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之变是什么典故 甘露之变的意思?甘露之变(中国历史上的政治转折点)
本文目录
- 甘露之变是什么典故 甘露之变的意思
- 甘露之变(中国历史上的政治转折点)
- 甘露之变名词解释
- 甘露之变到底是怎么回事
- 甘露之变是发生哪个皇帝时期
- 唐朝甘露之变简介详述
- 甘露之变是哪个皇帝
- 唐朝时期的甘露之变是什么事件 甘露之变简介
- 历史故事甘露之变
- 唐朝重大事件:甘露之变
甘露之变是什么典故 甘露之变的意思
在古代皇宫内院里,有数不清的政变和斗争,无数人为了接近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付出了自己的一切。经过前几个朝代的教训之后,封建制度逐渐发展,皇权逐渐集中,到达唐朝,为了对抗相权和外戚,引入了宦官,造成了宦官势力大增。自从甘露之变后,唐朝的政治格局发生了一次重大的变化,下面我们就去中看看甘露之变的影响和结局。
甘露之变的起源
从唐穆宗以后,唐朝的皇帝都是由宦官拥立的。他们不仅掌握对朝臣的生杀予夺大权,就连皇帝也要乖乖地听从他们的指挥,稍有不从,他们就可以随意地把皇帝废掉,甚至干脆直接杀掉。这使得皇帝成了傀儡,宦官王守澄却成了朝中的实际统治者。唐文宗对此不满,决定借助其他力量来消灭宦官。
甘露之变的过程
唐文宗在下级官员中寻求依靠支持他的人,李训和舒元舆向唐文宗建议,可以利用宦官之间的矛盾来削弱王守澄的势力。因为仇士良是王守澄的死对头,宦官仇士良就被唐文宗提拔做了官,以此达到和王守澄相互抗衡的目的。
仇士良、李训以及舒元舆就合谋设计了计划,消灭了王守澄,这时宦官的势力就已经小了一半。而去了王守澄,接下来就要除掉仇士良了。李训经过一番策划,联络了禁卫军将军韩约,决定动手。韩约上殿启奏,谎称昨天夜里降了甘露,请文武百官前去观看,埋下伏兵准备暗杀仇士良,却被仇士良发觉,计划落空。
甘露之变的结局
唐文宗和李训、郑注策划的杀宦官的计谋彻底失败,在这次事变后受株连被杀的一千多人。从此之后,宦官把唐文宗严密监视起来,唐文宗的日子更不好过,过了五年就得病死去,死时才33岁,宦官的气焰更加嚣张了。历史上把这个事件称为“甘露之变”。
甘露之变(中国历史上的政治转折点)
引言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重要的政治转折点,其中之一便是甘露之变。甘露之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政治事件,发生在公元626年,唐朝初年。本文将详细介绍甘露之变的背景、经过和影响。
背景
唐朝初年,由于战乱和政治动荡,国家陷入了混乱之中。当时的皇帝李渊在位不久,政权尚未稳固,而且朝廷内部存在着许多权力斗争。同时,国家面临着外患,北方的突厥势力不断侵扰边境,给唐朝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经过
公元626年,甘露之变爆发了。当时的唐太宗李世民正在位,他是李渊的儿子,也是唐朝的创立者。李世民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措施,力图巩固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甘露之变的导火索是李世民与他的弟弟李建成之间的争斗。李建成是李渊的长子,也是唐朝的太子。然而,李建成性格暴躁,不受朝廷官员的喜爱。李世民则聪明机智,深受朝廷官员的支持。
在甘露之变发生前,李建成与李世民之间的矛盾逐渐加剧。李建成对李世民的崛起感到不满,他试图通过与突厥结盟来对抗李世民。然而,这一举动引起了朝廷官员的警惕,他们认为李建成的行为是对朝廷的背叛。
于是,在甘露之变发生的前夕,李世民与朝廷官员商议,决定采取行动。他们派遣手下的将领,在甘露宫发动了一次突袭,将李建成及其支持者一网打尽。李建成被迫自杀,李世民成为了新的皇帝。
影响
