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什么意思?请问“自卑”是什么意思
本文目录
自卑什么意思
自卑是一种自我否认,对自己没有信心,也对自己不认同的心理表现。
心理学家 阿德勒 认为,自卑指以一个人认为自己或自己的环境不如别人的自卑观念为核心的潜意识欲望、情感所组成的一种复杂心理。 其次,自卑指一个人由于不能或不愿进行奋斗而形成的文饰作用。
中文名: 自卑心理
原因: 自我认识不足
外文名: Inferiority complex
定义: 对自己缺乏一种正确的认识
结果: 失去交往的勇气和信心
自卑的主要表现:
自卑的意思是低估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各方面不如人。自卑,可以说是一种性格上的缺陷。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评价过低,同时可伴有 一些特殊的情绪体现,诸如害羞、不安、内疚、忧郁、失望等。
自卑的前提是自尊,当人的自尊需要得不到满足,又不能恰如其分、实事求是地分析自己时,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一个人形成自卑心理后,往往从怀疑自己的能力到不能表现自己的能力,从怯于与人交往到孤独地自我封闭。
本来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也会认为“我不行”而放弃追求。他们看不到人生的光华和希望,领略不到生活的乐趣,也不敢去憧憬那美好的明天。
自卑是一种自我否认,对自己没有信心,也对自己不认同的心理表现。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自卑指以一个人认为自己或自己的环境不如别人的自卑观念为核心的潜意识欲望、情感所组成的一种复杂心理。其次,自卑指一个人由于不能或不愿进行奋斗而形成的文饰作用。
自卑是由婴幼儿时期的无能状态和对别人的依赖而引起的,所以对人有普遍意义。是驱使人成为优越的力量,又是反复失败的结果。自卑情感,可通过调整认识,增强信心和给予支持而消除。
自卑主要的表现在于对自己的能力、品质评价过低,同时可伴有一些特殊的情绪体现,诸如害羞、不安、内疚、忧郁、失望等。而详细的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敏感
过分敏感,自尊心强。弱体群体非常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唯恐被人忽略,过分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任何负面的评价都会导致内心激烈的冲突,甚至扭曲别人的评价,比如,别人真诚地夸他,他会认为是挖苦。他们非常敏感,跟他们交往时,必须谨小慎微,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都会在其内心引起波澜,胡乱猜疑。
2.失衡
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弱势地位,使他们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体验不到自身价值,甚至还会遭到强势群体的厌弃。自我价值感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丧失自我价值体验,使他们心态失衡,陷入恶性的心理体验之中,走不出这个心理的阴影,就很难摆脱现实的困境。
别人欺负他,即使内心不服气,也自认为是正常的,非常认同自己的弱势身份。这种强烈的自卑心理极易导致自杀行为。
3.情绪化
他们表面上好象逆来顺受,然而过分压抑恰恰积聚了随时爆发的能量。由于他们缺少应对能力,失业、离异、患病等生活事件很容易导致心理压力。
当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时,认为别人瞧不起自己,难以忍受,往往产生过激言行。比如有些民工受老板欺负,会因此自杀。他们经常为了一点小事大动干戈,拳脚相向。有时当他们无力应对危机时,还会自残,用这种极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请问“自卑”是什么意思
自卑学名自卑感,释义为低估自己而产生的情绪体验。严重自卑感是心理上的一种缺陷。从某些方面来说,自卑的心理可以促使人们对自身的正确认识,加快对自身缺点的弥补,对自身的成长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另一方面,自卑对人们的心理是有一定危害的,当人们希望通过榜样或美好的事物来促使自身进步和努力时,由于比较的心理作用,人们不可避免地产生自卑情绪,反而会对这些事物产生排斥、厌恶的作用,不利于自身的进步。
扩展资料
清除自卑感的方法介绍
1、心理减压
一种高效整合的心理咨询方式,心理减压技术源于心理咨询却高于心理咨询。心理减压的目的就是达成求诉者身心的平衡以及生活﹑工作﹑家庭的和谐。即心理咨询不帮助求助者解决任何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2、自我激励
不断寻求挑战激励自己。提防自己,不要躺倒在舒适区。舒适区只是避风港,不是安乐窝。它只是你心中准备迎接下次挑战之前刻意放松自己和恢复元气的地方。
自卑是什么意思
自卑意思是:自我轻视。
基本解释:(形)自己轻视自己,认为处处、事事都不如人:不自满,也不自卑。[反]自大、自负、自满。详细解释:犹自谦。轻视自己,以为自己太差,赶不上别人。
自卑的造句
1、这些律师,这个陪审团,这个随波逐流的推事,这些命运的暗算都没有从根本上使他觉得不安,或者自卑或者怯弱。
2、自卑的产生,是以己之短比人之长。
3、在别人受伤的时候;在别人孤独的时候;在别人自卑的时候,微笑,是最好的语言。它似一双温暖手,将她从黑暗中拉出来;它似一首动听的歌,给予她鼓励,给予她自信!微笑,哪怕是一句话,也会沁人心窝!
