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生物概念?怎样学好生物初一诀窍
本文目录
- 初一生物概念
- 怎样学好生物初一诀窍
- 初一生物知识点总结2021
- 怎样学好生物初一
- 七年级上生物重点知识 初一上生物知识点
- 初一生物必背知识点
- 生物学初一的重点
- 初一学生如何学好生物
- 什么是生物学七年级上册
- 初一生物的七大特征是什么
初一生物概念
初一生物概念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生物学研究对象: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病毒等生物,以及它们与环境的关系。
生物是指具有动能的生命体,是一个物体的集合,而个体生物指的是生物体,与非生物相对。生物由非细胞生物、原核生物及真核生物组成,包括病毒、细菌、真菌、植物、动物等,生物的最基本特征是新陈代谢。
生物具有的生命特征。
生物的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自身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②生物能进行呼吸(如鲸副处水面换气)。
③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如人出汗,植物的落叶等)。
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如含羞草对刺激作出反应)。
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如种子萌发、破壳而出幼鳄等生物都能由小长大,到一定阶段开始繁殖下一代)。
⑥生物都有遗传很变异的特性(如“种豆得豆”是遗传、“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是变异现象)。
⑦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怎样学好生物初一诀窍
学习生物需要正确认识“记忆”和“理解”的关系。总是有人认为,生物属于理科,不需要太多记忆。这里我要强调的是,所谓的理解一定是建立在记忆的基础上的。
怎样学好生物初一诀窍
一、认真预习,专心听讲,做好笔记
1、想收到好的听课效果,就需要课前做好预习。
2、上课专心听讲是学好初一生物学知识的关键。“听讲”是有技巧的,上课时要全神贯注,并思考教师提出的相关问题。
3、笔记是简化了的课文重点。听课时,将老师讲授的重点记录下来,可加深印象,减轻考试复习的负担。
二、归纳整理、对照比较、重视图解
1、充分理解专有名词、现象原理和课本笔记,再将相关概念进行综合分析整理。
2、用心比较各种生物、现象之间的联系和差异,进行分类归纳,如此才能融会贯通。
3、初一生物学有非常丰富而且十分重要的图片资料,配合图片的说明,可以使你迅速了解生物现象的来龙去脉。
三、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一方面,生物学研究的东西都是活生生的。“活”的东西,重在理解,切忌“死”记硬背!——活学
另一方面,生物是一门生活科学,她来源于自然、源于生活。紧密地联系生活实际,知识就会“为我所用”。——活用
初中生物学习方法
第一,初一学习生物需要正确认识“记忆”和“理解”的关系。总是有人认为,生物属于理科,不需要太多记忆。这里我要强调的是,所谓的理解一定是建立在记忆的基础上的。
同学们试想一下数学中平面几何中常用到的“截长补短”的方法,这是一种巧妙的方法,需要理解,但你如果不知道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那么你根本不知道该做哪条辅助线。同样,生物也需要记忆。
当然,只记忆是不够的。有人说生物是理科中的文科,对此我是这样认为的,以北京中考为例,像文科一样背的滚瓜烂熟,最多40左右(满分45),只有在记忆的基础上理解,解决了实验题、阅读题,才能有满分的可能。
第二,初一生物中的人为规定要“欣然”接受。例如生物里面的动物、植物组织的名称,要接受这些名词。有些人为规定确实没有太多道理,但要接受。例如为什么浮力不叫“漂力”,为什么三角形不叫“三边形”,为什么说两个人不说二个人,没有为什么,约定俗成。
第三,初一生物需要总结。当然每一科的学习都需要总结,但总结的方法不同。例如初中生物在七年级上册会学习一些植物的有性生殖,七年级下册会学习人类的生殖,八年级下册还会学习动物的生殖,需要对比记忆,总结区别与联系。
需要承认生物与数理化相比没有那种提纲携领、一以贯之的公式,所以更需要进行对比总结。应当注意“滚雪球”的学习方法,同类知识学两个就总结两个,学到第三个就再加进来一起总结,起到加深印象的效果。
初一生物知识点总结2021
失败乃成功之母,重复是学习之母。学习,需要不断的重复重复,重复学过的知识,加深印象,其实任何科目的 学习 方法 都是不断重复学习。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一生物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生物 知识点整理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一、1. 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光线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又称粗调):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又称细调)。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三、 显微镜的使用 P37-38 的图要掌握
1、 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
