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三年不窥园(三年不窥园的故事被用在解析弟子规中的哪一句话)
本文目录
- 三年不窥园的故事被用在解析弟子规中的哪一句话
- 三年不窥园的主人公是谁
- 创新儒学的董仲舒三年不窥园的故事
- 三年不窥园成语典故
- 董仲舒三年不窥园
- “目不窥园”的典故
- 董仲舒广川人也少治春秋原文及翻译
- 三年不窥园的解释
- 董仲舒“三年不窥园”的故事讲的是什么
- 目不窥园原文及翻译
三年不窥园的故事被用在解析弟子规中的哪一句话
三年不窥园的故事被用在解析弟子规中的“守业更难”这句话。“三年不窥园”是说董仲舒读书专心致志,并且只读一种书,读一种书的目的也是为了求得对儒家学说的深刻理解,以此区别于那些见异思迁的人。这个故事可以用来解释弟子规中“守业更难”的道理,说明只有专心致志、苦学苦读,才能守住自己的学业,不断进步。
三年不窥园的主人公是谁
三年不窥园的主人公是董仲舒。
成语故事:西汉时期,广川学者董仲舒年少时读书非常刻苦,经常是夜以继日地读书,他的书房紧靠着姹紫嫣红的花园,但他三年没有进过一次花园,甚至连一眼都没瞧过。后来他被征为博士,公开聚众讲学,弟子遍布四方。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目不窥园。
典故: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汉书·董仲舒传》颜师古注:虽有园圃,不窥视之,言专学也。
董仲舒简介
董仲舒是西汉一位与时俱进的思想家,儒学家,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他把儒家的伦理思想概括为三纲五常,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从此儒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并延续至今。
其教育思想和大一统、天人感应理论,为后世封建统治者提供了统治的理论基础。时至今日,仍有学者在研究他的思想体系及故里等方面的文化,他的著作汇集于《春秋繁露》一书。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三年不窥园
创新儒学的董仲舒三年不窥园的故事
创新儒学的董仲舒年幼时就非常的聪明,常年沉迷于圣经贤传之中,达到了如痴如狂的地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用来说他一点也不为过。董仲舒惠施多方,其书五车。他以三年不窥园的精神学习知识,终成鸿儒大师。董仲舒天资聪颖,三岁就能背诗写字。虽然他生在富贵之家,可董太公从未娇惯他,四五岁时就循规蹈矩地管教他,七岁就上学堂念书了。春秋正义、公羊义疏两书记载,孔子将春秋传卜商,卜商授予公羊高,高传子平,平传子地,地传子敢,敢传与子寿。孝经说,子夏传与公羊氏五世,董仲舒、胡毋生同为子夏六传弟子,都是公羊寿的学生。当时广川国与齐郡中隔平原郡,公羊寿为齐郡人,小时候董仲舒就赴齐国向公羊寿学习春秋,学习孔子的儒学。董仲舒在董学村接受了相当于小学和中学的教育。董仲舒在董学村接受了很长时间的学校教育,也在此自学过。随着年龄的增长,董仲舒的求知欲愈见强烈。他读书的范围很广,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等各家的书都读。董仲舒受先秦时代知识分子观念的影响,满怀抱负,志在治国平天下,愿使满腹经纶化为治国安邦的韬略或国策,使天下百姓备受其智慧的恩泽。董仲舒熟读涉及天下藏书,以酬报国之志。在他所读的书中,董仲舒认为春秋经是最适宜治国安邦定天下的。春秋经实质是一本记载鲁国历代帝王治国成败的经验和教训的书。所以,董仲舒从小就熟研春秋经,以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董仲舒少年时酷爱学习,成绩之优秀在董故庄一带是出了名的。他读起书来常常忘记吃饭。董太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冥思苦索了好几天,终于想出了一个高招,在宅后修筑一个小花园,这样可以让孩子到花园散散心歇歇脑子。第一年,董太公一边派人到南方学习,看人家的后花园是怎么建的,一边准备砖瓦木料。宅基地不小,花园可盖得大一些。头一年盖,园里绿草如茵、花香鸟语、蜂飞蝶舞。他姐姐次邀他到园中玩,他手捧竹简,只是摇头,继续看竹简,学习孔子的春秋,背诵先生布置的诗经。第二年,小花园里建起了假山。邻居、亲戚的小孩都去假山上玩。小朋友们叫他,他连动也不动。他低着头,用笔刀在竹简上刻写文章,头都顾不上抬一抬。第三年,后花园建成了。亲戚朋友邻村的百姓纷纷携儿带女前来观看。父母叫他去玩,他只是点点头,仍未理睬。八月十五是合家团聚的日子,晚上董仲舒全家人都在吃月饼赏月,可是左等右等也不见董仲舒的踪影。他母亲急忙派人去找,到书房一看没有,原来董仲舒趁家人在赏月之机,又到董学村去找先生公羊寿研究诗文去了。史记三年不窥园的典故即由此而来。也有三年不窥园的其他说法。有的说,董仲舒举家南迁到长安,因为他从小研究儒学,精通春秋。当时汉武帝提倡儒学,下了一道令,即不懂儒学的人不能当官。在后来董仲舒讲学的时候,在讲堂里挂上一幅帷帘,他在里面讲,弟子在帘外听,只有资性优异,学问不错的弟子才能够登堂入室,得其亲传。其余弟子皆按受业的先后和深浅,在门下转相传授。因此有的学生慕名而来,师从一场,连见上董仲舒一面的愿望也没实现。可见其声誉之高,气派之盛!