4、爸爸属猴,之前叫“美猴王”,后来他觉得太张扬了,改成“丑猴王”,又觉得太自卑了,最终写实为“老猴”。
5、由于痛苦而将自己看得太低就是自卑。
6、不要责怪自己的轻狂,那是年轻最明亮的标志,不要自卑自己的浅薄,经过岁月的打磨,你会得到满载的智慧和经验。
7、孤僻、沉默。她也不明白当初的自己,怎么会如此别扭,就连一场爱情也没有改变她的自卑,所以她失去了它。
8、感恩节魔法书:观看本书者,将失去“自卑感、忧郁感、压力感”等细胞,同时获得“恩爱、恩公、恩情”等美誉。本书制造者:感恩的朋友,出版商:知恩图报,售价:恩重如山。
9、人越是在比自己成熟或地位高的人面前获得尊重,就越容易消除个人的自卑感。
10、他惴惴不安,步步为营。他这样骄傲,又这样自卑。他以为我不喜欢他,不想和他在一起,就像我以为他永远在欺骗我一样,是最难解的迷局。
11、父母焦急万分,仔细询问后才知道,原来文文牙齿不齐,常被同学取外号、嘲笑,逐渐变得敏感自卑,不敢开口笑,不敢和同学说话。
12、换一个心情,转紧张为轻松;换一个角度,转失望憧憬;换一个活法,转失败为成功;换一个位置,转自卑为光荣。积极乐观生活。
13、自信不是孤芳自赏,也不是夜郎自大,更不是得意忘形,毫无根据的自以为是和盲目乐观;而是激励自己奋发进取的一种心理素质,是以高昂的斗志、充沛的干劲、迎接生活挑战的一种乐观情绪,是战胜自己、告别自卑、摆脱烦恼的一种灵丹妙药。
14、智慧与愚笨的区别是:智慧的创业者自卑,直面困难,不断挑战自己的想法让其成熟圆润;愚笨的创业者自恋,忽视挑战,永远忽悠自己劝自己相信一个假象。
15、我所有自负皆来自我的自卑,所有的英雄气概都来自于软弱。嘴里振振有词是因为心里满是怀疑,深情是因为痛恨自己无情。
什么是自卑
自卑,顾名思义,是指自己瞧不起自己,它是一种消极的情感体验。在心理学上,自卑属于性格的一种缺陷,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评价过低。
也许,“天下无人不自卑”。可是,女孩之所以这样容易自卑,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女子间的这种带着一丝嫉妒的相互注视,它让女子觉得自己永远也没有别人好。许多时候,明知事实未必如此,可总是说服不了自己走出这种没有止境的自我折磨。
于是,自卑令女子情绪低沉,郁郁寡欢,常因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而不愿与人来往,只想与人疏远,她们缺少朋友,顾影自怜,甚至自疚、自责;她们对未来缺乏自信,优柔寡断,毫无竞争意识,抓不到稍纵即逝的各种机会,享受不到成功的欢愉。
从专家角度来说,无论怎样坚强的女性,其骨子里都有深刻的自卑。这种代代相传的女性心理基因,使女性在情感上总存在着程度不同的依赖。
这种深刻的自卑,也使女性在情感上表现为程度不同的脆弱。自卑的人,特别容易受到伤害。而女性之所以很容易受到伤害,其原因就在于存在这种深刻的自卑。
这种深刻的自卑,也使女性在情绪上表现为很不稳定。自信的人,其情绪往往是稳定的。不稳定的慵绪往往使事情变得糟糕,使各种关系变得复杂。这种结果往往又倒过来强化了女性的自卑。
由于自卑,女子特别在乎别人和自己,显得很敏感。这种特别的在乎,往往导致她们自恋。她们经常欣赏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容貌、特别欣赏经过精心打扮的自己,特别欣赏穿上自己喜欢的衣服后的形象,经常在自我欣赏中陶醉,而每当此时,她们就显得自信。这种自恋的背后其实就是自卑。所以,女性似乎总是在自卑和自恋的相互影响与转换中循环,总是表现为经常的不满和很容易满足。
这样一种永无止境的自我折磨最终只会让自己变成一个喋喋不休、心胸狭窄的女人,痛苦一生,毁灭人生。
当然,女子如果能认识到自己的这一弱点,就应该想办法克服这种盲目的自卑与自恋,从而拥有独立的人格、稳定的情绪、理性的自信。
——引自延边人民出版社《少女的资本》
自卑是啥意思
自卑是低估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各方面不如人的意思。
自卑又称为自卑感,是指个人体验到自己的缺点、无能或低劣而产生的消极心态。与优越感相对。在阿德勒看来,是人类正常的普遍现象,源于婴儿弱小的无助感,后因心理、生理和社会的障碍(真实的和想象的)而加重。对人格发展有双重影响。
适度的自卑可产生成就需要,转为奋发向上的动力。沉重的自卑感不利于人的发展,有两种情况:不适当的超补偿,会使得人得不偿失;转成自卑情结,会造成生活适应困难。
自卑的定义:
1、(《心理学大辞典》):自卑又称为自卑感,是指个人体验到自己的缺点、无能或低劣而产生的消极心态。与优越感相对。在阿德勒看来,是人类正常的普遍现象,源于婴儿弱小的无助感,后因心理、生理和社会的障碍(真实的和想象的)而加重。
对人格发展有双重影响。适度的自卑可产生成就需要,转为奋发向上的动力。沉重的自卑感不利于人的发展,有两种情况:不适当的超补偿,会使得人得不偿失;转成自卑情结,会造成生活适应困难。
埃里克森认为,自卑感产生于个体心理社会发展的勤奋对自卑阶段(6岁-12岁),是个体能力不足、反复失败的结果。可通过调整自我评价、增强自信心及给予支持加以克服。
2、当自己(或自己所在集体)的中值价值率大于社会(或其它集体)的中值价值率时,人就会产生自豪的情感;当自己(或自己所在集体)的中值价值率小于社会(或其它集体)的中值价值率时,人就会产生自卑的情感。
3、中国幸福学认为,人的本性是不满足。自卑就是自己或者我们的事物不及别人的事物好的不满足感。
4、死心眼的爱情逻辑博客认为——自卑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是由自我要求过高而引起的普遍心理。
自卑怎么办
自卑是一种常见的情感体验,但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逐步减轻或克服。以下是一些建议可以帮助你处理自卑感:
自我认知和接受:首先,认识到自己的自卑感,并接受这是一个正常的情感体验,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不安全感。
积极的自我评价:每天给自己一些正面的肯定和鼓励。鼓励自己的强项和成就,逐渐培养自信心。
设定可达成的目标:设立一些具体的、可量化的目标,并为实现这些目标付诸行动。当你达到这些目标时,你会感到更有自信。
学习和成长:不断学习新的技能、知识和经验。知识和成就感可以增强自信。
接受失败:学会接受失败和挫折,把它们看作是成长的机会,而不是个人价值的衡量标准。
积极社交活动:建立支持性的社交圈子,与亲朋好友分享你的感受和困扰。获得他们的支持和理解可以帮助你克服自卑感。