甘露之变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它巩固了唐朝的统治地位,使得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得到了一定的平息。李世民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和军事改革,使得唐朝成为了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
其次,甘露之变也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李世民在位期间,积极开展了对外扩张,打败了北方的突厥势力,使得唐朝的疆域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这也为后来的唐朝进一步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最后,甘露之变也对中国的政治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李世民在位期间,重视文化教育,提倡科举制度,使得中国的文化教育水平得到了提高。这也为后来的唐朝文化的繁荣打下了基础。
甘露之变名词解释
甘露之变是指公元835年(唐太和九年),27岁的唐文宗不甘为宦官控制,和李训、郑注策划诛杀宦官,以夺回皇帝丧失的权力。11月21日,唐文宗以观露为名,将宦官头目仇士良骗至禁卫军的后院欲斩杀,被仇士良发觉,双方激烈战斗,结果李训、王涯、贾餗、舒元舆、王璠、郭行余、罗立言、李孝本、韩约等朝廷重要官员被宦官杀死,其家人也受到牵连而灭门,在这次事变后受株连被杀的一千多人,史称“甘露之变”。
扩展资料:
安史之乱后,唐朝宦官势力开始坐大,唐德宗委任宦官掌管禁军并且成为定制,从此宦官势力变得不可抑制。
宝历二年(826年)十二月,唐敬宗被宦官刘克明杀害,另一宦官王守澄立文宗为帝。
文宗向来不满宦官专权,大臣李训、郑注知道文宗有反抗之心,便与文宗密谋诛灭宦官。李、郑二人是因为王守澄的引荐而得以进入朝廷任高职,文宗认为与二人谋事不易引起宦官们的警觉。
当时,外人仅知道李、郑二人倚仗宦官擅作威福,却不知道二人原来与文宗另有密谋。太和九年,文宗以李训之谋,杖杀曾参与杀害唐宪宗的宦官陈弘志,不久又以李、郑之谋赐王守澄死。
虽然李、郑二人的共同目标是消除宦官专权,但二人开始争功,发展成势不两立的局面。九月李训升为宰相,同时把郑注派到外地任凤翔节度使,表面上是作为助援,内里却另有打算,如果清除宦官的计划成功,下一目标便是郑注。
甘露之变到底是怎么回事
安史变故以后,宦官的势力达到了顶峰。
太和九年(835年),唐文宗依李训、郑注二人的计谋解决了王守澄等宦官。但事成之后,两人都想要争抢功劳,形成势不两立的局面。李训抢在郑注实施另一个诛灭宦官的计谋之前行动,就策划了后来被史家称为“甘露之变”的事件。
835年11月,韩约在上朝的时候奏报,前一天晚上,左金吾仗院内的石榴树上降下了甘露,按照古代的说法,这是天降吉祥的征兆。李训就率领百官朝贺,并建议统治者前往观赏。
于是,唐文宗到含元殿,命令官员先去查看。李训等人假意去查看了一番,回来禀报道:“恐怕不是真的甘露,请另派他人复查。”于是,按照事先的约定,文宗再派仇士良等一批宦官前往查证。仇士良不知是计,一行人来到了左金吾仗院。
他们一抵达,就受到了韩约、李训布下的伏兵的攻击。宦官们惊慌失措,有数十人被打伤。仇士良觉察得早,迅速领人离开,回到含元殿。
李训命令阻止仇士良。但仇士良早一步到了含元殿,挟持文宗躲进了内殿。这时,朝官们已如惊弓之鸟,纷纷逃散。仇士良立即处置大臣,约有600多人身亡。稍后,宦官又下令关闭宫城搜捕朝臣,其中就包括李训、韩约以及他们的势力和亲属。
当夜,郑注率兵500人支援文宗,事败以后,他在返回凤翔的路上也身亡。
“甘露之变”以后,朝臣所剩无几,余下的朝官噤若寒蝉,惶惶不可终日。宦官坚信唐文宗与李训、郑注、韩约曾悄悄谋划处决他们的事,对他百般压制。
唐文宗心情郁闷,再也找不到可以信任依赖的人,每天只是饮酒赋诗,恍惚度日。
有一天,文宗问周墀:“我类似于前朝的哪些君主?”周墀恭维他说:“是像尧、舜一样的明君。”文宗叹道:“我哪里敢与尧、舜相比,我简直就像周赧王一样!”