2、 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
3、 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第二节 观察植物细胞
一、 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 P42
二、 实验过程P43-44
三、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1、 细胞壁:支持、保护
2、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3、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
4、 细胞核:贮存&传递遗传信息
5、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6、 液泡:细胞液
7、 线粒体:呼吸的场所
第三节 观察动物细胞
一、 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P47
二、 动物细胞的结构
1、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2、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3、 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
初一生物的学习方法
1.以俗语“导”,具有趣味性
如:“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牙痛不是病,痛起来要人命”、“不干不净,吃了得病”等日常俗语导出相关的人体消化系统方面的内容。例如在讲解不定根的定义时,不定根是指从茎叶上生出的根,
(1)从茎上生出的根叫不定根,如甘蔗,我们在吃甘蔗时,经常会发现在基部的节上生长有许多条根,这些根就叫做不定根;再如柳树,俗语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为什么“无心插柳柳成荫”?这主要是在柳树的枝条的下端在适宜的条件下生长出的不定根,形成了一个新的柳树。
(2)从叶上生出的根也叫不定根,“落叶生根”同学们都听说过了,比如说“秋海棠”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植物,它的树叶落到地上就能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出许多条不定根,而形成许多个新的植物体。
2、以比拟“导”,具有形象性
生物学知识大都是抽象的,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恰当运用比拟法,使知识形象化,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进来。如在“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中,把细胞比作“国家”,学生受此启发,把细胞膜比为国家的“防线”,控制内外物质的“进出”。
3、以 成语 “导”,具有简炼性
许多成语撇开引申义,只看本义,包含着特定的生物学知识。如“肝胆相照”道明了动物的肝脏与胆囊的结构和功能联系;“飞蛾扑火”、“蜻蜓点水”揭示了非条件反射现象;“华而不实”说明了硼对植物的特殊作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望梅止渴”、“移花接木”都具有丰富的生物学意义。
4.以古诗“导”,具有生动性
在“心脏”的导入中,恰当运用南唐李煜的“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生动形象引出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南宋诗人杨万里的“ 儿童 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生动描绘出生物的保护色现象还有器官移植,基因工程,“生物导弹”,试管婴儿,仿生学,转基因食品等等,一开始就调动了学生的很大兴趣,也就想努力要而且也一定能学好生物这门学科。这样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使学生整个身心都融于生生不息、奥秘无穷的生物界之中,这就为学生学好初一生物知识夯实了基础。
七年级 生物学习方法
一、初一生物 课前预习 的方法
课前预习是上课的基础和准备,有利于学生主动学好课程和自学能力的提高,特别是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提高,课前预习是不可缺少的环节。阅读教材,理解教材的含义,对重点内容、名词概念要画出来,进行比较、分析。例如:《细胞的结构》中,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虽然字面比较接近,但各指不同的结构,各自作用不同,应通过预习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二、如何提高初一学生生物课听课效率
初一学生听课时精力一定要集中,跟上老师的思路,特别要注意老师的语气和所强调的关键内容;认真记笔记,笔记要记重点、要点。如果生物课听课与记笔记发生矛盾,应该先以听懂为目的,可以暂时不记,课后再回忆、补充、整理;上课要动脑筋、想问题,特别是老师提问,要积极思考,举手回答。
三、初一生物学习方法
1、先记忆,后理解,掌握基本知识要点与学习 其它 理科一样,生物学的知识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生物学的理论知识与自然、生产、生活都有较密切的关系,在生物学学习中,初一学生要注意联系这些实际。