避免比较:避免过度地将自己与他人比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旅程和成就,没有绝对的衡量标准。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自卑感极为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那么考虑寻求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的帮助。专业心理医生可以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建议。
锻炼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身体健康也有助于改善心理健康。定期锻炼、健康饮食和足够的睡眠可以提高自信和自尊。
积极面对问题:不要逃避困难,而是学会积极面对和解决问题,这样你会感到更有掌控力。
改变自卑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记住,每个人都有不安全感,但学会应对它们并逐渐提高自信是可能的。如果你觉得自卑感严重且影响到日常生活,建议考虑寻求专业心理健康专业人员的帮助。
超越自卑的读后感1500字
超越自卑的读后感1500字(通用5篇)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我整理的超越自卑的读后感1500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超越自卑的读后感1500字 篇1
“不管有无器官上的缺陷,儿童的自卑感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事实。”“自卑感并不是变态的象征,而是个人在追求优越地位时,一种正常的发展过程。”因此要正视自卑,承认自卑感的存在,看到它对个人生活的影响。要消除自卑感对我们信念、生活态度、人生目标等的不良影响,先要找出引起自卑的原因。小到一个眼神、姿态,大到行为、人生目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能反映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当发现自己的人生态度出现偏差,应该进行彻底的自我反省。自卑感和优越感是相对存在的,之所以一个人会努力追求某方面的优越感,正是他在那方面不够自信。
“经验并不是成功或失败之因。我们不会被经验过的打击所困扰,我们只是从中取得决定个人目标之物。我们被我们赋予经验的意义决定了自己,当我们以某种特殊经验,作为自己未来生活的基础时,很有可能就犯了某种错误。意义不是被环境所决定的,我们以我们赋予环境的意义决定了我们自己。
“如果我们看到某种情绪很明显地引起了困难,而且违反了个人利益,只想改变这种情绪是完全没有用的。它是个人生活方式的正当表现,只有改变其生活方式,才能将之斩草除根。”阿德勒把所有问题的解决归结于奉献与合作。首先我们应该对自己负责,要让自己走正道,并且积极向上,做对他人有意义的事。目标是很重要的,没有目标的人,像是没有灵魂。如果把一个人比作机器,没有目标的人,好比没有动力的机器,怎么也运作不起来。但是,目标从何而来?这是个大问题。说到目标,一定与价值观有关。
那么一个心灰意冷的人,如何能让他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如果把一切问题的解决都归结于对他人的兴趣,又要如何去操作?如何让一个自暴自弃的人,认识到她的堕落不是超凡脱俗,而是由自卑感带来的过分自尊?又如何去纠正他年深月久的陋习与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如何改变他对这个世界以及他自己的错误定位,而使他从毫无意义的自我折磨与荒废光阴的深渊中解脱出来?当然我相信发展对他人的兴趣,提高社会感觉,增强合作能力,会有所助益,但是要如何做到那些确是一门学问。那些不善交际的人,该如何得到勇气?所有的人,都按照他所认为的生活意义行动。当一个人以错误的方式生活是只指责他的行为,或单纯的试图让他放弃这种生活方式,都不会有什么效果。问题在于他在经验的积累中所形成的生活意义。而这个意义,虽然他自己不一定认识到,但却是他人生经验的浓缩,是人生的根本,是信念的支柱,要改变它谈何容易。
一个人为何会选择那种生活方式,支持这种生活方式的生活意义从哪里来?要解决问题,就要找到引起问题的原因,这是一定的。从一个人一贯的行为表现,思想、感觉、姿态、眼神等之中,了解他的人格。阿德勒认为,早期的记忆很重要。早期的记忆“显示出生活方式的根源,及其最简单的表现方式。阿德勒认为: “罪犯可以两种主要类型——丑陋而被轻视以及英俊而被宠坏。”这种划分方法的科学性姑且不论,这两种人的心理易产生偏差是一定的。由于被轻视或过度宠爱,都容易让人转而关注自己,而对他人失去兴趣,不利于合作精神的培养。他们因此产生对世界错误的看法,自己被隔离在外或所有人都应围着他们转,所有事情都应该满足他们的要求,如此就陷入了误区。
追求优越感的方向的错误,用错误的方法解决问题,损人利己或损人不利己,都是他们缺乏社会感觉与不合作的态度造成。自我中心的人不易于合作。罪犯的的失败的源头在于自身经验引起他们对世界和自己错误的解释和定位。我们这些正常人也常常因为对世界和自己的解释和定位的偏差,引起生活意义、生活目标、生活态度的错误,而造成困扰。这里可以看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个人生活的重大影响。而造成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生活事件,我们必须把它揪出来,重新定义。
当然观念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我们只是对有代表性的事件,如存在脑海中印象深刻的事件和我们现实的表现来认识自己的观念。在改变生活方式之前,必须改变观念。而要改变观念,必须先对此人的观念认识到位。也许可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来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但是如果他没有认识到他错在哪里,就不可能彻底改掉陋习。错误的方式可能会换一个新面目出现。
超越自卑的读后感1500字 篇2
《超越自卑》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A。阿德勒博士的代表作品。此书被西方人视为了解自我和他人的教科书,起到了《圣经》起不到的作用。