三年不窥园成语典故
三年不窥园成语典故如下:
一代儒学大师董仲舒,自幼天资聪颖,少年时酷爱学习,读起书来常常废寝忘食。其父董太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了让孩子能歇歇,他决定在宅后修筑一个花园,让孩子能有机会到花园散散心歇歇脑子。
第一年,董太公一边派人到南方学习,看人家的花园是怎样建的,一边准备砖瓦木料。头一年动工,园里阳光明媚、绿草如茵、鸟语花香、蜂飞蝶舞。姐姐多次邀请董仲舒到园中玩。他手捧竹简,只是摇头,继续看竹简,学孔子的《春秋》,背先生布置的诗经。
第二年,小花园建起了假山。邻居、亲戚的孩子纷纷爬到假山上玩。小伙伴们叫他,他动也不动低着头,在竹简上刻写诗文,头都顾不上抬一抬。
第三年,后花园建成了。亲戚朋友携儿带女前来观看,都夸董家花园建得精致。父母叫仲舒去玩,他只是点点头,仍埋头学习。中秋节晚上,董仲舒全家在花园中边吃月饼边赏月,可就是不见董仲舒的踪影。原来董仲舒趁家人在赏月之机,又找先生研讨诗文去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董仲舒的求知欲愈见强烈,遍读了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等各家书籍,终于成为令人敬仰的儒学大师。
学成语的好处
1、成语是浓缩的历史,学习和运用它能使我们知古鉴今,以史为镜,成语中有大量的由历史故事和历史典故演绎而成的,了解了一个成语,就等于了解了一个历史故事或一段精彩的历史。
2、能教会我们如何面对生活,换言之它是我们生活中的良师益友,能教会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比如会告诉我们怎样去激发自己的斗志,高歌猛进、壮志凌云、昂首阔步、乘风破浪、叱咤风云、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从而树立起远大的志向。
3、能为工作提供武器和食粮,全面提高文字表达能力,掌握一定数量的。
董仲舒三年不窥园
董仲舒三年不窥园
董仲舒三年不窥园①
【原文】
(董仲舒)少治《春秋》②,孝景时为博士,下帏讲诵③,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④,其精如此。”
(选自《汉书·董仲舒传》)
【注释】
①董仲舒(前179——前104),《史记》未记其字,广川人。汉代公羊学大师,今文经学派创始人,是孔孟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大师。②治:研究。《春秋》: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断代史书。相传是孔丘根据鲁国史官所编的《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③下帏讲诵:帷:帘子。据说董仲舒讲学,在讲堂里挂上一幅帷帘,他在里面讲,弟子在帘外听,只有资性优异,学问不错的弟子才能够登堂入室,得其亲传。其余弟子皆按受业的先后和深浅,在门下转相传授。因此有的学生慕名而来,师从一场,连见上董仲舒一面的愿望也没实现。④窥(kuì):偷看。这里是看一眼的意思。颜师古注:“虽有园圃不窥视之言专学也。”
【译文】
董仲舒年轻时专攻《春秋》,孝景时就成为博士。他讲学时,在讲堂上挂了一幅帘子,他在帘子里面讲。学生根据他们学习时间的长短,学习时间长的学生教学习时间短的学生。有的学生从没见过董仲舒的面。董仲舒曾经三年中看也不看园子一眼,他专心致志的程度由此可见。
“目不窥园”的典故
在西汉时期,大儒学家董仲舒在年少时就读书非常刻苦认真,经常是夜以继日地读书,常常快到黎明前才睡,然后鸡一叫,就又来读书,总共也睡不到三小时。他的书房紧靠着姹紫嫣红的花园,他三年没有进过花园,甚至连一眼都没瞧过,总是读书。
有人劝他出去走走,不要老跟家里读书,他回答:“我不去玩,只顾读书,就算我出去,也只是和其他人讨论诗书。”后来他成为有名的高等博士,公开聚众讲学,弟子遍布四方。
他的弟子又收了弟子,后来的弟子有的甚至没见过他的面。他治学专心到这种程度,后来用以形容埋头读书,足不出户。
扩展资料
一、人物介绍
董仲舒通过总结继承先秦时期儒家学说的主要政治思想,总结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经验,提出了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的一系列重要哲学理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董仲舒认为古人制定的治国理念是保证社会进步的绝对必要条件。这些理念是圣人根据天道提出的,必须认真遵循。
上天高高在上隐藏自己显示自己的威严,同时给人们降下仁爱,突出体现了其君权神授的理念,所以君主作为承天命而管理国家的人。
二、词汇解析
1、拼音:mù bù kuī yuán
2、释义:窥:观赏。园:花园。原指汉代董仲舒专心治学;三年都无暇观赏花园中的景致。后用以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的学习精神。
3、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4、近义词:专心致志、全神贯注
5、反义词:心猿意马 、心不在焉
6、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白话文:三年都无暇观赏花园中的景致,埋头苦读。)
董仲舒广川人也少治春秋原文及翻译
董仲舒广川人也少治春秋选自《汉书•董仲舒传》,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
