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师文言文翻译?有哪些一字师的故事呢
本文目录
一字师文言文翻译
1. 一字师文言文翻译
【原文】:一字师
郑谷①在袁州,齐己②因携所为诗往谒焉③。有《早梅诗》曰:“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谷笑曰:“‘数枝’非早也,不若‘一枝’则佳。”齐己矍然④,不觉兼⑤三衣⑥叩地⑦膜拜⑧。自是⑨士林⑩以谷为齐已“一字之师”。(选自《五代史补》〕
【注释】:
①郑谷:唐朝诗人。字守愚,袁州宜春人。
②齐己:唐朝诗僧,本姓胡,名得生。
③谒焉:拜见他。谒,拜见(地位或辈分高的人);焉:他,代郑谷。
④矍(jué)然:惊讶的样子
⑤兼:提起,整理。
⑥三衣:佛教僧尼的大衣、上衣、内衣三种法衣合称三衣,指衣服。
⑦叩地:头触地。
⑧膜拜:举手加额,长跪而拜,表示及其恭敬的行礼方式。
⑨自是:从此。
⑩士林:旧时称读书人叫学士;士林,即指众多读书人。
【译文】:郑谷住在袁州,于是齐己带着自己的诗作前去拜见他。诗作中有一首《早梅》写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看了笑着说:“‘数枝’不能表现出早意来,不如用‘一枝’更好。”齐己惊讶不已,不由得提起三衣,举手加额,长跪而拜。从这以后,读书人把郑谷看作齐己的一字之师。
扩展资料
故事1
大居守李相读《春秋》,把叔孙婼的“婼”(chuò绰)字误读为“ruò”字音。每天读一卷,一个小吏在旁边侍候,常有不高兴的神色。李相奇怪地问他:“你经常读这书!”回答:“是的”。“为什么听见我读到这里就神色沮丧?”
小吏拜了一拜说:“过去我的老师教我读《春秋》时,他把‘婼’字读成‘绰’字音,现在听您读‘婼’字为‘ruò’字音,方才醒悟到自己以前读得不对。”李相一听,说:“不对。我没老师教我读,是照着书上注文读的,肯定是我错了,不是你错了。”经过核查,发现书上的注文果真不对。小吏委婉曲折地做了解释。李相很惭愧,拜小吏为师,叫“一字师”。
故事2
高适,字达夫,德州蓨(今河北景县)人,也是唐代的杰出诗人。早年久留边疆,熟悉军事生活,所作多边塞诗。其诗大多意境雄浑,情调苍凉,间有清丽俊秀的咏景佳作。一天,高适赴外地视察,路经杭州清风岭,观月赏景,诗兴大发,就在僧房里写了一首诗:“绝岭秋风已自凉,鹤翻松露湿衣裳;前村月落一江水,僧在翠微角竹房。”
写完他就继续赶路。途经钱塘江时正值月落,高适细看江潮,发现月落时,江潮随风而退,只有半江之水。他想到自己用“一江”之水来描写月夜之时的江潮,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便在视察归来时,专门去僧房改诗。可是,一踏进房门,便看见这句诗已被人改过来了。高适感到很纳闷,忙问是谁改的。
僧人告诉他,在他去后不久,有一官员从此路过,偶然看见了这首诗,连声赞叹,但惋惜诗中的“一”字用得不如“半”字准确,便不待作者回来相商,径直给它改了。高适暗暗称奇,心想:“这人真是我的一字之师!”后来他多方打听,才得知那位改诗的官员是赫赫有名的大文学家骆宾王。
2. 《一字师》古文翻译
译文:
郑谷住在袁州,齐己于是带着自己的诗作前去拜见他。诗作中有一首《早梅诗》写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看了笑着说:“数枝不能表现出早意来,不如用一枝好。”齐己惊讶不已,不由得提衣整装,举手加额长跪而拜。从此,文人间把郑谷看作齐己的一字之师。
原文:
郑谷在袁州,齐己因携所为诗往谒焉。有《早梅诗》曰:“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谷笑曰:“数枝非早也,不若一枝则佳。”齐己矍然不觉兼三衣,叩地膜拜,自是士林以谷为齐己一字之师。
扩展资料
