险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时写下了此诗。另一说,此诗是李频由贬所泷州逃归洛阳,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汉水)时所作。
第二首唐代·李百药《渡汉江》
全文:
东流既弥弥,南纪信滔滔。水击沉碑岸,波骇弄珠皋。含星映浅石,浮盖下奔涛。樯乌转轻翼,戏鸟落飞毛。客心既多绪,长歌且代劳。
翻译:
东边汉江水势很大,流到南方更见其滔滔。水流拍打着古时的沉碑岸和解佩渚,声势骇人。江水可含住漫天星光,可看得见浅处的江石,在船下波涛汹涌。
桅上的乌鸦在轻轻的翻动着羽翼,嬉戏的飞鸟落下了羽毛。游子的心里满腹愁绪,我便书写下来替代他的忧愁。
注释:
弥弥:渐渐。
南纪:南方。《诗经·小雅·四月》:“滔滔江汉,南国之纪。”此二句是说汉江水势很大流到南方更见其滔滔,也可见作者是从汉江上游乘船到襄阳的。
沉碑岸:襄阳城西北有万山;其下有沉碑潭,在县西北五里。《晋书·杜预传》:“预好为后世名,常言:‘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刻石为二碑,纪其勋绩,一沉万山之下,一立岘山之上,曰:‘焉知此后不为陵谷乎!’”
珠皋:即解佩渚。据《襄阳府志》载:郑交甫在这里遇二女佩两珠,大如荆鸡之卵。交甫索佩,二女解佩以赠;转身走了十来步,佩玉和二女都不见了。
含星:珠玉曰含,是说星光如玉。
浮盖:漂在水上的船。
樯乌转轻翼:桅上的乌鸦在轻轻地翻动着羽翼。
多绪:满腹愁绪。
赏析:
全诗极具动感。船行江中由上游而下,途径襄阳正值拂晓,因此江水便有弥弥之感。“水激”、“浪骇”,皆为听觉。接下来才是“霞光”、“晓气”,此为视觉。
舟中夜行彻夜无眠,可见客心多绪。长歌一曲所驱散的不仅是旅途的疲劳,更多的则是心中的疲惫。可见“翰藻沉郁”(《新唐书》)所评不虚。
《渡汉江》宋之问唐诗鉴赏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
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
宋之问诗鉴赏
《渡汉江》是宋之问诗中流传最为广泛的一首小诗,它之所以动人,自有其独到的地方。宋之问一生曾经历两次流放,第一次流放岭南是在神龙元年(705)春被贬为泷州(今广东罗定县)参军,第二年便逃归洛阳,匿居友人张仲之家里。这首小诗就是他逃归途中所作。
广东罗定县与广西岑溪县接壤,地处偏远的群山之中,西有云开大山,东有大云雾山,古时交通极为不便,音书难达。诗的开头“岭外音书断”,就是指诗人贬罗定后,与家人断绝了音信。可是下句说:“经冬复历春”。从寒冬到新春在这漫长的时日里,未得到家里一点消息。岂能不挂怀?这似乎有为自己北逃作辩解之意。第三句反说:“近乡情更怯”。既是渡汉江,又是近乡,这个地方必是襄阳无疑了。襄阳是唐代东西两京通向江南、岭南必经的要道。过襄阳向北即是河南境。正所谓,“便下襄阳向洛阳”。洛阳南郊有宋之问的陆浑山庄,洛阳已经指日可达,诗人很自然地产生了“近乡”的感觉。经历了千辛万苦翻山越岭,终于接近家乡了,本该万分激动,一个“怯”字,完美地表现了诗人当时的心态、情态与形态。他怯生生的不敢向从家乡来的人问讯,担心自己会听到不幸的’或可怕的消息。同时因为自己被贬谪又逃归的特殊身份,更使他心情复杂,不敢见乡人。
这首五言绝句,影响深远。李商隐的《无题》诗也抒发过相同的心情:“楼响将登怯,帘烘欲过难。”
这些诗句,都把欲听、盼听而又怕听和欲见、急见而又怕见的微妙心情表现得很出色。宋之问这首小诗,情真、语真、意真,所以能打动读者的心。
渡汉江 宋之问
词条渡汉江 渡汉江 唐·宋之问 宋之问,字延清,一名少连,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县)人。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岭外音书断, 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 译文 自被流放到五岭之外 同家人的音信就已中断, 已度过了一个冬天 如今,又经历了一春。 呵,越是走近家乡 越是感到心虚胆怯, 就是碰上一个从故乡出来的人 我也不敢把家里的情况 向他们去打听! 赏析 第一句的“断”又做“绝”。 这是宋之问从泷州(今广东罗定县)贬所逃归,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时写的一首诗。 前两句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贬斥蛮荒,本就够悲苦的了,何况又和家人音讯隔绝,彼此未卜存亡,更何况又是在这种情况下经冬历春,捱过漫长的时间。作者没有平列空间的悬隔、音书的断绝、时间的久远这三层意思,而是依次层递,逐步加以展示,这就强化和加深了贬居遐荒期间孤孑、苦闷的感情,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断”字“复”字,似不着力,却很见作意。作者困居贬所时那种与世隔绝的处境,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以及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都历历可见,鲜明可触。