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要点总结)
本文目录
- 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要点总结
- 混凝土结构设计应包括哪些内容
-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8个注意要点
- 房屋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策略
- 浅谈建筑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设计
- 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设计的探讨
- 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
-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有哪些变化呢
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要点总结
在现代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应用日益广泛,在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与耐久性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做好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是高层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在具体的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应该突出设计的内涵,体现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重要功能,对高层建筑设计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方面的关键问题进行全面思考,从短支剪力墙、结构体系、高度控制等关键环节展开对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控制和管理,进而为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目标的达成起到重点方面和体系方面的支撑作用。 1做好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重要意义 做好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工作必须要体现设计的重要功能,我们可以将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要求总结为如下几点: 1.1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 高层建筑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功能时要以突出安全性为第一要务,要确保在设计年限内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各种负荷和影响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要确保突发事件和偶然事件中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必须的稳定性和结构延性。 1.2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过程中要有年限上的考虑,要在规定的年限上实现高层建筑的稳定以及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功能连续,形成有益于实现设计目标的耐久性基础。 1.3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适用性 通过高层建筑设计工作的突出,要实现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在一定时间内功能的实现,这样就可以保证高层建筑整体的使用要求,也可以保障钢筋混凝土结构对于裂缝、撞击、地震、形变等各种影响因素的抵御能力 2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关键问题 2.1短肢剪力墙的设计 高层建筑设计短肢剪力墙具有强烈的功能性,但是,短肢剪力墙的设置需要遵照一定的规范,切不可在设计中频繁采用,也不能布设过多,应该在确保高层建筑抗震目标达到的范围内,尽量降低短肢剪力墙的设计数量,这样的设计可以降低后续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和处理过程中的难度。 2.2结构体系的选择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的结构体系是整个设计工作的选择重点,通常的设计方式是:要在尽量减少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刚度的前提下,优化高层建筑的外观和内部结构,保障结构对形变和强度的范围上的满足。 3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要点 3.1加强抗震功能 高层建筑抗震功能主要由钢筋混凝土结构来实现,因此,需要重视抗震这一环节,要在设计工作中将抗震设计作为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重要因素和关键影响。