3、做笔记的方法。 总结 中外许多学者的 经验 ,可以说,做笔记是一条成才的途径。做笔记的方式很多,在生物学学习中,主要有阅读笔记、听讲笔记和观察笔记三种。所以,对于初一学生来说,做笔记也是十分重要的。
学习生物学知识要重在理解,勤于思考,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是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和概括出来的,不能单靠记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在记忆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融会贯通。作为一名中学生应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生物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复杂的内容不容易记忆。可将这些知识的核心内容或关键词语提炼出来,作为知识的纲要,抓住了纲要则有利于知识的记忆。
初一生物知识点总结2021相关 文章 :
★ 2021初一生物复习提纲
★ 2021初中生物中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 2021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 2021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
★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归纳2021
★ 2021初中生物复习提纲
★ 2021中考生物必考知识点
★ 各年级生物学习方法大全和知识点总结
★ 2021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
怎样学好生物初一
初一学好生物的方法如下:
一、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能直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简化记忆法。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记忆。
2.联想记忆法。即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利用联想帮助记忆。
3.对比记忆法。在生物学学习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词易混淆、难记忆。对于这样的内容,可运用对比法记忆。对比法即将有关的名词单列出来,然后从范围、内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进行比较,存同求异,找出不同点。这样反差鲜明,容易记忆。
4.纲要记忆法。生物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复杂的内容不容易记忆。可将这些知识的核心内容或关键词语提炼出来,作为知识的纲要,抓住了纲要则有利于知识的记忆。
5.衍射记忆法。以某一重要的知识点为核心,通过思维的发散过程,把与之有关的其他知识尽可能多地建立起联系。这种方法多用于章节知识的 总结 或复习,也可用于将分散在各章节中的相关知识联系在一起。
二、先记忆,后理解,掌握基本知识要点。
与学习其它理科一样,生物学的知识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但是初中阶段的生物学还有着与其它学科不一样的特点:面对生物学,同学们要思考的对象是陌生的细胞、组织、各种有机物、无机物以及他们之间奇特的逻辑关系。
因此只有在记住了这些名词、术语之后才有可能理解生物学的逻辑规律,既所谓先记忆,后理解。在记住了基本的名词、术语和概念之后,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生物学规律上。这时要着重理解生物体各种结构、群体之间的联系(因为生物个体或群体都是内部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整体),也就是注意知识体系中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线索。
七年级上生物重点知识 初一上生物知识点
学习初一生物知识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为大家整理了初一上生物知识点,欢迎大家阅读!
一、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农学、医学、林学、环境科学等科学的基础。
二、生物科学的新成就:
1、试管婴儿;2、杂交水稻;3、克隆技术;4、基因工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生物技术强国之一。
三、环境问题:
1、森林正在减少,乱砍滥伐。森林火灾的此起彼伏,大面积毁林。
2、工厂排放的废水,海洋、河流、湖泊受到污染。
3、沙尘暴
初一上册生物知识点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维持生存。
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还具有其他特征。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判断下列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生物?
