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本文目录
- 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 可以给我一下吗中国近代史纲要的复习资料~先谢谢了
-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考试重点有哪些
-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近代史纲要期末复习资料重点
- 跪求2013年四月份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知识点整理有哪些
- 2010年考研政治新增加的中国近代史,谁有这门课的复习资料
- 大一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考试重点有哪些
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1、近现代历史以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影响及其评价。 19世纪初,英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最强大的国家。在亚洲,英国占领了印度,并入侵阿富汗、新加坡和缅甸等国家和地区,并发动了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告终。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随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并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在帝国主义时代,各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激烈争夺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也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1929年到1933年爆发了一场世界性的严重经济危机,导致国际格局重大变化。中国和世界各反法西斯力量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反法西斯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后,进300年来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结束了中国100多年来遭受侵略的苦难史。 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它对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的变迁有着深刻影响。经济全球化为中国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但同时也增加了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本地区发展中经济体结构调整地难度和遭遇外部冲击的风险,对中国的建设来说,它是一把双刃剑。 21世纪初国际格局的基本走向继续向多极化发展,为中国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平稳的外部环境。 2、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有功还是无功,有理还是无理?论述帝国主义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和历史选择。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总的来说是无功的,无理的。当然并不能完全的说帝国主义侵华是完全无作用的,如鸦片战争使中国的一部分知识分子觉醒,他加速了封建主义的毁灭速度。 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客观上给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这与西方殖民主义者宣扬的“侵华有功”是截然不同的。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帮助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它对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刺激作用是在客观上发生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它们只是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 随着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加深,帝国主义越来越成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主要障碍。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发动野蛮的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从各方面控制和操纵了中国,在政治上,帝国主义列强践踏了中国神圣的主权,在中国割占领土,攫取了中国的海关主权、司法主权和外交权等许多特权;在经济上,帝国主义列强控制和掌握了中国的海关,垄断了中国的金融、航运、进出口贸易等经济特权,牢牢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在文化上,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在中国传教,办医院,办学校,吸引留学生等文化侵略政策,麻痹中国人民的精神,培养为他们侵略政策服务的买办文人;另外,帝国主义列强还在侵略的过程中,杀人放火、抢劫财物,无恶不作,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给中国人民带来无法估量的精神损失和精神伤害。 帝国主义的侵略使得中国人民开始总结教训,寻找救国的道路和御敌的方法,中国人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由于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传统,救亡图存成了时代的主旋律。近代以来,中国的志士仁人正是怀着强烈的危机感和民族意识,历经千辛万苦,不怕流血牺牲,去探索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道路的。甲午战争后的戊戌变法、辛亥革民,都是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这面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发生的。这些斗争和探索,使中华民族燃起了新的希望,标志着中华民族进一步的觉醒。 (回答该题应分别叙述帝国主义侵略在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等方面加以说明,以增强论点的说服力,同时揭露侵略者鼓吹“侵华有功”的颠倒黑白的丑恶嘴脸。) 3、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客观实际论述中国革命的必要性与进步性。 必要性:近代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使它必须进行革命。首先,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太紧太深,它们不希望中国富强,也不希望中国通过改良而改变现状;其次,中国的封建实力根深蒂固、力量强大,不经过巨大的革命风暴无法将它摧毁;再次,改良本身的弱点及改良过程中的失误,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改良的流产。因此中国近代的革命,不是革命者任意制造出来的,而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要残酷压迫下,社会矛盾空前尖锐的产物。不革命,中国将无法取得进步,改良的道路走不通,近代各种改良的失败即说明了这一点。 进步性:进现代中国革命经历了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 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民主革命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它推翻了几千年来的封建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给人民带来了思想上的解放,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等方面发生了积极的变化;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而五四运动打响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第一枪,五四运动具有旧民主主义革命不具备的特点,它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是一次真正的群众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展现了新的面貌。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开始采取群众路线的方法进行革命斗争,开始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路线。在经过曲折艰苦的斗争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代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最终胜利。 