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神教学设计(教师听课评课优秀评语)
本文目录
- 教师听课评课优秀评语
- 《军神》教学设计|军神教学设计
- 军神评课用语优缺点及建议
- 评语文教案优秀7篇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军神教学设计】 军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军神》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构段的
- 军神人教版第九册语文教学设计
- 如何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神态,动作等感悟内心军神
- 《军神》教学设计与教后反思
- 军神课后反思优缺点
教师听课评课优秀评语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说到评语,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评语能够帮助被评价对象不断地接近于目标、达到目标,使取向目标的行为得到强化,背离目标的行为得到弱化。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评语才是好的评语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教师听课评课评语优秀,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师听课评课优秀评语1
今天上午有幸听了施老师的讲课,讲了一节一年级数学上册关于“6、7、8加几”的课程,从听课中可以总结出一下几点:
1、教师对知识的复习充分,了解到9加几的加法计算利用凑十法来进行计算,复习巩固了算法的原理以及方法,让学生明白9如何凑十,如何分解两一个数,这完全为本节课计算6、7、8加几做了很好的铺垫,学生也能够很快的从中领会到计算原理。
2、还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那就是,施老师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训练到位,学生从课堂的说凑十法的过程非常熟练,在课堂上也做到了不断练习,充分让学生反复说,准确说,流利说。
3、对课本的教学用图充分挖掘,从例题中发现数学问题,让学生明白题意,知道给出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的会利用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知道从不同的方向进行解决问题,有前后人数相加,有不同衣服颜色的人数相加,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4、注重计算的方法练习,例如在计算85=的时候强调可以看8分5,也可以看5分8,从两个方面进行解决问题,拓展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明白凑十法的灵活应用。
5、从一个儿歌帮助学生解决凑十法的口诀要点,抓住特点进行计算,提供学生快速计算的小诀窍,利用减法计算结果,很得出结果。可以说是整节课教师都把握住了重点内容,强调方法练习,讲解细节重点内容,让学生明白抓住关键内容进行计算。
对本节课意见和建议:
1、能否在写课本例题时,让学生说说算式可以怎么列,或许有85或58,76或67的不同列法,这样可以结合到最后一题,为下节课渗透。
2、摆小棒时可以让学生上台圈一圈或摆一摆,感受过程,计算结果也可以做到进行验算。
教师听课评课优秀评语2
《小乌龟找工作》是一篇童话,通过生动的想象,讲述了小乌龟找工作的过程和结果,形象地刻画了小乌龟鲜明的特点,也揭示了一定的道理。
首先,让学生说出看到题目知道什么?想知道什么?使学生从题目、中知道了主人公是小乌龟,主要事是找工作,并抓主了题目中的字眼“找”,知道了是一篇童话故事;提出了小乌龟到哪儿找工作?怎么找的工作?找到了没有等问题。明确地提示了课堂教学目标和重点。在处理每段的问题时也解决得很清楚,但是从培养学生能力的角度看,应该把四个结构相同的段落,详讲一段,其他三段的学习,应让学生在总结学习方法后,自行汇报。我是牵着学生走的,以后要引以为戒。
其次,在活动中体现了从思想内容到语言文字这一过程的训练,如抓住数字“3”和数字“100”,体现小乌龟送信速度慢,找到没被录取的原因。抓住“转圈圈”一词,让学生演示,理解了小乌龟不是不努力工作,而是不会爬树造成的。
再次,对朗读进行了有效指导。不但分析了语气、语调,而且对长句子的读法也作了指导。
不足:
出示课文最后一段,应该随机让学生说说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今后该怎样做。
教师听课评课优秀评语3
今天,又一次聆听了顾老师的课——《船长》,感受到了一种全新的风格。我们和学生一样,如同船上的乘客,一起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事件,感受到了一个伟大的灵魂,经历了一种人格和精神的洗礼。这堂课,值得我们回味学习的地方有很多,现着重抓住几点来谈谈感受。
课堂上,顾老师就如同一位船长,引领着学生自主研读课文,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感受船长人格精神的魅力。
一、学习主动权的下放。
课开始,老师让板书课题“船长”,并让学生选择一种颜色的粉笔来板书。学生各有想法,通过选择不同的颜色表现着学生对文本、对船长精神独特的理解,体现了个性化的阅读教学。
二、朗读指导的到位和细腻。
课文的第2第5自然段描述了当时撞船时的惊险可怕,教学时,老师没有刻意地说该怎么读,而是通过语言的渲染和描述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师:这是一组惊心动魄的画面,谁能通过朗读再现当时的情景。学生在朗读不到位时,老师又及时地评价指导:轮船撞过来了吗?我觉得还不足以造成灾难。响声大吗?口子还不够大。再如读船长的话时,指导学生读出吼的感觉。学生读得不到位,老师问:你觉得他吼得怎么样?“吼”要有震撼力。在一次次追问和范读中,学生不仅领会了该怎么读,而且领会了文本的语言之精妙和船长的精神之伟大。学生完全沉浸在教师、文本所创设的情境之中,主动阅读、主动体验和主动感受。
三、写作方法指导的润物细无声。
这篇课文是雨果的大作节选,教学中,顾教师时刻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大作的风范,吸收语言的精华。如第二段中通过范读让学生体会短句给人带来紧张害怕的感觉。如通过改写哈尔威船长和大副的对话,体会文中对话描写的精炼,明白语言的描写是要符合当时的情景。
四、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恰到好处。
文中主人公哈尔威成为了英雄,他成为英雄其实很简单,只是“运用了他船长的权利”。作为船长,哈尔威必须选择死亡。那么,到底是他的什么精神值得我们肃然起敬呢?我想,应该在那么几个字眼上: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
忠于职守,做人之道,看起来平常,真正做到又是何等的困难。在利益面前,特别在死亡面前,更是能够考验一个人的敬业精神和为人之道。我们的社会,最需要宏扬的应该是这样的精神。我想,这才是我们所需要在这篇课文挖掘与学习的东西。
但这样的字眼如果直白地灌输给学生,何来说服力?顾老师抓住了船长的二道命令研读,体会船长伟大的’灵魂::英勇果断、镇定自若、临危不惧、沉着冷静、舍己为人等优秀品质。
此时再配上音乐和图片,营造了一种浓浓的氛围,学生的内心油然而生起对哈尔威船长的仰慕之情。而此时,老师设计了说话练习:透过阴森可怖的薄雾,凝视着这尊徐徐沉入大海的黑色雕像,我想说:——学生的情感达到了沸点,情自心扉,出现了一句句感人的对话。如:哈尔威船长,你在我们心中树立起一座永远的丰碑;你的威严是无人能比的,你的精神永垂不朽;您用您的精神书写了一个伟大的“人”字,筑起了一座伟大的人格长城。
相信在一句句激情洋溢的对话中,哈尔威船长的伟大人格也一定悄悄地在同学们的心中扎下了根,不久的将来,又怎么不会有花开的惊喜呢?
总之,这堂课值得我们去学习、回味和思考。
教师听课评课优秀评语4
翁xx老师这节课先复习了图形的几种变换,再展示老师所化的位似图形,让学生感受不同,归纳出概念,期间过渡朴实自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后让学生观察书本中的三种图形引导学生对位似图形以及位似中心的概念进行进一步的解读,让学生经历了有数学思考含量的数学化过程,这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接着翁老师通过让学生绘图让学生体会利用位似,可以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在练习过程中加深对概念和性质的解读。整堂课有讲有练,学生参与积极性较高,翁老师还通过展示学生的练习,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课堂中有一定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板书设计良好,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较强,教师教学基本功娴熟,教学效果好。
建议:
1、对学生提出的质疑要及时解决。
2、最好在最后注意相关知识的横向比较(如位似与平移、旋转、轴对称等变换进行比较)。
教师听课评课优秀评语5
一、情景设计,导入正文
这是一首科学诗,课文的重点是通过诗诗意化的语言介绍深奥的科学知识,。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在理解上有一定地难度,高瑞波的情景设计的巧妙。高老师说,同学们,现在听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我是亿年前的一匹猛犸,我们的家族在拼命地寻找食物,因为,能吃的东西越来越少了,在这个时候,我趁大家不注意,悄悄地溜到了一边,自以为可以找到可口的美食,却不料,当家人们渐渐看不见的时候,我的危险来临了,我的脚踩在了一片软软乎乎的地上,却拔不出蹄子来,而且越陷越深,当我呼喊“救命”的时候家人已经走远了,我再也无法从这一片沼泽里走出来了,我不知道多少年过去了,今天,你们看到的我,就是这个化石。学生们听的入了迷,老师们也都被这个精彩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
高瑞波老师的故事把所有的人都带到了一个美妙的境界,然后,高老师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化石吟》。
故事新奇,巧妙导入。
二、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高瑞波老师巧妙地将知识点、重点贯穿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听录音朗读课文时,让学生们注意听录音,然后找出录音中读错的字音,并纠正。听写词语,及时纠正书写,学生自主展示,课堂评价及时适度。老师调空有度,学生在整个课堂环节中,都积极参与,兴趣浓厚。
三、评价及时,点拨适度,气氛浓厚,
在高瑞波老师的课堂上,小组合作探究紧张有序,讨论积极踊跃,老师评价及时,点拨适度而到位,给予学生鼓励和夸奖,老师的评价给学生增强了自主学习的信心。借助于多媒体的视觉效果和音频效果,极大地拓宽了课堂教学的多角度,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更增添了课堂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课堂文化,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
四、爱,渗透整个课堂
这节课上,书声不断,讨论声不断,掌声不断。高瑞波老师字正腔圆地为学生示范朗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分组朗读课文,掌声鼓励学生,小组自主展示学习成果,老师用掌声鼓励学生,学生将诗文的每一个章节所描绘的情景,都用自己的语言成精美的小故事,主动站起来讲述给大家听,那一个个的传奇般的故事,引起一阵一阵的笑声。
爱,是无声的语言,一个和蔼的眼神,一句亲切的鼓励,一个微不足道的手势。都是爱的音符。高瑞波老师用她那特有的慈母般的声音,时时赞美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并用她那圣母般的眼神,时时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反应,及时提醒和鼓励,师爱笼罩整个课堂。
教师听课评课优秀评语6
各位专家,各位数学同仁们:
上午好!今天我们齐聚水头四小共同参与以“项目评价”为核心的教研活动,一起倾听由董xx老师和陈xx老师围绕“人人过关、善学乐学、学力取向、习惯养成”这16字原则而进行的教学活动,肯定各有所思,也必然有诸多收获。接下来,我根据董老师执教的《搭配二》一课,愿与大家分享一些浅薄的想法,若有不成熟之处,还望大家多多指教。
本次董老师执教的《搭配二》里呈现的内容是第一次以新课的形式出现在课堂里,在我们去年任教的时候还只是在新课后面的“做一做”出现,解决这个问题对大部分学生而言并不难,所以董老师把重心放在让所有学生积极参与整个课堂,并明里暗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注重策略的习惯养成上。从课一开始,董老师就以“今天我们去数学乐园挑战有关数字的搭配问题,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有没有信心?”这样鼓动性的语言让全体学生以热情高涨的态度进入课堂,深切激起学生的学习性和斗志欲。在董老师层层紧扣的各环节里,也处处显示全体学生参与的痕迹,他让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写下组成的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好似漫不经心经过每个小孩身边,实则关注了每一个小孩的学习状况。在每一个反馈环节,他也积极带动学生参与评价和思考,在认真阐述自己解题方法的同时关注其他同学的想法,并能有效地吸纳更加优越的做法。在整节课里,我们总能看到董老师和学生们积极互动的欢快场面,学生学得开心,教师引得巧妙。
同时,在这节课里,我们也能清晰看到董老师非常注重带动学生利用方法的迁移来解决新问题学习新知识,他在挑战一里用简实、朴素的引导语让学生回顾了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的多种方法,学生自然而然利用小结出来的比较优越的方法解决了0、1、3、5这个环节,此时老师没有过多言语,水到渠成。在以后类似的学习中,学生也必然会利用这种有序的思考方式来解决问题
在这节课里,我们也看到董老师精心准备的教学材料的呈现,“多一个数呢”、“换一个数呢”、“还是这四个数,换一个问题呢”就把这节课串成串,学生觉得有趣,老师又能授予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看似简简单单,却蕴含诸多朴实的智慧。
这节课虽以挑战为线,学生乐学,场面欢快,却也不难看出董老师一直稳稳拿捏“人人过关”这个尺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中,他有意无意引导学生发现先确定十位的优越性,他又以多种形式,或独立思考或说或听或写,来巩固此种思考方式,尽可能让每一位小孩都掌握思考问题的有序性和完整性。
我们从这节课看到董老师精心的设计和三(3)班学生的精彩表现,但我们也知道真实的课堂必然存在遗憾,所以,这节课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比如,让一直从教初中数学的董老师来调控一个小学三年级的课堂,怎么样给予更轻快的节奏?如何让我们的课堂里多一些对学生有激励作用的有效评价?在一个学生层次差异很大的课堂里如何既不抹杀尖子生的兴趣,又能关注后进生的学习?等等。希望各位专家、领导能给予指点帮忙解惑。
以上是我听完这节课后一些不尽成熟的想法,还望各位多多指点,谢谢!
