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儿奉母的故事(埋儿奉母的故事是怎么回事)
本文目录
- 埋儿奉母的故事是怎么回事
- 古代二十四孝子之埋儿奉母 埋儿奉母讲的是什么故事
- 24孝故事白话文_古代24孝故事(2)
- 埋儿奉母的典故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意思
- 埋儿奉母是什么意思
- 埋儿奉母是二十四孝之一吗
- 二十四孝之埋儿奉母的典故 埋儿奉母为什么被批判
- 埋儿奉母的故事内容
埋儿奉母的故事是怎么回事
埋儿奉母讲的是晋朝时期。有一个郭家,是个很富有的家庭,后来因为父亲的离世,家产被郭巨分割给弟弟们,他身为家中的老大,承担起赡养母亲的责任,不过此人虽然很孝顺但赚钱的能力稍弱,很快家中就越来越贫穷。妻子还给他生了个儿子,老太太也十分喜爱。这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甚至家中的温饱已经成了问题,老太太心疼自己的孙子,常常把自己的饭食省下来都让孙子吃,郭巨看着母亲忍饥挨饿内心很是愧疚,便和妻子商量,母亲只有一个,孩子还可以再生,家中现在如此贫穷,与其让母亲给儿子省口粮,还不如先埋掉儿子,好好奉养母亲,等以后生活条件便好了在重新生一个。很快这个想法就开始实施,傍晚挖坑要把儿子埋掉,不过在坑底竟然发现了一堆黄金,上面还写到上天被郭巨孝顺母亲的行为所感动,专门赠予郭巨的。郭巨得到这笔钱财后,带着全家过上了好日子,孝顺的名气也传遍了各地。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但郭巨的做法未免太极端了,虽然埋儿奉母的故事现在还在二十四孝之中,小编也建议大家看看就好,不要模仿。与其把孩子活生生杀死来让老母亲过上好生活,为什么不能去努力工作赚钱,这都是活生生的生命,不是玩具不想要就扔掉。若不是因为得到了金子,这个孩子被活埋,之后再生下小孩,郭巨这对夫妻也不是什么称职的父母。这种冷血残忍的事情更不适合拿来宣传赞扬。这个故事最应该拿来讽刺愚孝,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身为人的责任,但也不能用如此极端的手法。
古代二十四孝子之埋儿奉母 埋儿奉母讲的是什么故事
鲁迅先生这一生骂过无数人,这些人有官僚,有学者,也有当世名人,无一不被他骂得狗血淋头。他敢骂这些当代人,也敢骂古人,骂那些道貌岸然的可怕孝子们。他写过一篇文章名叫《二十四孝》,重点批判了二十四孝子中的郭巨。众人不解,一个被古人推崇千年的模范孝子为何也受到鲁迅的批判?
大家可能不知道,这真不是鲁迅先生没事找事,而是这孝子郭巨的孝行实在是太恐怖了。郭巨是汉朝人,他家里很穷,上有高龄老母,下有三岁幼子,还有一个老实妻子,日子过得实在揭不开锅了。郭巨的老母亲经常把自己的那份食物省下来给孙子吃,久而久之身体越来越衰弱,最后还一病不起。郭巨见母亲病重,就对妻子说:“咱家太穷了,我们的儿子还去吃母亲的食物,这样下去母亲迟早会死的!儿子可以再有,母亲却只有这一个,不如我们把儿子埋了,多留点食物给母亲吧!”
郭巨的妻子不敢违抗,便哭哭啼啼的和郭巨一起挖坑,打算活埋了他的三岁儿子。等挖到三尺深的时候,郭巨挖到一罐黄金,罐子上还写着一句话“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这个故事里面,孝子郭巨最终没有埋掉儿子,而是得到一罐黄金,但他的孝行却传开了,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但是,几百年后还真就有这么一位“埋儿奉母”的孝子,他就没郭巨这么幸运了!
这个人和郭巨一样都是郭姓,全名叫做郭世道,生活在公元400年左右,为南朝刘宋时人。这个人厉害了,他奉养的不是亲母是继母,少年时期他的父亲便过世了,之后他便出去打工养家糊口。等他长大了,郭世道就娶了一个妻子,还生了一个儿子。可是生下儿子不久他就被生活重担给压得喘不过气了,他和妻子商量说,他挣的钱养活母亲都不够,现在还加上一个孩子,就更不够了。最后夫妻俩决定把孩子埋了,之所以说他们没郭巨幸运,那是因为他没挖到黄金,而是真的把儿子给埋了!
