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的顿河读后感(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本文目录
-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3000字
- 写幽默故事读后感
- 《亚特兰蒂斯》读后感1500字左右
- 《静静的顿河》是怎么样一部作品,求读后感1500字以上
- 《静静的顿河·肖洛霍夫》原文|读后感|赏析
- 《静静的顿河》 读后感优秀作文
- 《静静的河水》读书笔记、感悟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如下:
1、简要介绍书籍及作者:在写作读后感时,首先需要简要介绍《静静的顿河》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和背景,以及作者肖洛霍夫的背景和创作特点。这些信息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读后感的内容和评价。
2、阐述读后感的主题:在介绍完书籍和作者后,需要明确读后感的主题。读后感的主题应该是对《静静的顿河》这本书的思想、情感、艺术手法等方面的评价和感悟。在《静静的顿河》中,作者通过刻画不同的人物形象,展现了当时俄国社会的不同阶层和人物命运。
3、探讨书中的主题思想:除了人物形象,读后感还可以针对书中的主题思想进行探讨和评价。例如,《静静的顿河》中反映了俄国社会的历史变迁和人民命运,读后感可以探讨作者对历史和人民的看法和态度。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的范文
1、《静静的顿河》是一部描绘俄国农村生活和社会变迁的长篇小说,作者肖洛霍夫用细致入微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现出顿河两岸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的艰苦生活和奋斗精神。读完这部小说,我深深地被其中的人物形象所吸引。
2、作者通过刻画不同的人物形象,展现了当时俄国社会的不同阶层和人物命运。其中,主人公葛利高里的人物形象最为鲜明。他是一个勇敢、善良、有担当的年轻人,经历了从农民到红军战士再到叛军的种种经历,展现了一个普通人在历史大潮中的人生轨迹。
3、作者还刻画了许多其他生动的人物形象,如忠诚勇敢的普罗珂菲、善良的阿克西妮亚等。这些人物形象不仅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还反映了当时俄国社会的历史变迁和人民命运。在主题思想方面,《静静的顿河》展现了革命战争年代人民的苦难和奋斗。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3000字
如果说《战争与和平》是以上层人士眼光来叙说的史诗,那么《静静的顿河》无疑是以下层参与者感受来体验的史诗。 它残酷地剥开每一个英雄表面的粉饰,真实的告诉我们,在伟人们挥斥方遒时,将有多少悲剧发生,无论是历史前进的代价,还是无谓地牺牲。 大地上真正让人动容的是来此最底层的咆哮。 该书是苏联著名作家肖洛霍夫的一部力作。此书共分为四部,从1928年开始直至1940年,共用了12年的时间才创作完成。肖洛霍夫这部处女作一经问世,立刻受到国内外的瞩目,被人称作“令人惊奇的佳作”,“苏联文学还没有遇到同它相比的小说”。此书于1941年获斯大林奖金,1965年肖洛霍夫因此书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苏联作家。静静的顿河赏析与评论 流淌在俄罗斯广袤的大地上,肖洛霍夫用他那炎炎的南方色彩,为我们描绘着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苏联国内战争期间顿河两岸哥萨克人的生活画卷。小说有两条情节线索,一条以麦列霍夫的家庭为中心,反映哥萨克的风土人情、社会习俗;另一条则以布尔什维克小组活动所触发的革命与反革命的较量以及社会各阶层的政治斗争为轴心。两条线索,纵横交叉,层层展开,步步推进,将读者带进了风起云涌的哥萨克乡村生活,与书中的人物共尝悲欢。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在秋天的下午阅读《静静的顿河》,每次抬眼都能望到阳台外清爽的蓝天,刹那间的心思已经飞到了遥远的顿河边上,我自己化身为头戴制帽脚蹬长靴的哥萨克,四下是如烟的大草原,耳畔响着哥萨克的古歌:“不是犁头开垦出这沃野千里,开出千里沃野的是战马铁蹄,千里沃野种的是哥萨克的头颅,装扮静静顿河的是年轻寡妇……”这是读者阅读的造化,也是小说家的造化,相信此刻如果能够与作者面对面,那么在两个人的对视里必定都是会意的微笑。 顿河之美在于肖洛霍夫用细致入微的笔触描绘出的哥萨克世界,这个世界不是高手匠人那样构建出来的,而是对土地与人的情感宣泄。基于作者对顿河的熟悉,使得他对每一个细节和人物的刻画驾轻就熟,几个主要人物的描写有浑然天成之感,格里高力在白军和红军中的摇摆不定;阿克西尼亚对纯真爱情的执着追求;潘捷莱性格暴躁一言持家但对亲人怜爱交加,娜塔丽娅的善良美丽却性格刚烈。每一件相关事件的发展,你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人在这个时候,就是这样的!而不应该是别的样子的。 哥萨克既是士兵又是农民,士兵在历史上通常扮演的是镇压者的角色,农民则永远处于被压迫者的地位,而在哥萨克人身上,这二者融合的是那么自然。马,酒,枪支……这些元素反复出现在小说中,成为哥萨克人的一部分,既是顿河画卷中的点缀色,有时候又成为小说的主旋律。只有粗犷的民族才于这些词汇连接在一起,当这些词汇成为一个民族的历史符号时,读者就会感知到这个民族的成长之路是从血与火中走来的。这些人物和事物从开篇起,就像山巅初融的雪水,每个哥萨克都是一颗微小的水滴,组合为一体时就迸发出巨大的感染力,读者在阅读时会被这缓慢但不可阻挡的力量推动着,尽情体会哥萨克的粗鲁野蛮、单纯幽默,保守和卑微,会认识一群奴隶的后裔,一群不屈的战士,一群小农意识支配下的农民和无政府主义者,这些人性的魅力贯穿全篇,使得小说成为和谐统一的整体。 按照镜头构建法的分析,《静静的顿河》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算是近景,人物所处的战火烽烟是中景,在这一切的背后的远景,则是绚丽所彩气象万千的顿河风景画,从春天到冬天,肖洛霍夫不厌其烦地描绘着那片博大的土地,每一朵顿河的浪花,每一片草原上的草叶,每一朵苍穹上的繁星,还有春水泛滥中的鱼群,麦浪翻滚中的大雁……只有在俄罗斯民族那样宽广的土地上才能诞生这样的情感,只有这样的土地才能诞生这样的作家。一个蜷缩在城市胡同中作者永远不可能有博大的心胸,他不可能体会到草原之美的,他也永远弄不懂,为什么有的作家会痴迷于描写高天上的流云和草地上的蝴蝶。 有人说过,老舍先生的《茶馆》有一点非常厉害,那就是剧中人物往往只有之言片语但读者却能从这片刻的出场中窥见此人的性格,肖洛霍夫同样具备这样的神来之笔,在顿河中有时候仅仅是一个简短的感叹,就能勾勒出一个人物的速写。俄罗斯小说家一向是擅长对话描写,肖洛霍夫的《顿河》也不例外,在这里我想说到另一位俄罗斯作家妥斯脱耶夫斯基,与之相比较,妥斯脱耶夫斯基推理式的对话就显得拖沓和枯燥。肖洛霍夫出身乡村,对乡村俚语方言的运用,大量的哥萨克歌谣穿插其间,或悲或喜,信手拈来,神韵自成。因为作者的心属于那片土地,因为作者爱那片土地,所以,无需取巧,一切尽在掌握中。而读者应该感谢的除了肖洛霍夫,还有译者。王小波说,最好的文章是译文。我深以为然。我先后买过两个版本的《静静的顿河》,人民文学出版社版本的显然不如漓江出版社这一版,漓江版的译者力冈,据说是翻译俄文的权威,单从这本书的翻译上来看,权威是肯定的。他译出了小说的神韵,也译出了哥萨克人的灵魂。 我一直认为,当小说脱离了土地,脱离作者所赖以生存的根基,脱离民族性,地域性,脱离了作者的本体性,那么,小说就已经死亡。一篇中国人的小说读起来像美国人写的,一个日本人的情感看上去更像一个印度人的,这这样的小说是失败的。人本小说根本上讲是对小说的背叛,一个人从降生时起,他就不可能没有国籍,没有地域性,对于一个中国作家来说,他(她)首先是中国人,其次才是人,泛人性论同样是对人性的亵渎。 美有内在统一的本质,又以千姿百态的表象展现出来,雨打芭蕉是美,金戈铁马也是美。当然,这取决于读者主观的审美情趣,审视一种风格的文字,宛如看风景,比如大漠黄沙,一个旅行者看到的是发自内心的赞叹:浩瀚、苍凉、雄浑等等,而一个生活在沙漠中的土著,必然抱怨自己所处的穷山恶水,这不是矛盾,只是观看者所用的角度不同。我姑且把自己当成一个顿河边上的旅行者。 诚然,《静静的顿河》一书使用的是现实主义手法,在它获得诺贝尔奖的颁奖词中,瑞典人也提到:“肖洛霍夫在艺术创作中并没有什么创新……现实主义这一手法,与后来的小说创作艺术出现的一些模式比显得简单而质朴……”我以为,小说的终极目的在于表现小说家想表现的思想,传达小说家想传达的观点,讲述小说家想讲述的故事。当小说最终产生了力量,使读者产生了共鸣,让作者完成了自己的任务,那么创作这个小说所用的艺术手法就是成功的,就是胜利的,无所谓现实主义或现代主义,小说是表达思想,宣泄情感,而不是买弄技巧,以金庸小说里的人物为例,黄药师武功的奇巧华丽可以成为大师,郭靖的敦厚凝重也可以自立一家。 