机器人 钟乳石 珊瑚 珊瑚虫 太阳 水 树 人 动物
第二节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一、调查的一般方法:
1、明确调查目的。2、选择材料用具。3、方法步骤:
(1)选择调查范围。(2)分组。(3)设计调查路线。(4)调查记录。(5)归类整理分析。
二、生物的分类。
1、按形态结构分:植物、动物、其他生物;2、按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3、按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第一节 生物圈
一、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有生命活动的领域及其居住环境的整体,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一个家。
二、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三、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第二节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一、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分两类:1、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2、生物因素。
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所有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当环境中一个或几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四、探究实验的步骤:
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
五、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方法是:对照实验。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第三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如:蚯蚓松土。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
三、在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影响着生物的生存,生物在生存和发展中不断地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在不断改变;生物也在不断进化,适应环境。生物和环境的相互作用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
第四节 生态系统
一、定义: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
1、生物成分: 消费者(主要指动物) 2、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水等。
分解者(主要指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
构成生态系统的各种生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
三、食物链的定义: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生物与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称为食物链。
四、食物网的定义:一个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交错连接,构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能够沿食物链积累。
五、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得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保持相对的稳定,但是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超过该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第五节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1、森林生态系统2、草原生态系统3、海洋生态系统4、淡水生态系统5、湿地生态系统6、农田生态系统7、城市生态系统8、河流生态系统等。
二、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1、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由于地域相隔,表面看来好像毫不相干,但实际上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2、整个生物圈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整体,它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3、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
初一上册生物知识点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第一章 观察细胞的结构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一、显微镜的构造。
二、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1、取镜和安放2、对光3、观察
三、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越大,看到的细胞数量越少。
第二节 观察植物细胞
一、玻片标本。
1、 种类:切片、涂片、装片
2、 制作:需要载玻片和盖玻片
二、植物细胞的结构。
1、 模式图。细胞主要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细胞质内含有液泡、叶绿体
2、细胞壁的作用:起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3、西瓜甘甜可口主要是因为西瓜的细胞液中含有大量的糖分。
4、植物细胞的各种结构分别具有各自的功能,它们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
第三节 观察动物细胞
一、人和动物的细胞形态不同,基本结构是一样的。
动物细胞模式图。主要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
二、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是: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不同点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植物细胞有液泡,动物细胞没有液泡;植物细胞有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
第二章 细胞的生活
第一节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一、细胞中含有两类物质。
1、 无机物:水和无机盐 2、有机物:糖、脂类、蛋白质、核酸
二、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膜能够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三、细胞质中的能量转换器。
1、 叶绿体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2、 细胞都含有线粒体,线粒体将有机物与氧结合,经过复杂的过程,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3、 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细胞中的能理转换器。
第二节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一、遗传信息的定义:上一代能把控制生长发育的信息传给下一代,这样的信息就叫做遗传信息。
二、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由克隆羊的故事可以得出这个结论。
三、细胞核中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是——DNA
1、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一种叫做DNA的有机物。DNA存在于细胞核中。
2、DNA的每个片段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这些片段叫基因。
四、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
1、每一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是一定的。如人体细胞内含有23对染色体。水稻有12对。
2、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3、DNA上的遗传信息是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也是生物体建造自己生命大厦的蓝图。
第三节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一、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分不开的。
二、细胞的生长:新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通过不断地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
三、细胞的分裂:一个分成两个,两个分成四个。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第三章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第一节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1、 在发育过程中,某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2、 组织的定义: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3、 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
肌肉组织: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
