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障儿童的特殊教育(特殊教育:智障宝宝早期教育该怎么做)
本文目录
- 特殊教育:智障宝宝早期教育该怎么做
- 特殊教育:智障儿童的教育方法
- 智障儿童的特殊教育 对智障儿童教育对策
- 智障儿童的教育包括哪些方面
- 智障儿童的特殊教育方法
- 特殊教育:智障儿早期教育的l2要点
- 智障儿童能上什么特殊学校
- 幼儿特殊教育:怎样有效培养智障学生的注意力
- 幼儿特殊教育:浅谈对智障儿童的教育教学
- 智障儿童应该如何教育
特殊教育:智障宝宝早期教育该怎么做
育儿是人生的一大难题,更别说教育智障儿。在教育智障儿时,早期的教育非常重要。作为孩子的父母,在早期应该如何教育智障儿呢?小面就随着我一起来看看如何教育智障儿。希望对智障儿的教育越来越轻松。 一、奖励宝贝是关键 具有智力缺陷的宝贝可能对很多事情无法理解。所以,爸爸妈妈对宝贝要求不要太高。当宝贝们做出一点点成就时,就应该及时的鼓励宝贝。除了言语上的夸赞外,父母还可以给智障儿一些物质上的鼓励。可以为智障儿买一些他们喜欢的食物,当孩子有进步时,就把食物奖励给智障儿。 二、降低对智障儿的要求 智障儿有智力问题,他们的智力一般都低下。父母不要以正常儿童的标准来评判智障儿童。要用更多的耐心和细心来教育智障儿童。正常儿童一遍可以学会的事情,应该给予智障儿童多次机会。 三、要让智障儿童适当做家务 智障儿童只是存在于智力问题,并不代表他们就不能把简单的事情做好。父母应该从小就教育孩子进行生活自理。让孩子学会穿衣、吃饭、端茶倒水、拖地等。孩子们自己学会了事情也会感觉到高兴。所以应该给予孩子舞台,让他们展现自己。 四、依据智力的不同教授孩子不同的事物 有的孩子可能只是轻微的智障,所以父母们应该适当的教会孩子更多的事情,还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父母可以读书给孩子听,让孩子看电影、电视。对于严重智障的孩子,父母们一般来说可以教会孩子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当智障儿学会了新事物时,要记得不断的教授新的知识,在教授新知识时,记得复习已经教过的知识。 五、注重教育的方法 智障儿可能更喜欢玩乐,所以在教授智障儿时,一定要以幽默风趣的方式呈现。不然呆板、无趣的事情,智障儿可能没有兴趣学习。 六、记录智障儿的突破 父母在教授孩子事物时,把孩子学习的现状和取得的成就就记录下来。以便下次更好的教育孩子。如果需要,还可以根据孩子的现状,咨询相关医学的帮助。希望对智障儿的突破有帮助。 七、同智障儿交流很重要 虽然孩子有智障,但是他们同样希望有人说话,希望可以交流想法。所以父母一定不能忽视智障儿的心理。要掌握智障儿的喜怒哀乐,以便更好的教育智障儿。
特殊教育:智障儿童的教育方法
一、确立生活化教学目标 智障儿童因其智力残损程度、家庭背景、生活环境的不同,性格、学习能力、生活认知能力、生存能力等都存在很大差异。一个班级十几个孩子,往往差距甚远,他们或动手能力尚可而语言能力较差,或语言能力较好而记忆力、书写能力较差,有些智障儿童甚至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极差……。因此对每个人在每学年、每学期,甚至每节课都要根据其现有发展水平、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等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所以教学活动才能更有针对性,最终让每个智障孩子能够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并逐步培养他们的生活能力及本学科应有的认知能力,如:学习《讲卫生》一课,我根据学生智障的实际情况将他们分成四个学习小组,同时提出不同的要求: 第一组:学会刷牙、洗手、洗脸、剪指甲……等基本操作,并认识与之相对应的词语,能用语言叙述自己的操作,如“今天早上,我先洗脸,再刷牙。”“我每天刷两次牙。”等等。 第二组:学会刷牙、洗手、洗脸、剪指甲等基本操作。认识相对应的词语。 第三组:学会上述基本操作。 第四组:能够参与教学活动。 二、整合生活化教学资源 因为学生生活的地域不同,生活习惯、生活环境、气候特点等也自然存在着差异,因此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生面临的实际生活情境对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取舍,使教学内容更贴近于学生的生活。如对《风、雨、云、电》、《春雨》、《秋天到了》等时令特征明显的课文的教学,我们可以分别把授课内容安排在刮风、雷雨的天气或相对应的季节里进行,让学生处于一种真实的生活情景中进行学习,这与老师单调乏味的讲解或是多媒体课件呈现的场景相比较来说,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增强了他们对认知事物的感知效果,丰富了他们的生活经验。这种调整不仅仅是授课内容顺序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反映了教师的一种生活化教学理念。当然,从生活中可选取的教学资源还有很多,只要是我们生活中所需要的,便是我们的学生应该学习的。有些课文,如《教室》则生活化意味十分浓厚,课本中呈现的“教室”与学生眼中的“教室”相去甚远,与其学习课本中的教室,不如研究生活中的教室。由认物到认读物品名称,到语句训练,再到实践操作,实现由认知能力到生活技能等全面培养和提高。 三、运用生活化教学手段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选取的教学内容大多是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看到、用到、接触到的,根据这个特点,在进行识字教学时,我就把识字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乐于学,记得牢,用得上。如教“开”、“关”时,联系学生身边的事物,演示“开灯”、“关灯”,“开门”、“关门”;教“走时”,请学生边听口令边表演走步,学生学习兴趣非常浓厚;教“足球”、“排球”时,出示实物,让学生观察球体外形各自的纹路、颜色,模仿相关的动作,等等,教学效果较好。