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四章原文及注释?老子四章逐句翻译
本文目录
- 《老子》四章原文及注释
- 老子四章逐句翻译
- 老子四章每一章的主要内容
- 《老子》四章原文及翻译
- 《老子》四章翻译及原文
- 高二《老子》四章原文及翻译
- 高中语文《老子》四章原文及翻译
- 《老子》四章原文
- 高中课文《老子》四章是哪四章
- 老子四章
《老子》四章原文及注释
《老子》四章原文如下:
第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二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也。
第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第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不慎终也。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老子》四章注释如下:
第一章。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第二章。
踮起脚跟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住;迈起大步想要前进得快,反而不能远行。自逞已见的反而得不到彰明;自以为是的反而得不到显昭;自我夸耀的建立不起功勋;自高自大的不能做众人之长。从道的角度看,以上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只能说是剩饭赘瘤。因为它们是令人厌恶的东西,所以有道的人决不这样做。
第三章。
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刚强。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人。坚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不离失本分的人就能长久不衰,身虽死而“道”仍存的,才算真正的长寿。
第四章。
局面安定时容易保持和维护,事变没有出现迹象时容易图谋;事物脆弱时容易消解;事物细微时容易散失;做事情要在它尚未发生以前就处理妥当;治理国政,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早做准备。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
有所作为的将会招致失败,有所执着的将会遭受损害。因此圣人无所作为所以也不会招致失败,无所执着所以也不遭受损害。人们做事情,总是在快要成功时失败,所以当事情快要完成的时候,也要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
因此,有道的圣人追求人所不追求的,不稀罕难以得到的货物,学习别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经常犯的过错。这样遵循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会妄加干预。
老子四章逐句翻译
老子四章逐句翻译如下: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翻译:道是超越言说和概念的存在,无法被准确描述和命名。它是天地万物的起源,是造化的根源。通过超越欲望观察道的奥妙,或者通过欲望观察道的表面,这两者虽然有不同的名称,但都属于同一深奥的玄妙之道。这玄妙之道是众多奇妙事物的源头。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持,成功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翻译:人们普遍认定某事物为美,就必然认定其对立面为丑;认定某事物为善,就必然认定其对立面为恶。因此,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低、音与声等对立物相互依存、相互成就,彼此存在的意义是互相补充的。圣人行无为之事,无需言说教诲;万物自然而生,无需强求。他做事而不执着于结果,成功而不固守,这样就能永远存在下去。
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翻译:不过分崇尚有才德的人,使人民不争斗;不过分珍视稀少的财物,使人民不去盗窃;不展现可欲之物,保持内心的平静。因此,圣人治理国家时,使心灵虚静,满足于简朴的生活;削弱欲望,加强身体的力量。让人民保持无知无欲的状态,这样那些聪明智慧的人也不敢胡为。实践无为而治,则没有事情是无法处理的。
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翻译:道广大如水流,可以供给万物而从不枯竭。它深邃而宛如万物的根源。解开万物间的纷争,调和万物的光芒,与世间的尘埃融为一体,宛如它既存在又不存在。我无法确定它是谁的子孙,它似乎比帝王更为古老。
老子四章的启发
1、道的观念:《老子》强调道是超越言语和概念的存在,无法被完全理解和描述。它是万物的根源和造化的根基。这一观念启示我们超越局限,寻求更深层次的真相和智慧。
2、无为而治:《老子》提倡无为而治的思想,即不过分干预和操控自然和人事,以达到最好的效果。这一观念告诉我们,在某些情况下,放弃过度干预和控制,顺应自然和事物的发展,能够更好地实现目标。
3、知行合一:圣人的治理方式是以身作则,通过自身的修养和表率来影响他人。《老子》强调圣人不仅言教,更重要的是行为示范。这启示我们要注重言行一致,用自己的行为成为他人的榜样。
4、非对立的观念:《老子》指出,世界上的事物常常是互为对立、互为补充的。如有和无、难易、长短等。这一观念提醒我们,不能过分强调对立的对立,而是要去理解和接纳事物的多样性和相互关系。
老子四章每一章的主要内容
老子四章每一章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其观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关于《老子》这部书的产生时间,一般认为是在战国时期。此书分上、下篇,共五千多字,后人称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合称《道德经》。此书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思想内容微言大义,一语万端,被华夏先辈誉为万经之王。
《老子》四章原文及翻译
《老子》四章原文及翻译如下:
一、原文
1、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2、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4、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二、翻译
