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成虎文言文(文言文三人成虎怎么解释啊)
本文目录
文言文三人成虎怎么解释啊
文言文《三人成虎》翻译如下所示:
战国时代,庞恭陪伴魏国太子到邯郸做人质。在临行前,庞恭对魏王说: “要是现在有个人跑来说,热闹的街上出现了一只老虎,大王您相不相信?” “不信!”魏王立刻答道。 “如果同时有两个人跑来,热闹的街上有一只大老虎,您相信吗?”庞恭又问。 “我会怀疑。”
魏王回答道。 “那么要是三个人异口同声的说街上有只老虎时,您会相信吗?”庞恭接着问 魏王想了一会儿回答: “我会相信。” 于是庞恭就劝诫魏王: “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可是经过三个人一说,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现在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比这里的街市远了许多,议论我的人又不止三个。希望大王明察此事。”
魏王道:“一切我自己知道。”可是,庞恭走前就有人毁谤他。庞恭陪太子回国,魏王果然没有再召见他了。
原文:
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二》
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庞恭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矣。”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注:“庞恭”一作“庞葱”)
寓意:
谎言重复千遍,就会被当作真理。大街上根本没有老虎,这是确凿无疑的,就因为人们都这么说,才变成了真有其事。成语寓言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既不要信谣,更不能传谣,要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社会议论中认真分析,谨慎思考,要时刻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只有这样,才能少犯错误,甚至不犯错误
三人为虎文言文
1. 文言文三人成虎全文翻译
原文:
庞恭(1)与太子将质(2)于邯郸(3),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4)有虎,王信之(5)乎?” 曰:“不信。”“二人言市有虎,王信(6)之乎?”曰:“寡人疑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恭曰:“夫(7)市之无虎也(8),明矣,然耳(9)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10)魏也远于市,议臣者(11)过于三人矣,愿(12)王察(13)之。”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战国策·魏策二》
译文:
魏国大臣庞恭,将要陪魏太子到赵国去做人灶或消质,临行前对魏王说团罩:"现在有一个人来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
魏王说:"我不相信。"
庞恭说:"有两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这种说法吗?"
魏王说:"我开始质疑。”
庞恭又说:"三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这种说法吗?" 魏王答道:"我相信了。" 庞恭就说:"集市上不可能有老虎,可是有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变成真的有老虎了。现在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的距离比距离这里的街市远了许多,而议论我的人也一定超过三个人。希望大王能考察识别那些人的话。"
魏王说:“我自己知道。”
庞恭就走了,之后诋毁他的话就来了。后来太子结束了人质的身份,庞恭果然没有见到魏王。
2. ”三人成虎”文言文+译文都是什么
【原文】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王曰:“否。”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 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 寡人信之矣。”
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今邯郸去大粱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
愿王察之。” 王曰:“寡人自为知。”
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 果不得见。
【译文】 庞葱要陪太子到赵国去做人质,庞葱对魏王说:“现在, 如果有一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您相信吗”魏王说:“不相信。” 庞葱说:“如果是两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说: “那我就要疑惑了。”
庞葱又说:“如果三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 大王相信吗?”魏王说:“我相信了。”庞葱说:“ 街市上不会有老虎那是很清楚的,但是三个人说有老虎, 就像真有老虎了。
如今赵国离大梁,比我们到街市远得多, 而议论我的人超过了三个。希望您能明察秋毫。”
魏王说:“ 我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庞葱告辞而去, 魏王当时说自己会辨别是非,但后来果然相信了小人的谗言。
后来太子结束了人质的生活,庞葱果真不能再见魏王了。
3. 三人成虎文言文
原发布者:度米文库
文言文三人成虎答案【篇一:文言文三人成虎答案】庞葱①与太子质②于邯郸③,谓魏王曰:今有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④也远于市,而议隐知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选自《战国策魏策》)〔注释〕①庞葱:人名,战国时魏国的大臣。②质:做人质。③邯郸:地名,赵国的首都。④大梁:地名,魏国的首都。8.用/划分下列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划两处。(2分)夫市之无虎明矣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①谓魏王曰②愿王察之③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④而谗言先至10.下列句中的加点的于字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中于意思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b.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c.所欲有甚于生者d.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11.翻译划线的句子。(4分)①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②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12.成语三人成虎就源自本篇,请根据文章的内容,谈谈你对这个成语的理解。(2分)【篇二:文言文三人成虎答案】三人成虎阅读答案语文阅读是语文学习的一大板块。无论在考试还是在平日的积累中都非常重要,在升学考试中也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为快速提高同学们的阅读能力,我给大家整理了三人成虎阅读答案,希
4. 三人成虎文言文答案
]【原 文】
庞恭与太子质(1)于邯郸(2),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3)有虎,王信之(4)乎?”曰:“不信。”“二人言市有虎,王信(5)之乎?”王曰:“寡人疑之。”“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庞恭曰:“夫(7)市之无虎也明(8)矣,然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9)魏也远于市,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11)之。”
庞恭从邯郸反,竟不得见(17)。
【注 释】
1. 质:人质,这里用作动词,谓将人在为抵押品,这是战国时代国与国之间的外交惯例。
2. 邯郸:赵国的都城,在今直隶省邯郸县西南十里。
3. 市:墟集,后世衍申为城市。
4. 之:代词,指市上有虎这件事。
5.信:相信。
6. 寡人:古代国君的自称。
7. 夫:语气词,用于句首,表示下文要发表议论,现代汉语没有与此相应的词语。
8. 明:明摆的,明明白白的。
9. 去:距离。
10. 大梁:魏国国都,在今河南省开封市。
11. 察:详审,辨别是非,明察。
12. 自为知:自己会了解,犹言不会轻信人言。
13. 辞行:远行前向别人告别。
14. 谗言:中伤别人的话。
15. 罢质:罢是停止,谓充当人质的期限结束。
16. 果:果真.
