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浴日漫感(夜读丨丰子恺《初冬浴日漫感》)
本文目录
夜读丨丰子恺《初冬浴日漫感》
严霜烈日皆经过,次等春风到草庐
初冬浴日漫感
文/丰子恺
丰子恺《初冬浴日漫感》
离开故居一两个月,一旦归来,坐到南窗下的书桌旁时第一感到异样的,是小半书桌的太阳光。原来夏已去,秋正尽,初冬方到。窗外的太阳已随分南倾了。
把椅子靠在窗缘上,背着窗坐了看书,太阳光笼罩了我的上半身。它非但不像一两月前地使我讨厌,反使我觉得暖烘烘地快适。这一切生命之母的太阳似乎正在把一种祛病延年,起死回生的乳汁。通过了他的光线而流注到我的体中来。
我掩卷瞑想:我吃惊于自己的感觉,为什么忽然这样变了?前日之所恶变成了今日之所欢:前日之所弃变成了今日之所求:前日之仇变成了今日之恩。张眼望见了弃置在高阁上的扇子,又吃一惊。前日之所欢变成了今日之所恶;前日之所求变成了今日之所弃;前日之恩变成了今日之仇。
忽又自笑:“夏日可畏,冬日可爱”,以及“团扇弃捐”,乃古之名言,夫人皆知,又何足吃惊?于是我的理智屈服了。但是我的感觉仍不屈服,觉得当此炎凉递变的交代期上,自有一种异样的感觉,足以使我吃惊。这仿佛是太阳已经落山而天还没有全黑的傍晚时光:我们还可以感到昼。同时已可以感到夜。又好比一脚已跨上船而一脚尚在岸上的登舟时光:我们还可以感到陆,同时已可以感到水。
我们在夜里固皆知道有昼。在船上固皆知道有陆,但只是“知道”而已,不是“实感”。我久被初冬的日光笼罩在南窗下,身上发出汗来,渐渐润湿了衬衣。当此之时,浴日的“实感”与挥扇的“实感”在我身中混成一气,这不是可吃惊的经验么?
于是我索性抛书,躺在墙角的藤椅里,用了这种混成的实感而环视室中,觉得有许多东西大变了相。
有的东西变好了:像这个房间,在夏天常嫌其太小,洞开了一切窗门,还不够,几乎想拆去墙壁才好。但现在忽然大起来,大得很!不久将要用屏帏把它隔起来了。
又如案上这把热水壶,以前曾被茶缸驱逐到碗橱的角里,现在又像纪念碑似地矗立在眼前了。棉被从前在伏日里晒的时候,大家讨嫌它既笨且厚,现在铺在床里,忽然使人悦目,样子也薄起来了。
沙发椅子曾经想卖掉。现在幸而没有人买去。从前曾经想替黑猫脱下皮袍子,现在却羡慕它了。
反之,有的东西变坏了:像风,从前人遇到了它都称“快哉!”欢迎它进来。现在渐渐拒绝它,不久要像防贼一样严防它入室了。
又如竹榻,以前曾为众人所宝,极一时之荣。现在已无人问津,形容枯槁,毫无生气了。壁上一张汽水广告画。
角上画着一大瓶汽水,和一只泛溢着白泡沫的玻璃杯,下面画着海水浴图。以前望见汽水图口角生津,看了海水浴图恨不得自己做了画中人,现在这幅画几乎使人打寒噤了。
裸体的洋囝囝趺坐在窗口的小书架上,以前觉得它太写意,现在看它可怜起来。希腊古代名雕的石膏模型Venus「维纳斯」立像,把裙子褪在大腿边,高高地独立在凌空的花盆架上。我在夏天看见她的脸孔是带笑的,这几天望去忽觉其容有蹙,好像在悲叹她自己失却了两只手臂,无法拉起裙子来御寒。
其实,物何尝变相?是我自己的感觉变叛了。感觉何以能变叛?是自然教它的。自然的命令何其严重:夏天不由你不爱风,冬天不由你不爱日。自然的命令又何其滑稽:在夏天定要你赞颂冬天所诅咒的,在冬天定要你诅咒夏天所赞颂的!