郭世道泯灭人性的行为竟然受到当时百姓的推崇,他们不认为郭世道没人性,反而尊其为仁厚道德的典范,皇帝知道这件事以后,免去了郭世道的税收,朝廷还有人推荐郭世道做官!总之,郭世道没有受到惩罚,史书也说他的后代全都是孝义之人。
如果说郭世道埋儿奉母是出于无奈,那下面这个人所做的事就是令人发指了。明朝人江民儿之母常年患病,怎么也治不好,他曾割下自己腋下的肉给母亲入药,结果没起到什么作用。后来,江民儿向泰山山神祷告,他暗自许愿,为了让母亲康复,他愿意献祭自己亲生孩子。事有凑巧,就在他许下心愿不久,他母亲的病果然痊愈了,然后他就毫不犹豫的杀了自己的亲生骨肉当作还愿!
以孝之名,行残忍事,古人愚孝起来真是可怕!
24孝故事白话文_古代24孝故事(2)
24孝故事白话文:埋儿奉母
原文: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妻不敢违。巨遂掘坑三尺余,忽见黄金一釜,上云:“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诗赞: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
译文:汉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郭巨,家境非常贫困。他有一个三岁的男孩,母亲经常把自己的食物分给孙子吃。郭巨对妻子说:“家里窘困不能很好地供养母亲,孩子又分享母亲的食物。不如埋掉儿子吧?儿子可以再生,母亲如果没有了是不能复有的。”妻子不敢违拒他,郭巨于是挖坑,当挖到地下三尺多时,忽然看见一小坛黄金,坛子上写着字:“上天赐给孝子郭巨的,当官的不得巧取,老百姓不许侵夺。”
24孝故事白话文:卖身葬父原文:汉董永,家贫。父死,卖身贷钱而葬。及去偿工,途遇一妇,求为永妻。俱至主家,令织缣三百匹乃回。一月完成,归至槐阴会所,遂辞永而去。
诗赞:葬父贷孔兄,仙姬陌上逢。织缣偿债主,孝感动苍穹。
译文: 传说 东汉千乘(今山东高青县)的董永,家中非常穷。他父亲死后,董永卖身富家为奴换钱安葬父亲。等到去做佣人,在路上遇到一个女人,请求嫁给董永为妻子。于是二人一起到了主人家,主人命他们织成三百匹锦缎方能偿贷回家。(他媳妇)一个月就干完了为董永抵债赎身。在返家途中,来到了他们初会的槐荫地界,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孝子董永还债)辞别董永凌空而去(槐荫因此改名为孝感)。
24孝故事白话文:刻木事亲原文:汉丁兰,幼丧父母,未得奉养,而思念劬劳之因,刻木为像,事之如生。其妻久而不敬,以针戏刺其指,血出。木像见兰,眼中垂泪。兰问得其情,遂将妻弃之。
诗赞:刻木为父母,形容在日时。寄言诸子侄,各要孝亲闱。
译文:东汉河内(今河南黄河北)人丁兰,幼年父母双亡,他没有机会奉养行孝,因而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对待雕像如同活人一样(凡事均与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自己才用,出告归省从不懈怠)。她的妻子因为日久生烦,对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用针偷偷地刺木像的手指玩,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后来木像见到丁兰后,眼中垂泪。丁兰查问妻子得知实情,就遂将妻子休弃。
24孝故事白话文:涌泉跃鲤原文:汉姜诗,事母至孝;妻庞氏,奉姑尤谨。母性好饮江水,去舍六七里,妻出汲以奉之;又嗜鱼脍,夫妇常作;又不能独食,召邻母共食。舍侧忽有涌泉,味如江水,日跃双鲤,取以供。
诗赞:舍侧甘泉出,一朝双鲤鱼。子能事其母,妇更孝于姑。
译文:东汉四川广汉人姜诗,对待母亲非常孝敬。后娶妻庞氏,她对婆婆照顾的更加周到。姜诗的母亲天生喜欢喝长江水,其家距长江六七里路,庞氏亲自去江边水奉养。老太太还特别爱吃鱼肉,夫妻就经常做鱼给她吃。老人还不愿意自己独自吃,要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天气恶劣,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便将她逐出家门。庞氏求住邻居家中,昼夜辛勤纺纱织布,换钱买好吃食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婆婆知道了庞氏被逐之事,令姜诗将其请回。庞氏回家这天)院子旁边忽然涌出泉水,味道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从中跃出,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