有些课文的学习,如《水果》一课,我课前把学生带到学校门口附近的水果摊上,教学生结合事物和生字卡认识新词“苹果”、“梨”、“西瓜”……在情景中教学句式:“我喜欢吃XX(水果)。”在付钱时指导学生进行相关口语交际……。课堂上,集中学习生字和重点句子。学生因为有了相应的生活经验,学习起来便得心应手。这样既学习了字词,又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生活实践能力。当然,不是每一节课都能在生活实践中学习的,我便采用了模拟场景的方法进行教学。如《红灯、绿灯》一课,课文主要讲的是同学们过马路及十字路口时应注意交通安全。我安排了三节课来完成这一课的内容,在操场上分别布置了两个模拟场景:过斑马线、过十字路口。我便利用自己制作的红绿灯模型,一边组织学生模拟演示,一边学习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教学内容具体形象,教学过程生动活泼,因此有效地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极大增强了教学效果。 四、知识在生活中巩固利用 陶行知的生活化教育理念认为:教育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 对智障儿童来说,其生理、心理都存在一定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又决定着他们学习知识的主要意义便是应用于生活,从而达到生活完全能够自理,甚至能够自食其力、完全融入社会生活的目的。所以在语文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非常注意所教知识密切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同时引导他们及时在生活中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实现学以致用、巩固知识、培养技能、形成能力的目的,完成“行知行”完整的教育过程。例如:学习了《爱劳动》一课后,周末就要求学生根据课堂上学到的内容,结合学生各自的特点,回家帮父母做一些家务劳动:扫地、倒垃圾、洗碗、叠被子等等。并请家长监督学生在做家务的同时回忆课堂上学习的词语。学习了《百货商店》一课后,我又安排了学生回家后在父母的陪伴下到商店或超市练习购物,借以复习、巩固、利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学习了《春天》一课后,我鼓励学生到校园里去寻找春天,来了解更多的有关春天的信息等。都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总之,智障儿童的语文学习只有立足于生活才能够真正得以实现,这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真正意义所在,只有这样才更有希望把智障儿童培养成社会的平等公民,才能最终摆脱特殊教育“普教化”的语文课堂教学局面,为智障儿童开辟一片属于他们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广阔天地。
智障儿童的特殊教育 对智障儿童教育对策
智力缺陷,一般指的是由于大脑受到器质性的损害或是由于脑发育不完全从而造成认识活动的持续障碍以及整个心理活动的障碍。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分享的对智障儿童教育对策,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对智障儿童教育对策
正确认识智障儿童。鲁宾斯坦研究认定:“不管儿童智力落后的原因是什么,也不管儿童神经系统疾病的严重程度如何,他的发展如何落后,但总是在发展”。他还指出在组织得好的教育和教养条件下,“就能消除或减少这些神经过程的机能障碍”。作为家长或教师必须认识到智障儿童有极大的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克服消极的态度,积极地去推动这种发展。
1、重点抓好生活技能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智障儿童的智力缺陷限制了他们认识活动与个性的发展,只有结合他们的日常生活,授之以正确的行为方式,使之知道什么可以做,应该怎样做,经过反复实践训练,形成习惯,才能初步适应社会生活。
2、必须从小训练他们多种多样的生活技能,生活自理能力,从事简单劳动的能力,社交技能等。泰尔福特和绍里指出:“很多工作非常简单,使它们很容易被掌握。如果他们懂得敏捷、态度大方、良好的仪表和可信赖的价值,就能没有困难地做好很多工作”。他们强调指出:“发展这些特征所需要付出的社会训练应尽早开始,以便发展那些到成年时将变成自己能应付环境的社会形式”。
3、思想性、科学性、实用性、差异性是进行智障儿童教育必须遵循的原则。思想性是指教育时要注意提高智障儿童的思想认识水平,让他们逐步建立起是非、善恶、好坏的道德观念,遵循社会的行为规范,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好公民。
实用性指教育内容要选取与智障儿童关系密切,并与将来社会生活、从事简单的生活劳动有关的内容,在矫正和补偿他们的智力和适应行为缺陷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他们今后适应社会生活,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打下基础。差异性是指智障儿童各自的身心特点差异很大,形成智力落后的原因不一。因此,教育时要特别强调根据个体不同的情况因材施教,加强教育的针对性。
4、唤起学习兴趣,帮助智障学生取得成功。智障儿童认知积极性差,抱负水平低,但渴望得到表扬。作为老师,对他们要给予特别的关心与帮助,要看到他们的点滴进步。智障儿童自己没有判断进步大小的标准,对他们来说,走了一步似乎就跨了一大步,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为了使他们对自己的进步结果有真切的感受,对于竞赛优胜者除了出光荣榜,发奖状外,还应发给适当奖品。哪怕是一块橡皮、一支铅笔,价值虽然微薄,但对智障儿童却能其到很大的增力作用。同时,还应提倡把智障儿童带到大自然中去,带到火热的社会生活中去,增加他们的经历,扩大他们的视野,从而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引导他们去观察和认识自然和社会,激发他们产生了解周围事物的愿望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使智障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才有可能帮助他更好地走向成功。
