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风俗有哪些?东北有什么民风民俗
本文目录
东北的风俗有哪些
东北风俗有:火盆,小年祭灶,扫尘,扭秧歌,贴春联。
1、火盆
火盆是东北民间的一种取暖工具,里面盛上“小灰”,端到火炕上.顿使满屋生暖。从前,北方居民室内取暖多靠火炕,屋内的热度往往不易升高。
2、小年祭灶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祭灶。东北有首民谣:“糖瓜祭灶,新年来到”。老东北过年要祭灶,希望“灶王爷”保佑全家平安。祭灶时用的是糖瓜、关东糖等小食品,由胶状麦芽糖制成,甜中略带些酸味儿。
3、扫尘
腊月二十四,为扫尘之时,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在年前将房间里外打扫干净,为一年最大的一次大扫除,也叫除旧迎新,彻底清理粉刷干净迎接新年。
4、扭秧歌
扭秧歌,是东北喜闻乐见、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舞蹈,是我国第一批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之一。
5、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
东北有什么民风民俗
东北的民风民俗包括:二人转,扭秧歌、火盆等
1、二人转
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是一种有着三百多年历史,悠远的原始文化传承的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
它植根于中国东北民间文化,属于中国走唱类曲艺曲种,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东部三市一盟和河北省东北部等地区。表现形式为一男一女,服饰鲜艳,手拿扇子、手绢,边走边唱边舞,表现一段故事,唱腔高亢粗犷,唱词诙谐风趣。
2、扭秧歌
扭秧歌,是东北喜闻乐见、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舞蹈, 是我国第一批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之一。它的前身是农民在插秧时的一种歌咏活动,起源于农业生产劳动。每年春耕时,农家的妇女儿童数以十计,一起到田里插秧,一人敲起了大鼓,鼓声一响,"群歌竞作,弥日不绝",称之为"秧歌"。
3、火盆
火盆是东北民间的一种取暖工具,里面盛上“小灰”,端到火炕上.顿使满屋生暖。从前,北方居民室内取暖多靠火炕,屋内的热度往往不易升高。
拓展资料:
东北地区人类活动的遗址相当多,旧石器早期遗址遍布辽河、松花江流域,遗址文化类型与北京猿人、山顶洞人的基本特质完全一致。到了周代,东北各地的原始部族经过融和、迁徙,逐渐形成了很多分支。从原始社会(约前170万年——公元前21世纪)一些部族的共同生活到现代(21世纪);
东北地区,是中国的一个地理文化大区和经济大区,不是行政区;“东北”一词,最早发见于《周礼·职方氏》。
东北的民风民俗
有民谣道出东北过年的习俗:二十三,送灶王;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小年祭灶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祭灶。东北有首民谣:“糖瓜祭灶,新年来到”。老东北过年要祭灶——希望“灶王爷”保佑全家平安。祭灶时用的是糖瓜、关东糖等小食品,由胶状麦芽糖制成,甜中略带些酸味儿。 扫尘 腊月二十四,为扫尘之时,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在年前将房间里外打扫干净,为一年最大的一次大扫除,也叫除旧迎新,彻底清理粉刷干净迎接新年。 蒸馒头 旧时为了春节期间来客人做饭锅不够之备,所以要提前蒸几锅馒头备用,也为春节祭祖用,也做粘豆包之类,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即指此,也有称二十九把油走,意指做油扎食品。 请财神 每家为了来年财源广进,春节都要请财神,有的是送上门的,说是请都要花钱买,但是绝对不能说买。 贴窗花、挂年画 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 祭神祭祖 春节时,老东北祭神祭祖一般用糕点,有蜜供、萨其马等,这些不仅是东北地区满蒙等少数民族的食品,也是东北人家中必备的食物。