1、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2、踮踮着脚跟的人站不牢,跨步行的人走不远,自逞己见的人反而不能明理,自以为是的人则是非不明,自我炫耀功劳的人反而不能成就大功,自尊自大的人反而得不到敬重。
用道的观点来看,是吃剩下的食物或身体上的肉瘤,众人常常厌恶这些。所以有道的人是绝不会这样做的。
3、了解别人的人聪明,了解自己的人圣明。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战胜自己的人刚强。知道满足的人就是富人。确定不移、竭力实行的人有意志。不丧失合适位置的人能够长久。死而不朽的人就是长寿。
4、局面安定时容易保持和维护,事变没有出现迹象时容易图谋;事物脆弱时容易消解;事物细微时容易散失;做事情要在它尚未发生以前就处理妥当;治理国政,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早做准备。
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有所作为的将会招致失败,有所执着的将会遭受损害。因此圣人无所作为所以也不会招致失败,无所执着所以也不遭受损害。
人们做事情,总是在快要成功时失败,所以当事情快要完成的时候,也要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因此,有道的圣人追求人所不追求的,不稀罕难以得到的货物,学习别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经常犯的过错。这样遵循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会妄加干预。”
《老子》四章翻译及原文
老子第四章的原文和翻译如下:
原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翻译:
大“道”空虚开形,但它的作用又是无穷无尽。深远啊!它好象万物的祖宗。消磨它的锋锐,消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隐没不见啊,又好象实际存在。我不知道它是谁的后代,似乎是天帝的祖先。《老子》是春秋时期老子所著的哲学作品,也称《道德经》。
它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哲学著作之一,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和思想,包括自然、道德、政治、人性等。第四章是《老子》中的一个章节,主要讨论了“道”的本质和作用。在这里,“道”被描述为一个空虚而深远的存在,它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同时,“道”也被视为万物的根源和天帝的祖先。
这种看法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即人与自然、人与宇宙是统一的。此外,第四章还提到了“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等修身养性的方法。这些方法可以理解为消除自我、减少欲望、保持平静和与世无争的处世态度。这种态度也可以引申为一种谦虚、包容、和谐的人生哲学。
总之,《老子》第四章主要探讨了“道”的本质和作用,以及修身养性的方法。它强调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主张人们应该保持谦虚、包容、和谐的态度来面对生活和世界。道”被描述为一个空虚、深远的存在,它的作用无穷无尽。这种描述突出了“道”的神秘性和超验性,强调了它是宇宙的本源和主宰。
高二《老子》四章原文及翻译
高二《老子》四章原文如下:
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2. 无名,天地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3.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4.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翻译如下:
1. 可以用言语表述的道,就不是恒常不变的道;可以用名号称谓的名,就不是恒常不变的名。
2. 无名,是天地混沌未开的状态;有名,是万物化生的根源。
3. 因此,常常保持无欲的状态,才能观察领悟道的奥妙;常常保持有欲的状态,才能观察领悟道的端倪。
4. 无欲和有欲这两种状态都来源于道,只是名称不同,都可以称之为玄妙,玄妙之又玄妙,就是众妙之门。
解释:
老子的这四章话主要阐述了“道”的玄妙和深奥。他认为,“道”是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述的,因为它是一种超越语言和概念的存在。同样,“名”也无法准确描述万物的本质,因为万物都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老子进一步指出,“无名”是天地的初始状态,而“有名”则是万物化生的根源。这说明了宇宙的起源和万物的生成都离不开“道”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领悟“道”的奥妙,老子提出了“常无欲”和“常有欲”两种方法。保持无欲的状态,可以让人们摆脱欲望的束缚,从而更好地观察和理解“道”的玄妙;而保持有欲的状态,则可以让人们从欲望的角度出发,去观察和理解“道”的作用和表现。
最后,老子强调,“无欲”和“有欲”这两种状态都来源于“道”,只是名称不同而已。它们都同样玄妙,而“玄之又玄”则是众妙之门,即通往一切奥妙的关键所在。
总的来说,老子的这四章话深刻阐述了“道”的玄妙和深奥,引导人们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和理解“道”的作用和表现,从而更好地领悟人生的真谛。
高中语文《老子》四章原文及翻译
以下是高中语文《老子》四章原文及翻译
原文: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十一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第二十四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第三十三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
翻译: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踮踮着脚跟的人站不牢,跨步行的人走不远,(就好像)自逞己见的人反而不能明理,自以为是的人则是非不明,自我炫耀功劳的人反而不能成就大功,自尊自大的人反而得不到敬重。用道的观点来看,是吃剩下的食物或身体上的肉瘤,众人常常厌恶这些。所以有道的人是绝不会这样做的。
了解别人的人聪明,了解自己的人圣明。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战胜自己的人刚强。知道满足的人就是富人。确定不移、竭力实行的人有意志。不丧失合适位置的人能够长久。死而不朽的人就是长寿。