培养智障儿童良好的学习方法和行为习惯策略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吉诺特博士曾说:“在经历了若干年的老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因素”。通常情况下我们发现,只要教师重视意志教育和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学生才能做得很好。
营造家庭和社会教育环境,共同维护心理健康
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国内外教育学家普遍认为,如果没有家长的积极参与,智力障碍儿童教育工作不可能有良好的效果。这就要求学校要加强与家庭的联系、沟通工作,为学生健康发展营造更好的教育环境。一方面,我们调查发现,智力障碍儿童家庭的“完好率”比正常儿童要低得多,比如父母离婚、“爷爷奶奶”托管、多人残疾、过于贫困等不利于他们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普遍存在。所以,学校要尽量把这些不利因素补充完整,比如成立家长学校开展活动、要求家长常常到校看望子女、扶贫助学等等。另一方面,向家长传授智障儿童教育的基本知识和缺陷补偿矫正方法,布置教育任务,让他们切实承担教育的责任。智力障碍儿童对亲情的依赖与渴望是非常强烈的,家长更多的关心能使他们获得情感的丰富和情绪的稳定,起很好的心理平衡作用。
智障儿童的教育包括哪些方面
培智教育是为弱智儿童提供特殊的教育。培智教育学校承担智障儿童的义务教育,包括体疗康复,缺陷补偿,职前培训等任务。
培智学生由于大脑皮层受到损伤,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和适应能力普遍较低,部分学生还伴有身体上的残疾,行为活动往往受到某种局限,加上部分学生受到家人的过分宠爱,形成极强的依赖性,碰到事情常常不假思索地说不会、不能、不敢,还有少数培智学生家长认为他们就这样了,什么都不可能学会,从小什么事都包办代替,或者干脆弃之不管。
久而久之,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自信心,也影响他们身心的发展和缺陷的补偿。其实孩子是乐于承担他们力所能及的责任的,这可以说是孩子的天性。出门时大人要关灯,孩子会说我来关。如果得到鼓励,孩子就会养成出门关灯的习惯,并把这看作是自己的责任。
扩展资料:
智障是永久的缺陷,既不是疾病,也不是精神病,不是药物可以治愈的。但智障人士可以经过训练而发展其有限的潜能,增加其独立及正常生活的能力。一般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因智力发展受到障碍,智力水平较一般人稍低。需要适当教育及训练,使其能独立工作和照顾自己。
2、吸收知识和技能方面较为缓慢。
3、十八岁以下发生,若依据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程度,智障人士可为:
a、轻度智障:智商介乎50-69;
b、中度智障:智商介乎25-49;
c、严重智障:智商在25以下。
智障儿童的特殊教育方法
智障 儿童 是指智慧明显低于一般水平,在成长期间(即十八岁前)在适应行为方面有缺陷的儿童。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智障儿童的特殊 教育 方法 ,希望大家喜欢!
什么是智障儿童一
智障是指智慧明显低于一般水平,在成长期间(即十八岁前)在适应行为方面有缺陷。智障儿童则是指具有这种缺陷的儿童。
根据世界精神科分类手册第四册(DSM-IV),智障人士是在十八岁之前被评估出智力明显低于普通人,即智商在七十或以下,并且在以下的生活范畴中有两项或以上相对于同 文化 同年龄的人发展得迟缓而适应有困难的-沟通、自我照顾、家居生活、社交、使用社区资源、认路、学术、工作、余暇、健康及安全。
智障是永久的缺陷,既不是疾病,也不是精神病,不是药物可以治愈的。但智障人士可以经过训练而发展其有限的潜能,增加其独立及正常生活的能力。一般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因智力发展受到障碍,智力水平较一般人稍低。需要适当教育及训练,使其能独立工作和照顾自己。
2、吸收知识和技能方面较为缓慢。
3、十八岁以下发生,若依据智商程度,智障人士可为:
(a)轻度智障:智商介乎50-69;
(b)中度智障:智商介乎25-49;
(c)严重智障:智商在25以下。
智障儿童又称智力缺陷,一般指的是由于大脑受到器质性的损害或是由于脑发育不完全从而造成认识活动的持续障碍以及整个心理活动的障碍。由于遗传变异、感染、中毒、头部受伤、颅脑畸形或内分泌异常等有害因素造成胎儿或婴幼儿的大脑不能正常发育或发育不完全,使智力活动的发育停留在某个比较低的阶段中,称为智力迟滞。由于大脑受到物理、化学或病毒、病菌等因素的损伤使原来正常的智力受到损害,造成缺陷,则称痴呆。
智障儿童的表现二
1、感知觉迟钝、缓慢。生活中,只有刺激物十分醒目、鲜明、体积大,并且呈现的时间长,他们才能感觉到,因而单位时间内接受外界信息明显少于正常儿童。
2、注意力不集中。常常会被别的声音、鲜艳色彩的事物所吸引,因而学习不能集中,常表现为不能专注听讲。
3、机械 记忆力 尚可。这是智障儿童的心理能力,许多需要思考来学习的内容,他们是靠机械记忆力学下去的。
4、语言能力薄弱。语言问题比较大,80%都有语言障碍、发语音困难,只懂几个极简单的命令。即使有极少数的轻度智力落后儿童会说话,但说的也是极简单的句型,内容贫乏,往往词不达意,需要家长费尽心思的去猜。
在初生至1岁左右往往难以发现有什么问题,只是到了儿童会走路(13、14个月)、会说几个字(1岁半)的年龄,他不会走,不会说,家长才对孩子怀疑起来:他是不是智力有什么问题啊?由于智力正常儿童也有一些发展较迟的情况,所以家长往往抱有侥幸心理,希望他们不过是“迟长儿”,以后会赶上来的。