教师听课评课优秀评语7
《军神》一课是一篇歌颂军魂的典范之作,赞扬了刘伯承将军超人的坚强意志。文字朴实细腻感人至深。文章讲述的是88年以前的事,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久远,而且又是让三年级的孩子来学,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难度。卢老师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以自己精心的设计,巧妙的构思,使文章与学生拉近了距离,让学生的思维在老师的启发下得以发展。
卢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非常注重情感和态度,处处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使语文学习成为一种学生自主探究的事。从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到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讨论交流等,都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以文为本的思想,老师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的独创性,充分肯定学生的答案与做法,既尊重学生,又给学生发挥的空间,使得师生之间的交流变得畅通、积极、有效。教学过程中,卢老师紧紧扣住“为什么称刘伯承将军为军神?”以及沃克医生前后态度的变化这两条主线,允许学生自由地读、问、讨论,既体现了民主,又很好地体现了“导”的作用。让学生带着问题边读书边思考,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刘伯承将军豪迈气概与不屈的精神,虽然学生的思维是自由的,学习的内容是自主的,但由于紧扣主题,所以课堂教学活而不乱。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卢老师通过“以读带讲,以对话代讲”的方法,由疑导入,读中有悟。读,不是漫无目的,而是层层递进,一步步让学生抓住语言文字进行感悟,甚至细小到标点,其中有一个让我印象颇深:“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在讲解这句的时候,卢老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可以用什么感情朗读,而是让学生自己从三个感叹号中体会朗读的语气,体会人物的坚韧不拔。整个过程非常注重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在积极主动思维和情感中加深体验与理解,从而有所感悟,并且,在朗读中体现这种感悟。这堂课还有一个闪光点,在课堂上卢老师总是以不急不躁的教学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使学生即使遇到再难以回答的问题时也能坦然面对,这不仅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很有好处,还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听课评课优秀评语8
一、教学设计思路清晰,知识由浅入深:
谆谆诱导,创设情景:引发学生思维,促进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活跃;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体现教师主导,学生 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例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好体现新课程的“三 维目标”;教学过程逻辑性较强,教学思路严谨,作为一名新教师来说教学基本功较 扎实。
建议:
1、可以给学生更充分的时间讨论,适当控制教学节奏;
2、创设的例可以增加一些难度,更好训练学生的思维;
3、备课要考虑多种因素,上课要灵活(遇到例,可以让学生讨论)。
二、引课能跟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发学生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
合作精神;能创设例情景,引发学生思考讨论,促进师生互动,但应留有充分的时间 让学生动手、动脑,训练基本技能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设计思路较清晰,教学目标能体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
这是一节整合课,应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实现师生互动,成果分享,培养 学生数据的能力,在这一点上老师还应加强; 较成功的一节课。
教师听课评课优秀评语9
3月12日听了顾惠芳老师的《我的老师》一课,认为教师语言语调抑扬顿挫,普通话过硬,板书优美,基本功扎实,能循循善诱,逐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及分析事件与人物,解决讨论要点有成效。并注重学生的诵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
处理好智能培养与情感教育的关系,着眼于全面素质的落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出路,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在于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为学生在课堂上除了接受知识,还带着自身的情感。动机、需要等一并投入了课堂,他们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在课堂上,他们除教师评语了与教师交往以外,还有与同伴之间的相互交往。因此,学生课堂学习远不只是学习知识,还有提高自己的能力、学习审美情操、培养个性等。他们是把整个生命投入课堂的,这就要求教师能立足于生命的高度来看待课堂教学,要把学生良好的意志品格、群体工作合作能力、行为习惯及交往意识与能力等的培养也作为教学目标,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处理好智能培养与情感教育的关系,着眼于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3月8日听了李春涛老师的《分式的加减法》,认为该课语言幽默、风趣,生动形象,着力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引导学生动手、动口,注意矫正反馈,注重双基训练。
3月13日听了狄永伟老师的《鸟(专题)》一课,认为该专题内容丰富多彩,一定程度上积淀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学生参与多,课件精美,涉及知识范围广,开阔学生眼界,点面结合加练笔,让学生对鸟的认识逐步深入,效果较好。
处理好尊重教材与灵活处理教材的关系,做到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教材是落实教学大纲,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但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并不是等值对应。因为教学内容来自于师生对课程内容与教材内容及教学实际的综合加工,不仅包括教材内容,而且还包括了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活动的全部,教材内容只不过是教学内容的重要成分。况且,教材本身还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在处理教材上,教师的任务在于用教材教学,而不只是教学教材。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做到尊重教材与灵活处理教材相结合。
《军神》教学设计|军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学做一个性格坚强的人; 2.理解表现“军神”的重点语句,能说出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板书“神”字,同学们看到这个字会想倒什么?(预设:“神”能够法力无边、腾云驾雾……) 2.板书“军”字,看到“军神”你又会想到什么?(预设:打仗百战百胜、作战勇敢、枪法很准……) 3.同学通过预习知道“军神”指的谁吗?(刘伯承) 4.多媒体出示刘伯承图片,介绍刘伯承生平资料。 5.刘伯承同我们一样都是有血有肉的人,为什么被称作“军神”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第3课《军神》。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学生回报课文主要内容。 (预设:这一课讲的是刘伯承年轻时治疗受伤的眼睛,拒绝使用麻醉剂,沃克医生称赞他是“军神”的故事。) 三、细读感悟 1.过渡: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为“军神”。请同学们快速流览课文,划出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段落。 2.学生汇报所划段落。(课文第23自然段,生读,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这段话。) 3.是刘伯承的哪些表现使得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称赞他是“军神”呢?下面请把你感受最深的一点和小组同学进行交流。 4.汇报交流以下三个要点:手术前拒绝麻醉、手术中一声不吭、手术后数出刀数。 要点一:刘伯承手术前拒绝使用麻醉剂。(预设:刘伯承眼睛受了重伤,医生给他做手术,他拒绝使用麻醉。) 课文的哪些段落具体写了这一点,你能读读有关的段落吗?(第13、14自然段) 师板书:前、拒绝麻醉。 师:你体会到了什么?(预设:做这个手术很痛。) 师:沃克这两句话体会了什么感情?(预设:①他对刘伯承很关心。②包含了吃惊。③感觉到说这两句话时很紧张。) 师:为什么?(预设:①因为他竟有点口吃地说。②他被震惊了。③因为从来没人拒绝使用麻醉剂。) 师:好,带着这些体会再来读读这句话。(学生朗读) 师:而刘伯承的回答只包含了四个字—试试看吧。 师:包含了什么?(预设:①刘伯承很自信。②我体会到刘伯承很勇敢,因为手术不施行麻醉是会很痛苦的。) 师: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痛苦呢?他知道吗?(预设:知道,因为沃克告诉他,他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还要一刀一刀地割掉新生的息肉。) 过渡:“试试看吧!”平静的回答,不平凡的选择,为了一个清醒的大脑,刘伯承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忍受,选择了疼痛,正是手术前刘伯承这无畏的选择,才会赢得沃克后来的赞叹。(引导读多媒体出示课文23段) 要点二:刘伯承手术台上的表现。 师:还有哪些地方使你深受感动?(预设:刘伯承做手术时一声不吭,忍受着剧烈的疼痛。) 师:能读一读有关的段落吗?(生读17、18段)同学们从他的朗读中体会到了什么?(预设:①刘伯承太伟大了。②他忍受了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③刘伯承有坚强的意志。) 师:(课件出示配乐课文插图,教师深情地叙述)多么坚强的军人,让我们悄悄地走进手术室,走进这震撼人心的场景里,去经历、去感受。无影灯下,手术台旁,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几十年前动人的一幕,从他们各自不同的神情中你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又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看见刘伯承把崭新的单抓破了,他的手流汗了。) 师:你听见了什么?(预设:剪刀的声音、刘伯承抓破床单的声音。) 师:你的心情怎样?(预设:非常紧张、非常担心。) 师:沃克医生心情怎样?(预设:非常紧张。) 师:课文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沃克医生此时非常紧张?(预设:“手术台旁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这句话说明他很紧张。 师:沃克在为他担心,担心这位年轻人忍受不住这样的痛苦。所以一向从容镇定的他,此时双手也有些颤抖了。我想不仅是亲身经历这一事件的沃克医生和护士敬佩他,我们所有的人看到了这些,读到了这些都会敬佩他,让我们满怀敬佩之情,齐读这一段吧!(出示齐读18段) 要点三:刘伯承在手术后说出刀数。 师:你还从课文中的哪些段落读出了刘伯承的意志?(预设:手术后,刘伯承说出刀数。)(师根据回答板书:后、说出刀数) 师:哪些词语给你这种感受。(抓住“勉强一笑”一词再次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师:是啊,他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疼痛,不但没有晕过去,还说出了刀数,所以沃克惊呆了,大声嚷道。 四、回归整体,感受军神内涵 1.沃克从开始就这样对刘伯承吗?(不是。) 2.请同学们根据屏幕提示,快速读书,划出沃克神情变化的词语,让我们透过沃克医生的神情变化再来体会。 3.引起沃克这一系列神情变化的原因时什么?(刘伯承过人的坚强意志。) 4.同学们,交流到这儿,能结合你的感悟谈谈为什么刘伯承人堪称“军神”吗? 5.学生汇报:刘伯承手术前拒绝麻醉、手术中一声不吭、手术后说出刀数,他有常人所没有的坚强的意志,所以才称他为“军神”。 6.总结军神含义:军神就是有着坚强意志的军人,他超出了一般的军人,他是军人之灵魂。刘伯承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军神”的含义。 五、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用心走进了课文。刘伯承的坚强意志不仅征服了性情孤傲沃克医生,也征服了我们每一个人。《军神》只是刘伯承戎马生涯的一个片断,正是这段不平凡的经历,磨练了他的坚强意志,他凭借着自己清醒的大脑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征服了全世界。 (责任 史玉英)