高层房屋结构的层数多或者房屋结构的刚度突变系数较大的话,其振型数则应该多取,例如房屋结构中含有多塔结构、顶部有小塔楼、转换层等,其振型数应尽量取≥12的数,但是它的大小依然不可以大于房屋总共层数的3倍,除了含有弹性的楼板,而且在进行总刚性的分析时,它的振型数才可以取得更大些。 3.2高强混凝土合理运用 在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关键的步骤之一是合理地使用高强混凝土,为了有效地降低建筑的用钢量,可以在建筑设计的时候使用高强混凝土,这样可以大幅度地节约建筑的成本。这样的做法可以明显地降低基本设施的实施难度和工程的造价,用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 3.3增强地基承载能力 对于建筑结构的设计而言,地基的设计是整个设计的重要部分,建筑地基的设计好坏能够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结构的质量和使用性能。因此,对于建筑地基的设计就显得的至关重要。在对建筑地基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进行宏观的把握,要严格的把握地基的承载能力,并且还要对建筑地基的变形和沉降等问题进行充分的考虑。 4、结束语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高层建筑的基础,如何科学地进行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已经成为行业的重点,在设计中应该把握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关键环节和难点,充分发挥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整体性和机械性能上的优势,设计出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精品,在实现高层建筑稳定和安全的同时,实现高层建筑舒适度和功能性的保证。***隐藏网址***
混凝土结构设计应包括哪些内容
混凝土结构设计应包括哪些内容如下:
混凝土结构设计是指根据工程实际需要,结合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工程力学基础理论和规范要求,确定混凝土结构的构造形式、尺寸、配筋及工程技术措施等,以满足工程的使用要求和安全性要求的过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
1.结构类型和荷载计算:根据工程要求和荷载特点,确定混凝土结构的类型,包括框架结构、板、梁、柱等。同时,根据荷载计算原理,进行荷载计算,包括静力分析、动力分析等。
2.混凝土的选用:根据工程要求和结构类型,选用适当的混凝土等级、强度等指标,以满足工程的使用要求和安全性要求。
3.结构形式和尺寸:根据工程实际需要和荷载计算结果,确定混凝土结构的构造形式、尺寸等参数,包括截面形状、截面尺寸、跨度、高度等。
4.配筋设计:根据混凝土结构的受力特点和荷载计算结果,进行配筋设计,包括主筋、箍筋等的布置和尺寸。
5.抗震设计:根据地震特点和工程要求,进行抗震设计,包括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抗震设计参数的确定等。
6.施工工艺设计:根据混凝土结构的构造形式、尺寸、配筋等要求,确定施工工艺和施工措施,包括混凝土浇筑、模板拆除、钢筋加工和安装等。
7.结构验算:根据设计结果和规范要求,进行结构验算,包括强度验算、变形验算、稳定性验算等。
总之,混凝土结构设计应该综合考虑工程实际需要、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工程力学基础理论和规范要求等因素,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8个注意要点
1、关于超长结构的问题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为55 m, 同时规定当采取后浇带分段施工, 专门的预加应力措施或采取能减小混凝土温度变化或收缩的措施且有充分依据的, 伸缩缝间距可适当增大。这两条使我们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较难把握。工程实例中超过55 m 就设置伸缩缝, 这显然是很难保证的,而且在采取后浇带分段施工后很难控制房屋的长度而不至于产生裂缝等不良现象。出现此类状况这取决于各地区的温差及混凝土不同的收缩应力。在结构设计中必须对梁柱配筋进行概念上的调整。首先是长向板钢筋应双层设置, 并适当加强中部区域的梁板配筋, 笔者认为中部区域作为一个中点必然受较大应力, 而两侧梁柱, 特别是边跨的柱配筋必须加强以抵抗温度应力带来的推力, 而超长结构在角部容易产生的扭转效应也须我们在设计中对角部结构进行加强。当框架结构超过70 m 时, 应采取特殊的措施才能不设置伸缩缝, 如采用预加应力, 掺入抗裂外加剂等等, 而且作为超过70 m 的结构, 必须对温度及收缩裂缝采取定量的分析, 并相应施加预应力, 这在许多工程实例中应用的效果也是众目共睹的。如果对超长结构, 不能有效的分析清楚受力情况, 笔者建议还是应按规范要求设置伸缩缝, 毕竟建筑上缝只要处理得当还是不影响观瞻的。2、关于桩筏基础设计中对于筏板厚度的取值问题 桩筏基础设计中对于筏板厚度的取值, 一般是先按建筑层数估算筏板厚度, 常规是按层数×50 mm 来估算。例如一幢十八层的小高层住宅, 我们则先按18×50= 900 mm设定筏板厚, 然后再根据排桩情况, 分别验算角桩冲切,边桩冲切及墙冲切, 群桩冲切。