可是,时间长了,他们的学习能力较差,抽象能力、数概念难以学会等障碍,就表现出来了。在这一阶段问题逐渐明显。视、听虽然正常,但观察力差,事物细微的特点或细小的变化往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语文一般无大障碍,口齿清楚,能表达自己简单的思想。机械记忆较好,多次重复的学习内容可以记忆长久,思维能力差,缺乏逻辑性,数概念难以学会。情绪正常,有的胆小,有的鲁猛,与正常儿童基本无异,缺乏意志力,不能主动设法克服困难。有简单的是非概念。经过特殊教育,他们可以学会简单技能,知识面可以达到小学五六年级水平,数算能力只能达到一二年级水平。
智障儿童的特殊教育三
智障儿童有很多不同的程度。如果只是轻微智障儿童,可以让他们和正常的孩子一起进行基础义务教育,然后送入相关的职业技术学校,拥有一技之长。如果是比较严重的情况,就需要送入特教机构,进行一定的帮助教育或者长期的专业教育,尽可能保证孩子的基础生活技能和基本的健康心理环境。
一般来说,智障儿童的语言、动作缓慢,智力发育迟缓,对周围事物和声音反应迟钝,身体素质较差,小肌肉群欠发达。有的特别容易兴奋,多动、注意力不集中。有的表现为少动,或经常萎靡不振。因此,智障儿童音乐教育决不能照搬普通音乐教育的模式,应该在课程设置、教学形式和 教学方法 等方面有别于普通音乐教育,具有自己的特殊性。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其音乐康复和音乐审美的价值。本文将就课程设置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视听治疗课、律动训练课、综合主题课、生态导向课、自主实践课。这些课程设置与实施过程与普通音乐课程相比,有一个的特点,就是突出特殊音乐教育的康复训练价值,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和自立能力。
幼儿园时期的小孩模仿力强、判别力差,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正常儿童模仿智障小孩的一些不正常举动,往往是出于好奇、好玩。出现这种苗头,本不需大惊小怪,但如果听之任之,任由其“习惯成自然”,那就有一定危险了。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小孩心中最有“”的人,幼儿园老师应及时教育儿童哪些行为举止是对的,哪些是不能效仿、需要纠正的,如此,才能使正常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也使智障儿童在这种好的氛围中更快进步,与其他儿童一起健康成长。
儿童智障成因四
引致智障的成因很多,主要可分为先天及后因素两大类:
(一) 先天因素
染色体异常,如唐氏综合症,遗传因子结合出现问题;新陈代谢系统出现问题。近亲结婚或高龄产妇较容易产下此类婴儿。
(二) 后天因素
怀孕期间:母亲在怀孕期间受病菌感染(如得过麻疹,糖尿病)、错服药物、跌伤、营养不良、酗酒、吸烟、吸毒 或受_光辐射感染等都可能引致出生婴儿智障。
生产期间:早产、难产、婴儿缺氧、病菌感染或体重不足引 致儿童脑部发育不良或受损,造成智障。
婴儿及幼童期间:初生婴儿抽筋、血糖过低、病菌感染(如 脑膜炎、黄疸病)、营养不良或意外令脑部受损,会影 响智力。
后天培养:后天环境培育也影响个人智能的发展。
智障儿童的特殊教育方法相关 文章 :
★ 教育局特殊教育总结5篇精选
特殊教育:智障儿早期教育的l2要点
对于已被确诊的智障儿,早期教育如果能在3岁以前实施,宝贝今后就有可能进入正常的学习轨道。因此。父母应尽早对宝贝开始针对性的早期特殊教育与训练。这样,有助于使宝贝日后能够生活自理,适应社会。 1.使宝贝的能力发挥到限度 父母不要期望对宝贝进行早期教育他就能恢复正常。正确的目标应当是使宝贝的能力发挥到限度,如轻度智力落后接近正常;中度落后提升至轻度落后,重度智力落后能学会生活自理听懂简单的话,甚至会说几个词和几句话.即使是深重度智力落后的也会有一点进步。 2.接受宝贝现有的水平并从现有水平教起 如果从一开始就按高一级的水平来教.宝贝底子薄弱,肯定学不好.反而会先使父母失去教育宝贝的信心。3.父母要耐心重复地教 智障儿的学习多半靠机械记忆,所以在教学时要多重复。另外,他们往往遗忘得很快,学会的知识很快就会忘记了.有时教他们学会说一个字要重复几百遍.父母一定要有而耐心。 4.经常鼓励或称赞宝贝 赞扬宝贝可以搓离他的学习兴趣.对有些宝贝还可以用些物质奖励.比如一块小饼干、玩具等。对有些宝贝可以用精神奖励.比如抱抱他.亲亲他,使宝贝感受到父母很爱他,接受他。 5.对宝贝的教育要持之以恒 对智障儿的早期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不能中断,否则会前功尽弃。即使外出不能带宝贝前往时.也要嘱咐家中其他人继续教宝贝.不可间断。 6.给宝贝自我展示的机会 经常提供一些机会让宝贝能表现一下自己的能力,如给爷爷递送个东西给奶奶拿双拖鞋等。这样.可以加强宝贝的自信心,让他感觉自己也是重要的。 7.对宝贝的教育注意寓教于乐 把所教的东西放在每天的生活中。运动、语言、认知能力要在固定时间教,但生活自理、社会行为等.可在日常生活中不误时机地言传身教.如带宝贝上超市时教给他货物的名称、用途、价格等。 8.每天都要记下宝贝的学习内容和进程 记录下宝贝每天的学习内容与进程.每3个月或5个月总结一次。可能的话,去请教一位自己或家人熟悉的幼儿园老师进行指点.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很有好处。 9.通过游戏促进宝贝的感知觉与动作的发展 感知觉训练包括视、听、触、昧,嗅等方面,可让宝贝玩过家家,唱歌跳舞、堆积木.或多进行一些户外活动,增强对大自然的感受力.使宝贝各种感知觉得到良好的刺激,同时使四肢协调、手眼协调能力也得到锻炼。 10.抓住机会并结合具体实物多与宝贝交流 智障儿的语言发育迟缓.同时存在着各种构音与发声障碍和节律异常等。因此.应据不同情况采取针对性的训练方法。语言是习得的.2—3岁是学习口语的时机,要抓住机会.结合具体实物,多与宝贝交流,以增加词汇量。 11.注意训练宝贝的生活自理能力 智障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差.改变这种状况的有效方法是父母不要事事包办,也不要觉得教育宝贝太麻烦而失去耐心.要把一个个生活技能分解成若干个动作.让宝贝逐步学习掌握。 12.注意培养宝贝与同伴的交往能力 智障儿与同伴交往会受到限制,父母应当尽量创造条件让宝贝多和正常儿童玩耍.使宝贝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模仿正确的行为举止.培养良好的情感和个十牛品后。 爱心提示: 1.有条件的家庭可让宝贝进八正常的学校接受教育,因为在很多方面老师能给予宝贝更加专业的指导。 2.父母应据宝贝的特点,探索一蠢行之有效的最适合自己宝贝的训练方法,以使宝贝能够逐渐得以康复。 3.父母能够自己教宝贝也很好,因为父母最了解宝贝的优缺点,可随时随地或设法激发宝贝的天赋潜能,也最爱他。不过,父母可能不够专业,弥补的方法是买一些关于幼儿教育的图书、杂志进行自学,或去上幼儿教育培训班.以提高居家自我教育宝贝的质量。