一字师五代著名诗僧齐己一次在下了一夜大雪的早上,发现有几枝梅花已经开了,觉得开得很早,为了突出一个“早”字,便写了一首《早梅》诗,其中有两句:“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他对这两句诗很满意。
《五代史补》,北宋陶岳著。五卷。采五代十国遗事,於大中祥符五年(1012)成书。作者陶岳,字介立,一云字舜咨。宋永州祁阳人。岳曾为密州幕,又历端、宾等五州郡守,为官有清名。所著除《五代史补》,另有《荆湘近事》十卷、《货泉录》一卷。
3. 《一字师》古文翻译
郑谷①在袁州,齐己②因携所为诗往谒焉③。有《早梅诗》曰:“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谷笑曰:“数枝非早也,不若一枝则佳。”齐己矍然④不觉兼⑤三衣⑥,叩地膜拜,自是士林⑦以谷为齐己一字之师。
注 释:
①郑谷:唐朝诗人。②齐己:唐朝和尚,善诗。③谒焉:拜见他。④瞿然:惊讶的样子。⑤兼:提起。⑥三衣:和尚的大衣、上衣、内衣合称三衣。⑦士林:读书人之中。
译文:
郑谷住在袁州,齐己于是带着自己的诗作前去拜见他。诗作中有一首《早梅诗》写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看了笑着说:“数枝不能表现出早意来,不如用一枝好。”齐己惊讶不已,不由得提衣整装,举手加额长跪而拜。从此,文人间把郑谷看作齐己的一字之师。
导读:
做学问,不分大小,无论巨细,要从点点滴滴做起。要有虚怀若谷的精神,多动脑,多思考,还要多请教。“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所谓“不耻下问”更是一种境界。一字之师难得,更显珍贵。
4. 求文言文《一字师》翻译
有个名叫李相的官员在读《春秋》的时候,经常把叔孙婼的“婼”字读错了。一个长期在他身边伺候的侍从,听他把这个字读错,就皱了眉头。
李相就问这个侍从:”你读过这本书吗?“侍从回答:”是的。“
李相又问:“我每次读到这里,你就会脸色不好,这是什么原因呢?”侍从婉转地回答:“过去我的老师教我读《春秋》时,他把‘婼’字读成‘绰’字音,现在听您读‘婼’字为‘吹’字音,这才醒悟到自己以前读得不对,所以对自己不满意。”
李相一听,知道是自己读音有误,连忙说:“哦,那一定是我读错了,而不是你错了,我是照着书上注文读的,而你是有老师教过的,你肯定是对的。”经过核查,发现书上的注文果真不对。
李相连忙站起来,让他接受自己的礼遇,把他奉为“一字之师”。
5. 求文言文《一字师》翻译
有个名叫李相的官员在读《春秋》的时候,经常把叔孙婼的“婼”字读错了。
一个长期在他身边伺候的侍从,听他把这个字读错,就皱了眉头。李相就问这个侍从:”你读过这本书吗?“侍从回答:”是的。
“李相又问:“我每次读到这里,你就会脸色不好,这是什么原因呢?”侍从婉转地回答:“过去我的老师教我读《春秋》时,他把‘婼’字读成‘绰’字音,现在听您读‘婼’字为‘吹’字音,这才醒悟到自己以前读得不对,所以对自己不满意。”李相一听,知道是自己读音有误,连忙说:“哦,那一定是我读错了,而不是你错了,我是照着书上注文读的,而你是有老师教过的,你肯定是对的。”
经过核查,发现书上的注文果真不对。 李相连忙站起来,让他接受自己的礼遇,把他奉为“一字之师”。
有哪些一字师的故事呢
一字师的故事举例如下所示。
一、齐己和尚
唐朝有个和尚,法号叫作齐己。齐己和尚很喜欢写诗,写的也很好,可算是所谓诗僧。他有个好友郑谷,也是当时的诗人。因为他们都写诗,自然能谈得来。
有一次,齐己写了一首诗,叫《早梅》,其中有这么两句: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过了几天,郑谷来串门。齐己和尚对他说:我写了一首诗,你给我看看怎么样?郑谷看了半天,说:写得好,意境很好,情致也很高。