现实主义过时了吗?没有,每一种现代主义离开了现实主义都会成为无根之水,成为空中楼阁。小说不是隐藏,不是让读者在迷宫里晕头转向,也不是让读者赞叹建筑迷宫者有多么高超的手艺,更不是小说家躲在斗室中的孤芳自赏。作为小说家任性的肆意妄为和心血来潮,产生了这样那样的实验,这些实验令人尊敬,但到今天,没有一种小说手法的成就能够超越现实主义,也没有一种现代技巧能够构建起《顿河》这样一部宏大的哥萨克史诗。 瑞典老人们对《顿河》获得诺贝尔奖的决定时指出,“肖洛霍夫在描写俄罗斯人民生活中一个历史阶段的顿河史诗中所表现的艺术力量和正直。”在六十年代的前苏联,今天,我们回过头来审视处在那个时代那个国家中的作者,在那时,能够不娇柔不做作不掩饰,能够以正直的决心和正直的良心来描写真实的人性之美,站在与《日瓦戈医生》《古格拉群岛》的同等意义上,肖洛霍夫和《静静的顿河》理应获得读者更多的尊敬。 当一个作家从内心归属于一片土地时,他的血液里就流淌着那片土地的精神、传奇、风采、历史及其崇高的形象,而那片土地所传达给他的某种特殊启示,将凝聚成这个作家毕生赖以表达的字符,在他的这些字符里所传达出来的,是那种最擅长抒发心灵和情感之美的语言,他不是从世界文学的潮流中,不是从书架上的字纸堆里,而是从炎热的夏天、寒冷的冬天、长葡萄的平原或积雪的高山之间获取灵感,获取文字的力量和决心,只有对土地的眷恋和心有所属,他的文字才能如此从容不迫和富有个性。 肖洛霍夫简介: 米哈伊尔·亚历山德洛维奇·肖洛霍夫1905年5月11日(24日)生于顿河畔维奥申斯卡亚镇(在今罗斯托夫州维奥申斯卡亚区)克鲁日林村的—户农民人家;父亲是梁赞州人,靠在买来的哥萨克土地上种粮食为生,他还是地主管家,管理着一家蒸汽面粉厂。肖洛霍夫在教会学校和普通中学学习。参加过国内战争,在征粮队服过役。 1922年底肖洛霍大来到莫斯科。他干过搬运工、杂工和文书。1924年,杂志上登出肖洛霍夫的短篇小说,后来这些作品被集结成册,收录在作品集《顿河故事》和《浅蓝的草原》(1926年)中。 肖洛霍夫早期作品的主题是顿河地区的国内战争、残酷的阶级斗争和人在农村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这些短篇小说成为20年代前期苏联文学引人注目的现象。小说《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1925年)、《别人的血》(1926年)和《蛀孔》(1926年)表现了作者在尖锐的社会和日常冲突中揭示现实真相和深入把握人物内心活动的能力,以及竭力将情感世界与现实生活融为一体的特点。 1924年肖洛霍夫丹返回顿河的维奥申斯拉亚镇,并在那里长期居住。他开始写作《静静的顿河》(1928年-1940年)这部位作家带来世界声誉的小说。该作品描写了一次世界大战和国内战争时期顿河流域哥萨克人的生活。着力展现了民族和个人在革命中的命运。《静静的顿河》在实践上跨越了俄罗斯最重要的十年(1912-1922年),《被开垦的处女地》(1932-1960年)则讲述了发生在1930年的故事,反映了革命给农民生活带来的转折。 卫国战争时期,肖洛霍夫当上了一名战地记者。在战争的头几个月,他的《顿河上》、《在南方》和《哥萨克人》等随笔就见诸期刊或单独发表。短篇小说《仇恨的科学》(1942年)声名远播。1943年-1944年开始登载小说《他们为祖国而战》(1969年发行了新版本)的章节。 力求史诗般的再现民族命运是肖洛霍夫的天生才能。人民在卫国战争中的功勋也决定了为完成的小说《他们为祖国而战》的情节构成和情绪风格。和平但不失紧张的劳动生活,战士们短暂的喘息和突如其来的战斗,这两种反差极大的画面交替出现,作家得以再现作战民众的统一面貌。 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1956—1957年)是文坛令人瞩目的大事。小说讲述了战争给个人生活带来的悲剧故事,这场战争同时是对民族、国家和个人的历史考验。作者只从安德烈·索科洛夫的生活中截取了可能使人了解与悲剧事件相关的人物命运的片断。作家通过这一片断表现了人与战争的关系,以及和平与法西斯的水火不相容。这个复杂的、具有历史寓意的核心思想也决定了小说的诗体风格。小说的几大“主题形象”(作者的经历——主人公的际遇——人在战争中的命运等等)清晰地跃然纸上,第一人称主人公和第三人称叙述者作者的心声自然流畅地转换。安在烈·索科洛夫的遭遇不仅反映了战争的极大罪恶,还阐释了一个贯穿小说的乐观的主题——对善良、人性和建立功勋的信念。 战后,肖洛霍夫发表了一系列政论文章:《祖匡颂》、《战斗在继续》(1948年)、《光明与黑暗》(1941年)、《刽子手无法避开人民的法庭!》(1950年)等,麦达了反对持冷战思想的人的观点。 在肖洛霍夫的理解中,文学与生活的联系首先是作家与人民的联系。他在第二届作家代表大会上说,书本是“折磨人的东西”。他在演说中多次重复的观点是,作家应当学会讲真话,无论它有多么残酷,评价艺术作品时应首先从历史真实的观支出发。肖洛霍夫认为,只有服务于人民利益的艺术才有生存权。米哈伊尔·肖洛霍夫的创作受到了应有的评价。他的作品被列入俄罗斯经典文学名著当之无愧。
写幽默故事读后感
1. 让人乐观一生的幽默故事全集读后感400
看问题要抓住实质,不能只看表象 有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技巧纯熟,没多久就钓上了满篓的鱼.看见小孩很可爱,老人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却摇摇头.老人惊异的问道:“你为什么不要?”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老人问:“你要钓竿做什么?”小孩说:“这篓鱼过不多久就会吃完.要是有钓竿,我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 我想你一定会说:好聪明的小孩. 错了!他如果只要钓竿,那他一条鱼也吃不到.因为,他不懂钓鱼的技巧,光有鱼竿是没用的.钓鱼重要的不是钓竿,而是钓鱼的技术.有太多的人以为自己只要拥有了人生道路上的钓竿,就会再也无惧人生路上的风和雨.果真如此,难免会跌倒在泥泞之中.就如小孩看老人,以为只要有钓竿就会有吃不完的鱼;也如同职员看老板,以为只要坐在办公室,就会有滚滚而进的财源.
2. 农夫诙谐的故事读后感
一位出名吝啬的农夫请医生给他的妻子看病。 "人家说你十分吝啬。"医生说:"我一定拿得到医诊费吗?" "不管你治好或治死她,你都可以不必打官司便可拿到钱。"农夫说。 医生便悉心医治,可妇人还是死了,医生要求农夫付诊费。 "你治好了她吗?"农夫问。 "没有。"医生承认。 "那你把她治死了!?"农夫又质问。 "当然没有!"医生怒气冲冲地说。"那么,我就不欠你分文。"农夫于是说。 小幽默大智慧:我们在最初所感激的,在最后的时刻往往会成为追求公平的阻碍。其实,最初他人所要赏赐你的不过是种圈套,他只是想要达到他自己的目的而已。因自己理解的偏差所造成的后果,终归要靠自己承担。人在江湖,谁都在为自己而挣扎。输了,怨不得他人。
3. 《我的第一本经典幽默故事大全》读后感
如果你给的是300分的话也许我会帮你写
4. 写幽默笑话这本书的读后感作文600字
一学生提出打人与被打有何不同,请教老师. 历史老师:打人是侵略者,被打是受害者. 英文老师:打人是主动式,被打是被动式. 物理老师:打人是施力,被打是抗力. 教导主任:各记大过一次.
5. 熊爸爸幽默童话读后感怎么写
故事中有四个“人物”:两只小老鼠和两个小矮人。讲叙了他们在一个迷宫里寻找奶酪站,当他们寻找到了第一个奶酪C站后,小矮人就在这里坐享其成,再也不愿意去寻找新的奶酪站,而小老鼠们却一天天在观察奶酪站变化,直到有一天,奶酪C站已经没有奶酪了,两只小老鼠便又去寻找新的奶酪站,最终找到了另一个更大的奶酪N站,而小矮人却始终不肯接受所发生的变化,后来小矮人唧唧在经过不断的思想斗争之后终开走出了奶酪C站,开始寻找新的奶酪站,并最终来到了奶酪N站,哼哼却不听劝告,不肯接受现实,而不愿意离开C站。 读完了这本书,书中所描绘的四个活灵活现的角色时常在我的脑海里浮现。嗅嗅和匆匆能够及早地嗅出变化的气息,并迅速开始行动;哼哼则是因为害怕变化而否认和拒绝变化;而唧唧则是看到变化会使事情变得更好时,能够及时地调整自己去适应变化,它让我记住了一句话:做好迅速变化的准备,不断地去享受变化。这样你会不断进取,从而迈向成功!如果你只是一味地去依赖你原先的“奶酪”,不去寻找新的“奶酪”,那你终究会一无所有,因为有一天“奶酪”是会被你享受完的,到那时,你就会产生疑惑:“奶酪”为何会消失了呢?谁动了我的“奶酪”?
6. 读完幽默故事的读后感
我读的是《幽默故事》,我的感受是幽默故事中写出了让孩子怎么样更聪明更快乐更智慧。 幽默故事中有《狼和猎人》中的狼看到了猎人,就直向猎人扑过去,从这儿看狼应该看到猎人就应该走,为什么狼看到猎人就扑了上去了呢?还有狼是怎么遇到猎人的呢? 还有幽默故事中的《说谎比赛》中有一个贵族驾车外出,觉得这个马不好,在这儿看见了一个农夫,两匹马,就要换马,结果贵族只有自己拖车回家了。 最后我想对大家说:做人一定要诚实,善良、可爱、可亲。
7. 影响孩子一生的幽默故事读后感
这两天练车,蛮勤奋的,我就问教练,教练教练,你看我开的咋样,成为马路杀手没问题了吧~教练斜了我一眼,说,就你还马路杀手,比蜗牛快一点,放在公路上,顶多算是个马路障碍!