东北人还有除夕夜吃鱼的习俗。鱼必须是鲤鱼,最初是以祭神为名目,后来就和“吉庆有余”、“连年有余”相联系。鱼既是美食,也是供品。祭祖也是很重要的,有传下家谱的就要给祖宗供奉丰盛的祭品、上香,全家男丁都要祭拜,也有在除夕之夜烧纸送“钱”祭祖,祭祖一般要到初三结束,在结束前女婿是不允许看丈母娘家家谱的。 守岁与“年夜饭” 东北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m.taiks.com)菜必须要有鱼(年年有余),有鸡(大吉大利),其他的随自己喜欢的定。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 主食是饺子,饺子的说道很多,最好是猪肉芹菜的,要选两个饺子一个放硬币,一个放糖,看谁能吃到,谁吃到了就祝福来年一年财源广进,幸福甜蜜。其实这个祝福很好,谁吃到了都是一家人的服气。饺子煮好了要从锅心涝第一下几个丢外面去,据说是为了敬给过路鬼魂。 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过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作“平平安安”。过年还会备很多糖果、干果、瓜子和“杂拌儿”。所谓“杂拌儿”,就是现在的什锦果脯。这些小食品是人们围炉闲坐、守岁辞岁时的美食。 “破五”吃饺子 “破五”吃饺子,承载了人们期盼吉利、幸福的寓意。清晨起,家家户户放鞭炮,尤其放“二踢脚”被称作“崩穷”,把“晦气”、“穷气”从家中崩走。
东北的八大风俗
东北的八大风俗:窗户纸糊在外、姑娘叼着旱烟袋、大缸小缸渍酸菜、养活孩子吊起来、吉祥喜庆粘豆包、翻穿皮袄毛朝外、草皮房子篱笆寨、狗皮帽子头上带。
1、窗户纸糊在外
东北冬天寒冷,经常能达到零下几十度,大雪皑皑,景色特别漂亮,天气话有些过于冷了。早期是因为地区贫困,拿专用的厚实的麻纸把格子式的窗棱糊起来。
2、姑娘叼着旱烟袋
东北大姑娘叼着旱烟袋的原因是,可以增添女子的豪气男人吸烟,东北姑娘崇尚阳刚,东北的树林茂密,常有蛇、野兽出没,以烟防身。
3、大缸小缸渍酸菜
东北人钟爱酸菜,东北冬长夏短,白菜不易储存,于是他们将酸菜腌制起来,先把白菜洗干净,然后晾晒几天,放入大缸里,撒上盐,凉水,然后封口,到了冬天,就可以吃了,味道也不错。
4、养活孩子吊起来
早期的北方妇女和男人一起外出劳作,孩子没法照看,就把孩子放在篮子里,用房梁吊起来,和南方的“悠车”相似,不过现在孩子都是家长的宝贝,这种想象见得也比较少了,几乎没有这种情况了。
5、吉祥喜庆粘豆包
粘豆包在以前的时候是可以随身携带的食品,具有抗饿的作用,所以猎户或者当兵的都喜欢携带,也可以长时间储存的一种食物,也是东北三省必不可少的一种食物。
6、翻穿皮袄毛朝外
东北的冬是极度寒冷的,在以前的年代每年都会有冻坏腿或者胳膊,耳朵,手的,在很久以前都是有记载的,冬天一般都是在零下三十度左右的,因此特别是出远门的如车老板、上山打猎都把皮袄反穿,雪落在毛上自然滑落,不然皮袄就会被雪打湿。
7、草皮房子篱笆寨
东北的农村房子砖瓦结构为凤毛麟角的,基本都是一样的,门和窗户都是木制的,除非是大户人家砖瓦房在那个年代如果能住上都算是比较富裕。
8、狗皮帽子头上带
东北天冷必须带皮帽子,好的有狐狸皮帽、貉子皮帽,这两种太贵,老百姓买不起,通常都戴狗皮帽子。狗皮帽子的优点是几乎家家养狗,货源充足,主要是做帽子,最大的特点狗皮结实耐用,防潮性能极佳。
东北人的习俗有哪些
东北人的习俗有:1、年夜饭后吃冻梨:冻梨在吃之前要放在水里解冻,年夜饭后吃这种梨能解酒、解油腻。2、吃带硬币的饺子:过年吃饺子是北方人的习俗,而在在饺子中包上几只带有硬币的,谁吃到了这样的饺子就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会交好运。3、大年三十点长寿灯:年三十一直到正月十五,每家每户都要挂红灯笼,而且要点一宿,不能关灯,意味着益寿延年,香火不断。在东北,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东北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是“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春节时,老东北祭神祭祖一般用糕点,有蜜供、萨其马等,这些不仅是东北地区满蒙等少数民族的食品,也是东北人家中必备的食物。东北人还有除夕夜吃鱼的习俗。鱼必须是鲤鱼,最初是以祭神为名目,后来就和“吉庆有余”相联系。所以,鱼既是美食,也是供品。老东北过年还会备很多糖果、干果、瓜子和“杂拌儿”。所谓“杂拌儿”,就是现在的什锦果脯。这些小食品是人们围炉闲坐、守岁辞岁时的美食。