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
结缔组织: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二、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
1、 器官的定义: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例如:大脑、胃、心脏、肝、肺、肾、眼、耳等。
三、器官构成系统和人体
1、 系统的定义: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
2、 人体的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这八大系统协调配合,使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行。
第二节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植物体是由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最终形成植物体。
二、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1、 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三、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1、 分生组织:位于根尖的分生区就是分生组织。
2、 另外几种: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第三节 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一、单细胞生物:身体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大多数生活在水里,有些生活在我们身上。
二、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
以草履虫为例:如图。草履虫的结构和生活。
三、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有利的一面:1、多数浮游生物是鱼类的天然饵料。
2、 草履虫对污水净化有一定作用。
有害的一面:1、人体内寄生虫危害人类健康。如:疟原虫、痢疾内变形虫等。
2、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造成赤潮,危害渔业。
第四章 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
一、病毒的种类。
1、根据它们寄生的细胞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三大类:
一类是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的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
一类是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
一类是专门寄生在细菌内的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
二、病毒的结构和生活
1、病毒的结构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的。没有细胞结构。
2、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的细胞里。离开了活细胞会变成结晶体。一有机会侵入活细胞就会重新开始生命活动。
三、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病毒靠寄生生活,给人类、饲养动物、栽培植物带来了极大危害。
如:流行性感冒、肝炎、艾滋病、口蹄疫、鸡瘟都是由病毒引起的。
疫苗预防疾病。疫苗是经过人工处理的减毒病毒。
单元小结
1、 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 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是绝大多数细胞共有的基本结构。
3、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核内含有遗传信息。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4、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5、 生物体的结构是有层次的。
初一上册生物知识点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绿色植物共分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第一节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一、藻类植物
1、 结构: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这种结构是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2、 生活环境:大都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上的阴湿处。
3、 常见的藻类植物:衣藻(单细胞)、水绵(多细胞)、鹿角菜、马尾藻、石莼、紫菜、海带、裙带菜、石花菜等。
4、 作用:做鱼类饵料、可供食用、可供药用等。
二、苔藓植物
1、 结构:一般具有茎和叶。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所以植株一般都很矮小。没有输导组织。
2、 生活环境:大多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
3、 作用: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三、蕨类植物
1、 结构:根、茎、叶中都有运输物质的管道,具有专门的输导组织。植株比苔藓植物高大。
2、 生活环境:野生的蕨类植物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潮湿环境中。
3、 繁殖:苔藓、蕨类靠孢子繁殖后代。不结种子。
4、 常见的蕨类植物:肾蕨、江南星蕨、卷柏、贯众、胎生狗脊、满江红等。
5、 作用:卷柏、贯众等可供药用。满江红是一种优良的绿肥和饲料。煤的形成。
第二节 种子植物
一、定义:能够结种子并由种子发育成的植物叫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二、种子的结构:
菜豆种子的结构:
玉米种子的结构:
菜豆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不同点
菜豆种子有种皮和胚子叶两片、没有胚乳
玉米种子有种皮和胚子叶一片,有胚乳
归纳:1、种皮的作用:保护种子内部结构。
2、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胚发育成新植株。
3、子叶或胚乳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所以种子生命力比孢子强得多,寿命长。
4、能产生种子是种子植物更能适应陆地环境的一个重要原因。
5、淀粉遇碘变成蓝色,胚乳遇碘变蓝,说明胚乳里含有淀粉。
三、裸子植物
1、定义:种子是裸露的植物叫种子植物。松球果不是果实。
2、常见的裸子植物:油松、雪松、云杉、银杏、苏铁、侧柏等。
四、被子植物
1、定义:种子外面有果皮,种子被包在果实之中的植物叫被子植物。
2、果实的结构:果实由果皮和种子组成。
3、常见的被子植物:刺槐、毛白杨、槟榔、玉米、小麦、水稻、牡丹、菊、玫瑰等
4、果实保护种子。果实有一些适于传播的特点。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过程。
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
一、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是:1、适宜的温度;2、一定的水分;3、充足的空气。
种子萌发不一定需要光照。
二、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1、干瘪的种子或被昆虫咬坏的种子不能萌发。
2、储存时间过长不能萌发。
3、正在休眠的种子不能萌发。
4、发芽率的公式:
三、种子萌发的过程
1、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
2、胚根发育成根。
3、胚轴伸长。
4、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第二节 植株的生长
一、幼根的生长
1、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2、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二、芽发育成枝条
三、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
1、肥料的作用主要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无机盐。无机盐主要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2、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
3、绿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第三节 开花和结果
一、花是由花芽发育成的,开花和结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二、花的结构。
1、一般的一朵花是由花托、萼片、花瓣、雌蕊、雄蕊等组成。
2、柱头、花柱、子房组成雌蕊。
3、花药、花丝组成雄蕊。
4、桃花的基本结构见第九页图。
三、传粉和受精
1、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
2、受精过程:花粉管穿过花柱子房到达胚珠,花粉里的精子和胚珠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3、受精过程如下图。
四、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1、花瓣、雄蕊、柱头、花柱凋谢
2、子房发育果实。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
3、人工辅助授粉。完成受精过程。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第一节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一、植物的生活为什么需要水
1、植物体内水分充足时,叶片舒展,有利于光合作用。
2、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体吸收,并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