8. 幽默故事读后感
这个问题有点牛B啊!自己写太累了 在网上找就可以了嘛 下面是我随便在网上找的 (300字左右) 1 读《遥远的岛》有感 在《成长的岁月》的《内心的成长》这个分目录里,有篇名叫《遥远的 岛》的文章,给我们讲述了两个孩子内心成长的故事。 从前有两个孩子,他们一心向往着海上的那个神秘而异彩纷呈的小岛。可是当终于有一天,他们真的踏上这个小岛之后,才发现,这只不过是一片不成样子的荒野。他们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就是曾日夜向往的小岛。他们回家之后一直很难过,也从此不再看这个小岛了。 看了这篇文章之后,我感触很深。从对梦的痴心幻想到逐步认识冰冷的现实,也是成长的一个重要的内容。 每一个人的童年时代,都是梦的季节。小时侯,我们阅读的,是美妙的童话,画的,是无拘无束的想象画,听的,是欢快的儿歌,做的,是无奇不有一心向往的梦。小时侯,在我们的眼里,周围每个人都是笑着的,每个故事都有圆满的结局,天空,可以画成绿色,狮子,不会吃人……一切都是多么美好啊。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的飞逝,我们长高了,长大了,看到的东西多了,也懂得了不少。其实我们有很多梦想,当我们真的涉足期间,却突然大失所望,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比不上人的想象那么美好。我们总会慢慢发现,不是每个人都是笑着的,不是每个故事都有圆满的结局,天空,毕竟还是蓝的,狮子,还是会吃人…… 我想起了以前在作文选上看过的一篇作文。它讲的是作者快小学毕业了,想考上重点中学。一天晚上,作者的妈妈请了重点中学的几位老师到家里来吃饭,并给他们送礼,让他们帮帮忙,让作者“顺利”进入重点中学。作者当时感触很深,也很诧异,重点中学不是只有考好试才能进的吗?为什么有些人学习不好也能进重点中学?大人却对作者说:你是小孩,你不懂。 2 读 《格列佛游记》有感 长假里,我读了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小说以辛辣的讽刺与幽默、离奇的想象与夸张,描述了酷爱航海冒险的格列佛,四度周游世界,经历了大大小小惊险而有趣的奇遇。 游记中小人国、大人国里光怪离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1710年格列佛泛舟北美,巧访了荒岛上的慧因国,结识了具有仁慈、诚实和友谊美德的慧因。在慧因国的语言中没有“撒谎”和“欺骗”这样的字眼,人们更不理解它的含义。他们不懂什么叫“怀疑”、什么是“不信任”,在他们的国度里一切都是真实的、透明的。 格列佛在慧因国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他完全融入这个社会,以致于与暗喻人类的耶胡交往时形成强烈的反差,因为他们总是以怀疑的眼光看待他的诚实,使他感到失落,对人类产生了极度的厌恶。 我很羡慕文中的主人公有幸能到慧因国,慧因国是我们所追求和向往的理想境地,在这里你不需顾虑别人说话的真假,而在现实的世界,有着太多我们不愿看到的事情常常发生:有人用花言巧语骗取别人的血汗钱、有人拐卖儿童谋取暴利、有人甚至为了金钱抛弃自己的亲身父母。难怪我们的老师、长辈从小就教育我们要提高警惕,不要上当受骗。这与我们提倡的帮助他人、爱护他人是很难统一的。当我遇到有困难的人,要伸出援助之手时,我迟疑;当有人替我解围时,我不敢接受。这些都让我内心感到痛苦、矛盾,无所适从。既妨碍了我去“爱”别人,同时也错过了别人的“爱”,在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 我期盼着有一天我们的社会也像慧因国,孩子们的眼中不再有疑虑,教育与现实是统一的。我愿为此付出努力,也希望大家与我一道,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开始做起,让这个社会多一点真诚、少一点虚伪。 3 读完《鲁滨逊漂流记》这本精彩的小说后,一个高大的形象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他就是勇敢的鲁滨孙! 他放弃了富裕而又舒适的生活,厌恶那庸庸碌碌的人生,从而开始了一次与死神决斗的生存大挑战。种种的不幸与困难并没有压倒鲁滨孙,反而使他更加坚强。 鲁滨孙是个伟大的人,坚毅的人,孤身一人在这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生活了27年。他敢于同恶劣的环境作斗争,勤奋劳动,把小岛经营得有条不紊。他在逆境中锻炼了自己,成就了一番不平凡的事业。 这本书教会我们只有坚持才能胜利,只有实干才能让我们摆脱困境,实干比信念更重要…… 我的人生也会随着这本书而起航,在人生的航海中,勇敢前进,永不放弃! 4 〈〈静静的顿河〉〉是肖洛霍夫的代表作,也是二十世纪文学中赢得世界声誉的重要作品,小说以鞑靼村作为哥萨克社会的缩影,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国内战争期间纷繁激烈的巨大历史变迁为时代背景,以哥萨克葛利高里坎坷不平,复杂曲折的一生经历为主线,反映了顿河哥萨克民族在历史转折时期的动荡分化,展现了他们所走过的痛苦的道路,揭示了顿河哥萨克所代表的经历了一次世界大战二月革命,十月革命,以及国内战争的俄国社会的广阔深厚,错综复杂的生活内涵,这部小说是描写顿河哥萨克社会这一特定历史时期激烈动荡与深刻变化的史诗性作品。 当我们把这些诗意盎然的哥萨克人的生活画卷与后边的刀光剑影战争死亡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不能不惊诧作家驾驭体裁的能力。正是这些诗情画意的和平生活的画面与硝烟弥漫,鲜血淋漓的战场景象交融汇合,才构成了〈〈静静的顿河〉〉一个具体,鲜明,丰富,生动的完整协和的艺术总体形象,才完成了这部史诗性作品的主旋律。我们品位小说中那抒情诗歌的哥萨克风情的时候,一定要吧它融会进这个主旋律中去体验。那样,收益将会是很大的. 太多了啊剩下自己搜吧
9. 不会丢的笑话故事读后感怎么写
篇一:乌丢丢的奇遇读后感寒假里我看了一本童话故事书,书名是《乌丢丢的奇遇》。这本书讲述了独脚大侠乌丢丢的奇特经历。从前,有一个耍木偶戏的布袋爷爷,一次他演完木偶戏丢下了木偶独脚大侠的小脚丫。一个叫珍儿的小女孩儿捡到了这个小脚丫,珍儿的一只脚有残疾,走路很困难。为了把小脚丫还给布袋爷爷,珍儿走了很长的路,可是她没有找到布袋爷爷,只好把小脚丫带回了家。珍儿过生日的时候把小脚丫缝在了丑娃娃的身上,丑娃娃立刻活了起来,一蹦一跳地,珍儿给他取名叫乌丢丢。一天夜里,乌丢丢睡在了一辆棉花工厂的卡车上,早上他却来到了吟痴老诗人的家。在吟痴老人的家里,乌丢丢生活得很快乐,可是他也很想念布袋爷爷和珍儿。吟痴老人决定和乌丢丢一起去看望他们。在路上他们经历了很多奇特的事,他们遇见了逆风飞舞的蝴蝶,长着一只脚的蘑菇人,种鸡蛋的小姑娘……在这一路上乌丢丢懂得了爱的重要。后来他们好不容易找到了布袋爷爷的家,可是布袋爷爷已经去世了,乌丢丢难过极了。最后他们又去找珍儿,他们来到珍儿的学校,只见学校变成了一片火海,听到人们呼喊珍儿的声音,乌丢丢立刻跳进火海中,他救出了珍儿,而自己却又只剩下了一只小脚丫。那天夜里,珍儿和妈妈商量要给乌丢丢做一个更漂亮的身体,而乌丢丢却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要把自己变成珍儿
10. 读(青少年必懂的幽默)写读后感
你好! 青少年求知文库·青少年必懂的幽默(精品阅读)》 内容简介: 一年之计在于春。 青少年,正值人生春天,更是读书的黄金期。 读书,犹若一日三餐。餐者,在于长身体。 书者,在于长智慧,长精神。 青少年读书,期于人生奠基,根基越深,后劲越足。 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 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亚特兰蒂斯》读后感1500字左右
《亚特兰蒂斯》内容概要:埃及文明的横空出世,使世人惊愕数载。她像是从哪一处天国中降落下来,没有任何进化过程。经过后世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反复探究,人们越来越多地发现埃及与亚特兰蒂斯之间诸多的相似性,疑点逐渐集中到亚特兰蒂斯。不仅在埃及,当印度传教士在秘鲁看到那种奇特的符号——五颗向外凸出的点时,立即兴奋地断言他们代表“秘鲁和这个世界的四方”时,这一符号直指古代的亚特兰蒂斯帝国……《亚特兰蒂斯》读后感,来自亚马逊网友:小说的情节铺陈需要一个时间跨度。“静静的顿河”需要十几年,丹.布朗需要好几个月;而斯蒂芬.金,一分钟足矣。这本“亚特兰蒂斯之心”我只看了第一部分“LowMeninYellowCoats”,震惊于其卓越的叙事才能。一个本不复杂的故事,写得如此悬疑丛生、饱含深情。只需要一分钟的情节,情感的波涛却汹涌而来,让我难以招架。掩卷而泣:这主人公Bobby,不就是小时候的我,一个居于城市穷人区的少年么?1960年代的风情,就这样跃然纸上,向读者栩栩如生地呈现。有志于写作的朋友,见识一下斯蒂芬.金的魔力吧。当今文坛,若论强大的叙事抒情能力,无人能出其右……亚特兰蒂斯的读后感,来自京东商城的网友:是抱着很大的希望买了这本书看了这本书,但是通本读完后渐渐觉得不知道作者想表达的是什么,一直在引用别人的作品和观念,似乎是一本索引类的书吧,什么观念都有一点,却又没有深入的分析,这本被誉为和《上帝的指纹》在同一高度的书,我并没有感觉到同等的知识量和新颖的观念。看书先看序,《亚特兰蒂斯》的序就已经给看这本书的人一个认识,他的作者从一个学者到政治家,他的书可能涉及的并不单单是一本科学读完。或许有先入为主的概念,总是不停的和其他类似的书比较,总觉得这本书没有和其他类似的书相比,没有前言没有后语,都是分开来的这里选一句那里选一句的,真的感觉好莫名其妙。总觉得不是很好,随便看看还能接受,了解一些比较浅显的知识还是可以的,具体一点深入一点的可能需要买下它引用的所有书籍,然后一本一本的慢慢读,才能明白前言后语之间的那段话是什么意思……
《静静的顿河》是怎么样一部作品,求读后感1500字以上
