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年论文写点什么比较容易啊?《论文学作品介于本体论、语言理论和文学哲学之间的研究》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本文目录
-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年论文写点什么比较容易啊
- 《论文学作品介于本体论、语言理论和文学哲学之间的研究》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 论文学的重要性600字作文
- 名家谈读书:朱熹《论文学与读书》
- 论文学功能的3000字作文
- 论文学的罪性!文学,其实就是人学!
- 我国第一篇论文学的文章是什么
- 求《鲁迅论文学》的读后感
- 论文学批评中哈姆雷特的形象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年论文写点什么比较容易啊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目录
一、现代汉语部分
二、写作部分
三、文学理论部分
四、美学部分
五、现代文学部分
六、古代文学部分
七、中国当代文学部分
八、语言学概论部分
九、外国文学部分
十、民间文学部分
十一、古代汉语部分
十二、中学语文教育学部分 一、 现代汉语部分
1.著名作家作品语言运作特色的研究
2.讽刺语言中的文化底蕴
3.语法中的语义因素
4.“是”字用法研究
5.语用与语法的关系
6.新兴词缀研究
7.祈非主谓句的修辞作用
8.论动词重叠式的使用条件
9.论句群纳入中学语文教学的实用意义
10.新兴辞格研究
11.语言环境对句式选择的制约作用
12.××方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部分)
13.××方言现象专题报告
14.代词的语用研究
15.语言副词的语用研究
16.助动词的语用研究
17.时下新词描写
18.句型的语用研究
19.语气词的语用研究
20.言语行为在句子里的表现
二、 写作部分
1.论小说的叙述视角
2.论小说的误乐性
3.心态小说的艺术魅力
4.论现代小说性情节结构类型
5.论小说的新典型观
6.论小说语言的创新
7.论小说的写作技巧
8.论广告辞的审美特性
9.从报告文学的轰动效应探视读者的审美要求
10.试论新时期女性散文的艺术特色
11.试论毕淑敏小说的创作特色
12.试论诗歌中意象的类型与特征
13.论鲁迅小说对人物灵魂的深刻穿透力
14.试论当今散文的发展走向
15.论小说中的意识流手法
16.试论新时期散文创作的艺术特色
17.论新闻文体的审美特质
18.试论新闻写作的真实性
19.论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功用
20.试谈散文笔法的多元化趋势
21.论新时期散文的艺术嬗变
22.任选当今一个散文作家的作品进行评论
23.任选当今一个小说作家的作品进行论述
24.论散文的“自叙体”色彩
25.论文学语言的审美特性
26.试论王蒙小说的艺术特色
27.试论王安忆小说的艺术特色
28.论文学人物性格的立体结构
29.意识流写法的魅力
30.任选当今一个诗人的作品进行论述
31.文学创作情感论
32.论张洁小说的艺术三、文学理论部分
1. 论艺术真实
2.论文艺欣赏中的心理距离
3.文艺欣赏中的共鸣与沟通
4.论艺术直觉
5. 论艺术虚构
6.论典型
7.文学流派在艺术创作中的意义
8.简论文学作品形式的独立审美特征
9.新时期文学发展与典型内涵的新变化
10.新时期诗歌审美特点的新变化
11. 论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
12.论艺术创作的通感与错位
13.论审美变形
14.论艺术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价值
15.论文艺作品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16.论本世纪中国文论的现代性主题
四、美学部分
1.儒家美学在中国古典美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2.庄子美学思想对中国艺术精神的影响
3.论朴素美
4.蔡仪美学思想述评
5.朱光潜在当代中国美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6.评李泽厚美学思想
7.中国意境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8.禅宗对中国美学发展的影响
9.试论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
10.论艺术接受中的个体差异
11.人类审美态度的演进历程
12.论悲剧审美的道德内涵
13.当代中国大学生审美情趣考察
14.论形式美的美育效应
15.美育与社会人文精神的转化与重建
16.美育与社会的文明进步
17.审美与文化的关系
18.略论大众审美文化的历史与现状
19.论宗白华美学思想
20.论审美现代性
21.广告的审美特征论析
22.论诗歌语言五、现代文学部分
1.冰心小诗研究
2.郁达夫小说中的抒情特征
3.郁达夫小说中的自我形象
4.《女神》中的泛神论色彩
5.《故事新编》研究
6.“革命十恋爱”小说模式论
7.《孔乙己》的艺术技巧论
8.《祝福》与中国的祭祀文化
9.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10.进化论与鲁迅思想研究
