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 评论(在《舌尖上的中国》中,有哪些美食让你过目不忘)
本文目录
在《舌尖上的中国》中,有哪些美食让你过目不忘
作为十三朝古都的洛阳从来不缺乏美食,她也素有“汤城”的美誉,历来都是美食爱好者的“天堂”。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央视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却鲜有镜头,在播出的好几季中,连续追“剧”最终发现了一幕洛阳的美食,那就是第二季第5集《相逢》中作为片头出现的:牡丹燕菜!虽然是配角出现,但是看到这短短一幕镜头,足以让我这个洛阳吃货过目不忘!
说起这道菜,据说之前称之为“洛阳燕菜”,后来的“牡丹燕菜”据说是因为周总理,他品尝过后给出了“洛阳牡丹甲天下,菜中也能生出牡丹花”的评价,从此“洛阳燕菜”便有了“牡丹燕菜”这个名字。这道菜造型美观、汤鲜味美、酸辣香郁、爽滑适口、文化内涵丰富,也历来是人们来洛阳不可错过的美食之一,至于在哪里才能吃到正宗的牡丹燕菜,小编慢慢跟你说!
相传牡丹燕菜始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也是中国迄今保留下来的历史久远的名宴之一。又称牡丹燕菜。主料有白萝卜、海参、 鱿鱼、鸡肉。它的传说非常的多,当然绕不开第一女皇武则天了。这道菜最为独特之处是把普普通通的白萝卜,经过多层工序精心烹制,做出燕窝的味道来,更为厉害的是,菜成之后淋上汤汁,宛如一朵色泽夺目娇黄的牡丹花浮于汤面之上,无不令人拍手称绝!
那么话说回来,对于外地游客想吃到正宗的牡丹燕菜,值得推荐的有哪几家呢?
首先,名声最响亮的是位于老城的“真不同饭店”。始创于1895年,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是中华老字号、中华餐饮名店(容易太多了,不一一列举,感兴趣的可以自己查下),不过价格也随着称呼水涨船高,去里边吃水席,最大的一个亮点是有打扮成宫女和太监的店员为你布菜,还能跟“导游”似的讲解菜品的典故,让你在美食中领略洛阳的故事。
其次,小编更倾向于“管记水席”,尤其是对于普通老百姓(吃货)来说,跟接地气。管记水席在老街内小胡同里,很有名。也曾经入围过中国最好吃的100家餐厅。酸汤焦炸丸子、连汤肉片、牡丹燕菜、蜜汁红薯、八宝饭等等,配上馒头。别说有多带劲!
至于其它的水席楼还有很多,比如洛阳水席园、建坤水席宫、九府水席老店等等,能说起来名号的还有很多,在这里也就不一一列举了。每个人口味不同,所以还是得靠各位“老吃家”自己去品尝,不知道有没有喜欢吃水席的网友呢?评论区等你!
看《舌尖上的中国》怎么夸佛山美食
《舌尖上的中国》那些写人间烟火的央视神级文案,都说顺德是美食之乡,看看舌尖节目组都喜欢的这些佛山美食有没有馋到你吧!!
:poultry_leg:【盐焗鸡】
只消一把海盐,就能使鸡肉变得紧致而富有弹性,同时也能把隐藏在鸡肉深处的浓郁鲜美激发到级致。
:meat_on_bone:【腊味煲仔饭】
腊味是南方人入冬后必备的美食,煲仔饭是腊味蕞经典的吃法之一。
正宗煲仔饭,要用收获后三至九个月的半新米,还必须用瓦煲来做盛器。生米煮,猛火烧,煲熟后,再慢慢烘。让藏在里面的腊味里的肉汁,完全渗入米饭。
:steaming_bowl:【竹升面/云吞面】
竹子压打出来的面,具有独特的韧性。配上用猪骨、大地鱼、虾籽等材料熬制3个小时以上的汤头,一碗鲜美无比的云吞捞面,就成了岭南人的蕞爱。
:spaghetti:【干炒牛河】
干炒牛河讲究锅气,猛火快炒,炒匀之余,又得确保粉的完整,是对广东厨师的一大测试。
:clinking_beer_mugs:【顺德村宴】
顺德这看上去毫无秘密的厨房,却要满足全广东蕞挑剔的食客。这样的宴席,以美味为载体,把情感联络到一起。厨房的秘密,就是美味和团聚缺一不可。
:fish:【清蒸鱼】
“鲜”字在中文里初始的意思是指未经人工烹饪的生鱼的滋味。蒸鱼需要猛火,时间必须把握到位。高温迅速抑制了鱼肉中汁液的流失,锁住了鲜味。鱼皮在高温下爆裂开来,这说明鱼非常新鲜。
:chicken:【白切鸡】
广东菜的命根在于原材料,这种清淡美食是自然馈赠的美食,是原汁原味的美食。在烹饪中保持食材的原味,是一种素面朝天的鲜美。
:sparkles:
对于习惯熟食的现代人来说,如何在用火烹饪的前提下得到食物的鲜味:spiral_shell:,蕞有这种智慧的,莫过于广东人了:oyster:
:bowl_with_spoon:烟火气能抚慰人心,《舌尖》这种朴实生动的文案给我们展示了人间的生活味道:star:~
佛山小可爱来说下你觉得必吃的佛山美食吧!