本书第一章《生活的意义》是全书的纲领,也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理论核心。提出了人们生活中的三大问题:职业、社会(既与他人的关系)和性(既为爱情和婚姻)。每个人都要面对这三大问题,而由此做出的反应表现出他对生活意义的最深层的感受。他分析了人们各种错误“生活意义”的共同尺度:缺乏从属感和社会兴趣,过度关注自我,和正确“生活意义”的共同尺度:有从属感和社会兴趣,作为团体的一份子,愿为人类幸福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阿德勒在书中认为“自卑感”在生活中时刻都有可能产生,像先天的生理缺陷、人在面对现实社会产生的不完满、不得志、比别人差时的情绪。他认为有这种情感是很正常的,并不是病态的,关键是如何对待这种自卑。是利用自卑来逃避现实还是克服并超越自卑,由此而形成截然不同的生活风格。
小学时我认为自己是自卑的,优柔寡断、临阵退缩的事在我身上都发生过。我害怕失败,害怕当众讲话,所以越发沉默,越发犹疑。朋友说我谨慎,我却知道这是没自信没激情,恶性循环。尽管我努力改变,想用变得更开朗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自卑总是让我一次又一次地错失机会。但根据阿德勒的看法,培养对外界而非自身的兴趣、合作和社会化的能力,确实是超越自卑的好方法。
阿德勒曾说自己的生活目标就是要克服儿童时期对死亡的恐惧。他还说,在面临困难时,退缩的最彻底表现就是自杀。我是不会自杀的,我明白我对父母的重要和自己的责任,自杀在我心中是最不负责任的行为。
我要感谢我的父母,他们从来没有否定过我什么,不断在教我做人的道理,互帮互助且不因外在原因歧视别人等等,还培养我的兴趣,比如围棋、国画等等。我还要感谢后来转学之后遇到的同学,他们和之前的同学完全不一样,真的是大家团结友爱,一起学习一起玩。和新同学的交流融合也验证了阿德勒的一句话,“ 如果一个儿童未曾学会合作之道,他必然会走向悲观之途,并发展出牢固的自卑情结。”真的是父母和新同学让我对外界有了兴趣,让我重新认识这个世界,重新认识自己,我是可以做好自己,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和每一个人都相处的很好。我完全可以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
一次,看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一段话,使我受益匪浅: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进行的斗争。”是的,我不应该在执迷不悟了。我开始对以前的行为反思了,觉得我那丧失很久的自信又渐渐回到了身上,我觉得自己的心脏跳动有了力量。我把“不要自卑”当做座右铭,虽然没写在座位右上方,却把他刻在了心里。
从书中,我感受到,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在与这种自卑感做斗争的过程,这也可以解释为人的社会性形成的过程。战胜自卑,就是战胜自我,不断摆脱自卑的身影有如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尊,我非常赞同大师的一个观点:一个在某方面有缺陷的人,会比优越的同伴更渴望超越自我。而接受太多宠爱的那一个,是内心最具有优越感的,在自我陶醉于优越感的同时,麻木、消沉、逃避,逐渐形成更大的自卑,以至于一事无成,并且极易产生病态心理。
一句话,生的意义在于奋斗!
超越自卑的读后感1500字 篇3
行动果然是缓解焦虑的最好办法。
还记得去年暑假,我也是刚送走一届毕业生,按照三年一循环的规律,我估计自己会被派去教七年级,已经三年没有当过班主任,我想这次一定无法豁免的,所以整个暑假我几乎是见人就会说“我可能要当班主任了!”当时我的焦虑是可想而知的。
今年暑假前我加入了隆春晖名班主任工作室,因为知道班主任工作在所难免,所以这次我变被动为主动,放假前已向学校提出申请,希望能够从七年级开始接手一个新班,带三年送他们毕业。暑假过半,虽然是在任务驱动下,才阅读完一本班主任工作室推荐的心理学方面的书。他们都觉得这本《自卑与超越》最是难读,可我第一眼就相中它了,我用了十天的时间每天读一点地读完了,再读第二遍,整理了近五千字的笔记。如果要问阅读这本书的最大收获是什么,我想应该是在阅读的过程中,让我更加从容,坚定。对即将到来的班主任工作,我在心理上已经准备好了,抚平了我内心蠢蠢欲动的焦虑。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发现我们自己所处的地位是我们希望加以改进的。如果我们一直保持着我们的勇气,我们便能以直接、实际而完美的唯一方法—改进环境—来使我们脱离这种感觉。没有人能长期地忍受自卑之感,它一定会使他采取某种行动来解除自己的紧张状态。”所以直面问题,寻找解决之道,这是最直接地抵抗自卑的方法。
书中关于行为的根源——早期记忆,虽然我看完之后仍不具备作者那种能通过早期记忆,推测出一些隐藏的信息,但我还是非常认可的。这本书成书于1932年,后面出现的一大批心理学方面的书,应该都是以这本书中的理论为基础的。
合作的重要性在书中一再被强调。作者认为合作贯穿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些问题儿童,罪犯,精神病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合作训练的缺失,对合作的任何妨碍都会导致最严重的后果。
“没有学会如何了解儿童的人,是不可能了解成人的。”
“不能以友善的方式进行的教育便是错误的教育。”
“注意儿童的困难,纠正父母的错误,这都是学校教师的工作。”
“教授课程最好的方法就是和生活中的其他部分紧密连接,使孩子们能够看出这种教导的目的和他们所学知识的实用价值。”
“假如我们都能体会到合作和爱情是绝对无法用武力获得的,那么在这个世界上,一定可以避免没有必要的紧张和没有用处的努力。”
书中类似这样的句子像矿藏中的金子,总是能让我眼前一亮。
这本书更多的是从理论的角度向我们阐述个体心理学的一些观点,作者谈生活的意义,讨论人生的三大事实以及随之而来的三大问题:职业,社会和性。我想这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可能本书的前50页会读得有点费劲,显得有点枯燥,觉得他这里所谈的问题都是些正确的废话,但这正是整本书的理论高度所在,没有故弄玄虚,没有哗众取宠,纵观全书,书中观点是建立在事实和常识的基础之上,我反而觉得难能可贵,应该也是这本书经久不衰,畅销80年的原因之一吧!