17.见:作使动动词解,谓庞结果得不到魏王召见。
【译 文】
庞恭要陪太子到赵国去做人质,庞恭对魏王说:“有一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您相信吗”魏王说:“难以相信。”庞恭说:“有两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您相信吗?”魏王说:“我有些怀疑了。”庞恭又说:“有三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您相信吗?”魏王说:“我相信了。”庞恭说:“街市上明摆着没有老虎,但是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像真有老虎了。如今赵国到大梁的距离,比我们到街市远得多,而议论我的人早就超过了三个。希望您能明察秋毫。”魏王说:“我自己知道的。”
于是庞恭告辞而去,魏王当时说自己会辨别是非,但后来果然相信了小人的谗言。后来太子结束了人质的生活,庞恭果真不能再见魏王了。 自己看着做叭~
5. 三人成虎(古文翻译)
战国时代,互相攻伐,为了使大家真正能遵守信约,国与国之间通常都将太子交给对方
作为人质。“战国策”:“魏策”有这样一段记载:
魏国大臣庞葱,将要陪魏太子到赵国去作人质,临行前对魏王说:
“现在有个一人来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吗?”
魏王道:“我不相信。”
庞葱说:“如果有第二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吗?”
魏王道:“我有些将信将疑了。”
庞葱又说:“如果有第三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
魏王道:“我比换嵯嘈拧!?
庞葱就说:“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可是经过三个人一说,好像真的有
了老虎了。现在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比这里的街市远了许多,议论我的人又不止
三个。希望大王明察才好。”
魏王道:“一切我自己知道。”
庞葱陪太子回国,魏王果然没有再召见也了。
市是人口集中的地方,当然不会有老虎。说市上有虎,显然是造谣、欺骗,但许多人这
样说了,如果不是从事物真相上看问题,也往往会信以为真的。
这故事本来是讽刺魏惠王无知的,但后世人引伸这故事成为“三人成虎”这句成语,乃
是借来比喻有时谣言可以掩盖真相的意思。例如:判断一件事情的真伪,必须经过细心考察
和思考,不能道听途说。否则“三人成虎”,有时会误把谣言当成真实的。
参考资料:/child/fable/cygs/031
6. 三人成虎的原文和全文翻译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粱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
愿王察之。” 王曰:“寡人自为知。”
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译文】庞葱要陪太子到赵国去做人质,庞恭对魏王说:“现在,如果有一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您相信吗”“魏王说:“不相信。”庞恭说:“如果是两个人说呢?”魏王说:“那我就要疑惑了。”
庞恭又说:“如果增加到三个人呢,大王相信吗?”魏王说:“我相信了。”庞恭说:“街市上不会有老虎那是很清楚的,但是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像真有老虎了。
如今赵国离大梁,比我们到街市远得多,而议论我的人超过了三个。希望您能明察秋毫。”
魏王说:“我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庞恭告辞而去,而议论他的话很快传到魏王那里。
后来太子结束了人质的生活,庞恭果真不能再见魏王了。 注释庞葱 与太子质(1)于邯郸(2)。
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3)有虎,王信之(4)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5)疑之矣。”
“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 曰:“夫(6)市之无虎明(7)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今邯郸去(8)大梁(9)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10)之也!”王曰:“寡人自为知(11)。”于是辞行(12),而谗言(13)先至。
后太子罢质(14),果不得见(15)。 1. 质:人质,这里用作动词,谓将人在为抵押品,这是战国时代国与国之间的外交惯例。
2. 邯郸:赵国的都城,在今直隶省邯郸县西南十里。 3. 市:墟集,后世衍申为城市。
4. 之:代词,指市上有虎这件事。 5. 寡人:古代国君的自称。
6. 夫:语气词,用于句首,表示下文要发表议论,现代汉语没有与此相应的词语。 7. 明:明摆 的,明明白白的。
8. 去:距离。 9. 大梁:魏国国都,在今河南省开封市。
10. 察:详审,辨别是非,明察。 11. 自为知:自己会了解,犹言不会轻信人言。
12. 辞行:远行前向别人告别。 13. 谗言:中伤别人的话。
14. 罢质:罢是停止,谓充当人质的期限结束。 15. 见:作使动动词解,谓庞 结果得不到魏王召见。
16.议:诽谤。
7. 三人成虎文言文古事,
三人成虎文言文故事:魏国大臣庞恭,将要陪魏太子到赵国去做人质,临行前对魏王说:"现在有一个人来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 魏王说:"我不相信。" 庞恭说:"有两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这种说法吗?" 魏王说:"我开始质疑。” 庞恭又说:"三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这种说法吗?" 魏王答道:"我相信了。" 庞恭就说:"集市上不可能有老虎,可是有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变成真的有老虎了。现在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的距离比距离这里的街市远了许多,而议论我的人也一定超过三个人。希望大王能考察识别那些人的话。" 魏王说:“我自己知道。” 庞恭就走了,之后诋毁他的话就来了。后来太子结束了人质的身份,庞恭果然没有见到魏王。
你好!上面是: 三人成虎文言文故事!帮到你,请点击右下角采纳,谢谢!!