如果说《战争与和平》是以上层人士眼光来叙说的史诗,那么《静静的顿河》无疑是以下层参与者感受来体验的史诗。 它残酷地剥开每一个英雄表面的粉饰,真实的告诉我们,在伟人们挥斥方遒时,将有多少悲剧发生,无论是历史前进的代价,还是无谓地牺牲。 大地上真正让人动容的是来此最底层的咆哮。 该书是苏联著名作家肖洛霍夫的一部力作。此书共分为四部,从1928年开始直至1940年,共用了12年的时间才创作完成。肖洛霍夫这部处女作一经问世,立刻受到国内外的瞩目,被人称作“令人惊奇的佳作”,“苏联文学还没有遇到同它相比的小说”。此书于1941年获斯大林奖金,1965年肖洛霍夫因此书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苏联作家。 静静的顿河赏析与评论 流淌在俄罗斯广袤的大地上,肖洛霍夫用他那炎炎的南方色彩,为我们描绘着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苏联国内战争期间顿河两岸哥萨克人的生活画卷。小说有两条情节线索,一条以麦列霍夫的家庭为中心,反映哥萨克的风土人情、社会习俗;另一条则以布尔什维克小组活动所触发的革命与反革命的较量以及社会各阶层的政治斗争为轴心。两条线索,纵横交叉,层层展开,步步推进,将读者带进了风起云涌的哥萨克乡村生活,与书中的人物共尝悲欢。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在秋天的下午阅读《静静的顿河》,每次抬眼都能望到阳台外清爽的蓝天,刹那间的心思已经飞到了遥远的顿河边上,我自己化身为头戴制帽脚蹬长靴的哥萨克,四下是如烟的大草原,耳畔响着哥萨克的古歌:“不是犁头开垦出这沃野千里,开出千里沃野的是战马铁蹄,千里沃野种的是哥萨克的头颅,装扮静静顿河的是年轻寡妇……”这是读者阅读的造化,也是小说家的造化,相信此刻如果能够与作者面对面,那么在两个人的对视里必定都是会意的微笑。 顿河之美在于肖洛霍夫用细致入微的笔触描绘出的哥萨克世界,这个世界不是高手匠人那样构建出来的,而是对土地与人的情感宣泄。基于作者对顿河的熟悉,使得他对每一个细节和人物的刻画驾轻就熟,几个主要人物的描写有浑然天成之感,格里高力在白军和红军中的摇摆不定;阿克西尼亚对纯真爱情的执着追求;潘捷莱性格暴躁一言持家但对亲人怜爱交加,娜塔丽娅的善良美丽却性格刚烈。每一件相关事件的发展,你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人在这个时候,就是这样的!而不应该是别的样子的。 哥萨克既是士兵又是农民,士兵在历史上通常扮演的是镇压者的角色,农民则永远处于被压迫者的地位,而在哥萨克人身上,这二者融合的是那么自然。马,酒,枪支……这些元素反复出现在小说中,成为哥萨克人的一部分,既是顿河画卷中的点缀色,有时候又成为小说的主旋律。只有粗犷的民族才于这些词汇连接在一起,当这些词汇成为一个民族的历史符号时,读者就会感知到这个民族的成长之路是从血与火中走来的。这些人物和事物从开篇起,就像山巅初融的雪水,每个哥萨克都是一颗微小的水滴,组合为一体时就迸发出巨大的感染力,读者在阅读时会被这缓慢但不可阻挡的力量推动着,尽情体会哥萨克的粗鲁野蛮、单纯幽默,保守和卑微,会认识一群奴隶的后裔,一群不屈的战士,一群小农意识支配下的农民和无政府主义者,这些人性的魅力贯穿全篇,使得小说成为和谐统一的整体。 按照镜头构建法的分析,《静静的顿河》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算是近景,人物所处的战火烽烟是中景,在这一切的背后的远景,则是绚丽所彩气象万千的顿河风景画,从春天到冬天,肖洛霍夫不厌其烦地描绘着那片博大的土地,每一朵顿河的浪花,每一片草原上的草叶,每一朵苍穹上的繁星,还有春水泛滥中的鱼群,麦浪翻滚中的大雁……只有在俄罗斯民族那样宽广的土地上才能诞生这样的情感,只有这样的土地才能诞生这样的作家。一个蜷缩在城市胡同中作者永远不可能有博大的心胸,他不可能体会到草原之美的,他也永远弄不懂,为什么有的作家会痴迷于描写高天上的流云和草地上的蝴蝶。 有人说过,老舍先生的《茶馆》有一点非常厉害,那就是剧中人物往往只有之言片语但读者却能从这片刻的出场中窥见此人的性格,肖洛霍夫同样具备这样的神来之笔,在顿河中有时候仅仅是一个简短的感叹,就能勾勒出一个人物的速写。俄罗斯小说家一向是擅长对话描写,肖洛霍夫的《顿河》也不例外,在这里我想说到另一位俄罗斯作家妥斯脱耶夫斯基,与之相比较,妥斯脱耶夫斯基推理式的对话就显得拖沓和枯燥。肖洛霍夫出身乡村,对乡村俚语方言的运用,大量的哥萨克歌谣穿插其间,或悲或喜,信手拈来,神韵自成。因为作者的心属于那片土地,因为作者爱那片土地,所以,无需取巧,一切尽在掌握中。而读者应该感谢的除了肖洛霍夫,还有译者。王小波说,最好的文章是译文。我深以为然。我先后买过两个版本的《静静的顿河》,人民文学出版社版本的显然不如漓江出版社这一版,漓江版的译者力冈,据说是翻译俄文的权威,单从这本书的翻译上来看,权威是肯定的。他译出了小说的神韵,也译出了哥萨克人的灵魂。 我一直认为,当小说脱离了土地,脱离作者所赖以生存的根基,脱离民族性,地域性,脱离了作者的本体性,那么,小说就已经死亡。一篇中国人的小说读起来像美国人写的,一个日本人的情感看上去更像一个印度人的,这这样的小说是失败的。人本小说根本上讲是对小说的背叛,一个人从降生时起,他就不可能没有国籍,没有地域性,对于一个中国作家来说,他(她)首先是中国人,其次才是人,泛人性论同样是对人性的亵渎。 美有内在统一的本质,又以千姿百态的表象展现出来,雨打芭蕉是美,金戈铁马也是美。当然,这取决于读者主观的审美情趣,审视一种风格的文字,宛如看风景,比如大漠黄沙,一个旅行者看到的是发自内心的赞叹:浩瀚、苍凉、雄浑等等,而一个生活在沙漠中的土著,必然抱怨自己所处的穷山恶水,这不是矛盾,只是观看者所用的角度不同。我姑且把自己当成一个顿河边上的旅行者。 诚然,《静静的顿河》一书使用的是现实主义手法,在它获得诺贝尔奖的颁奖词中,瑞典人也提到:“肖洛霍夫在艺术创作中并没有什么创新……现实主义这一手法,与后来的小说创作艺术出现的一些模式比显得简单而质朴……”我以为,小说的终极目的在于表现小说家想表现的思想,传达小说家想传达的观点,讲述小说家想讲述的故事。当小说最终产生了力量,使读者产生了共鸣,让作者完成了自己的任务,那么创作这个小说所用的艺术手法就是成功的,就是胜利的,无所谓现实主义或现代主义,小说是表达思想,宣泄情感,而不是买弄技巧,以金庸小说里的人物为例,黄药师武功的奇巧华丽可以成为大师,郭靖的敦厚凝重也可以自立一家。 现实主义过时了吗?没有,每一种现代主义离开了现实主义都会成为无根之水,成为空中楼阁。小说不是隐藏,不是让读者在迷宫里晕头转向,也不是让读者赞叹建筑迷宫者有多么高超的手艺,更不是小说家躲在斗室中的孤芳自赏。作为小说家任性的肆意妄为和心血来潮,产生了这样那样的实验,这些实验令人尊敬,但到今天,没有一种小说手法的成就能够超越现实主义,也没有一种现代技巧能够构建起《顿河》这样一部宏大的哥萨克史诗。 瑞典老人们对《顿河》获得诺贝尔奖的决定时指出,“肖洛霍夫在描写俄罗斯人民生活中一个历史阶段的顿河史诗中所表现的艺术力量和正直。”在六十年代的前苏联,今天,我们回过头来审视处在那个时代那个国家中的作者,在那时,能够不娇柔不做作不掩饰,能够以正直的决心和正直的良心来描写真实的人性之美,站在与《日瓦戈医生》《古格拉群岛》的同等意义上,肖洛霍夫和《静静的顿河》理应获得读者更多的尊敬。 当一个作家从内心归属于一片土地时,他的血液里就流淌着那片土地的精神、传奇、风采、历史及其崇高的形象,而那片土地所传达给他的某种特殊启示,将凝聚成这个作家毕生赖以表达的字符,在他的这些字符里所传达出来的,是那种最擅长抒发心灵和情感之美的语言,他不是从世界文学的潮流中,不是从书架上的字纸堆里,而是从炎热的夏天、寒冷的冬天、长葡萄的平原或积雪的高山之间获取灵感,获取文字的力量和决心,只有对土地的眷恋和心有所属,他的文字才能如此从容不迫和富有个性。 肖洛霍夫简介: 米哈伊尔·亚历山德洛维奇·肖洛霍夫1905年5月11日(24日)生于顿河畔维奥申斯卡亚镇(在今罗斯托夫州维奥申斯卡亚区)克鲁日林村的—户农民人家;父亲是梁赞州人,靠在买来的哥萨克土地上种粮食为生,他还是地主管家,管理着一家蒸汽面粉厂。肖洛霍夫在教会学校和普通中学学习。参加过国内战争,在征粮队服过役。 1922年底肖洛霍大来到莫斯科。他干过搬运工、杂工和文书。1924年,杂志上登出肖洛霍夫的短篇小说,后来这些作品被集结成册,收录在作品集《顿河故事》和《浅蓝的草原》(1926年)中。 肖洛霍夫早期作品的主题是顿河地区的国内战争、残酷的阶级斗争和人在农村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这些短篇小说成为20年代前期苏联文学引人注目的现象。小说《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1925年)、《别人的血》(1926年)和《蛀孔》(1926年)表现了作者在尖锐的社会和日常冲突中揭示现实真相和深入把握人物内心活动的能力,以及竭力将情感世界与现实生活融为一体的特点。 1924年肖洛霍夫丹返回顿河的维奥申斯拉亚镇,并在那里长期居住。他开始写作《静静的顿河》(1928年-1940年)这部位作家带来世界声誉的小说。该作品描写了一次世界大战和国内战争时期顿河流域哥萨克人的生活。着力展现了民族和个人在革命中的命运。《静静的顿河》在实践上跨越了俄罗斯最重要的十年(1912-1922年),《被开垦的处女地》(1932-1960年)则讲述了发生在1930年的故事,反映了革命给农民生活带来的转折。 卫国战争时期,肖洛霍夫当上了一名战地记者。在战争的头几个月,他的《顿河上》、《在南方》和《哥萨克人》等随笔就见诸期刊或单独发表。短篇小说《仇恨的科学》(1942年)声名远播。1943年-1944年开始登载小说《他们为祖国而战》(1969年发行了新版本)的章节。 力求史诗般的再现民族命运是肖洛霍夫的天生才能。人民在卫国战争中的功勋也决定了为完成的小说《他们为祖国而战》的情节构成和情绪风格。和平但不失紧张的劳动生活,战士们短暂的喘息和突如其来的战斗,这两种反差极大的画面交替出现,作家得以再现作战民众的统一面貌。 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1956—1957年)是文坛令人瞩目的大事。小说讲述了战争给个人生活带来的悲剧故事,这场战争同时是对民族、国家和个人的历史考验。作者只从安德烈·索科洛夫的生活中截取了可能使人了解与悲剧事件相关的人物命运的片断。作家通过这一片断表现了人与战争的关系,以及和平与法西斯的水火不相容。这个复杂的、具有历史寓意的核心思想也决定了小说的诗体风格。小说的几大“主题形象”(作者的经历——主人公的际遇——人在战争中的命运等等)清晰地跃然纸上,第一人称主人公和第三人称叙述者作者的心声自然流畅地转换。安在烈·索科洛夫的遭遇不仅反映了战争的极大罪恶,还阐释了一个贯穿小说的乐观的主题——对善良、人性和建立功勋的信念。 战后,肖洛霍夫发表了一系列政论文章:《祖匡颂》、《战斗在继续》(1948年)、《光明与黑暗》(1941年)、《刽子手无法避开人民的法庭!》(1950年)等,麦达了反对持冷战思想的人的观点。 在肖洛霍夫的理解中,文学与生活的联系首先是作家与人民的联系。他在第二届作家代表大会上说,书本是“折磨人的东西”。他在演说中多次重复的观点是,作家应当学会讲真话,无论它有多么残酷,评价艺术作品时应首先从历史真实的观支出发。肖洛霍夫认为,只有服务于人民利益的艺术才有生存权。米哈伊尔·肖洛霍夫的创作受到了应有的评价。他的作品被列入俄罗斯经典文学名著当之无愧。
《静静的顿河·肖洛霍夫》原文|读后感|赏析
【作品提要】
在顿河南岸的鞑靼村里,住着麦列霍夫一家人。父亲潘苔莱·普洛珂菲耶维奇脾气暴躁,母亲勤劳能干。大儿子彼得罗长得像母亲,妻子妲丽亚是个泼辣 *** 的美人儿。小儿子格里高力则长得像父亲,他比哥哥小六岁,年轻英俊又热情勇敢,结了婚却和有夫之妇阿克西妮亚相爱并离家私奔。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格里高力应征入伍,骁勇善战,获得十字勋章。不久,他受伤回乡休养,发现阿克西妮亚与地主少爷私通。一气之下,格里高力抛弃她,回到家中与妻子重归于好。此后在动荡的时局中,格里高力看不清真理的方向,痛苦地在红军与白军、革命与反革命间游移、徘徊。短短四五年间,他两次参加红军,三次投身反革命叛乱。战争彻底改变了格里高力一家的生活。他的父亲、母亲、妻子、哥哥、嫂嫂相继死去,只剩下一对幼小的儿女由阿克西妮亚抚养。为了逃避革命政权的惩罚,格里高力不得已加入了佛明匪帮。逃亡途中,阿克西妮亚不幸中弹身亡。格里高力像幽灵一样在森林村野游荡,最后怀着痛苦绝望的心情回到家里。
【作品选录】
等到格里高力和阿克西妮亚跟杜尼娅告过别,亲过一直没有醒的孩子们,走到台阶上的时候,天刚蒙蒙亮。他们来到河边,顺着河边走到拴马的沟里。
“以前咱们到亚戈德庄上去,就是这样走的,”格里高力说。“不过那时候你拿的包袱大一点儿,而且咱们都还年轻……”
心花怒放的阿克西妮亚从旁边看了格里高力一眼。
“可是我还害怕: 这恐怕是做梦吧?把你的手给我,叫我摸摸看,要不然我还不相信呢。”她轻轻地笑起来,一面走,一面靠在格里高力的肩膀上。
他看到她那哭肿了的眼睛闪着幸福的光芒,看到她的两腮在朦胧的晨曦中泛着灰白色。他亲热地笑着,心里想:“说走就走,就像是去串门子一样……她什么也不怕,真是一个好样的女子!”
