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本文目录
-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 考试大纲对中医基本理论考查要点包括哪些
- 中医基础理论主要讲些什么东西呢自学难吗
- 中医知识简练分享记忆和考点:中医基础理论
- 中医基础理论包括什么
- 中医学基础
- 医学考研:中医基础理论介绍
- 中医基础理论辅导:血的基本知识
- 中医有哪些知识和理论,什么最好
-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可以使学生掌握中医学认识、辨析事物的 方法 ,掌握中医学藏象、精气血津液、经络、体质、病因、病机、五运六气与防治原则等中医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中医基础理论》重点 总结 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一)
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
正常者如 “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 阴阳的转化: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14、 凡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阴消阳长)的虚热证,宜用补阴治之。这种治疗原则,称之为“阳病治阴”;又称作“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15、 凡阳虚不能制阴而致阴盛(阳消阴长)的虚寒证,宜用补阳治之。这种治疗原则,称之为“阴病治阳”;又称作“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16、 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二)1、五行学说应用于中医学领域,主要是以五行学说的基本规律来阐释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体表与内脏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的统一,从而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是五行特性的经典性概括。
3、 事物属性五行系统归类表(那个表的内容必须全部牢记!)
4、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5、《难经》比喻为“母”与“子”的关系,即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如以火行为例,生我者为木,我生者为土,这样就称木为火之母,土为火之子。
6、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7、《内经》称作“所不胜”和“所胜”的关系,即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如以火行为例,克我者为水,我克者为金,这样就称水为火之所不胜,金为火之所胜。
8、 五行制化,是一种五行相生与相克相结合的自我调节。故说:“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盖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
9、 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对其所胜之行的过度制约和克制。即相克太过。五行相乘的次序与相克相同。
10、 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对其所不胜之行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
11、 从本脏所主的色、味、脉来诊断本脏病。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现弦象,可以诊断为肝病;面色赤,口味苦,脉象洪,可以诊断为心火亢盛。
12、 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滋水涵木、益火补土、培土生金和金水相生等法。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抑木扶土、培土制水、佐金平木和泻南补北等法。13、 五脏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并能藏神,因而称为“五神脏”。故其生理特点是“藏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14、 主血脉指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管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其营养和滋润作用。
15、 心脏的搏动,主要依赖心气的推动和调控。
16、 心有生血作用,即所谓“奉心化赤”作用。
17、 脉为血之府,营气与血液并行于脉中,故说“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
