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论文(急求中国美术鉴赏论文一篇)
本文目录
- 急求中国美术鉴赏论文一篇
- 有关绘画心理学的论文
- [美术论文]浅谈农村初中美术课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创新能力论文
- 中小学美术教师发表论文可以在哪些期刊上
- 美术教学论文题目
- 如何激发农村初中生对美术课的兴趣论文前言
- 谈新课改下如何实现中学美术高效教学
- 美术教育论文题目
- 谁能给我介绍几篇关于中国画的论文
急求中国美术鉴赏论文一篇
水彩画形成于英国,传入我国已有百年历史。水彩画在中学美术课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常人们只认为水彩画是提高学生造型、色彩及审美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实在进入现代社会的今天,水彩画技术及其特点还具有许多实用价值。它可以直接应用在工业设计上。例如,建筑(房屋、桥梁效果图设计)、园林(景点、绿地、长廊等效果图设计)、装修、装璜、家具、服装以及工业产品制造设计的效果图等均采用了水彩画技术。另外,水彩画工具简单、价格便宜,使用及携带方便,加之水彩画效果透明、明快、润泽,因而令人喜爱。初中美术课水彩画部分的教学目的之一是使学生掌握水彩画的方法步骤和基本技法。因此在教学中,我首先通过范画、讲解,使学生了解、掌握水彩画的基本方法:干画法第一次涂色干了后再涂第二遍色,这样重叠着色下去即为干画法。此法不流、不混,可以从容作画;缺点是表现力差一些。湿画法头次上色未干就接涂第二遍颜色,反复接涂下去即成。此法画时比较急,需要学生有控制水分、时间的能力,一般要求学生在具有一定的绘画技巧之后运用才行。干湿并用有的地方用干画法,有的地方用湿画法。此法有快有慢,表现力强,中学生易于掌握。在整个水彩画教学过程中,应重点传授干湿并用法,以求收效快、效果好。一、指导学生有效地利用干湿并用法,胸有整体,局部画起。所谓胸有整体,是指学生除了要有必备的素描色彩基础外,还要有对画面的整体构想:色彩基调,远、中、近、大层次关系等。局部画起,是指把画面分成若干部分逐个完成。这种方法可使学生精力集中,绘画范围缩小,水分和时间容易控制,干湿画法并用得当,从而避免顾此失彼的现象。水彩静物写生是室内水彩画基础训练的最好方法之一。在静物写生之前,可先指导学生做几次静物范画临摹,意在使学生熟悉工具,认识各种画法,体会水彩画的特点。写生要注意指导学生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起笔要细,形体准确,高光、反光、明暗交界线、投影等都应尽量交待清楚,暗部和投影要少量涂点铅笔线条以示位置,上色时心中有数才能涂色不乱。2.画前先在纸上刷一遍水,目的是让纸吃水饱和,必要时可以刷两遍,这样纸不易干燥,干湿画法便于施展。3.先画背景(一般指衬布),优点是不乱、不花,整体效果好。背景争取一气呵成,整个画面的基调便得以确立。4.画物体时要一个一个完成,这时采用湿画法比较得心应手。例如画一只梨,从亮部开始,留出高光后涂淡黄色;未干时迅速涂中间调子土黄色,使之与淡黄色相接自然晕合;趁其未干再涂褐色与土黄色相接,晕合后未干时再涂灰绿色于反光处,或者再涂衬布色于反光部分作为环境色的影响。这样,此梨的画面便基本完成了。5.整理画面尤为重要。局部画法往往容易使画面出现“碎”的现象及层次上产生误差感。所以应要求学生充分重视整理,学会调整画面。前景物体当实,可以用线条来提形(在物体的关键部位狠提轮廓线);后边物体当虚,尽量在形体和色彩上减弱,以获得层次分明的效果。画面单调的,可适当增加环境色,以增强色彩的丰富感;画面色彩花而乱的,需要在基调的范围内整理,使画面更加和谐。水彩风景写生是色彩写生的重要课题,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操,同时也是进一步掌握水彩画技法的极好机会。这部分教学中,构图、起稿、刷水同静物画法一样,但风景画作画顺序的特殊性是由上往下、从远至近、从左向右进行。在写生之前也应指导学生先临摹几张范画,这有助于学生领悟概括自然的三个层次(远、中、近),并能熟悉自然界中各种物体的画法。写生时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着重指导:1.写生开始要先画天空,力争一气呵成,这样整体基调和气氛便已确定,其它景物的色彩应向基调靠近,以促成色彩协调之美。2.待天空色未干时迅速画出远山或远树,使之与天际相接的部分自然晕合。这样既可使远处朦胧、深沉,又符合近实远虚的规律。3.从左到右,每画一个物体前再刷一次水,以防户外气候干燥、湿画法难以进行。例如,水中倒影里的房屋、树木都要趁湿把各种颜色接涂,自然晕合渗化,使倒影里面的形朦朦胧胧。等到全部干了的时候,用干画法轻轻画上几道水的波纹,此时倒影就显得真实生动了。