8. 三人成虎的文言文翻译
你好,解析如下: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粱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
愿王察之。” 王曰:“寡人自为知。”
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译文】庞葱要陪太子到赵国去做人质,庞恭对魏王说:“现在,如果有一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您相信吗”“魏王说:“不相信。”庞恭说:“如果是两个人说呢?”魏王说:“那我就要疑惑了。”
庞恭又说:“如果增加到三个人呢,大王相信吗?”魏王说:“我相信了。”庞恭说:“街市上不会有老虎那是很清楚的,但是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像真有老虎了。
如今赵国离大梁,比我们到街市远得多,而议论我的人超过了三个。希望您能明察秋毫。”
魏王说:“我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庞恭告辞而去,而议论他的话很快传到魏王那里。
后来太子结束了人质的生活,庞恭果真不能再见魏王了。 注释庞葱 与太子质(1)于邯郸(2)。
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3)有虎,王信之(4)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5)疑之矣。”
“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 曰:“夫(6)市之无虎明(7)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今邯郸去(8)大梁(9)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10)之也!”王曰:“寡人自为知(11)。”于是辞行(12),而谗言(13)先至。
后太子罢质(14),果不得见(15)。 1. 质:人质,这里用作动词,谓将人在为抵押品,这是战国时代国与国之间的外交惯例。
2. 邯郸:赵国的都城,在今直隶省邯郸县西南十里。 3. 市:墟集,后世衍申为城市。
4. 之:代词,指市上有虎这件事。 5. 寡人:古代国君的自称。
6. 夫:语气词,用于句首,表示下文要发表议论,现代汉语没有与此相应的词语。 7. 明:明摆 的,明明白白的。
8. 去:距离。 9. 大梁:魏国国都,在今河南省开封市。
10. 察:详审,辨别是非,明察。 11. 自为知:自己会了解,犹言不会轻信人言。
12. 辞行:远行前向别人告别。 13. 谗言:中伤别人的话。
14. 罢质:罢是停止,谓充当人质的期限结束。 15. 见:作使动动词解,谓庞 结果得不到魏王召见。
16.议:诽谤。希望对你有帮助!给个好评吧,谢谢你了。
9. 古文《三人成虎》的译文是什么
【原文】 秦武王谓甘茂曰:“寡人欲车通三川,以窥周室,而寡人死不朽乎?”甘茂对曰:“请之魏,约伐韩。”
王令向寿辅行。 甘茂至魏,谓向寿曰:“子归告王曰:‘魏听臣矣,然愿王勿攻也。
’事成,尽以为子功。”向寿归以告王,王迎甘茂于息壤。
甘茂至,王问其故。对曰:“宜阳,大县也,上党、南阳积之久矣,名为县,其实郡也。
今王倍数险,行千里而攻之,难矣。臣闻张仪西并巴蜀之地,北取西河之外,南取上庸,天下不以为多张仪而贤先王。
魏文侯令乐羊将,攻中山,三年而拔之,乐羊反而语功,文侯示之谤书一箧,乐羊再拜稽首曰:‘此非臣之功,主君之力也。’今臣羁旅之臣也,樗里疾、公孙衍二人者,挟韩而议,王必听之,是王欺魏,而臣受公仲侈之怨也。
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
’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
’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
’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
今臣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王曰:“寡人不听也,请与子盟。”
于是与之盟于息壤。 果攻宜阳,五月而不能拔也。
樗里疾、公孙衍二人在,争之王,王将听之,召甘茂而告之。甘茂对曰:“息壤在彼。”
王曰:“有之。”因悉起兵,复使甘茂攻之,遂拔宜阳。
【译文】 秦王对甘茂说:“我想出兵向东进攻三川(韩国一地名),取周室而代之,你如果能为我实现这一夙愿,我将至死不忘。”甘茂说:“我要求去魏国与他们相约,共同攻打韩国。”
于是,武王派亲信向寿做甘茂的副使出使魏国。 甘茂来到魏国,对向寿说:“您回去告诉武王说:‘魏王已同意我的约定。
但希望大王不要进攻韩国。’当大事成功之后,一切功劳归于您。”
向寿回到秦国,把这话告诉了武王,武王便到息壤这个地方迎接甘茂。 甘茂到了息壤,武王问他其中的原因?甘茂回答说:“要进兵三川,必须先攻下宜阳,宜阳是韩国的大县,是上党和南阳两部间的贸易要道,长期以来,在宜阳积聚了两地的人力和财物,它名义是县,实际上相当一个郡。
现在大王的军队要经过重重险阻,跋涉千里去攻打宜阳,实在太难了啊! 我听说,张仪西并巴、蜀,北取河西,南占上庸,诸侯并不因此就赞扬张仪的能耐,却称颂先王(秦惠王)的贤明。魏文侯派乐羊为将,进攻中山,三年就灭掉了中山。
乐羊返回魏国,称道自己的战功。魏文侯拿出整整一箱群臣诽谤乐羊的意见书给他看,乐羊赶紧接受了文侯的批评,心悦诚服地说:‘这不是我的功劳,完全是主君的功劳啊!’我现在只不过是寄居在秦国的人,而秦国权臣樗里疾、公孙衍倚仗和韩国的关系,将来如果在攻打宜阳时对我进行非议,从中作梗,大王必会听从。
如果这样,大王就欺骗了盟国魏国,而我又会白白招致韩国相国公仲侈的怨恨。 从前曾参在费地,费地有个与曾参同姓同名的人杀了人。
有人告诉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人了。’曾参的母亲说:‘我的儿子不会杀人’,她仍然照样织布。
过了一会儿,一个人跑来说:‘曾参杀人了。’曾参的母亲仍然织布。
又过了一会,又有人来说:‘曾参杀人了。’曾参的母亲便惊恐万状,扔掉梭子,翻过垣墙,逃跑了。
就连曾参这样贤德的人,他的母亲都对他产生了疑惑和不信任。现在我不如曾参贤能,大王相信我又不如曾参的母亲相信曾参,非议我的将不止三人,我担心大王恐怕会因为我的原因而扔掉梭子啊!”武王坚定地说:“我不听信别人的议论,让我们订立盟约吧!”于是武王和甘茂在息壤订立盟约。
后来甘茂攻打宜阳,5个月还不能攻下,于是樗里疾和公孙衍二人在武王面前进甘茂的谗言,武王几乎都要听信了,因而召回甘茂。甘茂到后对武王说:“息壤就在那里!”武王不得不说:“确实有这回事”。
这时武王才又坚定信心,动用了全部兵力,继续让甘茂指挥作战,最后终于攻克了宜阳。 【评析】 所谓“三人成虎,众口铄金”,人类实际上只处在一个由各种传播媒介构成的传播世界中,真实的世界到底是什么,人类无法本质性地确知,人类只能靠各种传播手段和工具来了解事实。
所以人的语言和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介组成的传播世界对我们了解事实真相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正象《鬼谷子》一书中所说的:“古人有言曰:‘口可以食,不可以言’。
言者,有讳忌也。众口铄金,言有曲故也。”
语言改变、左右和颠覆着我们对人对物的看法,语言真是太危险了,足以颠倒黑白、杀人如麻。古代有识之士看透了语言的这种致命杀伤力,所以费尽心机,施出了众多对付谗言、谎言的谋略。
语言世界与真实世界是不同的,语言并不能指称真实。语言只是达到真实世界的手段。
禅宗有言:“以手指月,指并非月”,手指头只是认识月亮的手段而非月亮,而人的语言和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介当然也不是事实本身。但在一个信息不畅、媒介有限的世界里,媒介就垄断性地决定了事实真相。
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求我们扩大信息源、主动掌握传播方式,。
三人成虎的原文和全文翻译