4、从中国人民自新求强的历史艰辛及最后胜利看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鸦片战争以来到1949年成立新中国,我们国家先后经历了反帝国主义侵略,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一系列的困难及挫折,但是中国人民没有被打倒,而是凭着一种力量走到了今天,这种力量就是——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的精神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我们要透过历史看到这种精神并继续发挥它的作用。 中华民族精神之一是爱国主义精神。这种精神充分体现在抗日救国的过程中“不当亡国奴”“誓死挽救民族危亡”的爱国精神感召着举国上下亿万民众,各阶级各党派万众一心,一致对外,显示着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这种精神支持着我们走到最后的胜利。 团结合作精神: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号召建立起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共同抗战,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企图。抗联将士活跃在白山黑土,回民支队让日闻风丧胆,全国各界成立了救国联合会捐钱捐物,台湾同胞更是以65万烈士的鲜血换来了台湾的光复。团结合作让我们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还是八年抗战,中国的近现代史就是艰苦奋斗的史诗,就拿抗日战争来说,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中国军民以一往无前,压倒一切的英雄气概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37年9月,八路军115师同日军展开白刃战,取得平型关大捷;38年3月中国军队在台儿庄摧毁日军精锐部队第五、十两个师团……这种精神指引我们走向更多的辉煌。 总之,中华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我们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我们民族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生动体现。当然,这种传统精深要与时代精深融会,才能焕发更强的生命力。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比拼,经济实力技术实力是物质基础,但离不开民族精神的支撑。所以我们要总结历史经验,从那段悲壮史中汲取力量,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发奋图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团结奋斗。 (注:答题思路,回顾历史,看到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并加以论述,联系实际展望未来) 5、论述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三大选择”的必然性与进步性。 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 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求先进理论。这时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而五四运动促进了其在中国的传播和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所以这种全新的社会力量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基础是必然的。 正确性:(1)马克思主义使得中国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马克思社会科学主义 (2)当时经济文化落后,军阀混战,帝国列强侵略下的中国只有靠马克思主义的指引才能找到真正的解放之路 (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是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关键,它联合了工人农民和士兵等,具有雄厚的群众基础 (4)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思想条件,其理论也成为共产党党内的指导理论。 历史证明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 选择共产党的必然性: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因辛亥革命失败而迷茫的人民群众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为他们的斗争开拓了通向胜利的新航道。从此,领导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身上。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为之一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以后,“中国改换了方向”。 正确性:中国共产党一开始便旗帜鲜明地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观点来观察和分析中国的问题,并且深入到工人中做群众工作,它作为最先进的阶级——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中国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是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根本对立的;它掌握着马克思主义这个锐利的思想武器,正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为中国人民对于中国社会问题的解决指出了一条基本线索,指明了走向胜利的道路。 中国共产党破天荒地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的全部活动都是为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是为他们的解放事业服务的,它就敢于相信、发动和依靠群众。中国共产党采取群众路线的革命方法,这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政党和政治派别没有也不可能采取的。它解决了其他党派、团体所解决不了的中国革命的对象和动力问题,采取了其他党派、团体所没有采取过的依靠群众的革命办法。这个情况表明,它能够胜利地担当起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责任。 选择社会主义的必然性: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不适合中国国情,不符合中国人民的意志,不为中国人民所欢迎.也是是中国国内封建势力所不允许的。总之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从根本上决定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政策及其领导的中国革命的不断胜利,促使民族资产阶级放弃了“第三条道路”。资产阶级的共和国让位于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进步性: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最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能最大限度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消灭了剥削,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6、 论述近现代以来中国的历史主线和历史主题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与“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而斗争的历史,即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这就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题。 近现代以来中国历史主线共有四条:(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以及扩大国际参与、步入世界民族之林的历史进程(二)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求强求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三)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和实现人民民主的历史进程。(四)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向西方寻找真理、选择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发展的历史进程 历史证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题通过四条历史主线得到体现。