智障儿童能上什么特殊学校
智力发育迟缓的特殊学校:启智学校,成都市成华区特殊教育学校,沈河区启智实验学校等。
1、启智学校:是一所民办的特殊教育康复培训学校,集康复、融合教育、职业训练、就业指导于一体。成都市成华区特殊教育学校:拥有先进的硬件设施,包括标准的舞美室、音乐室、中西画室、科学实验室、图书室、多媒体教室等。
2、沈河区启智实验学校:是一所面向全市招收弱智儿童的特殊教育学校,学制九年,是一所财政全额拨款的学校,隶属于沈河区教育局。上海奉贤区惠敏学校:是一所从事智力障碍、脑瘫、自闭症、部分聋哑等多重残疾儿童教育的特殊教育学校,也是上海市第一所实施全免费教育的寄宿制学校。
拓展资料:
一、语言发育迟缓_疾病简介
语言发育迟缓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儿童口头表达能力或语言理解能力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的正常发育水平。当患儿开始学语时,语言缺陷即显示出来,小儿可发出一些音节,但不能组成词;不能用完整的句子去描述他所需要的东西,因此语句十分生涩难懂。患儿对语言的学习速度很慢,语言明显落后。
二、语言发育迟缓_疾病病因
智力低下、听力障碍、构音器官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语言环境不良等因素均是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常见原因。
三、语言发育迟缓_疾病危害
1、儿童语言发育早期是语言学习的关键阶段。1-2岁是语言的敏感期,2-3岁是语言的爆发期,3岁至6岁半是语言中词汇逐渐增多、语法规则形成的阶段。
2、语言发育迟缓不仅会影响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还会影响日后的阅读和书写,甚至影响孩子的认知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甚至会使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学习困难等行为问题的发生率增加。此外,语言发育迟缓还很容易使孩子长大后遗留下说话含糊不清、个别音发不清楚、说话欠流利等语言障碍。
3、在儿童发育早期,如3岁以前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对于有语言障碍的孩子非常重要;如有听障的孩子,在语言发育的关键阶段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患儿的语言发育,降低语言障碍带来的短期和长期的不良影响。
幼儿特殊教育:怎样有效培养智障学生的注意力
有位教育家说过:“注意是我们心灵的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经过它才能进来。”只有那些进入注意状态的信息,才能被认知,并通过进一步加工而成为个体的经验,其目标、范围和持续时间取决于外部刺激的特点和人的主观因素。在教学中,注意力对学生来说无疑是帮助其掌握知识的金钥匙,尤其对智障学生来说显然更为突出。那么,作为特校教师就必须学会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有效地进行学习、掌握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笔者为了培养学生的注意力,作了一些努力和尝试。 智障儿童在认识特点上具有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稳定性差、转移不灵活、注意力分配难等问题,这些注意力的缺陷造成智障儿童学习上的困难。因此,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培养智障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有效课堂教学。 一、重视导课引入,唤起学生注意力 一堂课在开始时就要让学生感兴趣,抓住学生的心,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内容上来,智障学生的课堂教学尤为重要。智障学生在认识特点上具有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稳定性差、注意力分配难、转移不灵活等问题,这些注意力的缺陷造成智障学生学习上的困难。有鉴于此,我们可以根据智障儿童爱唱、爱表演的特点,设计教学课题的引入法,通过巧妙地引出课题,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吸引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如猜谜引入法、游戏引入法、直观引入法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在唤起学生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同时,刺激大脑兴奋中枢,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迅速进入角色,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笔者在中低年级实用生活教学中,根据不同课例类型,分别采用了故事引入法、提问引入法、猜谜引入法等不同的课题引入法。