24孝故事白话文:怀桔遗亲原文:后汉陆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桔待之,绩怀桔二枚。及归,拜辞堕地。术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桔乎?”绩跪答曰:“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术大奇之。
诗赞:孝悌皆天性,人间六岁儿。袖中怀绿桔,遗母报乳哺。
译文:三国时期吴国的陆绩(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和历法,曾作《浑天图》,注《易经》、《太玄经》),六岁那年,(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太守袁术。袁术摆出橘子招待他,陆绩偷偷给怀里藏了两个橘子。等到告辞回家,拜别时橘子滚落到地上。袁术逗他道:“小陆郎来到人家作贵客,还要给怀里私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跪下回答说:“我母亲天生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十分地惊奇。
24孝故事白话文:扇枕温衾原文:后汉黄香,年九岁,失母,思慕惟切,乡人称其孝。躬执勤苦,事父尽孝。夏天暑热,扇凉其枕簟;冬天寒冷,以身暖其被席。太守刘护表而异之。
诗赞:冬月温衾暖,炎天扇枕凉。 儿童 知子职,知古一黄香。
译文:东汉江夏的黄香(博通经典,文采飞扬,曾任魏郡太守。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九岁时母亲去世,终日思念感怀,极其感切,乡党们都夸他孝顺。他见父亲劳作辛苦,伺候父亲非常尽心。夏天酷热,他用扇子为父亲扇凉枕席;冬天寒冷,他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太守刘护大为惊喜,特意表彰了他。
24孝故事白话文:行佣供母原文:后汉江革,少失父,独与母居。遭乱,负母逃难。数遇贼,或欲劫将去,革辄泣告有老母在,贼不忍杀。转客下邳,贫穷裸跣,行佣供母。母便身之物,莫不毕给。
诗赞:负母逃危难,穷途贼犯频。哀求俱得免,佣力以供亲。
译文:东汉齐人江革(章帝时任五官中郎将),少年丧父,独自与母亲住在一起(侍奉母亲极为孝顺)。不幸遭遇战乱,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多次遇到匪盗,有的贼人想劫持他入伙,江革就哭着哀告说有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就不忍杀他。后来,他辗转迁居江苏下邳,穷困地连鞋子都没有了,便做雇工挣钱供养母亲。母亲所需衣服等,没有一样缺乏的。
24孝故事白话文:闻雷泣墓原文:魏王裒,事亲至孝。母存日,性怕雷,既卒,殡葬于山林。每遇风雨,闻阿香响震之声,即奔至墓所,拜跪泣告曰:“裒在此,母亲勿惧。”
诗赞:慈母怕闻雷,冰魂宿夜台。阿香时一震,到墓绕千回。
译文:三国末魏国营陵(今山东昌乐)人王裒,侍侯母亲极其孝敬。其母在世时,生性怕雷。后来死了,安葬在山林中。每当风雨天气,听到空中传来雷声,王裒就立即跑到母亲墓园,跪拜在坟哭着告慰说:“裒儿在这里陪您,母亲不要害怕啊。”
24孝故事白话文:哭竹生笋原文:晋孟宗,少丧父。母老,病笃,冬日思笋煮羹食。宗无计可得,乃往竹林中,抱竹而泣。孝感天地,须臾,地裂,出笋数茎,持归作羹奉母。食毕,病愈。
诗赞: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须臾冬笋出,天意报平安。
译文:译文:晋代江夏人孟宗(官至司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冬天里想喝鲜竹笋汤。孟宗找不到笋,无计可施,就跑到竹林里,抱住竹子大哭。他的孝心感动了上苍,不一会儿,忽然地裂开了,只见地上长出几根嫩笋。孟宗赶紧采回去做汤给母亲喝。母亲喝完后,病居然痊愈了。
24孝故事白话文:卧冰求鲤原文:晋王祥,字休征。早丧母,继母朱氏不慈。父前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母尝欲食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卧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归供母。
诗赞: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一片卧冰模。