18、 心所藏之神,既是主宰生命活动的广义之神,又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狭义之神。故说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所以任物者为之心”。
19、 心为阳脏、火脏。心主通明,指心脉以通畅为主,心神以 清明 为要。
下一页更多有关“《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的内容
考试大纲对中医基本理论考查要点包括哪些
中医执业医师第一单元考察的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和中医方剂学。以下是关于中医执业医师第一单元考试内容的详细描述:
1、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根基,也是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它包括中医学的基本原理、中医的整体观念、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等概念,以及经络学、脏腑学、病因病机学等方面的知识。在考试中,会对考生的中医基础理论掌握程度进行测试。
2、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另一个重要的考察内容。它主要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等诊断方法和技巧,以及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考生需要了解常见疾病的中医诊断要点、辨证施治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以及中医诊断的特色和与西医诊断的区别等方面的知识。
3、中医方剂学
中医方剂学是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涉及的另一个重要领域。它主要包括中药的基本理论、药物性味归经、方剂的组成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考生需要了解中药常用药物的性味功效、归经归属以及配伍禁忌等内容,并能根据不同病情合理选取、组方和应用中药。
4、拓展知识:其他内容
除了上述重点内容外,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的第一单元还可能包括其他相关的知识。例如,中医针灸学、中医养生保健学、中医药文化和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也可能作为考试的一部分。考生需要综合掌握这些知识,以便更好地应对考试的要求。
综上,中医执业医师第一单元考察的内容主要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和中医方剂学。中医基础理论涉及中医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中医诊断学涉及中医的诊断方法和技巧;中医方剂学涉及中药的理论和应用。
此外,还可能有其他相关内容,如针灸学、养生保健学、中医药文化和法律法规等。考生需全面掌握这些知识,以便取得优异的考试成绩。
中医基础理论主要讲些什么东西呢自学难吗
中医基础理论》,掌握其中的重点与难点,特将本人在教学中的经验与体会总结如下. 联系实际,结合临床加深理解 结合生活实际,融深奥医理地浅显生活常识之中.中医基础理论重于思辨、抽象、实践性强,但弱于直观、具体、可操作性差。因此,在学习中,注意结合自己既往的文化知识及生活常识进行理解,常常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医知识简练分享记忆和考点:中医基础理论
第七章 六腑 一,六腑的生理机能 (一)胆的生理机能 1,胆汁又称“精汁”;胆又称中精之腑、中清之腑、清净之府。 2,胆为六腑又属奇恒之腑的原因 中空为腑,贮藏胆汁,类似五脏。 3,生理机能 贮藏和排泄胆汁、主决断;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二)胃的生理机能与特性 1,主受纳水谷——太仓、水谷之海。 2,主腐熟水谷——水谷气血之海、五脏六腑之海。 3,胃主通降 〖1〗饮食物入胃,胃容纳而不拘之;〖2〗经胃气的腐熟作用而形成的食糜,下传小肠作进一步消化;〖3〗食物残渣下移大肠,燥化后形成粪便;〖4〗粪便有节制地排出体外。 4,喜润恶燥。 (三)小肠的生理机能 1,主受盛物——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一是小肠接受由胃腑下传的食糜而盛纳之,即受盛作用;二是指食糜在小肠内必须停留一定的时间,由脾气与小肠的共同作用对小肠中的食糜进一步消化,化为精微和糟粕两部分,即化物作用。 2,主泌别清浊。 3,小肠主液。 (四)大肠的生理机能 1,主传化糟粕——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 2,大肠主津。 (五)膀胱的生理机能 1,汇聚水液——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 2,暂存和排泄尿液——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尿。 (六)三焦的概念和生理机能 1,三焦的机能——主通行水液——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2,部位三焦生理机能有二 〖1〗通行诸气——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三焦“有原气之别焉,主持诸气”;〖2〗运行津液: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在肺、脾、肾等脏腑的协同作用下完成的,但必须以三焦为通道,所以把水液代谢的协调平衡状态,称作“三焦气化”。 【记忆】 六腑的生理特性。 二,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关系 (一)心与小肠的关系 心与小肠通过手少阴经与手太阳经的相互属络构成表里关系。 在生理上,心主血脉,心阳之温熙,心血之濡养,有助于小肠的化物等机能;小肠化物,泌别清浊,清者经脾上输心肺,化赤为血,以养心脉,即《素问、经脉别论》所谓“浊气归心,淫精于脉”。 病理上,心经实火,可移热于小肠,引起尿少、尿赤涩刺痛、血尿等小肠实热的症状。反之,小肠有热,亦可循经上熏于心,可见心烦、舌赤糜烂等症状。 (二)肺与大肠的关系 肺与大肠通过手太阴经与手阳明经的相互属络构成表里关系。 生理上,肺气清肃下降,气机调畅,并布散津液,能促进大肠的传导,有利于糟粕的排出。大肠传导正常,糟粕下行,亦有利于肺气的肃降。 肺与大肠在病变时亦可相互影响。肺气拥塞,失于肃降,气不下行,津不下达,大肠失润,可引起腑气不 通,肠燥便秘。若大肠实热,传导不畅,腑气阻滞,也可影响到肺的宣降,出现胸满咳喘。 (三)脾与胃的关系 脾与胃同居中焦,以膜相连,足太阴经与足阳明经的相互属络而构成表里关系。脾与胃的关系,体现为:水谷纳运相得、气机升降相因、阴阳燥湿相济。 (四)肝与胆的关系 胆附于肝,通过足厥阴经与足少阳经的互为属络构成表里关系。肝与胆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同司疏泄、共主勇怯。 (五)肾与膀胱的关系 肾与膀胱通过足少阴经与足太阳经的相互属络构成了表里关系。 肾为水之脏,开窍于二阴;膀胱储尿排尿,是为水腑。膀胱的储尿排尿,取决于肾气的盛衰。肾气充足,蒸化及固摄作用正常发挥,则尿液正常生成,储于膀胱并有度地排出。膀胱储尿排尿有度,也有利于肾气的主水作用。因此,肾于膀胱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尿液的生成、储存与排泄。 病理上,两者亦常互相影响。若肾气虚弱,蒸化无力,或固摄无权,可影响膀胱的汇聚水液及储尿排尿,而见少尿、癃闭或尿失禁。膀胱湿热,或膀胱失约,也可影响到肾气的蒸化和固摄,出现尿液及其排泄异常。 【记忆】 五脏与六腑构成表里关系,其中脾胃之间的关系,六腑中的三焦,不与五脏相表里。针灸经络中,三焦经与心包经相对应。
中医基础理论包括什么
中医基础理论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精气学说,还有藏象学说。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基础理论的应用哦。打个比方,中基好比是数学公式,疾病是问题,那么中诊就是识别问题,应用公式,得出答案。
中医学基础
《中医学基础》是1974年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北京中医学院。本书着重阐述了中医脏象、经络所体现的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病因、诊断、辨证、防治等基本理论。书名 中医学基础 作者 北京中医学院 出版社 上海科技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74年 内容简介 《中医学基础》是中医基础理论著作。北京中医学院主编,本书为中医学院试用教材。内容较为系统简要,并附录有关的现代科学知识,供中西医参照学习。1974年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 书籍目录 中医学基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中国医药学发展概况 第二节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第二章阴阳五行学说 第一节阴阳学说 第二节五行学说 第三节 怎样认识阴阳五行学说 第三章四诊八纲 第一节四诊 第二节八纲 第四章 病因学说及辨证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病因及辨证 一、六淫 二、七情 三、疫疠 四、痰饮 五、瘀血 六、饮食失宜 七、劳逸失常 八、外伤及虫兽伤 第五章 脏象及脏腑证治 第一节 气、血、精、津液 一、气 二、血 三、津液 第二节 心与小肠 一、心的生理病理 二、小肠的生理病理 三、心病的辨证论治 四、小肠病的辨证论治 附:心痹 第三节 肝与胆 一、肝的生理病理 二、胆的生理病理 三、肝病的辨证论治 四、胆病的辨证论治 附:黄疸 第四节 脾与胃 一、脾的生理病理 二、胃的生理病理 三、脾病的辨证论治 四、胃的辨证论治 附1:胃脘痛 附2:中医脾胃实质探讨近况 第五节 肺与大肠 一、肺的生理病理 二、大肠的生理病理 三、肺病的辨证论治 四、大肠病的辨证论治 附:咳嗽 第六节 肾与膀胱 一、肾的生理病理 附:女子胞 二、膀胱的生理病理 三、肾病的辨证论治 四、膀胱病的辨证论治 五、两脏证治 附:水肿 第六章卫气营血辨证 第一节 卫分证治 第二节 气分证治 第三节 营分证治 第四节 血分证治 第七章治则 第一节 治疗原则 第二节 治法 第八章中药和方剂 第一节 方药的概论 一、中药的基本知识 二、方剂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常用中药及方剂 一、解表药和方剂 (一)解表药 (二)解表方 二、清热药和方剂 (一)清热药 (二)清热方 三、温里药和方剂 (一)温里药 (二)温里方 四、祛风湿药和方剂 (一)祛风湿药 (二)祛风湿方…… 这个中医学基础的大体内容,希望自己能坚持学习下去,博大精深的学科,有浓厚兴趣的支持,给自己加油……