可以给我一下吗中国近代史纲要的复习资料~先谢谢了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复习资料一、辨析题1、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和斗争。答:错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其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两对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近代中国社会贫穷落后的根源是中国资本主义未能得到充分发展。答:错误。因为近代中国社会贫穷落后的根源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和压迫。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相互勾结,残酷地镇压人民的反抗斗争,完全剥夺了中国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中国未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压迫和剥削也组织了人民发展生产的可能性。3、在近代中国。资产阶级与封建主义在思想上的首次正面交锋是改良派与革命派的论战。答:错误。在近代中国,资产阶级与封建主义在思想上的首次正面交锋时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封建守旧派的论战。论战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通过论战,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得到进一步的传播,维新变法运动的帷幕随之拉开。4、辛亥革命是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答:正确。辛亥革命经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5、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对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产生了深刻的历史影响。答:正确。1917年俄国爆发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给世界人民的解放事业开辟了广大的可能性和现实的道路,建立了提条从西方无产者经过俄国革命到东方被压迫民族的新的反对世界帝国主义的革命战线。1919年3月,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宣告成立,他积极帮助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的先进分子创建共产党。从此,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成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6、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时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答:正确。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及其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历史产物。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中国人民从来就勤劳勇敢,富于斗征传统。他们的斗争之所以屡遭挫折和失败,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没有一个先进的坚强的政党作为凝聚自己力量的领导核心。二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这种局面就根本改变了。因此,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时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7、国民党政府在全国统治建立后,实行的是一党专政的军事独裁统治。答:正确。首先,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建立庞大的军队。其次,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建立了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再次,为了控制人民,禁止革命活动,大力推行保甲制度,广大人民被禁锢在保甲制度之内。最后,为了控制舆论,剥夺人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厉行文化专制主义。国民党政府主要就是通过这些方法,来维护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利益。巩固自身的统治。8、土地改革运动的深入开展,为打败蒋介石、建立新中国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答:正确。经过土地改革运动,广大农民分得土地并在政治上获得翻身以后,其政治觉悟和组织程度空前提高,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工农联盟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人民解放战争获得了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的支援。经过这个运动,中国最主要的人民群众——农民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自身利益的坚决维护者,因为自觉地在党的周围团结起来。这就为打败蒋介石、建立新中国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9、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主要考验是能不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答:错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主要考验是:第一,能不能包围住人民胜利的成果,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第二,能不能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第三,能不能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第四,能不能经受住执政的考验,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二、简答题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关系?答: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当帝国主义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中国内部各阶级能够暂时地团结起来举行民族战争去反对帝国主义。这是,民族矛盾特别尖锐,阶级矛盾暂时降到次要和服从的地位。当地国主义与中国的反动统治阶级结成同盟,用战争以外的形式共同压迫中国人民,中国人民往往采取国内战争的形式进行斗争,斗争矛头主要直接地指向中国的封建政权,这是阶级矛盾就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矛盾退居次要地位。当国内战争从根本上威胁帝国主义与中国反动阶级的统治时,帝国主义甚至直接出兵镇压中国人民,与中国的反动统治阶级完全公开站在一条线上。2、帝国主义列强没有能够实现瓜分中国图谋的原因是什么?答:首先一个重要原因是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列强经过反复争吵、协商,最后认定,还是暂缓瓜分中国,而采取保全清政府为其共同的统治工具,实行“以华制华”,对自己更为有利。“三国干涉还辽”即是很好的名证和注解。其次,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最根本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在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时期,中国人民一起不畏强暴、敢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打击和教训了帝国主义者,是他们不敢为所欲为地瓜分中国。所以,正式包括义和团在内的中华民族为反抗侵略所进行的前仆后继、视死如归的战斗,才从根本上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灭亡和瓜分中国的图谋。3、洋务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答:首先,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其次,洋务运动对西方列强具有依赖性。再次,洋务企业具有腐朽性。4、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答;内容: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即所谓政治革命。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所谓社会革命。 意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初步描绘出中国还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的提出,对推动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5、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历史局限?答:历史意义: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是切中时弊的。