但有一点,你写的是早梅,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早梅就是早开的梅花,一般不会数枝开,数枝就是开了一片啦,我觉得应该把数枝改成一枝。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这就显得这梅花是早开的梅花。
齐己和尚一听,恭恭敬敬地向郑谷拜了一拜,说:改得好!你真是我的一字之师啊。因为郑谷只提出一个字的修改意见,但却堪称老师,所以叫一字之师。
二、杨万里
南宋时著名诗人杨万里,有一回在屋里写字,其中写到了晋人干宝,也就是《搜神记》的作者。杨万里不知不觉把干写成了于,变成了于宝。当时正好有一名小吏站在杨万里身边,便提醒说:老爷,好像应该是干宝。
杨万里很惊奇他没读过什么书,怎么能看出差错,便问:是吗?你怎么知道?小吏便翻开韵书,也就是字典,指着说:您看,这里讲晋朝有个叫干宝的。杨万里很欣赏他这种好学精神,称赞他道:好。这一次,你是我的一字之师啊。
三、大居守李相
大居守李相读《春秋》,把叔孙婼的婼(chuò绰)字误读为ruò字音。每天读一卷,一个小吏在旁边侍候,常有不高兴的神色。李相奇怪地问他:你经常读这书!回答:是。为什么听见我读到这里就神色沮丧。
小吏拜了一拜说:过去我的老师教我读《春秋》时,他把婼字读成绰字音,现在听您读婼字为ruò字音,方才醒悟到自己以前读得不对。李相一听,说:不对。
我没老师教我读,是照着书上注文读的,肯定是我错了,不是你错了。经过核查,发现书上的注文果真不对。小吏委婉曲折地做了解释。李相很惭愧,拜小吏为师,叫一字师。
四、王一亭先生
1935年,著名书画家王一亭先生受虞山某氏之托抄写百花诗。在写到其中一首藤花诗时,误将“茸”字写成了“葺”字。当时有一位客居常熟逍遥游公园的新华艺专毕业生,时才25岁的金尘僧见到了王先生的笔迹后,毅然提笔写下了一首名为《戏呈白龙山人王一亭文》的诗寄给了这位艺坛老前辈。
诗是这样写的:“丹黄甲乙究瑕疵,自昔曾闻一字师;那许紫茸成紫葺,先生想未橪吟髭。”指出王老先生在抄诗时未经思索细辨就信手写了这个错字。事隔不久,一首名为《七律·奉酬尘僧先生》的答谢诗送到了金尘僧的案头。诗云:多君只字摘瘢疣,极目天涯未易求。
自省衰年多事偾,频经尘劫念生浮。摇毫愧向碑三宿,得句疏悭酒一瓯。半偈有缘共佳话,阑干倚遍海云瘘。海云瘘,正是王一亭先生书屋之名,这首诗就是年逾古稀的王先生写来的,诗中表示了他对这位一字之师的`真挚酬谢。其勤奋好学,勇于改过的谦谦君子之心,跃然纸上。
五、郭沫若
一次,郭沫若在台下看《屈原》,第五幕第一场婵娟怒骂宋玉:“宋玉,我特别的恨你,你辜负了先生的教训,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郭老听后,感到骂得不够份量,就到后台找“婵娟”商量。
郭老说:你看,在没有骨气的后面加上无耻的三个字,是不是份量会加重些?旁边一个演员灵机一动说:不如把你是改成你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这多够味,多么有力。郭老连声称好。后来,他还为此写了一篇《一字之师》的文章。
一字师是什么意思,“一字师“的汉语解释
【出处】五代·王定宝《唐摭言·切磋》载李相读《春秋》,叔孙婼之“婼”应读“敕略切”,李误为“敕晷切”,小吏言之,公大惭愧,“命小吏受北面之礼,号曰‘一字师’”。【释义】它指订正一字之误读或更换诗文中一二字者,即可为师。如今用此称呼善改诗文的人;比喻一个人虚心学习的胸怀,即使比自己多认识一个字或了解一件事也可为自己的老师。 【用法】作宾语;改正一个字的老师【结构】偏正式成语故事1.唐朝诗僧齐己作了一首《早梅》诗,其中有“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的句子。郑谷说,“数枝”不能突出“早”字,不如改为“一枝”好。齐己叹服。当时读书人称郑谷是齐己的“一字师”。2.元朝时期,萨天锡送濬天渊入朝,有“地湿厌闻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之句,很多人都夸好,只有山东一个老叟认为应将“闻”改为“看”,萨天锡问为什么要这样改,老叟说:“唐人有林下老僧来看雨。”萨天锡俯首拜他为“一字师”。