医学考研:中医基础理论介绍
以下是猎考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医学考研:中医基础理论介绍”的相关内容,希望对考研的同学有所帮助,一起来看看吧! 100501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下设的二级学科,是中医认识人体结构、生理功能、病理现象和进行诊断、防治疾病的基本理论。它是指导中医各学科(包括中药、针灸以及临床各科等)的理论基础。中医学不是纯经验性的医学,它有着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其理论体系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在古代哲学思想影响和指导下并融入了当时自然科学知识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上是猎考考研为大家准备整理的“医学考研:中医基础理论介绍”的相关内容。了解更多相关资讯,敬请关注猎考考研。另外,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猎考考研为广大学子推出2018考研考前冲分营、一对一课程、推免课程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还会根据每年的考研大纲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哦~欢迎各位考生了 解咨询。同时,猎考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隐藏网址***
中医基础理论辅导:血的基本知识
血的基本概念 血,是红色的液态物质,故又称血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具有很高的营养和滋润作用。血液必须在脉管中循行,才能发挥其正常的生理效应。如因某些原因而致血液逸出于脉外,则失去其正常的生理作用,即为出血,又称为“离经之血”。脉,具有阻遏血液逸出的功能,故又有“血府”之称。如《脾胃论》说:“脉者,血之府也。” 血液的生成 血液,主要由营气和津液所组成。其生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脾胃为气血化生之源:血液主要来源于水谷精微,而水谷精微之化生,则主要靠中焦脾胃的消化和吸收。所以,血液是由水谷精微转化为营气和津液,营气和津液再经气化方变而为血。正如《灵枢·决气》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即充分说明了中焦脾和胃的运化功能在血液生成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至于血液的生成与更新过程,中医学则强调要通过营气和肺的作用,方能化生为血液。如《灵枢·邪客》在论述营气化生血液的功能时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灵枢·营卫生会》则更强调了肺脏在血液化生中的作用。如说:“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说明]可以看出,实际上营气的生成,仍是中焦脾胃的作用。故说脾胃为气血化生之源。正是由于营气和津液都来源于水谷之精气,所以饮食营养的优劣或脾胃运化功能的强弱,直接影响着血液的化生。若饮食营养长期摄入不足,或脾胃运化功能长期失调,则均可导致血液的生成不足,从而形成血虚的病理变化。 二是精血互生:精和血之间存在着相互资生和相互转化的关系。血能生精,如《诸病源候论》说:“肾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而精又是化生血液的物质之一。如《张氏医通》说:“(肾)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而《侣山堂类辩》则更明确地指出:“肾为水脏,主藏精而化血。”即说明肾所藏之精是化生血液的重要物质。另外,肾能藏精生髓,髓则贮存于骨内。现代医学认为骨髓是重要的造血器官,这与中医学精血互生理论不无相似之处。 精藏于肾,血藏于肝。肾中精气充盛,则肝有所养,血有所充;肝的藏血量充盈,则肾有所藏,精有所资,故又有“精血同源”、“肝肾同源”之说。 血液的功能 血液,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又是神的物质基础。 血在脉中循行,内至五脏六腑,外达皮肉肌腠筋骨,如环无端,运行不息,灌溉周身,无所不及,不断地对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起着营养和滋润作用,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血液的营养和滋润功能正常,则可见面色红润,肌肉丰满、壮实,皮肤和毛发润泽而有华,机体感觉和运动灵活自如等等。若血液生成不足或持久地损耗,或血的营养和滋润作用减弱,则均可引起全身或局部血虚病理变化,从而出现头昏目花,面色不华或萎黄,毛发干枯,肌肤干燥,肢体或肢端麻木等临床表现。故明代医家张景岳又进一步总括指出:“故凡为七窍之灵,为四肢之用,为筋骨之和柔,为肌肉之丰盛,以至滋脏腑,安神魂,润颜色,充营卫,津液得以通行,二阴得以调畅,凡形质所在,无非血之用也。”