正因为如此,这两个口号在当时即获得了人们的广泛赞同,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迸溅主义还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据支配地位的时候,对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提倡,在客观上仍然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新文化运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历史局限:第一,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批判孔学,是为了给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障碍;第二,他们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地位;第三,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6、在20世纪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屡次出现严重“左”倾错误的主要原因?答: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的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真的清理,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务的错误干预和瞎指挥以外,主要原因在于: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不高,实践经验也很缺乏,对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规律不了解,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统一的理解。一句话,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世纪全面地、正确地结合起来。7、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答:策略总方针是“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进步势力主要指公认、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抗日战争的主要依靠力量。中间势力主要指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争取中间势力需要一定的条件:一是共产党要有充足的力量;而是尊重他们的利益;三十要同顽固派作坚决的斗争,并能一步一步地取得胜利。顽固势力指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抗日派,即以蒋介石集团为带白哦的国民党亲英美派。同顽固势力斗争应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8、第三条道路的主张及结局?答:抗日战争胜利后,某些民主党派的领导人物曾经鼓吹“中间路线”,他们主张:在政治上“必须实现英美式的民主政治”,但不准地主官僚资本家操纵;在经济上,“应当实行改良的资本主义”,但不容官僚买办资本横行。而实行的办法则是走和平的改良的道路。他们所提倡的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他们所主张的实质上是旧民主主义的道路。中国在战后面临的是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尖锐斗争,客观形势决定了人们没有走中间路线的余地。持有中间路线想法的人们一接触到实际斗争,尤其是内战重起,就只能在靠近共产党或靠近国民党中选择道路,而不能有其他道路。9、中共八大对国内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分析?答: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呢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三、论述题1、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不能实行的原因。答: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主张是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以便使资本主义得到自由和充分的发展,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这种建国方案之所以行不通,是由当时中国所处的时代条件和国内阶级关系的状况所决定的。 一方面,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式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帝国主义列强来到中国,不是为了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为了掠夺中国,发展他们自己的资本主义。他们既不愿意失去在中国的殖民主义利益,更不愿意看到中国在国际市场上成为他们的竞争对手。另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过于软弱,没有勇气和能力领导人民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从而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代表这个阶级要求的中间派,由于提不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的纲领,无法动员农民这个最广大的群众;由于不敢进行革命的武装斗争,根本不掌握军队。因此,他们在政治上没有很大的分量。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往往把实现民主政治的希望,其托在统治阶级让步这种幻想之上。而中国的反动统治阶级者绝对不会对中间势力关于建立民主共和国的要求作出原则性让步。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和历史意义。答: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第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第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第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第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及了咧丰富的经验:第一,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第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第三,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之林的基本保证。一个国家只有首先自强,才能在世界上自立。第四,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绝不惧怕战争。第五,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3、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答: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件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第一,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由于中国人民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严重压迫,在中国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群众基础是十分广泛的。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坚持和发展革命的政治基础。第二,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由于中国没有资产阶级民主,反动统治阶级借武装力量对人民实行独裁恐怖统治,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作为主要形式。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中国共产党必须深入农村,发动和武装农民,在农村建立革命的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才能逐步地争取革命的胜利。第三,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中国共产党遵循毛泽东建党学说,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把自己锻炼成了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成为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地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成为全国各族人民拥戴的领导核心。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考试重点有哪些
1、农民阶级不是新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2、太平天国是以宗教来组织发动群众的,但是拜上帝教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它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战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