至于岸上的房屋、建筑等宜用干画法描绘,使之坚实、挺拔,并和水中倒影形成鲜明对比。4.主体部分应重点刻画,以使画面具有凝聚力,从构图的位置、色彩明快的程度、形体刻画的入微等方面增强其感染力。在让学生知道自然界分成远、中、近三个层次之外,还应让他们懂得艺术有主次之分。即学生在掌握水彩画技法的同时还要学会艺术处理画面的空间。5.风景画的整理仍是重要的一环。局部画法有利于水分的发挥,湿画法得以充分的利用,但副作用是易“碎”,使整体画面受到影响,故需要从层次和色彩关系上调整一下,画面就基本完成了。二、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操作的几个重要环节1.学生欣赏范画,教师要逐张讲解其画法及色彩的运用,使学生了解水彩画的样式、特点,并告诉学生为了保持水彩画的透明、明快,调色时不宜过多,涂色时尽量一次完成,最多也不能超过三次,否则画面就会脏乱。临摹时首先要让学生熟悉工具的使用,以及调色和控制笔中水分的方法。2.带领学生到室外写生时,教师可以先示范一部分景物,边画边讲:应该怎样画,容易出现哪些问题,该如何解决……这样可以使学生产生直观的感受,同时也明确了写生的步骤,掌握各种景物的表现技法。3.给学生改画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学生某一部分不会画或画得不成功时,教师廖廖几笔,即令学生茅塞顿开,帮助很大。一个班级那么多学生,教师重点应给哪些人改画呢?我认为改两头带中间为宜,画得较好的学生的画只要“点”上几笔便会大增其色,给大家提供了样板,给中间水平的学生增强了自信心。另一方面帮助画得较差的学生改上一两个物体,如一个苹果一个梨,然后鼓励他们按此方法大胆画其他物体,不怕画坏坚持画完,长此下去必能有所进步。4.将绘水彩画的一般规律编成浅白易懂的口诀,有助于学生尽快掌握和记忆水彩画技法。如画蓝天白云:“水彩水彩一遍水,涂蓝留白免后悔,画上暗部为白云,这样画天才最美。”画近树:“近树先画干,树冠几大片,干湿画远处,深浅画明暗。”画草地:“草地一片绿,冷暖要注意,天地不接实,近处盖几笔。”画小房:“水彩画小房,先涂一遍黄,深色分大面,影子不能忘。
有关绘画心理学的论文
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绘画心理学的运用,不仅能够缓解学生压力,而且对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有关绘画心理学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有关绘画心理学的论文篇一
《美术教学中的“绘画心理学”》
摘要:现在的初中生普遍存在心理问题,影响学习及身心的健康。将绘画心理学渗透到美术教学中,来调节学生的心理,可以使学生缓解心理压力、提高自信心、寻找精神慰藉,因此美术教学中融入美术治疗的思想却是必要的。
关键词:美术教学;绘画心理学;美术治疗
一、绘画中的奥秘——看“画”识人
通过一幅画就可以看出作画者的大体性格特征、心理状况,甚至发现他们潜藏的自杀倾向,从而进行干预。
早在18世纪,欧洲的医生就把病人绘画作为一种诊断精神疾病的方法。现代绘画心理开创了色彩分析技术,在技术和理论上都进行了创新。“房—树—人”测试已经成为非常成熟的绘画投射测验,是考查智力的辅助工具,可以考查人格整合程度;作画人对待家庭、亲情的态度和看法;对待自我成长的看法。“房子”“树”“人”可以分别画,也可以全部画在一张纸上。
“图画者,所以鉴戒贤愚,怡悦情性。”“画画内可以乐志,外可以养生,非外境之所可夺也。”“学画所以养性情,且可涤烦襟,破孤闷,释躁心,迎静气。”这是我国古人发现的美术对人心理的调节作用。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现状——“画出心声”
画即是话,能够直观地反映学生的心理问题。
在初一的美术课堂上,课堂作业我要求同学们运用学到的方法来表现奇妙的肌理。她画了较为零乱的线条,通过画面内容能感觉她内心充满着不安和焦虑,原因是她本身有缺陷,且很明显地让她感觉她是与其他人不同的。老师和父母必须加强她的优点,且给以鼓励性的关爱。
而他呢,画着浓黑的画,可以感受到他内心承受着一股压力。能够痛快地、尽兴地涂画一番,对他而言的确是很舒服的事。同时他亦渴望得到师长的赞美或关爱而焦虑,因为他在班上是不常被给予肯定的孩子之故。
这些现象都表明了这样一个信息: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理想。调查表明,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初中生约为15%。这样的数字不得不令我们去注意、去观察、去研究,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学生心理上的障碍?