周墀大惊,说:“怎么和他们相比?”文宗抑郁地说:“周赧王被诸侯挟制,我却被家奴压迫。”
840年,唐文宗终于郁郁而终。
“甘露之变”是唐代的统治者对宦官的最后一次反抗。由于采取了武力的方式,所以失败后牺牲惨重,牵连极广。
此后,宦官势力进一步地把大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连君主和朝臣的命运也由他们说了算。唐朝因此一步一步地走向衰亡。
甘露之变是发生哪个皇帝时期
甘露之变是指发生在大和九年十一月的一次政变,在这次政变中最终得力的是宦官,从而造成了朝廷中很多官员被杀。那么发生甘露之变是哪个皇帝,这个皇帝做了什么呢?甘露之变皇帝——唐文宗当唐敬宗被宦官杀了以后,宦官王守澄就立李昂唐文宗为帝。所以甘露之变是发生在唐大和时期。唐文宗向来就是不满宦官的专权,于是就和大臣李训、郑注谋划。李训和郑注本来商量好由郑注以协助王守澄的葬礼为名,带领数百精兵前来,趁机将宦官一网打尽,但是李训不想让郑注得功,所以就自己出任,暗中招募士卒,提前行动了。大和九年,文宗和大臣在紫宸殿上早朝,左金吾卫大将军禀奏说在左金吾仗院内的石榴树晚上生了甘露,是祥瑞的征兆。李训等人劝文宗亲自去观看,文宗到含元殿,他命宰相及中书、门下两省的官员前去视察一下,他们回来禀报说那不是真甘露。文宗刻意派仇士良等一些宦官前去查验,李训等人事先暗藏着甲兵,用来暗杀宦官。仇士良到达后,看到韩约神色有些惊慌,又发现周围有伏兵,于是立即返回含元殿劫持了文宗回内殿。李训见状,叫金吾军前去护驾。金吾军带领一些兵卒虽然杀了不少宦官,但还是阻止不了宦官挟持走了文宗。仇士良挟持文宗之后,杀了很多大臣,将李训、郑注等人全都捕杀。宦官认为这是文宗和李训、郑注等人事先熟知的,于是对文宗十分不满,此后文宗更是受到了宦官的压制,最后郁郁而终。唐朝甘露之变指得是什么事唐朝甘露之变这件事是发生在唐文宗大和九年,也就是835年十一月的一次政变,宦官势力得到优胜,造成了朝廷中很多官员被杀。这场甘露之变的性质是宫廷政变夺权。甘露之变地图唐朝甘露之变的背景是在安史之乱结束之后,唐朝宦官的势力日益强大,唐德宗委任宦官掌管禁军并且成为了定制,从此宦官的势力变得不可抑制。在宝历二年,也就是826年十二月,唐敬宗被宦官刘克明所杀,另一个宦官王守澄立了文宗为皇帝。由于唐文宗向来都不满宦官的专权,大臣郑注、李训等人知道唐文宗有反抗之心,于是便和文宗一起秘密谋划将宦官诛灭。李、郑两人因为王守澄的引荐,才得以进入朝廷担任高职,文宗认为与二人谋划不容易引起各宦官的警觉性。在当时,外人只知道李训和郑注两人依靠宦官胡作非为,却不知道两人原来是和文宗另有密谋。大和九年的时候,文宗用李训的谋划,杖杀曾经参与杀害唐宪宗的宦官陈弘志,不久之后,又以李训和郑注的谋略将王守澄赐死。虽然李训和郑注两人的目标是将宦官专权清除,但之后两人便开始争功,事情发展到势不两立的地步。九月,李训被提升为宰相,同时把郑注派到外地担任凤翔节度使,这表面上是作为援助,但是内心却另有打算,如果宦官清除的计划成功,那么下一个目标就是郑注。但是甘露之变最后的结果还是宦官获胜,唐文宗在后来,由于深受宦官的压制,郁郁而终。甘露之变的造成的影响是什么甘露之变是发生在公元835年,也就是大和九年的时候,由于27岁的唐文宗不甘被宦官控制,所以就和大臣李训、郑注两人策划诛灭宦官,以夺回皇上所丧事的权力。在11月21日,唐文宗以观赏甘露为名,将宦官的头目骗到禁卫军的后院然后将他们斩杀。但是被仇士良发现,最后导致朝廷大臣被杀,这次被牵连的人将近一千多人。史称为甘露之变。那么甘露之变的影响是什么呢?甘露之变在甘露之变后,宦官一直将军政大权牢固的掌握在手中,君主的废立、生杀等也都掌握在宦官的手中,这被称为是中国历史的第二次宦官时代的开始。