11.吴荪甫的悲剧特征
12.《腐蚀》的艺术特征
13.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
14.徐志摩诗歌研究---以《再别康桥》为例
15.废名小说主题与艺术风格
16.《家》中的两种文化冲突
17.张爱玲小说的主题思想
18.《蚀》与《子夜》的比较分析
19.《四世同堂》的艺术特征
20.进化论与中国现代文学
21.废名小说的艺术风格
22.“五.四”乡土小说研究
23.周作人散文的艺术特点
24.林语堂的散文艺术
25.新感觉派小说艺术
26.“七月”诗派的现实主义特征
27.张天翼小说的讽刺艺术
28.钱钟书《围城》的语言艺术
29.老舍小说中的幽默风格
30.中国现代小说中的散文化问题
31.胡风的诗和诗论
32.路翎小说艺术研究
33.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太阳”意象
34.茅盾小说中的“理性化”特征
35.戴望舒诗歌研究---以《雨巷》为例
36.瞿秋白杂文论
37.萧红小说的艺术特点
38.曹禺《雷雨》的思想主题
39.曹禺剧作的“生命”主题
40.曹禺《雷雨》的结构艺术
41.巴金《激流三部曲》的反封建意义
42.试论高觉新形象
43.《寒夜》中的曾树生形象、汪文宣形象分析
44.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
45.苏青小说研究
46.中国现代作家与中国传统文学(择一角度)
47.艾青诗歌的艺术特征
48.赵树理小说民间化特征
49.论徐志摩的诗
50.论闻一多的诗
51.论钱钟书《围城》的主题思想
52.论穆旦的诗
53.曹禺与夏衍戏剧之比较
54.论沈从文的《边城》
55.萧军小说研究
56.论田汉的戏剧
57.论张爱玲的小说风格
58.丁玲小说研究 六、古代文学部分
1.《诗经》的审美学特色
2.论《诗经》中的征役诗
3.论《诗经》中的婚恋诗
4.论《诗经》中的史诗
5.论《诗经》中的农事诗(其他类型,自拟题目)
6. 论中国古代神话的演变
7. 中国古代神话与原始观念
8. 先秦诸子书寓言研究
9. 先秦史传寓言研究
10. 先秦史书寓言研究(其他类型,自拟题目)
11. 先秦文学与理性精神
12. 《吕氏春秋》与杂家
13. 《诗经》的比兴与《楚辞》的象征
14. 论《左传》的战争描写
15. 论《左传》的妇女形象
16. 《战国策》的艺术成就
17. 《战国策》名篇研究
18. 老子的思想
19. 《老子》的艺术特色
20. 《庄子》的艺术特色
21. 《庄子》寓言的艺术成就
22.孟子论辩散文的艺术风格
23.从《离骚》看屈原的自觉与不自觉
24.《史记》所描写的游侠
25.《史记》所描写的刺客
26. 司马迁的反暴政思想
27.《史记》所描写的战国四公子
28.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29. 从《氓》到《孔雀东南飞》──论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发展
30. 曹操与诗文革新
31. 论曹操的诗歌创作特色
32. 论曹操的散文创作
33. 论曹丕在中国诗史上的地位
41.论曹丕的文学成就
42.曹植的生平与其诗歌创作的历程
43.论三曹对建安文学的贡献
44.论建安文学的美学倾向
45.阮籍诗歌的美学倾向
46.论陶渊明的田园诗
47.谢灵运与山水诗
48.陆机、潘岳诗文的比较研究
49.《世说新语》的语言技巧
50.《世说新语》的写人技巧
51.《世说新语》与中国古代小说
52.论王维和李白的山水诗
53.论李白的自由精神
54.论李白的情感世界
55.杜甫诗歌的地域色彩
56.论杜甫诗歌的儒家精神
57.试论李白诗歌的浪漫特质
58.论王维的“诗中有画”
59.唐代各类题材诗歌研究(任选一类)
60.唐代各体诗歌研究(任选一体)
61.唐代诗人研究(可选一人,也可选数人进行比较研究)
62.唐诗的精神风貌
63.唐代社会、政治、文化与唐诗创作之关系(可只论述唐诗创作与某一方面因素的关系)
64.对宋诗的研究可参照以上七个方面拟题
65.论李贺诗的怪诞
66.李贺诗与屈原赋
67.论李商隐诗的朦胧美
68.论白居易的新乐府
69.论白居易的感伤诗
70.唐代进士与文学的关系
71.杜牧的史论诗
72.论韩愈散文的“气”
73.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艺术成就
74.唐传奇名篇研究(可任选一篇分析)
75.唐传奇与佛教
76.唐传奇与道教
77.唐传奇题材类型研究(可任选一类题材研究)
78.唐传奇作家研究(可任选一位作家作综合研究)
79.唐传奇的审美风格
80.唐传奇与中国古代小说
81.唐传奇与中国古代戏曲
82.唐传奇的叙事特征
83.唐传奇与中国史传文学
84.唐传奇的抒情特征
85.唐代小说的创作观念
86.唐代小说专书研究
87.唐代小说的各类主题研究
88.唐代各体散文研究
90.唐代散文家研究
91.唐代散文的艺术特色
92.唐代散文的思想特色
93.唐代社会、政治、文化与散文创作之关系
94.对宋文的研究可参照以上诸方向自行拟题
95.苏洵散文研究
96.论苏轼的“超然”
97.试论宋词婉约派在美学上的意义
98.试论宋词豪放派在美学上的意义
99.论皮日休、陆龟蒙的小品文
100.从文艺政策看唐诗的繁荣
101.论文人山水诗的寄托
102.论王安石的咏史诗
103.论杜牧的咏史诗
104.李清照的词论及其实践
105.李清照之人格与风格
106.苏轼各体词研究
107.苏词的风格
108.苏轼的词论特色与其词创作的关系
109.对辛词的研究可参照以上诸方面自行拟题
110.苏、辛词与豪放词派之关系
111.论咏物诗
112.论晚唐小品文的艺术追求
113.温庭筠、韦庄词之比较.