如教学《鞋子》一课时,笔者采用了猜谜语的方法来导入新课:两艘小船真稀奇,不用桨来不用帆,白天载人走四方,夜晚停泊在床前。学生看到这个谜语很感兴趣,很积极的想象,当他们猜到谜底的时候,笔者及时导出课题,并且课件上显示一双漂亮可爱的鞋子。接着,提出问题:鞋子是我们的必需品,我们每天行走都要用到它,那你们知道还有哪些样式的鞋子?根据季节、时间不同,应穿哪些鞋子?由问题的答案引出本课的学习目的。这样,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有主动参与学习的意愿,就能集中注意力去听老师讲课,并能就老师提出的问题乐于去思考, 乐于回答。 二、变换多种教学方式,唤醒学生注意力 由于智障儿童注意的稳定性差,上课易走神,走神之后很难收回来,个别的连三五分钟的注意力都无法集中。注意转移也不灵活,他们上课时往往身心分离,这一方面,因为他们神经不够灵活;另一方面,与他们神经过程的惰性严重,学习心理内驱力弱,身体状况不良等有关。令学生耳目一新的“新异刺激”,可以有效地强化他们的感知律度,吸引他们的注意指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变换教学方式来吸引智障儿童的注意,把教学内容设计成游戏的形式,或创设情境,让智障儿童扮演角色把课文内容表演出来,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自主学习,而且能唤醒注意力,挖掘其潜在的能力。如上语文课《饼干》一课时,笔者尝试收集了大量饼干的宣传纸,又准备了好多种饼干。 在教学中,先让学生看看、闻闻、尝尝,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如在学习《小马过河》一课时,我分别让4个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上台表演,一个扮演小马,一个扮演老马,一个扮演老牛,一个扮演松鼠,并配上音乐及对白,通过做游戏学习课文内容,智障儿童兴趣盎然。如此动静结合,课堂教学气氛浓厚,智障儿童始终处于积极学习的状态,较快巩固了所学知识。对于培养智障儿童的注意力,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三、注重环境熏陶法,吸引学生注意力 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其展开有赖于一定的教学环境。从社会心学的角度看,教学过程是教师有目的地选择或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激发主体的求知欲, 调动积极的情感,从而主动掌握知识技能、发展职能互动的过程。所以,注重教学环境对教学过程的影响,充分发挥它对教学的积极作用。智障学生感觉知觉之间联系少,不易在不同物体之间建立联系。他们的思维直观具体,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很差。为此,笔者常把有关单元内容的图片、文字或实物布置在教室的四周,以加强环境熏染,增加感官刺激的频率。如在教学“水果”一词时,在教室后的植绒板上,贴上了一棵“大树”,上面挂满了“果实”(画有苹果、桔子、荔枝、梨子等有关的图片),使学生对“水果”一词意思加深了认识,并了解“水果”涵盖的果类,引导学生进行知识上的迁移。同时,教师要十分重视教学的情感环境。由于班级中学生残疾程度不同、类型多样,有的智障孩子常常处于无注意力状态,且注意力的稳定牲差;有的自闭症儿童上课不听指令,甚至大叫大闹。在教学时,像传统教学那样安排教学时间、安排学生的座位是行不通的。因此,我们就应该尝试“扇形座位亲情教学法”、“跪式教学法”,这样可以缩短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给学生以平等、宽松的环境,促进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促进了学生之间的正常交流,也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四、运用多媒体音图色彩,增强学生的注意力 儿童是通过“形象、声音、动作、色彩”来思维的,对于弱智学生来讲更是如此。所以由其认识、思维的特点所决定,更要加强直观的音图色彩刺激教学,展现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录音、幻灯,投影、录像等多媒体手段可以化抽象为直观形象,恰当运用,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而且能一下子吸引学生的目光,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获得直观、形象的认识,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兴趣。当投影一出现,学生们的眼睛齐刷刷地盯着图画,他们如见其人、如观其景,如置身其中,唤起了他们的形象思维。在课文理解、回答问题时,学生的发言率很高,多媒体手段引起了学生的观察兴趣、学习兴趣。如教《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教师出示了动画课件,学生都能仔细地观察动态画面,听着配音,然后教师领学生轻声读课文,学生在读时能集中注意力,兴致很高,在解决老师问题时,学生均能踊跃发言,效果良好。又如,笔者运用多媒体教学,当学生正确解答时,多媒体课件画面上会呈现一个喜洋洋的卡通像并且还伴有鼓励性的语言或掌声,如你真棒!你真聪明!或掌声等,当学生回答出现问题时,多媒体课件画面给予提示、帮助,使其重新获取成功。这种些生动形象而有刺激性的信息传递,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对知识的识记,而且有力地增强了刺激强度,加强学生的注意稳定性。 注意力不稳定、转移不灵活是智障学生学习障碍的瓶颈,作为老师,把呆滞的眼神变灵活,把分散的注意变集中,把东张西望变成凝神静听,是我们完成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师要根据智障孩子注意力的特点,采取适当的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地训练和培养他们的注意力。只要我们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努力去尝试,一定会有事半功倍的收获。