天下的事都取决于北司,而宰相只是写文书而已。宦官迫胁天子,下视宰相,陵暴朝士如草芥,宦官的权力比皇帝还要大。在甘露之变发生后,此后的很长的一段时间,门下省、中书省的官员入朝都与家人一起辞去,因为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被杀了,所以就提前离开。而唐文宗更加受到了宦官的欺凌,有一次唐文宗问当值的学士周墀:朕的前代是那个皇帝?周墀说:陛下的前代是尧、舜。文宗感叹道:我怎么能与尧、舜相比呢,怎么能像周赧汉献耳!唐朝宦官势力,一直到朱温在唐昭宗天复三年,也就是903年才将宦官杀尽,这才终告消失,然而,不久后的唐朝又因为朱温建立了后梁篡位而灭亡。
唐朝甘露之变简介详述
唐朝甘露之变。唐朝甘露之变指发生于唐文宗大和九年十一月的一次政变宦官势力得胜。造成朝廷中许多官员被杀。中文名,甘露之变。参与人物,唐文宗李训郑注仇士良。时间,唐大和九年十一月。性质,宫廷政变。结果,宦官获胜。性质,政变夺权。朝代,唐朝。在位皇帝,唐文宗李昂。事件背景。安史之乱结束之后。唐朝宦官势力势力开始坐大。唐德宗委任宦官掌管禁军并且成为定制。从此宦官势力变得不可抑制。宝历二年十二月。唐敬宗被宦官刘克明杀害。另一宦官王守澄立文宗为帝。文宗向来不满宦官专权。大臣李训。郑注知道文宗有反抗之心。便与文宗密谋诛灭宦官。李。郑二人是因为王守澄的引荐而得以进入朝廷任高职文宗认为与二人谋事不易引起宦官们的警觉。当时。外人仅知道李。郑二人倚仗宦官擅作威福。却不知道二人原来与文宗另有密谋。大和九年。文宗以李训之谋。杖杀曾参与杀害唐宪宗的宦官陈弘志。不久又以李。郑之谋赐王守澄死。虽然李。郑二人的共同目标是消除宦官专权。但二人开始争功。发展成势不两立的局面。九月李训升为宰相。同时把郑注派到外地任凤翔节度使。表面上是作为助援。内里却另有打算。如果清除宦官的计划成功。下一目标便是郑注。事件经过。李训和郑注本来约定由郑注以协助王守澄的葬礼为名带数百精兵前来。趁宦官们参加葬礼时一网打尽。但李训后来又不想郑注因此领功。便以自己亲信出任一些节度使和京中重要职位。暗中招募士卒。并提前行动。大和九年十一月廿一。文宗与百官在紫宸殿早朝。左金吾卫大将军韩约奏称左金吾仗院内石榴树夜生甘露为祥瑞之兆。李训等人劝文宗亲自前往观看。文宗到含元殿。命宰相及中书。门下两省官员前去左仗视察。众人回报那不是真甘露。文宗刻意派仇士良等一众宦官前去查验。李训等人事先暗藏甲兵。以伏杀宦官。仇士良抵达后。看到韩约神色惊慌。又发现周围有伏兵。立即返回含元殿劫持文宗回内殿。李训见状。叫金吾军上前护驾。金吾军及其他举事兵卒虽然杀了少数宦官。却阻止不了宦官带走文宗。仇士良等人挟持文宗返回内殿后。派出神策军五百人砍杀众大臣。举事兵卒溃败。李训逃出长安。但最终被捕杀。仇士良等人又密令凤翔监军诛杀在外地的郑注。此次事变中。死者数以千计。除李训。郑注外。李训党羽多人被捕杀。宰相王涯。舒元舆等人被腰斩。亲属无问亲疏皆死。孩稚无疑。妻女不死者没为官婢。史称甘露之变。牵涉者的一些家属投奔了昭义节度使刘从谏。但当刘从谏的侄子和继承人刘稹于844年败亡后。他们仍遭杀害。宦官认为文宗事前已知悉李训。郑注之谋。对文宗不满。文宗此后更受宦官压制。郁郁而终。事件影响。甘露之变后。宦官一直牢固地掌握军政大权。君主的废立。生杀也是掌握在宦官手中。为中国历史的第二次宦官时代的开始。天下事皆决于北司。宰相行文书而已。宦官迫胁天子。下视宰相。陵暴朝士如草芥。此后很长一段时期。中书省。门下省官员入朝都与家人辞别。因为说不定何时就会被杀。唐文宗更受到宦官欺凌。一次问当值学士周墀:朕可方前代何主?周墀答:陛下尧舜之主也。文宗叹道。朕岂敢比尧舜。何如周赧汉献耳!周墀:彼亡国之主。岂可比圣德?文宗说:赧。献受制于强诸侯。今朕受制于家奴。以此言之。朕殆不如!因泣下沾襟。墀伏地流涕。自是不复视朝。唐朝的宦官势力。直到朱温在唐昭宗天复三年大杀宦官后。才终告消失。然而。唐朝不久也因朱温建后梁篡位而灭亡。