114.论节奏──古典叙事散文的抒情化调节机制
115.《三言》名篇研究(可只取一篇或一个系列分析)
116.《三言》人物形象研究(商人、妇女、僧道、文人、市民等各类人物,可只取其一)
117.《三言》思想倾向研究
118.《三言》创作技巧研究
119.《三言》与中国古代小说之关系
120.《三言》与中国古代社会生活
121.《三言》与冯梦龙的文学创作活动
122.《二拍》研究(参照《三言》研究诸方面自行拟题)
123.明代散曲与民歌
124.牡丹亭的人文主义色彩
125.《郁离子》研究
126.高启诗文的艺术特征
127.吴伟业的叙事诗艺术
128.《花间集》风格论
129.《花间集》题材论
130.《花间集》与唐宋词史
131.论贾宝玉(或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
132.论《红楼梦》的语言艺术
133.《水浒传》人物论(任选其一)
134.《水浒传》风格论
135.《水浒传》接受史
136.《水浒传》与中国文化精神
137.《三国演义》人物形象研究(任选其一)
138.《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
139.《三国演义》与中国文化精神
140.《西游记》孙悟空、唐僧形象分析
141.论《儒林外史》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142.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143.论《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七、中国当代文学部分
1.试论王蒙新时期小说创作的新探索
2.试论谌容小说创作中的女性形象
3.试论蒋子龙笔下的改革者形象
4.试论张贤亮小说创作中的美学特征
5.《茶馆》简论
6.试比较许秀云与胡玉音的艺术形象
7.金庸小说主题论
8.试论梁晓声知青题材小说创作的特色
9.试论高晓声农村题材小说创作的新贡献
10.论莫言《红高梁》系列小说的特征
11.论邓友梅《那五》的艺术典型
12.试论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在军事题材小说创作上的新突破
13.试论《人生》中高加林与刘巧珍的爱情悲剧
14.陈忠实《白鹿原》研究(自拟题目)
15.苏童小说研究---以《米》为例
16.余华小说艺术探讨
17.试论宗璞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18.试论五十年代的“创业者”梁生宝与八十年代的改革者武耕新形象的异同
19.试论王安忆的小说创作
20.《废都》研究(以《废都》为论述对象,自拟题目,如人物、结构、语言等)
21.试论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浮躁》
22.试论刘心武长篇小说《钟鼓楼》或《四牌楼》的思想艺术特色
23.试论王安忆《长恨歌》
24.试论茹志鹃小说创作独具的审美特征
25.阿来小说《尘埃落定》研究
26.试论池莉小说创作的独特风格
27.张平《抉择》的意义
28.试论“先锋派”小说的创新与不足
29.试论“新写实主义”小说的思想倾向与艺术特色
30.试论郭沫若历史剧中的女性形象
31.试论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崛起、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32.试论贾平凹文学创作的特色
33.试论余秋雨的散文创作
34.试论徐迟对报告文学的新贡献
35.论“朦胧诗”的源起、成就与不足
36.论舒婷诗歌创作的思想意蕴与美学特色
八、语言学概论部分
1.试论语言符号与其他人工符号的异同
2.从社会功能看语言的本质
3.汉语词义的演变
4.××话中常见的语流音变
5.××话一般词汇的消长
6.谈句型变换与语言表达
7.试论词义的模糊性
8.汉字与拼音文字比较研究
9.浅谈语音演变的规律性
10.××方言与普通话语音的对应关系
11.试论社会方言与言语社团的关系 九、外国文学部分
1.评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女性形象
2.评莎士比亚悲剧的艺术特色
3.评莫里哀的喜剧艺术
4.评雨果《悲惨世界》的人道主义思想倾向
5.评拜伦诗歌的艺术风格
6.评普希金的抒情诗
7.评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的“金钱”主题
8.评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艺术)
9.评左拉创作的自然主义倾向
10.评屠格涅夫的中短篇小说(可选择其中一部)
11.评托尔斯泰的“心灵辩证法”描写艺术
12.评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
13.评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创作中的“复调”艺术
14.评契诃夫短篇小说艺术
15.评《静静顿河》的艺术成就
16.从《双城记》来看狄更斯的人道主义精神
17.评《简爱》的爱情主题
18.评《呼啸山庄》的艺术特色
19.评哈代《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