一字师是什么意思
【拼音】 yī zì shī
【解释】 指订正一字之误读,即可为师。亦指更换诗文中一、二字的老师。
【出处】 五代·王定宝《唐摭言·切磋》载李相读《春秋》,叔孙婼之“婼”应读“敕略切”,李误为“敕晷切”,小吏言之,公大惭愧,“命小吏受北面之礼,号曰‘一字师’”。
【例子】 姐姐真是‘ 一字师 ’了!从此只叫你师傅,再不叫姐姐了。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八回
【相关】百度“一字师”
一字师的意思
问题一:一字师是什么意思 【成语】一字师 【注音】yīzìshī 【释义】指订正一字之误读或更换诗文中一二字者,即可为师。后来用此称呼善改诗文的人。 【用法】作宾语;指改正一个字的老师 【结构】偏正式 问题二:一字师的意思是什么? 一字之师》这则成语故事讲的是:唐朝时一个叫齐己的和尚,学识渊博,能诗善文. 冬天的一个早晨,他刚做完早课,一个小和尚喜形于色点跑进佛堂,连声喊道:“师父,后院的梅花开了,快去观赏!” 齐己一听,立即起身到后园去.进入后园,远远望去,确有几只梅花已傲然怒放.一首咏梅诗脱口而出:“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早梅》诗写好后,齐己把诗拿给一个叫郑谷的诗人看. 郑谷读了《早梅》一诗后,沉思片刻说:“一既为《早梅》,‘昨夜数枝开’这句,不足以点明’早’,不如把‘数枝’改为‘一枝’的好.”齐己听了郑谷的话觉得十分有道理,佩服极了,便口称老师,跪下来虔诚地向郑谷行礼. 其他一些文人,觉得郑谷只替齐己的诗改换了一个字,全诗就显得确切、生动多了,便都说郑谷是齐己的“一字之师. 体会到中华文字的博大精深,虚心使人进步的道理. 这一字之师其实就是指郑谷 问题三:一字之师是什么意思? 【成语】一字之师 【注音】yī zì zhī shī 【解释】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成语出处 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 宋・计有功《唐诗纪矗》 唐朝有个和尚,法号叫作齐己。齐己和尚很喜欢写诗,写的也很好,可算是所谓诗僧。他有个好友郑谷,也是当时的诗人。因为他们都写诗,自然能谈得来。 有一次,齐己写了一首诗,叫《早梅》,其中有这么两句: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过了几天,郑谷来串门。齐己和尚对他说:我写了一首诗,你给我看看怎么样?郑谷看了半天,说:写得好,意境很好,情致也很高。但有一点,你写的是早梅,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早梅就是早开的梅花,一般不会数枝开,数枝就是开了一片啦,我觉得应该把数枝改成一枝。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这就显得这梅花是早开的梅花。 齐己和尚一听,恭恭敬敬地向郑谷拜了一拜,说:改得好!你真是我的一字之师啊。因为郑谷只提出一个字的修改意见,但却堪称老师,所以叫一字之师。 中国古代这一类的故事还有不少,还不都是和文学创作有关。南宋时著名诗人杨万里,有一回在屋里写字,其中写到了晋人干宝,也就是《搜神记》的作者。杨万里不知不觉把干写成了于,变成了于宝。当时正好有一名小吏站在杨万里身边,便提醒说:老爷,好像应该是干宝。杨万里很惊奇他没读过什么书,怎么能看出差错,便问:是吗?你怎么知道?小吏便翻开韵书,也就是字典,指着说:您看,这里讲晋朝有个叫干宝的。杨万里很欣赏他这种好学精神,称赞他道:好。