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梦圆在今朝(千年梦圆在今朝主要内容10字是什么)
本文目录
- 千年梦圆在今朝主要内容10字是什么
- 千年梦圆在今朝中的中国的千年梦指的是
- 千年梦圆在今朝读后感
- 千年梦圆在今朝的资料
- 为什么千年梦圆在今朝怎么回答
- 千年梦圆在今朝怎么读
- 《千年梦圆在今朝》这课讲了什么内容
- “千年梦圆在今朝”中的里程碑指的是什么
- 千年梦圆在今朝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的什么精神
-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9课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
千年梦圆在今朝主要内容10字是什么
《千年梦圆在今朝》主要内容: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和努力,以及“神舟五号”飞船的成功发射。表现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文章结构
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至第3段):简要叙述了炎黄子孙为了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千年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并描述了明代的万户所尝试的人类首次火箭飞行。
第二部分(第4段至第10段):叙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航天事业呈现的勃勃生机,从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展到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终于在今天变成了美好的现实。
第三部分(第11段):炎黄子孙想登临月球,探索火星,遨游更深更远的太空,这一绚丽多彩的梦想。
千年梦圆在今朝中的中国的千年梦指的是
“千年梦圆在今朝”是一种比喻,指的是中国的千年梦想在新时代实现的愿景。中国的千年梦想是指中国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发达、最繁荣的文明古国之一,但在近代历史中经历了数十年的动荡和苦难。中华民族的很多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实现国家和民族的繁荣昌盛,让中国重回世界强国之列。中国的千年梦想,在新的历史时期得到了更为明确和具体的表述。2012年,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届一中全会上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目标。这个目标在新的历史时期下,更加引人注目,更加可能得以实现。中国政府和人民也将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国家更加强大和繁荣。因此,“千年梦圆在今朝”也是表达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时期,积极践行“伟大复兴”梦想,实现国家和民族繁荣昌盛的信心和决心。
千年梦圆在今朝读后感
课文《千年梦圆在今朝》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千年梦想而进行的不断尝试和努力,下面是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千年梦圆在今朝读后感,欢迎阅读与借鉴。
千年梦圆在今朝读后感(一)
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世界宣告了: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一瞬间的改变,一瞬间的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千年梦圆在今朝》,带着我跨越历史的长河,沿着时间的隧道,乘上时空飞船,去追寻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
这句话中的三个“最”字充分说明了载人航天工程面临着难以想象的困难和挑战,充分说明了党中央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显示出的勇气和决心,也充分说明了中国航天工作者将为此付出的努力和艰辛。我也从杨利伟下飞船后说的三句话中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华民族是自强不息的民族。正是成千上万人的不懈努力、默默奉献、团结合作,才圆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我国载人航天的成功是中华民族几代人数十年的追求、努力、奋斗的结果。
千年梦圆在今朝读后感(二)
学习了这篇文章之后,我明白了:千年梦圆在今朝,是中国人的一件大喜事,也是值得全体炎黄子孙自豪的事。成千上万人的不懈努力、团结合作、默默奉献才换来了这个美丽辉煌的结果,才圆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
千年梦圆在今朝读后感(三)
人们常说“梦”是不符合实际,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念想,是永远没法实现的愿望。可我觉得,如果一个人,连单纯的梦也没有,那他所做的任何事情还有什么激情可言呢?没有激情就不会主动,一个做什么事都不主动的人,肯定一事无成。
果真,我的想法得到了肯定。学完了《千年梦圆在今朝》这篇文章,我相信也没有人会否定我的想法。这篇文章所谓的“梦”指的是飞离地球,遨游太空。为了这个梦,中华人民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终于,经过了几千年不懈的努力,这个梦,实现了!我们的心愿,实现了!一个国家,当时正处于经济发展阶段,不管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没有任何条件去圆梦。于是这个国家让经济水平迅速提高,历史也掀开了崭新的一页,而这个梦,也离我们更近了一步。为了早日实现这个梦,那个国家始终坚持不懈,这个念想也绝不动摇。终于,那个国家几千年的梦想,几代人的执着追求,都因为这种锲而不舍的奋斗,成为了美好的现实!这个国家还能是哪个国家?这种精神,几千年都不放弃并执着奋斗的几代人,只属于我们——中国!
