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微腐败的原因是?微腐败主要表现及其危害
本文目录
- 产生微腐败的原因是
- 微腐败主要表现及其危害
- 微腐败表现在哪些方面
- 如何进一步推动专项治理“微腐败”工作
- 如何立足岗位纠治基层微腐败
- 微腐败和廉洁风险的区别
- 基层微腐败如何防止
- 食品安全微腐败是什么意思这个
- 微腐败与亚腐败的区别
产生微腐败的原因是
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寻找产生腐败的薄弱环节是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着重点。一政治思想观念的淡薄是产生腐败的根本原因有的基层领导干部对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工作原则认识不足或认识不端正,没有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指示,反腐败斗争时紧时松、“一手软”的问题没有解决好,对腐败打击不力。二权力的相对集中是产生腐败的重要因素如果权力过于集中了甚至监督机关失去了监督作用,那么腐败产生就是必然,因为领导干部本身具有二重性。第一是作为权力使者的领导干部是以一种超社会的身份行使权力,履行职能。这种身份使领导干部通过行使权力,使各种活动处于有序状态,保证社会或集体目标得以实现,在群众眼里,领导干部是权力的化身,是自己的管理者,有的领导干部手中握有一定权力,就把权力私有化了,自身不正搞腐败。第二是领导干部也是社会中的一员,也生活在现实生活里,他们和其他普通人一样,也有七情六欲,个人的物质利益也需要满足。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领导干部在取得个人利益时,应当以自己的合法权利参加社会利益的分配,而决不应使用国家权力和集体权力谋取个人利益。基层领导干部的思想、品德、修养越好,就越是能抵御各种非法利益的诱惑,反过来,所以要设立纪检监察等监督机关也恰恰说明每个领导干部并非都能做到秉公办事,清正廉洁。所以,纪检监督机关要充分发挥作用,形成一种社会力量来约束和规范领导干部的行为。如果领导干部本身和纪检监督都失去作用,利用国家权力或集体权力来实现个人私利,即腐败现象的产生就是一种很必然的事了。三制度的不完善是腐败产生的间接原因1、制度的不完善间接产生腐败,腐败分子一旦找到制度“缺口”,就会投机经营权力而获得暴利,会为谋私利而不择手段地钻制度的空子。有的单位虽然制定有制度,但是只是形同虚设,发挥不了关键作用。尚待完善的制度没有为人们开辟合理追求个人利益的宽广渠道,却为腐败分子的“黑色收入”留下了许多逃避打击的漏洞,这在一定程度上增长了腐败分子的不法行为。有的甚至以制度不完善之机,腐败分子挖空心思搞腐败。2、监督机制作用乏力,各种廉政制度定的不少,各种廉政措施也很多,为什么违反规定的行为仍屡禁不止?关键在于监督工作没有十分到位,监督的作用在于及时地发现和解决“苗头”问题,“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如果经常性的监督到位、措施得力,不仅可以减少上级的调查工作量,而且可有效防止不廉洁行为发生。基层监督机关存在一种“上级太远、同级太弱,下级太难”的现象,使监督作用很乏力,另外就是基层单位分布点多、线长,所管干部人多量大,容易出现上级管得着、但不一定看得见,本单位看得见、但管不着的现象,实际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空白”。
微腐败主要表现及其危害
你好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你的问题是
微腐败主要表现及其危害。
微腐败主要是那些看上去是小事,
涉及的金额也不大,
比如说对方请你吃个饭。
或者对方顺手扔给你一包烟。
价值也就是百把块钱甚至100元都不到。
所以称之为微腐败。
但是微腐败很容易上升为腐败。
今天拿他一包烟,明天可能就拿一条烟。
后天可能就主动索取来个几条烟了。
所以要防微杜渐。
这样才能达到防腐倡廉的作用。
微腐败表现在哪些方面
“微腐败”也可能造成大祸害。这绝非危言耸听,它损害的是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破坏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基层干部中存在哪些“微腐败”问题,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漠视群众“高高在上”。少数基层干部在位不作为、慢作为、怕作为,作风懒散,喜欢串岗、溜岗,上班时间办私事,对群众的办事要求要么拖拉、要么推诿,责任担当意识比较淡薄,基层群众对此反映强烈(2)克扣截留,套取资金。