我们知道,中学阶段是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是学生长身体、长知识、长智慧的时期,也是其道德品质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学生将经历生理、心理上的急剧变化,加上学习紧张和环境陌生,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引起心理矛盾。如果这些矛盾处理得不好,就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这些矛盾归纳起来,大体有下面几种:(1)愿望与现实心理准备不相适应。中学生对为实现理想付出艰苦的劳动做得不够。(2)享受意识与劳动观念淡薄。生活的富足使有些中学生轻视劳动,坐享其成。(3)心理闭锁与渴求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愿意同长辈交流感情,透露心声,自我封闭。(4)独立意识与依赖心理。(5)情感与理智。中学生喜欢表现自我,极力想引起他人的注意,容易冲动。(6)信息视野的扩大与鉴别能力不足。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视野开阔了,但鉴别能力有限,容易被事物的表面现象迷惑。因此,对于家庭、学校和社会来讲,关注中学生心理健康已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相关部门和各级学校都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然而,真正能走进心理咨询室的同学能有多少呢?而恰当的美术教育,却可以让所有同学通过美术学习的途径解决心理的问题。
三、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心理学——“画”解烦恼
画画,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宣泄方式,对一些难以用言语和动作表达出来的信息,人们常常通过画画来表达。
在教学中,对教学的设计上要加上绘画心理学的元素,两者的配合,来解决所谓“问题学生”。如色彩运用也是学生宣泄情绪的一种方式。对不同色彩的运用,代表着不同情绪的宣泄。画面传达学生的一种情绪,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
美术作品的完成可以让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满足感,这时若有老师的肯定、同学的称赞,自会极大地增强自信心,也可以让平时很自卑的同学重拾自信。有选择地欣赏艺术品可以有针对性地改变某种不良性格,如心情长期阴郁、灰暗的学生,可以将他带到一幅表现草原牧场生活的风景画旁,给他讲解画面上的情景,描述纵马驰骋的欢悦,让他试着想象自己走进画框,成为秀丽风景中的人。这样定期的观赏和诱发幻觉,就会逐步消解其阴郁心境。
美术教育存在着两种取向——美术取向和教育取向,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的美术教育都偏向前者,即由美术本位出发,以教育为手段,发展和延续美术文化。
综上所述,治疗取向的美术教育是解决当下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的一个途径,一种方法。
在学生承受各个方面压力,心理不堪重负的今天,我们应该提倡治疗取向的美术教育,使美术活动为学生缓解心理压力、寻找自信、寻找精神慰藉的方剂。美术本就是学生喜欢的一门学科,学生以轻松的心态就进入课堂,愿意敞开欣慰,与之交流,而随着教师有意思地引导学生创作,那么他们的作品往往会隐藏着他们的情绪,虽然很多人主张美术老师不能代替美术治疗师的角色,但美术教师要拥有心理学知识,让美术课堂里充满轻松的欢笑,在美术教学中融入美术治疗的思想却是必要的、可行的。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
[美术论文]浅谈农村初中美术课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创新能力论文
经过调查分析,作者认为有如下因素。一、学校外因素,家庭的误导:在孩子入学前,多数家长以孩子能画画而给予鼓励和夸奖,入学后则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衡量孩子,这就使孩子错误的认为学习成绩是主要的,兴趣爱好是次要的,于是本来的天性被慢慢扼杀。家庭构成社会,于是就形成了这样的社会环境:画画是玩,学习成绩是重要的。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的关系,只要求孩子文化课成绩好,忽略了对孩子各种能力、兴趣的培养,强制其学习尚不感兴趣的文化知识,这样就扼杀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二、学校内部因素:在农村很多学校没有专业美术教师,在前几年应试教育的约束下,学校多注重学生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很多学校不开设美术课或者是虚设美术课。现在虽然有很大转变,但许多学校的教育意识没有转变,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没改变,上美术课时,因缺乏资料,或图省事,只教学生临摹作品,课堂气氛低沉,讲课呆板,是使学生失去兴趣的重要原因。这些都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兴趣培养。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是不能忽略的,那么该如何来培养农村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学校外部因素是大环境,我们很难改变,但是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改变内因,转变教学观念,从课堂抓起,培养其兴趣。一、了解学生心理,培养兴趣 我们应该多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思维表现特点。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密切的关系,美术教育是学生身体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美术是学生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种表现。需要对事物的认识表达时就有画画描述的冲动,看到有感染力的作品就会受到鼓舞。教师就要在课堂上引导好学生,激发其热情。比如在初一人物线造型的美术课上,当有老师要求作业画女同学头像时,总会有个别学生提出要画男同学,有的还要画自己的爸爸,有的甚至要画只小熊猫。我们分析一下这些学生的想法,要求画男同学的可能觉得自己能画的更好;要求画自己爸爸的是因为他最熟悉,能画象;要求画熊猫的同学可能是因为不自信,怕自己画不好人头像而要画自己拿手的。如果这时教师大怒,以不按老师要求做作业和无理扰乱课堂批评的话,就使学生的绘画热情受到挫伤。因而应该给他们创作自由,让学生从兴趣开始,可以先画自己喜欢的,兴趣往往会产生“阶段性”的成果,我们要把握好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及时的给予表扬和肯定,再画教师布置的作业,使学生乘胜进步。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心理,正确的引导,才能培养其兴趣,提高创新能力。二.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审美意识 因为农村教学条件的限制和教师水平的差异,使农村的美术教育参差不齐,美术教师的个人意识也有差异,我们的美术课并不是把学生培养成画家、美术家,也不是为了应付一节课或者认为是简单的哄孩子玩。学生眼中的世界,描绘的水平绝对不可能和成年人一样,因为他们所表现的视觉形象多半是直觉与想象的综合,只有随着年龄增长,知识的积累,技巧的提高,才能渐渐使其变为直觉与理解的再现,才有可能变为主动的再创作。要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提高审美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当中,也不能以太高的准则来评价学生。而是看在画中是否真实反映了学生的内心感受,是否有独特性、新颖的表现。要多给予肯定的表扬,少有居高临下的指责。观念的转变是教学的指导思想,首先教师不能有副科意识,美术是不重要的课程等意识。美术联系其他各学科,渗透各学科,体现在生活的衣食住行中,教师要转变观念,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知识和意识,才能达到美育的目的。三、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从兴趣入手,提高创造能力