20.评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
21.论卡夫卡小说的思想艺术特征
十、民间文学部分
1.当代中小学生新编顺口溜论
2.当代社会顺口溜论
3.当代笑话论
4. 论民间文学的实用性
5.论民间文学的流传变异性
6.论民间文学的传统性
7.论民间文学的集体性
8.论民间文学与表演性的关系
9. 论民间文学的历史价值
10. 民间文学与风俗习惯的关系
11.论民间文学的多功能性
12.论民间文学在生产劳动中的实用价值
13.民间文学总结劳动经验论
14.论民间文学的教育功能
15.论民间文学的娱乐功能
16. 民间文学的艺术欣赏价值
17. 论洪水神话
18. 论神话的艺术特征
19.论神话的影响
20.论×地民间传说的主要内容
21.论×地的人物传说
22.论×地的能工巧匠传说
23.论×地的英雄传说
24.论×地的历史传说
25.论×地的地方传说
26.论×地的风俗传说
27.论×地长工与地主的故事
28.论×地的劳动故事
29.论×地的家庭故事
30.论×地的爱情故事
31.论×地生活故事的类型问题
32.论×地的嘲讽笑话
33.论×地的幽默笑话
34.论民间笑话的艺术成就
35.论民间笑话的美学意义
36.论传统民间童话的内容
37.论传统民间童话的分类
38论×地的精灵童话(故事)
40.论×地的人物童话(故事)
41.论×地的童话的艺术特色
42.论×地的民谣
43.论×地的民歌
44.论×地的山歌
45.论×地的民间小调
46.论×族民歌
47.论×地的劳动歌
48.论×地的农民苦歌
49.论×地的长工歌谣
50.论×地的工人苦歌
51.论×地的妇女苦歌
52.论×地的讽刺歌谣
53.论×地的情歌
54.论×地的仪式歌
55.论×地的儿歌、童谣
56.论民间歌谣的艺术特点
57.论×地的政治谚语
58.论×地的劳动谚语
59.论×地的谚语的艺术特点
60.论谜语的历史
61.论×地的谜语内容
62.论×地的谜语分类
63.论地的谜语艺术特征
64.论×地歇后语分类
65.论×地民间长诗的艺术特色
66.论×地相声
67.论×地快书、快板 十一、古代汉语部分
1.论汉字的性质
2.论汉字发展演变的规律
3.许慎六书说论评
4.古汉语的后置定语问题
5.原始汉字的认定及其构形特点
6.“‘何所’十动词”的内部结构层次
7.现代汉字构形特点
8.现代汉字的表记功能
9.论现代汉字中的变体字
10.论现代汉字中的形声字
11.论现代汉字中的会意字
12.论现代汉字中的象形字
13.汉字编码研究及方案设计
14.汉字字形的文化信息研究
15.汉字考释方法述评
16.汉字析形方法研讨
17.汉字教学方法研究
18.词的多义性和词素的多义性
19.词义演变的深层意义基础
20.音义联系的任意性和命名的理据性
21.汉字起源研究述评
22.半坡刻符的性质及其与文字的关系
23.古汉字指事字的表义功能
24.形声字起源试论
25.甲骨文形声字研究
26.《说文》省声研究
27.汉字形体演变的基本规律
28.论汉字形体演变的繁简分合
29.汉字前途讨论述评
30.训诂学与中学语文教学
31.论中学教材文言文的注释
32.论汉字的音义联系
33.江永“女书”源流研究
34.江永“女书”的形体结构研究
35.主谓间“之”字探源
36.指代性“见”字词性再研究
37.主谓间“而”字的形成和发展
十二、中学语文教育学部分
1.语文教学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研究
2.论语文教学目标的规范表述
3.语文教学目标对语文教学效率的影响
4.论语文教学目标体系的建构
5.论文学教学内容与学生人文素养的关系
6.语文课程标准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7.语文新教材的使用情况调查及分析(初、高中;各种版本均可)
8.论语文知识与技能的关系
9.论思维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
10.语文教学模式与语文教学个性关系
11.论语文教学中××模式(或方法)的运用
12.作文批改的多种方式及效果
13.论作文测评的效度与信度
14.论阅读题型的设计
15.语文素质的构成及培养思考
16.语文课堂评价的价值与策略
17.论语文教师的文学修养(或科学意识)
18.中学语文加大文言文内容的价值探讨
19.论说话(或听话、阅读、写作等)能力的培养
20.论语文教学中减负与提质的关系
21.文学教学模式及方法研究
22.语文教师科研意识和行为研究
23.探究性学习与语文教学
24.语文知识结构和教学结构的关系 中国古代文学类
1)李白诗中的仙、侠精神。
2)论辛词的英雄情节
3)论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特色 4)论辛弃疾的“以文为词” 5)论韩愈的“以文为诗”。
6“清空骚雅”、“幽韵冷香”的白石词。
7)关于白居易〈新乐府的评价 8)关汉卿杂剧中的女性形象
9)韩愈散文的艺术风格 10)元散曲的艺术风格
11)柳宗元的寓言创作 12)<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13)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 14)〈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15)论杜牧的七言绝句 16)论归有光的散文
17)论李商隐的无题诗 18)〈牡丹亭〉的艺术成就