我们身为中国的子孙,自然也不甘落后,这种精神也必然会传承给每一代。希望我们能够努力去完成,去实现自己心里的梦,即使那个梦很遥远,但是,不是就注定失败!
行动起来吧!为了我们的梦!为了中国的梦!
千年梦圆在今朝读后感(四)
飞离地球,遨游太空在现在已经不是梦,读了《千年梦圆在今朝》我才深深的知道,载人航天的千年梦想在实现的同时,有多少中国航天工作人员在默默的奉献,他们的锲而不舍以及他们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才能使炎黄子孙千年的飞天梦在今天实现。啊!是他们——航天员!如果没有了他们,又怎会有我们今天的航天事业呢?
九万里的遐想,十万里的追求,一朝相约。如果没有我们历代子孙的追求,如果没有航天员勇于探索并不怕牺牲的精神,在寂寞而辽阔的太空中,能响起中国人的声音吗?啊,祖国,我为你骄傲!我为你自豪!
其实,除了航天工作人员在默默奉献以外,还有很多人也在不求名利,默默无闻。试问,人们在给运动员喝彩时,是否想到在台下充满欣勤希望的教练;你又能否注意到在暗地里给予你关怀的解放军叔叔······那就是瓦的精神,我愿做这样一片瓦!
一瞬间的改变,一瞬间的飞越,五千年的梦啊,今天圆了。
我精心推荐
千年梦圆在今朝的资料
《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千年梦想而进行的不断尝试和努力。
重点记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在广大科技工作者、工人和解放军官兵的共同努力下,“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载人航天的千年梦想终于实现了。
文章热情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全文结构:
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至第3段):简要叙述了炎黄子孙为了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千年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并描述了明代的万户所尝试的人类首次火箭飞行。
第二部分(第4段至第10段):叙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航天事业呈现的勃勃生机,从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展到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终于在今天变成了美好的现实。
第三部分(第11段):炎黄子孙想登临月球,探索火星,遨游更深更远的太空,这一绚丽多彩的梦想。
为什么千年梦圆在今朝怎么回答
因为我们中华儿女凭借坚持不解、锲而不舍、团结合作、默默无闻、勇于探索的精神,发愤图强,才取得了一次又一次成功,圆了我们的千年之梦。千年梦圆在今朝主要意思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千年梦想而进行的不断尝试和努力。重点表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在广大科技工作者、工人和解放军官兵的共同努力下,“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载人航天的千年梦想终于实现了。
千年梦圆在今朝怎么读
千年梦圆在今朝的拼音:qiān nián mèng yuán zài jīn zhāo。
《千年梦圆在今朝》一文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和努力,以及“神舟五号”飞船的成功发射。表现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至第3段),简要叙述了炎黄子孙为了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千年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重点描述了明代的万户所尝试的人类首次火箭飞行。
第二部分(第4段至第9段),叙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航天事业呈现的勃勃生机,从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到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终于在今天变成了美好的现实。
第三部分(第10段),简要描绘了炎黄子孙更高远更绚丽的梦想,登临月球,探索火星,遨游更深更远的太空。
载人航天的介绍
载人航天是指人类驾驶和乘坐载人航天器在太空从事各种探测、试验、研究、军事和生产的往返飞行活动。载人航天的目的在于突破地球大气的屏障和克服地球引力,把人类的活动范围从陆地、海洋和大气层扩展到太空,更广泛和深入地认识地球及其周围的环境,更好地认知整个宇宙。
充分利用太空和载人航天器的特殊环境从事各种试验和研究活动,开发太空及其丰富的资源。载人航天器由载人航天系统实施,载人航天系统由载人航天器、运载器、航天器发射场和回设施、航天测控网等组成,有时还包括其它地面保障系统,如地面模拟设备和航天员训练设施。
根据飞行和工作方式的不同,载人航天器可分为载人飞船、太空船和航天飞机三类。载人飞船按乘员多少,又可分为单人式飞船和多人式飞船。按运行范围,可分为卫星式载人飞船和太空站进行载人航天活动,又是一种重复使用的运载器。
载人航天技术是人类航天史上的重大突破。
《千年梦圆在今朝》这课讲了什么内容
《千年梦圆在今朝》按时间顺序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和追求的事情,还重点记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
在广大科技工作者、工人和解放军官兵的共同努力下,“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把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载人航天的千年梦想终于实现了。文章热情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感悟赏析
让学生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华民族千年梦圆的经过,从中体会中国航天人所体现的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尽心尽力、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感,学习默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在事实的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
充分肯定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的伟大意义,使几千年的梦想变成现实,是几代人数十年的追求、努力和奋斗的结果,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勇于挑战的精神。