译文:晋代琅琊人王祥(官至大司农、司空、太尉),表字休征。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对他不慈爱,多次在父亲面前说坏话污蔑他,因此使他也失去了父爱。继母有次想吃新鲜活鲤鱼,当时适值天寒地冻,冰封河面。王祥却解开衣服趴在冰上寻找鲤鱼。冰面忽然自行融化了,两条鲤鱼跳了出来,王祥就逮了鱼回家供奉继母。
24孝故事白话文:扼虎救父原文:晋杨香,年十四岁,尝随父丰往田获杰粟。父为虎拽去。时香手无寸铁,惟知有父而不知有身,踊跃向前,扼持虎颈,虎亦靡然而逝,父才得免于害。
诗赞:深山逢白虎,努力搏腥风。父子俱无恙,脱离谗口中。
译文:译文:晋朝人杨香,十四岁时随父亲杨丰到田间收稻谷。父亲被忽然跑来的一只猛虎扑倒叼走。当时杨香手无寸铁,没有任何武器,只想救父亲而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猛扑到老虎跟前,扼住猛虎的脖子不放。猛虎竟颓然地放下杨父跑掉了,父亲终于捡回了性命,没有受到伤害。
24孝故事白话文:恣蚊饱血原文:晋吴猛,年八岁,事亲至孝。家贫,榻无帷帐,每夏夜,蚊多攒肤。恣渠膏血之饱,虽多不驱之,恐去己而噬其亲也。爱亲之心至矣。
诗赞:夏夜无帷帐,蚊多不敢挥。恣渠膏血饱,免使入亲帏。
埋儿奉母的典故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意思
埋儿奉母讲的是晋朝时期。有一个郭家,是个很富有的家庭,后来因为父亲的离世,家产被郭巨分割给弟弟们,他身为家中的老大,承担起赡养母亲的责任,不过此人虽然很孝顺但赚钱的能力稍弱,很快家中就越来越贫穷。妻子还给他生了个儿子,老太太也十分喜爱。这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甚至家中的温饱已经成了问题,老太太心疼自己的孙子,常常把自己的饭食省下来都让孙子吃,郭巨看着母亲忍饥挨饿内心很是愧疚,便和妻子商量,母亲只有一个,孩子还可以再生,家中现在如此贫穷,与其让母亲给儿子省口粮,还不如先埋掉儿子,好好奉养母亲,等以后生活条件便好了在重新生一个。很快这个想法就开始实施,傍晚挖坑要把儿子埋掉,不过在坑底竟然发现了一堆黄金,上面还写到上天被郭巨孝顺母亲的行为所感动,专门赠予郭巨的。郭巨得到这笔钱财后,带着全家过上了好日子,孝顺的名气也传遍了各地。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但郭巨的做法未免太极端了,虽然埋儿奉母的故事现在还在二十四孝之中,小编也建议大家看看就好,不要模仿。与其把孩子活生生杀死来让老母亲过上好生活,为什么不能去努力工作赚钱,这都是活生生的生命,不是玩具不想要就扔掉。若不是因为得到了金子,这个孩子被活埋,之后再生下小孩,郭巨这对夫妻也不是什么称职的父母。这种冷血残忍的事情更不适合拿来宣传赞扬。这个故事最应该拿来讽刺愚孝,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身为人的责任,但也不能用如此极端的手法。
埋儿奉母是什么意思
?埋儿奉母,也叫“郭巨埋儿”,是中国传统民间故事,在东晋干宝所写的《搜神记》、宋代《太平广记》、元代郭居敬的《二十四孝》中都有记载。“埋儿奉母”讲的是晋代一个叫郭巨的人,在父亲去世后,把家产分给了两个弟弟,自己只接了母亲来供养,对母很孝顺。后家境越来越艰难,妻子生了一男孩,郭巨的母亲非常疼爱孙子,自己舍不得吃饭,把食物留给孙子吃。郭巨觉得养这个孩子会影响供养母亲,就和妻子说:“儿子以后可以再生,母亲只有一个,不如埋掉儿子,节省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埋孩子时,突然从地里冒出一坛子黄金,上面写:“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供养母亲和孩子,从此,郭巨不仅生活变好,还以孝顺的美名传遍天下。这个故事是一则民间传说,没有真实的历史原型,虽然被列在元代郭居敬的《二十四孝》中,但郭巨的做法一直都有争议,明戴君恩《剩言》直接就评价说:“郭巨埋儿以食母,吴起杀子以媚君,不情莫甚矣。”清代袁枚也说他“大罪也”。
埋儿奉母是二十四孝之一吗
是。
埋儿奉母的故事:郭巨的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
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扩展资料:
在流传已久的“二十四孝”故事中,“郭巨埋儿”确实是其中一个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故事。鲁迅先生就曾对此明确表示“反感”,“实在替这孩子捏一把汗……倘使我的父亲竟学了郭巨,那么,该埋的不正是我么?”