《原文》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态配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粱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 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译文】庞葱要陪太子到赵国去做人质,庞恭对魏王说:“现在,如果有一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您相信吗”“魏王说:“不相信。”庞恭说:“如果是两个人说呢?”魏王说:“那我就要疑惑了。”庞恭又说:“如果增加帆野指到脊链三个人呢,大王相信吗?”魏王说:“我相信了。”庞恭说:“街市上不会有老虎那是很清楚的,但是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像真有老虎了。如今赵国离大梁,比我们到街市远得多,而议论我的人超过了三个。希望您能明察秋毫。”魏王说:“我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庞恭告辞而去,而议论他的话很快传到魏王那里。后来太子结束了人质的生活,庞恭果真不能再见魏王了。 注释庞葱 与太子质(1)于邯郸(2)。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3)有虎,王信之(4)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5)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 曰:“夫(6)市之无虎明(7)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8)大梁(9)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10)之也!”王曰:“寡人自为知(11)。”于是辞行(12),而谗言(13)先至。 后太子罢质(14),果不得见(15)。 1. 质:人质,这里用作动词,谓将人在为抵押品,这是战国时代国与国之间的外交惯例。 2. 邯郸:赵国的都城,在今直隶省邯郸县西南十里。 3. 市:墟集,后世衍申为城市。 4. 之:代词,指市上有虎这件事。 5. 寡人:古代国君的自称。 6. 夫:语气词,用于句首,表示下文要发表议论,现代汉语没有与此相应的词语。 7. 明:明摆 的,明明白白的。 8. 去:距离。 9. 大梁:魏国国都,在今河南省开封市。 10. 察:详审,辨别是非,明察。 11. 自为知:自己会了解,犹言不会轻信人言。 12. 辞行:远行前向别人告别。 13. 谗言:中伤别人的话。 14. 罢质:罢是停止,谓充当人质的期限结束。 15. 见:作使动动词解,谓庞 结果得不到魏王召见。 16.议:诽谤。
3人成虎文言文
1. 三人成虎文言文翻译 原文
《三人成虎》原文: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粱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矣。” 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翻译:
庞恭要陪太子到赵国去做人质,庞恭对魏王说:“现在,如果有一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您相信吗”“魏王说:“不相信。”庞恭说:“如果是两个人说呢?”魏王说:“那我就要疑惑了。”庞恭又说:“如果增加到三个人呢,大王相信吗?”魏蠢磨王说:“我相信了。”庞恭说:“街市上不会有老虎那是很清楚的,但是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像真有老虎了。如今赵国离大梁,比我们到街市远得多,而议论我的人超过了三个。希望您能明察秋毫。”魏王说:“我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庞恭告辞而去,而议论他的话很快传到魏王那里。后来太子结束了人质的生活,庞恭果真不能再见魏王了。
2. 三人成虎的文言文翻译
你好,解析如下: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粱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 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译文】
庞葱要陪太子到赵国去做人质,庞恭对魏王说:“现在,如果有一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您相信吗”“魏王说:“不相信。”庞恭说:“如果是两个人说呢?”魏王说:“那我就要疑惑了。”庞恭又说:“如果增加到三个人呢,大王相信吗?”魏王说:“我相信了。”庞恭说:“街市上不会有老虎那是很清楚的,但是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像真有老虎了。如今赵国离大梁,比我们到街市远得多,而议论我的人超过了三个。希望您能明察秋毫。”魏王说:“我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庞恭告辞而去,而议论他的话很快传到魏王那里。后来太子结束了人质的生活,庞恭果真不能再见魏王了。
注释
庞葱 与太子质(1)于邯郸(2)。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3)有虎,王信之(4)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5)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 曰:
“夫(6)市之无虎明(7)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8)大梁(9)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10)之也!”王曰:“寡人自为知(11)。”于是辞行(12),而谗言(13)先至。
后太子罢质(14),果不得见(15)。
1. 质:人质,这里用作动词,谓将人在为抵押品,这是战国时代国与带拍斗国之间的外交惯例。
2. 邯郸:赵国的都城,在今直隶省邯郸县西南十里。
3. 市:墟集,后世衍申为城市。
4. 之:代词,指市上有虎这件事。
5. 寡人:古代国君的自称。
6. 夫:语气词,用于句首,表示下文要发表议论,现代汉语没有与此相应的词语。
7. 明:明摆 的,明明白白的。
8. 去:距离。
9. 大梁:魏国国都,在今河南省开封市。
10. 察:详审,辨别是非,明察。
11. 自为知:自己会了解,犹言不会轻信人言。
12. 辞行:远行前向别人告别。
13. 谗言:中伤别人的话。
14. 罢质:罢是停止,谓充当人质的期限结束。
15. 见:作使动动词解,谓庞 结果得不到魏王召见。
16.议:诽谤。
希望对你有帮助!给个好评吧,谢谢你贺告了!
3. 文言文三人成虎全文翻译
原文:
庞恭(1)与太子将质(2)于邯郸(3),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4)有虎,王信之(5)乎?” 曰:“不信。”“二人言市有虎,王信(6)之乎?”曰:“寡人疑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恭曰:“夫(7)市之无虎也(8),明矣,然耳(9)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10)魏也远于市,议臣者(11)过于三人矣,愿(12)王察(13)之。”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战国策·魏策二》
译文:
魏国大臣庞恭,将要陪魏太子到赵国去做人质,临行前对魏王说:"现在有一个人来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
魏王说:"我不相信。"
庞恭说:"有两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这种说法吗?"
魏王说:"我开始质疑。”
庞恭又说:"三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这种说法吗?" 魏王答道:"我相信了。" 庞恭就说:"集市上不可能有老虎,可是有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变成真的有老虎了。现在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的距离比距离这里的街市远了许多,而议论我的人也一定超过三个人。希望大王能考察识别那些人的话。"
魏王说:“我自己知道。”
庞恭就走了,之后诋毁他的话就来了。后来太子结束了人质的身份,庞恭果然没有见到魏王。
4. 三人成虎文言文
【原 文】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粱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 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译 文】
庞葱要陪太子到赵国去做人质,庞葱对魏王说:“现在,
如果有一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您相信吗”魏王说:“不相信。”庞葱说:“如果是两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说:“那我就要疑惑了。”庞葱又说:“如果三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说:“我相信了。”庞葱说:“街市上不会有老虎那是很清楚的,但是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像真有老虎了。如今赵国离大梁,比我们到街市远得多,而议论我的人超过了三个。希望您能明察秋毫。”魏王说:“我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庞葱告辞而去,魏王当时说自己会辨别是非,但后来果然相信了小人的谗言。后来太子结束了人质的生活,庞葱果真不能再见魏王了。
/wenda/thread?tid=6cd1d9ba3ec6d12c
战国时代,互相攻伐,为了使大家真正能遵守信约,国与国之间通常都将太子交给对方作为人质。“战国策”:“魏策”有这样一段记载:
魏国大臣庞葱,将要陪魏太子到赵国去作人质,临行前对魏王说:
“现在有个一人来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吗?”
