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规范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是什么)
本文目录
-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是什么
- 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选择建筑场地时,下列哪一项表述是正确的( )
-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横墙较少的多层砌体房屋是指( )
-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下列哪种说法不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规定( )
- 抗震设计规范
- 建筑设计抗震新规范何时开始执行
-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填充墙构造要求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是什么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加《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局部修订稿。 由于《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 18306-2015,2016年6月1日实施 ,光其抗震设防烈度有较大的变动,所以《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必需进行局部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 告 第1199号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局部修订的公告 现批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局部修订的条文,自2016年8月1日起实施。经此次修改的原条文同时废止。 局部修订的条文及具体内容,将刊登在我部有关网站和近期出版的《工程建设标准化》刊物上。 住房城乡建设部 2016年7月7日 附件下载: ·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局部修订稿
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选择建筑场地时,下列哪一项表述是正确的( )
【答案】:C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3.3.1条规定,选择建筑场地时,应根据工程需要和地震活动情况、工程地质和地震地质的有关资料,对抗震有利、一般、不利和危险地段做出综合评价。对不利地段,应提出避开要求;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危险地段,严禁建造甲、乙类的建筑,不应建造丙类的建筑。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横墙较少的多层砌体房屋是指( )
【答案】:C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7.1.2条第2款注规定,横墙较少是指同一楼层内开间大于4.2m的房间占该层总面积的40%以上;横墙很少是指开间不大于4.2m的房间占该层总面积不到20%且开间大于4.8m的房间占该层总面积的50%以上。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答案】:D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2.1.1条规定,抗震设防烈度是指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一般情况,取50年内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根据条文说明第1.0.1条,50年内超越概率约为63%的地震烈度为对应于统计“众值”的烈度,比基本烈度约低一度半,称为众值烈度(多遇地震);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规范取为第二水准烈度,称为基本烈度(设防地震)。50年超越概率2%~3%的地震烈度,规范取为第三水准烈度,称为最大预估烈度(罕遇地震)。
下列哪种说法不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规定( )
【答案】:BAB两项,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第3.3.4条规定,地基和基础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同一结构单元的基础不宜设置在性质截然不同的地基上;②同一结构单元不宜部分采用天然地基部分采用桩基;③地基为软弱黏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成严重不均匀土时,应根据地震时地基不均匀沉降和其他不利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C项,根据第4.4.4条规定,处于液化土中的桩基承台周围,宜用密实干土填筑夯实;D项,根据第4.2.2条规定,天然地基基础抗震验算时,应采用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且地基抗震承载力应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乘以地基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计算。
抗震设计规范
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是我国建筑工程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标准。该规范的制定旨在保障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的安全性,减少地震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本文将对该规范进行详细介绍,并提供一些抗震设计的操作步骤。
规范概述
GB50011-2010抗震设计规范是中国建筑工程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标准,该规范是在对我国地震灾害的长期研究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该规范适用于建筑物、桥梁、隧道、堤坝等工程的抗震设计。规范中包含了地震烈度、设计基本地震作用及其组合、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结构抗震设计、设防地震动参数的确定、地震动输入、地震动分析、地震动响应、地震动试验等内容。
抗震设计的操作步骤
抗震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遵循一定的操作步骤。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抗震设计操作步骤:
1.风险评估
在进行抗震设计之前,需要对建筑物所处的地理位置进行风险评估。评估的内容包括区域地震烈度、地质条件、建筑物使用状况等。评估结果将决定建筑物的抗震等级和设计标准。
2.设计基本地震作用及其组合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建筑物的抗震等级和设计标准。然后根据规范中的公式,计算出设计基本地震作用及其组合。
3.结构抗震设计
根据设计基本地震作用及其组合,进行结构抗震设计。设计中需要考虑结构的刚度、强度、稳定性等因素。
4.设防地震动参数的确定
根据规范中的要求,确定设防地震动参数。设防地震动参数包括地震烈度、地震动参数、地震动时间历程等。
5.地震动输入
将设防地震动参数输入到地震动分析软件中,进行地震动输入。
6.地震动分析
进行地震动分析,计算出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
7.地震动响应
根据地震动分析的结果,判断结构是否满足规范中的要求。如果不满足,需要进行结构优化设计。
8.地震动试验
进行地震动试验,验证结构的抗震性能。
建筑设计抗震新规范何时开始执行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是最新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0年12月1日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内容简介:本规范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63 77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的设计、勘察、研究和教学单位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进行修订而成。修订过程中.编制组总结了2008年汶川地震震害经验,对灾区设防烈度进行了调整,增加了有关山区场地、框架结构填充墙设置、砌体结构楼梯间、抗震结构施工要求的强制性条文,提高了装配式楼板构造和钢筋伸长率的要求。此后,继续开展了专题研究和部分试验研究,调查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大地震(包括汶川地震)的经验教训,采纳了地震工程的新科研成果,考虑了我国的经济条件和工程实践,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了有关设计、勘察、科研、教学单位及抗震管理部门的意见,经反复讨论、修改、充实和试设计,最后经审查定稿。本次修订后共有14章12个附录。除了保持2008年局部修订的规定外,主要修订内容是:补充了关于7度(0.15g)和8度(0.30g)设防的抗震措施规定,按《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调整了设计地震分组;改进了土壤液化判别公式;调整了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的阻尼调整参数、钢结构的阻尼比和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隔震结构的水平向减震系数的计算,并补充了大跨屋盖建筑水平和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提高了对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底部框架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要求;提出了钢结构房屋抗震等级并相应调整了抗震措施的规定;改进了多层砌体房屋、混凝土抗震墙房屋、配筋砌体房屋的抗震措施;扩大了隔震和消能减震房屋的适用范围;新增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原则以及有关大跨屋盖建筑、地下建筑、框排架厂房、钢支撑-混凝土框架和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抗震设计规定。取消了内框架砖房的内容。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并将意见和建议寄交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中国筑科学研究院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管理组。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隐藏网址***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填充墙构造要求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规定了填充墙的构造要求,本文将对其进行详细解读。:brick:填充墙布置填充墙在平面和竖向的布置,宜均匀对称,宜避免形成薄弱层或短柱。:brick:砌体强度等级砌体的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实心块体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U2.5,空心块体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U3.5;墙顶应与框架梁密切结合。:brick:拉筋设置填充墙应沿框架柱全高每隔500~600mm设2φ6拉筋,拉筋伸入墙内的长度,6、7度时宜沿墙全长贯通,8、9度时应全长贯通。:brick:构造柱设置墙长大于5m时,墙顶与梁宜有拉结;墙长超过8m或层高2倍时,宜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墙高超过4m时,墙体半高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brick:钢丝网砂浆面层加强楼梯间和人流通道的填充墙,尚应采用钢丝网砂浆面层加强。
更多文章:
八项规定实施细则(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
2024年3月12日 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