阿克西妮亚好像是在回答他心里的话,说:
“你看,我就是这样……你就像是对一只小狗吹了一声口哨,就跟着你跑了。格里沙,我这样听话,因为我爱你、想你呀……我就是舍不得孩子们,就我自己来说,我连哼都不会哼一声。你上哪儿,我就上哪儿,就是去死我也情愿!”
两匹马听见他们的脚步声,轻轻嘶叫起来。天很快地放亮了。东方天边已经隐隐露出粉红色。顿河上升起晨雾。
格里高力解下马来,扶着阿克西妮亚上了马。马镫系得长了一些,阿克西妮亚的脚踩上去很不稳实。他恨自己事先想得不周到,把马镫皮带挽了挽,就跳上另一匹马。
“跟我走,阿克秀莎!咱们出了沟,就放马快跑。颠一点儿,不要紧。你别松缰绳。你骑的这匹马不大喜欢松缰绳。小心波棱盖儿。这马有时候淘气,咬波棱盖儿。好,走吧!”
离干谷有八俄里。不大的一会儿工夫,他们就跑完了这段距离,太阳出山的时候,他们已经来到树林旁边。格里高力在树林边上跳下马来,又扶着阿克西妮亚下了马。
“喂,怎么样?没有骑惯马,乍一骑够呛吧?”他笑着问道。
跑得满脸通红的阿克西妮亚闪了闪两只黑眼睛。
“挺好嘛!比步行好多了。不过我的腿……”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你转过脸去,格里沙,我要看看我的大腿。腿上的皮有点儿疼呢……恐怕是磨破了。”
“没关系,会好的,”格里高力安慰她说。“你多少活动活动,要不然腿要打哆嗦的……”他带着亲热的开玩笑神气眯缝起眼睛,说:“嘿,你真不简单呀!”
他在洼地里选定了不大的一块空地,说:
“这就是咱们的宿营地了,来吧,阿克秀莎!”
格里高力卸了马鞍,绊起马腿,把马鞍和武器放到树棵子底下。青草上落了浓浓的一层露水,青草因为罩上了露水,变成了灰白色,但是在朦胧的晨雾还没有散尽的斜坡上,青草还泛着幽暗的蓝色。橙黄色的野蜂在半开的花苞上打盹。百灵鸟在草原上空歌唱,鹌鹑在庄稼地里,在芳香的野花丛里一声声地高叫:“该睡了!该睡了!该睡了!”格里高力把一丛小橡树棵子旁边的青草踩了踩,头枕着马鞍,躺了下来。鹌鹑打架的一阵阵叫声、百灵鸟那使人沉醉的歌声、从顿河那边一夜没有凉下来的沙地上吹来的暖风——这一切都在催人入睡。一连几夜没有睡的格里高力,实在该睡了。鹌鹑劝他睡,他也实在困了,于是闭上了眼睛。阿克西妮亚坐在旁边,一声不响,若有所思地用牙齿撕着香甜的淡紫色花瓣。
“格里沙,这儿不会有人来抓咱们吧?”她用野花的秆儿划着格里高力那胡子拉碴的腮帮子,小声问道。
他好不容易从昏睡中醒过来,沙哑地说:
“草原上一个人也没有。这会儿正是没有人的时候。我要睡一会儿,阿克秀莎,你看着马。等会儿你再睡。我困死了……要睡了……已经四天四夜没睡了……以后再说话吧……”
“睡吧,心肝儿,好好睡吧!”
阿克西妮亚俯下身去看着格里高力,把披散在他的额头上的一绺头发撩开,轻轻亲了亲他的腮帮子。
“我的心肝儿,格里什卡,你头上这么多白头发呀……”她小声说。“你大概是老了吧?不久以前你还是一个小伙子呀……”她带着想笑又笑不出的忧郁神情仔细看了看格里高力的脸。
他睡着,微微张着嘴,均匀地呼吸着。他那尖儿晒成了焦黄色的黑睫毛微微哆嗦着,上嘴唇轻轻动着,露出密密实实的白牙。阿克西妮亚仔细看了看他,这才发现,分别了这几个月,他的模样变得太厉害了。在她的心上人的眉毛中间那几道很深的横纹里,在嘴唇的纹丝里,在尖尖的颧骨上,都流露着一种冷峻的、几乎是残酷的表情……于是她才第一次想到,他在打仗的时候,骑着马,拿着出鞘的马刀,那样子一定是很可怕的。她垂下眼睛,瞥了一眼他那一双虬筋盘结的大手,不知为什么叹了一口气。
深夜里,月亮升上来的时候,他们离了干谷。过了两个钟头,他们从高地上下来,来到旗尔河边。秧鸡在草地上吱吱喳喳,青蛙在芦苇荡里呱呱乱叫,野鸭子在远处低声哼哼。
河边是一大片果园,在夜雾中显得阴森森、黑沉沉的。
格里高力在离小桥不远处勒住马。村子里静悄悄的。格里高力用靴后跟踢了踢马,把马头拨向一旁。他不想从桥上过去。他怀疑这种寂静,怕这种寂静。他们在村边趟水过了河,刚刚拐进一条小胡同,就从沟里冒出来一个人,接着又出来三个人。
“站住!什么人?”
格里高力听到吆喝声,就像挨了一棒似的,哆嗦了一下,就勒住了马。他迅速地镇定了一下,就大声回答说:“自己人!”接着就一面急转马头,一面小声对阿克西妮亚说:“向后转!跟我跑!”
这是刚来到这里宿营的一支征粮队的四名哨兵。四个人一声不响、不慌不忙地朝他们走来。有一个人站下来抽烟,划着了火柴。格里高力使劲抽了阿克西妮亚的马一鞭。那匹马往前一冲,就飞跑起来。格里高力趴到马脖子上,跟在后面跑起来。有几秒钟静得叫人难受,接着就是一阵像打雷一样的乱枪声,一闪一闪的火光划破了黑暗。格里高力听到的是猛烈的子弹啸声和拉得长长的吆喝声:
“开枪——枪!……”
格里高力在离小河一百丈远的地方追上了大步飞跑的灰马,等两匹马跑齐了,他大声喊道:
“趴下,阿克秀莎!趴低点儿!”
阿克西妮亚勒了勒缰绳,就朝后仰了仰,向一旁倒去。格里高力急忙扶住她,要不然她就跌下去了。
“你受伤了吗?伤在哪儿?快说嘛!……”格里高力沙哑地问道。
她一声也不响,越来越沉重地朝他的胳膊上倒下去。格里高力一面跑着,把她搂到自己怀里,一面气喘吁吁地小声说:
“我的天啊!你说一句话也好啊!你这是怎么啦?!”
