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遏行云的主人公(写出下面成语的主人公是谁)
本文目录
- 写出下面成语的主人公是谁
- 响遏行云的典故
- 成语响遏行云主人公
- 响遏行云的主人公是谁 响遏行云的主人公是谁呢
- 薛谭学讴文言文翻译及主人公简介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成语故事响遏行云的教案
- 响遏行云、背水一战、四面楚歌这些成语的主人公分别是谁
- 响遏行云的主人公简介
- 响遏行云的主人公
写出下面成语的主人公是谁
闻鸡起舞-祖逖、胸有成竹-文与可、杏林春满-董奉、手不释卷-吕蒙、水滴石穿--张乖崖、大公无私--祁黄羊、程门立雪--杨时、响遏行云--秦青
响遏行云的典故
响遏行云是一则成语,出自《列子·汤问》。形容歌声嘹亮,高入云霄,连浮动着的云彩也被止住了。该成语结构为主谓式;在句中一般作宾语、定语、补语。以下是我整理的响遏行云的典故,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响遏行云的主人公是谁?
战国时期,有个喜欢歌唱的青年,名叫薛谭。他得知秦青在歌唱方面很有造诣,便拜秦青为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有了很大进步,受到了同行的称赞。
薛谭自以为已经把老师的本领学到手了,于是,有一天,他便去向秦青告别,秦青没有挽留他。
第二天,秦青在郊外设宴为他送行。在饮酒话别的时候,秦青打着拍子,唱了一支非常悲壮的歌曲,那高亢的歌声使周围的树木都颤动起来,天空中的`流云都停了下来。 薛谭听得入了迷,意识到自己的骄傲自满有多么愚蠢。他十分惭愧地对秦青说:“老师,我原以为学得和您差不多了,现在才知道比老师差远了,请老师原谅我,让我继续跟您学习吧。” 秦青听了,笑了笑,让他留了下来。
响遏行云的意思:声音高入云霄,阻住了云彩飘动,一般用来形容歌声嘹亮。
响遏行云典故
战国时期, 有个喜欢唱歌的青年,名叫薛谭。他听说秦青很会唱歌,就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自以为完全掌握了,便告辞回家。秦青没有挽留, 第二天,在城郊的大路旁为薛谭饯行。席问,秦青按着节拍,慷慨悲歌。歌声振动林木,高入云霄,好像连浮动的白云也在驻足聆听。薛潭便道歉要求回到秦青身边,并且再也不敢说回家了。
赵云多少岁死的?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提供一些重要的“三国”人物在这一年的年龄。
按年龄排序:刘表66岁,贾诩61岁,孔融55岁,曹操53岁,张昭52岁,荀攸51岁,刘备47岁,荀彧45岁,曹仁40岁,张辽39岁,郭嘉38岁,鲁肃36岁,李典34岁,周瑜33岁,杨修33岁,马超32岁,吕蒙30岁,庞统29岁,司马懿29岁,汉献帝刘协27岁,诸葛亮27岁,孙权26岁,陆逊25岁,曹丕21岁,马谡18岁,曹植16岁,邓艾11岁,姜维6岁,魏明帝曹睿2岁,刘禅1岁。
遗憾的是,像关羽、张飞、赵云等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历史没有记载下来他们的年龄,这也许成了永久之迷。
但根据一些资料可推测一下他们大致的年龄:
刘、关、张的年龄应该是刘备最大,关羽第二,张飞第三。关羽是死于公元219年,按演义上写的是58岁,那么关羽在公元207年的年龄应是46岁(合理)。
张飞是死于公元221年,按演义上写的是55岁,那么张飞在公元207年的年龄应是41岁(也合理)。
最难推测的是赵云的年龄,赵云是死于公元229年,演义上没有写赵死亡时的年龄,但演义上说他年登70还在参加北伐,就算他70岁死亡,那么赵云在公元207年的年龄至少是48岁,比刘备还大一岁。但演义上还描述了关羽说的一句话是:子龙久随吾兄,即吾弟也。如果这句话成立的话,那么赵云的年龄应小于关羽,也就是说赵云不可能活到70岁,更不用说70岁还在参加北伐,但也不可能死的太早(小于60岁),60岁时可能参加北伐,推测赵的死亡年龄应在63——67岁之间,那么赵云在公元207年的年龄应在41——45岁之间。
成语响遏行云主人公
响遏行云的主人公是薛谭响遏行云 基本释义遏:阻止;行云:飘动的云彩。形容歌声嘹亮,高入云霄,连浮动着的云彩也被止住了。出 处《列子·汤问》:“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列子》卷五《汤问》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秦青顾谓其友曰:“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⑩,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赂发之。故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哭,放娥之遗声。”。
响遏行云的主人公是谁 响遏行云的主人公是谁呢
响遏行云的主人公是秦青和薛谭。《响遏行云》是一篇文言文短文。节选自《列子》卷五《汤问》。 原文为: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交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意思是: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薛谭饯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雄壮的歌声,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于是 向秦青道歉,请求回来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这个故事说明了学习必须虚心、持之以恒、不能骄傲自满、半途而废。
薛谭学讴文言文翻译及主人公简介