中小学美术教师发表论文可以在哪些期刊上
教师发表职称论文是常有的事情,不同学科的老师在撰写论文的时候,虽然统属于教育学科的论文,但是论文的侧重重点会以依据研究学科的不同而不同,那么中小学美术老师发表论文可以在哪些期刊上呢。( 发表论文,投稿,可以通过文章下方的联系方式咨询征诚期刊。 )如果论文的侧重点在基础美术教育这一块,那么可以选择教育类的期刊。 比如:中华少年。 本刊是中国和平出版社主办、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主管的国家级刊物。属于教育期刊。本刊致力于推动教育改革事业的发展、推介教育教学先进理念和经验、积极推出一线科研型教师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最新文章范例: 借助游戏课程,促进幼儿文明 谈如何组织幼儿进行个性化区域活动 浅谈幼儿园廉政教育的有效实施方式 例谈“绘本”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初中美术教学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幼儿园音乐游戏的有效组织对策 小学美术课中线描画教学实践研究 刍议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如果论文偏向于美术专业本身的研究,或者是对美术教育的研究分析,发表在专业的美术类期刊上。 例如:美术教育研究。 《美术教育研究》是一本集美术、教育、研究为一体的学术期刊。本刊以文化交流、美术教育、学术研究为主旨,倡导科学、自然、人文相结合。本刊的创办为美术、教育、研究工作者及美术爱好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我们期待着您提供有价值的各类资料,图片及学术论文、人物专访、艺术人生、考古发现、美术教学等。 最新文章范例: 浅谈水彩肌理在创作中的运用 当代文人画新形式——丰子恺题画诗浅析 当代风景油画的形式美表现研究 中国山水画中的民族审美意识 核心素养视野下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探究 基础美术教育展览展示策略研究 高校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本科应用型院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方式探索 ……( 更多详情,可咨询征诚期刊,联系方式在下方的个人简介中 。) 投稿小贴士: 选择期刊的时候,要明确发表论文的目的是什么,是评职称还是评奖学金等等,论文的用途不同,对于期刊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在对期刊的基本要求都搞清楚之后,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选择合适的期刊,比如美术老师在选择期刊的时候,如果文章的内容是关于美术方向的,那么不一定非要选择教育类期刊,选择艺术类的美术方向的期刊也是不错的选择。
美术教学论文题目
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一 1、 论美术教育中的思想品德教育类 2、 美术课中的欣赏教学类 3、 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是搞好美术教学的关键 4、 关心学生成长着力实施美育 5、 “线”在美术作品中的功能与审美特征 6、 丰富学生的绘画想象力 7、 注重培养儿童的艺术感觉和自我感觉 8、 小学美术教育未来趋势透视 9、 《……》教学案例的启示 10、 农村初中美术课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11、 小学审美启蒙教育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12、 试论美育的经济功能 13、 中外小学美术教育比较研究 14、 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尝试 15、 儿童美术创造力的培养 16、 中学美术教育基础教学方法新探 17、 美术课堂教学的优化 18、 美术教学中的情意教育 19、 中学美术教学中人体艺术欣赏初探 20、 对于传统色彩学的新认识 二 1. 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2. 谈绘画创作 3. 丰富学生的绘画想象力 4. 论美育对学生右脑和智力的开发功能 5. 论美术技能训练中的智力开发 6.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 7. 美术新课标浅析体验性学习 8. 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与审美评价 9. 以“游戏性”的方式开展美术活动 10. 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11. 变形画及观察与思维 12. 美术教育改革的根本方向在哪里 13. 在美术教学中发展儿童的形象思维 14. 美术教学运用鼓励性评价的探讨 15. 美术的心育作用 16. 新课程中的“对话” 17. 儿童绘画与小学生素质的培养 18. 素描教学的方法和艺术 19. 充分发挥美术教学中的范画作用 20. 小学美术创作课的课型设计 三 1.营造良好美育氛围、提高学生美术素质 2.“审美素质教育”——中小学美术教育应解决的问题 3.浅谈小学美育 4.中学美术教学探究--中学美术课应解决的两个问题 5.试论美术课中轻松愉快氛围的营造 6.中小学美术课应解决的问题 7.从激发兴趣入手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 8.如何正确对待儿童美术素质教育 9. 浅谈中小学美术绘画技能的训练 10. 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绘画创作中增强美术素质 11. 提高中小学美术教学,塑造完美人格 12. 如何才能当一名合格的美术教师 13. 中学美术欣赏课学习方法研究 14. 浅谈培养儿童学画 15. 谈谈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意义 16. 怎样搞好美术特长生培养 17. 怎样才能提高中学生美术教学 18. 中学美术教育与提高素质教育的关系 19. 中学美术如何渗透环境意识 20. 中学美术教育改革之我见
如何激发农村初中生对美术课的兴趣论文前言