二、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第二节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一、根适于吸水的特点
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因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
二、水分的运输途径
1、水分沿茎、叶、根内的导管运输到植株各处的。
2、叶片制造的有机物沿筛管运输到其他器官。
3、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形成层使茎长得粗壮。
第三节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一、蒸腾作用使水分大量散失
1、叶片的结构。
2、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3、气孔的结构:由一对半月形的细胞——保护细胞围成的空腔。
4、气孔既能张开,又能闭合。
5、蒸腾作用的意义:带动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向上运输,给叶片源源不断地输送原料。
二、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1、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2、一片森林就是一座绿色水库,我们应当保护森林。
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第一节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一、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是淀粉等糖类。
光
二、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叶绿体
三、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水 氧气+有机物
四、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还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
五、叶片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
第二节 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一、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
二、有机物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呼吸作用: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
三、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一、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二、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
三、光合作用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都以气体的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
四、光合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进行光合作用。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净化空气。
第六章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一、我们主要的植被类型
1、植被的定义:一个地区生长的所有植物叫做这个地区的植被。
2、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等。
二、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1、人均森林面积少。
2、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不够合理。
3、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我国是土地沙漠化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
三、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1、1984年和1985年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2、每年3月12日定为全国的“植树节”。
3、绿化祖国,从我做起。
单元小结
1、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包括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四大类群。
2、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衰老和死亡。
3、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水和无机盐都是由根吸收的,通过导管运送到各个器官。
4、绿色植物通过吸收水分和蒸腾作用影响生物圈的水循环。
5、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使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用于各种生命活动。
6、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这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初一生物必背知识点
初一生物必背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现象。
(①遗传现象: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②变异现象: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但病毒作为一种生物,具有生物的共同特征。)
注意:珊瑚和珊瑚礁不是生物,珊瑚虫是生物!
二、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1、生物的分类(1)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
注意:细菌、蘑菇、金针菇、灵芝等微生物属于其他生物。
(2)按照生活环境不同,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3)按照用途不同,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是生物圈。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3、生态因素包括:①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空气、土壤、水分、温度等。
②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捕食(最常见)、竞争、合作、寄生、共生。
4、探究实验步骤:①提出问题 ②作出假设③制订计划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⑥表达和交流
5、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6、对照实验的原则:
单一变量原则、重复实验原则、对照原则、取材多样原则、等量原则。
7、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环境影响生物)
例子:沙漠中的骆驼刺对干旱缺水环境的适应;海豹对寒冷环境的适应;仙人掌对干旱缺水环境的适应;旗形树对大风环境的适应。
②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发生改变)。
例子: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大树底下好乘凉);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蚯蚓松土;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二、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①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②生物部分:包括:绿色植物——生产者(能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
动物——消费者(不能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只能吃现成的动物和植物);
细菌、真菌—分解者(能把动植物的遗体和粪便等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
3、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4、食物链的书写原则:①食物链始于生产者,②箭头指向捕食者,代表物质和能量流动方向,③食物链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5、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构成了食物网。
6、三少一多:随着食物链的增加,物质、能量、生物的数量在减少,有毒物质增加。
7、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8、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生态系统就越稳定。
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150米以内的水层)和岩石圈的表面。
2、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3、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
4、湿地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