军神评课用语优缺点及建议
军神评课用语优缺点及建议如下:
1、优点: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学生的课堂习惯非常好,每个人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课堂效果较好。老师利用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新知,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起,有许多地方值得学习。
老师在教学新知时循循善诱,让学生学习起来毫不费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设计很好,引导得也很到位,同时还让学生体会到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整节课学生情绪高涨,兴致勃勃。充分体出了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最后环节的设计很好,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老师这节课上得很成功,学生们上课的积极性和参与率极高,特别是老师能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一定的情境。老师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给予了学生比较充分的自主探究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提升。
老师能从学生特点出发,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探究新知、理解新知,整体上来看,效果确实不错,值得学习。有“创新”和“创意”。新课改的理念体现得很突出。
2、缺点:课堂上细节讲解不够。对学生的带动性不够。整个课堂的气氛不是很活跃,学生的兴奋度还不高,上课有点放不开。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没有设置一个适合学生学习的情景,导致这个教学过程不连贯。教师示范少,学生没机会展示。教师没有及时帮助学生解决练习中出现的安全问题。
在这节课的内容安排上,课中的内容最好减少一个活动内容,否则教学时间有点紧。应教会学生如何容易处理数据,如何从数据中发现结论(规律)。本节课实际上不需要利用网络教学,只需要引用多媒体课件就足矣。应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新教师的缺点),注意控制课堂节奏、语言节奏)。课堂教学方式较传统,希望年轻教师要大胆探索、大胆改革。
3、建议:分析讲解题目时要注意思维的扩散,要注意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加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注意创设例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可以给学生更充分的时间讨论,适当控制教学节奏。创设的例可以增加一些难度,更好训练学生的思维。备课要考虑多种因素,上课要灵活(遇到举例,可以让学生讨论)。
评语文教案优秀7篇
评语文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15个生字,会写其中的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小大人"贝当"人小言不小的那份童真,感受理发师的风趣幽默。
教学重点:
1、复习巩固15个生字,会写其中的4个生字。
2、能有感情读课文。
教学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小大人"贝当"人小言不小的那份童真,感受理发师的风趣幽默。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1—4自然段,学习了生字宝宝,还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小贝当。小贝当和你们一样也读二年级,不过有许多的生字他还不认识,谁来帮帮他?
2、(课件出示:理发店其他改口脸腮光净笑眯眯好半天扶着胡子。(背景为报纸))
3、指名读,齐读。
4、课件播放小贝当的感谢话:“谢谢大家帮我认识了这么多的词语,时间不早了,我要去剃头了。”
5、小结过渡:那们我们也去瞧瞧吧,请大家自由读课文5—10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感悟内容
(一)自由读5—10自然段。
1、自由读。
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文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贝当想当大人?
3、指名回答
(二)学习课文第5自然段
1、师出示一幅小贝当理分头的图片,问:文中哪自然段讲小贝当理小分头呢?
2、指名回答并读第5自然段。
3、指名读,并评析:他读得怎么样?
4、小贝当的心情怎样?(高兴、骄傲)
5、齐读。
6小结过渡:为了更像大人他还要理发师干什么?谁能从文中把这句话出来?
(三)学习第6自然段。
1、学生思考并回答,
2、师:“他”指的谁?“脸腮光净”是什么意思?
3、谁再读读这句话,感受一下有趣的小贝当。
4、指名读,齐读
(四)学习7—10自然段。
1、师范读,边听边思考:理发师是怎么做的?小贝当在干什么?
2、为什么说小贝当是傻乎乎地在等呢?请看这幅图。(课件出示文中插图)
3、学生回答。
4、课件出示第8自然段的内容,并把重点词作上记号(好半天一个接一个一个人)
5、指名读,齐读
6、质疑:小贝当等了那么长时间,你们猜猜他心里会想什么?假如你是小贝当的好朋友,你会对他说什么?
7、过渡:我们接下来看看小贝当对理发师说了些什么?
(五)学习课文9—10自然段。
1、指名读小贝当说的话。
2、评析,再指名读。
3、理发师是怎样回答的?
4、学生回答,再指名读。
5、分角色朗读。
三、回归文本,总结全文
1、小组内分角色朗读全文。
2、小组代表朗读。
3、他们的朗读真精彩,不仅朗读好而且还加上了自己的动作,那我们再看看文中哪些地方有趣?
四、拓展延伸
1、你们和小贝当年龄相当,你们生活也有许多有趣的事吧,先和同桌说说吧!
2、学生试说,互说。
3、指名说,
4、师进行总结。
五、生字乐园
1、出示生字:净半其胡
2、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
3、指导学生写字
4、师范写“净”字
5、学生试写。
六、作业:
讲一讲:回去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演一演:课后找小伙伴合作,把这个有趣的故事演给大家听。
七、板书设计
叫我贝当先生
小贝当看报哗哗响
(一心想理小分头
当大人)要刮脸
评语文教案篇2
教学要求:
体会作者喜欢桂花、摇桂花的乐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知识要求:
自学课文中的新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句子的含义。
能力要求:
想像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想像课文描写的情景。
教具准备:
常规
教学时间:
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回忆过去经历过的美好的事情是一种享受,充满乐趣。你会回忆过去经历过的有趣的事吗?爸爸妈妈也会回忆他们的童年,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饱含着作者对童年往事的无比怀念。课文的题目是《桂花雨》
二、 初读课文
思考:
1、 课题“桂花雨”是什么意思?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
2、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3、 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和问题。
三、 学习课文
1、 自由读课文,标出有几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事,哪几段是写这件事?(小组讨论再全班发言)
2、 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读了这一段你对“我”桂花都有了什么了解?
3、 学习三至六自然段
这部分主要写了什么?找出相关词句读一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结合自己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结合学生的想像点题为什么用“桂花雨”做题目
4、 学习第七八自然段
如何理解母亲说的话?杭州小山的桂花真的比不上家乡院子的桂花吗?(自由发言)
老师总结:这篇课文通过写桂花的事,看出了我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也看出我和母亲对家乡、对家乡桂花有深厚的感情。
5、 带感情读课文
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评语文教案篇3
1、运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认识本课8个生字。
2、能正确、工整地写4个字。
3、朗读、背诵课文,感受语言的优美,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4、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是重点。
2、培养学生想象力及口语表达能力是难点。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今天,我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位熟悉的朋友。(课件展示:一棵枝叶茂盛的高大的树)大树爷爷自述:小朋友们好,我是树公公,别看我年纪大,可我身体很健康,生活得也很快乐,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那是因为,我有许多美丽又活泼的孩子——《鸟孩子》。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生圈读生字。(文中戴小红帽的子娃娃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我们一边叫出它的名字,一边把它们圈出来吧!)
3、把圈出来的生字多读几遍,把它们的名字牢牢记住吧!
4、哪些字娃娃的名字容易念错,给同学们提个醒儿吧!当小老师,教教同学们。
5、用生字卡片抽读、开火车读、抢读等多形式检查识字情况。
三、细读课文,入境悟情,展开想象
1、师生齐读课文。
2、同桌互相读课文,读完一遍后再交换读。
3、抽学生读,其他学生评价。让评价的学生说说最欣赏同学读的哪些地方,学生积极说出同学朗读的长处,再指出不足,教育学生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
4、生看课件:枝叶茂密的大树上,闪动着各种鸟儿的身影,洋溢着鸟儿们的叫声。
5、你觉得鸟孩子们穿的衣服怎么样?用“美丽”说一句话。
6、你觉得鸟孩子们在树公公、树婆婆的怀抱中,生活得怎么样?怎样才能读出他们的快乐呢?抽生读第三句、赛读等。
7、假如你是一个鸟孩子,你想对树公公、树婆婆说些什么呢?
8、讨论交流:鸟孩子们为什么爱树公公、树婆婆?
四、赏读全文,熟读成诵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言的节奏感,最终达到有感情地背诵。
五、指导写字
1、读本课要求写的字娃娃,给生字找朋友。
2、你最有信心写好哪个字?并说说写时应注意些什么?
3、师指点。生练习写(先描红,再练写),师巡视指导。
评语文教案篇4
教材分析:
张衡也在数星星,他偎依着奶奶,一直数到了几百颗。为什么他能数得肖?因为他关于观察,发现了星星不是像奶奶说的乱动,而是在有规律地动。也许是爷爷的启发,也许是发现的成就感的驱使,长大以后的张衡刻苦钻研天文学,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我们可以先和孩子们一起对着“明朗的夜家”数数“天上的星星”,再到课文里找“星星”(生字),如,“撒”字叫金星,“楚”字是火星,“衡”字为水星……哪个孩子找到并认识了一个,就奖他一颗“星星”;哪个孩子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就奖给他一个“星级奖章”。这样,您一定会感到教学是那么的富有情趣,孩子们也会感到学习是多么的轻松!