初中美术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启迪他们的智慧,促进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我任教的学校地处边远农村,学生开始对美术课不感兴趣。我便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把他们生活中最熟悉最了解的人和事物描绘出来,如山村竹林、鸟语花香、田园稻浪、农夫村姑等,一幅幅栩栩如生、形象生动的描绘,多么有趣。由此可见,美术课对培养学生的爱好与兴趣尤为重要。 一、了解学生心理,培养兴趣 首先我们要让学生懂得美术不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它与许多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如运用图像符号则一目了然,而且图像从视觉上、意识上使学生产生美感,渗透了自然美的教育。当前一些学校多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片面追求升学率,往往忽视了美术教育,有的学校虚设甚至不开设美术课。在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是不能忽略的。如何来培养农村学生对美术的浓厚兴趣,我认为应该从课堂抓起,注重培养其兴趣,不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美术教育是提高学生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在课堂上引导好学生,激发其热情。引导学生从兴趣开始,可以先选择画自己喜欢的,兴趣往往会产生阶段性的成果。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心理,加以正确引导,才能培养学生对学习美术的爱好与兴趣,促进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注重学习主体的实践性 目前由于农村美术教学条件差的局限性,赋予学生美术实践课较少,美术课学习体验性方式不够丰富。因此教师应从教学实际出发,注重美术教育的艺术性、科学性和趣味性,采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灵活教学形式,让学生到大自然体验生活,欣赏大自然艺术和天工之美,让学生体验美术学习既具独立性又与其他学科密切联系,通过体验性学习,矫正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厌恶情绪。 三、注重教材内容的灵活性 学习的过程是主客体交融过程,是学习主体对知识客体融会整合过程。学生是学习主体,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而教材内容则具有自闭性、被动性,给学生增加了障碍和困难,学习主体与教学客体成了一对矛盾。我们在美术教学中开展具有浓厚趣味的、充满活力的各种美术教学活动。 如我在“让我的飞机上蓝天”美术教学中,我首先教育学生要树立远大理想,引导学生憧憬长大后驾驶飞机上蓝天的美好向往,激发学生对学习美术的浓厚兴趣。充分利用收录机播放飞机飞行声音,吸引学生,给学生创设轻松的良好教学环境,让学生亲自体验制作飞机模型,让自己的作品在空中飞翔。在和谐的体验学习过程中,学生们不仅仅获得很大的学习的乐趣,还收获了制作飞机模型过程的成功与喜悦, 四、学练结合,增强主体意识。 初中美术欣赏课不能仅停留在欣赏作品上,也需要在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独立进行设计,学、练结合,让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尽情发挥聪明才智。 在美术教学中,我允许学生自由发挥,学生根据我所讲的要点自由去发挥。在一次课堂练习里,我让学生自选画同班同学素描。同学们情绪高涨,他们用不同的绘画工具、不同的描绘方法,显得非常认真。有的笔法虽然很稚嫩,但能抓住对象的特点;有的对人物素描很细腻;有的写生十分夸张……美术课堂上十分活跃,因为整个过程都是学生独立自主、主动积极完成的。 美术作为空间艺术,它主要是通过色彩和形体等视觉因素来传递给人,因此具有直观性,这比起数理化、语言文字等理性、抽象的学科更容易激发人的学习兴趣,我们所生存的社会环境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美术,美术教育发挥着其重要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和美术素质,必须要打破传统“以教为主”的注入式模式,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提倡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以学为主”互动式教育,积极开拓学生思路去主动探索知识,增强自主能力与创新意识,才能收到更好的美术教育效果。
谈新课改下如何实现中学美术高效教学
谈新课改下如何实现中学美术高效教学
论文关键词:互动教学 教学 新课改 学习实践
论文摘要: 新课改提出新的教学理念,力图改变传统中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角色,在新课改中教师和学生将共同营造新的课堂氛围。在课堂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及时交流,建立起平等和谐、互动共生的师生关系。教师要走下讲台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充分挖掘学生实际生活中的美术教学资源,与同学们共同观察、感受、讨论和体验。 传统的学科本位、知识本位思想造成美术教育以老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技能为中心、以绘画为中心的普遍认同观点。这样美术老师永远都只是教画画的老师,学生永远都是复制老师绘画技巧和技能的学生。在新课改的精神引导下,我们必须要彻底改变这种状态,以便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及潜力。那么我们需要怎样与时俱进才能跟上新课改的步伐呢?以下是我的一些薄论,请大家斧正! 一、新课改要求美术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1.生本思想 确立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前的美术教学基本上都是以教师和书本为中心来组织教学,很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产生联系,从而忽视了学生的兴趣,不能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美术教学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组织学习活动,调动他们积极的情感体验;注重教学方法和学习过程,使学生内在的发展需求与美术教学方向相契合,从而实现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2.互动教学 广泛开展教学相长的互动教学模式。在美术新课程教学中要贯彻新的教育理念,尤其关注同学们的身心发展。因此实行丰富多彩的美术课堂互动教学显得非常必要。要让大家学得更积极、更主动,美术老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创设新的教学情境,创造适合学生健康发展的课堂气氛,努力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3.构建生态型知识架构 大部分美术老师都具有相当熟练的专业知识并积累了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对强调学科知识多元化教学都能应对自如。新课改美术教学更强调综合能力的培养,强调美术教学与实践紧密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积极的观念。这些更要求我们一线美术教师要紧跟社会的发展步伐,联系和学习美术课改相关的新知识、新技能和新观念,实行能促进同学们形成创新思维的教学模式,从而让他们形成生态型知识结构,真正实现学生全面的发展。 二、新课改要求美术教师转换角色 新课改要求一线教师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观念,不再是学习的主导者,而是一个参与者和引导者。 1.教师由学习的.主导者转变为参与者和引导者 以往的美术教学中,教师侧重对理论知识的传授,一般多用讲授法,师生交流的方式是单向的缺乏互动。新课改标准要求我们要经常走下讲台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充分发掘学生生活中的美术教学资源,共同观察、感受、讨论和体验。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做到及时交流信息,建立平等、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表演能力,促使他们自主创新,培养他们独立学习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2.