对我而言,最具指导意义的部分应该是第六章家庭的影响。
“如果女人真正能够把家事看作是一种艺术,从中能获得乐趣,并能丰富光大她家人的生活,她就能够使它成为比世界上任何其他职业都不逊色的工作。
对自己的女性角色不满意的女人,她生活的目标会阻止她和自己的孩子作亲密的联系,她的目标和孩子们的目标并不一致,她经常念念不忘要证明她个人的优越,为要达成这个目标,孩子们便成了碍手碍脚的累赘。
和母亲发生关联的,有她的孩子,她的丈夫,以及围绕着她的整个社会生活。她必须对这三种联系给予相等的注意,她必须凭借尝试冷静地面对这三者。假如母亲只考虑她和孩子们的联系,她难免要宠坏他们。她会使他们很难发展出独立性以及和别人合作的能力。在她使孩子和她自己成功地联系在一起以后,她的第二个工作是把孩子的兴趣扩展到他父亲身上。以后,她还要使孩子的兴趣转向环绕着他的社会生活,转向家里其他的孩子,转向朋友,亲戚和平常的人类。因此,她的’工作是双重的:她自己必须给予孩子一个可信赖人物的最初经验,然后她必须准备将这种信任和友谊扩展开,指导它包括整个人类社会为止。”
超越自卑的读后感1500字 篇4
如果你问一个人“你自卑吗?”多半别人可能会说“不,我不自卑。”可是每个人心里或多或少会有一点自卑。可能不是在现在,是在过去。也可能只是针对某一方面。但这种情结不会伴随一生。人非常聪明,会寻找方法让自己摆脱这种自卑情结。寻找自己的优越感。
我的自卑感是从上大学开始的,这种自卑源自于对比。来自小县城,一心只知道读书,在见识到了广阔的天地时感觉到自己的渺小。别人会讨论自己从来没听说过得名牌衣服、会用自己从来没见过的护肤品、会讨论各种自己不知道的时事要闻、会在讲台上自信满满的用英文演讲、会在辩论会场上激情澎湃、会嘲笑我带着东北口音的英语发音、会第一时间把院系的各大要闻,各种关系打听的清清楚楚。这对一个每天只知道学习,完全没有抬头看过世界的高中生来说是巨大的冲击,可这只能是冲击。
我凭借多年学习积累的自信笃定自己可以很快赶上。我用了整整三个月像刚学英语的孩子一样纠正每个发音。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去河边读英语。找各种机会练习英语交流。参加口才艺术课程,参加辩论赛彻夜准备。制定一年的提升计划。泡在图书管理看各类之前没听说过的书。听BBC、听VOA,参加社团,积极投身其中,学习法语。军训时也不放松。一切都那么充实,一切都在像好的方向发展。
就在我觉得一切变得越来越好时一件事情发生了。我恋爱了。这种从未体验过得感觉让我放弃了一切计划,每天沉浸其中不能自拔。一年后一件更可怕的事情发生了,我失恋了,这次打击是致命的,让我对自己彻底失掉自信,在自卑中苦苦挣扎了六年。直到六年后我才找回了当初那个阳光自信,积极向上,永不服输的自己。我愿意分享着六年苦苦挣扎的经历,以及慢慢找回自信的过程。
这件事之所以会产生致命的打击是因为它第一次让一个优等生意识到,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事情努力就会有结果。终有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改变的事。例如自己不能理解为什么一个跟自己谈恋爱的人还要跟前女友勾勾搭搭。不能理解为什么一个前女友有足够的底气给自己打电话叫板。我当时给自己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不爱我,并且渐渐的意识到让一个不爱自己的人爱上自己是不可能的。这种关系过于消耗人的能量,只能果断舍掉。
关系是舍掉了,但是这段关系给自己留下的影响和印象却如影随形。1它让我产生了深深的无力感,让我觉得有些事情你再努力都没有用。2它让我觉得自己不可爱,让我觉得任何了解自己的人都不会喜欢自己。不敢在别人面前展现真实的自己,生怕自己哪句话说错了别人就会讨厌自己。
自卑感的获得是一瞬间的事,但是把它驱逐出去却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不会因为别人告诉你你很棒就变得自信。也不会因为看了一些鸡汤和道理就能重得自信。他是一个一点点建起的过程。就像建一座房子,需要一块砖一块砖的垒上去,直到有一天自己抬头发现自信的小屋已经建起来了。这里的每一块砖都各不相同。有的砖代表你做成功的一件事,有的砖代表你跟好友一次愉快的出行,有的砖代表家人的理解与支持,有的砖代表别人的肯定与表扬。可能开始有很久都垒不起一块砖,也可能有一天突然明白了很多事,垒了很多砖。
对我来说你最初的自信重建,环境很重要。在一个相对平和温暖的环境里一点点的建立自信。从刚开始的听别人说,自己不敢插话,到渐渐的成为其中一员。慢慢给自己定位,同时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专业和业务能力,确保言之有物,至少做到准确,专业。让自己一点点的,从小的困难克服到大的困难。是打怪升级的过程。幸运的是又遇到了一个引我上路的人生导师。渐渐的这段自卑的经历就这么过去了,而我也对自己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定位,不会因为某个人的话和态度对自己产生怀疑。
自卑是一种经历,克服自卑是重新认识自我的过程,是超越的过程。相信每个人都能克服内心对自己的不认同,接受所有人都有缺点也有优点。没有人是完美的,相信即使不够完美,人生也可以很精彩。
超越自卑的读后感1500字 篇5
一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是抗拒的。一开始就谈及人生的意义是奉献与合作,感觉这本书简直就是鸡汤文的翻版,又是在教好人变好。这本书吸引我的是自卑而不是超越,毕竟长久以来我一直因为各种事情而自卑。翻到前面的目录,关于自卑的只有第三章,而全文一共有十二章。于是找了下英文名《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大意应该是生活对你应有的意义。所以这本书核心理念是自卑,但是作者从探寻人生的意义出发,启迪我们去理解真实的生命意义。