这一次,你是我的一字之师啊。 一字之师,就是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 其二 唐朝江陵龙兴寺齐己和尚作《早梅》诗:“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他请袁州郑谷修改。郑谷建议为体现早春将“数枝”改为“一枝”,齐己觉得十分在理,就称郑谷为自己的“一字之师”。 问题四:一字师的含义 你是想问一字之师的含义吧? 一字之师 (yī zì zhī shī) 该语出自宋代陶岳《五代史补》。 唐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中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文学艺术也很发达,其中以诗最具有代表性。当时,不仅诗人多,创作的诗多,而且在艺术上、内容水平上都很高。 在当时众多的诗人中,有一个诗人叫齐已,某年冬天,他在大雪后的原野上,看到傲雪开放的梅花,诗兴大发,创作了一首《早梅》诗,咏诵在冬天里早开的梅花。诗中有两句这样写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写好后,他觉得非常满意。 有一个叫郑谷的人,看到齐已写的这首诗后,认为这首诗的意味未尽。于是,他经过反复思考推敲,将这两句诗改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因为他认为既然数枝梅花都开了,就不能算是早梅了。 郑谷的这一改动,虽然只将数字改为一字,只有一字之改,但却使《早梅》更贴切题意了,诗的意境也更完亥了。齐已对郑谷的这一改动非常佩服,当时即称郑谷为自己的一字师。 一字之师的意思是: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问题五:一字师什么意思 指订正一字之误读,即可为师。亦指更换诗文中一、二字的老师。 问题六:一字师还有哪些 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在浙江桐庐做太守时,因敬仰东汉隐士严子陵,特地在桐庐宜春江给他建造了祠堂,并写了篇《严先生祠堂记》,文中有一首赞颂严子陵的诗:“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文章写成后,范仲淹把它给友人李泰伯看。李泰伯读后说:“‘云山’‘江水’等词,从内容上说,很宏伟;从用语上说,极有气派,而下面用一个 ‘德’字接它,似乎显得局促,换个‘风’字怎么样?”范仲淹听后,把诗再低低吟诵一遍:“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果然味道大不相同,“风”有“风传千里”“风流千古”的意味,因此更能反映对严子陵崇敬的意思。范仲淹连忙称谢,拜李泰伯为“一字师”,并以一千两银子作为酬答。 问题七:一字之师文言文翻译 【文章】:一字师 郑谷①在袁州,齐已②因携所为诗往谒③焉。有《早梅》诗曰:“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谷笑曰:“‘数枝’非早也,不若‘一枝’则佳。”齐已矍然⑾,不觉兼④三衣⑤叩地膜拜⑥。自是⑦士林⑧以谷为齐已“一字之师”。(选自《五代史补》〕 【字词翻译】: 1、郑谷:唐朝诗人。 2、齐己:唐朝和尚,善诗。 3、谒:拜见(地位或辈分高的人)。 4、兼:提起,撩起。 5、三衣:和尚的大衣、上衣、内衣合称三衣,指衣服。 6、膜拜:举手加额,长跪而拜,表示及其恭敬的行礼方式。 7、自是:从此。 8、士林:旧时称读书人叫学士。士林,即指众多读书人。 9、谒焉:拜见他. 10、焉:代词,代他. 11、矍(jué)然:吃惊注视的样子,含有敬佩的意思。 【译文】:郑谷住在袁州,齐已于是带着自己的诗作前去拜见他。诗作中有一首《早梅诗》写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看了笑着说:“数枝不能表现出早意来,不如用一枝好。”齐已惊讶不已,不由得提衣整装,举双手长跪而拜。从此,文人间把郑谷看作齐已的一字之师。