教师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但是这并不是单纯地要让每位同学在每个方面都平均发展,而是要研究同学们的个性差异,以便找到适合每位同学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教学的基本思想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应努力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保证每个学生接受美术教育的权利。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要让全体学生参与美术学习,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在新课程美术教学中,我们首先要让每位同学都参与到美术学习活动中来,然后积极关注他们的发展需求并设计出适合他们各自发展的方向和模式,想方设法促进各个基础段的同学都能有所进步,都能全面提高。 3.开展合作实践学习 开展合作实践学习,同学之间往往也能够相互点拨、相互启发。合作实践法运用得好,就能有效地促进初中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同学们的合作精神。一线教师要努力让自己成为同学们学习和研究的伙伴,在他们进行学习活动实践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老师可以充分发挥其技术作用。这在教育学上用“教师时刻”和“最近发展区”来描述。教师和同学的相互、积极帮助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都起到“教学支架”的作用,这是合作学习的基础。 三、新课改要求美术教师改变教学方法 新课改除了要求美术教师对部分传统的教学模式“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外,还要求我们补充新鲜的“血液”,探索切合教学实际的新的教学方法。 1.科学运用多媒体教学 为了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的局限性,更新陈旧的教学手段,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普及,现代媒体教学融入课堂已成为必然。一方面,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中感性太少,理性知识太多,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认知作用;另一方面,动态的、可拟的、连续的、全面的多媒体教学能更好地把教学信息传达给学生。老师要利用现代多媒体图、声、文并茂的特点,对同学们进行多种感官刺激,以吸引其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使美术课堂教学生动形象,趣味有效,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完成教学目标。 2.相关资料和素材的收集整理 美术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尤其是教学资料的准备必须丰富多彩。美术备课应该兼顾纸质范画以及多媒体影、声、文于一体的多形式、多样式的内容。这就要求美术教师必须有一个准备充分的教学“数据库”,这个资料数据库就需要从实际生活和学习实践中引导学生一起收集和整理。其中发现优秀的美术作品,就及时地整理并通过有效的现代化设备存入,也可以去购买一些资料素材储存盘,或者网上搜集下载,自己动手制作一些录像、图画等。 学科与信息技术教学有机结合,形成优势互补,既充分利用了丰富的网络资源,又加强了美术教学的传递性,更容易让学生理解、接受和表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推陈出新。 3.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开展“尝试—”教学模式。鼓励尝试是培养发掘学生创造潜力的一种最有效的手段。在教学中先让学生自主尝试学习绘画的方法,教师的指导分析贯穿于学生尝试学习的实践活动之中,让学生边学习教材边尝试绘画,边商讨边探寻方法。在学生尝试绘画和教师针对性地指导的基础上,再经过进一步的实践活动来完善并获得技能和得到体验。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尝试绘画的兴趣,使其具有挑战性,并不断鼓励学生持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有些比较抽象的内容单单通过口头表述同学们往往难以领会,于是我们通过多次示范,让同学们认真观察、模仿、思考,同时伴以适当练习,这样就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4.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有着较强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对此,美术技能教学是可以利用形象教学和情感教学等方法来开展课堂教学的。美术教师在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发挥他们的感性综合能力,注重整体的体验和感悟。科学训练和视觉体验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学方式,分别具有明显的理性或感性特征。我们研究教学方式,并不是要排斥理性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学中的感性是需要理性来把握的,这样才能接近艺术所追求的感性状态。 5.鼓励个性 即是鼓励学生不仅仅能学会欣赏艺术品,而且能作出自己的审美判断。对同一审美对象,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经历、学识和情感个性,就会有不同的审美意味和不同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事先就某一审美规定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而是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审美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觉感受艺术作品,使学生的情感与对象产生共鸣。这样审美的想象力自然会得到自由的发展。 6.由传统美术技能教学倾向于美术技能与审美教学的和谐统一 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智能结合。怎样结合呢?(1)教师在授课时不仅要注意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掌握程度,而且要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2)要引起学生的重视。美术课虽非主科,但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眼光、良好行为,对生活的热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甚至对学生未来的生活都有着深远意义的影响。 总之,美术新课程标准是否得以顺利实施,关键是它直接的使用者——美术教师是否能领会它的精神并运用到我们的教学中。作为新时期的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责无旁贷地担起课程改革的重任。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把传统的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转变为探究学习,以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魏志英.浅谈对美术教育中“综合”的认识.中国美术教育,2005. [2]徐建融.展望丛书:美术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钱初嘉.美术教育的新资源:美术教育的改革与课程资源的开发. [4]尹少淳.美术教学研究与案例.出版社,2007.