如何评论《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七集《三餐》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7集《三餐》解说词 清晨六点的巴塘草原,丈夫和孩子外出放牧,顾君卓玛为全家准备酥油茶和糌粑。简单的食物为一家人提供充饥御寒的能量,这是一个藏族家庭的早餐。 中国人吃早饭的习惯,始于两千多年前的汉代。此后,华夏大部分地区,大都实行早午晚三餐制,利于生活也利于生产。尽管一日三餐,几乎成为人类共同的饮食制度,同样的饭食在中国,却变幻出不同的生活节奏,塑造出各异的人生感受。 现代城市里,早餐的首要需求就是简单快捷。天津人最懂得这一点。绿豆面展开一个圆形,薄匀不破,鸡蛋保证营养,馃箅儿,混沌皮油炸而成,金黄酥脆。煎饼果子,外柔内脆,鲜香兼备,享受它只需要两分钟。 中国早餐,味道至关重要。苦心经营十八年,秦云深知其中的奥秘。一碗香气扑鼻的小面下肚,重庆人才真正醒来。碱是和面的关键,它能把面中的骨胶蛋白结成致密的网络,锁紧淀粉颗粒,面汤不会浑浊,还能使面在嘴里产生令人愉悦的弹性。 长江流域,各大码头,都有碱水面的地盘。苏州面味道来自于汤,清而不腻。细面是苏式面的精髓,装碗不脱水不泼汤,夏季的大肉面,浇头是一块白嫩肥美的焖肉。白糟粒粒,面汤鲜滑。 武汉人把吃早饭叫“过早”。口味偏好咸鲜,面窝、三鲜豆皮,都是广受推崇的早点。而碱面作的热干面,才最代表这个城市的气质。水煮,伴麻油凉拌,芝麻酱必须调配得稠而不懈,这样才能均匀全面的附着在面上。要达到这个效果,需要付出足够的腕力和持久的耐心。 除了当老板,重庆的秦云还收徒弟,他的学生已经超过200人。重庆小面最独特之处在于调料的多样,辣椒、红油、花椒油、酱油等12味作料搭配,味道的平衡,全靠手上拿捏。重庆小面馆,大多都只作早市和午市,下午时间用来炒料,秦云也不例外。热力喷薄,香料登场,辣椒浓香四溢,一香二辣三提色,这是多年的经验。 出了小面,秦老板的招牌是牛肉面,牛肉每天限售10公斤,精明的营销方式,让这里每天排起饥饿的长龙。 小面的 “小”,即代表了价格低廉,也流露着随意精巧的美食态度,今天它已是这座山城的早餐名片。 不是所有早餐都以快取胜。在广州,早餐享受的就是过程,早晨7点,位于老城区的酒家门前,站满了等候开门的人。而点心师傅已经忙碌了整整3个小时,一样样精致的茶点,被一双双灵巧的手赋予生命。广东早茶丰富而奢侈,“茶”只是借口,更重要的是点心、菜肴、粥品,每个回头客都有自己心仪的座位,早茶长盛不衰,与广州近代以来的贸易兴盛有关。56岁的陈月霞,退休后成为这里的常客。陈月霞的儿子、29岁的梁景轩,是位律师。同在广州,他的早晨却格外紧张。 广式茶点,有干湿两种,干点最为精致。招牌虾饺,水晶胶皮,包裹下嫩虾仁,胶皮柔韧,虾仁甜脆,糅合出鲜美的口感。统计表明,广东早茶的平均消费时间在1小时以上。广州是年轻人奋斗的战场,也是老年人生活的天堂。2013年,广州60岁以上人口125万,占总人口的15%。已经进入老年化时代,这是中国的缩影。这座城市一只手托举着发展,另一只手托举着传统。高速运转的都市,给年轻人提供更多创业的机遇,也挤压了他们像父辈一样享用午餐的时间。 喝完早茶,母亲的主要工作就是准备晚饭。生抽、糖、酒、醋、水,五种材料,焖出五味鸭。新鲜的鲈鱼,最适合清蒸。西洋菜猪骨汤,去油解腻,四季皆宜。一顿精心烹制的晚餐,等待着打拼了一天的儿子。 与梁景轩相比,另一些人的三餐,更加单调乏味。每天早晨7点半,16万人开始聚集,人潮汹涌的一幕,在不到三平方公里的厂区。每周5天重复上演,工厂的生产主力,是像杨圆圆这样的90后,他们刚从学校毕业,长时间重复简单劳动,都每个人都是挑战。 21岁的杨圆圆,必须每5秒完成一次操作,每天重复5000次,越7个小时。 园区中央厨房,同样以工业化模式制造一日三餐。这些标准化食物,首先注重食品安全,其次考虑营养均衡。每天2吨鱼、3吨猪肉,15吨蔬菜,15吨大米,满足8万人的消耗。20个大大小小的餐厅,分布在园区各处,最大的能容纳2000人同时用餐。
舌尖上的中国与地理、美食有关的800字观后感