一字师的本意和比喻
释义:它指订正一字之误读或更换诗文中一二字者,即可为师。如今用此称呼善改诗文的人;比喻一个人虚心学习的胸怀,即使比自己多认识一个字或了解一件事也可为自己的老师。 故事有二:一,五代著名诗僧齐己一次在下了一夜大雪的早上,发现有几枝梅花已经开了,觉得开得很早,为了突出一个“早”字,便写了一首《早梅》诗,其中有两句:“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他对这两句诗很满意,便高兴地拿着这首诗去请教诗友郑谷。郑谷看了几遍后评点说:“数枝梅花开已经相当繁盛了,不足以说明‘早’,不如把‘数枝’改为‘一枝’更贴切。”齐己听了,认为改得很好,欣然接受,并向郑谷拜谢,后人便称郑谷为齐己的“一字师”。如今以此称呼善改诗文的人;比喻一个人虚心学习的胸怀,即使比自己多认识一个字或了解一件事也可为自己的老师。二,元朝时期,萨天锡送濬天渊入朝,有“地湿厌闻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之句,很多人都夸好,只有山东一个老叟认为应将“闻”改为“看”,萨天锡问为什么要这样改,老叟说:“唐人有林下老僧来看雨。”萨天锡俯首拜他为“一字师”。一字师典故的意思:指订正一字之误读,即可为师。亦指更换诗文中一、二字的老师。
一字师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一字师》原文: 郑谷在袁州,齐己因携所为诗往谒焉。有《早梅诗》曰:“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谷笑曰:“‘数枝’非早也,不若‘一枝’则佳。”齐己矍然,不觉兼三衣叩地膜拜。自是士林以谷为齐已“一字之师”。(选自《五代史补》译文: 郑谷住在袁州,于是齐己带着自己的诗作前去拜见他。诗作中有一首《早梅》写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看了笑着说:“‘数枝’不能表现出早意来,不如用‘一枝’更好。”齐己惊讶不已,不由得提起三衣,举手加额,长跪而拜。从这以后,读书人把郑谷看作齐己的一字之师。
一字师的故事有哪些
故事1
大居守李相读《春秋》,把叔孙婼的“婼”(chuò绰)字误读为“ruò”字音。每天读一卷,一个小吏在旁边侍候,常有不高兴的神色。李相奇怪地问他:“你经常读这书!”回答:“是的”。“为什么听见我读到这里就神色沮丧?”小吏拜了一拜说:“过去我的老师教我读《春秋》时,他把‘婼’字读成‘绰’字音,现在听您读‘婼’字为‘ruò’字音,方才醒悟到自己以前读得不对。”
李相一听,说:“不对。我没老师教我读,是照着书上注文读的,肯定是我错了,不是你错了。”经过核查,发现书上的注文果真不对。小吏委婉曲折地做了解释。李相很惭愧,拜小吏为师,叫“一字师”。
故事2
高适,字达夫,德州蓨(今河北景县)人,也是唐代的杰出诗人。早年久留边疆,熟悉军事生活,所作多边塞诗。其诗大多意境雄浑,情调苍凉,间有清丽俊秀的咏景佳作。一天,高适赴外地视察,路经杭州清风岭,观月赏景,诗兴大发,就在僧房里写了一首诗:“绝岭秋风已自凉,鹤翻松露湿衣裳;前村月落一江水,僧在翠微角竹房。”写完他就继续赶路。
途经钱塘江时正值月落,高适细看江潮,发现月落时,江潮随风而退,只有半江之水。他想到自己用“一江”之水来描写月夜之时的江潮,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便在视察归来时,专门去僧房改诗。可是,一踏进房门,便看见这句诗已被人改过来了。高适感到很纳闷,忙问是谁改的。