相关论文查阅: 大学生论文 、 工商财务论文 、 经济论文 、 教育论文 热门毕业论文
;美术教育论文题目
论文的选题又是教育硕士学位论文撰写的首要环节,是直接影响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一环。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一*** 1. 谈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意义 2. 保持儿童美术的原创性 3. 美术课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思考 4. 谈美术教育在中小学全面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5. 中小学美术教学改革的初步设想 6. 做现代中学美术教师 7. 培养儿童绘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8. 中小学美术课应解决的问题 9. 小学美术教育畅想 10. 素质教育观下的早期美术教育浅论 11. 在初中美术教育中绘画技能的训练 12. 浅谈对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美术常识与欣赏课的几点认识 13. 中学美术教育改革初探 14. 浅论美术课堂中轻松愉快的气氛营造 15. 试论初中美术设计应用课的教学方法 16. 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发现美创造美 17. 美术课中如何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18. 浅谈怎样搞好中学素描教学 ***二*** 1.中国画创新的道路探索 2.浅谈中国工笔人物画的“传神写意” 3.浅谈素描写生 4.简论书法用笔与中国画笔墨 5.谈画好素描的窍门 6.浅谈艺术中的“目视”与“神遇” 7.浅谈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8.论水粉画写生“水”和“白粉”的运用 9.素描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的魅力 10.浅析中国画的美学理念 11.中国画设色中的变色 12.重视眼、脑、手的训练 13.浅论中西绘画中的线条艺术 14. 浅谈美术的功利价值早于审美价值 15. 浅谈中国山水画 16. 浅谈中国画的”形“与”神” 17. 浅谈素描创新——造型、审美、感知能力 18. 略论中国画的构图 19. 浅谈写意花鸟的赋彩 ***三*** 1.营造良好美育氛围、提高学生美术素质 2.“审美素质教育”——中小学美术教育应解决的问题 3.浅谈小学美育 4.中学美术教学探究--中学美术课应解决的两个问题 5.试论美术课中轻松愉快氛围的营造 6.中小学美术课应解决的问题 7.从激发兴趣入手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 8.如何正确对待儿童美术素质教育 9. 浅谈中小学美术绘画技能的训练 10. 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绘画创作中增强美术素质 11. 提高中小学美术教学,塑造完美人格 12. 如何才能当一名合格的美术教师 13. 中学美术欣赏课学习方法研究 14. 浅谈培养儿童学画 15. 谈谈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意义 16. 怎样搞好美术特长生培养 17. 怎样才能提高中学生美术教学 18. 中学美术教育与提高素质教育的关系 19. 中学美术如何渗透环境意识 20. 中学美术教育改革之我见
谁能给我介绍几篇关于中国画的论文
如何面对中国画创新问题绘画是创造性的艺术,绘画的艺术价值就在于创新。绘画的创新与自然科学中的发明创造没有什么区别,唯一不同的是,绘画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绘画的创新除了能给人带来全新的感官刺激外,其艺术内涵要与观赏者的心灵沟通,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绘画艺术的创新如果离开了这个根本,也就不存在什么价值了,绘画艺术正是在不断的创新中向前发展。中国画的发展同样存在着创新的问题,然而,当今的中国画家面对中国画的创新问题,却存在着截然不同的认识。绘画的创新决定于技法的变化与艺术风格的体现,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多数画家都倾向于在“术”的环节中煞费心思,其结果,要么是局部的改良,要么是人为的制作,要么是嫁接西方的油画技法。尽管如此,其结果却难以令人满意,面对如此结局,有时连作者本人也为之感到惭愧。更有甚者,为了强夺人意,硬要为其冠以“现代”或“前卫”的名头,实际上恰恰暴露了一些人的浮躁与急于求成的心态。从这个现象中反映出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失去理论指导或根本就没有理论作为创新的基础,抑或只刻意在“术”中求“术”的框框中寻求创新,最终只能使中国画的发展走向衰落。中国画的创新问题出现了这么多不尽人意的现状,其主要原因是,一些画家虽然深知只有解决了技法这一最基本的要求,才能够达到创新的目的,但是却不知解决技法创新的问题并不是单凭着画家的主观臆造可以获得,中国画技法的创新与变革来自于“理”,没有“理”作为研究技法创新的基础,很难实现创新的目的。创立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与新的技法表现形式是件十分严肃的学术问题,因此面对中国画的技法创新问题必须认识到一个事实:要以中国画发展之“理”认识中国画的技法创新问题。这样可以从理论上看到中国画技法创新之根本,产生有理论根据的中国画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与新的表现技法。现在有许多中国画家面对创新问题,很少有人以中国画发展的根源研究中国画的创新,更谈不上以哲学与史学的理念认识中国画的创新问题,这就造成了看不到中国画创新的关键之所在,因此导致一些人忘记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反而以人的主观臆断、自以为是的心态去面对一个十分严肃的学术问题,这种既没有理论根据,又没有正确的艺术思维主导的所谓创新,又怎么会达到创新成功的目的?尤其那种对本民族传统文化无知的鄙视、无原则的失落,这不仅反映出了一些画家由于自身知识的肤浅而造成的偏见,更多的是对自家文化的不负责任,故此也就不难理解当今中国画界出现的那些所谓的“前卫”艺术,为什么会有变相抄袭西方之嫌的问题了。