学习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情趣和蕴含的道理。
3.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数过星星吗?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数一数天上的星星,看看天上的星星有什么奥秘。播放满天星星的动画,学生边看边数星星,再说说自己的发现。在我国汉朝,有一个爱数星星的孩子,他说,天上的星星,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他数星星发现了什么秘密呢?我们来读读《数星星的孩子》。
二、识字写字
1.识字指导。
本课要认的字中,“仰、衡”是后鼻音,“撒、组”是平舌音,“傻、楚”是翘舌音,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数”是多音字,在本课中shǔ和shù两个音都出现了,要注意这个字在词中的正确读音。生字的呈现方式,可以先出现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如,“距离、碧玉盘、仰起头”。在读准词语的基础上,再认读生字。要鼓励学生运用汉字的构字特点以及自己积累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基本步骤是:自读课文,勾画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动手动脑,记忆字形。
在学生充分自主、合作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汇报、“小老师”领学等形式进行正音、辨形、可让学生从“撒、玉、组、汉、仰、距”这几个字中,自由选择自己有把握的字、感兴趣的字,进行口头组词语的练习。可用“猜字”、“鼓掌传字”、“形声字的扩展”等游戏方式进行巩固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2.写字指导。
本课要求写的字大多有明显的规律,建议教学时以“我的发现”为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找到认记字形、书写规范美观的方法。如:
(1)我发现了几个翘舌音的字:勺、珍、珠、数、睡,还有两个平舌音的字:组、钻。
(2)我发现了记住生字的方法:“勺”就是把“句”中的口换成点;“玉”就是“王”字加一点或者“宝”字去掉宝盖儿;“组”就是“祖国”的“祖”左边换成绞丝旁。
(3)我发现了把字写美观的方法:“珍珠”都有王字旁,字形都是左窄右宽,左短右长;“睡”字就是让“目、垂”“团结”在一起,互相让着点儿。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你读了这个故事,是不是有很多话想说?赶快和同学交流交流吧。
二、朗读感悟
1.指导学生初读课文,一要读准字音,二要读通顺,做到不漏字、不添字。
2.教师(或录音)示范朗读。可重点示范读第一自然段。注意“珍珠”和“碧玉盘”的读音,要读得亲切、可爱。“一颗、两颗”中间的逗号要停顿稍长,读出孩子数星星的认真劲儿,突出孩子数星星的耐心。
3.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每个人对课文可以有不同的见解,要读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读自悟,可自由读或小组交流读。
4.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自读以后的感受,整体感悟文中蕴含的情感。
5.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
(1)学生读第一、二自然段时可结合看图,采用动作、身体语言自己朗读或小组合作朗读等方式。
(2)重点指导读好第三、四、五自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感悟爷爷教小张衡观察星星的情景以及小张衡勤于观察、乐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6.分角色整体朗读课文。先在小组里练习,然后指定小组在全班展示。
三、积累运用
1.词语积累。无数、珍珠、距离、著名、清楚、刻苦、钻研、北斗七星、一闪一闪地、一组一组的
2.课后“我会填”的练习,可按课文原句填空。填好之后,再读读句子,体会句子的准确、生动。
3.课后“我知道”的内容,可让学生读一读,记一记,再说说还知道什么。
四、实践活动
1.选一个天空晴朗但没有月光的晚上,到空旷的地方去观察一下浩瀚的星空。找找北斗星、北极星,然后用笔把它们的位置画下来。
2.课外收集一些关于宇宙、星空的文字或图片资料,在班上展示、交流。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数星星的孩子》 教学设计 七,数星星的孩子,希望对你有帮助!
评语 文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在语言运用上的妙处。
一、导入
1. 填空:课文中的“军神”是指( ),这是( )对他的敬称。
2. 自读课文,勾出生字,读一读。
3. 检查生字学习情况,重点是“诊”、“龄”字的读音和“龄”、“匪”的笔顺笔画。
二、抓中心句,把握全文
1. 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呢?你知道沃克医生当时是怎么想的?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小组交流、讨论。
2. 全班交流。
三、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导学课文
1. 导学求医部分。
(1)指名朗读这一部分。
(2)沃克医生开始是怎样识别出刘伯承是军人的?
(3)刘伯承的“镇定”是从哪几个地方反映出来的?
(4)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
2. 导学手术前部分。
(1)读读、想想、议议。刘伯承为什么不肯用麻醉剂?
(2)联系课前搜集的关于刘伯承的资料猜想:刘伯承为什么担心损坏脑神经?说说你的理由。
(3)不用麻醉剂意味着什么?
(4)刘伯承能忍受这种难以忍受的疼痛吗?课文是怎样反映出来的?
(5)有感情地朗读,根据提示读出坚定的语气。
3. 导学手术中部分。
(1)自由读课文,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手术中刘伯承、沃克表现的词句,想想这些词句各起什么作用。
(2)课堂交流。
(3)联系自己生病的经历,说说刘伯承忍受的是怎样的痛苦。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从中感悟刘伯承的“军神”形象。
(5)小结。
4. 导学手术后部分。
(1)快速默读课文。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手术结束了……你是军神!”
(3)震惊的沃克先生心中会怎么想?
(4)根据提示语自由朗读,注意根据提示,揣摩语意,突出“军神”形象。
(5)指导分角色朗读这一段。
四、总结归纳,升华情感
1. 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感人的故事。
2. 刘伯承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军神”,面对这位“军神”,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3. 完成课后第3题。
评语文教案篇6
教学内容:
指导练习第5、6、7题。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省略号的用法。
2、能把表示反问的句子改写成表示肯定的句子。
3、能有感情地朗读短文。
教学过程:
一、指导练习第5题。
1、找出本单元课文中有省略号的句子,读一读说说它们的用法。
2、逐句读读,体会句子意思,说说省略号的用法。
3、仿照例句,写几个有省略号的句子。
二、指导练习第6题。
1、读例句,明确练习要求。
(1)指名读例句,说说句子的意思。
(2)比较上下两个句子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3)指名读一读这两个句子,要求读出不同的语气。
2、指名优等生改写第(1)句,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3、指名中等生改写第(2)句,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三、指导练习第7题。
1、读题,明确练习要求。
2、自学短文,读后讨论:短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题目中的“我们”指谁?这两个贫苦农民的孩子要求当红军时的心情怎样?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短文。重点指导两个孩子的话。
评语文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学重点:
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学难点:
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关于童谣的课件;歌曲《恭喜》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唤起学生对春节时热闹喜庆气氛的回忆。)
2.让我们来看看老北京的孩子是怎样过春节的。(播放动漫童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说说你的感受。
3.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读通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同桌间互读检查。
2.请13名学生按自然段轮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作者写了春节中哪些重要日子的活动。
3.交流汇报,老师相机板书: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明确老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九结束)
4.说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结合阅读说出“热闹、忙乱、喜庆、团圆”等初步感受。)
三、交流探讨,感受年味
1.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北京人过得是这样热闹、开心,字里行间都弥漫着浓浓的年味。选择春节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日子,反复读一读,能品出年的什么味道,在空白中批注。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
(1)年的味道是爆竹的味道
a.爆竹的声音,是春节特有的声音,文中都有哪些地方写到? b.整个春节都弥漫着爆竹的味道、烟火的味道,过年的热闹、火爆气氛尽在其中,已经与传说中恐吓叫“年”的怪兽无关了。
(2)年的味道是香甜的味道
a.找读文中描写有关饮食的语句,说说体会(充足、丰盛)。
b.人们一年辛苦劳动之后,对自己劳动所得的展示与享用,洋溢着幸福感与满足感。在香味四溢中,将年过得有滋有味。
(3)年的味道是开心的味道
a.正月初一逛庙会,元宵节的灯会。体会人们的轻闲、娱乐、高兴的心态。
b.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文中大人、小孩的快乐。
(4)总结,在整个春节的系列活动中,虽然有些繁文缛节,但地道的民俗中所包括的五味杂陈,蕴涵着最丰富的传统,是耐得住咀嚼的味道。
四、品读体味,感受民俗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春节中最热闹、喜庆的日子。(除夕和正月十五)
2.认真读第七自然段,联系你过年时的感觉,说说怎样理解“除夕真热闹”。
3.除夕夜可以说是春节中的,在热闹、喜庆、团圆的气氛中,有多少人今夜无眠。试着用你的朗读来把它表现出来。
4.配《恭喜》乐曲朗读,体现“除夕真热闹”。
五、作业:抄写词语
色味双美 零七八碎 万象更新 男女老少 灯火通宵
日夜不绝 万不得已 截然不同 张灯结彩 各形各色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2.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重温过年的热闹气氛
1.听歌曲《恭喜》,回顾除夕。
2.除夕过后,春节的又一个元宵节到了。元宵节最主要的活动,当然是赏灯。正如一首诗中所写的那样:满城灯火耀街红,弦管笙歌到处同。真是升平良夜景,万家楼阁月明中。
二、走进元宵节,赏万家灯火
1.如果说除夕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热闹,那么元宵节的灯会则是全民同庆的狂欢。认真默读第11.12自然段,你能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灯特别的多。
(灯的数量多: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办喜事;有名的老铺子要挂出几百盏灯来。
灯的种类多:“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还有…)
2.想象一下,如果你走进了老北京的元宵灯市,都会看到什么灯。(请学生结合已有经验,尽可能展开想像,如牛角灯、纱灯、玻璃灯、彩绘灯、走马灯、纸灯、冰灯等,来体会老北京处处张灯结彩,灯市如昼的热闹景象。)
3.通过朗读,把灯的多和人的高兴表现出来。
三、领悟表达特点
1.快速浏览课文,从哪儿能体会到作者对年文化的热爱。
(引导学生从具体语句中,感受老舍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平易简约而又颇有些幽默的“口语化”语言之中,如“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整条大街都像办喜事”“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等。)
2.作者是怎样使春节这一民俗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
(一是按时间顺序来有条理地写春节,二是有详有略,对于春节中的部分进行详细描写,而其他部分则简略介绍,使我们对通宵达旦的除夕和张灯结彩的元宵节,留下了非常深刻地的印象。)
3.对比写法
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中两段关于春节习俗的描写,与课文的相关部分比较一下,看看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对你的习作有什么启发。(第一段落采用了反话的写法,淋漓尽致地写出了年的忙碌与热闹,将各种风俗习惯融于其中。第二段则以较浓的抒情色彩写出的喜庆与热闹的气氛。)
四、拓展总结,布置作业
1.拓展阅读:春节各地的习俗
2.过年,讲究的就是热闹、火爆、祥和。这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凝聚。除夕之夜,天涯海角的炎黄子孙都会吃团圆饭、守岁、拜年,带着美好的心愿去辞旧迎新。但年的味道却越来越淡,正在变成电视机前对一场春节晚会的观看。请你结合《北京的春节》和自己所过的春节,写一篇短文,谈谈感受或希望。
板书设计:
北京的春节—独特的民俗文化
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
-正月初-正月十五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军神教学设计】 军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军神》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的一篇课文,老师们要如何进行 教学设计 呢?我在此整理了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军神教学设计,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军神》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掌握并会运用新词。
2.理解课文,体会“军神”一词所包含的含义。
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继续培养自学课文的能力;渗透相关写作知识。
重点难点:
1.体会“军神”惊人的毅力、钢铁般的意志。
2.通过人物神态、情绪的变化把握事情的发展变化,深入体会感情。
养成教育训练点:
1.勤于朗读,乐于背诵。
2.善于倾听,踊跃发言。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激情导入
1.揭题
2.媒体出示(十大元帅图):同学们,你们看,这十位庄重威武,气宇轩昂的军人就是我国赫赫有名的十大元帅。他们是——(生读元帅名)。
3.指图,这位就是被德国医生尊称为“军神”的刘伯承元帅。
媒体出示:简介刘伯承
二、初读,自主发现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你们觉得文中哪些句子比较难读?