人生也有冬夏。童年如夏,成年如冬;或少壮如夏,老大如冬。在人生的冬夏。自然也常教人的感觉变叛,其命令也有这般严重,又这般滑稽。
来源 / 选自《丰子恺散文选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关于作者-
丰子恺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人。原名丰润,后改为子恺,笔名TK,以中西融合画法创作漫画以及散文而著名。丰子恺是中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作家、书法家和翻译家。
初冬浴日漫感
简析《初冬浴日漫感》中类比的巧妙运用丰子恺的散文常以一种看来平淡的方式表达一些看来亦平淡的感想,未必字字珠玑,却是句句含情。《初冬浴日漫感》,作者似乎是写自己在初冬浴日时对自然的感受,其实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层层推进,由对自然四季的感受和感悟类比到对人生四季的思考。作者先是写了自己对太阳的前后不同的感觉,从前两个月的讨厌到今天的觉得暖烘烘地快适,甚至成了注入到我生命里的乳汁,自然地回归到自己对人生的感觉和感悟。接下来写“夏日可畏,冬日可爱”,也写浴日的“实感”和挥扇的“实感”,都以类比层层推进;最后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人生也有冬夏。少壮如夏,老大如冬。巧妙地将自然四季和人生四季进行类比,说明人是不会变的,但人的感觉和心情会随人生四季的变化而变化。本文通篇采用类比手法,以思维的流动,由生活中的常事常理而引申到人生和社会,这就是丰子恺的散文。
读丰子恺的《初冬浴日漫感》
“夏已去,秋正尽,初冬方到。我把椅子靠在窗缘上,背着窗坐了看书,太阳光笼罩了我的上半身。它非但不像一两个月前使我讨厌,反使我觉得暖烘烘的快适。” 冬日里,追着阳光晒暖暖,仿佛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作者也是比较热衷于这种活动,而且还感想颇丰! “前日之所恶变成了今日之所欢,前日之所弃变成了今日之所求,前日之仇变成了今日之恩。”谁说不是呢? 夏日炎炎的天气,挥汗如雨,燥热难捱,我们喜欢打开空调,吹着电扇,或者一把扇子在手,不停地扇啊扇,稍一住手,热浪就会袭来。 现如今,寒冬天气,外面大雪纷飞,想打开窗户通通风,一股刺骨的寒风便会乘虚而入,让人不禁颤栗,于是赶紧关了窗户。看着置于髙搁的纸扇,早已懒得去拿起,俨然忘了它的作用。 作者掩卷暝想,惊叹于自己的感觉忽然改变!作者躲在墙角的藤椅,环视四周,觉得有许多东西大变了。像这个房间,在夏天常嫌其太小,洞开了一切窗门还不够,就想拆去墙壁才好。但现在忽然大起来,大得很,不久要用屏帷把它隔小来了。 棉被从前在伏日里晒的时候,大家讨嫌它既笨又厚,现在铺在床里,忽然使人悦目,样子也薄起来。沙发椅子在夏季伏天曾经想卖掉,现在幸而没有人买去。 “其实哪里是物在变,是我们自己的感觉变叛了!自然的命令何其严厉:夏天不由你不爱风,冬天不由你不爱日。自然的命令又何其滑稽:在夏天定要你赞颂冬天诅咒的,在冬天定要你诅咒夏天赞颂的。” 在人生的春夏秋冬,自然也常教人的感觉变叛,其命令也有这般严重,这般滑稽。
丰子恺的《初冬浴日漫感》句子摘抄加赏析