一般情况均为角桩冲切来控制板厚, 但这里主要强调一个短肢剪力墙结构下的群桩冲切, 短肢剪力墙结构由于墙体不封闭, 故取值群桩冲切边界时有相当大的困难, 而群桩冲切由于桩群重叠面积较大, 应是一种不利状态。因此, 一般建议是取值几个大层间近似作为冲切边界, 所围区域内短肢墙体内力则作为抗力抵消, 虽不完全准确, 但区域放大后, 边界的开口效应有所削弱, 是可行的。3、关于箱、筏基础底板的挑板问题 从结构角度来讲, 如果能出挑板, 能调匀边跨底板钢筋, 特别是当底板钢筋通长布置时, 不会因边跨钢筋而加大整个底板的通长筋, 较节约。出挑板后, 能降低基底附加应力, 当基础形式处在天然地基和其他人工地基的坎上时, 加挑板就可能采用天然地基。必要时可加较大跨度的周圈窗井。窗井部位可以认为是挑板上砌墙, 不宜再出长挑板。虽然在计算时此处板并不应按挑板计算。当然此问题并不绝对, 当有数层地下室, 窗井横隔墙较密, 且横隔墙能与内部墙体连通时, 可灵活考虑。当地下水位很高,出基础挑板, 有利于解决抗浮问题。此外, 从建筑角度讲,取消挑板, 可方便柔性防水做法。当为多层建筑时, 结构也可谦让一下建筑。4、关于强柱弱梁的设计理念 强柱弱梁的概念主要是针对小震不坏, 中震可修, 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而提出的。柱破坏了建筑物整个都会倾覆, 而梁破坏则仅是某个区域失效, 因此, 柱较之梁破坏的损害更大, 当前我们的经济已高速发展, 我们结构设计人员在设计中一定要将这一概念设计贯彻下去。必须严格控制柱轴压比, 笔者认为轴压比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宜超过0.9%, 且我们对柱断面及配筋设置时应分部位处理,建议边柱, 角柱应适当加强, 特别是角柱, 建议应全柱加密箍筋, 且配筋率不宜小于1%, 所有框架柱, 不包括小截面柱, 建议纵筋均应大于20, 且柱筋品种不宜过多, 矩形截面柱尽可能对称配筋。而对梁配筋则建议应配足梁中部筋, 而支座筋则可通过调幅让其适当降低, 以使地震作用下能形成梁铰机制, 防止柱先于梁屈服, 使梁端能首先产生塑性铰, 保证柱端的实际受弯承载力大于梁端的实际受弯承载力。5、关于板面设置温度应力筋的问题 根据规定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 钢筋间距宜取为150 mm ~ 200 mm, 并应在板的末配筋表面布置温度收缩钢筋, 板的上下表面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宜小于0.1%。对于规则较短的建筑物我们可以在各楼面边跨及屋面层设置相应的温度应力钢筋, 而对于超长结构, 则建议在超长结构的长向均应设置双层钢筋。其余部位则可因人而异, 功能重要的区域设置, 有条件的建设子项设置, 而不必过于强调。另外值得注意的问题是: 当地下室筏板厚度大于1 200 mm 时, 可在筏板中间配置温度收缩应力钢筋以抵抗大体积混凝土所产生的收缩及温度应力, 配筋量笔者建议取1 /2筏板厚的0。1%, 且不小于Φ12@ 200。6、关于对梁筏基础板筋位置的设置问题 弹性梁筏基础, 由于考虑水浮力下底板所受向上的反向力, 设计人员会要求筏板面筋能置于地梁主筋以下, 而地梁配筋有时较多甚至配置双排筋, 再加上梁箍筋则施工中引起板筋的弯折相当困难, 遇到人防工程则更难施工。笔者认为从受力传递过程来说, 板筋设置必须准确, 但考虑施工困难及相应板保护层的损失, 建议可以作适当放松。7、关于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中的重点问题 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中有两个重点问题值得我们防范,处理不当经常会成为薄弱环节, 这也是抗震审查中经常发现的问题。(1)对普通长墙的界定, 根据规定一般剪力墙是指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大于8的剪力墙, 短肢剪力墙是指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为5~ 8的剪力墙。这明显出现了一些难度, 高厚比为7.9 倍及8.1倍的两种墙受力特性截然不同, 由此而引起的配筋亦相差甚远(对四级剪力墙而言, 短肢剪力墙在一般部位的配筋率要求大于1.0%, 而普通墙则仅要求边缘构件配筋率0.4%, 墙身部分配筋率仅为0.2%。) 因此笔者在布置长墙时建议控制高厚比大于9, 这样就与短肢剪力墙有所区分而不会混淆。(2)关于小墙肢根据规定矩形截面独立墙肢的截面高度不宜小于截面厚度的5 倍, 因为当墙肢高厚比较小时受力特性是脆性破坏, 属抗震不利构件。因此, 笔者认为在剪力墙结构设计中应尽量避免次类构件的出现, 特别是高厚比小于3的小墙肢应不出现, 如出现建议按构造柱考虑, 不作为抗侧力构件, 否则应按框架柱设计, 尽量降低轴压比, 加强配筋。8、关于地基与基础设计的问题 地基与基础设计一直也是值得结构工程师非常重视的方面, 不仅仅由于该阶段设计过程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后期设计工作的进行, 同时, 也是因为地基基础也是整个工程造价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 在这一阶段, 所出现的问题也有可能更加严重甚至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在地基基础设计中要注意地方性规范的重要性问题。所以, 在进行地基基础设计时, 一定要对地方规范进行深入地学习, 以避免对整个结构设计或后期设计工作造成较大的影响。***隐藏网址***
房屋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策略