19)西蜀词与南唐词之比较 20)〈西游记〉的奇幼美与诙谐性
21)欧阳修词的艺术风格 22)〈金瓶梅〉人物论
23)欧阳修散文的情韵美 24)“三言”“二拍中经商题材的时代特色
25)王安石后期的诗歌 26)论纳兰性德词
27)苏轼词的主导风格 28)〈桃花扇〉人物论
29)秦观词的婉约风格 30)〈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
31)〈红楼梦〉的悲剧精神 32)论易安体
33)论陆游诗歌的爱国主题 34)〈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论文学作品介于本体论、语言理论和文学哲学之间的研究》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论文学作品》( 罗曼·英加登)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隐藏网址***
***隐藏网址***
提取码:m7n8书名:论文学作品
作者: 罗曼·英加登
译者:张振辉
豆瓣评分:7.7
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8-12
页数:369
内容简介:《论文学作品》主要内容:要对埃德蒙德·胡塞尔以如此不一般的精确程度,并且考虑到了许多非常重要和难以把握的情况而构建起来的这种理论表示自己的看法,首先要说明的是意向性客体存在的方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明确,实在客体的结构和存在的方式和意向性客体在本质上是不是一样的。为了说明这一点,我找到了一种毫无疑问是纯意向性的客体,有了它便可不受考察实在客体后所得出的看法的影响,来对这个纯意向性的客体的本质结构和存在的方式进行深入的研究。正是在这个时候,我觉得文学作品是特别适合于这种研究。
作者简介:罗曼·英加登(Roman Ingarden 1893—1970),波兰著名的哲学家和文艺理论家,20世纪西方现象学美学的主要代表。他出生在波兰的故都和历史名城克拉科大。年轻时曾先后在乌克兰的利沃夫、德围的格丁根和弗赖堡及奥地利的维也纳的人学里攻读哲学、数学和物理。1918年在弗赖馒大学获博士学位,1924年在利沃大的扬·卡齐米日大学人文科学系升为副教授,1933年作为教授在该校讲授哲学,1939年至1941年讲授过文学理论。德国法西斯侵占波兰期间,他在波兰一所秘密开办的大学里教书。1946年以后,他一直在克拉科大雅盖沃大学任教,是波兰科学院院士和波兰国内外许多科研团体和科学协会的成员,还担仟过波兰“哲学季刊”的丰编,著有《文学的艺术作品》(1931)、《对文学作品的认识》(1937)、《文学哲学简论》(1947)、《关丁吐界存在的争论》(1947-1948)以及三卷本《美学研究》(第一、二卷出版于1957年至1958年,第三卷出版于1970年)等,对20世纪西方文艺理论的研究和美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文学的艺术作品》原是用德文写作,波兰文译本叫《论义学作品》,初版于1960年,是他具有代表性的美学著作,为20世纪西方现象学美学的经典。
论文学的重要性600字作文
可配的上“惬意”这个词!特别地,是在自己写完一篇优秀的作文后,即使没有那些大手笔作文作的好,但也有一种说不出的成就感,心中仍是一种美滋滋的味道,似乎是一种蜜一般的甜……我想,这对我来说,便是文学独特的魅力,也就是她吸引我的道理…… 我酷爱读书,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高尔基也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见读书的重要性――不读书就要落后.读书,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会使人有素质,有修养,有文化;我一直把书当作我的挚友,只要是有价值的文学作品,我都会反复品赏,斟酌其中的每一字,每一句;不论是朱自清优美的散文也好,徐志摩精悍的诗歌也罢,还是鲁迅精彩的小说,都能让我从中受益匪浅.在书中,我就好似吸水的海绵一样,留其精华,舍其无用;渐渐地,经过阅历的加深书本给我介绍了更多的作家,他们又把我领如了一个新的文学境界――幽默中带有讽刺的马克?吐温;诗情画意的泰戈尔;诗如其人一样奔放的普希金;构思巧妙,引人入胜的凡尔纳……不论读谁的书,无论赏谁的文,我都有一种身历其境的感觉;文学给我的,是一种身心的放松,是一种精神的放松,是一种思想的放松……文学给了我无穷的智慧,无穷的知识,开发了我无穷的潜能;文学使我聪明,使我快乐.虽然我现在还到不了“下笔如神”的文学境界,但通过大量的阅读,我也至少能够做到每篇文章都比较深刻.这正是文学的艺术. 文学是美妙的,文学是传神的,文学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正因为有了文学对我们的语言的衡量,才让我门感到了什么叫高雅,什么叫动听,什么叫粗俗,什么叫无聊;文学之所以叫“文学”,是因为她包含有一种学问――因此,白话,无聊的话,便不是文学;只有那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的话语,才足以称的上文学.想把一种意思平淡的说出来容易,难得使用高尚的语言表达出来.因此,文学在我心目中也是如同走路吃饭一样是必不可少的能力! 我爱文学――爱其美妙,爱其博奥,爱其与众不同的魅力!