这两句平平叙起,从容承接,没有什么惊人之笔,往往容易为读者轻易放过。其实,它在全篇中的地位、作用很重要。有了这个背景,下两句出色的抒情才字字有根。 宋之问的家乡一说在汾州(今山西汾阳附近),一说在弘农(今河南灵宝西南),离诗中的“汉江”都比较远。所谓“近乡”,只是从心理习惯而言,正象今天家居北京的人,一过了黄河就感到“近乡”一样(宋之问这次也并未逃归家乡,而是匿居洛阳)。按照常情,这两句似乎应该写成“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作者笔下所写的却完全出乎常情:“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仔细寻味,又觉得只有这样,才合乎前两句所揭示的“规定情景”。因为作者贬居岭外,又长期接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他们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音书断”的时间越长,这种思念和担心也越向两极发展,形成既切盼音书,又怕音书到来的矛盾心理状态。这种矛盾心理,在由贬所逃归的路上,特别是渡过汉江,接近家乡之后,有了进一步的戏剧性发展:原先的担心、忧虑和模糊的不祥预感,此刻似乎马上就会被路上所遇到的某个熟人所证实,变成活生生的残酷现实;而长期来梦寐以求的与家人团聚的愿望则立即会被无情的现实所粉碎。因此,“情更切”变成了“情更怯”,“急欲问”变成了“不敢问”。这是在“岭外音书断”这种特殊情况下心理矛盾发展的必然。透过“情更怯”与“不敢问”,读者可以强烈感触到诗人此际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这种抒写,是真切、富于情致和耐人咀嚼的。 宋之问这次被贬泷州,是因为他媚附武后的男宠张易之,可以说罪有应得。但这首诗的读者,却往往引起感情上的某种共鸣。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作者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已经舍去了一切与自己的特殊经历、特殊身份有关的生活素材,所表现的仅仅是一个长期客居异乡、久无家中音信的人,在行近家乡时所产生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感情,却具有极大的典型性和普遍性。形象大于思维的现象,似乎往往和作品的典型性、概括性联结在一起。这首诗便是一例。人们爱拿杜甫《述怀》中的诗句“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和这首诗作类比,这正说明性质很不相同的感情,有时可以用类似方式来表现,而它们所概括的客观生活内容可以是不相上下的。 题解 这是久离家乡而返归途中所写的抒情诗。诗意在写思乡情切,但却正意反说。写愈近家乡,愈不敢问及家乡消息,担心听到环的消息,而伤了好的愿望。语极浅近,意颇深邃;描摹心理,熨贴入微;不事造作,自然至美。 译 我离开了家乡到了(岭南),经过了(汉江),又到了(泷州).因为交通不方便,我和家人(失散),已经有很长时间了.现在我渡过(汉江)赶回家乡去,怎知离家越近,心情就越(急迫).以为怕(家人已经遭受自己牵连而发生不幸的事情),以致遇到(认识的人),也不敢(问家里人的情况). 2.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回乡)途中复杂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关心和思念). 又传此诗是 李频 所著,但是依据诗词意境等,更像宋之问的。 简介 李频 (?~876),字德新,睦州寿昌(今浙江寿昌)人。拜侍御史,累迁都官员外郎,官至建州刺史,卒于官。能以礼法治下,父老敬之,为其立庙于梨山。与钱起、顾况并为诗坛“一时巨擘”。诗工五律,勤于雕琢,曾自称“只将五字句,用破一生心”。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寿昌长汀源(今建德李家镇)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唐大中元年(847),寿昌县令穆君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 大中八年(854),频中进士,调校书郎,任南陵县主簿,又升任武功县令。频整顿吏治,安定社会,发官仓赈济灾民,雇乡民疏通六门堰,按故道引水灌田。唐懿宗奖以绯衣、银鱼,调京任侍御史,后升任都官员外郎。不久,任建州(今福建建瓯)刺史。频以礼法治下,深受百姓爱戴。乾符三年(876),频病死任内,建州百姓举城致哀,建梨岳庙以祀之。寿昌父老相与扶柩,归葬于永乐(今李家),并建都官祠以示纪念。 频一生诗作甚多,大多散佚。宋嘉熙三年(1239),金华人王野任建州太守,于京城书肆中得李诗195篇,辑为《梨岳诗集》,并为之序。《全唐诗》载李诗208首。历代评李诗“清新警拔”、“清逸精深”。 主题 主题词或关键词: 唐诗 栏目关键词: 唐诗三百首 类别: 五言绝句
渡汉江 宋之问古诗带拼音
渡汉江 宋之问古诗带拼音如下:
lǐng wài yīn shū jué
岭外音书绝,