3.组织交流,指导读好难读的句子。
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军神,好响亮、好威风的称呼,为什么要称他为军神呢?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指名读课文,思考文章按怎样的顺序来叙述事情的?
板书:
手术前(1-10)
手术经过(11—17)
手术之后(18—26)
2.出示自学提示,学生默读思考:
(1)划出描写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简单批注在书上。
(2)有不懂的地方画下来,学生互相质疑。
3.小组讨论交流。
4.在全班交流并质疑。
(1)指名读划的相关的句子,简单说体会。
(2)解词:
审视—仔细看。
肃然起敬—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填空:课文中的“军神”是指_________,这是________对他的敬称。
2.指名朗读课文。
1、板书课题,齐读。
2、课件出示词语
伤势 镇定 担心 职员 邮局 损失 一声不吭 汗如雨下
指名读,齐读。
3、文中的军神指的是谁?(刘伯承)是谁称刘伯承为军神的?
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的句子,并画下来,带着自己的体会读一读。
课件出示:“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
4、为什么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这节课我们就继续走进刘伯承。
二、抓中心句突破全文
1.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呢?你知道沃克医生当时是怎么想的吗?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小组交流、讨论。
2.全班交流。
三、根据学生回答,导学课文
(一)导学“求治”部分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沃克医生开始是怎样识别刘伯承是军人的?这么重的伤势到底有多重?
3.刘伯承的“镇定”是从哪几个地方反映出来的?
平时你们生病时是怎样找医生的?再读读刘伯承与沃克医生的对话,这番话该怎么说呢?
4.分角色朗读第一自然段。
(二)导学“术前”部分
1.读读、想想、画画、议议。
刘伯承为什么不肯用麻药?
2.联系课前收集的关于刘伯承的资料猜想:刘伯承担心损坏脑神经只是从爱惜自己身体的角度考虑的吗?说说你的理由。
3.不用麻药意味着什么?
4.刘伯承能忍受这种难以忍受的疼痛吗?课文是怎样反映出来的?
5.有感情地朗读,根据提示读出坚定的语气。
(三)导学“术中”部分
1.自由读课文,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手术中刘伯承、沃克表现的词句。想想这些词句各起什么作用?
2.课堂交流:
比较句子(正面描写):
一条崭新的垫单竟被抓破了。
一条崭新的垫单被抓破了。
比较句子(侧面描写):
手术中,一向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却双手微微发抖。
手术中,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却双手微微发抖。
3.联系自己生病的经历,说说刘伯承忍受的是怎样的痛苦。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从对比中感悟刘伯承的“军神”形象。
5.小结
(四)导学“术后”部分
1.默读课文。
2刘伯承在手术中除了一声不吭紧紧抓住垫单外,还要求什么?
3.沃克医生听了有什么反应?
4.你觉得沃克医生可能会“失声喊”些什么内容呢? 5.沃克医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 6.指导感情朗读:“做完手术……了不起的军神!”
7.震惊的沃克医生不敢相信地注视着眼前的这位年轻人,他心中可能会怎么想呢?
8.为什么问名字时,要“关上手术室的门”?
9.画出本节中的提示语,根据提示自由朗读,注意根据提示语揣摩语意、把握语气,突出“军神”形象。
10.指导分角色朗读,表演这一段。
四、小结全课,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总结升华
1、现在,慈祥的刘爷爷就在我们的面前,此时此刻你最想对他说些什么?
2、出示诗歌,让我们把这首诗送给我们伟大的军神刘伯承吧。(学生齐诵,升华情感。)
赞军神
赫赫壮举显军神,气煞当年刮骨人。七十二刀何所惧,为有钢筋铁骨身。
3、同学们,刘伯承被称为军神,绝不仅仅是因为这次手术,他文武双全,戎马一生,为祖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献出了毕生的心血,立下不朽的功勋。他堪称中国的----军“神”。 如果想更深入地了解这位共和国元帅,建议大家读一读《中华名将――刘伯承》
板书设计:
更多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军神教学设计
《军神》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构段的
。《军神》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刘伯承在重庆治疗受伤的眼睛时拒绝使用麻醉剂的事,表现了刘伯承钢铁般的坚强意志,表达了作者对刘伯承的敬佩和赞扬的感情。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并通过人物对话、神态的描写,表现了人物的品质。这篇课文中有两个人物——刘伯承和沃克医生,主要赞扬刘伯承的崇高精神,沃克医生只是起到陪衬的作用。但是课文对沃克医生的描写很多,重点写了他的神态和情绪的变化。这给我的教学设计出了难题,那就是该如何进行内容的整合?如果按课文内容顺序学习,既有对刘伯承的神态语言的描写的感悟理解,又有对医生沃克的神态语言的描写的感悟理解,我担心在有限的40分钟时间里,会对刘伯承的关键词句品味不够 ,对沃克的描写的表达作用也领悟不够。所以我想先就刘伯承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进行感悟、体验,而把体会课文对沃克的描写的表达作用放到课外进行。这样的安排相对集中,各个击破,会显得从容很多。一、拒绝使用麻醉剂主要抓住课文第13自然段,这个自然段是刘伯承对沃克医生说的话,说明自己拒绝使用麻醉剂的原因。这样的语言描写应当细细体会。我设想了以下一些问题:这段话中,刘伯承最想强调什么?他为什么这么看重自己的大脑?从这里你认为刘伯承是一个怎样的人?还有,刘伯承说话的语气是怎么样的?他为什么能这样平静的说话?(他深思熟虑,为了革命的需要,早已作好了忍受巨痛的准备。)二、手术中强忍巨痛抓住课文第17自然段,这个自然段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刘伯承强忍巨痛的表现。我准备先让学生想想,作者是怎么写出痛的感觉的?使学生明白,作者抓住了动作——“紧紧地抓”、“越来越使劲”,他的手——“双手”、“手背”,他的神情——“汗如雨下”进行细致地描写,虽然整段话中没有一个“痛”字,但是我们分明感受到了刘伯承当时是多么痛。然后抓住“一声不吭”这个词进行再挖掘,在理解“一声不吭”意思的基础上发问:难道手术室里就没有一点儿声音吗?引导学生想象,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内心感受。三、一直在数着刀数我将课文第14、20、21三个自然段整合在一起出示,因为这三个自然段,都强调了“刀”这个字,分别是“一刀刀”、“多少刀”、“七十二刀”。“一刀刀”强调了手术要承受巨大的痛苦,“多少刀”突出了沃克医生的怀疑和震惊,“七十二刀”说明了刀数之多。另外,还可以抓住两个人的不同语气。从标点符号处入手,沃克医生的话末尾分别是感叹号和问号,而刘伯承的话末尾却是句号。引导学生揣摩两人说话的语气为什么不一样,感受刘伯承的崇高精神。(四)回归整体,升华感情进一步感受中心句,首先,沃克医生称刘伯承是“真正的男子汉”、是“会说话的钢板”、是“军神”,那么这三个短语可以交换次序吗?感悟这三个短语在意思上和感情上的递进关系。其次,通过出示补充材料——刘伯承的历史功绩,进一步感受刘伯承确实是当之无愧的军神,最后,让学生思考:刘伯承在手术过程中为什么能这么坚强?通过寻找刚毅勇敢的动力源,使人物的精神内涵得到升华。由此可以进一步拓展:像这样的人物,这样的英雄还有很多,你能举些例子吗?(如焦裕禄,强忍肝痛,为兰考人民服务等)
军神人教版第九册语文教学设计
学习过《军神》吗?老师们要怎样来写它的教学设计和教案呢?下面就有我来讲解一下这部分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军神》人教版第九册语文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学习刘伯承将军顽强的意志、坚毅的精神。 2、能力目标:通过重点词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知识目标:通过朗读,了解刘伯承将军接受手术的过程,理解课文内容。 二、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描写人物 对话、神态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教学难点:从沃克医生的神态、动作去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四、教学活动设计 一汇入新课,揭示课题。 伴随着悦耳的 *** ,我们又要开始新的学习、新的探索了。 通过以前的阅读,我们认识了许多英雄人物,在这些人物中,给你留下的 印象最深刻的是谁呢?谁愿意来说说?如英勇的狼牙山五壮士、视死如归的刘胡兰、舍身炸暗堡的董存瑞……他们虽然都是普通战士,但他们都具有坚强的意志、崇高的信念。 今天,我们要了解的也是一名军人的故事。昨天,同学已经预习过课文,相信大家都知道课文里讲的是什么内容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索课文要告诉我们的知识吧!出示课题:17、军神 二初步感知,切入中心。 1、师:假如你从来没有读过这篇文章,读了这个课题,你会提出什么问题? 生:…… 2、师:现在,通过昨天预习,谁来回答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提问 生:…… 3、师:文中谁称谁是“军神”?生答,师板书:沃克医生→刘伯承请同学们在课文画出沃克医生称赞军神的话。并有感情地读一遍:“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你堪称军神!” 4、指名朗读,全班齐读。 5、引导质疑:读了这句话,你又有什么疑问吗?生可能提出:“堪称”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刘伯承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堪称军神”?…… 三体会“军神”,领悟写法。 1、过渡:同学们提的问题很好!那好,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在文中找出最能体现刘伯承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堪称军神”的话。学生勾画后再读读。 2、指名汇报。 3、朗读刘伯承在手术台上表现的段落:“病人一声不吭,他的双手紧紧……崭新的白垫单居然被抓破了。”谁愿意读读把这段话?指名朗读 4、从这位同学的朗读声中你们听出了什么?从哪儿听出来的?自由回答:刘伯承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刘伯承有着惊人的毅力…… 他为什么在手术前坚决要求不打麻药呢?你从课文的哪一自然段知道的?请生回答:刘伯承想到自己今后的工作需要一个清醒的大脑,因此在手术前坚决要求不打麻药,表现了一个军人坚定、顽强的性格。 5、引导看图。让学生随着教师的描述观察图画,从而调动学生的情感:“这就是躺在手术台上的刘伯承,他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他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垫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垫单居然被抓破了。” 同学们想读读这段话吗?集体练读 6、请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此时是你躺在手台上,你可能会怎么样? 7、沃克医生在给这个坚持不用麻醉的病人做手术时,会怎么样呢?画出写沃克医生为刘伯承做手术的有关语句。指名汇报 8、引导朗读: “手术台上,一向……可以哼叫。”自由读话,并想想这段话主要抓住了沃克医生的什么来写?神态、情绪变化 9、从沃克医生的神态、情绪的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可能体会到了沃克医生很紧张、关心刘伯承;体会到了刘伯承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体会到了刘伯承的坚强意志能将你们体会到的表达出来吗?集体练读 10、课文的主人公是刘伯承,为什么作者还要写沃克医生的神态、情绪变化呢?从沃克医生的神态、情绪的变化,我们同样能体会到刘伯承在手术时所忍受的巨大痛苦,这种写法就叫侧面描写。让我们把这两段话连起来再读一读。 11、小结过渡:这篇文章在写法上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了侧面烘托的写法。文中还有很多描写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 四默读勾画,读中悟写。 1、请默读课文,画出文中描写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画好后在四人小组里交流讨论一下:沃克医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2、汇报勾画、讨论情况。 3、我们来分角色读读课文,看能不能把我们的体会读出来。你们想读哪个角色? 五探究升华,赞颂“军神”。 1、过渡:同学们,读完全文,刘伯承将军的伟大形象一定在你的脑海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那手术台上令人震颤的一幕也一定还浮现在你的眼前。刘伯承将军到底是人还是神呢?刘伯承将军为什么会有如此超人的毅力呢? 2、对于曾当过军医的沃克医生来说,他处理过很多血淋淋的伤口,看到过很多坚强的战士,但像刘伯承将军这样具有顽强的意志、坚毅的精神的军人还是头一次见到。他是发自内心的佩服刘伯承将军,让我们同沃克医生一起再来称赞称赞他吧!再读沃克医生称赞军神的话 3、沃克医生是这样称赞刘伯承将军的,你想怎样称赞他呢? 