3、太平天国不能把西方国家的侵略者与人民群众区别开来,对西方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4、洋务运动是清朝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而实行的一场自救改革运动,即具有进步性,也具有落后保守性。
5、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要求通过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向富强之路。维新派的政治实践和思想理论,不仅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近代史纲要期末复习资料重点
1、近代中国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3、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魏源。 4、近代中国之所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根本原因在于帝国主义的入侵。 5、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起点的是于南京条约的签订。 6、在近代中国社会的诸矛盾中,最主要的是: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 7、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正式形成的标志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 8、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喊出了“振兴中华”口号的是孙中山。 9、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10、洋务运动的本质 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11、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
跪求2013年四月份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留学独立说】四月考试资料百度网盘免费资源在线学习
***隐藏网址***
***隐藏网址***
?pwd=jqiy 提取码: jqiy【留学独立说】四月考试资料 精算师考试用书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大学英语六级考试 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阅读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写作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完形填空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听力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情景对话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翻译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词汇语法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IQ Test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IQ Test(2).asf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IQ Test(1).asf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知识点整理有哪些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知识点:
1、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2、三元里抗英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3、洋务派部分成员:奕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刘坤一,恭亲王奕欣是清朝统治集团中倡导洋务的首领。
4、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5、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林则徐,他编写了《四洲志》,魏源的《海国图志》是在综合了世界各国历史,地理及对外政策后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严复翻译了《天演论》。
6、清朝唯一盛世时期是康乾盛世。
2010年考研政治新增加的中国近代史,谁有这门课的复习资料
2010年考研政治大纲中新增了两门课程,对于其中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这门课程,很多考生都比较犯怵,尤其是对一些在职考生来说,没有学习过改革后的课程,因此对考研政治无形中产生了一种畏难的心理。今天我就《纲要》这门课程谈一谈它的难度和考查目标,给大家吃一颗定心丸。 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复习有规律可循 在恢复高考后的高校政治课改革中,这门课的的沿革是:《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研政治科目的变化,也遵循了这一沿革。所以,《纲要》这门课看似新课,它也是有真题可参考的,复习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二、容易复习 容易得分 《纲要》这门课应该说是得分比较容易的科目,这门课程就是历史的纲要,多半是以历史事实连串起来的,近代史上那些事,同学不陌生,如果同学用功勤记忆应该拿到该拿的分。所考科目中,《纲要》相对比较容易得分,从这个角度来讲,我建议各位考研教育.网学员以及所有2010年考研的朋友们,大家应该树立信心,在战略上藐视它,当然,战术上还得重视。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查目标 高校开设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既是对学生的要求,也应该是命题的思路,教学大纲要求学生通过《纲要》课程的学习,达到的目的是:“两个了解、三个选择”。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主要是要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 在《纲要》这门课的教学中,根据教学目的要求,老师围绕革命、现代化这两个主题来展开讲解,这两个主题的展开就是要完成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考研复习自然也要围绕这个主题来展开,出题的专家,自然要根据考纲围绕教学目的来考察考生的相关能力。
大一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考试重点有哪些
如下: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两大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民族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阶级矛盾)。
2、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3、近代中国新产生的阶级:工人阶级(先),资产阶级(后)。
4、两对主要矛盾: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但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两对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复习资料重点
1、近代中国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3、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魏源。
4、近代中国之所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根本原因在于帝国主义的入侵。
5、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起点的是于南京条约的签订。
6、在近代中国社会的诸矛盾中,最主要的是: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
7、以下哪个历史人物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
8、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破产的根本原因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
9、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正式形成的标志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
10、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喊出了“振兴中华”口号的是孙中山。
更多文章:
2024年冬青奥会吉祥物亮相(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是什么)
2024年9月19日 05:10
细节决定成败的故事(细节决定成败的例子5则:细节决定成败的例子)
2024年5月20日 20:40
初中生军训有哪些项目 需要注意什么?初中生要军训吗 初中生军训注意事项
2024年6月17日 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