名家谈读书:朱熹《论文学与读书》
“读书不可贪多,常使自家力量有馀”。 看书的时候最好是拿一本,然后从头看到尾,千万不要拿一本只看一点点,然后又换其它本。 如果几本书一起看的话,反而会更迷惑。 “书须熟读”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正有此意。一本书如果读十遍,与读一遍,读百遍与读十遍时,所收获到的各有不同。 有些书,如果我们读十遍不会,就读20遍;还不会就读30遍到50遍,一定会有所领悟。如果50遍还不懂的话,那一定要多分析原因哦,然而,现代的人很难做到一本书,读过十遍,便很难理解一本书的真谛。 “凡看书,须虚心看,不要先立说” 。看书好比看人,想知道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只要多去看看一回生、二回熟,通过他的言语举止动作,便知道他的好坏。 在读艾德勒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书中也有提及过,要求读者先完整地了解一本书,不要急着开始批评;恳请读者不要争强好辩或盲目反对;将知识上的不同意见,看作是大体上可以解决的问题,要求读者要为自己不同的意见找到理论基础。 “凡看文字,诸家说有异同处,最可观。” 第⑥期儿童阅读指导师•中级班,第⑦周线上读书会,读书有感! 相关文章: 名家谈读书:艾德勒《如何阅读一本书》
论文学功能的3000字作文
文学三大基本社会作用是: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审美作用文学的审美教育是通过直觉的方式作用于阅读主体的,凡进入审美境界的阅读,阅读者都是持有“无所为而为”的心态的,都是把文学作品当作独立绝缘的意象来看待的,这其中不包含有任何实用的目的和科学的认识。正因为如此,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和文学的认识作用、教化作用是截然不同的。笔者以为,当我们谈论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的时候,不应该把文学的认识作用和教化作用涵盖进来。即使是文学的娱乐作用,虽然它与审美教育是密切相关的,但也应该区别出其中的审美因素和非审美因素,这样才更有利于我们阅读和鉴赏文学作品,也更有利于指导学生阅读和鉴赏文学作品。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以理性的方式来把握的,用的是一种科学分析的方法,其目的是引导人们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认识人生,文学作品对人们心灵世界的影响固然有这方面的认识作用,但这不是文学作品的主要功能,更不是其本质特征。文学作品的教化作用当然是显而易见的,历代统治阶级无不利用文学的这一功能对劳动人民进行思想统治。但是,由于教化这种作用方式的明显的政治目的性,决定了它与审美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
论文学的罪性!文学,其实就是人学!
文学,其实就是人学! 是人,你就会有人的弱点;不是人,你就没有人的优点! 我觉得不把事情写死,死到地狱里去;也不把事情写活,活得蹦起来。这就是挺高明的写法了! 一切文学作品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文字表达总是比客观事情要繁复很多,也就是说我们的主观感受,总是比客观事物要繁复很多!当我们看到一些简洁而有料的句子时,不禁有落泪之感。正所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又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把自己淡化掉,把自己的主观感受也简化掉,最后只留下一些思想与感情的精华。这也就是对得起读者的时间成本,也对得起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倾注的情感了! 文学到底是什么呢?我觉得它除了正面的积极的力量,也是有其罪性的。这就像是食物一样,再好的食物,在提供给机体营养与美味享受的同时,也把一些毒素同时给了机体,而机体却浑然不知。 比如,鲁迅的作品,那几乎已经不是食物层面的东西,而是药物层面的东西。鲁迅的每一个作品都是对症猛药,是药,三分毒!我以为鲁迅的作品毒性可以达到五分!如果人们在读鲁迅作品的时候只看到了愤怒,那就中了毒了。这种毒一旦在你的体内发作,不致于毒发身亡,但是一定会损及你本应该平和一些的内心。鲁迅的价值不在愤怒,而在冷静地直面现实! 我所认为的好的文学是什么呢?好的文学并不是麻醉人的精神,而是使人更加清醒。好的文学并不是让人读后才有用,而是在读的过程中就得到了一种认同的喜悦。好的文学并不是去诱导别人的思想,而是一种诚挚的交流。好的文学绝不是文字游戏,而是惜字如金和对文字心怀敬畏的一种表达。 文学是一种表达,表达并不完全是真相或真理,只要是一种表达,就必然有对有错!但是,没有关系!关键是“真诚”二字。一个文学家如果不“真”,那么就很容易沦为小人。所以文学界是出小丑最多的地方。比如说郭沫若、余秋雨、郭敬明,就如同祖孙三代一般,虽无血缘,其小丑习性一脉相承。 我们不忍以道德、人品的标准评论一些人了!因为那样会更残酷,而我们不忍残酷! 是人,你就会有人的弱点;不是人,你就没有人的优点!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我国第一篇论文学的文章是什么