jīng dōng fù lì chūn
经冬复历春。
jìn xiāng qíng gèng qiè
近乡情更怯,
bù gǎn wèn lái rén
不敢问来人。
《渡汉江》是唐代诗人宋之问创作的一首诗,这是诗人久离家乡而返归途中所写的抒情诗。意在写思乡情切,表现出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挚爱之情和游子远归家乡时激动、不安、畏怯的复杂心理。
诗句赏析
此诗前两句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贬斥蛮荒,本就够悲苦的了,何况又和家人音讯隔绝,彼此未卜存亡。诗人没有平列空间的悬隔、音书的断绝、时间的久远这三层意思,而是依次层递,逐步加以展示。这就强化和加深了贬居遐荒期间孤孑、苦闷的感情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第三、四两句描写诗人逃归途中的心理变化,近乡交代诗人因长期不知家人消息而逃离贬地,走近家乡。所谓情更怯,即愈接近故乡,离家人愈近,担忧也愈厉害,简直变成了一种害怕,怕到不敢问来人。
渡汉江的翻译
翻译:
流放岭南与亲人断绝了音信,熬过了冬天又经历一个新春。
越走近故乡心里就越是胆怯,不敢打听从家那边过来的人。
原诗:
渡汉江
唐代: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岭外:五岭以南的广东省广大地区,通常称岭南。唐代常作罪臣的流放地。书:信。
出自:唐 宋之问《渡汉江》
扩展资料
主题思想:
这是诗人久离家乡而返归途中所写的抒情诗,意在写思乡情切,表现出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挚爱之情和游子远归家乡时激动、不安、畏怯的复杂心理。
作者成就:
作为诗人,宋之问年轻时即已知名,“尤善五言诗,其时无能出其右者。”从《宋之问集》和《全唐诗》所收作品来看,他对当时体裁多能把握,运用熟谙,佳作名句也有可观。
他在创作实践中使六朝以来的格律诗的法则更趋细密,使五言律诗的体制更臻完善,并创造了七言律诗的新体。他也是律诗的奠基人之一。
由于宫廷诗人的局限,代笔捉刀的束囿,志向理想的低浅,他的诗文不少是歌颂功德、粉饰太平、浮华空泛之作,但随着颠簸人生,接触社会,历练生活,他也创作了一些好的作品,令人耳目一新。
《渡汉江·宋之问》原文与赏析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这是宋之问从泷州贬所逃归,途经汉江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人从岭南逃归洛阳,当由襄阳渡汉江,经南阳入洛。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一“宋之问传”载: “谄事张易之,坐贬泷州。后逃归,匿张仲之家。闻仲之谋杀武三思,乃告变,擢鸿胪簿。”有的选本把此诗当作李频的作品,显然错误,因为李频一生不曾到过岭南。
开头两句是说流放在蛮荒之地,是够悲苦的,又与家人音讯隔绝,彼此存亡未卜,更何况经历漫长的时日。这两句诗看似平实叙事,但表达了作者身处穷乡僻壤与世隔绝、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心境。
音书久绝,家里情况不明。日夜思念亲人,又怕亲人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悬想和忧虑交加,因而愈接近家乡时,愈怕在路上碰到熟人。“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两句,细致贴切地写出了作者这时又喜又忧的心理状态,深切动人。“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不失为千古名句,任何人都难免会对它产生某种共鸣。其所以如此,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作者在表达这种思想感情时,已经离开了特定的生活素材,表现的仅仅是一个长期客居异乡、不知家人消息的人,在临近家乡所产生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这是一种普遍的典型心理。尽管各人的经历各殊,客居他乡的原因又千差万别,但这种特殊的心理却是相同的。
即老杜“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意。(沈德潜《唐诗别裁》)
“不敢问来人”,以反笔写出苦况。( 〔清〕李瑛《诗法易简录》)贬客归家心事,写得逼真的绝。(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
更多文章:
万花筒里面的彩色碎纸片能用彩纸代替吗?碎纸片的自动拼接技术,用电脑图把很多张碎图片拼在一起求大大!!!
2024年9月25日 16:30
金达莱花中文歌词(金达莱花中文歌词 金达莱花中韩文对照歌词分享)
2024年5月1日 08:40
大学里的国旗班是干什么的?如何平衡国旗班的工作和平时的学习生活呢
2024年6月18日 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