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留胡节不辱(苏武留胡节不辱的翻译)
本文目录
- 苏武留胡节不辱的翻译
- 正气歌蒋荫堂的《苏武牧羊》原文
- 苏武留胡节不辱的意思
- 求一首苏武牧羊的老歌,歌词是: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穷愁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
- 苏武牧羊歌歌词全文
- 苏武,留胡节不辱出自哪里作者是谁
- “苏武留胡节不辱”出自哪里
- 苏武留胡节不辱任海枯石烂,大节不销亏的意思是什么
- 苏武留胡节不辱是什么意思
苏武留胡节不辱的翻译
翻译为:事情到了如此地步,这样一定会牵连到我们。受到侮辱才去死,更对不起国家!
出自汉代班固《苏武传》,原文选段: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
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
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译文:
一个多月后,单于外出打猎,只有阏氏和单于的子弟在家。虞常等七十余人将要起事,其中一人夜晚逃走,告发了这件事。单于子弟发兵与他们交战,缑王等都战死;虞常被活捉。单于派卫律审理这一案件。
张胜听到这个消息,担心他和虞常私下所说的那些话被揭发,便把事情经过告诉了苏武。苏武说:“事情到了如此地步,这样一定会牵连到我们。受到侮辱才去死,更对不起国家!”因此想自杀。张胜、常惠一起制止了他。虞常果然供出了张胜。
单于大怒,召集许多贵族前来商议,想杀掉汉使者。左伊秩訾说:“假如是谋杀单于,又该用什么更严的刑法呢?应当都叫他们投降。”
单于派卫律召唤苏武来受审讯。苏武对常惠说:“丧失气节、玷辱使命,即使活着,还有什么脸面回到家乡去呢!”说着拔出佩带的刀自刎,卫律大吃一惊,亲自抱住、扶好苏武,派人骑快马去找医生。
医生在地上挖一个坑,在坑中点燃微火,然后把苏武脸朝下放在坑上,轻敲他的背部,让淤血流出来。苏武本来已经断了气,这样过了好半天才恢复气息。常惠等人哭泣着,用车子把苏武抬回营帐。单于认为苏武的气节值得敬佩,早晚派人探望、问候苏武,而把张胜逮捕监禁起来。
扩展资料
《苏武传》为《汉书》中最出色的名篇之一,它记述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胁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迹,生动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
苏武是西汉大臣。他出使匈奴,正当汉朝与匈奴的关系有所改善、两国矛盾有所缓和的时期。匈奴方面先做出友好姿态,把以往扣留的汉朝使臣全部放回。汉武帝为了答谢匈奴方面的好意,也采取了同样的行动,派苏武护送以往扣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臣回国。
按常情而言,苏武是一个和平使者。他的出使应该是愉快而顺利的,但事情的发展却出乎意料。当时,匈奴恰巧发生了一次情节严重的谋反事件。谋反者的首领缑王计划绑架匈奴单于的母亲阏氏,投奔汉朝。谋反者的另一首领虞常原是汉臣,他企图刺杀叛汉降敌、当了匈奴大臣的卫律。
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副使张胜。张胜没有向苏武报告,私下支持他们的行动。从国家关系上说,张胜的做法损害了汉朝的信义,有悖于两国通好的宗旨,使汉使处于理亏的地位。虞常曾对张胜说:“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可见其出发点并不是真正爱国。
缑王原是归附汉朝的匈奴贵族,他重新陷没匈奴中是因为汉武帝派他随浞野侯赵破奴去接应左大都尉。左大都尉是匈奴贵人,他企图刺杀单于降汉。
单于及时粉碎了这一阴谋,并发兵俘获了赵破奴的军队。这些不愉快的往事,本该随着两国关系的改善而不再重演,但缑王的思想没有跟上形势的发展,仍然重复上一次的冒险行动,结果兵败被杀,虞常被生擒。事态的发展,不可避免地牵涉到了汉朝的使臣。
苏武遇到了一道事先没有想到的难题,而作者正是抓住了苏武在解决这道难题的过程中的表现,刻画了他的光辉形象。
正气歌蒋荫堂的《苏武牧羊》原文
——浅析《苏武牧羊》歌词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与冰天,穷困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比铁石坚,时听塞上,笳声入耳痛心酸。转眼北风吹,群雁汉关飞,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帏,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宁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欲使匈奴,惊心碎胆,常服汉德威。这首《苏武牧羊》是民国初期,由辽宁省盖县的田锡侯先生作曲,蒋荫堂先生填词的一首歌曲。