但是他没听到默默无言的阿克西妮亚说一个字,没听到她哼一声。
在离村子有两俄里的地方,格里高力急转弯离开大路,来到一条沟里,下了马,抱起阿克西妮亚,小心翼翼地放在地上。
他脱下她身上的厚布褂子,撕开她胸前的印花布小褂和汗衫,摸到了伤口。子弹打进了阿克西妮亚的右肩胛骨,打碎了骨头,又斜着从右锁子骨下面穿了出来。格里高力用血糊糊的、哆哆嗦嗦的手从鞍袋里掏出自己的一件干净衬衣和一个急救包。他抱起阿克西妮亚,用膝盖支住她的脊背,给她包扎起伤口来,想堵住锁子骨下面往外直涌的血。衬衣布片和绷带很快就黑糊糊的,湿透了。阿克西妮亚那半张着的嘴里也往外冒血,喉咙里咕噜咕噜直响。格里高力吓得要死,他明白,一切都完了,他这一生中能够发生的最可怕的事情已经发生了……
他抱着阿克西妮亚,顺着陡峭的沟坡,顺着荒草萋萋、到处是羊屎的小路,小心翼翼地朝沟底走去。她那软软地搭拉下来的头趴在他的肩膀上。他听得见阿克西妮亚的咝咝的、直打呛的呼吸声,感觉得出一股股热血从她的身上流出来,嘴里的血往他的胸膛上直流。两匹马也跟着他来到沟底。它们打着响鼻,叮叮当当地晃荡着嚼子,吃起肥茁茁的青草。
黎明以前不久,阿克西妮亚死在格里高力的怀里。她一直没有清醒过。他一声不响地亲了亲她那冰凉的、流血流咸了的嘴唇,小心翼翼地把她放在草地上,站了起来。好像冥冥中有一种力量当胸撞了他一下,他往后倒退了几步,仰面栽倒了,但是他马上惊骇地跳了起来。他又一次栽倒,光脑袋咚的一声碰在石头上。后来他索性跪着,从鞘里抽出马刀,挖起坟坑来。土地湿乎乎的,很容易挖。他急着要挖好,可是喉咙里憋得喘不上气来,他为了好喘气,把身上的小褂撕开。黎明前的凉气冰得他的汗漉漉的胸膛凉丝丝的,他挖起来不那么吃力了。他用手和帽子把土往外捧,一分钟也不休息,但是等他挖成一个齐腰深的坟坑,还是费了不少时间。
他在明媚的朝阳下,把自己的阿克西妮亚埋葬了。在坟坑里,他把她那两条已经泛出死白色的黑糊糊的胳膊十字交叉地放在胸前,又用头巾盖住她的脸,免得土粒落进她那半睁着的、一动不动地望着天空、已经昏暗了的眼睛。他和她告了别,心里认定,他们离别不会很久了……
他用手掌把坟包上的黄土仔细拍平了,低下头,轻轻摇晃着身子,在坟前跪了老半天。
现在他不必着忙了。一切都完了。
在灰尘弥漫的旱风中,太阳渐渐升到土沟的上空。阳光把格里高力的没戴帽子的头上那密密的白发染成银色,阳光在他的灰白的、僵得十分可怕的脸上不停地晃动着。他抬起头来,好像是从一场噩梦中醒来,看到头顶上是黑黑的天空和亮得耀眼的黑黑的太阳。
初春时候,等积雪化尽,在雪下埋了一个冬天的枯草也干了,草原上常常烧起春天的野火。春风吹着野火像一条条流水似的流开去,贪婪地吞食着干枯的梯牧草,掠过一片片高高的驴蓟,横扫褐色的艾蒿,在洼地上弥漫开来……过后很久,草原上烧焦和干裂的土地都散发着焦糊气味。四周的嫩草绿油油的,无数百灵鸟在草原上空的蓝天里歌唱,北飞的大雁在嫩绿的草地上打食儿,前来过夏天的小鸨在做窝儿。可是在野火烧过的地方,烧焦的、死沉沉的土地还是黑不溜秋的。鸟儿不在这里做窝儿,野兽走到这里要绕着走,只有到处游荡的疾风从这儿飞过,把灰白色的灰烬和焦糊的黑尘土刮得远远的。
格里高力的生活就像野火烧过的草原一样黑了。他失去了他心爱的一切。残酷的死神夺去了他的一切,毁坏了他的一切。只剩下两个孩子。但是他还战战兢兢地撑持着,好像他那实际上已经毫无意义的生命对于他和别人还有些价值似的……
他埋葬了阿克西妮亚以后,毫无目的地在草原上流浪了三天三夜,既不回家,也不上维奥申去自首。到第四天,他把马扔在霍派尔河口乡的一个村子里,渡过顿河,徒步朝司拉晓夫橡树林走去,四月里佛明匪帮就是在这里的树林边上第一次被打垮的。那时候他就听说橡树林里住着很多逃兵。格里高力因为不愿意回到佛明那里,所以就去找逃兵。
他在大树林里游荡了好几天。他饿得难受,但是又不敢到有人家的地方去。阿克西妮亚一死,他失去了理性,也失去了胆量。他听到树枝折断声、密林里的窸窣声、夜里的鸟叫声,都会感到恐怖和惊慌。格里高力吃的是没有熟的草莓、一些很小的蘑菇、榛树叶,实在饿得够呛。第五天晚上,他在树林里遇上几个逃兵,逃兵把他带到他们住的土窑里。
他们一共有七个人。都是附近几个村子里的老百姓,从去年秋天开始征兵的时候,就在树林里住下来了。他们住在一座很大的土窑里,就像居家过日子一样,差不多什么东西都不缺。夜里他们常常回家去看看;回来的时候,就带些面包、干粮、小米、面粉、土豆,有时候就去别的一些村子里偷一两头牲口,所以吃肉也不困难。
有一个逃兵,以前在第十二哥萨克团里当过兵,认识格里高力,所以没费什么周折就把他收留下来了。
格里高力算不清过了多少苦闷、冗长的日子。在十月以前,他在树林里马马虎虎能过得下去,可是等到落起秋雨,接着又冷起来,他就空前强烈地想念起孩子和家乡……
为了凑付着打发日子,他整天整天地坐在土炕上,用木头剜勺子,做木碗,用软石头雕刻玩具小人和动物。他尽量什么都不去想,尽量不让毒害心情的乡愁闯入心中。白天他能够这样,但是在漫长的冬夜里,他不能不愁思苦想,百感交集。他在土炕上翻来翻去,往往很久不能入睡。白天里,土窑里的人谁也没听到他说过一句苦恼的话,但是夜里他常常打着哆嗦醒来,用手在脸上不住地擦着: 他的两腮和半年没刮过的浓浓的大胡子都湿漉漉的,流满了眼泪。
他常常梦见孩子们,梦见阿克西妮亚、母亲和其他几个已经不在人世的亲人。格里高力的一生已经过去,而过去的一生就像一场短短的噩梦。“要是能再回家乡一趟,看看孩子们,那时候就是死也不怕了,”他常常这样想。
快到春天的时候,有一天,丘玛柯夫忽然来了。他身上直到腰部都湿透了,但是他依然精神抖擞,忙手忙脚的。他在炉旁把衣服烤干了,也烤了烤身子,便爬到炕上挨着格里高力坐了下来。
“麦列霍夫,自从你离开我们以后,我们可是逛荡够了!到过阿斯特拉罕,也到过加尔梅克草原……逛遍了东南西北!杀的人就没有数了。他们把亚可夫·叶菲莫维奇的老婆抓了去当人质,把他的家产也没收了,所以他就发了疯,下命令要杀一切给苏维埃 *** 当差的人。于是就接连不断地杀起人来: 教师也杀,各种各样的大夫也杀,农艺师也杀……什么他妈的人都杀!可是现在我们完了,全完了,”他还冷得缩着脖子,叹着气说。“头一次是在济山镇附近打垮我们的,一个星期以前,又在索伦内附近收拾了我们。夜里从三面包围了我们,只留下通山上的路,可是山上的雪齐马肚子深……天蒙蒙亮就用机枪一扫,全完了……把所有的人都扫光了。只有我和佛明的儿子两个人逃脱了性命。佛明从去年秋天就把达维德卡带在身边了。亚可夫·叶菲莫维奇本人也阵亡了……我亲眼看着他死的。头一颗子弹打在他的腿上,打穿了波棱盖儿,第二颗子弹打在头上,从头上划过去。他从马上摔下来三次。我们停下来,把他扶起来,扶上马去,可是他跑了没有多远,就又摔了下来。第三颗子弹又打中了他,打在腰上……我们就把他扔下了。我跑出有一百丈远,回头看了看,有两个骑马的人正在用马刀砍躺在地上的佛明呢……”
“这不稀奇,必然是这种下场,”格里高力冷淡地说。
丘玛柯夫在他们的土窑里住了一夜,第二天早晨就向他们告别。
“你上哪儿去?”格里高力问道。
丘玛柯夫笑着回答说:
“去找便宜活儿干干。你是不是跟我一块儿去?”
“不,你一个人去吧。”
“是啊,咱们过不到一块儿呀……麦列霍夫,你干的活儿,剜勺子剜碗,我可是看不中,”丘玛柯夫用嘲笑的口气说,又摘下帽子,鞠了个躬,说:“耶稣救主,诸位老老实实的绿林好汉,谢谢你们的盛情,谢谢你们的招待。叫上帝赏给你们一些快活日子吧,不然的话,你们这儿可是太没有味道了。你们住在树林里,对着破车轮子祷告,这算过的什么日子呀?”
格里高力在他走了以后,又在树林里过了一个星期,然后就收拾了收拾要走。
“要回家吗?”一个逃兵问他。
格里高力微微笑了笑,这是他来到树林里以后第一次笑。
“回家。”
“等到春天再走吧。五月一号要大赦了,那时候咱们再散伙吧。”
“不,我不能等了,”格里高力说过,就和他们告别了。
第二天早晨,他来到鞑靼村对面的顿河边。他朝着自家的院子望了半天,因为又高兴又激动,脸都白了。然后摘下步枪和挂包,从挂包里掏出针线包、麻线、一瓶擦枪油,不知为什么还数了数子弹。子弹一共是十二夹子,另外还有二十六颗零散的。
在一处陡崖边,岸边的冰已经化了。碧绿的河水拍打着河岸,冲击着周围针刺状的冰凌。格里高力把步枪和手枪都扔到水里,然后把子弹撒出去,又在大衣襟上仔细擦了擦手。
在村子下面,他踩着已经化得千疮百孔的三月的青色残冰,过了顿河,大踏步朝自己的家走去。他老远就看见米沙特卡在河边的斜坡上,好不容易控制住自己,才没有朝米沙特卡跑去。
米沙特卡正在敲石头上的冰溜,扔着玩儿,仔细看着青青的碎冰往坡下滚。
格里高力走到坡前,气喘吁吁地、沙哑地唤了唤儿子:
“米申卡!……好孩子!……”
米沙特卡惊骇地看了看他,就垂下了眼睛。他认出这个满脸胡子、样子很可怕的人就是他的父亲……
格里高力在树林里夜间想起孩子们的时候小声说过很多温柔、亲热的话,现在那些话全从脑子里飞走了。他跪下来,亲着儿子的冰凉的、红红的小手,只是用结结巴巴的声音一遍又一遍地喊:“好孩子……好孩子……”
然后格里高力抱起儿子,用干干的、热辣辣的眼睛如饥似渴地看着儿子的脸,问道:
“你们在家里怎么样?……姑姑、波柳什卡都好吗?”