甘露之变是哪个皇帝
甘露之变是唐文宗李昂和大臣李训、郑注密谋诛灭宦官的计划。在安史之乱后,唐朝宦官势力开始坐大,唐德宗委任宦官掌管禁军并且成为定制,从此宦官势力变得不可抑制。他们掌握禁军,掌管皇帝的废立,甚至弑君,宪宗和敬宗就死于宦官之手。文宗即位以后,不愿意忍受宦官的专横,一直在寻找能够帮助他解决这一问题的大臣。最终于太和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发动了清除宦官头目仇士良的计划,史称甘露之变。但最终因为仇士良提前发现异常后反击成功,导致这次计划的失败。宦官最后劫持了皇帝,并派出神策军五百人砍杀众大臣,举事兵卒溃败。李训逃出长安,但最终被捕杀。仇士良等人又密令凤翔监军诛杀在外地的郑注。最后,参与政变的李训、郑注、王璠、郭行馀等一干人等全部被杀,朝中王涯、舒元舆等宰相也都身死族灭。第二天,唐文宗上朝发现,所有的官员们散落的站立在殿中,没有了宰相和御史的监督,全都乱了套。为了保住皇位,唐文宗也只得承认李训等为叛党。自此事变之后,长安陷入混乱之中,天下大事的决定权皆出在宦官团体,文官至此成了抄抄写写的写字员。直到朱温在903年大杀宦官后,唐朝的宦官势力才被消灭,然而唐朝不久亦为朱温所篡而灭亡。
唐朝时期的甘露之变是什么事件 甘露之变简介
唐朝甘露之变指发生于唐文宗大和九年(835年)十一月的一次政变,宦官势力得胜,造成朝廷中许多官员被杀。宪宗李纯去世后,穆宗李恒即位,他即位后游乐无度,藩镇割据局面再次出现,宦官的权势更加膨胀,朋党之争亦愈演愈烈,朝政又开始走下坡。穆宗即位仅三年就去世。接替即位的敬宗李湛、文宗李昂、武宗李炎都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且都是宦官拥立,又都是非正常死亡,反映出唐朝的政治形势已经越来越坏。敬宗即位后,完全不理朝政,专好游乐击球摆宴,连上朝都很少。宝历二年(826年)十二月初八日辛丑,敬宗出去“打夜狐”,回宫后又大摆宴席,在酒酣之时被宦官害死,时年仅十八岁。接替即位的是文宗李昂,文宗勤勉听政、生活节俭、打击宦官,但后来因触犯宦官集团利益,于甘露之变中密谋诛杀宦官失败。甘露之变后宦官团结一致,大臣唯有借藩镇兵力对抗宦官权力,埋下残唐时藩镇和宦官的直接冲突。事件背景安史之乱结束之后,唐朝宦官势力势力开始坐大,唐德宗委任宦官掌管禁军并且成为定制,从此宦官势力变得不可抑制。宝历二年(826年)十二月,唐敬宗被宦官刘克明杀害,另一宦官王守澄立文宗为帝。文宗向来不满宦官专权,大臣李训、郑注知道文宗有反抗之心,便与文宗密谋诛灭宦官。李、郑二人是因为王守澄的引荐而得以进入朝廷任高职,文宗认为与二人谋事不易引起宦官们的警觉。当时,外人仅知道李、郑二人倚仗宦官擅作威福,却不知道二人原来与文宗另有密谋。大和九年,文宗以李训之谋,杖杀曾参与杀害唐宪宗的宦官陈弘志,不久又以李、郑之谋赐王守澄死。虽然李、郑二人的共同目标是消除宦官专权,但二人开始争功,发展成势不两立的局面。九月李训升为宰相,同时把郑注派到外地任凤翔节度使,表面上是作为助援,内里却另有打算,如果清除宦官的计划成功,下一目标便是郑注。事件经过李训和郑注本来约定由郑注以协助王守澄的葬礼为名,带数百精兵前来,趁宦官们参加葬礼时一网打尽,但李训后来又不想郑注因此领功,便以自己亲信出任一些节度使和京中重要职位,暗中招募士卒,并提前行动。大和九年(835年)十一月廿一,文宗与百官在紫宸殿早朝,左金吾卫大将军韩约奏称左金吾仗院内石榴树夜生甘露,为祥瑞之兆。