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支持的力度,但是,个别地方在执行国家惠农政策时缩水走样,落实政策不公开、不公正、不及时、不到位。有的基层干部采取对上虚报冒领、对下隐瞒实情等手段,直接或变相骗取各项补助资金;有的截留专项补偿款,将专项资金挪用作其他用途。(3)手段翻新,消费隐蔽。在公款吃喝方面,方式更加隐蔽,由过去的宾馆、酒店转移到单位的食堂、乡下农家乐、村组干部家;有的将公款吃喝费用纳入会议费用报销等,部分行政村招待费用支出大。在公车使用方面,极个别单位仍然存在公车私驾、公车私用的问题等。(4)以权谋私,作风腐化。少数基层干部利用手中掌握的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捞取好处,以权谋私。有的农村干部在救灾救济物资发放、特困群体救助等工作中处事不公、优亲厚友;少数干部不严格执行财经纪律,不遵守相关规定,作风腐化,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基层干部中存在的这些问题,警示我们解决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依然任重道远。
如何进一步推动专项治理“微腐败”工作
一是要严肃查处问题,紧抓典型案例。治理工作要主动拓展案源,通过深入广泛“走基层”、召开“坝坝会”、恳谈会等多种形式走进群众、联系群众,了解收集民情民意,发现“微腐败”问题线索,特别要注重定期开展问题线索分析研判。在治理工作中要体现惩前毖后、宽严相济,问题查处要事实清楚,定性量纪要切实准确。涉及跨区域,跨行业问题,要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进工作局面,扎实有效开展治理工作。二是要紧紧抓住通报曝光环节,形成压倒态势。要建立通报制度,确保每个治理重点都有典型案例通报曝光。要对通报曝光的典型案件,一律点名道姓、决不留情,不含糊、不遮掩。要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手段曝光,推动内部通报与向社会曝光同步并行。三是要深入开展案件反思剖析。要坚持把警示教育贯穿始终,通过警示教育大会、民主生活会、反思剖析会等形式统一广大党员干部思想、提高认识。反思剖析要围绕主题,聚焦中心,切实把突出问题找出来、摆上来;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深入查找制度缺失、工作漏洞、自身不足;要深入查找问题根源,从而转化为廉政风险防控的有效措施。四是要加强对反思剖析情况的回访。要以暗访检查的方式回访发案地区反思剖析情况,查看是否召开案件通报、警示教育大会、现场分析会、民主生活会;回访广大党员干部反思剖析情况,了解是否整改到位,群众是否广泛知晓和满意,党员、干部是否时刻绷紧廉洁自律的弦。要回访相关单位是否对照检查、举一反三、查缺补漏,针对问题采取整改措施。要回访对受处分人员的跟踪教育、挽救、转化情况。同时要突出有不良苗头和倾向人员的回访,敲响警钟,促其切实整改。五是要把回访检查情况及时向所在党委反馈。要将回访检查情况向相关区(市)县党委反馈,推动问题进一步整改到位。回访检查的反馈情况,要点名道姓,实事求是地反映各单位存在的问题。各单位要对反馈发现的问题不推诿,不遮掩,主动认领,结合实际,充分体现不同地区、系统、行业、领域等的特点,制定具体可行的整改办法,突出针对性、操作性、实效性。要以务实的工作作风,推动基层党组织认真吸取教训,从而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把管党治党责任落地落实落细。
如何立足岗位纠治基层微腐败
立足岗位纠治基层微腐败,需要提升干部素质,打好执政之基、加强文化素质培养、改革农村党组织干部选拔任用制度。
1、提升干部素质,打好执政之基
干部的素质决定着干部的综合服务能力和服务质效。各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在访谈中表示,目前基层干部多以年长、在村内有一定威望为选拔任用主力,但总体文化素质偏低,解决处理村务手段落后,受过去贫苦日子影响,思想境界有待提高。所以基层“微腐败”治理,首先要从学历水平偏低,干部素质参差不齐,综合素养偏低的短板和不足着手,全面提升干部素质。
2、加强文化素质培养
从基层干部当前的文化素质偏低的现状入手,需要全面加强文化素质培养,提升干部的综合服务能力,由此降低出现“微腐败”风险,持续铸牢“微腐败”防治的内在防线。建议从三个方面着手提升整体的文化素质:一是,结合农村基层工作和农业生产时令实际,组织开展农民夜校教育培训活动。
3、改革农村党组织干部选拔任用制度
农村基层干部选拔,一般均以农村居民普选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对候选人员进行相应的纪检监察部门及公安等部门的审查,对存在一定问题的人员进行核查确认后,排除到候选人名单之外,其余的不过多的加以参与。农村党组织干部也是以党支部大会选举的结果为基础。