魏王道:“我不相信。”
庞葱说:“如果有第二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吗?”
魏王道:“我有些将信将疑了。”
庞葱又说:“如果有第三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
魏王道:“我当然会相信。”
庞葱就说:“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可是经过三个人一说,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现在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比这里的街市远了许多,议论我的人又不止三个。希望大王明察才好。”
魏王道:“一切我自己知道。”
庞葱陪太子回国,魏王果然没有再召见也了。
市是人口集中的地方,当然不会有老虎。说市上有虎,显然是造谣、欺骗,但许多人这样说了,如果不是从事物真相上看问题,也往往会信以为真的。
这故事本来是讽刺魏惠王无知的,但后世人引伸这故事成为“三人成虎”这句成语,乃是借来比喻有时谣言可以掩盖真相的意思。例如:判断一件事情的真伪,必须经过细心考察和思考,不能道听途说。否则“三人成虎”,有时会误把谣言当成真实的。
5. 三人成虎(古文翻译)
战国时代,互相攻伐,为了使大家真正能遵守信约,国与国之间通常都将太子交给对方
作为人质。“战国策”:“魏策”有这样一段记载:
魏国大臣庞葱,将要陪魏太子到赵国去作人质,临行前对魏王说:
“现在有个一人来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吗?”
魏王道:“我不相信。”
庞葱说:“如果有第二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吗?”
魏王道:“我有些将信将疑了。”
庞葱又说:“如果有第三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
魏王道:“我比换嵯嘈拧!?
庞葱就说:“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可是经过三个人一说,好像真的有
了老虎了。现在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比这里的街市远了许多,议论我的人又不止
三个。希望大王明察才好。”
魏王道:“一切我自己知道。”
庞葱陪太子回国,魏王果然没有再召见也了。
市是人口集中的地方,当然不会有老虎。说市上有虎,显然是造谣、欺骗,但许多人这
样说了,如果不是从事物真相上看问题,也往往会信以为真的。
这故事本来是讽刺魏惠王无知的,但后世人引伸这故事成为“三人成虎”这句成语,乃
是借来比喻有时谣言可以掩盖真相的意思。例如:判断一件事情的真伪,必须经过细心考察
和思考,不能道听途说。否则“三人成虎”,有时会误把谣言当成真实的。
三人成虎文言文原文翻译
漫长的学习生涯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文言文吧?文言文注重典故、骈俪对仗、音律工整,包括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相信很多人都在为看懂文言文发愁,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三人成虎文言文原文翻译,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人成虎
【出 处】 《战国策·魏策二》《韩非子·内储说左上》
【比喻义】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
【释 义】三个人都说街市上有老虎,别人便以为真有老虎。比喻谣言一再反复,就会使人信以为真。
原文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粱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矣。” 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翻译:
庞恭要陪太子到赵国去做人质,庞恭对魏王说:“现在,如果有一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您相信吗”“魏王说:“不相信。”庞恭说:“如果是两个人说呢?”魏王说:“那我就要疑惑了。”庞恭又说:“如果增加到三个人呢,大王相信吗?”魏王说:“我相信了。”庞恭说:“街市上不会有老虎那是很清楚的,但是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像真有老虎了。如今赵国离大梁,比我们到街市远得多,而议论我的人超过了三个。希望您能明察秋毫。”魏王说:“我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庞恭告辞而去,而议论他的话很快传到魏王那里。后来太子结束了人质的’生活,庞恭果真不能再见魏王了。
道理:
(1)三人成虎,讲的是一位大臣举例提醒魏王嫌罩吵,应明察秋毫,勿听信流言,但最终魏王还是听信谗言,远离了忠臣。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对人对事不能轻信多数人说的,而要多方面进行考察,并以事实为依据作出正确的判断。 做事要善于调查闷竖研究,不要轻信于他人。
(2)《三人成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
典故故事:
战国时代,互相攻伐,为了使大家真正能遵守信约,国与国之间通常都将太子交给对方作为人质。"战国策":"魏策"有这样一段记载: 魏国大臣庞恭,将要陪魏太子到赵国去作人质,临行前对魏王说: "现在有一个人来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 魏王道:"我不相信。" 庞恭说:"如果有第二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 魏王道:"我有些将信将疑了。" 庞恭又说:"如果有第三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 魏王道:"我当然会相信。" 庞恭就说:"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可是经过三个人一说,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现在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比这里的街市远了许多,议论我的人又不止三个。希望大王明察才好。" 魏王道:"一切芹侍我自己知道。" 庞恭陪太子回国,魏王果然没有再召见他了。 街市是人口集中的地方,当然不会有老虎。说街市上有虎,显然是造谣、欺骗,但许多人这样说了,如果不是从事物真相上看问题,也往往会信以为真的。 这故事本来是讽刺魏惠王无知的,但后世人引申这故事成为"三人成虎"这句成语,乃是借来比喻有时谣言可以掩盖真相的意思。例如:判断一件事情的真伪,必须经过细心考察和思考,不能道听途说。否则"三人成虎",有时会误把谣言当成真实的。(出处)汉·刘向《战国策·魏策二》
文言文三人成虎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三人成虎的原文内容
1、《三人成虎》 【作者】刘向【朝代】汉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嫌世扒之。’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2、译文: 庞葱要陪太子到邯郸去做人质,庞葱对魏王说:“现在,如返昌果有一个人说大街上有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说:“不相信。”“如果是两个人说呢?大王相信吗?”魏王说:那我就要疑惑了。”如果增加到三个人呢芹昌,大王相信吗?”魏王说:“我相信了。”庞葱说:“大街上不会有老虎那是很清楚的,但是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像真有老虎了。如今邯郸离大梁,比我们到街市远得多,而毁谤我的人超过了三个。希望您能明察秋毫。魏王说:“我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庞葱告辞而去,而毁谤他的话很快传到魏王那里。后来太子结束了人质的生活,庞葱果真不能再见魏王了。
三人成虎文言文及赏析
1. 三人成虎的文言文阅读
现在邯郸离大梁(魏国都城,今河南开封),比到市场远得多。
原文翻译如下:庞恭跟太子到邯郸去当人质。庞恭对魏王说:“如果有一个人说集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这话吗?”魏王说:“不相信。”
“有两人说集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这话吗?”魏王说:“我怀疑这说法了。”“三个人说集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这话吗?”魏王说:“我相信它了。”
庞恭说:“集市上没有老虎,是清楚的,然而三个人一说而成为有虎了。现在邯郸离大梁,比到市场远得多;而且议论我的人,将超过三个人了,希望大王能够明察他人的议论。”
魏王说:“我自己能够识别的。”于是辞别而去。
而毁谤庞恭的话早就到了。后来太子不再作人质回国,庞恭果真不能再见到魏王。
2. 三人成虎的文言文和现代文解释
战国时代,互相攻伐,为了使大家真正能遵守信约,国与国之间通常都将太子交给对方作为人质。“战国策”:“魏策”有这样一段记载:
魏国大臣庞葱,将要陪魏太子到赵国去作人质,临行前对魏王说:
“现在有个一人来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吗?”