薛谭学讴这篇古文告诉我们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千万不可稍有成绩就骄傲自满。要虚心好学,追求多学多问。不要浅尝辄止的学习,学习必须虚心、持之以恒。
《薛谭学讴》文言文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薛谭学讴》翻译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彻底掌握秦青的歌唱技艺,就自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去。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用酒食设宴给他送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声歌唱悲歌,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量止住了流动的云。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想要回来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至此也不敢再说要回去。
《薛谭学讴》主人公简介
薛谭:古代传说人物。战国时秦国人,善歌。薛谭师从著名歌唱家秦青学习技艺,薛谭非常聪明、好学,嗓音又格外甜美嘹亮。“响遏行云”的典故就源于此。
秦青:古代传说人物,战国时秦国人善歌以教歌为业。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成语故事响遏行云的教案
⑴ 把“响遏行云”这个成语故事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
战国时期, 有个喜欢唱歌的青年,名叫薛谭。他听说秦青很会唱歌,就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自以为完全掌握了,便告辞回家。秦青没有挽留, 第二天,在城郊的大路旁为薛谭饯行。席问,秦青按着节拍,慷慨悲歌。歌声振动林木,高入云霄,好像连浮动的白云也在驻足聆听。薛潭便道歉要求回到秦青身边,并且再也不敢说回家了。
⑵ 一到六年级的语文书上的成语故事写出来分类。
二年级下册 1 .揠苗助长:宋国人【启发】事物的发展、人的成长,都是循序渐进的,违背了这个 规则不仅无益,而且有害。 2 .守株待兔:宋国人【启发】原比喻希望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 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三年级上册: 3 .刻舟求剑:说的是楚国有人坐船渡河时,不慎把剑掉入江中,他在舟上刻下记号, 说: “这是我把剑掉下的地方。 ”当舟停驶时, 他才沿着记号跳入河中找剑, 遍寻不获。 【意思】不懂变通、墨守成规之意。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4 .闻鸡起舞:传说东晋时期将领祖逖年青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 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 练武,刻苦锻炼。这就是成语闻鸡起舞的来源了。 【意思】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同义词】 :发奋图强、自强不息。 三年级下册 1 .亡羊补牢: 【寓意】犯了错误,立即改正,就能减少错误。遭到失误,及时采取补救 措施,则可以避免继续出现的损失。 2 .南辕北辙:战国时期,魏国人【意思】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告诉我们,无论 做什么事,只有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 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3. 惊弓之鸟:更羸与魏王【意思】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比喻经过惊吓的人 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4. 叶公好龙:春秋时期,楚国叶地诸侯子弟沈诸梁自称叶公,他特别喜欢龙,他的屋 梁、柱子、门窗及所有家具甚至连衣服上都雕刻或绣制龙的图案。天上的真龙得知后, 专程去探望叶公,从窗户上探进头去。叶公一见真龙,吓得魂不附体,连忙逃跑。 【意思】比喻表面上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含贬义。 4 、画龙点睛:张僧繇(yóu ),梁武帝时期的名画家 于是后来“画龙点睛”这个成语 用来比喻讲话或写文章画画时,一两句关键的话(画上关键的一两笔)会使它们立刻生 动起来。 【意思】这则故事原来是说南北朝著名的画家张僧繇绘画技艺神妙,后多比 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词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四年级上册 1. 胸有成竹:北宋时候,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名叫文与可,他是当时画竹子的高手。 【意思】用来比喻人们在办什么事情以前,早就打好了主意,心里有个准谱儿了。 【近义词】心中有数 2 .杏林春满:董奉,有很高的道术和医技,与当时的华佗、张仲景齐名,号称“建安 三神医”。人们喜用“杏林春满”、“誉满杏林”“妙手回春”这类的话语来赞美象童 奉一样具有高尚医风的苍生大医。也常用这类话语称颂医生医术的高明和高尚的医德。 