李训等人劝文宗亲自前往观看,文宗到含元殿,命宰相及中书、门下两省官员前去左仗视察,众人回报那不是真甘露。文宗刻意派仇士良等一众宦官前去查验,李训等人事先暗藏甲兵,以伏杀宦官。仇士良抵达后,看到韩约神色惊慌,又发现周围有伏兵,立即返回含元殿劫持文宗回内殿。李训见状,叫金吾军上前护驾。金吾军及其他举事兵卒虽然杀了少数宦官,却阻止不了宦官带走文宗。仇士良等人挟持文宗返回内殿后,派出神策军五百人砍杀众大臣,举事兵卒溃败。李训逃出长安,但最终被捕杀。仇士良等人又密令凤翔监军诛杀在外地的郑注。此次事变中,死者数以千计,除李训、郑注外,李训党羽多人被捕杀,宰相王涯、舒元舆等人被腰斩,“亲属无问亲疏皆死,孩稚无疑,妻女不死者没为官婢。”史称“甘露之变”。牵涉者的一些家属投奔了昭义节度使刘从谏,但当刘从谏的侄子和继承人刘稹于844年败亡后,他们仍遭杀害。宦官认为文宗事前已知悉李训、郑注之谋,对文宗不满,文宗此后更受宦官压制,郁郁而终。事件影响“甘露之变”后,宦官一直牢固地掌握军政大权,君主的废立、生杀也是掌握在宦官手中,为中国历史的第二次宦官时代的开始。“天下事皆决于北司,宰相行文书而已”。宦官“迫胁天子,下视宰相,陵暴朝士如草芥”。此后很长一段时期,中书省、门下省官员入朝都与家人辞别,因为说不定何时就会被杀。唐文宗更受到宦官欺凌,一次问当值学士周墀:“朕可方前代何主?”周墀答:“陛下尧、舜之主也。”文宗叹道,“朕岂敢比尧舜,何如周赧汉献耳!”周墀:“彼亡国之主,岂可比圣德?”文宗说:“赧、献受制于强诸侯,今朕受制于家奴,以此言之,朕殆不如!”因泣下沾襟,墀伏地流涕,自是不复视朝。唐朝的宦官势力,直到朱温在唐昭宗天复三年(903年)大杀宦官后,才终告消失,然而,唐朝不久也因朱温建后梁篡位而灭亡。甘露之变为什么会失败,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唐文宗是由宦官王守澄从十六王宅中被选出来立为皇帝的。文宗的祖先、哥哥都是被宦官所杀,所以为了能够“刷君父之仇耻”,所以文宗更是决定要将宦官除尽。宦官最初是以一种奴隶的身份出现的,但是在唐文宗时期的宦官已经是拥有军权,控制禁军,指挥朝政等朝廷重大事项,实力是非同小可。而唐文宗是由藩王登基的,只有很少的心腹忠臣,而且也没有掌握军权,所以他要对付宦官来说更是难上加难。还有一点就是执行计划的李训求功急切,急于动手,而所做的准备不足,因此被老谋深算的官宦仇士良看出了破绽,这也是导致甘露之变会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当文宗联合李训和郑注将宦官陈弘志和王守澄杀害后,李训和郑注原本是约定由郑注以协助王守澄的葬礼为名,率领数百名精兵,想要在宦官参加葬礼时一网打尽。但因为李训不想让郑注因此领功,所以就让自己亲信出任,暗中招募士卒,还提前行动。因为李训这一急切的行为,而且准备也没有充分,因此失败也是在意料之中的事。甘露之变的失败使宦官的权力更加的大,皇帝更是一个有名无实的人物。所以“甘露之变”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宦官时代的开始。
历史故事甘露之变
唐朝末年,一帮宦官掌握大权,唐文宗成了傀儡皇帝。为了铲除宦官,他提拔李训、郑注两人当了自己身边的亲戚。公元835年,有个大宦官死了。李训和郑注原本计划在葬礼上将宦官一网打尽,但是李训害怕郑注会抢去头功,就联合将军韩约等人偷偷制定了另一项计划。这年11月的一天,唐文宗登朝,将军韩约报告说,后院的石榴树上昨晚接了许多甘露,请陛下前去观赏。甘露是指甘甜的露水。古时候的人们认为,天降甘露就意味着天下太平。唐文宗带着文武百官来到后院,他先叫李训去看,李训回来报告,不像是真的甘露啊。唐文宗又让宦官仇士良等人去看。仇士良带着宦官来到后院,韩约以提前在此埋下了伏笔,可是由于他太紧张,脸上留下不少汗珠。