局面安定时容易保持和维护,事变没有出现迹象时容易图谋;事物脆弱时容易消解;事物细微时容易散失;做事情要在它尚未发生以前就处理妥当;治理国政,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早做准备。
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有所作为的将会招致失败,有所执着的将会遭受损害。因此圣人无所作为所以也不会招致失败,无所执着所以也不遭受损害。
人们做事情,总是在快要成功时失败,所以当事情快要完成的时候,也要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因此,有道的圣人追求人所不追求的,不稀罕难以得到的货物,学习别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经常犯的过错。这样遵循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会妄加干预。”
《老子》四章原文
老子的《道德经》四章原文及注释如下:
原文:
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渊呵!似万物之宗。锉其兑,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呵!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注释:
1、冲:通盅(chong),器物虚空,比喻空虚。
2、有弗盈:有,通又。盈:满,引申为尽。
3、渊:深远。呵(a):语助词,表示停顿。
4、宗:祖宗,祖先。
5、锉其兑:锉(cuo):消磨,折去。兑(rui):通锐,锐利、锋利。锉其锐:消磨掉它的锐气。
6、解其纷:消解掉它的纠纷。
7、和其光:调和隐蔽它的光芒。
8、同其尘:把自己混同于尘俗。以上四个“其”字,都是说的道本身的属性。
9、湛(zhan):沉没,引申为隐约的意思。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古书中“浮沉”的“沉”多写作“湛”。“湛”、“沉”古代读音相同。这里用来形容“道”隐没于冥暗之中,不见形迹。
10、似或存:似乎存在。连同上文“湛呵”,形容“道”若无若存。参见第十四章“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等句,理解其意。
11、象:似。
高中课文《老子》四章是哪四章
高中课文《老子》四章分别为第十一章、第二十四章、第三十三章、第六十四章。《老子》共81章,前37章为上篇道经,第38章以下属下篇德经,所以又称《道德经》。
全书的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 《老子》一书中含有精彩的辩证法命题,如“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等,早已为学人所周知。其他关于社会、关于人生的种种思考,也都耐人品味。
老子其他情况简介。
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而闻名,孔子曾入周向他问礼。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到灵宝函谷关时,受关令尹喜之请著《道德经》。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
老子四章
高二《老子》四章原文翻译如下:
1、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翻译:
三十根辐条,聚集到车毂上,在车毂中间是空的时,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只有器具中间是空的,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屋室,当中门窗四壁中间是空的,才有屋室的作用。所以,“有”车子、器皿、房屋等是一种便利,但恰恰是“无”使它发挥了作用。
2、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也。
翻译:
踮起脚尖,人不能久立,迈大步走的人走不远,偏执己见的人不能明察,自以为是的人不能明辨是非,自我夸耀的人不能成就大功,自高自大的人反而得不到敬重。(“自见”“自是”“自我”“自矜”等行为)用道的观点来看,叫作剩饭、赘瘤,人们厌恶这些东西,所以有道的人绝不这样做。
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翻译:
能了解别人的人智慧,能了解自己的人圣明。能战胜别人的人有力气,能战胜自己的人刚强。知道满足的人就是富有人,强劲奋进的人有意志。不丧失立身之地的人能够长久,有道之人身死而道长存,这就是寿。
4、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翻译:
事物安稳的时候容易持守,问题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事物脆弱的时候容易分离,事物细小的时候容易散失。要在还没有出现问题的时候解决问题,要在还没有陷入混乱的时候治理混乱。张开两臂才能抱得过来的大树,是从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很高很高的台子,是从一筐土开始堆积起来的;千里的行程,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有所作为的将会招致失败;有所执着的将会遭受损害。因此圣人无所作为,所以也不会招致失败;无所执着,所以也不会遭受损害。人们做事情,总是在接近成功时失败。(如果在)快要完成的时候也像开始时那样谨慎,就不会让事情失败。因此圣人以不欲为欲,不稀罕难以得到的东西,以不学为学,补救众人所经常犯的过错,来辅助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会妄加干预。
更多文章: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和方法)
2024年7月7日 22:30
思念家乡及亲人的诗句(描写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之情的诗句有哪些)
2024年8月22日 17:40
我会如此爱你(翻译成英语:如果我知道我现在会如此爱你,我一定会在第一次见到你时对你一见钟情)
2024年5月13日 16:50
喀麦隆和塞尔维亚足球谁厉害(卡塔尔世界杯小组赛中,喀麦隆3:3塞尔维亚,本场比赛应该如何评价)
2024年9月28日 22:20
网络设备安全(你所知道的安全设备有哪些它们是如何保障网络安全的)
2024年7月25日 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