【意思】人们称颂医术高明的医生,经常用“杏林春满”。 【近义词】誉满杏林 四年级下册 1 .手不释卷: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没有文化知识,孙权鼓励他学习史书与兵法。 【意思】读书看书入迷,手不舍得松开书,形容勤奋好学。有时也比喻十分喜爱。 2 .鹏程万里: 《庄子·逍遥游》记载 【意思】相传鹏鸟能飞万里路程。比喻前程远大。 五年级上册 1 .水滴石穿:张乖崖 【意思】比喻只要坚持不懈,细微之力也能做出很难办的事。也 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持之以恒,事情就肯定能成功。 2 .大公无私:春秋时,祁黄羊【意思】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 发,毫无个人打算。 五年级下册 1 . 程门立雪: 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 去老师程颐家 。 后来, 杨时学得程门理学的真谛, 东南学者推杨时为“程学正宗”,世称“龟山先生”。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 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意思】 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比喻尊敬师长。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 2 .入木三分:王羲之字逸少,晋朝时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 的书法家之一,因为他曾经做过右军将军,所以后人又称他为王右军。 【意思】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 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六年级上册: 1 。竭泽而渔:春秋时期,晋文公问狐偃如何胜强大的楚军。狐偃献计用欺骗的办法。 他又问雍季如何处理,雍季说用欺骗的办法只能是把池水弄干捉鱼,到第二年就没鱼捉 了,打仗还是要靠实力。 【意思】比喻做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打算。 【近义词】 杀鸡取卵 焚林而猎 2 .响遏行云:战国时期,薛谭,拜秦青为师。在饮酒话别的时候,秦青打着拍子,唱 了一支非常悲壮的歌曲,那高亢的歌声使周围的树木都颤动起来,天空中的流云都停了 下来。 【意思】遏,阻止,使停止;行云,流动的云彩。指声音高亢以致阻拦了天上的 流云。多用以形容声音嘹亮。 六年级下册 1 .邯郸学步:燕国人【意思】这则成语故事是指到邯郸去学走路的步法。后人用邯郸 学步的意思和故事来比喻模仿别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忘掉了。 2 .舍本逐末:战国时候,有一次齐王派遣使臣到赵国去拜访赵威后,以示友好。 【意思】比喻做事抓不住主要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
⑶ 从响遏行云成语故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成语释义 遏:阻止;行云:飘动的云彩.形容歌声嘹亮,高入云霄,连浮动着的云彩也被止住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无止境,要精益求精,不能一知半解、自以为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⑷ 响遏行云成语故事
【拼音】xiǎng è xíng yún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秦国歌手薛潭向歌唱家秦青拜师学艺,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学习。薛潭的技艺有了很大的提高,就向老师辞行。秦青在郊外设宴送行,席间唱了一曲十分悲壮的歌曲,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潭觉得十分惭愧,于是留下继续学习。 【典故】抚节悲歌,声振林术,响遏行云。《列子·汤问》 【释义】遏:阻止;行云:飘动的云彩。形容歌声嘹亮,高入云霄,连浮动着的云彩也被止住了。 【用法】作宾语、定语、补语;形容歌声嘹亮 【近义词】响彻云霄、震耳欲聋、震天动地 【相反词】悄无声息 【示例】跟手又唱第二出,便是《一夜九更天》,用老生挂白须,扮老人家,唱过岭时,全用高字,真是响遏行云。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八回 【成语造句】 ◎ 无数人前呼后拥,旌旗蔽日,鼓乐的喧嚣响遏行云。
⑸ 用几句话概括六年级回顾·拓展八中的成语故事《响遏行云》
秦青在郊外设宴送行,席间唱了一曲十分悲壮的歌曲,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潭觉得十分惭愧,于是留下继续学习。网络地图
本数据来源于网络地图,最终结果以网络地图最新数据为准。
⑹ 响遏行云的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 有个喜欢唱歌的青年,名叫薛谭。他听说秦青很会唱歌,就向秦青学习唱内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容艺,就自以为完全掌握了,便告辞回家。秦青没有挽留, 第二天,在城郊的大路旁为薛谭饯行。席问,秦青按着节拍,慷慨悲歌。歌声振动林木,高入云霄,好像连浮动的白云也在驻足聆听。薛潭便道歉要求回到秦青身边,并且再也不敢说回家了。 出自于《列子·汤问》:“抚节悲歌,声振林术,响遏行云。” 启发与借鉴 我们不应该自以为是,一知半解,自以为是是学习的大敌! 近义词 声振林木、响彻云霄、震耳欲聋、震天动地 反义词 闷声不响,悄无声息。