全书阐明人生的三大任务:职业,人际和婚姻。强调只有在合作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更好的去完成这三大任务。认为每个人都存在某种程度的自卑感,在相互比较的环境中,无法绝对满意。其实我觉得这些情结不单单都是自卑,还有怯懦,恐慌和懒惰等。要克服这种自卑感,就得后期与人合作。接下来几章节都是具体分析产生自卑的原因。早期记忆影响着一个人的生活风格,梦境照应着现实,家庭中父母亲和兄弟姐妹的关系对人格形成影响重大,特别是母亲。阿德勒提到母亲的责任:获取孩子的感情,兴趣和合作,这一点倒是很赞同。在学校中,老师的作用等同于母亲,更应该关注每一个孩子的个人生活环境,找寻他出现问题的原因,不以成绩为重点,而应该纠正错误的价值观。说的容易做起来太难了。接下来讲到青春期和犯罪,每一个罪犯都有他个人原因,从早期生活,家庭影响,学校教育,性教育各方面都能找出原因,归根结底还是不会和别人合作,或者是追求自我优越感的同时忽略了其他人的感受。 ?最后讨论到个人工作,婚姻的问题。工作是不可避免的社会性活动,从小就可以看出来端倪。爱情和婚姻表现在双方心心相印,身体吸引和生儿育女的共同愿望之中,在此基础上协调好双方友谊和工作的问题之后,两人可步入婚姻。在平等互待不追求个人私利的前提之下,生儿育女。
职业,人际和婚姻这三个任务对我来说太难了。所学的专业可以做什么?我能用所学的知识做什么?想到这我应该首先要有一份工作吧,我的工作决定了我的人际,工作收入决定我的婚姻,决定过于绝对,应该是影响。那么我能找到工作吗?当然是可以,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吗?说不准。这时我想到我的小学同学,他做了八年的理发师,他买了房子跟车子,快要结婚了。这样看我挺自卑的,没工作,没朋友,没老婆。所以我们想看懂这本书,首先要理解作者说的自卑。本书里阿德勒的自卑完全不同于我们普遍认为的那种自卑。我们所说的自卑其实是“自卑感”,是一种情绪。阿德勒的自卑是和补偿一起出现的,而补偿是被他视作推动我们人格前进成长的根本性动力,他也把补偿说成是“追求卓越”。阿德勒的自卑类似于弗洛伊德所说的本我那样,是一种任何人都有的内心根源性的驱动力,几乎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东西。他在书中着重讨论了残障儿童,宠溺儿童和被忽视儿童,尤其是对宠溺儿童着墨极多,可能正是因为在这三种儿童身上自卑感表现得最突出。如果你一定要简单的理解,那就是“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自卑),“正是因为不完美,才要去追求完美”(补偿)这个应该就是中文译名《自卑与超越》的原因吧。
文中奉献与合作的意义,跟我们所理解也不一样。我们认为的奉献在前面要加两个字“无私”,也就是要忽略个人因素不受任何约束的纯道德。趋利避害是动物本能,但是社会给人加上了道德的枷锁。所以我们不愿意谈及奉献,总觉得没什么回报。但是阿德勒的“奉献”并不是这样。阿德勒的奉献自始至终都是和“合作”联系起来的。他的“奉献”实际上是指“社会兴趣”,可以理解成和社会的合作能力,融入社会的积极性,以及得到社会认可的程度等。阿德勒的“奉献合作”甚至还包含了西方的“契约”精神在里面。在婚姻的那一章,他反复强调婚姻双方彼此“平等”的重要性,并且直接把打破平等的行为视作“缺乏奉献合作能力”,这也是鸡汤里奉献概念完全没有的一点。可以这样认为是一种投资,有赢有亏。
我们往往会选择两种方式来面对内心的自卑。一种是营造内心的优越感:比如我只要不去努力,就不会暴露自己的能力不足。一种是追求外在的优越感,比如我必须要比别人努力和成功,才可以掩盖自己。
;自卑与超越经典名句
【通俗文案类】
1、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想让自己更优秀,让自己过更好的生活。
2、我们都在追求属于自己独有的优越感,它取决于我们赋予生命的意义。
3、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变得重要、有价值,但如若不能搞懂个人的成就建立在对他人作出贡献的基础之上,那就太容易走上歧途。人的理想和行为,同样遵从这一原则:对于他人有意义的,才能算是意义。
4、我们生活在与他人的联系之中,假如因自卑而将自己孤立,我们必将自取灭亡,我们必须超越自卑。
5、当一个人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却深信自己能够解决时就会表现出自卑情结。
6、在行为上表现得不可一世的人,内心深处都隐藏着自卑感。就像矮个子的人走路要踮起脚尖一样,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高一点。相反,当一个人表现得安静、柔弱、淡定并不能说明TA有自卑感。
7、被娇惯的孩子:对于那些已经习惯了所有事情都由父母解决的孩子来说,成年人所要担负的责任就是一种特有的束缚。
8、婚姻就是一种伙伴关系,没有一方应该高人一等。
9、婚姻幸福前提:让对方感觉到TA是最有价值的、最优秀的、最被需要的、是你最好的伴侣和朋友;这种感觉,需要用实际行动去证明。
10、人的一生很短暂,生命很脆弱,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克服困难,完善自己,绝不能放弃努力寻求生命的意义。
11、当遇到问题时,我们应该不断努力,而不能把肩上的重担推给别人、口出怨言以博取关怀或同情,或觉得非常丢脸而自暴自弃。我们应该说:“我们必须开拓我们的生活。这是我们的责任,我们也能够对付它。我们是自己行为的主宰。除旧布新的工作,舍我其谁!”