我觉得这个纪录片以地理的角度来分析的话,应该在于人与自然和乡土,下面以这两个方面谈谈。人类和自然-永恒的课题人类和自然的平衡才是最原始的和谐和平等。《舌尖》的核心观点即为美食理应是自然慷慨大方的馈赠,而不是现代社会贪婪无度地索取和破坏。人类理应对这样美好的馈赠心怀感恩,对大自然心怀敬畏,还有为自己对大自然的破坏感到愧疚和心酸。所以在拍摄人们采集原始食材时,文案总不忘刻意提一句采集人如何尊崇自然的规律保护根系、菌丝、土壤和幼鱼。渣干湖渔民的“猎杀不绝”原则就是对自然的爱护,让人非常敬佩。紧接着是一位广西林姓的船长带着一批伙计在海上奋战了几天几夜,结果差点一无所获,原因是以往的过度捕捞造成了现在的资源枯竭。也许这样刻意的对比也是另一种善意的提醒吧!第7集在呈现中国美食多样性、地域差异性和农业多样性的样貌同时,也特意讲述了很多中国人为了食物顺应自然、改造自然的故事。但是,商业利益驱使下的现代人最容易缺乏环保意识,急功近利自以为是的人们往往在无意识中以伤害自然为代价来获取短期利益,自然很快就会以它自己的方式告诫我们这样的行为是多么愚蠢,是需要付出更加惨痛的代价的!《舌尖》推崇的是生态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宣扬的是餐桌回归大地,美食回归自然。舌尖上的故乡--一方水土一方人一种味道,一抹乡情。故土,远方的眷恋和思念的情愫。《舌尖》中集中介绍了各种地域特色的代表性美食。全国各地不同食物不同风格,代表着不同地区的不同性格甚至是风骨。有人评论说这是“舌尖上的故乡”,而每个人舌尖上的故乡加起来就是舌尖上的中国,譬如菌子的云南,腊肉和豌豆尖的四川,干丝的南京,肉饼的香河,龙井虾仁的杭州……据说有在异国他乡的留学生看到这个节目瞬间泣不成声的。他们无法理解那些在微博上喊着因为减肥不能吃这个不能吃那个的行为和逻辑。片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在浙江慈城,有一对空巢老人,他们最开心的时刻,就是儿孙从宁波回来,为他们制作可口的年糕。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年糕唠着家常,其乐融融。然而,短暂的团聚之后,儿孙们各自开车离去,家里又剩下这对老人。而在另一集中,一对老夫妻日复一日地在种着芋头,而他们的子女早已离开这里去了大城市工作,不再跟田地打交道。而我也注意到了在每一集中都提到了江浙地区的代表性食物,每次提及,都觉得异常熟悉和亲切。粽子,年糕,冬笋……以前不曾在意的食物原来是这般珍贵和美好!同样,片中还描绘了一群香港老人,他们总是聚在一起,做着他们最拿手的饭菜,聊着他们年轻时的故事。他们彼此搀扶,彼此取暖,彼此分享生命中的温馨和苦痛。美食在这里,显然已经成为人与人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在云南买了三十年的豆腐的朴素夫妻,姚贵文和王翠华围绕着豆腐是生活清淡辛苦。妻子调皮说着丈夫又懒又笨,丈夫就吃吃笑笑地答一句:她全部都是优点。这样的人生,让人羡慕。中国人爱这样的美食,其实就是爱自己的文化,爱自己的血脉,爱自己的土地。无论是米面还是豆制品,虽然南北风格迥异,差异巨大,但是却连贯着一样的传统,一样的根。无论是农民,渔民,牧民还是山民,都是一样原始,淳朴,勤劳,智慧,不怕繁琐,静心细致打磨。每一次收获中都饱含着日积月累的经验和奔波,每一道工序中都蕴含着魅力无限的智慧和想象,每一样成品中都承载着单纯质朴的满足和喜悦,还有那让人不禁黯然心痛的辛酸劳作和无怨付出。
更多文章:
优美文章下载(《清欢三卷(精装唯美珍藏版)》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2024年9月22日 10:40
老子说的“圣人之道,唯有不争”都有哪些意思?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什么意思解释
2024年8月18日 05:00
求超长的刷屏文字,各式各样的?b站刷屏的废话文学语录 【精】
2024年6月6日 18:20
广州车展总结,最受大众关注的大众车型有哪些?成都车展新车前瞻一:纯电车型国产品牌举大旗
2024年8月1日 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