⑺ 响遏行云这个成语故事出自哪本书
【解释】:遏:阻止;行云:飘动的云彩。形容歌声嘹亮,高入云霄,连浮动着的云彩也被止住了。 【出自】:《列子·汤问》:“抚节悲歌,声振林术,响遏行云。” 请及时采纳
⑻ 响遏行云的成语故事
响遏行云_网络汉语 响遏行云 遏:阻止;行云:飘动的云彩。形容歌声嘹亮,高入云霄,连浮动着的... 《列子·汤问》:“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⑼ 学习了响遏行云这个成语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做人不能自以为是,不能骄傲,要虚心向别人学习
⑽ 响遏行云是成语故事还是历史故事
响遏行云是成语故事。
响遏行云
拼音:
基本释义:
遏:阻止;行云:飘动的云彩。形容歌声嘹亮,高入云霄,连浮动着的云彩也被止住了。
出处:
《列子·汤问》:“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例句:
树林边那高吭的笛声,~,使人久久难忘。
近义词:
声振林木、高遏行云、震耳欲聋、震天动地、裂石穿云、经久不息、响彻云宵、响彻云霄
反义词:
悄无声息、默默无闻
成语典故:
《列子》卷五《汤问》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秦青顾谓其友曰:“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⑩,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赂发之。故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哭,放娥之遗声。”。
主人公简介:
秦青 qín qīnɡ
古代传说人物,战国时秦国人善歌以教歌为业。
薛谭xuē tán
古代传说人物。战国时秦国人,善歌。薛谭师从著名歌唱家秦青学习技艺,薛谭非常聪明、好学,嗓音又格外甜美。“响遏行云”的典故就源于此。
响遏行云、背水一战、四面楚歌这些成语的主人公分别是谁
成语名称 响遏行云 成语拼音 xiǎng è xíng yún 成语释义 遏:阻止;行云:飘动的云彩。形容歌声嘹亮,高入云霄,连浮动着的云彩也被止住了。 成语出处 《列子·汤问》:“抚节悲歌,声振林术,响遏行云。” 成语造句 跟手又唱第二出,便是《一夜九更天》,用老生挂白须,扮老人家,唱过岭时,全用高字,真是响遏行云。★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八回战国时期, 有个喜欢唱歌的青年,名叫薛谭。他听说秦青很会唱歌,就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自以为完全掌握了,便告辞回家。秦青没有挽留, 第二天,在城郊的大路旁为薛谭饯行。席问,秦青按着节拍,慷慨悲歌。歌声振动林木,高入云霄,好像连浮动的白云也在驻足聆听。薛潭便道歉要求回到秦青身边,并且再也不敢说回家了。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汉将军韩信率军攻赵,穿出井陉口,命令将士背靠大河摆开阵势,与敌人交战。韩信以前临大敌,后无退路的处境来坚定将士拼死求胜的决心,结果大破赵军。 “背水一战”比喻处于绝境之中,为求生路而决一死战项羽的军队被刘邦打得节节败退,最后退到垓下这个地方,手下的兵已经很少,粮草也吃完了,刘邦和其他诸侯的军队把他们团团包围。 夜里,项羽听到周围汉军的营地里到处都是楚地的歌声,大吃一惊:“刘邦已经把楚打下来了?不然怎么会这么多楚地的人(吟唱楚歌)?”项羽再也睡不着了,于是起(床)来,坐在自己的营帐里喝酒。 项羽身边有个姓虞的美女,经常宠幸她,到哪里都带着她;项羽还有一匹骏马叫(乌)骓,经常骑着它四处征战。此情此景之下,项羽慷慨悲壮地放歌,还自己作了一首诗:“(我项羽)力气(武功)连山都能拔得动,气魄更称得上是盖世英豪,但奈何时运不济啊!我的战马乌骓(也代指项羽自己)再也不能向前奔驰了。比这一点更让我感到无奈的是(可奈何),虞姬啊虞姬,我又该把你怎么办呢?” 项羽连唱几遍,虞姬也跟着吟唱作和。项羽的眼泪成行而下,身边的随从都伤心地哭了,没有一个人能抬起头看着项羽的(埋头痛哭)。所以响遏行云主人公为薛谭背水一战主人公为韩信四面楚歌主人公为项羽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本回答来自—牛人巨集区
响遏行云的主人公简介
秦青 qín qīnɡ古代传说人物,战国时秦国人善歌以教歌为业。薛谭xuē tán古代传说人物。战国时秦国人,善歌。薛谭师从著名歌唱家秦青学习技艺,薛谭非常聪明、好学,嗓音又格外甜美。“响遏行云”的典故就源于此。
响遏行云的主人公
战国时期,秦国的薛谭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计,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扶节悲歌,声震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返,终身不敢言归。
更多文章:
衡水老白干广告(几年前,“李向阳”给衡水老白干做的广告词是怎么说的)
2024年6月22日 23:30
认清四化危害是哪四化?坚持正确的组织路线,就必须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即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学历化.专业化( )
2024年9月2日 17:30
天冷了逗人的发朋友圈(冬天幽默朋友圈说说 形容天冷的搞笑句子发朋友圈)
2024年3月11日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