仇士良很奇怪,问,这大冬天你怎么会流汗呢?韩约结结巴巴答不上来。恰好一阵风吹过,把掩盖伏兵的幕布吹起来了。仇士良一看,吓得带着宦官们撒腿就跑,他们把唐文宗推上轿子,抬起就走。伏兵追上来,可是晚了一步,宦官已经关上宫门,把他们挡在了外面。第二天,仇士良大开杀戒,把李训、郑注、韩约等人及亲属全部处死。唐文宗知道自己没有本事铲除宦官,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些家伙胡作非为。
唐朝重大事件:甘露之变
宝历二年十二月八日,18岁的敬宗李湛被刘克明等宦官杀害。四天后,敬宗的弟弟,17岁的李昂即位,是为文宗。文宗力图,要将皇权掌控在自己手中,与宦官集团的矛盾日益激化。文宗自此着手物色人选,积蓄力量,准备将宦官一网打尽。在随后的9年里,数次策划诛杀宦官,其中以甘露之变最为著名太和二年三月,文宗亲试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进士刘?在对策中痛斥宦官之祸,极力反对宦官掌权,要求宦官把政权交给宰相,把兵权交还将帅,重新确立皇帝的威严。对宦官,要制侵凌迫胁之心,复门户扫除之役时任考官的左散骑常侍冯宿、太常少卿贾?等对刘?的对策十分欣赏,认为刘?的才能可以与汉代的晁错、董仲舒相比。因惧怕宦官王守澄、梁守谦等人,在登科22人中,无刘?名,登科的李为刘?抱不平,愤然道:刘?不第,我辈登科,实厚颜矣。并上书请求将自己所授的官职让给刘?,以嘉扬刘?的忠直。这使文宗左右为难,他虽然十分愿意录用刘?,但同样惧怕宦官,故而对李的奏疏留中不答。文宗对宦官势力有了更清醒的认识,诛灭宦官的决心更加坚定刘?事件之后,王守澄等人看出了文宗的软弱,行事更加肆无忌惮,全不把年轻皇帝放在眼里。文宗采取了应对措施,太和五年,文宗与宰相宋申锡密谋除掉王守澄等宦官。宋申锡引荐吏部侍郎王为京兆尹,文宗准其所请并下密旨晓谕王,令他与宋申锡共谋诛杀王守澄。不料王将这消息透露给王守澄的亲信郑注,郑注立即报告王守澄。王守澄当即设谋陷害宋申锡。他先令人放风说宋申锡阴谋废黜文宗,拥立漳王李凑,然后唆使神策都虞候豆卢著向文宗告发,使文宗产生疑心,然后自己再秘密报告文宗。王守澄此法立即奏效,文宗由于帝位得之不正,担心其他弟兄不服,而弟弟漳王李凑有贤名、素负众望,这更加重了他的疑心,对王守澄的密报也就相信了。于是,他命王守澄对宋申锡和漳王李凑进行侦察。王守澄打算调集数百骑兵包围宋申锡府第,杀其全家,飞龙厩使马存亮认为宋申锡罪状不明,杀他全家容易引起众怒,导致大乱,王守澄遂放弃了屠宋申锡全家的初衷。宋申锡随后被贬为开州司马,最终病死于贬所。漳王则被贬为巢县公,不久亦死。文宗这次诛杀宦官的计划因宋申锡案而破产宋申锡事件以后,王守澄更加跋扈,手操大臣的任免和生死,文宗几乎成了傀儡。除掉王守澄成了文宗的,他采纳谋臣的建议,提拔宦官仇士良为神策中尉,以分割王守澄的军权,同时重用王守澄宠信却想致王于死地的郑注和李训。仇士良与王守澄素来不和,仇士良有翊戴文宗登基之功,却长期受王守澄压制,数年不能升迁。王守澄位高权重,飞扬跋扈,是仇士良政治前途上的绊脚石,王守澄不死,他仇士良便不能出头。郑注和李训则想通过扳倒王守澄建立功业,获取更高的政治地位和更多的政治权力。这些人各怀心事,互相勾结在一起对付王守澄。他们以诛讨弑杀宪宗的元和逆党为名,将矛头指向元和逆党的后台王守澄。李训诱使王守澄召兴元监军陈弘志进京,文宗趁机下诏将陈弘志杖死在青泥驿,剪除了王守澄在朝外的帮凶。