一、房屋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要求房屋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应符合建筑工程相关规范标准,在设计过程中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做好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建设和管理维护。其一,安全性,房屋建筑结构应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一旦发生突发事故,例如地震,地震波及范围较广、破坏力大,应确保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依然还能保持良好的牢固性,避免建筑结构倾斜或者倒塌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其二,适用性,在房屋建筑使用年限之内,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将必须满足其各种使用要求,保持良好的抗变形、抗裂缝和抗震性;其三,耐久性,按照房屋建筑工程要求,相关施工材料应保持较高质量,利用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来稳定房屋建筑框架,在合理使用年限内建筑结构应保持稳定性和耐久性。二、房屋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策略1、钢筋混凝土合理选型根据房屋建筑施工设计要求,合理选型,优化剪力墙结构设置,结合房屋建筑的分隔交接形式,设计短肢剪力墙,选择Z字型、十字型、L字型、T字型等,使钢筋混凝土结构保持较大的纵横刚度和较高稳定性。同时,优化房屋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重点,在保持房屋建筑上部结构和地基基础稳定性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房屋建筑外观设计,适当减小钢筋混凝土结构刚度。按照房屋建筑转换层刚度比,将上下层转角值控制在1,层间位移限值和定点位移值应满足施工设计要求,采用有效的防护措施,在增加钢筋混凝土侧向结构刚度的基础上科学设计水平加强层,增大抵抗外柱的剪切力。另外,房屋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应满足相关规范标准,特别是抗震标准,严格控制房屋建筑结构高度,根据房屋建筑施工建设规划,确定是A级高度或是B级高度,设计时严禁超过相关规范标准,确保房屋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性。2、采用合适的构造措施合理的构造措施是房屋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关键,当前我国房屋建筑快速发展,应尽量采用现代化构造措施,提高房屋建筑的安全系数和使用寿命。对于相关构造措施,应注意以下两方面内容,一方面对于房屋建筑施工设计要求不能留设施工缝或者框架结构长度相对较长,甚至超过限值标准,这时应对房屋建筑结构进行混凝土补偿浇筑施工,强化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科学预测突发状况,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必须确保房屋建筑框架结构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避免倾斜或者垮塌;另一方面,对于房屋建筑大跨度的框架柱,柱网和平台梁相连接,结合施工设计要求,楼梯间横柱采用短柱,要对于整个柱子全高进行箍筋加密,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忽略梁柱、楼梯等环节,因此应严格按照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要求,改进构造设计,提高建筑结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3、高强钢筋混凝土优化设计房屋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在保障稳定性和安全性基础上,还应考虑到其经济性,降低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难度,减少施工建设成本。在设计房屋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时,应合理选择高强度的钢筋和混凝土材料,房屋建筑施工造价包括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材料费用、施工费用和基础物料费用等,而用钢量和构筑物尺寸、截面积对于房屋建筑造价有着直接影响,所以在确保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用钢量,在确保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阶段,选择高强度的钢筋材料和C30混凝土材料,充分发挥钢筋混凝土的使用效果,节约建筑材料成本。