这是在那个风雨飘摇,山河破碎的社会环境下,当时的知识分子,借古人来抒发自己一腔爱国情怀,饱蘸激情创作出来的一首代表歌曲。这首歌能在没有任何传播工具的情况下,在短短几年就传遍了大江南北,几乎渗透到中国每一个角落,乃至农村翁媪、童子亦会唱,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说一首歌的优劣,一是曲,二是词,而对曲的评判是作曲家的事,我就不在这里多言了。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首歌的词。说这首歌词好,首先是其立意好,他用了一个古老而悲凉的故事,呼唤着人们的爱国热情,字里行间无处不弥漫着对英雄的崇敬和对国家的热爱。立意好源于选材好,作为一首爱国歌曲,它没有选像岳飞这样的大英雄,而是选了西汉时期出使匈奴被困十九年,受尽折磨和屈辱而坚贞不屈的苏武作为主体来向人民宣扬爱国主义精神。 作者选这样一个题材,其实也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冲击。中国自八国联军进北京后,内忧外患不断,割青岛,失台湾,军阀混战,一时天昏地暗,真可谓:“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可是,清朝的遗老遗少们只知道吃喝玩乐,醉生梦死。而那些玩枪杆子的军阀们只知道骨肉相残,割据一方,谁还管人民的疾苦?谁还管国家的兴亡?多少文人志士在彷徨,在探索,中国向何处去?中国的前途到底在哪里?就在这样的时候出现这样一首歌,就像一股春风吹入人们的心田。我想这就是这首歌流传久远的主要原因吧! 说这首歌词好,其最重要一点就是作者写作方法上的高明。通常写英雄人物很容易程式化,写成一个高大全人物。而作者却用其简练凝重的笔触,大块的形象思维,把个苏武描写的有血有肉,非常丰满。你看词中只用了“渴饮雪,饥吞毡”六个字即生动的表现出来了苏武所受十九年之苦。尤其是第二段上两句“白发娘盼儿归,红妆
苏武留胡节不辱的意思
也就是苏武牧羊的典故这个故事讲述苏武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不畏强权,仍然保持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苏武是公元前一世纪中国汉朝人。当时中原地区的汉朝和西北少数民族政权匈奴的关系时好时坏。公元前100年,匈奴政权新单于即位,汉朝皇帝为了表示友好,派遣苏武率领一百多人,带了许多财物,出使匈奴。不料,就在苏武完成了出使任务,准备返回自己的国家时,匈奴上层发生了内乱,苏武一行受到牵连,被扣留下来,并被要求背叛汉朝,臣服单于。 最初,单于派人向苏武游说,许以丰厚的奉禄和高官,苏武严辞拒绝了。匈奴见劝说没有用,就决定用酷行。当时正值严冬,天上下着鹅毛大雪。单于命人把苏武关入一个露天的大地窖,断绝提供食品和水,希望这样可以改变苏武的信念。时间一天天过去,苏武在地窖里受尽了折磨。渴了,他就吃一把雪,饿了,就嚼身上穿的羊皮袄。过了好几天,单于见濒临死亡的苏武仍然没有屈服的表示,只好把苏武放出来了。 单于知道无论软的,还是硬的,劝说苏武投降都没有希望,但越发敬重苏武的气节,不忍心杀苏武,又不想让他返回自己的国家,于是决定把苏武流放到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一带,让他去牧羊。临行前,单于召见苏武说:“既然你不投降,那我就让你去放羊,什么时候公羊生了羊羔,我就让你回到中原去。” 与他的同伴分开后,苏武被流放到了人迹罕至的贝加尔湖边。在这里,单凭个人的能力是无论如何也逃不掉的。唯一与苏武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汉朝的使节棒和一小群羊。苏武每天拿着这根使节棒放羊,心想总有一天能够拿着回到自己的国家。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使节棒上面的装饰都掉光了,苏武的头发和胡须也都变白了。 在贝加尔湖,苏武牧羊达十九年之久。十几年来,当初下命令囚禁他的匈奴单于已去逝了,就是在苏武的国家,老皇帝也死了,老皇帝的儿子继任皇位。这时候,新单于执行与汉朝和好的政策,汉朝皇帝立即派使臣把苏武接回自己的国家。 苏武在汉朝京城受到热烈欢迎,从政府官员到平民百姓,都向这位富有民族气节的英雄表达敬意。两千多年过去了,苏武崇高的气节成为中国伦理人格的榜样,成为一种民族文化心理要素。***隐藏网址***
求一首苏武牧羊的老歌,歌词是: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穷愁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
《苏武牧羊》
演唱:庄学忠
词:蒋荫棠
曲:田锡侯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
穷愁十九年,渴饮雪
饥吞毡,牧羊北海边
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
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
夜坐塞上时听笳声,入耳痛心酸
转眼北风吹,群雁汉关飞
白发娘,望儿归
红妆守空帏,三更同入梦