12、如果我们看到某种情绪很明显地引起了困难,而且违反了个人的利益,只想改变这种情绪是完全没有用的。它是个人生活方式的正当表现,只有改变其生活方式,才能将之斩草除根。
13、在举止间处处故意要凌驾于他人之上的人,我们不得不怀疑:在他背后是否有需要他做出特殊努力才能消除的自卑感存在。
14、每个神经病患者多多少少都会限制自己的活动范围,以避免跟整个情境的接触。
15、如果我们问:“为什么这么害怕行为不当呢?”对这个问题的唯一答案是:因为这些人把他们自己的成功目标定的太高了!
16、事实上,一个人愈健康、愈接近正常,当他的努力在某一特殊方向受到阻挠时,他愈能另外找寻新的门路。只有神经病患者才会认为他的目标的具体表现是:“我必须如此,否则我便无路可走了。”
17、我们需要让他们改进的,是它们的具体目标。目标一改变,心灵的习惯和态度也会随之改变。他不必再用他旧有的习惯和态度,适合于他的新目标的而态度会取代它们的地位。
18、真正能够应付并主宰其生活问题的人,只有那些在奋斗过程中也能表现出利人倾向的人,它们超越前进的方式可以使别人也能受益。
19、每种目标都可能含有少许的错误在里头,但是假如其优越感目标中包含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那么它所犯的错误便不会太大。
20、被宠坏的孩子问我们:“为什么我应该爱我的邻居?他们为什么不先来爱我?”这句话显露出他对缺乏合作训练和他的自私自利。
21、有许多人对于人类的幸福是不太关心的。他们从来不问:“我对我的同胞能有什么贡献?”“我要怎样做才能成为团体中良好的一分子?”而只问:“生活有什么用?他能给我什么好处?我要为它付出多少代价?其他的人有没有为我着想?别人是不是欣赏我?”
22、当两个人以婚姻的亲密关系生活在一起时,有许多人都是第一次经验到这种密切的关系,他们非常不习惯于考虑另一个人的利益、目标、欲望、野心和希望。他们还没有准备好要解决共同生活的问题。我们不必对我们举目所及的许多错误感到惊讶,我们应该面对这些事实,并学习如何在将来避免错误。
23、任何一种严肃而重要的生活或工作,都是不能先替自己安排脱身之计的。
24、把爱情和婚姻当作和天堂一样是错误的,把结婚当作是恋爱史诗的终结也是错误的。两个人结婚之后,他们的各种关系才算正式开始;在婚姻里,他们才会面临真正的生活和工作,才有为社会而创造的机会。
25、这些长大了的被宠坏的孩子,他们的生活样式都固定在四五岁的阶段,他们始终保持着这样的观念:“我能够得到我想要的所有东西吗?”如果他们不能得到他们想要的每件东西,他们会认为生活是没有目的的。
26、假如下雨了,你该怎么办?你只能打把雨伞或坐出租车,想要和雨反抗或压过它都是没有用的。竭尽所能去反抗雨一样,你的胜利伤害最深的却是你自己。
27、主动,在奋斗中充满勇气,改进自己的处境,并一直寻找着更好的生活方式。
28、口吃的孩子通常是因为别人过分注意他说的话。他承受不了压力,和别人无法自然地交谈,因而他会过分关心自己,并更加企图别人了解自己。
29、了解一个人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们必须全神贯注,找出其人格的整体。我们必须心存怀疑,直至其关键要点已经昭然若揭。我们必须从细微小节中搜集灵感——例如从一个人进入房间的方式,他祝贺我们时握手的方式,他微笑的样子,他走路的姿态等等。在某一点上,我们也许会陷入迷魂阵,但是其他部分必定会马上纠正我们,或肯定我们。只有我们真正对别人有兴趣,我们才能获得成功。
30、人类对价值和成功的所有判断,最后总是以合作为基础的,这是作为人类最伟大的共同之处。
31、我们需要让他们改进的,是他们的具体目标。目标一改变,心灵的习惯和态度也会随之改变。他不必再用他旧有的习惯和态度,适合于他的新目标的态度会取代它们的地位。
32、发狂的人经常不加掩饰地表现出他们的优越感目标,他们会宣称:“我是拿破仑”,或“我是中国的皇帝”。他们希望能成为整个世界注意的中心,成为四面八方景仰膜拜的对象,成为掌握有超自然力量的主宰,并且能预言未来,能用无线电和整个世界联络并聆听他人所有的对话。
33、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极具弹性的,事实上,一个人愈健康、愈接近正常,当他的努力在某一特殊方向受到阻挠时,他愈能另外找寻新的门路。只有神经病患者才会认为他的目标的具体表现是:“我必须如此,否则我便无路可走了。”
34、对每一个人,我们都必须看他表面下隐藏的本质。它的内涵不会在一种表现中表露净尽,但是我们能从它的各种表现中认出它的庐山真面目。
35、由于害怕自己行为不当而造成犹疑不决的生活样式,如果我们问:“为什么这么害怕行为不当呢?”对这个问题的唯一答案是:“因为这些人把他们自己的成功目标定的太高了!”