“千年梦圆在今朝”中的里程碑指的是什么
“千年梦圆在今朝”中的里程碑指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在广大科技工作者、工人和解放军官兵的共同努力下,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升入太空,我国的飞天梦有了突破性的进展,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取得巨大成功。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发射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月球探测技术的国家。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软着陆,与“玉兔二号”顺利互相拍摄。
千年圆梦的意义:
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月球探测成功成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座里程碑,它同时也充分表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几代人的执著追求,以及数十年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奋斗,终于在今天变成了美好的现实。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千年梦圆在今朝
千年梦圆在今朝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的什么精神
艰苦奋斗、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作品原文千年梦圆在今朝飞离地球,遨游太空是中华民族很久以来的梦想,千年梦圆在今朝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艰苦奋斗、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中华民族向来以特别能吃苦耐劳和勤俭持家、讲究节俭著称于世。《千年梦圆在今朝》飞离地球,遨游太空是中华民族很久以来的梦想。在中国的古代,早就流传着“嫦娥奔月”的神话,人飞于天、车走空中的传说,以及“鲲鹏展翅”“九天揽月”的奇妙想象。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9课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
《千年梦圆在今朝》是语文六年级下册书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和追求。我在此整理了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9课《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9课《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
飞离地球,遨游太空是中华民族很久以来的梦想。在中国的古代,早就流传着“嫦娥奔月”的神话,人飞于天。车走空中的传说,以及“鲲鹏展翅”九天揽月的奇妙想象。富有激情和超凡想象力的炎黄子孙,不只是在简单地描绘着瑰丽绚丽的飞天之梦,他们于千百年的岁月流传之中,不断地尝试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
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实验乘火箭上天的人。他用47只火箭捆绑在椅子下面,自己做在椅子上手拿两只风筝,然后叫人点火发射。但是,随着一声巨响,他消失在了火焰的烟雾中。人类首次火箭飞行尝试没有成功。
尽管如此,万户那种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却使人们的内心深处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鼓舞,他因此被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升空探索的先驱。为了纪念他,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
尽管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坚定而执著的炎黄子孙却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的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的航天事业也呈现出勃勃生机。毛泽东主席在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之后的第二年——1958年,庄重地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经过十多年的努力,1970年4月24日,寂寞而辽阔的茫茫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那穿越苍穹的《东方红》乐曲,让海内外华人振奋不已,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
在准备发射人造卫星的同时,中国科学家满怀希望地开始了载人航天技术的探索。
1992年9月21日,党中央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为了顺利完成这项工程,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而参与这项工程的协作单位,则多达三千多个。实验的精细与艰难,要求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夜以继日地苦战攻关。有的人为了工作的及时、方便,将铺盖搬到工厂车间;有的人积劳成疾,几次主进医院;有的年轻人虽然风华正茂却华发早生;有的人甚至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与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长逝——
成千上万人的不懈努力,终于在2003年10月15日有了结果。那天早晨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发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火箭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看起来宛若一条蜿蜒的苍龙,寻件便消失在苍穹之中。10月16日6时23分,飞船在环绕地球14圈后成功返回祖国大地。航天远杨利伟在着陆场即将登机返回北京的时候,用三句话概括了他21小时的太空旅行:“飞船飞行正常。我自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骄傲。”简单的三句话,对无数参与航天建设的人们作出了崇高的评价——没有他们的辛勤努力,就不会有这飞行正常,使人感觉良好的飞船,就不会有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