同时,相关设计人员应考虑到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实际的水文、地质情况,一旦遇到软土地基,由于地基土层的稳定性较差,要合理使用高强度钢筋和混凝土,优化构建物截面积,减少重力荷载对于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的荷载压力,降低基础设施的施工难度,提高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4、增强建筑结构耐久性房屋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应按照相关设计规范,解决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问题,发挥建筑结构设计单一目标和多种目标的综合效果,优化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方案,提高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特别注意增强建筑结构的耐久性,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房屋建筑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在房屋建筑工程规定的使用年限内,确保其各项性能满足使用要求,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很多房屋建筑结构都不符合耐久性要求,房屋建筑工程后期使用过程中受到自然条件、周围环境等因素影响,其安全性和稳定性指数不断下降,为了提高房屋建筑结构的耐久性,设计人员应全面考虑到建筑材料和造价因素,结合钢筋混凝土变形特性和建筑结构受力情况,顶盖结构和框架结构施工过程中,增强填充墙结构刚度,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综合效益。三、结束语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具有良好的舒适性和整体性,并且稳定性和刚度较高,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严格按照建筑结构设计要求,积极改进工艺和技术,优化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学习先进的设计理念,提高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隐藏网址***
浅谈建筑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设计
针对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设计中涉及的一些概念性、实际性问题,如:框架计算简图、抗震等级的确定,短柱设计,周期折减等,依据现行规范,运用设计理论并结合实际经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针对建筑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设计。1 设计构造方面的问题(1)框架节点核芯区箍筋配置应满足要求对于规范中规定的框架柱箍筋加密区的箍筋最小体积配箍率的要求,绝大部分设计人员都能给予足够的重视,但对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中规定的“一、二、三级框架节点核芯区配箍特征值分别不宜小于0.12、0.10、0.08且体积配箍率分别不宜小于0.6%、0.5%,0.4%。”设计中经常被忽视,尤其是柱轴压比不大时,常常不满足要求。这一规定是保证节点核芯区延性的重要构造措施,应严格遵守。(2)底层框架柱箍筋加密区范围应满足要求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中规定:“底层柱,柱根处箍筋加密区范围为不小于柱净高的1/3”这是新增加的要求,设计中应重点说明2 结构的抗震等级在工程设计中,多数房屋建筑按其抗震设防分类属于丙类建筑,如民用住宅、办公楼及一般工业建筑等等,其抗震等级可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的高度按《抗震规范》表6.1.2确定。而电讯、交通、能源、消防和医疗等类建筑以及大型体育场馆、大型零售商场等公共建筑,首先,应当根据《建筑抗震设防分标准》(GB50223-95)确定其中哪些建筑属于乙类建筑(可能还有甲类建筑,本文不涉及)。3 地震力的振型组合数地震力的振型组合数,对高层建筑,当不考扭转耦联计算时,至少应取3;当振型数多于3时,宜取3的倍数,但不应多于层数;当房屋层数≤2时,振型数可取层数。对于不规则的结构,当考虑扭转耦联时,对高层建筑,振型数应取≥9;结构层数较多或结构刚度突变较大,振型数应多取,如结构有转换层、顶部有小塔楼、多塔结构等,振型数应取≥12或更多,但不能多于房屋层数的3倍。4 结构周期折减系数框架结构及框架――抗震墙等结构,由于填充墙的存在,使结构的实际刚度大于计算刚度,计算周期大于实际周期,因此,算出的地震剪力偏小,使结构偏于不安全,因而对结构的计算周期进行折减是必要的,但对框架结构的计算周期不折减或折减系数取得过大都是不妥当的。对框架结构,采用砌体填充墙时,周期折减系数可取0.6~0.7;砌体填充墙较少或采用轻质砌块时,可取0.7~0.8;完全采用轻质墙体板材时,可取0.9。只有无墙的纯框架,计算周期才可以不折减。5 框架梁、柱箍筋间距《抗震规范》第6.3.3条及6.3.8条对不同抗震等级的框架梁、柱箍筋加密区的最小箍筋直径和最大箍筋间距做了了明确规定。根据这些规定,工程习惯上常取梁、柱箍筋加密区最大间距为100mm,非加密区箍筋最大间距为200mm。电算程序总信息中通常也内定梁、柱箍筋加密区间距为100mm,并以此为依据计算出加密区箍筋面积,由设计人员要据规范确定箍筋直径和肢数。架梁的跨中部位有次梁或有较大的其他集中荷载作用却仅配两肢箍筋时,多数情况下,非加密区箍筋间距采用200mm会使梁的非加密区配箍不足,因此建议程序内定梁箍筋改为取梁的非加密区间距200mm。6 柱部分(1)地上为圆柱时,地下部分应改为方柱,方便施工。圆柱纵筋根数最少为8根,箍筋用螺旋箍,并注明端部应有一圈半的水平段。方柱箍筋应使用井字箍,并按规范加密。角柱、楼梯间柱应增大纵筋并全柱高加密箍筋。幼儿园不宜用方柱。(2)原则上柱的纵筋宜大直径大间距,但间距不宜大于200。(3)柱内埋管,由于梁的纵筋锚入柱内,一般情况下仅在柱的四角才有条件埋设较粗的管。管截面面积占柱截面4%以下时,可不必验算。柱内不得穿暖气管。7 结束语:随着建筑造型和建筑功能要求日趋多样化,无论是工业建筑还是民用建筑,在节后设计中所遇到的各种难题也是日益增多,而作为一个结构设计者需要在遵循各种规范的前提下大胆灵活的解决一些结构方案上的难点重点并在工作中不断的总结和完善。相信经过以上的介绍,大家对针对建筑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设计也是有了一定的认识。欢迎登陆中达咨询,查询更多相关信息。***隐藏网址***