36、一个人如果不敢在外界随心所欲地应付其爱情问题,他便无法成功地解决这个问题。由于他的不安全感,他从未把他的兴趣扩展至他最熟悉的少数几个人之外。他怕跟别人相处,因为他担心这时不能再依照他习惯的方式来控制局势。
37、一个喜好夸口的孩子,在初见之下,即会表现出其优越情结,可是如果我们观察他的行为而不管他的话语,那么我们很快便能发现他所不承认的自卑情结。
38、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发现我们自己所处的地位是我们希望加以改进的。如果我们一直保持着我们的勇气,我们便能以直接、实际而完美的唯一方法——改进环境——来使我们脱离这种感觉。
39、悲喜自渡,他人易误难悟。
40、在所有的失败者之间,最常见的共同点是其合作能力非常之低。如果我们看到某种情绪很明显地引起了困难,而且违反了个人的利益,只想改变这种情绪是完全没有用的。它是个人生活方式的正当表现,只有改变其生活方式,才能将之斩草除根。
自卑与超越---把你的价值和社会的价值联系在一起
认知点: 1.超越自卑的的方法就是把你的价值和社会的价值联系在一起。你通过为这个社会解决问题,你通过与他人合作,通过关爱他人,然后来实现自己的值的增长。让自己觉得,我在这个社会上是很有价值的,我在这个社会上有很多人会喜欢我,我为这个社会作出了贡献。 2.在生活当中不可避免的三种联结: 1)自然环境的限制--- 职业的问题 2)靠你一个人还活不下去,你必须得跟所有人结伴,你得有同伴,有社会性。(你要与同伴合作)---- 位置问题 3)如果你希望你 基石能够延续,你就必须生活在两性关系当中--- 性的问题 3.在童年中会出现问题的三种人: 1)器官缺陷的问题 2)受宠的儿童(没有建立规矩) 3)被忽视的儿童(不知道爱与合作为何物) 4.心理学就是对合作中缺陷的理解。如果你和他人、和社会、和家人在合作当中没有缺陷,那你的心理就很健康,不需要太多的认识。但是如果有缺陷,我们就要想办法来理解它。 5.所有的失败者共同的特征:就是他从小到大没学过合作。 6.自卑感:当个体对面临的问题没有做好恰当的准备或者应对,而且他们认为自己无法解决时,自卑情结就出现。当一个人有了自卑感以后,他会有一种动力去寻找优越感 7.决定孩子行为的不是孩子的经验,而是他从这个经验当中得出的结论。一个孩子对社会的感知能力很强,但是解读能力很差。所以作为大人,我们要能够帮助孩子正确地解读在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时候才能够帮孩子学会合作,学会和他人之间的链接和关系。 8.一个理想男人的形象:他必须证明自己是妻子、孩子以及社会的好伴侣,他必须以良好的方式应对生活的三个问题,职业、友谊和爱情。他必须以平等的立场与妻子展开合作,照顾并且保护好家庭。他不应该忘记,妇女在家庭生活的创造性方面所起的作用无人能比,父亲的作用不是赶走母亲,而是与其一道工作。他绝不应让他看起来是在给予,别人在接受,在美满的婚姻中,男人养家糊口只不过是家庭劳动分工的结果。家中不应该有管制者,每个场合都应该避免不平等的感觉。 9.教育一个人最重要的机会,是在他做对事的时候。你真的关注他,发现他做对后,经他足够的肯定,,去提升他的自尊水平。 10.一个老师在学校里边,核心是老师跟孩子的合作,核心是你有没有认真地关注到每一个孩子,你真心地跟他们产生连接,你和他的对话过程当中让孩子感受到了合作的乐趣和力量。这才是一个好老师最重要的点,而不是老师高高在上。 11.犯罪是来自于努力的失败。罪犯所有的行为和态度中都显示出他努力追求优越感 ,解决问题、克服困难。将他区别开来的不是他在这个方向上努力,而是他的努力所采取的方向。 12.所有的罪犯都是懦夫,犯罪是对英雄主义的懦弱模仿。英雄高大上,特别棒。他希望成为这样的人,但是他不会,他没有办法,没有人教过他,他内心又特别自卑,又特别希望得到这种荣誉感 ,所以他懦弱地模仿。 13.教会罪犯合作,教会他们谋生的手段,教会他们为这个社会作出贡献以后所获得的那种回报的感觉。 14.如果你根本没有从根上正确地认识职业是要为这个社会创造价值的话,你只是把职业当做你带来优越感的一个屏障---就是你希望自己能够付出很少的努力,但是能够得到一个巨大的回报,这个时候所有的职业都会令你觉得沮丧。这就是为什么大量的人在职业上一直找不到快乐的原因。 一行精华: 只有真正面对并掌控生活问题的个体,才是在努力过程中表现出利人倾向的人,他们前进的方式也使别人受益。如果我们以正确的方式对待别人,我们就不会发现他们很难被说服。人们对价值和成功的所有评判最终都建立在合作的基础上,这是人类最伟大的共同点。我们对行为、理想、目标、行动以及性格特质的要求,都应该有助于人类的合作。 触动、反思、行动: 听这本书是第三次,每次的感受都会比前一次更深刻。在谈到家庭教育时深有感触,关注孩子,认同孩子,提升孩子的自尊水平。在孩子做对事情的时候,认同孩子同时告诉孩子认同的理由。合作、平等、联结,这三个词无论在工作中还是社会交往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牢记于心并不断地去践行。“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心之所向,无问西东“
自卑与超越
20201225NO580《自卑与超越》心理学巨著一、人的一生的发展有两个核心推力:自卑和超越. 自卑:所有人都有.只是表现不同. 人人都有自卑,因为自卑所有想突破自卑.所有才能前进. 超越自卑就是优越感.有人选择掩饰自卑.是可悲的. 二、如何超越自卑 01、树立自己的核心目标,我们的行为受思想控制. 02、人为的创造性解读经历. 03、找到人生的意义 学会合作,放宽和深耕自己和其他伙伴的关系. 04、对别人是否有好处,对他人有贡献才是人生的意义.
更多文章:
闻笛赋中的烂柯人指的是谁?西晋文学家向秀的简介 向秀闻笛的典故出自何处历史名人
2024年6月21日 07:10
你在我眼中是最美(“你在我心里是最美”是哪首歌的歌词歌名是啥)
2024年5月30日 00:00
官方:尽量避免限电(吉林官方称最大可能避免出现拉闸限电,全国限电会持续多久)
2024年4月11日 22:00
2021法考试题解析汇编|【民法】赠与合同?历年合同法司法考试题目
2024年7月24日 1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