东北习俗有哪些
1、服饰文化民俗: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的服装服饰色彩丰富,受自然崇拜和信仰的影响人们对色彩的喜爱各不相同。2、酸菜饮食民俗:以前东北人不是不吃鲜菜,是吃不上新鲜菜。冬天,人们为了备足越冬蔬菜,除了在地窖里藏白菜、萝卜外,家家都渍酸菜。3、文化民俗:二人转植根于中国东北民间文化,属于中国走唱类曲艺曲种,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东部三市一盟和河北省东北部等地区。东北人类活动的遗址相当多,旧石器早期遗址遍布辽河、松花江流域,遗址文化类型与北京猿人、山顶洞人的基本特质完全一致。到了周代,东北各地的原始部族经过融和、迁徙,逐渐形成了很多分支。从原始社会(约前170万年—公元前21世纪)一些部族的共同生活到现代(21世纪)。东北发现的最古老的第一人是本溪“庙后山人”,距今四五十万年前。二三十万年前的金牛山、鸽子洞文化,5万至1万年前的青头山人、榆树人、安图人、哈尔滨人、前阳人等古人类,9000年前的海拉尔扎拉诺尔人,7000年前沈阳新乐下层文化。6000至7000年前的吉林大安县长新南山遗址、辽东半岛小珠山文化,6000年前的海拉尔西沙岗文化、昂昂溪文化、密山新开流文化、饶河小南山文化,5000至6000年前的长春氏族部落、奈曼旗大沁他拉遗址、霍林河下游新石器时代遗址、西辽河红山文化,东北文化薪火相传,是后来形成的商族、肃慎、东胡、秽貊(扶余、高句丽)等东北各民族、部落共同的文明起源。
东北人民有哪些风俗习惯
1、在农村腊八之后人们开始杀猪宰鸡,把猪肉切成块,放在大缸中送到仓房里冻起来,以备节日期间食用。
2、过年时,将酸菜、肥肉和血肠放在大锅里炖,这便是人们常说的 “杀猪菜”。
3、大年三十晚上辞旧迎新,一定要吃饺子,在饺子中包上硬币或者花生、果仁,谁吃到了这样的饺子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福气多多。
4、在东北,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要挂红灯笼,尤其是在大年三十晚上,灯笼要保持彻夜通明,意味着益寿延年。
5、高跷和秧歌这一传统项目向来都是东北人的挚爱,一到过年会有高跷和秧歌表演。
扩展资料:
东北地区一般指的是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五盟市(呼伦贝尔市、通辽市、赤峰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河北省承德市、秦皇岛市山海关区。
东北民族体系由四大古族构成,东胡鲜卑室韦蒙古族、秽貘夫余高句丽百济朝鲜族、肃慎挹娄靺鞨女真满族、商族古燕族汉族,奠定了四大民族政权行政区布局变迁对东北历史的影响。
东北人类活动的遗址相当多,旧石器早期遗址遍布辽河、松花江流域,遗址文化类型与北京猿人、山顶洞人的基本特质完全一致。
到了周代,东北各地的原始部族经过融和、迁徙,逐渐形成了很多分支。
本文相关文章:
九九重阳节有什么风俗 重阳节有哪些民间风俗?九九重阳节什么意思
2024年9月12日 16:40
传统民间风俗有哪些 传统民间风俗有什么?风俗文化包括哪些内容
2024年8月25日 01:50
更多文章: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10000字(求助!一篇工商管理专业的论文,一万五千字的!)
2024年12月6日 00:30
湖南卫视变形记易虎臣(观《变形记》有感 800字 易虎臣 吴宗宏那篇)
2024年5月3日 07:50
古代的飞鸽传信战发生在什么时候为什么是鸽子?集体游戏:飞鸽传信
2024年9月13日 03:10
2015年9月3日大阅兵(我国2015年9.3胜利日大阅兵 参阅装备中新型武器装备占多少)
2024年4月26日 02:10
没有情人的情人节(孟庭苇《没有情人的情人节》的歌词内容你知道吗)
2024年6月10日 12:20
入队申请书父母的话怎么写(少先队入队申请书上家长寄语怎么写)
2024年7月1日 05:40
在客户服务策略中,个性化服务主要包括?个性化服务用两个字形容
2024年6月28日 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