米沙特卡还是没有看父亲,小声回答说:
“杜尼娅姑姑很好,可是波柳什卡秋天就死了……害白喉病死的。米沙叔叔当兵去了……”
还算好,格里高力在不眠之夜里幻想的不多的一点儿东西,现在得到了。他站在自家的大门口,手里抱着儿子……
这就是他这一生仅剩的东西,有了这东西,他还感到大地,感到这广阔的、在寒冷的阳光下闪闪发光的世界是亲切的。
(力冈 译)
【赏析】
《静静的顿河》是苏联著名作家肖洛霍夫的一部力作。此书共分为4部,作家从1928年开始直至1940年,共用了12年的时间才完成创作。肖洛霍夫这部处女作一经问世,立刻受到国内外的瞩目,被人称作“令人惊奇的佳作”。此书于1941年获斯大林奖金,肖洛霍夫因此书于196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苏联作家。
《静静的顿河》描绘了1912年至1922年间两次革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和两次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苏联国内战争)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顿河两岸哥萨克人在这10年中的动荡生活,广泛地反映了哥萨克独特的风土人情,哥萨克各个阶层的变化,广大哥萨克人在复杂的历史转折关头所经历的曲折道路,以及卷入历史事件强大漩涡中的主人公格里高力的悲剧命运。
这部小说场景宏伟,画面生动;气势雄浑的战争和革命场面与细腻的日常生活场面相互转换,风景描写与人物心理变化彼此衬托;众多人物及其命运在历史事件的错综复杂中得到了深刻表现。其中最大的成就是塑造了格里高力的复杂形象。小说复杂而曲折的故事以他生气勃勃的登场开始,以他痛苦、孤寂的下场结束;纷繁复杂的内容通过他坎坷、艰难直至最后毁灭的一生而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他的形象得到多方面的、深入细致的描写,在他身上倾注着作者全部的人生思索和艺术 *** 。
格里高力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正面人物或反面人物。他只是凭着自己的朴素的直觉和情感来判断是非,决定怎么做。这个性格直爽、为人坦诚、行为粗鲁而又不乏柔情的年轻哥萨克,村子里有那么多姑娘不去找,偏偏爱上了邻居的妻子——有夫之妇阿克西妮亚,做出了传统道德不能容忍的事情。可他对阿克西妮亚的爱又是那么动情、真挚、刻骨铭心,让人既感动又同情。本书节选的是格里高力最后一次带着阿克西妮亚出逃的场景。尽管是出逃,可是格里高力一路上小心地保护、体贴着他心爱的人: 不仅扶她上、下马,而且嘱咐她骑马时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尤其是阿克西妮亚中弹后,格里高力的一系列行动更是将他炽热的爱发挥到了极致。埋葬的时候,他“用头巾盖住她的脸,为了免得土粒落进她的半闭着的、一动不动地对天空望着、已经渐渐黯淡下去的眼睛。他和她告了别,坚决地相信,他们的离别是不会很长久的……”
在战争中,格里高力勇猛地为沙皇战斗,为哥萨克的荣誉战斗,可是在接踵而来的时代激变中他却造了沙皇的反,投向红军,时隔不久又投奔白军,成了暴动的白军师长。这样的反反复复、出尔反尔让理论家的标签哪一个对他都不适用。然而,正因为他的动摇,才表现出一位哥萨克英雄勇于探寻真理的勇气。事实证明,并不存在“第三条道路”,格里高力注定以悲剧收场。通过这个人物,肖洛霍夫充分展现了“人的魅力”和“人的命运”两大主题。
除了男主人公格里高力之外,勇敢、高傲、性感、迷人的阿克西妮亚也是作者钟爱的人物之一。虽然是以不贞的身份出现,但她与格里高力的爱情故事贯穿小说始终,是整部小说最重要的线索,也是全书最具魅力的篇章。在经历了那么多波折和苦难之后,她的死成为全书最为悲怆的一幕。她不单是格里高力心中的偶像,也是作家本人心中的偶像。经过作家的笔墨,她不仅成了《静静的顿河》中最为迷人的女性,而且成为了俄苏文学史上最为迷人的女性形象之一,被誉为是“哥萨克的安娜·卡列尼娜”。
肖洛霍夫是顿河草原的写生画家,是一位善于描写风景的艺术大师。他栩栩如生地描绘了顿河大草原绚丽多彩的优美景象,展现了大自然千姿百态的迷人风光。与此同时,肖洛霍夫通过景物描写,借景抒情、以景托情、情景交融,制造出特殊的艺术意境和气氛,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力量。此刻的景完全是人物心中的景,是人物心理直接的外射。节选部分中的几处景物描写就是很好的例证。一开始,格里高力带着阿克西妮亚出逃,这对历尽艰难曲折的昔日情侣终于又走到一起了,重新拣起了往日的旧梦。于是,我们看到的是: 草上落满了露水,草被露水一打变成了灰色,但是在斜坡上还有的地方隐藏着清晨的半昏暗状态,山坡上反射出了暗淡的浅蓝光亮。许多橘黄色的大蜂正在半开的花瓣上打盹。云雀在草原的上空鸣叫,鹌鹑在庄稼里、在草原上的各种香喷喷的草里连续地咕咕叫着。可是没有走多远,他们就被征粮队的哨兵发现了,此时水鸡在草地上鸣叫,青蛙在河湾的芦苇里面咯咯乱闹,麻雀在远远的地方沙哑地哼哼。小河边上是连绵不断的花园,看起来是雾沉沉、黑压压的一大片,烘托出一种不祥的预感。不久之后阿克西妮亚不幸中弹身亡。突然降临这种意想不到的灾难,格里高力内心的痛苦和绝望无疑是极强烈的,同样四周的大地和天空也随之变色:“在灰尘弥漫的旱风中,太阳渐渐升到土沟的上空。阳光把格里高力的没戴帽子的头上那密密的白发染成银色,阳光在他的灰白的、僵得十分可怕的脸上不停地晃动着。他抬起头来,好像是从一场噩梦中醒来,看到头顶上是一片黑色的天空和亮得耀眼的黑黑的太阳。”这里“黑色的天空”和“黑黑的太阳”对自然的景象来说是不真实的,但对格里高力的心理来说则是最真实不过了。
小说的叙述手法,就像哥萨克古老的民歌或史诗一样苍凉、寥廓、浑郁,回荡着命运亘古不变的沉重脚步,但又体现出人类平静面对的勇气。整部作品凝注着历史的深沉感和人生的悲剧意味,但作者的笔墨相当内敛,没有丝毫的纵逸。这点在节选部分也表现得相当典型。旧爱新欢的重逢,应当有多少的欣喜;新的生活的冒险,应当有多少的期盼;而心爱之人的猝死,又有多少痛楚与悲怆;思乡之愁和亲子之情,同样也缠结心中,难以排解……但我们看到,小说的语调却是那样沉稳和平静,就像浩荡而去的顿河,尽管倾诉着一切,又包容着一切。这是作品的魅力所在,也是作家的功力所在。
(余嘉、张弘)
《静静的顿河》 读后感优秀作文
寒假到了,初中生们除了玩和写作业,还能怎么过呢?给自己找本书看看吧,通过阅读好的书籍,提升阅读能力,开拓眼界。以下是我分享的关于《静静的顿河》 的 读后感 ,希望大家喜欢。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文章 的开头:麦列霍夫家的院子在村子的尽头。牲口圈的两扇小门朝着北面的顿河。在长满青苔的灰绿色白垩巨石之间有一条八沙绳长的坡道,下去就是河岸:遍地是珠母贝壳,河边被水浪冲击的鹅卵石形成了一条灰色的曲岸。再过去,就是微风吹皱的青光粼粼的顿河急流。东面,在用红柳树编成的场院篱笆外面。是黑特曼大道,一丛丛的白艾,马蹄践踏过的、生命力顽强的褐色车前草;岔道口上有一座小教堂;教堂后面,是飘忽的蜃气笼罩着的草原。南面,是白垩的山脊。西面,是一条穿过广场、直通到河边草地去的街道。
对了,就是这个开头,不用看了,这本书应该就不会差到哪里去。为什么,首先就是这文字非常顺,读起来口齿生香。另外你看下文章的描写语言,一开始就采用拉镜头的手法,远近结合当中的味道非常足。这种在空间上选取跳脱的能力就不是一般作家能够控制的。另外,作家毕竟是要写一部史诗一样的作品,所以注意下他选取的景物,基本都是比较大气的东西。在这段之后文章才开始走向关于人物的。但是文章没有直接就进入到主人公的描写当中,而是描写了一段长远的历史,这非常有趣,因为这段事情根本就和文章没有关系,甚至说你就把这段文字给删掉也不会影响读者对文章的理解。可是作者为什么花费苦心去写这样的一段历史,而且放在开头?要知道这样的文字放在开头是比较危险的,毕竟读者一开始读的就是这一章节。作者写的顿河,作为哺育哥萨克的一条河流,它就不能只是在空间上广阔,它在时间长流上也必须具有魅力。换句话说,这么一段文字是给这本书奠定基础的。给人的感觉是,在静静的顿河上,作者所描写的只不过是长流中的一段。
我觉得全书最为精彩的地方就在第六卷第九章,这里作者描写的是哥萨克抢劫红军家属战利品的场景。要说这样的情节很难写出精彩,而且很容易写出一股子人道主义精神,很多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不但造成和全文的气息不调,而且让整个文章充斥了一种廉价酸腐味。但是,来看肖洛霍夫是怎么写的。肖洛霍夫安排了一个人去强抢红军家属的财物,这个人是不是别人,而是潘苔莱·普罗科菲耶维奇,这看上去好像没有怎么样,但是你要知道,潘苔莱在这之前是个什么人,地地道道,老老实实的传统的哥萨克,在这个画面之前肖洛霍夫在写道这个人物的时候几乎就从来都是正面的形象(哪怕不是正面的形象,也从来都没有任何的批判)就是在这个画面里潘苔莱这个人物突然就变坏了,整个形象突然坍塌,又突然立了起来,圆满了起来。这个很出人意料,但是一部伟大的小说就必须要有出人意料之外的东西,要不然读者看到了开头就看到了结尾那还有什么意思?当然,所有的突然都必须要有一个逻辑支撑着(这边的逻辑就是潘苔莱是一个把家业看得比较重的人,事实上任何一个哥萨克农民都是这样,潘苔莱根本就是其中一个最普通的一员。当然写到这边我还不会说这一部分是全文最为精彩的地方,这边就起了一个冲突,这种行为被男主人公葛利高里给看见了,这既是描写潘苔莱也是描写葛利高里更是描写两个人身处乱世处世的不同哲学。这还不是最精彩的,最精彩的是文章出来一个人物和潘苔莱对话,这个人是达利亚。要说达利亚抢东西我一点也不奇怪,但是她却扮演了一个责备的角色。文章是这样写的:车尾的东西上又装了一个浴室热水器,是潘苔莱·普罗科菲耶维奇从洗澡间的炉灶上拆下来的,他刚刚拿到马车边,达利亚就责备说:“爸爸,您连大粪都不放过!……”我不太清楚原文是怎么样的,但是这个翻译是非常到位的,必须是“责备”,必须是“您”,必须是感叹号和省略号连用。
《静静的顿河》是一部恢弘的作品,从大场面到细节上展现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到苏联国内战争结束这段时间内顿河流域哥萨克们的命运。庞大复杂的历史事实与作者的艺术创造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幅长长的而内容充实的画卷。这段历史正如大河一样壮阔,但就情节而言,我最喜欢的还是开头以及结尾的部分。
喜欢开头是喜欢这种纯粹的人类情感,这种朴素而充满了人性美的生活。在这里作为开头的纯真快乐的生活也许就如同了人类的童年,渐渐地,你就要与污浊斗争或者坠入其中。这样的生活是不能永久的,历史也在过独木桥,谁不用力挤,谁就掉下去。
喜欢结尾是因为我觉得结尾这一部分是全篇最引人入胜的,情节上是最具有张力的。
他对孩子的思念战胜了一切,决定不顾危险回家去……那是他的人生中还剩下的,精神可以依靠的地方。
其实葛利高里所代表的也是哥萨克的历史,葛利高里反复地重新选择阵营,与历史上哥萨克们一会儿倒向波兰、一会儿倒向俄罗斯又或者寻求土耳其的支持这种行为本身是一致的。当然了,这与哥萨克的由来密切相关,哥萨克是追求自由的逃离土地束缚的群体,他们英勇善战,参加战斗要自备马匹,经常表达对不会骑马的庄稼佬出身的红军的鄙夷态度。他们处于政权管束不到的地方,反而提供了他们利用各大政权的机会,因为他们势力强大,其他政权有时不得不与其进行政治交易。
葛利高里第一次在战争中受伤之后,接触到了有红色信仰的人,于是他对于沙皇的崇敬意识受到了冲击。随后葛利高里已经接受了红色的信仰。在对白军的战斗中,葛利高里认识到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是很困难的,他渐渐开始怀疑自己的红色信仰。同时,他由于受伤而得到了返回家乡的机会。在家里,葛利高里坦白自己支持苏维埃,顿时就受到了父亲的怒骂!当时他的哥哥彼得罗正在为白军服务,也对葛利高里进行了劝说。无疑地,当时哥萨克们都觉得,红军对于哥萨克是不利的,于是更愿意支持白军。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建立自己的政权,而不是归属于苏维埃。当红军从前方打过来的时候,葛利高里所在的村子开了一次会,在会中大家表示要抵抗红军保卫家乡。在哥萨克们俘虏了本丘克以及波乔尔科夫等赤卫军首领的时候,村民们都愤怒地谴责他们背叛了哥萨克,在群情激奋之中,哥萨克们给俘虏的赤卫军判下了死刑。
葛利高里和他的哥哥彼得罗在路线的选择上出现了分歧,彼得罗劝说他打消投奔红军的打算。进行了几次与布尔什维克的战斗之后,葛利高里渐渐地憎恨起布尔什维克起来,认为他们侵犯了哥萨克的村庄和土地。到后来,彼得罗死在红军的枪下,葛利高里对于红军的仇恨进一步加深了。不过顿河军彻底失败后,葛利高里就加入了红军追击残部。
诚如葛利高里所想,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是很困难的。
作者所塑造的葛利高里绝不是英雄人物,不是那种高大全的形象。他还有粗俗的哥萨克习惯,在感情上三心二意。但他还有传统哥萨克正直、勇敢的气质。
说到他的三心二意,在当下的观念中,是非常错误的。在书里的时代,也不正确。葛利高里就不应该在爱上阿克西尼亚之后还娶娜塔莉亚。娜塔莉亚的悲剧是葛利高里一手造成的,第一次绝望时娜塔莉亚自杀未遂,但后来葛利高里回心转意,这段时光是娜塔莉亚嫁过去后唯一幸福的时光。第二次绝望时,娜塔莉亚真的就死了。
如果要说谅解的话,只能说,葛利高里是一个不屈从于现实的人、直白地表露自己情感的人、敢于追求自己生活的人。当他发现他也许会和娜塔莉亚过上幸福的生活时,便娶了娜塔莉亚。当他发现生活不如意,他还是选择了跟阿克西尼亚出逃。他是个莽夫,情感上的莽夫,他没有考虑到他倒向阿克西尼亚或者娜塔莉亚都会给另一方带来巨大的精神创伤。
总体来说,最用笔力构造出来的葛利高里并不是一个精神上能赢得尊敬的人。
《静静的顿河》 读后感
看完这本书后,不时回想起书的开头部分,格里高利和阿克西妮亚在河边调情以及他在村子里饮马、 捕鱼 等的情节。那时格里高利轻佻快乐,对于繁重的农活不无怨言。
谁能想到,若干年后,在战场上,他有时却强烈地渴望回到那种平静枯燥的生活中,渴望脚踩着黑色的泥土,好好地干干农活呢?