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设计的探讨
本文阐述了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设计,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作了一定的探讨并指出发展方向。根据笔者在十多年的结构设计计算中遇到的有关问题及相关设计经验,笔者认为,在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房屋结构设计中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应引起广大设计工作者的注意。1 基础抗震承载力验算及独立基础设计荷载取值问题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层数较低(一般在六层以下)时多采用柱下独立基础,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 2001)第4. 2. 1条指出,当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不存在软弱粘性土层时,不超过8层且高度在25m以下的一般民用框架房屋或基础荷载相当的多层框架厂房,可不必进行天然地基和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但这些房屋在基础设计时应考虑风荷载的影响。因此,在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的整体计算分析中,必须输入风荷载,不能因为在地震区高层建筑以外的一般建筑风荷载不起控制作用就不输入。另一种情况是,在设计独立基础时,作用在基础顶面上的外荷载(柱脚内力设计值)只取轴力设计值和弯矩设计值,无剪力设计值,或者甚至只取轴力设计值。以上两种情况都会导致基础设计尺寸偏小,配筋偏少,影响基础本身和上部结构的安全。2 框架计算简图应合理无地下室的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独立基础埋置较深,在- 0. 05m左右设有基础拉梁时,应将基础拉梁按层1输入。以某学生宿舍楼为例,该项目为3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丙类建筑,建筑场地为Ⅱ类;层高3. 3m,基础埋深4. 0m,基础高度0. 8m,室内外高差0. 45m。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6. 1. 2条,在7度地震区该工程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为三级。设计者按3 层框架房屋计算, 首层层高取3.35m,即假定框架房屋嵌固在- 0. 05m处的基础拉梁顶面;基础拉梁的断面和配筋按构造设计;基础按中心受压计算。显然,选取这样的计算简图是不妥当的。因为,第一,按构造设计的拉梁无法平衡柱脚弯矩;第二,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 -2002)第7. 3. 11条规定,框架结构底柱的高度应取基础顶面至首层楼盖顶面的高度。根据工程设计经验,这样的框架结构宜按4层进行整体分析计算,即将基础拉梁层按层1输入,拉梁上如作用有荷载,应将荷载一并输入。这样,计算剪力的首层层高应为H1 = 4- 0. 8 - 0. 05 = 3. 15m,层2层高为3. 35m,层3、4层高为3. 3m。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6. 2. 3条,框架柱底层柱脚弯矩设计值应乘以增大系数1. 15。当设拉梁层时,一般情况下,要比较底层柱的配筋是由基础顶面处的截面控制还是由基础拉梁顶面处的截面控制。考虑到地基土的约束作用,对这样的计算简图,在电算程序总信息输入中,可填写地下室层数为1,并复算一次,按两次计算结果的包络图进行框架结构底层柱的配筋设计。3 基础拉梁层的计算模型应符合实际情况基础拉梁层无楼板,用TAT或SATWE等电算程序进行框架整体计算时,楼板厚度应取零,并定义弹性节点,应用总刚分析方法进行分析计算。有时虽然楼板厚度取零,也定义弹性节点,但未采用总刚分析,程序分析时自动按刚性楼面假定进行计算,与实际情况不符。房屋平面不规则时,要特别注意这一点。4 基础拉梁设计应适当多层框架房屋基础埋深值大时,为了减小底层柱的计算长度和底层的位移,可以在±0. 000以下适当位置设置基础拉梁,但不宜按构造要求设置,宜按框架梁进行设计,并按规范规定设置箍筋加密区。但就抗震而言,应采用短柱基础方案。一般说来,当独立基础埋置不深,或者虽然埋置较深但采用了短柱基础时,由于地基不良或柱子荷载差别较大,或根据抗震要求,可沿两个主轴方向设置构造基础拉梁。基础拉梁截面宽度可取柱中心距的1 /20~1 /30,高度可取柱中心距的1 /12~1 /18。构造基础拉梁的截面可取上述限值范围的下限,纵向受力钢筋可取所连接柱子的最大轴力设计值的10%作为拉力或压力来计算,当为构造配筋,除满足最小配筋率外,也不得小于上下各2Φ14,箍筋不得小于¢8@200。