《考证律吕说》。根据查询知到题库得知,早在140年前的清朝末期,中国人就在Nature上发表了第一篇论文:《考证律吕说》,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
求《鲁迅论文学》的读后感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等论著中论述小说艺术审美接受多样性与唯一性等问题的同时,还对中国小说艺术审美接受过程中存在的误区作了深刻的认识和分析。所谓小说艺术审美接受误区是指接受主体的某种思想情感和行为因小说艺术引起却又偏离小说艺术审美本质的现象。鲁迅认为在中国小说艺术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着“假小说以施诬蔑”、“自己钻入书中,硬去充一个角色”、“乱改”、续作等重要审美接受现象,并对这些现象作了深刻的认识和分析,实质上是从接受角度对小说艺术及其本质的深刻认识。 一、“假小说以施诬蔑”:接受主体对小说艺术审美本质的庸俗化、工具化理解。 鲁迅认为,在中国小说艺术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着以小说艺术作为人身攻击手段的现象,“假小说以施诬蔑之风,其由来亦颇古矣”『1』(P45),并且早就出现了自己的高峰,在他看来,唐代牛僧孺的《玄怪录》“自来假小说以排陷人,此为最怪”『1』(P59),元明之际,“托名故实,而借以腾谤报怨之作亦多”『1』(P103),这种现象到清末更加盛行,“以抉摘社会弊恶自命,撰作此类小说者尚多……其下者乃至丑诋私敌,等于谤书;又或有谩骂之志而无抒写之才,则遂堕落而为‘黑幕小说’”『1』(P215)。由此看来,“假小说以施诬蔑”这一现象在中国小说艺术审美创造发展过程中长久存在并不断发展,这实质上是对小说艺术审美本质的庸俗化、工具化理解,把小说艺术看作是主体用来排遣或发泄因日常生活矛盾引起的不愉快情感的方式,或者是达到某种直接的现实生活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生活的审美表现。 这一现象曾直接影响到鲁迅自己的小说创作,“例如我做《不周山》,原意是在描写性的发动和创造,以至衰亡的,而中途去看报章,见了一位道学的批评家攻击情诗的文章,心里很不以为然,于是小说里就有一个小人物跑到女娲的两腿之间来”『2』(P518),这实质上是小说艺术创作过程受到现实生活的直接干扰从而改变了原有的创作意图,小说艺术在这里不自觉地充当了试图直接干预现实生活的手段,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长久存在的传统曾经对鲁迅构成的影响。 ...... 目录 不存在 参考资料 『1』 鲁迅著享豫适导读:《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2』 吴子敏徐乃翔马良春 编:《鲁迅论文学与艺术》(下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 『3』 吴子敏徐乃翔马良春 编:《鲁迅论文学与艺术》(上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 简单介绍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等论著中认为,在中国小说艺术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着“假小说以施诬蔑”、“自己钻入书中,硬去充一个角色”、“乱改”、续作等审美接受误区,并对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及意义作了深刻的分析。
论文学批评中哈姆雷特的形象
莎士比亚是一位善于刻画人物性格,善于驾驭语言的巨匠,又是一个善于安排戏剧故事情节的大师。他笔下的哈姆雷特是一个鲜活、矛盾、感性的英雄形象。 (一)哈姆雷特的性格充斥矛盾 从某种意义上说,哈姆雷特是一个集各种矛盾于一体的人,怯懦与勇敢,卑贱与高贵,自私与高尚,不孝与至孝,不一而足,但如此多的矛盾统一于他身上,却出奇地完美与和谐。父亲突然离世,国丧未尽,母后就匆匆忙忙嫁给了新王——自己的小叔子。这样的悲剧,这样的耻辱,全加到了一直过着幸福生活的王子哈姆雷特的身上。尽管他很伤心,却还得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去参加母亲与叔叔的婚礼。哈姆雷特此时的心里是对母后见新忘旧如此快地痛恨,以及对父王离奇死亡和新王叔叔怀疑,但在表面上看起来风平浪静。这是个与常情相违背的矛盾。 鬼魂的出现是将哈姆雷特推上复仇的路,改变的他的命运。父王的魂魄在城堡上向哈姆雷特说明了整个自己死亡真相,哈姆雷特的怀疑不幸证实,王子怒火中烧,决定对新王复仇。为演示真实意图,哈姆雷特决定装疯卖傻,既显示了他的聪明和机智,也显示了他为复仇处心积虑。但是当遇到叔叔在毫无防备地做祈祷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时,他却犹豫不决。 “他用卑鄙的手段,在我父亲满心俗念罪孽正重的时候,乘其不备把他杀死了,虽然谁也不知道在上帝而前,他生前的善恶如何相抵,可是照我们一般的推想,他的孽债多半是很重的。现在他正洗涤他的灵魂,要是我在这时候结果了他的性命,那么天国的路是为他开放着,这样还算复仇吗?不!