然后,李训、郑注又建议文宗任命王守澄为左右神策观军容使,兼十二卫统军,用虚衔尊崇王守澄,明升暗降削弱了王守澄的权力。王守澄意识到形势不妙,但此时他大权已失,没有多大的反抗能力。太和九年十月,文宗遣宦官李好古赐毒酒杀了王守澄于是元和之逆党略尽矣。宦官势力得到削弱,文宗对宦官的斗争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提拔仇士良去对付王守澄却无异于驱狼引虎,留下了无穷后患王守澄死后,朝廷中掌握权势的宦官只剩下仇士良、鱼弘志等不多几人。李训、郑注想铲除宦官,独揽大权,所以积极地与文宗谋划将宦官由于李训有功,被提升为宰相。李训、郑注计划由郑注出镇凤翔,挑选精锐为亲兵,在十一月于水葬王守澄时,郑注带亲兵暗藏利刃护卫丧事,同时奏请文宗下诏令宦官中尉以下者都去水送葬,届时关门,命亲兵将宦官全部诛杀。但李训担心这样会使功劳全部落到郑注头上,对自己不利。于是,李训改变了主意。命大理卿郭行余为宁节度使,户部尚书、判度支王为河东节度使,部署他们大量招兵充实力量;同时又任命刑部侍郎李孝本为御史中丞,太府卿韩约为左金吾卫大将军,直接掌握首都长安及宫廷的防卫。安排妥当之后,准备内外夹攻将宦官集团铲除,李训还计划俟诛内竖,即兼图注,诛宦官的同时收拾郑注,免得日后威胁自己!太和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文宗在紫宸殿上朝,百官于左右班序刚毕,左金吾卫大将军韩约出班奏称:左金吾厅后的石榴树上夜降甘露。说罢,即舞蹈再拜,宰相李训、魏元舆等也率百官拜贺。天降甘露是吉兆。李训请文宗亲自去观赏,文宗欣然同意。于是文宗坐龙辇出紫宸门,于含元殿东阶升殿。升殿后,文宗令李训等先去核实甘露,李训等人很久才返回。回来后,李训奏称:臣等恐非真甘露,不敢轻言。言出,四方必称贺也。文宗明知是假,故作惊奇地说:韩约妄耶?于是命左、右中尉仇士良、鱼志弘率领诸宦官前去复查仇士良率领众宦官去后,李训立即召郭行余、王等人受诏。王吓得全身哆嗦,不敢前去。只有郭行余率领招募的亲兵数百人,持刀等候在丹凤门外仇士良与众宦官至金吾厅,见韩约变色流汗。仇士良觉察韩约神色不对,便问:将军何为如是?韩约还未回答,突然一阵风将金吾厅帷幕吹起,露出伏于其后的持器士兵,传出兵器轻微碰撞的声音,仇士良见状大惊,立即率众往回跑。金吾厅门卫刚想关门,被仇士良呵斥震住,未能关上门,众宦官急忙逃了出去。韩约惊慌失措,竟忘了指挥士兵冲出围杀。
更多文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国家扶持高新技术企业适用所得税率是多少)
2024年8月7日 11:20
银行业部署2023年工作重点(2023年银行工作计划通用7篇)
2024年8月28日 18:00
童年第四章主要内容(请简单扼要地复述《童年》4-6章的主要内容)
2024年5月30日 04:00
地理信息系统论文(地理信息系统gis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论文技术路线怎么画)
2024年3月10日 21:20
公司注销股东会决议书怎么写?注册公司时股东会决议书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2024年9月16日 17:40
新时代好少年2022央视完整版(2022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经典事迹材料)
2024年5月14日 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