(《类经》) 血,又是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此外,血液亦是化生经水、乳汁,养育胎儿,哺育婴儿的物质基础。 血液的循行 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不息,流布于全身,环周不休。通过血液的循行,为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以供其生理活动之需要。 脉管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管道系统,血液的运行,主要依赖于气的推动作用。血液在脉管中循环运行而不至逸出于脉外,亦是由于气的固摄作用。而且由于脉管本身具有“壅遏营气,令无所避”(《灵枢·决气》)的功能,故在正常情况下,血液不会离于经隧(即脉管)逸出脉外而导致出血。 血液与营气在脉管中循环运行,早在《内经》中已有明确的记载. 血液的正常循行,是脏腑经络及某些组织器官共同作用的结果。心主血脉,心气是推动血液循行的动力,正是由于心脏不停地搏动,才推动着血液正常运行。故《素问·痿论》说:“心主身之血脉”,《医学入门》说:“人心动,则血行诸经。”肺朝百脉,即循行于周身的血液,均需朝会于肺,与清气结合,并经肺气宣发方能布散于全身。另外,血液的循行还有赖于脾气的统摄,以及肝的藏血和肝气疏泄功能的调节。脾的统血和肝的藏血,是固摄血液的重要因素,而肝的疏泄,则是促进和通利血液运行的重要因素。此外,脉道的通利与否,血液的或寒或热等,更是直接影响着血运的或迟或速。故《素问·调经论》说:“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涩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因此,血液循环的正常运行,不仅依赖于心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而是在心、肺、脾、肝等脏相互协调平衡下共同完成的。若其中任何脏器或经脉的功能失调,都会导致血液循行的失常。如心气虚则运血无力,可致心血瘀阻;脾气虚则统摄失权,可致血不循经而出血;若肝气暴张上逆,则血随气涌,亦可致吐血、呕血等。
中医有哪些知识和理论,什么最好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以上是最基本需要掌握的知识。中医基础理论的学说主要包括分形阴阳五行学说,藏象五系统学说(心系统、肝系统、脾系统、肺系统、肾系统),五运六气学说,气血精津液神学说(气:信息-能量-物质学三元-多元说),体质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及养生学说,分形经络说等,其中以藏象学说为核心。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
中医的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运气、脏象、经络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范畴。人们通过对矛盾现象的观察,逐步把矛盾概念上升为阴阳范畴,并用阴阳二气的消长来解释事物的运动变化。中医运用阴阳对立统一的观念来阐述人体上下、内外各部分之间,以及人体生命同自然、社会这些外界环节之间的复杂联系。阴阳对立统一的相对平衡,是维持和保证人体正常活动的基础;阴阳对立统一关系的失调和破坏,则会导致人体疾病的发生,影响生命的正常活动。 五行学说,即是用木、火、土、金、水五个哲学范畴来概括客观世界中的不同事物属性,并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动态模式来说明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规律。中医主要用五行学说阐述五脏六腑间的功能联系以及脏腑失衡时疾病发生的机理,也用以指导脏腑疾病的治疗。 运气学说,又称五运六气,是研究、探索自然界天文、气象、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的学说。五运包括木运、火运、土运、金运和水运,指自然界一年中春、夏、长夏、秋、冬的季候循环。六气则是一年四季中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因子。运气学说是根据天文历法参数推算年度气候变化和疾病发生规律。 脏象学说,主要研究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小肠、大肠、胃、膀胱、胆、三焦)和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经络学说与脏象学说密切相关。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有沟通内外,网络全身的作用。在病理情况下,经络系统功能发生变化,会呈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通过这些表现,可以诊断体内脏腑疾病。
更多文章:
我的2007(我的Excel2007的表格在保存关闭后再打开突然格式全没了,数字文字都有就是格式以及边框都消失了!)
2024年8月6日 14:50
讨厌爱情歌词(金俊秀《回转》《讨厌爱情》中文歌词及音译歌词)
2024年9月30日 05:00
人生,不过言尽于此,刻画不出完美句点的经典语录?押韵的唯美伤感句子,我不完美,但我够真实
2024年9月30日 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