小结升华:刘伯承能承受别人难以想象的痛苦,正因为他有一种钢铁般坚强的意志,他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是中华儿女的楷模。我们每一个人一旦有了这种意志,即使在工作、学习、生活的道路上遇到坎坷和挫折,也一定会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所以,我希望我们都能成为象他这样的人。 六、布置课外作业。 大家靠自己的努力成功地学习了这篇课文,在课文中,我们又认识了一位了不起的革命领导人——刘伯承。如果同学们想对这位“军神”有更多的了解呢?课后你们可以到图书馆去借一借有关介绍刘伯承事迹的故事书,也可以在网上去查阅有关刘伯承的资料,以便增加对刘伯承的了解。 《军神》课文欣赏: 重庆临江门外,一个德国人开设的诊所里,医生沃克端坐在桌后。他头也不抬,冷冷地问:“你叫什么名字?” “刘大川。” “年龄?” “24岁。” “什么病?” “土匪打伤了眼睛。” 沃克医生站起身熟练地开启病人右眼上的绷带。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惊疑的神情。他重新审视着眼前这个人,冷冷地问:“你是干什么的?” “邮局职员。” “你是军人!”沃克医生一针见血地说,“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 病人微微一笑,说:“沃克医生,你说我是军人,我就是军人吧。” 沃克医生的目光柔和了,他吩咐护士:“准备手术。” 沃克医生正在换手术服,护士跑来,低声告诉他病人拒绝使用麻醉剂。沃克医生的眉毛扬了起来,他走进手术室,生气地说:“年轻人,在这儿要听医生的指挥!” 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珠,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切切割掉!” “试试看吧。”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病人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著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强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你过奖了。” 沃克医生的脸上浮出慈祥的神情。他想说什么又忍住了,挥手让护士出去,然后关上手术室的门,注视著病人,说:“告诉我,你的真名叫什么?” “刘伯承。” 沃克医生肃然起敬:“啊,川东支队的将领,久仰久仰,认识你很荣幸。”刘伯承友好地把手伸了过去。
如何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神态,动作等感悟内心军神
《军神》说课稿教学设计 2010-11-22 06:32:51 一、说教材 《军神》这篇精读课文记叙了刘伯承将军 1916 年 3 月参加“讨袁护 国战争” ,在攻打丰都的战斗中右眼负伤后,临危不乱,沉着冷静去 医院求治,手术中坚决不用麻醉药,忍痛接受七十二刀,以自己的钢 铁般意志赢得德国军医赞叹的故事。 本文线索清晰, 故事感人。 文章以 “求治——术前——术中——术后” 为线索,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 烘托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塑造了刘伯承刚毅果敢的“军神”形象。 语文课程目标的核心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 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教学目标三个维度 的有机整合,指出: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互相渗透,融为一体,注重 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以课标为依据,结合本单元文化主题、本课 课文内容特点以及本班学情拟定教学目标如下: l、正确读写本课 13 个生字,掌握 12 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默读课文,了解刘伯承将军接受治疗的故事。正确、流利、有感 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体会在整个事件过程中沃克医生的思想情感的变化以及刘伯 承将军接受治疗过程中的神情、动作、语言等,感受刘伯承将军的意 志坚强,从而也理解“军神”的深刻含义。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读懂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和神态的语句,感 受人物的内心世界;进一步培养理解品味文本的能力。 二、说教法、学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更好地将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在教学过程 中,我准备落实以下基本理念: 1、创设宽松、愉悦、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孩子们乐于学习, 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阅读是学生、 教师、 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 , 只有在宽松、愉悦、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 “对话”才能够畅通, 孩子们才能够积极探究, 个性才能够得以张扬。 因此, 在我的课堂上, 我将自己定位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力求通过“平 等的对话、亲切的指导、愉快的合作、真诚的激励以及现代化的教学 手段”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2、本课是通过人物的对话、神态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全文语 言简洁、朴实,教学过程中,我将以“读”为主线,结合问题,让学 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在读中和作者产 生共鸣,对刘伯承产生由衷的敬佩;在读中去感悟祖国语言文字的魅 力。我将组织学生以“阅读——批注——交流——品味”为主要学习 方法,抓住课文重点词句去深刻理解课文,通过联系上下文,利用工 具书,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等。在“抓住课文重点词句深刻理解课 文”时,我注重感悟、品读,采用“学生个体出声读——说自己的理 解、 感受——带着自己的理解试着品读——教师指导——学生全体练 读” ,进而理解文本。 三、说教学过程 本课是第二课时。是在学生初步感知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基础之上,通 过进一步品读理解,从而感悟军神的内涵。首先,我先对教材进行了 认真的研读、分析,设计了让学生通读课文,然后边读边找出自己最 感动的段落,从重点段入手进行品读感悟,后来,通过我们教研组集 体备课、研究,大家一致认为,重点段固为重要,但是也要抓住文章 的内在联系,应先让学生感悟病人的坚强,再感悟病人的超坚强,这 样更有利于学生对军神内涵的理解。为此,我们集体备课的教学过程 是这样设计的: 一、首先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让学生谈谈课文中谁给你留下了 深刻的印象?进而教师启发学生,要想更加了解一个人,还要进一步 走进文本,去品味他们的语言,观察他们的神态,从而达到对他们更 深的了解。 二、接着让学生带着“德国医生沃克的诊所里来的病人给你留下怎样 的印象?”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的 1 至 12 自然段。在这部分中,我 通过让学生感悟沃克医生深情的变化,抓住“怔住、又怔住”等词初 步理解病人病情的严重,理解病人的坚强。 三、接下来又发生了怎样的事情?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接着读课 文,并且做到边读边画出自己感动的段落,在旁边写出自己感动的原 因。 (1)体会病人不用麻醉药(指导读沃克医生和病人的对话。从中 再次体会病人的坚强。(2)感受手术中 ) 病人是怎样忍受痛苦的?画出有关词语, 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带着这 种感受读一读这段。指导朗读,充分感悟病人的超坚强。 (3)感受术 后交谈“数刀”的情景,从 72 刀再次体会病人的超坚强。 四、面对这位超坚强的军人,你想对他说什么吗?结合这个问题,使 学生与沃克医生产生共鸣,然后指导读 23 段。至此,本课已达到高 潮,教师顺势引出这位病人就是我国的十大元帅之一,刘伯承。 五、 最后, 要求学生带着对刘伯承爷爷无比敬佩之情再通读一遍课文。 《军神》说课稿度假区中心小学 范建月 一、 领悟教材,确定目标: 今天我说的是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感人至深的阅读课《军神》 ,本 课写的是刘伯承在一次摘除眼球的手术中,不施麻药,以惊人的毅力坚持做完手术的事。全 文抓住人物的语言、 动作、 神态来刻画人物特点, 因此, 我根据教材内容及课程标准的要求, 力求通过学生的学习达到: (一) 教学目标 1、 能力目标:通过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走近人物,研究人物,领悟抓住语言、动作、 神态来刻画人物的方法;搜集、整理有关资料,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通过小组 合作试演课本剧,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再创造的能力。 2、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感受老一辈革命家刘伯成坚强的意志,遇事从容镇静的品质 和巨大的人格魅力。 3、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利用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二) 教学重点:品读文字,感悟内容,试演课本剧。 (三) 教学准备:搜集刘伯承生前资料和图片。 二、 遵循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努力创 设情境,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因此,我在教学中主要选 择以下教学策略。 ⒈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愿望 (1)在课前预习时就激发学生搜集各种资料,走进刘伯承,可以指导学生搜集资料的 方法:问家人、找教科书(如品德书) 、图书馆查阅,还可上网查找。途径多,范围广,学 生兴趣浓,交流时争先恐后,在汇报交流时正是资源共享之时,刘伯承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 中也就越发鲜明起来。 (2)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个 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如在本课的学习中有的同学可能根据题目《军神》 就主要抓住军人刘伯承的语言、 动作等来体会刘伯承的品质。 而也有一些同学就抓住了医生 沃克态度变化的过程,得到思想启迪,两种学习方法都是值得赞赏的。实际上,在汇报的时 候,二者就会得到互补,人物形象也就更加鲜明,在知识互补的同时,学生心悦诚服地吸收 别人的学习方法,能力也得到了互补。 (3)重视以读促理解,重视各种形式的读,如自由读、默读、范读、分角色朗读等使 学生在老师创设的各种情境中,主动读书,自主发现。在充分的读中体会到沃克情感态度的 变化源自于刘伯承的坚强。 三、培养能力,指导学法 素质教育应强调落实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教师的职能不在是教学生念书, 而是要 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的去探索,因此,教学中我着重对学生进行以下学习方法的 训练指导。 (一) 、预习方法的指导 1、 指导学生如何查找资料,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他们查找资料的能力还不是很强,因 此,我告诉学生具体查什么书,上什么网,使他们更快、更准的查找到所需资料,不会因花 费很长时间却找不到什么资料而打消这方面的兴趣,既提高了他们的能力,又积累了经验。 2、 指导学生初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疏通句子,大体领会课文内容,同时提出疑难 问题。 (二)思维方法的指导: 在理解人物品质时, 引导学生抓住人物语言动物情感的变化, 抓住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 由表及里的思考问题,如沃克一次又一次的怔住了,态度由冷漠到吃惊到赞许到肃然起敬,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使学生在读、悟、说、品的学习过程中受到情感熏陶。 (三)指导排演,感情升华 把课文内容编排成课本剧, 是学生理解的升华, 为了使这一环节不是走过场落实到实处, 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分工、分角色。记台词,揣摩怎样表演,才会达到淋漓尽致。 四、教学过程 (一) 、查一查 在汇报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是怎样查的资料,不但为理解课文内容做了铺垫, 而且使学生积累起查资料的经验。 (二)说一说 让学生把自己查到的资料展现给大家, 学生表现欲强, 在兴趣盎然中分享着自己与别人 的学习成果与快乐, 同时对刘伯承也会有较深的认识, 使学生在导入中就对刘伯承肃然起敬。 (三)理一理 1、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写了谁的一件什么事? 2、理清条理:课文几次写沃克怔住了?分别在什么情况下? (四)读一读,悟一悟 了解刘伯承的这一形象,抓住沃克——一位医术高超的医生,对于病人已经司空见怪。 因此神情孤傲,但最后却肃然起敬的这种转变。当他解开病人的绷带时,看到严重的伤势, 怔住了,凭他的直觉只有军人才能忍受如此巨大的伤痛。当听到病人精炼而有分量的话时, 沃克又一次怔住了。