原来,那种生活虽然单调,但却是踏实、幸福的。幸福就这么简单。
读完这部小说,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战争的极端残酷。当兵的人,生存条件极其恶劣,有时席地而眠,挨饿受冻,天天命悬一线,真是太可怕了。哥萨克必须服兵役,而且没完没了,打完一战又打内战。他们对此完全接受,完全习惯。打仗就有可能受伤、战死,但他们似乎不去想。当然,真正到战场上时,谁都害怕。格里高利杀死第一个人后,非常自责,难受。脑海中很久摆脱不了被他杀死的德国士兵年轻的面容。这估计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相比之下,天朝美化战争,美化牺牲,好像杀死敌人是完全光荣、绝对正义的,好像杀人的人是机器人,铁石心肠,不会害怕,不会自责,真令人厌恶。
战争使人性扭曲,人性恶的一面,无所顾忌地暴露出来甚至成倍放大。像抢老百姓的财物,强奸妇女,杀害俘虏,这样的事在和平时代几乎不会发生,因为那时人是正常的。那些叫嚷着要收拾收拾某国的人,应该读一读这本书,能更深刻地领会一下战争是什么样子的,而不是仅凭一些抗日剧去想象战争。
人生也离不开爱恨情仇。即便在乱世中颠沛流离,爱情依然是人生的重要部分,也是书中最有看点的部分之一。阿克西妮亚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令人感叹。而娜塔莉亚对格里高利的爱,令人同情。当看到娜塔莉亚之死的情节时,我泫然欲涕。太可怜了。然而爱是专一的,不容分享,也无法分享。
除了爱情,还有亲情。格里高利的父母,妹妹对他的爱和思念,肖洛霍夫刻画得非常生动,感人。尤其他的母亲,临终那一段时间对儿子的思念,令人心碎,心酸。格里高利对自己的孩子的爱,孩子对他的眷恋,彼特罗对侄子的爱,阿克西妮亚对她早夭的女儿的爱,无不特别感人。肖洛霍夫对人生的观察,感情的捕捉,简直太细致入微了。
生活是无奈的。
哥萨克不得不服兵役,不得不去打仗。在战场上,不得不杀人。因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阿克西妮亚不得不与娜塔莉亚争夺格里高利。因为格里高利只能有一个妻子,一个爱人。
格里高利不得不伤害娜塔莉亚,因为他真爱的是阿克西妮亚。
但是,哥萨克敢于抗争,不甘苟活。这种精神令人佩服。
当哥萨克看到红军的暴政(比如杀死格里高利的岳父)时,他们选择了暴动。他们偷偷藏着武器,在被步步紧逼时,选择奋起抗争,即便这意味着短暂的和平生活的结束。在格里高利回到村子,面临被清算时,在苏维埃对哥萨克实行余粮征集,导致人们怨愤时,他们又一次选择了叛乱抗争。
哥萨克的女性也非常刚烈。另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阿克西妮亚的母亲。当她得知阿克西妮亚被自己的父亲强暴后,她带着儿子,亲手打死了自己的丈夫。多么有血性啊。她没有瞻前顾后地想:丈夫死了,自己靠什么生活?她更没有质疑是不是女儿在胡说?
信念坚定的人有他们的幸福。他们不必像格里高利那样左右摇摆,不时陷入犹豫和迷茫,也没有良心的谴责。但他们也许是头脑简单,不爱思考,而且比较偏执。像科舍沃伊,坚定地支持红军,杀人不眨眼,杀了彼特罗,甚至娶了格里高利的妹妹后,还不依不饶地要追究格里高利的责任,认为他必须为参加白军,叛军,付出代价,受到应有的惩罚。
格里高利只是一个普通人。他不像科舍沃伊那么坚定,像机器人一样残酷无情。他更有人情味。他制止一起参战的哥萨克强暴农场主的女儿,制止虐待俘虏,也不忍心杀死背叛他们的卡加林。
所以,他最终选择了回到村子。尽管他有可能被投入监狱,甚至被处死。但是,他想念阿克西妮亚,想念孩子,渴望那种普通人的平静、正常的家庭生活。
这就是普遍的、永恒不变的人性。
《静静的顿河》 读后感
这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文学作品篇幅长的好处,一是有充足的笔墨去描绘一幅幅生活画卷,将小说人物所生活的时代背景、自然以及人文环境充分地表现出来;二是可以真切地反映其中人物心理,思想,性格以及境遇的变化。
小说的开头,在战争还未波及鞑靼村的时候,顿河边勤劳,淳朴,热情的哥萨克们在这片他们世代生息的土地上耕作:冬天,他们不顾危险去冰凉刺骨的顿河里捉鱼;夏天,他们起早贪黑去侍弄庄稼,割草喂牲口;大街上,生性粗犷的哥萨克们毫无恶意地相互对骂;姑娘小伙子们毫无顾忌地调情打闹。。生活尽管艰苦,却充满了希望和欢乐。
然而,战争的到来打破了这片土地上的宁静。从最初与德国人打仗,到后期混乱的内战,战争一打就是近十年。家家户户的青年哥萨克都被迫去服兵役,并相继阵亡在前线。到最后,鞑靼村已经没有一户人家没有在战场上牺牲的人;上了年纪的、生病的、跛足的,都被拉上去充丁。留在家里的老人和妇女们,也没有一天不过着担惊受怕的日子,唯恐前线传来噩耗;家里因为没有壮丁,成片成片的田地被荒废,仅有的一些糊口的粮食、牲口也被兵痞洗劫一空。由于内战,昔日的好友反目成仇;在战场上死里逃生好不容易保住性命的哥萨克却有可能在后方被自己的同乡好友送进监狱,因而有家难回。
小说的最后,当葛利高里历经各种颠沛流离,再一次踏上自己故土的时候,父亲、母亲、哥哥、嫂子、自己苦命的妻子,以及亲爱的阿克西尼亚,都已经离他而去,自己和这片土地唯一剩下的联系,就是死去的苦命的妻子留下的一个儿子。回头想想战争开始前,顿河边鞑靼村宁静的生活,鲜明的对比令人不能不感到彻骨的辛酸,咒骂这万恶的战争。
《静静的河水》读书笔记、感悟
《静静的顿河》读书笔记800字。但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对这本《静静的顿河》产生了顿悟,因为当时老师倡导我们看些文学性的小说。渐渐地,我接触了这本我初读并且印象最深刻的文学作品。这本书共四本,让我这个出入者不禁望而却步,但在读完第一本后,我就被文中一个个鲜活的形象牵动着,直到坚持看完最后一个字。文中写着作者肖洛霍夫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国内战争结束这个动荡的历史年代中,描写了顿河两岸哥萨克人在战争时期的生活和命运,葛利高里是她们的代表。在战争中,他在红军和白军中间摇摆不定,从一个单纯的孩子成长为暴躁偏激的军官。在经历了红军白军的多次选择之后,在经历了几次抗争和逃避后,这位平民英雄变得凶残放荡,最终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肖洛霍夫正是深知哥萨克人内心世界曾经有过怎样尖锐的矛盾和斗争,他受时代的感召,满怀对他们的热爱,塑造了许多体现历史进步方向的革命者——布尔什维克红军战士形象,讴歌了他们为之斗争的苏维埃政权的彻底胜利。肖洛霍夫用他那淡淡的笔触,为我们描绘着顿河两岸哥萨克人的生活画卷。这本书以布尔什维克小组活动所触发的革命与反革命的较量以及社会各阶层的矛盾为轴心,层层展开,步步推进,将读者带进了风起云涌的哥萨克乡村生活。与书中的人物一同感受生活的疾苦与悲欢。我非常喜欢书中对顿河大自然风貌的描写,这些文字让人文静,让人暂时忘却了紧张的学习生活,使人徘徊于其间。整篇文字是那样安静,平静,冷静;就像他笔下那条静静的顿河,但无渲染的文字具有最强的冲击力。当一个作家从内心归属于一片土地时,他的血液里就流淌着那块土地的精神,风采和传奇,而那片土地所传达给他的某种特殊启示,将凝聚成这个作家平生抒发心灵和情感的语言。肖洛霍夫曾说:我愿我的作品有助于每个人变得美好,心灵变得纯洁,也希望我的作品能唤起每个人对同伴的爱心。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阅读这样一本宏大构思,磅礴气势,具有深厚的生活内涵,人生意义。个性鲜明的人物,生动感人的描写的伟大巨著。
本文相关文章:
感动中国读后感(《感动中国----十二位杰出人物的感人故事》读后感(400字))
2024年9月20日 15:30
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读后感(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的读后感怎么写)
2024年9月7日 23:00
更多文章:
怎样加入网吧达人?怎么才能关闭QQ网吧达人,是永久关闭掉因为总有来自QQ网吧达人的聊天信息,他又没再我Q里怎么能和我说话呢
2024年4月8日 08:00
500学生看长津湖含泪吃冻土豆(云南一女孩看完长津湖回家尝冻土豆,你如何看待女孩的这一行为)
2024年8月15日 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