5、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学初一的重点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二、调查的一般方法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三、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5、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6、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7、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8、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9、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10、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1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12、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13、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注意DDT的例子 (富集)课本26页。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一、 显微镜的结构镜座:稳定镜身;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镜臂:握镜的部位;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二、显微镜的使用1、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2、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3、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三、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1、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 P42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支持、保护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液泡:细胞液3、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即: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4、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5、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四、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五、细胞中的物质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六、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七、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二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二者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初一学生如何学好生物
生物学科是重要的基础学科,也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如何学好生物学科呢?当堂消化是学好生物的重要途径。而要提高课堂效率,学生首先要找到学习方法。下面我为各位初一学生介绍一些生物学科的学习方法。
一、初一生物课前预习的方法
课前预习是上课的基础和准备,有利于学生主动学好课程和自学能力的提高,特别是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提高,课前预习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阅读教材,理解教材的含义,对重点内容、名词概念要画出来,进行比较、分析。例如:《细胞的结构》中,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虽然字面比较接近,但各指不同的结构,各自作用不同,应通过预习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二、如何提高初一学生生物课听课效率
初一学生听课时精力一定要集中,跟上老师的思路,特别要注意老师的语气和所强调的关键内容;认真记笔记,笔记要记重点、要点。如果生物课听课与记笔记发生矛盾,应该先以听懂为目的,可以暂时不记,课后再回忆、补充、整理;上课要动脑筋、想问题,特别是老师提问,要积极思考,举手回答。
三、初一生物学习方法
1、先记忆,后理解,掌握基本知识要点与学习其它理科一样,生物学的知识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生物学的理论知识与自然、生产、生活都有较密切的关系,在生物学学习中,初一学生要注意联系这些实际。
什么是生物学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第一章、认识生命
1、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通过进行光合作用,动物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获取营养物质);
(2)生物能进行呼吸(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植物落叶,动物和人出汗、呼吸和排尿);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2、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细菌、真菌和病毒;按照生活环境可以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1、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共有一个家,这就是生物圈。它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向上10千米,向下10千米。这个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2、生物圈中的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非生物因素,如光、温度、水、空气等,另一类是生物因素。
初一生物的七大特征是什么
初一生物的七大特征如下: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体需要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命活动,如植物需要阳光、水和二氧化碳等,而动物则需要食物来提供能量和营养物质。
2、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体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这个过程被称为呼吸。呼吸是生物体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体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废物,如人体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这些废物需要排出体外以维持身体内环境稳态。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生物体可以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并做出反应,如植物的叶子会在光照充足的时候进行光合作用,动物则会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行为。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体会通过生长和繁殖来传递遗传信息,保持物种的延续。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体的遗传信息会通过基因传递给后代,同时基因也会发生突变,导致生物体的特征发生变化。
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病毒是一种特殊的生物体,它们没有细胞结构,需要寄生在其他细胞中才能生存和繁殖。
生物的重要性:
1、维持生命和推动进化:生物是地球上唯一一个能自我复制、不断进化的物质存在。通过自然选择,生物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维持着生命的延续。同时,生物也是地球上所有物种的载体,为地球的生态系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2、参与并推动地球的生态平衡:生物在地球的生态平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例如,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为动物和其他生物提供了生存必需的气体。同时,植物还是地球上食物链的基础,为各种动物提供食物来源。动物则通过分解有机物,帮助维持地球的物质循环。
3、参与并推动地球的物质循环:生物通过参与地球的物质循环,帮助维持地球的物质平衡。例如,植物通过吸收二氧化碳、氮等元素,将其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动物则通过食物链和分解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再次参与地球的物质循环。
4、促进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生物不仅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重要影响,还对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例如,生物为人类提供了食物、药物、木材等资源,同时也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此外,生物还启发了人类对自然和生命的思考,推动了人类文化的进步和发展。
更多文章:
都市职场小说(求介绍一些经商类的都市小说,越经典越好啊,多女主的最好啦,呵呵)
2024年3月3日 09:00
美好生活劳动创造,稻田英雄哀隆平的读后感怎么写?哀隆平股票代码多少
2024年3月24日 07:00
这句话让我( ) 作文600字?这句话让我什么的作文 那句话让我不言放弃作文范文
2024年5月31日 1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