事实上,即使是严格按照传统的儒家理念,这种“愚孝”同样也是不被认可的。因为在儒家的“亲亲”伦理中,不仅包含“子女对父母之亲——孝”,也包含“父母对子女之亲——慈”,只有“父慈子孝”,“亲亲”的伦理大义才是全面完整的。
这种背景下,以“埋儿”方式行孝,势必会显得非常“不慈”、“不义”,不仅会让郭巨,也会让郭巨的父母显得“不慈、不义”。而这种陷父母于不慈不义的做法、最终实际上仍是一种“不孝”。
除了“郭巨埋儿”,“二十四孝”中的许多故事,即便放到今天,仍是非常感人至深的,如“亲尝汤药”、“负米养亲”、“拾葚异器”、“扇枕温衾”等等。
尽管其中一些故事中具体行为做法,因为时代的变化,已没有效仿的必要性了,但其中所内蕴的“反哺跪乳”的孝道精神,无疑仍是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和伦理价值的。
二十四孝之埋儿奉母的典故 埋儿奉母为什么被批判
二十四孝是元代郭守正编纂的,他将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古人感人肺腑尽孝道的故事记录在册,并且编成了书籍,来供后人阅读。 二十四孝如今也成为了中国弘扬孝道的典范。二十四孝之埋儿奉母的故事不知道大家听说过没有,只不过如今很多人都在批判这样的行为,这是因为什么?
郭巨埋儿奉母的故事
郭巨是晋朝人,他小的时候家里还算比较富裕殷实,但是后来父亲去世之后,家道就慢慢的中落了。郭巨把所有的家产都分给了自己的两个弟弟,而自己什么都没要,只是留下了年迈的老母,由自己来抚养。
郭巨对母亲十分的孝顺,有了什么好吃的,第一个就是送给自己的母亲吃。后来郭巨结婚有了妻子,不久之后妻子又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这使得原本不富裕的郭巨生活过得更拮据了,他平常只能勉强的靠着给人打工得来的寥寥钱财来维持整个家庭的生计。
但是郭巨却发现自从自己的儿子生下来之后,母亲就越来越不舍得吃好东西了,总是把自己给她的食物留着给最疼爱的孙子吃,这让郭巨感觉到十分的不安。
他认为赡养老母是尽孝道,如今孩子的出生却让母亲的不舍得吃穿,于是郭巨说服了自己的妻子,竟然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打算将自己的儿子送到荒郊野外埋掉。
就在郭巨在荒郊野外挖坑准备埋自己的儿子的时候,却获得了一个意外的收获,原来在地下竟然埋着一罐黄金,罐子里还有一张纸,上面写着黄金是上天赐给郭巨的,这让郭巨喜出望外。凭借着这一罐黄金,郭巨使得自己的家人过上了好生活,他也因为埋儿奉母;的缘故被历史记住。
不过如今很多人并不认同郭巨埋儿奉母的做法,认为他这种行为属于伪孝道,并不值得提倡,你怎么看到郭巨埋儿奉母的做法?
埋儿奉母的故事内容
原文:
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妻不敢违。巨遂掘坑三尺余,忽见黄金一釜,上云:“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释义:
郭巨,晋代隆虑人(今河南省林州市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的母亲非常疼爱孙子,自己总舍不得吃饭,却把仅有的食物留给孙子吃。
郭巨因此深感不安,觉得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面写:“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从此,郭巨不仅过上了好日子,而且孝顺的美名传遍天下。
扩展资料:
其他类似故事:尝粪忧心
原文:
南齐庾黔娄,为孱陵令。到县未旬日,忽心惊汗流,即弃官归。时父疾始二日,医曰:“欲知瘥剧,但尝粪苦则佳。”黔娄尝之甜,心甚忧之。至夕,稽颡北辰求以身代父死。
到县未旬日,椿庭遘疾深。愿将身代死,北望起忧心。
译文:
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赴任不满十天,忽觉心惊预汗,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回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两日。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味苦就好。”
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几天后父亲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
更多文章:
入党申请书范文3000字(入党志愿书:2019入党申请书范文3000字)
2024年9月16日 00:30
短暂的生命散文?《短暂的生命》11岁女童的死,源于母亲心底的懦弱
2024年4月11日 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