魏王道:“我不相信。”
庞葱说:“如果有第二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吗?”
魏王道:“我有些将信将疑了。”
庞葱又说:“如果有第三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
魏王道:“我当然会相信。”
庞葱就说:“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可是经过三个人一说,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现在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比这里的街市远了许多,议论我的人又不止三个。希望大王明察才好。”
魏王道:“一切我自己知道。”
庞葱陪太子回国,魏王果然没有再召见也了。
市是人口集中的地方,当然不会有老虎。说市上有虎,显然是造谣、欺骗,但许多人这样说了,如果不是从事物真相上看问题,也往往会信以为真的。
这故事本来是讽刺魏惠王无知的,但后世人引伸这故事成为“三人成虎”这句成语,乃是借来比喻有时谣言可以掩盖真相的意思。例如:判断一件事情的真伪,必须经过细心考察和思考,不能道听途说。否则“三人成虎”,有时会误把谣言当成真实的。
3. 三人成虎文言文
原发布者:度米文库
文言文三人成虎答案【篇一:文言文三人成虎答案】庞葱①与太子质②于邯郸③,谓魏王曰:今有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④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选自《战国策魏策》)〔注释〕①庞葱:人名,战国时魏国的大臣。②质:做人质。③邯郸:地名,赵国的首都。④大梁:地名,魏国的首都。8.用/划分下列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划两处。(2分)夫市之无虎明矣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①谓魏王曰②愿王察之③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④而谗言先至10.下列句中的加点的于字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中于意思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b.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c.所欲有甚于生者d.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11.翻译划线的句子。(4分)①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②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12.成语三人成虎就源自本篇,请根据文章的内容,谈谈你对这个成语的理解。(2分)【篇二:文言文三人成虎答案】三人成虎阅读答案语文阅读是语文学习的一大板块。无论在考试还是在平日的积累中都非常重要,在升学考试中也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为快速提高同学们的阅读能力,我给大家整理了三人成虎阅读答案,希
4. 《 》文言文+译文 急
原文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王曰:“否。”
“二人言市中有虎,王信之乎?” 王曰:“寡人疑之矣” “三人言市中有虎,王信之乎?” 王曰:“寡人信之。” 庞葱曰:“夫市之无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今邯郸之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庞功从邯郸反,竟不得见。
译 文 战国时代,魏国的太子被送到赵国的都城邯郸做人质,跟随着一起去的人员中包括了魏国的著名大臣庞恭。 在临行前,庞恭对魏王说: “要是现在有个人跑来说,热闹的街上出现了一只老虎,大王您相不相信?” “当然不相信!”魏王立刻答道。
“如果同时有两个人跑来,热闹的街上有一只大老虎,您相信吗?”庞恭又问。 “会怀疑,但一般不会相信,”魏王回答道。
“那么要是三个人异口同声的说街上有只老虎时,您会相信吗?”庞恭接着问 魏王想了一会儿回答: “我会相信。” 于是庞恭就劝诫魏王: “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可是经过三个人一说,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
现在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比这里的街市远了许多,议论我的人又不止三个。希望大王明察才好。”
魏王道:“一切我自己知道。” 可是,庞恭走后,毁谤他的人太多了,庞恭陪太子回国,魏王果然没有再召见他了。
5. 三人成虎 原文及翻译
1. 质:人质,这里用作动词,谓将人作为抵押品,这是战国时代国与国之间的外交惯例。
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1333264643039 2. 邯郸:赵国的都城,在今直隶省邯郸县西南十里。 3. 市:市集 4. 之:代词,这里指“市有虎”这件事。
5.信:相信。 6. 寡人:古代国君的自称。
7. 夫:语气词,用于句首,表示下文要发表议论,现代汉语没有与此相应的词语。 8. 明:明白,清楚。
9. 去:距离。 10. 大梁:魏国国都,在今河南省开封市。
11. 愿:希望。 12. 察:观察,仔细看。
13.庞恭从邯郸反,竟不得见:庞恭从邯郸回来,终不能见到魏王。意指魏王已听信谗言,不召见庞恭。
14.议臣者:非议我的人。议:议论。
这里是非议,说人坏话。臣:庞恭自称。
15.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庞恭随侍魏太子到赵国都城邯郸去做人质。 16.庞恭:魏国大臣。
质:抵押,这里指作人质。 17.得:能够(得到) 18.见:拜见、谒见。
这里指召见。 19.罢质:结束做人质的任务。
罢:结束 20.谗言:诋毁的话。译 文 庞葱陪伴魏国太子到邯郸做人质。