僧人告诉他,在他去后不久,有一官员从此路过,偶然看见了这首诗,连声赞叹,但惋惜诗中的“一”字用得不如“半”字准确,便不待作者回来相商,径直给它改了。高适暗暗称奇,心想:“这人真是我的一字之师!”后来他多方打听,才得知那位改诗的官员是赫赫有名的大文学家骆宾王。
故事3
杨万里,字亭秀,号诚斋,吉水(今江西)人,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人称南宋四大家。其诗善为“杨诚斋体”,不堆砌典故,构思新巧,语言平易自然,自成风格,有《诚斋集》传世。
传说有一天,杨万里在馆中与人闲聊,谈到晋朝间,就说起有个文学家兼史学家叫于宝的怎么怎么,旁边有个小吏插话说:“是干宝,不是于宝。”杨万里感到很奇怪,便问他:“你怎么知道叫干宝?”小吏找到韵书,递给杨万里看。果然韵书里“干”字下面清清楚楚地注明:“晋有干宝”。杨万里一见大喜,非常感激地对这个小吏说:“你真是我的一字之师呀!”
故事4
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在浙江桐庐做太守时,因敬仰东汉隐士严子陵,特地在桐庐宜春江给他建造了祠堂,并写了篇《严先生祠堂记》,文中有一首赞颂严子陵的诗:“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文章写成后,范仲淹把它给友人李泰伯看。李泰伯读后说:“‘云山’‘江水’等词,从内容上说,很宏伟;从用语上说,极有气派,而下面用一个‘德’字接它,似乎显得局促,换个‘风’字怎么样?
”范仲淹听后,把诗再低低吟诵一遍:“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果然味道大不相同,“风”有“风传千里”“风流千古”的意味,因此更能反映对严子陵崇敬的意思。范仲淹连忙称谢,拜李泰伯为“一字师”,并以一千两银子作为酬答。
故事5
元代蒙古族诗人萨都剌,字天锡,号直斋,雁门(今山西代县)人,诗作风格清婉,多写自然景物,间或写民间疾苦,著有《雁门集》。有一次,萨都剌写了一联诗:“地湿厌闻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吟哦再三,颇为自得。有个老人看见这联诗后,连连摇头,不以为然。萨都剌一见此情,知道老人定有高见,便虚心向他讨教。
老人说:“这一联诗,写得的确不凡,摹景状物,别有意境。只是上半联已有一个‘闻’字,下半联又用一个‘听’字,字虽有异,却皆隐‘耳’意。恰犯诗家大忌。”萨都剌豁然大悟,忙问:“依您之见,改什么字为好?”老人不慌不忙地答道:“唐人诗中不是有‘林下老僧来看雨’的佳句吗?不妨把其中的‘看’字借来一用。”
萨都剌试着把“闻”雨改为“看”雨,仔细玩味,觉得果然更好。上半联的“看”字隐“眼”意,下半联的“听”字隐“耳”意,不仅更符合诗的“工对”,而且愈发显得情景交融,有声有色。萨都剌急忙上前施礼,称老人为“一字之师”。
更多文章:
ppt中如何在图片跳出时添加掌声?ppt如何在显示文本同时伴有掌声
2024年7月30日 23:20
光之美少女幸福精灵各个人物变身时叫什么?FRESH光之美少女!的介绍
2024年8月24日 11:20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元日》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教案设计
2024年7月30日 05:10
抱怨没有用 一切靠自己(请别怨天怨地,谁也不欠你的,唯有靠自己往前努力)
2024年4月8日 05:00
《红飘带狮王》读书笔记精选范文?五篇《红飘带狮王》读书笔记范文
2024年5月4日 10:30
什么是雷锋精神,我们应该如何向雷锋学习?学雷锋主题班会(详细)
2024年8月14日 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