岗位纠治的问题
1、与任务不匹配
有些岗位的员工仅仅完成了一些闲散的工作任务,却不能够达到工作的预期效果,无法实现组织目标。
2、资源配置不合理
在某些岗位上,员工的资源配备较少,难以完成足够的工作任务。
3、工作任务不明确
某些岗位虽然有很多的工作任务,但是却没有明确定义,无法实现良好的工作效果。
4、员工素质不高
有些员工所处的岗位要求比较高,但他们的素质和技能无法达到这种要求,所以无法满足工作需要。整改措施。
微腐败和廉洁风险的区别
行为区别。根据查询人民网显示。1、微腐败是指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公权力及影响力谋取私人利益,是已经发生的事,其实质是公权私用和滥用。2、廉政风险是指公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腐败行为的可能性,具有客观、可识别、可控和不确定性。
基层微腐败如何防止
一、破解素质不高问题。基层干部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接受教育培训的机会相对较少,这就导致部分基层干部纪法观念淡薄、特权思想严重、缺乏党性锻炼,习惯用个人意志代替法规政策。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始终将严把“入口关”放在首位,村(社区)干部选任、提名要从严,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标准,坚持宁缺毋滥原则,把品行不端、动机不纯的人拒之门外,保持队伍的纯洁。必须从严发展党员,严格执行有关程序,建立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四本台账”,有效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必须强化培训学习,在开展多层次专题培训的同时,加强宣传教育,让基层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党性修养;必须加强工作指导,继续深化领导干部下基层制度,加强与基层干部的沟通交流,督促基层干部在实践锻炼中增强能力素质;必须加大基层干部选拔力度,注重选聘思想素质优、文化程度高、工作能力强的大学毕业生、优秀村干部、返乡农民工担任专职村支部书记,建立廉洁、高效、稳定的村干部队伍。二、破解动力不足问题。当前,基层干部动力不足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在政治上,村(社区)干部每三年换届一次,是否能继续留任受诸多因素影响,职位没有保障;在经济上,目前村(社区)干部工资标准普遍低,如果不从事其他工作,难以支撑家庭开支;在工作强度上,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人少事多压力大的矛盾客观存在,这就导致部分基层干部动力不足、心态失衡,产生补偿心理,为庸懒散浮拖和小官“微腐”埋下“伏笔”。因此,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基层干部激励机制,切实增强基层干部动力。要拓展基层领导干部选任方式,健全从村(社区)干部选任乡镇领导干部的机制,创新选拔“专职村支部书记”,打通基层干部上升渠道。要优化基层干部收入结构,提升基层干部收入基数,参照乡镇事业干部薪资水平,按照一定比例确定村(社区)干部待遇,增强岗位吸引力。要完善待遇体系,探索基层干部服务期满考核合格后直接招聘为乡镇事业单位人员机制,不断吸引素质优、能力强的人才到基层工作。三、破解作风不实问题。随着社会发展、时代进步,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党员干部成长和工作的环境比以往更加复杂,在拜金、享乐和极端个人主义不断冲击下,极易淡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的官本位思想严重、权力观扭曲,高高在上、脱离群众;有的一心想着升迁,只愿做出风头、出政绩的“大”事,不愿做艰苦细致、服务群众的“小”事;有的作风不实,对贴近群众生活的问题置之不理、漠不关心,扭曲的价值观不断发酵,进而滋生出系列腐败问题。因此,必须持之以恒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通过刹邪风,纠歪风,树新风。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廉洁教育,运用好“身边事”开展日常警示教育,教育引导基层干部明规矩、知敬畏、存戒惧。要层层压实责任,有效传导责任压力,加强工作督导,着力优化责任清单,把每一项责任明确到人到岗,严格责任追究,推动基层单位充分履职。要持续强化正风肃纪,紧盯“四风”问题新动向,持之以恒纠正“四风”问题。四、破解用权不慎问题。