当拉梁上作用有填充墙或楼梯柱等传来的荷载时,拉梁截面应适当加大,算出的配筋应和上述构造配筋叠加。基础构造拉梁顶标高通常与基础高或短柱顶标高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基础可按偏心受压基础设计。当框架底层层高不大或者基础埋置不深时,有时要把基础拉梁设计得比较强大,以便用拉梁来平衡柱底弯矩。这时,拉梁正弯矩钢筋应全跨拉通,负弯矩钢筋至少应1 /2拉通。拉梁正负弯矩钢筋在框架柱内的锚固、拉梁箍筋的加密及有关抗震构造要求与上部框架梁完全相同。此时拉梁宜设置在基础顶部,不宜设置在基础顶面之上,基础则可按中心受压设计。5 框架结构应注意带楼梯、电梯的小井筒的设计多层框架结构应尽量避免设置钢筋混凝土楼梯、电梯小井筒。因为钢筋混凝土井筒的存在会吸收较大的地震剪力,相应地减少框架结构所承担的地震剪力,而且井筒下的基础设计也比较困难,故在设计过程中这些井筒多采用构造柱夹砌体材料做填充墙形成隔墙。当必须设计为钢筋混凝土井筒时,井筒墙壁厚度应当减薄,并通过开竖缝、开结构洞等办法进行刚度弱化;配筋也只宜配置少量单排钢筋,以减小井筒的作用。设计计算时,除按框架确定抗震等级并计算外,还应按带井筒的框架(当平面不规则时,宜考虑耦联)复核,并加强与井筒墙体相连的柱子的配筋。6 结构计算中几个重要参数的合理选取为了分析判断计算机计算结果是否合理,结构设计计算时,除了有合理的结构方案、正确的结构计算简图外,正确填写抗震设防烈度和场地类别,合理选取电算程序总信息中的其他各项参数也是十分重要的。现以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程序SATWE为例,结合结构设计计算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来说明有关参数如何合理选取。⑴结构的抗震等级的确定在工程设计中,多数房屋建筑按其抗震设防分类属于丙类建筑,如民用住宅、办公楼及一般工业建筑等等,其抗震等级可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的高度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表6. 1. 2确定。而电讯、交通、能源、消防和医疗等类建筑以及大型体育场馆、大型零售商场等公共建筑,首先,应当根据《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 - 95)确定其中哪些建筑属于乙类建筑(可能还有甲类建筑,本文不涉及)。乙、丙类建筑,地震作用均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计算。对于乙类建筑,一般情况下,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抗震措施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⑵合理确定地震力的振型组合数地震力的振型组合数,对多层建筑,当不考扭转耦联计算时,至少应取3;当振型数多于3时,宜取3的倍数,但不应多于层数;当房屋层数≤2时,振型数可取层数。对于不规则的结构,当考虑扭转耦联时,对多层建筑,振型数应取≥9;结构层数较多或结构刚度突变较大,振型数应多取,如结构有转换层、顶部有小塔楼、多塔结构等,振型数应取≥12 或更多,但不能多于房屋层数的3倍;只有当定义弹性楼板,且采用总刚分析,必要时,振型数才可以取的更多。《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指出,合适的振型个数一般可以取振型参与质量达到总质量的90%所需的振型数。SAT2WE等电算程序已有这种功能,可以很方便地输出这种参与质量的比值。有些设计人员不大重视电算程序使用手册的应用,选取振型数时比较随意,这是需要应当改进的。此外,由耦联计算的地震剪力通常小于非耦联计算,仅当结构存在明显扭转时才采用耦联计算,但非耦联计算往往是不可缺少的。⑶结构周期折减系数的确定框架结构及框架- 抗震墙等结构,由于填充墙的存在,使结构的实际刚度大于计算刚度,计算周期大于实际周期,因此,算出的地震剪力偏小,使结构偏于不安全,因而对结构的计算周期进行折减是必要的,但对框架结构的计算周期不折减或折减系数取得过大也是不妥当的。对框架结构,采用砌体填充墙时,周期折减系数可取0. 6~0. 7;砌体填充墙较少或采用轻质砌块时,可取0. 7~0. 8;完全采用轻质墙体板材时,可取0.9。只有无墙的纯框架,计算周期才可以不折减。7、结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我国大量存在的建筑结构形式之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柱端与节点的破坏较为严重,其抗震设计中必须满足“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底层柱底”等延性设计原则和有关规定。在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设计的实践中,由于设计人员对规范的理解和掌握尺度上,以及因地因人在结构选型、布置以及计算方法上相互差异较多而对设计产生较多的争议,抗震设计方法值得深入研究。***隐藏网址***
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