在临行前,庞葱对魏王说: “要是现在有个人跑来说,热闹的街上出现了一只老虎,大王您相不相信?” “不信!”魏王答道。 “如果有两个人跑来,说热闹的街上有一只老虎,您相信吗?”庞葱又问。
“我会怀疑。”魏王回答道。
“那么要是三个人异口同声的说街上有只老虎时,您会相信吗?”庞葱接着问。 魏王回答道: “我会相信。”
于是庞葱就劝诫魏王: “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可是经过三个人一说,好像真的有了老虎。
现在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比这里的街市远了许多,然而议论我的人又不止三个。希望大王明察此事。”
魏王道:“我自然知道(这个道理)。”于是庞葱就跟魏王告辞,庞葱刚走后就有人毁谤他。
庞葱陪太子回国,魏王果然没有再召见他了。
6. 三人成虎 原文及翻译以及其寓意
原文: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王曰:“否。”
“二人言市中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中有虎,王信之乎?” 王曰:“寡人信之矣。”
庞恭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
愿王察之。”王曰:“寡人自为知。”
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译文:庞葱陪伴魏国太子到邯郸做人质。在临行前,庞葱对魏王说:“要是现在有个人跑来说,热闹的街上出现了一只老虎,大王您相不相信?”“不信!”魏王答道。
“如果有两个人跑来,说热闹的街上有一只老虎,您相信吗?”庞葱又问。“我会怀疑。”
魏王回答道。“那么要是三个人异口同声的说街上有只老虎时,您会相信吗?”庞葱接着问。
魏王回答道: “我会相信。”于是庞葱就劝诫魏王: “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
可是经过三个人一说,好像真的有了老虎。现在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比这里的街市远了许多,然而议论我的人又不止三个。
希望大王明察此事。”魏王道:“我自然知道(这个道理)。”
于是庞葱就跟魏王告辞,庞葱刚走后就有人毁谤他。庞葱陪太子回国,魏王果然没有再召见他了。
注释:1. 质:人质,这里用作动词,谓将人作为抵押品,这是战国时代国与国之间的外交惯例。 2. 邯郸:赵国的都城,在今直隶省邯郸县西南十里。
3. 市:市集 4. 之:代词,这里指“市有虎”这件事。 5.信:相信。
6. 寡人:古代国君的自称。 7. 夫:语气词,用于句首,表示下文要发表议论,现代汉语没有与此相应的词语。
8. 明:明白,清楚。 9. 去:距离。
10. 大梁:魏国国都,在今河南省开封市。 11. 愿:希望。
12. 察:观察,仔细看。 13.庞恭从邯郸反,竟不得见:庞恭从邯郸回来,终不能见到魏王。
意指魏王已听信谗言,不召见庞恭。 14.议臣者:非议我的人。
议:议论。这里是非议,说人坏话。
臣:庞恭自称。 15.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庞恭随侍魏太子到赵国都城邯郸去做人质。
16.庞恭:魏国大臣。质:抵押,这里指作人质。
17.得:能够(得到) 18.见:拜见、谒见。这里指召见。
19.罢质:结束做人质的任务。罢:结束 20.谗言:诋毁的话。
寓意:对人对事不能以为多数人说的就可以轻信,而要多方进行考察、思考,并以事实为依据作出正确的判断。这种现象在实际生活中很普遍,不加辨识,轻信谎言,就会让人犯错误。
7. 三人成虎的原文和全文翻译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粱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
愿王察之。” 王曰:“寡人自为知。”
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译文】庞葱要陪太子到赵国去做人质,庞恭对魏王说:“现在,如果有一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您相信吗”“魏王说:“不相信。”庞恭说:“如果是两个人说呢?”魏王说:“那我就要疑惑了。”
庞恭又说:“如果增加到三个人呢,大王相信吗?”魏王说:“我相信了。”庞恭说:“街市上不会有老虎那是很清楚的,但是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像真有老虎了。
如今赵国离大梁,比我们到街市远得多,而议论我的人超过了三个。希望您能明察秋毫。”
魏王说:“我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庞恭告辞而去,而议论他的话很快传到魏王那里。
后来太子结束了人质的生活,庞恭果真不能再见魏王了。 注释庞葱 与太子质(1)于邯郸(2)。
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3)有虎,王信之(4)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5)疑之矣。”
“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 曰:“夫(6)市之无虎明(7)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今邯郸去(8)大梁(9)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10)之也!”王曰:“寡人自为知(11)。”于是辞行(12),而谗言(13)先至。
后太子罢质(14),果不得见(15)。 1. 质:人质,这里用作动词,谓将人在为抵押品,这是战国时代国与国之间的外交惯例。
2. 邯郸:赵国的都城,在今直隶省邯郸县西南十里。 3. 市:墟集,后世衍申为城市。
4. 之:代词,指市上有虎这件事。 5. 寡人:古代国君的自称。
6. 夫:语气词,用于句首,表示下文要发表议论,现代汉语没有与此相应的词语。 7. 明:明摆 的,明明白白的。
8. 去:距离。 9. 大梁:魏国国都,在今河南省开封市。
10. 察:详审,辨别是非,明察。 11. 自为知:自己会了解,犹言不会轻信人言。
12. 辞行:远行前向别人告别。 13. 谗言:中伤别人的话。
14. 罢质:罢是停止,谓充当人质的期限结束。 15. 见:作使动动词解,谓庞 结果得不到魏王召见。
16.议:诽谤。
8.