所谓创新应体现出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创新方法,其二是以正确的艺术见解表现其艺术内涵的深度。解决创新方法的问题最重要是要建立起新的艺术体系,使其更加完善,这是中国画建立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与新的技法表现的最基本条件,离开了这个条件,以其主观臆想而产生的某种技法与风格都难以成立。只有在符合中国画发展的艺术体系与艺术思维的指导下,才能够产生出全新的中国画表现形式与表现技法。然而,这一切直接触及到的就是如何对待“笔墨”的问题,有人认为过分强调“笔墨”,会窒碍中国画的发展;也有人认为强调“笔墨”,中国画就无法“转型”等等,以至近百年来多数人对此一筹莫展,莫衷一是。事实上这种提法非常主观臆断,缺少足够的理论依据,中国画的“笔墨”一直是随着“理”的原则在改变,以中国画之“理”来认识中国画的“笔墨”问题:“意象”之理必然会产生表现“意象”笔墨之方法;“象意”之理必然会产生表现“象意”笔墨之方法;“悟象”之理必然会产生表现“悟象”笔墨之方法。然而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即中国传统文化,脱离中国传统文化就无法表现出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艺术风格。面对中国画创新问题,只有沿着中国画艺术规律而行才能顺利向前发展。中国画家如果对自己民族传统文化没有深入彻底的认识,那将永远不知道如何去面对当今中国画的创新问题,当然也不可能在中国画界以及中国画发展史中占有一席之地。以此理而论,中国画发展并不存在怎么“转型”的问题,实际这种所谓“转型”的提法,完全是由于一些人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的匮乏,对西方文化的一知半解而产生的主观臆断。除此,还有人在中国画发展出现问题的今天,提出了中国画应与西方艺术“接轨”的论调,然而他们并未搞清楚,中西方存在着不同的哲学理念。中西绘画无论是哲学体系,还是艺术体系,它们不仅是独立的,而且均体现出各自不同的民族特性、文化底蕴与思维形式。一些中国画家及理论家面对中国画的前途问题,提出“接轨”的论调是不切合实际的,表现出他们对中国画艺术发展的悲观心态。中西绘画是在两种不同的艺术思维与艺术体系引导下产生的艺术形式,那种不问其“理”,只谈“接轨”的论调,只会将中国画的发展引向歧途。如何以正确的艺术见解表现出新的艺术思想,即表现出艺术作品之灵魂,这是画家们应该认真思索的问题。一个没有成熟艺术见解的画家,不可能创作出具有深厚内涵的艺术作品,更不可能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当前一些青年画家对中国画创新问题,多倾向于所谓的“实验”,甚至一些评论家对此也大加欣赏、极力鼓吹,然而这种实验的结果又当如何呢?事实并不乐观,反而却给中国画的发展与创新带来了更大的困惑。何谓“实验”?“实验”即是一种尝试,或成功,或失败。积极地看,当前出现的所谓“实验”美术,客观上反映出了一些关心中国画发展前途的画家为之做出的努力。然而由于这种“实验”是在一种缺乏理论依据的前提下出现的产物,不可能形成一种体系,更无法表现出更深刻的艺术内涵,因此,这种“实验”无法成功,不乏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这就成了一种失去理性的盲动,其唯一可以依靠的理论,即画家的所谓“感觉”或主观臆测,这种缺少理论根基的谬误之“理”,又如何能够成其为“实验”美术的理论支柱呢?因此也就很难达到其“实验”的目的,以及具有理论性的说服力。面对这种所谓的“实验”作品,不难看出一些作者无非是受了当代西方抽象思潮的影响,将西方所谓的抽象转嫁到中国画的宣纸上而已。因此可以断定,这些画家对西方绘画的发展与现状,并未从理性上去认识,只是在表面得到某种偏激的启示,岂不知自己已经跟随西方绘画走向无奈。浮浅的认识带来了错误的理解,错误的认识必然导致不伦不类的作品,其表现出来的东西要么奇丑无比,要么糊涂乱抹,甚至连作者本人也说不清自己在表现什么,对此还能有什么艺术内涵而言,更谈不上以创新而论。虽然有人将这个现状看作是与西方艺术的“接轨”,但是以吾之见,这种所谓的“接轨”实则是在“搭车”,是在步西方早已失去理论支柱的所谓“前卫”的后尘。当前在中国画发展中出现的这种毫无理念与理性,盲从“接轨”、盲目实验的结果,最终导致的是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变相否定与放弃,得到的则是非中非西的“夹生饭”,很难产生独立的艺术体系与代表中华民族文化的中国画艺术。另有一种以标“新”的文字游戏而出“新”的所谓“新文人画”,更是令人啼笑皆非,细观其作品,无论从“字”到“史”,从“意”到“雅”,都难以与“文”搭上关系,更不可能与以苏东坡为代表的古代文人画相提并论。甚至有些“文人画”作者标榜为绝句的诗,竟连平仄都分不清楚,还如何谈得上“文”,更不要品其艺术内涵了。真不知如今的“新文人画”究竟“新”在哪里,也不知其中的“文”是超越了古人,还是落后于古人,对此其作者是否真的搞清楚了?无论是“实验”出的作品,还是“新文人画”,为什么很少博得专家的赏识,以及人们的喜爱呢?其原因并不是欣赏者的水平差,重要的是人们需要的是美的艺术,需要的是能与人心灵相沟通的艺术,需要的是有深邃艺术内涵的作品以及货真价实的艺术作品。并不喜欢那种丑陋、脏乱、说文不文、说雅不雅、不伦不类的作品。事实说明,无论丑与美,重要的是与人的心相通皆可谓之美,那些并不知道丑中之美为何物,缺乏理性的以丑为美的所谓作品,只能使人感到一种狂燥与变态的心理在宣纸上的自我发泄,以及江郎才尽的表现。可以说人的意识、学识、心态决定了画家作品中的艺术含义,那种对西方艺术肤浅认识,以及不文充文的半瓶醋作风很难登上艺术的顶峰。中国画的发展越是到高级阶段,所体现出的艺术内涵就应该愈加深刻,这就要求一个画家必须具备真才实学,才可能体现出在当今文明发达的时代中,一个画家所应该具有的艺术深度。自古以来,绘画创新一直是画家通向成功的唯一出路,同时也是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这就要求画家必须建立起良好的艺术心态,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才能够在创新的道路上走向成功。然而历史上有成千上万的画家在这条道路上摔倒,甚至至死不悟,就算是有成就的画家,往往都是耗尽了大半生的精力才获得成功,这足以证明绘画创新的艰难程度。绘画艺术是天才加勤奋的事业,无论谁,只要拿起画笔将其作为事业,就意味着在用自己毕生的精力赌其成败,故切慎之。
更多文章:
八项规定实施细则(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
2024年3月12日 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