收起来我的剑,等候一个更残酷的机会吧;当他在酒醉以后,在愤怒之中,或是在荒淫纵欲的时候,有赌博、咒骂或是其他邪恶的行为的中间,我就要叫他颠伏在我的脚下,让他幽深黑暗不见天日的灵魂永堕地狱。” 哈姆雷特的心理活动,反映出哈姆雷特虽然善于思考,但却优柔寡断。 哈姆雷特性格的矛盾,使他错失复仇良机,也为其最终死亡做了铺垫。莎士比亚通过这个人物的悲伤与愤怒,苦闷与彷徨,批判了丑恶的现实,也揭露出哈姆雷特悲剧的必然性,他的忧郁是时代的忧郁,是整个时代青年知识分子的共同特征。 (二)哈姆雷特是一个性格非常复杂的人物 哈姆雷特曾经怀着美好的理想和善良的愿望,但他对人类的信念突然被他母后和新王叔父的苟且所粉碎,他感到它所生活的空间原来是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莠草!”他对丑恶现象的深恶痛绝和对现实生活的无能为力,内心自然无比忧郁。这种忧郁给他的性格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外在表现为有时精神错乱,精神上出现难以理喻的矛盾和分裂的现象。 哈姆雷特深受人文主义的教育,自然不允许自己与小人同流合污,死亡的念头曾在脑中一闪而过。同时他由父仇想到整个社会的正义,其思想冲出了个人主义的狭窄范围,进入了广阔的世界,要把公道、正义、幸福带给人间。这一“责任”需要哈姆雷特需要与身边的小人周旋,他自然更加压抑。"To be or not to be, it is a considerable thing.”绝不是简单的精神恍惚的喁喁。 哈姆雷特和奥菲利娅的爱情,很让人迷惑。哈姆雷特对奥菲利娅的感情优柔隐晦,不知所以。对母亲行为的怀疑,使哈姆雷特放弃了自己的爱人。他不仅抛弃了奥菲利娅,还恶毒地的诅咒曾经的爱人,此时他已经不再相信爱情。出于对爱情的怀疑,他开始思考人生,思考人性,在他看来人世间的一切都是可恶、陈腐、乏味而无聊的,整个时代已经堕落。对人类最美好感情的猜疑和绝望,使哈姆雷特的性格进一步滑向忧郁。 哈姆雷特在处理与奥菲利娅的爱情问题时的表现,也显示出他是一个自私的人。在他对奥菲利娅的猜疑上,他说:“要是你一定要嫁人,我就把这一个诅咒送给你做嫁妆,尽管你像冰一样坚贞,像雪一样纯洁,你还是逃不过谗人的诽谤。进尼姑庵去吧,去,再会!或者要是你必须嫁人的话,就嫁给一个傻瓜吧;因为聪明人都明白你们会叫他们变成怎样的怪物。进尼姑俺去吧,去!”哈姆雷特言语恶毒,毫不顾虑奥菲利娅的感受,这正是他自私的表现。奥菲利娅后来神志不清,失足溺水而亡,原因就在于哈姆雷特对爱人的态度骤然变冷,却不给爱人一个交代。 俄国民主主义者别林斯基则认为:“哈姆雷特天生纯粹是内在的、冥想的、主观的、生来富于感情和思想的。而可怕的事变要求它的,却不是感情和思想,而是行动,召唤他从空想的世界中走出来,到现实世界中去,到和他的精神气质完全不同的行动的世界中去。”其实,应该理解为他所受的教育与现实的反差,理想与失望,以及他的愤怒与思想的矛盾给他带来的困惑、踌躇不前。实际上,哈姆雷特的多重性格,所反映的就是那个时代年青人的矛盾。 (三)哈姆雷特是一个充满了悲剧美的英雄 哈姆雷特拥有非常伟大健全的人格,是一位令人敬重的王子,本可以成为一名非常优秀的君主。可是,在历经父亲死去、母亲乱伦、叔叔篡位等重大打击之后,强烈复仇心理油然而生。面对实力强大、阴险狡诈的对手,哈姆雷特毫不畏惧,巧妙的伪装自己,麻痹对方,且机智地和对方周旋。为了复仇,他佯装疯狂失去了深爱的情人;为了复仇,他对软弱的母亲冷言相向;为了复仇,他失手杀死了恋人的父亲;为了复仇,他忍受着失去友情的痛苦。然而,善良的天性,使哈姆雷特的复仇显得优柔寡断,他本人在抉择之间倍感痛苦,所以原本快意恩仇的复仇历程十分波折,以致最后只能是和仇敌同归于尽。 哈姆雷特本来有光明的前途,但为了人间正义、国家的前途,孤军奋战,并不惜与生命。因此,他的悲剧既是真善美与邪恶力量相冲突的悲剧,也是一个英雄的悲剧。哈姆雷特以自己的死赢得了对旧制度、旧势力道义上的胜利,悲壮而不悲观,使人们透过悲剧,从主人公的身上感受到一种新的生命,看到了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 三、结语 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正视文艺复兴时期青年人的形象代表。他软弱、犹豫、彷徨以及猜疑的性格特征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青年们性格。哈姆雷特的悲剧,不仅仅是客观环境的肋迫,更重要的在于他代表的那个时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年青人们倡导的人文之美与现实之恶的冲突,致使现实成了理想的陷阱,哈姆雷特们的悲剧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更多文章:
北京最好酒店排名第一(北京酒店排名前十)?有哪些购买家居用品、摆件、收纳、婚庆用品的好店推荐
2024年9月6日 06:20
一件有趣的事作文600字(一件有趣的事作文600字范文三篇)
2024年9月26日 12:10
请问在企业里是厂长的权利大还是主管的权利大?怎么让工厂领导不敢欺负你
2024年7月24日 04:40
什么叫信息化?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024年7月18日 17:40
市场经济法律法规体系由几个部分组成?经济法规在秦朝经济立法中有哪些
2024年7月5日 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