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
大节终不亏,定叫匈奴惊心破胆
拱服汉德威,转眼北风吹
群雁汉关飞,白发娘
望儿归,红妆守空帏
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
任海枯石烂,大节终不亏
定叫匈奴惊心破胆,拱服汉德威
扩展资料:
歌曲背景:
《苏武牧羊》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学堂乐歌。产生于民国初年,在二三十年代广为流传。70年代初期新加坡粤语歌后丽莎(黄焕婵)将此曲的粤语版《春残梦断时》演绎,使得此曲在两广地区以及海内外华人世界颇具名气。
歌曲内容取自古代历史故事:汉武帝时,中郎将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扣,因不屈于匈奴贵族的威胁利诱而受尽折磨,匈奴使其牧羊19年,历尽艰辛,终不辱节。此曲借用古代题材,寄托了当时人民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精神。
苏武牧羊歌歌词全文
《苏武牧羊》歌曲完整的歌词如下:
苏武留胡节不辱。
雪地又冰天 ,
穷愁十九年,
渴饮雪,
饥吞毡,
牧羊北海边。
心存汉社稷,
旄落犹未还。
历尽难中难,
心如铁石坚,
夜坐塞上时有笳声,
入耳痛心酸。
转眼北风吹,
雁群汉关飞。
白发娘,
望儿归,
红妆守空帏,
三更同入梦,
两地谁梦谁?
任海枯石烂,
大节不稍亏,
终教匈奴心惊胆碎,
拱服汉德威。
扩展资料
《苏武牧羊》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学堂乐歌。产生于民国初年,在二三十年代广为流传。
歌曲内容取自古代历史故事:汉武帝时,中郎将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扣,因不屈于匈奴贵族的威胁利诱而受尽折磨,匈奴使其牧羊19年,历尽艰辛,终不辱节。
此曲以通俗的内容、流畅古朴的旋律,表达了深沉悲壮的思想感情,寄托了当时人民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精神。
苏武,留胡节不辱出自哪里作者是谁
《汉书·李广苏建传》 作者:班固《苏武牧羊》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在塞上时听笳声入耳痛心酸。
“苏武留胡节不辱”出自哪里
汉武帝赞许他这种合乎情理的做法,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趁便送给单于很丰厚的礼物,以答谢他的好意。
出自:汉朝班固《苏武传》。
这篇文章按苏武一生经历的主要关节,大致可以划为三个部分:
1、写苏武奉命出使匈奴,以通和好。
2、写苏武在匈奴遇到意外情况而被扣留及后被放回的经过。
3、写苏武返汉以后受尊宠的情形。
扩展资料
苏武轶事:
北海边野草遍地,没有人烟,唯一和苏武作伴的,就是那支旌节。苏武顽强地忍受着各种折磨。饿了,他就挖野菜、逮野兔充饥;渴了,他就捧一把雪止渴;冷了,他就和羊群依偎在一起取暖。
苏武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却始终手持那支旌节,不论白天放羊,晚上睡觉总不离手。他经常仰望着南飞的大雁,屈指计算日子,盼望有一天能举着旌节回到祖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武传
苏武留胡节不辱任海枯石烂,大节不销亏的意思是什么
苏武被扣留在匈奴那里不辱使命。即是海枯石烂,气节没有亏损。
这个说的是苏武牧羊的事,苏武留在胡人那为俘虏,但是气节不可别侮辱,任凭海枯石烂时光荏苒,豪迈的气节没有丝毫消失减少
苏武留胡节不辱是什么意思
1、“苏武留胡节来不辱”这句话的意思是: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在北海边,但他的气节始终不受到侮辱。苏武牧羊讲的是苏武在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获释回汉。苏武去世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气概。 2、苏武(前140年~前60年),杜陵(今陕西西安)人,汉武帝时期伟大的政治家、外交家和爱国英雄,民族英雄。武帝时为郎。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
更多文章:
高中英语语法倒装句讲解?帮我讲解一下倒装句,全部倒装和部分倒装
2024年4月11日 14:10
又是九月九重阳节难聚首是什么歌(又是九月九重阳节难聚首是什么歌)
2024年6月21日 16:20
七个人2011(哪些明星组合是7个人的韩国明星好点的告诉我几个!)
2024年6月22日 22:40
英国脱欧对英国的影响有哪些?英国为什么要退出欧盟(分析英国脱欧的原因和影响)
2024年3月28日 11:20
市场部绩效考核指标(求如何做对市场部主管与销售部片区主管的绩效考核工作)
2024年3月14日 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