农村“小微权力”量大面广,据不完全统计,80%以上的群众办理事项需要村级签字盖章。特别是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开展,各项政策向基层倾斜,各类资金资源向基层凝聚,基层廉政风险显著提升。但基层干部相对较少,机构设置也没有上级机关严密,这就导致个别地方基层干部集中行使多个职能部门权力。因此,必须切实加强对基层权力运行的规范,科学设置基层权力运行流程,不断压缩基层权力寻租空间,既结合实际,建立高效便民、易于操作的机制,又着眼问题,铲除基层干部腐败的土壤。要进一步清理精减村级“小微权力”,对村(社区)权力清单进行全面梳理公示,依法依规进行清理精减;要加大专项治理力度,深入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问题、工程建设和房地产领域乱象等专项治理;要充分发挥查案治本功能,针对基层腐败案件暴露出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深入分析查找制度机制建设方面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对现有制度规定进行认真梳理,做好“废改立”工作,织密、扎紧制度笼子;要完善基层信息公开机制,对村级事务进行全面公开,让“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五、破解纪律不严问题。在实际工作中,个别乡镇(街道)党委政府由于工作任务重、人手少,常把有限精力集中在项目争取和资金分配上,缺乏对重点环节的监督和管理,导致部分项目和资金在实施过程中走形变样。一些基层纪委因长期与本单位、本地区的干部群众打交道,一定程度上也存在办“熟人案”“关系案”现象,从而让纪律失之于宽,让个别基层干部有了侥幸心理,腐败问题有了滋生蔓延的空间。因此,必须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不放松,持之以恒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对查处基层腐败问题做到无禁区、全覆盖。要坚持监督力量“大整合”。进一步建立乡镇纪委片区协作机制和村务监督委员履职机制,完善“信、访、网、电”举报渠道,不断深化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
食品安全微腐败是什么意思这个
你好,你是想问食品安全微腐败是什么意思吗?食品安全微腐败意思是在食品安全中乱用公权的行为。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微腐败是一种公权乱用的行为。因此食品安全微腐败意思是在食品安全中乱用公权的行为。
微腐败与亚腐败的区别
微腐败”指基层党政机关中大量存在的情节不十分严重的腐败现象。“微腐败”领域广、形式多,根本原因是基层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不强。基层党员干部要树立“纪律意识”“底线意识”,时刻以“纪律之尺来丈量自己,以纪律思维来指导行动”,切不可有“违纪只是小节,违法才是大事”的思维惯性。 “微腐败”又被称为“亚腐败”“非典型性腐败”,指基层党政机关中大量存在的情节不十分严重的腐败现象。如村干部虚报扶贫人数、套取扶贫资金;村党支书截留补贴、扶贫救济款;村委会会计违规办理低保、骗取移民搬迁补助款等。“微腐败”虽小,关系人心向背;基层虽低,事关执政之基。“微腐败”也可能酿成“大祸害”,它损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微腐败”集腋成裘,积水成渊,给老百姓造成的伤害、给社会带来的危害是同样巨大的。 基层“微腐败”呈现出“小”“多”“近”三个显著特征。小,小官小贪;多,次数多、人数多、形式多;近,就在群众身边。相比于“远在天边”的“大老虎”,群众们对“近在眼前”的“小苍蝇”感受更加有切肤之痛。 日前中央纪委披露,办案人员在河南省新安县一个镇民政所所长家中发现267本存折,冒领50余万元老百姓的保命钱。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再如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东台村妇女委员会的魏桂兰,伙同他人通过伪造变造补偿款人员名单的手段,非法侵占土地补偿款6万元。这些“蝇头小官”产生的“微腐败”普遍特征是:官职不高,鼠窃狗偷;权位不大,蚕食鲸吞。
更多文章:
直到永远吉他谱(对不起,我爱你里歌曲雪之花的六线吉他谱谁有给我个 谢谢啦!~ zeroxuan@163.com)
2024年3月20日 04:30
江苏企业退休职工2014养老金调整方案(江苏养老金调整方案细则)
2024年5月10日 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