董仲舒,广川人也。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而仲舒以贤良对策焉。
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事易王。易王,帝兄,素骄,好勇。仲舒以礼谊(义)匡正,王敬重焉。
译文:
董仲舒,是广川郡人。因研究《春秋》,孝景帝时曾拜为博士。他居家教书,弟子之间便依学辈先后辗转相传,有的人甚至没见过他的面。董仲舒足不出户,三年间不曾到屋旁的园圃观赏,他治学心志专一到了如此程度。他出入时的仪容举止,无一不合乎礼仪的矩度。
学生们都师法、敬重他。汉武帝继承帝位以后,下令荐举贤良文学之士先后一百多位。董仲舒作为贤良回答皇帝的策问。策问结束后,汉武帝任命董仲舒为江都相,奉事辅佐易王。易王是汉武帝的哥哥,平素非常骄横,喜欢勇武。董仲舒用礼义扶正易王,易王很敬重他。
董仲舒简介:
人物生平: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至公元前104年),西汉广川人,是著名的儒学大师、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董仲舒于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公元前134年,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
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将儒家思想结合社会需要并融合各家思想,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
主要成就:
董仲舒有一百多篇文章、词赋传世,尚存的有《天人三策》、《士不遇赋》和《春秋繁露》等,董仲舒以《公羊春秋》为依据,将周代以来的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建立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成为汉代的官方统治哲学。
三年不窥园的解释
三年不窥园的解释
《汉书·董仲舒传》:“少治《春秋》, 孝景 时为 博士 。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颜师古 注:“虽有园圃,不窥视之,言专学也。”后以“三年不窥园”为专心苦学之典。 元 马祖常 《壮游八十韵》:“三年不窥园,自谓五经笥。” 苏 曼殊 《焚剑记》:“生专心笃学,三年不窥园。”
词语分解
不窥园的解释 见“ 三年不窥园 ”。
董仲舒“三年不窥园”的故事讲的是什么
“三年不窥园”,这里的“窥”是指观看,观赏的意思,这个典故的中心就是说董仲舒专心致志的学习,一点也不受外界的干扰,三年未曾看过园子一眼。
董仲舒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儒学大家,少年时学习特别刻苦,专心致志、一丝不苟的专研文学,有时候学习起来,甚至会忘记吃饭和睡觉,父母因为担心他的身体,便心想着建个后花园,以便于董仲舒学习学累的时候,能够在园子里逛一逛,走一走,放松一下,劳逸结合。
修建园子的第一年,其父董太公就派人去南方学习园林设计,以便回来借鉴参考,开始动工了,园子里鸟语花香,草木青绿,景致优美,别有一番风味,姐姐便叫董仲舒一同到园子里游玩,但董仲舒手拿着竹简,摇头拒绝了,低下头继续学习孔子的《春秋》。
修建园子的第二年,花园里开始建起了假山,邻居家的孩子都过来玩,特别热闹,朋友们叫他一起玩,他低头不语,继续在竹简上刻要学习的经文,一点不受朋友们的干扰,继续埋头学习。
修建园子的第三年,后花园基本已经建成了,风景优美,亲戚朋友都到他家后花园来观赏,连连夸赞园子的精致,父母叫他一同去看,和朋友们一同去观赏,他也不去,继续埋头学习。中秋佳节,家人朋友们都在花园里吃月饼赏月亮猜灯谜,叫他一起游玩,却不见他的踪影,原来又去学习了。
等他慢慢长大,学习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他学习了很多经文诗集,最后终于成为了一名儒学大师。他的书房紧紧挨着后花园,花园里的花开的是姹紫嫣红,花园里鸟语花香,家人朋友的观赏游玩,都丝毫没有影响他。最后他被征为博士,四处讲学,桃李满天下。
目不窥园原文及翻译
原文
《汉书·董仲书传》:“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帏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译文
《汉书·董仲书传》:“年轻时研究《春秋》,汉景帝时为博士。他在室内挂上帷幕,坐在帷幕后面讲学,弟子们先入学的对后入学的传授学业,有的学生竟然没有见过他。董仲舒三年不看园圃,精心钻研学问到如此的程度。”
董仲舒是西汉一位与时俱进的思想家,儒学家,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他把儒家的伦理思想概括为“三纲五常”,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从此儒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并延续至今。其教育思想和“大一统”、“天人感应”理论,为后世封建统治者提供了统治的理论基础。
更多文章:
发生在教室里的一件事(<发生在教室里的一件事 >作文怎么写)
2024年6月17日 14:40
“房奴”到底过着怎么样的生活?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沦落成房奴,当房奴会有什么感受
2024年3月26日 1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