当病人拒绝用麻药,沃克再一次怔住了,他简直不相信不用麻药能做这 样的手术,但手术成功后沃克由衷的佩服起眼前这位病人,直至肃然起敬。由沃克的情感变 化我们感到了坚持做这样的手术刘伯承需要的是怎样的坚强毅力。 还可以抓住刘伯承的动作神态, 尤其是手术时这一段, 双手紧抓、 青筋暴起、 汗如雨下、 越来越、居然、抓坏了等词语来理解、体会。可以把自己记忆中最疼痛的一次感受对照课文 加深理解这种疼痛,还可以让学生形象、生动地再现这一场景,帮助理解人物。 这一环节一定要在学生合作、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完成,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 五、演一演 课本剧的表演既是理解的升华,又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教学效果 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兴趣盎然。既学到了语文知识,又理解了祖国语言 文字,积累了语文学习方法,又提高了学习能力。 《军 神》说 课 稿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军神》 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五组的的一篇感人至深的精读课文。 《军 神》这篇文章记叙表现了刘伯承在重庆治疗受伤的眼睛时拒绝使用麻醉剂的事, 了刘伯承钢铁般的坚强意志,表达了作者对刘伯承的敬佩和赞扬的感情。课文按 事情发展的顺序并通过人物对话、神态的描写,表现了人物的质量。 2、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走近人物,研究人物,领悟抓住语言、 动作、神态来刻画人物的方法;搜集、整理有关资料,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试演课本剧,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再创造的能力。 (2)、通过学习,感受老一辈革命家刘伯成坚强的意志,遇事从容镇静的 品质和巨大的人格魅力。 (3)、学会本课生字,利用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3、教学重难点 理解描写人物对话、神态的语句,休会人物的内心世界,进一步学习快速阅 读课文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通过对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描写来衬托刘伯承的坚强意志,以及对文 中重点语句的理解这是课文的教学重点。 4、教学准备 搜集刘伯承前数据和图片 二、说教法 教学无定法,但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却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与法 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根据教材内容和高年级学生认知的特点。本着“为了学生 的发展”的宗旨,遵循“为教学服务”的原则,我准备采用以下教法。 1、激趣法:在课前预习时就激发学生搜集各种数据,走进刘伯承,可以指 导学生搜集数据的方法:问他人、找教科书、图书馆查阅,还可上网查找。途径 多,范围广,学生兴趣浓,交流时争先恐后,在汇报交流时正是资源共享之时, 刘伯承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也就越发鲜明起来。 2、以读促讲:文中沃克医生的神态、情绪变化丰富,应读出不同的语气。 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如自由读、默读、范读、分角色读等,使学生在 创设的各种情境中,主动读书,在充分的读中休会到沃克情感态度的变化源于刘 伯承的坚强。改变串讲串问的做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 学习的主人。 3、讨论法:文中有关沃克医生称赞军神的话,如“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为军神!”这种较难理解的句子,如果单枪匹马解决 有一定难度,采用讨论的方法,发挥集体的智慧,充分休会为什么把刘伯承称为 军神。 讨论是开放性、 多向性的信息交流活动, 符合 《语文课程标准》 指出的 “阅 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三、说学法 俗语说“得法者事半功倍,不得法者事倍功半。”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 方法至关重要,教学本文主要运用以下学法: 1、预习指导法:指导学生如何查找资料,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他们查找资 料的能力还不是很强, 因此, 我告诉学生具体查什么书, 上什么网, 使他们更快、 更准的查找到所需数据, 不会因花费很长时间却找不到什么数据而打消这方面的 兴趣,既提高了他们的能力,又积累了经验。 2、读悟法:在初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读,做到大体领会课文内容中, 同时提出疑难问题,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3、体验法:学习课文之后,也感受到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这时启发学生 想象:假如你站在这位军人刘伯承的面前,你将会对他说些什么话呢?通过设身 处地的体验进一步领会课文内容。 以上教法、学法都渗透在教学程序的各个层面之中,下面我就谈谈本文主要 教学流程。 四、说教学程序 (一)、激趣导入,交流信息。 语文课程的学习,绝不能仅仅局限在语文课程本身和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树 立大语文教育观,拓宽学生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开始时,让学生汇报自己怎 样查资料,积累起查数据的经验,然后把数据呈现给大家,分享自己与别人的学 习成果,加深对刘伯承的认识,使学生在导入中就对刘伯承肃然起敬。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就是要发挥语文课程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独特 功能,使学生在感受语文材料、感悟人文内涵的过程中,受到心灵的感动、人格 的感化。该环节主要通过让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黩读课文,达到疏通句子,领会课 文内容。 理清文章条理,明白课文几次写沃克愣住了,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学生理解 了这个这个变化也就休会了刘伯承的坚强意志。同时在读的过程中抓住关键语 句。 (三)、精讲细读,体验情感。 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学习母语尤其要重视 对语文材料的积累、感悟。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抓住沃克医生神情变 化的语句。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沃克医生几次愣住的原因,明白沃克由神情孤傲 到最后肃然起敬的变化。 由沃克的情感变化让学生感到坚持做这样手术的刘伯承 需要的是怎样的坚强毅力。 还可以抓住刘伯承的动作神态, 尤其是手术时这一段, 双手紧抓、 青筋暴起、 汗如雨下、越来越、居然、抓坏了等词语来理解、体会。 这一环节一定要在学生合作、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完成,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 受。 (四)、合作探究。加强体验。 文中沃克医生称刘伯承的话这是文中较难理解的地方, 此时引导学生小组合 作探究,充分休会为什么把刘伯承称为“军神”。另外可以把自己记忆中最疼痛 的一次感受对照课文加深理解这种疼痛,还可以让学生形象、生动地再现这一场 景,帮助理解人物。 (五)指导排演,感情升华。 课本剧的排演,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把书面文字转换成适合于舞台的口头语 言、形体动作,变死的课本知识为活的演出实践,同时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组 织能力、创造能力和良好的质量。 (六)、课后延伸,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的练习,其目的是从读后的感慨入手,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依托, 促使学生有感而发,落笔成文。 板书设计: 军神--- 刘伯承 楷模 冷冷地问---口吃地说---惊呆---慈祥的神情 顽强的意志 本课的板书设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 遵循板书为教学服务的教 学理念。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本课的教学实际,围绕沃克医生神态、情 绪的重点词句, 侧面烘托刘伯承的顽强意志进行板书, 这能突出本文的教学重点, 进而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一、说教材: 《军神》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九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讲课文,这一单元的内容体现 了战争年代英雄人物的崇高品质和老一辈革命家的坚强的革命意志, 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想 感情。本组重点训练项目是“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因此,教学本组课文的重点,不仅要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而且要围绕“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军神》是这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它通过记叙刘伯承在重庆治疗受伤的眼睛时,拒绝 使用麻药的事,表现了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表达了作者对刘伯承的敬佩和赞扬的感情。 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以沃克医生的神态、情绪变化为线索,先写沃克医生给 刘伯承检查眼睛伤势,发现这个“邮局职员”是个军人;接着写沃克医生给刘伯承做手术, 刘伯承拒绝使用麻药;最后写手术后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钦佩。 这篇课文的选编意图是:l、继续训练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2、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学习刘伯承钢铁般的坚强意志。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理解描写人物对话、神态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进一 步学习快速阅读课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机 结合的精神,结合本组教材的教学要求和本课内容、课型特点,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 13 个,认识 3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年龄、勉强、从容镇定等词语。 、理解描写人物语言、神态及情绪变化的句子,体会刘伯承坚强的意志。 、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地将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教学中我将落实以下基本理念: 创设宽松、愉悦、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孩子们乐于学习,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快乐学习”是我多年来一直追求的教学目标,而良好的教学氛围则是目标能否实现的关 键。“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只有在宽松、愉悦、民主、和谐的教学 氛围中,“对话”才能够畅通,孩子们才能够积极探究,个性才能够得以张扬。因此,在我 的课堂上,我将自己定位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力求通过“平等的对话、 亲切的指导、愉快的合作、真诚的激励以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 发展。 本课是通过人物的对话、神态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全文语言简洁、朴实,教学过 程中,我将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在读 中和作者产生共鸣,对刘伯承产生由衷的敬佩;在读中去感悟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学习作 者抓住人物对话、神态等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我国着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达到不教”。而要想达到这一目标, 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加强学法指导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通过渗透学 习方法这一策略,提高学牛阅读能力。