幼儿特殊教育:浅谈对智障儿童的教育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试验的深入与完善,有些轻度智力障碍的儿童随同正常儿童进入普通班就读,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新的课题。 所谓的智障儿童是指那些思想表现和学习表现都处于后进状态,甚至有智力障碍的儿童。智障儿童在园人数虽少,但如何进行智障儿童的教育教学,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难题。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如下: 一、发挥“亲和”的魅力,做有亲和力的老师 亲和力是比喻使人亲近、愿意接触的力量。亲和力最早是属于化学领域的一个概念,是特指一种原子与另外一种原子之间的关联特性,但现在越来越多地被用于人际关系领域,某人对另外一人具有的友好表示,通常就形容这个人具有亲和力。 有句话叫:力在则聚,力去则散!有亲和力的双方就是有共同力量表示的双方,这种友好表示,使得双方合作在一起,有一种合作的意识和趋向意识,和共同作用的力量。有亲和力是促成合作的起因,只有具有了合作意想,才会使双方结合在一起共同合作。 曾经在一本杂志上看到四句话:“嘴里没有否定,眼里没有蔑视,肢体没有威胁,表情没有冷漠。”(最简单有效的人际沟通要诀) 首先,这四句话,只是技巧而已,我们要看到技巧背后需要我们真正做到的管理素养和修养。即: 1、发现对方优点,肯定对方 2、真正平等待人,尊重对方 3、消除对方紧张感,放松对方 4、热情的相待,温暖对方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就是那么玄妙,你永远不要期望一个你蔑视的人会反过来尊重你,每个人都在不断的调整着自己的心理平衡。师生关系何尝不是这样,你对学生的肯定、热情、尊重必将换来对方的尊重与爱戴!所以不要轻易给学生贴上“差生”这个沉重的标签,你的草率可能给日后的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灾难。 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是这样提高亲和力: 1、合体的装束,使他们更容易接纳。 2、保持礼貌亲切的语言,让他们和我沟通更融洽。 3、性格优雅温和,易于他们主动接近。 4、多为他们着想,处理问题得体,自然而然形成亲和力。 在这些理念的引领下,我所任教的儿童都喜欢上我的课,每当我走进教室,总能看到他们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喜悦,言谈举止也流露出犹如见到家人的亲昵,有的孩子竟口误叫我妈妈。许多孩子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向我诉说如:他们穿上新衣服欣喜,他们过生日时快乐的感受,与小朋友之间的愉快经历等等。为我今后对他们开展教育教学打下良好的开端。 二、用爱的行为实现对智障儿童的养成教育 所谓养成教育,具体地说,就是指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渠道,全方位地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感、道德品质、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为把他们培养成既善于合作,又善于竞争,即能追随时代,又能适应社会的现代人而打好基础,这是形成儿童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儿童成人、成材的前提。特别是刚入园的智障儿童没有经过专门的教育与训练,他们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决定了这一时期是行为问题最多的时期。如:辨别能力较差,模仿能力极强,一些不文明的脏话可以毫不顾忌地说,不文明的行为也因为年幼无知而轻易地被大人原谅,有的孩子待人长幼不分。很多儿童在家长的溺爱下,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什么都是家长代劳了,自理能力极差。俗话说:“播下行为,收获习惯;播下习惯,收获性格。”怎样使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非常重要。不仅要长期坚持所定的规则,还要经常表扬、提醒、鼓励,使他们持之以恒坚持好的行为规范,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另外优美的环境,整洁的校园,给人以赏心悦目的心境,能给学生营造一种和谐、舒适的学习环境。有的幼儿园的活动场所窄小,绿化场地更小,要给他们开辟,他们就像一只只出笼的小鸟,欢蹦乱跳,有些孩子见到花儿就随手摘,还任意践踏草地,乱扔果皮、纸屑……于是,我在“认识我们的幼儿园”中,通过观察、讨论、交流等方式来让幼儿认识幼儿园的,先带领幼儿参观、感知,然后让他们发挥想象力画出眼中的幼儿园,最后,孩子们一致认为幼儿园就像一个大花园——有五颜六色的花、宽敞明亮的教、卧室、平坦的操场、有许多新朋友、老师、还可以学知识…… 随机我对孩子们进行了教育:每一种植物都有生命的,如果你们任意地采摘、践踏,它们就会受伤,受伤后的花就不漂亮了,所以你们要像爱自己的生命一样去爱护它们,也不能乱扔垃圾,垃圾多了,排出的废气太多的话就会影响植物的生命了。我们不仅要爱护学校的花草树木,路旁、公园里的花草树木也不能破坏。只有这样我们的幼儿园才会四季飘香,再说,谁保护了环境,谁就是护花使者,他就会长得跟花儿一样美。“你们想和花儿媲美吗?”“想,我想和花儿一样美。”“老师,我也想……”听着一声声稚嫩的话语,我的心里明亮了许多。在教育教学中要时刻关注那些特殊的孩子,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孩子们有了起色——用爱的行动去感化他们,这样就能激发孩子们的爱美情趣。 