战国时期,魏国大臣庞 要陪同太子去赵国邯郸做人质,他担心走后朝廷上的小人会乘机造谣中伤他,所以临走前向魏王进言。
他打了一个比方,问魏王如果有人告诉他墟集处有老虎他信不信,魏王说一个人这样说他不会相信,但两个人也这样说他便会有点怀疑,若是有三个人这样说,他就会相信了。于是庞 立即指出自己将要远离魏国,由邯郸到魏国都城大梁的距离,远过朝廷到墟集的距离,背后诽谤他的小人也不止三个,希望魏王能够明察。
庞 离开魏国之后,魏王当时说自己会辨别是非,但后来果然相信了小人的谗言。太子充当人质期满回国,庞 却未能再获得魏王的召见。
本节文字主要通过对话刻划人物。例如魏王三次答话,由开始不信而说:“否”,到将信将疑而说:“疑之”,到最终深信不疑而答:“信之”,一步一步写出他对谎言态度的逐渐动摇,寥寥几笔就把一个缺乏主见、昏庸无能的君王形象勾画了出来。
庞 那一番说话,亦甚有战国时期人物的特色。当时的贵族大臣,已经不似两周时期的公卿那样温文尔雅,他们说话很多都是直言不讳。
庞 直接说出他的处境,背后议论他的人,不止三人,三人成虎,谗言的威力更大。他一心希望事先向魏王说明,“愿王察之也”,但遇上魏王这样的昏君,结果庞 的忧虑终成事实。
庞 的话,将他的思想感情毫无掩饰地表现出来,非常富真实感。这故事本来是讽刺魏惠王的无知,但后世人引申这故事成为成语“三人成虎”或“三人成市虎”,借来比喻谣言掩盖真相的情况。
我们判断一件事情的真伪,必须经过细心考察和思考,不能道听涂说,否则“三人成虎”,假话传的次数多了,也能使人误信为真。
三人成虎文言文
1. 三人成虎的文言文翻译
你好,解析如下: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粱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 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译文】
庞葱要陪太子到赵国去做人质,庞恭对魏王说:“现在,如果有一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您相信吗”“魏王说:“不相信。”庞恭说:“如果是两个人说呢?”魏王说:“那我就要疑惑了。”庞恭又说:“如果增加到三个人呢,大王相信吗?”魏王说:“我相信了。”庞恭说:“街市上不会有老虎那是很清楚的,但是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像真有老虎了。如今赵国离大梁,比我们到街市远得多,而议论我的人超过了三个。希望您能明察秋毫。”魏王说:“我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庞恭告辞而去,而议论他的话很快传到魏王那里。后来太子结束了人质的生活,庞恭果真不能再见魏王了。
注释
庞葱 与太子质(1)于邯郸(2)。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3)有虎,王信之(4)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5)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 曰:
“夫(6)市之无虎明(7)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8)大梁(9)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10)之也!”王曰:“寡人自为知(11)。”于是辞行(12),而谗言(13)先至。
后太子罢质(14),果不得见(15)。
1. 质:人质,这里用作动词,谓将人在为抵押品,这是战国时代国与国之间的外交惯例。
2. 邯郸:赵国的都城,在今直隶省邯郸县西南十里。
3. 市:墟集,后世衍申为城市。
4. 之:代词,指市上有虎这件事。
5. 寡人:古代国君的自称。
6. 夫:语气词,用于句首,表示下文要发表议论,现代汉语没有与此相应的词语。
7. 明:明摆 的,明明白白的。
8. 去:距离。
9. 大梁:魏国国都,在今河南省开封市。
10. 察:详审,辨别是非,明察。
11. 自为知:自己会了解,犹言不会轻信人言。
12. 辞行:远行前向别人告别。
13. 谗言:中伤别人的话。
14. 罢质:罢是停止,谓充当人质的期限结束。
15. 见:作使动动词解,谓庞 结果得不到魏王召见。
16.议:诽谤。
希望对你有帮助!给个好评吧,谢谢你了!
2. 三人成虎文言文翻译 原文
《三人成虎》原文: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粱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矣。” 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翻译:
庞恭要陪太子到赵国去做人质,庞恭对魏王说:“现在,如果有一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您相信吗”“魏王说:“不相信。”庞恭说:“如果是两个人说呢?”魏王说:“那我就要疑惑了。”庞恭又说:“如果增加到三个人呢,大王相信吗?”魏王说:“我相信了。”庞恭说:“街市上不会有老虎那是很清楚的,但是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像真有老虎了。如今赵国离大梁,比我们到街市远得多,而议论我的人超过了三个。希望您能明察秋毫。”魏王说:“我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庞恭告辞而去,而议论他的话很快传到魏王那里。后来太子结束了人质的生活,庞恭果真不能再见魏王了。
3. 三人成虎文言文
原发布者:度米文库
文言文三人成虎答案【篇一:文言文三人成虎答案】庞葱①与太子质②于邯郸③,谓魏王曰:今有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④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选自《战国策魏策》)〔注释〕①庞葱:人名,战国时魏国的大臣。②质:做人质。③邯郸:地名,赵国的首都。④大梁:地名,魏国的首都。8.用/划分下列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划两处。(2分)夫市之无虎明矣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①谓魏王曰②愿王察之③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④而谗言先至10.下列句中的加点的于字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中于意思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b.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c.所欲有甚于生者d.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11.翻译划线的句子。(4分)①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②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12.成语三人成虎就源自本篇,请根据文章的内容,谈谈你对这个成语的理解。(2分)【篇二:文言文三人成虎答案】三人成虎阅读答案语文阅读是语文学习的一大板块。无论在考试还是在平日的积累中都非常重要,在升学考试中也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为快速提高同学们的阅读能力,我给大家整理了三人成虎阅读答案,希
4. 文言文三人成虎全文翻译
原文:庞恭(1)与太子将质(2)于邯郸(3),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4)有虎,王信之(5)乎?” 曰:“不信。”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6)之乎?”曰:“寡人疑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庞恭曰:“夫(7)市之无虎也(8),明矣,然耳(9)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10)魏也远于市,议臣者(11)过于三人矣,愿(12)王察(13)之。”
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
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战国策·魏策二》译文:魏国大臣庞恭,将要陪魏太子到赵国去做人质,临行前对魏王说:"现在有一个人来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说:"我不相信。
"庞恭说:"有两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这种说法吗?"魏王说:"我开始质疑。”庞恭又说:"三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这种说法吗?" 魏王答道:"我相信了。
" 庞恭就说:"集市上不可能有老虎,可是有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变成真的有老虎了。现在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的距离比距离这里的街市远了许多,而议论我的人也一定超过三个人。
希望大王能考察识别那些人的话。"魏王说:“我自己知道。”
庞恭就走了,之后诋毁他的话就来了。后来太子结束了人质的身份,庞恭果然没有见到魏王。
5. 三人成虎的文言文阅读
现在邯郸离大梁(魏国都城,今河南开封),比到市场远得多。
原文翻译如下:庞恭跟太子到邯郸去当人质。庞恭对魏王说:“如果有一个人说集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这话吗?”魏王说:“不相信。”
“有两人说集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这话吗?”魏王说:“我怀疑这说法了。”“三个人说集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这话吗?”魏王说:“我相信它了。”
庞恭说:“集市上没有老虎,是清楚的,然而三个人一说而成为有虎了。现在邯郸离大梁,比到市场远得多;而且议论我的人,将超过三个人了,希望大王能够明察他人的议论。”
魏王说:“我自己能够识别的。”于是辞别而去。
而毁谤庞恭的话早就到了。后来太子不再作人质回国,庞恭果真不能再见到魏王。
更多文章:
末端是什么意思 末端造句 近义词反义词?末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英文翻译是什么
2024年9月18日 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