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是为了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适用、经济,保证质量而制定的。下面是中达咨询带来的关于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的主要内容介绍以供参考。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适用于房屋和一般构筑物的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以及素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本规范不适用于轻骨料混凝土及特种混凝土结构的设计。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及《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的原则制定。本规范是对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混凝土结构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钢筋混凝土基本设计规定一般规定混凝土结构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1、结构方案设计,包括结构选型、传力途径和构件布置;2、作用及作用效应分析;3、结构构件截面配筋计算或验算;4、结构及构件的构造、连接措施;5、对耐久性及施工的要求;6、满足特殊要求结构的专门性能设计。本规范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以可靠指标度量结构构件的可靠度,采用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混凝土结构的极限状态设计应包括: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最大承载力、出现疲劳破坏或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或结构的连续倒塌;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规定限值。结构上的直接作用(荷载)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及相关标准确定;地震作用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确定。间接作用和偶然作用应根据有关的标准或具体条件确定。直接承受吊车荷载的结构构件应考虑吊车荷载的动力系数。预制构件制作、运输及安装时应考虑相应的动力系数。对现结构,必要时应考虑施工阶段的荷载。混凝土结构的安全等级和设计使用年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的规定。混凝土结构中各类结构构件的安全等级,宜与整个结构的安全等级相同。对其中部分结构构件的安全等级,可根据其重要程度适当调整。对于结构中重要构件和关键传力部位,宜适当提高其安全等级。***隐藏网址***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有哪些变化呢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规范在不断地更新,我按现行的答。
新规范的钢材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标准值是多少
HPB300 屈服强度特征值300MPa,抗拉强度标准值300MPa,就是300N/mm²。
HRB400 屈服强度特征值400MPa,抗拉强度标准值400MPa,就是400N/mm²。
HRB500 屈服强度特征值500MPa,抗拉强度标准值500MPa,就是500N/mm²。
HRB600 屈服强度特征值600MPa,抗拉强度标准值600MPa,就是600N/mm²。
GB/T 1499.1-2017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取消了HPB235牌号。
GB/T 1499.2-2018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取消了HRB335牌号,增加了HRB600牌号。
〖GB 50010-2010〗(2015版)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因是(2015版) ,尚未修订,故和GB/T 1499.1-2017、GB/T 1499.2-2018 没有配套。最大问题就是缺抗拉强度设计值,但按条文说明的原编制思路应为:522N/mm²(这数值仅供参考,以今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修订为准)。
请看以上回答依据的下面截图:
GB/T 1499.1-2017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
GB/T 1499.2-2018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GB 50010-2010〗(2015版)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更多文章:
谢谢支持我该怎么回复?女朋友经常鼓励我,支持我,带给我正能量,求一些感激,感谢女朋友的话
2024年5月6日 14:20
二年级 13课 动手做做看 主要讲了什么?《动手做做看》读后感
2024年3月10日 21:00
商标转让是什么,转让的情形有哪些?怎样进行商标转让,有哪些方法
2024年7月16日 13:50
2021抖音中秋祝福文案(2021中秋节祝福文案(精选79句))
2024年6月17日 07:20
工厂供电课程设计(电力系统课程设计,求大神相助!!!!!!!!!!)
2024年3月15日 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