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庄重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它同时也充分表明:中国几千年的梦想,几代人的执著追求,以及数十年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奋斗,终于在今天成为了美好的现实。
2005年10月12日,中国航天与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飞船,开始中国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后,飞船返回舱于17日凌晨4时顺利着陆,航天员安全返回。“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在发展载人航天技术,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实验活动方面,取得了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
载人航天梦想的实现,让富有激情与魄力的炎黄子孙有了更高远更绚丽的梦想——登上月球、探索火星,遨游于更深、更远的太空。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9课《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教学杂谈
前段时间,听了四年级以“略读课文的有效性教学”为主题的两节同课异构《牧场之国》,心里一直记挂着“略读课文到底该怎么教”?虽然也查了资料,了解了沈大安和虞大明等特级教师怎样教略读课文的方法,但心里总是忐忑不安,生怕自己会误人子弟。今天,我利用课题引领学生学习略读课文《千年梦圆在今朝》,自我感觉还不错。
《千年梦圆在今朝》这篇课文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和追求,热情地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课始揭示课题之后,我让学生说说课题字面的意思,特别理解“圆”的意思。然后,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并对学生们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梳理:(1)千年的“梦”是指什么?(2)千年“梦”是怎么圆的?(3)为什么千年的“梦”今朝圆了?接着,我把这些问题作为研读课文的主线,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快速默读课文,在课文中寻找答案。在反馈交流、讨论中,学生能非常正确地理解课文,并很好地解答了以上3个问题。在研读的过程中,我也不忘语文的本,让学生抓课文中的具体语句来体会“梦圆”的困难。在三个问题的研读过程中,我也引领学生体会千年寻梦的过程中,炎黄子孙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精神和中国的航天工作人员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的精神。最后,又带领学生回到课题上,感悟课题:梦──飞离地球,遨游太空。
圆──神州五号、神州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并返回。
千年──古代产生梦想、明代万户飞行、人造卫星上天、神州飞船飞
天,历时数千年。就这样,我利用课题学习略读课文,快速,高效!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9课《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内容
课文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和追求,重点记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在广大科技工作者、工人和解放军官兵的共同努力下,“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载人航天的千年梦想终于实现了。文章热情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课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至第3段),简要叙述了炎黄子孙为了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千年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重点描述了明代的万户所尝试的人类首次火箭飞行。第二部分(第4段至第9段),叙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航天事业呈现的勃勃生机,从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到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终于在今天变成了美好的现实。第三部分(第10段),简要描绘了炎黄子孙更高远更绚丽的梦想,登临月球,探索火星,遨游更深更远的太空。
课文重点叙述了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的经过。具体叙述了载人航天工程的艰巨和困难;广大科技工作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夜以继日地苦战攻关;“神舟五号”的顺利发射和成功返回及其伟大意义。
更多文章:
小学六年级作文 我在学校的成长 回忆录 片段?成长回忆录怎么画
2024年9月6日 00:30
遇见未知的自己(《遇见未知的自己》——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
2024年4月26日 06:20
快乐大本营请过的所有外国明星~?童装批发哪家好武汉快乐E百怎么样
2024年6月2日 22:50
祈福/点亮希望 是什么意思我看好多人都有,好久没上网了?什么什么点亮希望的作文
2024年3月20日 01:2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真理诞生于100个问号之后,还有哪些事例)
2024年3月16日 22:00
入党积极分子登记表(申请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登记表有何专长)
2024年8月2日 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