三、对症下药,不能“一刀切” 1、要相信智障儿童是可以转化的 智障儿童不外乎有两种:一种是智力型的,即弱智;另一种是非智力型,智力正常但自身不爱学习,厌恶学习,或受家庭影响等而导致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对待这些学生,作为教师要有信心,必须要摸准脉搏,对症下药,不能“一刀切”,如,弱智型可加强课外辅导,让优秀学生帮助他;厌恶学习型的,我发掘其长处,利用“迁移”的心理达到目的;受家庭影响的,应与其家长联系,取得家长支持,平时多给温暖和爱心,亲情、家庭教育的缺失,教师的忽略和嫌弃,热闹的集体活动中形单影只的孤独曾是他们的生活状态。而“碍事碍眼”的他们在不经意的时刻也会闪耀出善良,面对他们我们不要漠然、反感甚至放弃,我们要去寻找深层原因,给他们更多的关注吧,把更多的微笑送给他们,总之对于形形色色的智障生,只要“晓之以理”然后“动之以情”就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2、要持之以恒 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幼儿,如果想在短时间内改变他,那是不可能的事,这就需要教师要有恒心,做好长期对智障儿童的转化工作。 3、要以诚相待 对智障儿童的教育是一项艰苦费时、费心、周期性长的工作,为此要时时处处给予他们关心、帮助、指导,智障儿童在老师坦诚、真挚、真心实意中得到温暖,缩短与其它儿童、老师之间的感情距离,儿童才会被感动,从而愿意接近老师、愿意接受教育。这也是“亲其师信其道”的具体体现。 4、对智障儿童的辅导要有耐心 智障儿童基础差,理解能力、接受能力也差。教师不要开口训斥,闭口责备,甚至动手打学生,尤其是智障儿童出现反复时必须耐心说服教育。切忌伤害其自尊心,要通过耐心诱导,给他一个思考和再认识的机会,急于求成则适得其反。 5、用爱的肢体语言浇灌自信之苗: 智障儿童在生理、心理等方面都有其显著的特点,绝大多数的智障儿童有经常情绪反常、情感脆弱的现象。本学期,新生中有一个男孩常常自闭自己,孤僻,遇人就躲,根本不敢与人说话,更谈不上自信,经常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为了有效地矫治他这种不健康的心理表现,我给予他更多的爱和关注。课堂上,我让他尽可能坐到前排,经常用肢体语言与他交流。如他听不懂想哭时,我马上用手轻轻抚摸他的头,摆摆手,示意他安静下来。如果他表现得好,我会轻拍他的脸或肩膀,竖起大拇指表扬他。渐渐地,摸摸脑袋(亲近、责怪)、竖起大拇指(赞赏)、紧握拳(激励)等肢体语言增进了我们之间的感情。让小朋友们主动和他一起玩耍,节假日让他的亲朋们多带他到公共场所游览观光。目前,他脸上有了笑容、开始与伙伴们交流玩耍。 总之,信心+恒心是关键,真心+爱心+耐心是开启儿童心灵的钥匙,这是重中之重。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对智障儿童的教育是一个艰辛、漫长、复杂的过程。“捧着一颗心来”,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时刻激励着我。也许弱智生不能成为祖国未来的栋梁,但他们依然是家长的希望。在他们面前,我们不仅要做严师,更要做慈母,无论家长还是老师,都千万不要忽视他们,要相信他们,真心实意地爱他们,绝不能有“放弃”的思想,只有真心对待他们,才能引起学生内心的强烈共鸣,达到师生间的相互信任,学生才会把老师当作知心朋友,敞开心扉,倾诉他们的心里话,老师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才能有的放矢地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使他们健康成长。
智障儿童应该如何教育
对于教育智障儿童,应该根据他们的能力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教育和培养。以下是一些建议:
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能力。智障儿童通常存在语言和社交技能方面的困难,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能力,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帮助。智障儿童可能需要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来独立生活和学习。教师和家长应该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帮助,例如提供个人卫生用品、监督他们的饮食和穿衣等。
培养自尊心和自信心。智障儿童通常存在自尊心和自信心方面的问题,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帮助他们建立自尊心和自信心,让他们感到自己是有价值的和重要的。
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由于智障儿童的特殊需求,教师和家长应该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以便根据他们的能力和需求进行教育和培养。
鼓励积极参与活动。智障儿童可能存在学习困难,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各种活动,例如艺术、音乐、体育等,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总之,教育智障儿童需要耐心和细心,教师和家长应该根据他们的能力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教育和培养,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帮助,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并融入社会。
更多文章:
拿回我的帽子(老鼠拿走我的帽子我去找老鼠拿回我的帽子老鼠大嚷起来接下来我预测会发生什么)
2024年7月24日 16:10
我的叔叔于勒选自(我的叔叔于勒本文选自短篇小说集____作者___,是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2024年8月5日 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