第一题:“趺坐在窗的小书架上,以前觉得它太写意,现在看它可怜起来。”,句中的“写意”一词的含义是:答1、本指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不求工细,注重神态的表现和抒发作者的情趣2、舒适惬意3、在句中指裸体的洋圉囝在冬天以外的季节里舒适惬意的情趣。(4分)第二题:“觉得当此炎凉递变的交代期上,自有一种异样的感觉,足以使我吃惊。”这句话表达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答:既是指由夏入冬,天气有从炎热递变为冰凉的自然特性,也表达出了人生社会里世道炎凉的变幻,人与人之间在情感上炎凉冷暖的突变,也有对当时趋炎附势的世风的批判。(4分)第三题:“其实,物何尝变相?是我自己的感觉变叛了。感觉何以能变叛?是自然教它的。”这句话前后矛盾吗?你的看法如何,请简析之。答:1、并非矛盾。2、因为作者要表达的是这样一种辨证而统一的思想,在他看来,客观万物并没有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之所以感到夏天炎热,冬天有凉意,完全是由于人自身在观看事物时的心情已发生变化而造成的,另外在他看来,人感觉的变叛又是在环境的浸染中不知不觉地变化的。(5分)第四题:在“人生也有冬夏。童年如夏,成年如冬;或少壮如夏,老大如冬.”中,作者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是抓住景物的什么特点来描写的?答: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2、人生的少壮期是充满激情和活力的,而夏天也如此,人生的老大期是成稳厚实的,孤独的,苍老的,陈腐的,而冬天也如此。
从《初冬浴日漫感》中“人生也有冬夏”一句有什么人生启示
简析《初冬浴日漫感》中类比的巧妙运用丰子恺的散文常以一种看来平淡的方式表达一些看来亦平淡的感想,未必字字珠玑,却是句句含情。《初冬浴日漫感》,作者似乎是写自己在初冬浴日时对自然的感受,其实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层层推进,由对自然四季的感受和感悟类比到对人生四季的思考。作者先是写了自己对太阳的前后不同的感觉,从前两个月的讨厌到今天的觉得暖烘烘地快适,甚至成了注入到我生命里的乳汁,自然地回归到自己对人生的感觉和感悟。接下来写“夏日可畏,冬日可爱”,也写浴日的“实感”和挥扇的“实感”,都以类比层层推进;最后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 人生也有冬夏。少壮如夏,老大如冬。巧妙地将自然四季和人生四季进行类比,说明人是不会变的,但人的感觉和心情会随人生四季的变化而变化。本文通篇采用类比手法,以思维的流动,由生活中的常事常理而引申到人生和社会,这就是丰子恺的散文。
初冬浴日漫感的作者简介
丰子恺(1898—1975),浙江崇德人。现代画家、文学家、艺术教育家。中国漫画第一人,他的漫画风格简易朴实、意境隽永含蓄,是沟通文学与绘画的:一座桥梁。著有《音乐入门》、《缘缘堂随笔》、《丰子恺书法》、《子恺漫画》等。丰子恺的散文与同时代的作家相比,具有独特的文品。诚如他本人在《儿女》一文中所说:“近来我的心为四事所占据了:天上的神明和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佛心、童心、诗心,三心构织成其艺术追求上的三昧境界。 1928年,丰子恺接受佛教,皈依佛法,成为一名佛教居士。因此他的文学作品,体现出一种关注现实的倾向和悲天悯人的情怀。
更多文章:
古巨基-劲歌金曲2情歌王 歌词?情歌王的歌词啊,有没有,(完整的)
2024年5月4日 06:10
感觉身体被掏空 歌词(皮皮虾我们走去找一个男朋友是什么歌,什么歌曲的歌词)
2024年4月11日 00:00
英语六级词组(2018年12月英语六级作文常用句型:必备词组及短语)
2024年5月3日 13:40
梅落繁枝千万片 犹自多情 的作者?梅落繁枝千万片优质多情学雪随风转的作者
2024年3月13日 14:20
电信 渠道管理是干什么的?如何理解渠道管理的特点之一是跨组织管理
2024年3月31日 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