如,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通过联系上下 文,利用工具书,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等。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批注 法”是我多年来一直所坚持的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 实践。”因此,学习过程中,我将组织学生以“阅读——批注一交流——品味”为主要学习 方法,抓住课文重点词句去深刻理解课文,学习刘伯承那钢铁般坚强的意志。另外,“根据 需要搜集信息”是小学五、六年级应培养的一种能力,学习本课时,将充分利用师生所搜集 的一些课外资源更深刻地了解刘伯承这一人物。 三、说教学过程: 在学生课前认真做好预习的基础上, 我准备用两个课时完成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主要让 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抓住重点语句深入探究、感悟,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第二个课时,以 “我眼中的刘伯承”为专题进行交流。 为了体现设计的整体性, 我把两课时的教学流程放在 一起来说。 一)谈话入手,导入新课(第一课时 、同学们,战争年代,中国大地上产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涌现了千千万万个像狼 牙山五壮士、雨来这样的英雄,今天,我们再一次走近一位堪称“军神”的人,他以钢铁般 的意志博得了人们的敬佩。 联系本单元前两篇课文导入,体现单元的整体性。 、好响亮,好威风的称呼,“军神”指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画出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的话,指名读、齐读。 三)研读词句,理解感悟 、沃克医生为什么会发出如此的赞叹?默读课文,画出你最感动的语句,在感受深刻的 地方做上旁批。 集体交流、研读、感悟。流程预设:朗读——谈感受——交流——品悟——感情朗读。 教师相机重点指导:感受疼痛、坚强 病人一声不吭,他的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垫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 使劲,崭新的白垫单居然被抓破了。(抓住:“一声不吭、紧紧、青筋暴起、汗如雨下、?? 越来越??、居然,,理解 “七十二刀” 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数刀数的 师:一刀、两刀、三刀、四刀??足足七十二刀,手术经历了三个多小时。三个多小时, 对于一个拒绝使用麻药的人来说该是多么漫长!七十二刀,刀刀连心啊,这对于一个拒绝使 用麻药的人该是何等的疼痛!但是,刘伯承始终怎样?(一声不吭)“一声不吭’’怎么理解 学生反复朗读沃克称赞刘伯承的话。 感受伟大 “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实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 常清醒的大脑!’, 这是一次怎样的手术 摘除右眼坏死的眼珠,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面对如此大的手术,是什么力量让他拒绝麻药 引导学生理解:伟大的爱国情怀是刘伯承成为“军神”的动力。 、找出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体会刘伯承的钢铁般的意志。 引导学生抓住“冷冷——惊疑——柔和——愣住——惊呆——慈祥——肃然起敬”谈 感受 、播放《青年刘伯承》片断,学生再一次入情入境地感受刘伯承的坚强、伟大。 、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四)品读悟情升华情感 、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 、深入理解:“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及作者为什么 以“军神”为题 再一次齐读沃克赞扬刘伯承的话。 五)专题交流资源共享(第二课时 以“我眼中的刘伯承”为专题,结合自己收集到的有关资料进行交流。 四、说板书: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对课堂教学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我以课文的结构为 主线,设计了以下板书: 军神 刘伯承 从容镇定——拒绝麻药——一声不吭(七十二刀 真正的男子汉!会说话的钢板!堪称军神
《军神》教学设计与教后反思
记于2020年6月11日参加教学大赛后 一、 教学目标: 1、通过课文中描写人物动作、语言和神态情绪变化的词句,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 2、学习课文,受到熏陶和感染。 二、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2、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 三、学法: 学习时 ,按照“术前—术中—术后”的线索,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线索把握法)抓住刘伯承将军在治疗过程中的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以及在整个事件过程中沃克医生的神态和情感的变化,感受刘伯承将军意志的坚强,理解“军神”的深刻含义。 课前阅读 自读自悟合作交流 四、 教法 : 合——分——合 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 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请大家把书翻到53页,请问谁能把林则徐这两句诗大声读出来?(生读)师简略讲这两句诗的背景意思。看这一页下面的两个小圆圈写了什么?(生读)同学们千万别小瞧了这两个小圈圈,这可是我们学习本单元课文的金钥匙,下面让我们带着这金钥匙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军神》!请大家跟我齐读课题:军神!教师板书课题《军神》 (2)精读课文,给出阅读要求。 1、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说话人的语气。 2、思考:沃克医生是怎么发现刘伯承是军神的?后来为什么称他为“军神”? 师:同学们自由读,可以边读边思考,在书上用直线画出沃克医生是怎么发现刘伯承是军人的,用波浪线画出后来为什么称他为军神的句子,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a 请三位学生汇报 b 预设学生回答的没有规律 (3)品读课文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刚才的回答都没有顺序,特别凌乱。通过阅读我想大家已经对课文有了全面的了解,而且在以前我们已经学习了按一定的顺序描写事情发展。我们可以按照这篇课文的发展顺序“手术前——手术中——术后后”来梳理,这样就不会遗漏,也不会重复。 教师板书:手术前 c再请同学回答,教师引导。 重点体会人物对话描写 刘伯承 :拒绝使用麻醉 沃克:愣住了 再一次愣住了 重点品读: 1、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神经。而我, 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 2、沃克医生 再一次愣住 了,竟有些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 摘除坏死的眼球 ,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 一刀刀割 掉!” d 同样的方式学习手术中 板书 刘伯承:一声不吭 抓破床单 沃克:双手颤抖 汗珠滚滚 重点品读: 1、 一向从容镇定 的沃克医生,这次 双手却有些颤抖 ,他 额上汗珠滚滚, 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 2、 病人 一声不吭 ,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 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 创设情境,假如你在做这样的手术会是怎么样的,进一步和刘伯承的一声不吭形成鲜明对比。 播放视频资料,让学生再一次身临其境体会感悟军神。 化身央视记者采访在手术现场的同学 e学习手术后 板书 刘伯承:说出刀数 沃克:惊呆 肃然起敬 重点品读: 沃克医生 惊呆了 ,大声嚷道:“ 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 (四)总结拓展 “英雄壮举鬼神,铁骨钢筋铸军魂。七十二刀生死痛,胜似昔日刮骨人”,诗中的英雄就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刘伯承。他没有神仙的法术,没有超凡的本领,有的是一个军人坚定的信念和坚韧的毅力。如果你是刘伯承,接下来你和沃克医生之间又会发生一些什么事情呢?请你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续写故事。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先说一个自己总的感受:我的感受是上一堂语文课不容易,上好一堂语文课更不容易。得知我要来参加赛课的时候,我就一直在研读文本,研究用怎样的方式把这节课以最佳的方式呈现给大家。 最后我确定:我就要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以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实现省时高效的教学效果,把我的语文课上的“真实” “平实”“扎实” ,又不乏灵动、有趣。 根据这一教学思想整堂课我围绕“为什么称刘伯承是军神”这一主线,紧扣手术前拒绝麻醉,手术中一声不吭,手术后72刀,这三个抓手采取了 合分合的教学方法策略(说教法), 在本堂课的过程中也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说教材: 本节课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个单元的单元主题是“家国情怀” ,语文要素是1、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2、尝试通过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所以,我在设计这堂课的时候以课堂导入为契机,让学生先读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对单元主题“家国情怀”有一定的认识,再告诉学生两个语文要素是学习本单元课文的金钥匙,目的是让学生关注和阅读单元主页,形成对单元的整体认知,培养学生借助语文要素自学课文的能力。 (说目标与重难点) 其次,我根据这两个语文要素确定了我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1通过对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2、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说学情) 尤其是设计最后的“尝试写”,对咱藏区的孩子来说有点难,但新课标要求语文课“听说读写”贯穿学生整个学习生涯,语文课听说读写是相辅相成的,写作是同学们的一个必经阶段,我认为越早培养越好,语文教师应该把学生的写当作一个重要教学内容,贯穿每节课。 说过程 1.我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神”入手而了解军神,感悟军神,品读军神,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整体把握教材,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朗读课文, 注意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紧抓“刘伯承为什么被成为军神”的句子, (课本上课后练习第一题和第二题,紧抓文本)让学生深读课文,思考,确定本堂课的教学任务,做到以学定教,顺势而教,然后再让他们带着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再深入到文章中的字里行间,默读静思,勾画批注,自主读书,自主体会,生生交流,师生交流,落实到具体的语言文字上,抓住文本语言,指导学生理解感悟,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精神的洗礼,努力实现语文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体会和感悟,指导学生多层次有感情的朗读是学生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的纽带,因为学生只有真正明白了蕴含在文中情感才能读的有感情。而读的过程,正是学生正确理解文本,体验作者表达的过程,这种体验是发自学生心理深处的,也是最长久的最深刻的,比如大家刚才看到了,我在手术的过程中创设了假如是你在做手术这样的一个情境,既让学生入情入境的感悟,又让学生把目光聚集到具体的语言文字上,通过对“青筋暴起”“汗如雨下”的感受,不仅感受到刘伯承忍受着剧烈的疼痛,更主要的是通过让学生体会文字,体会到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和坚强的毅力,在此基础上我又播放了一个视频,让学生说体悟谈感受,目的是使他们身临其境真正的从心里面感受到刘伯承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他就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 最后,我设计了一个续写故事的环节结束本节课,一是检验学生对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方法的掌握,二是激发学生尝试写作的兴趣,培养良好的读写能力。当然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是通过这样的遗憾才会让我不断的去反思,不断的去改进,不断的去创新。《军神》这篇文章的篇幅较长,人物对话也比较多,加上时间有限,我呈现给大家的这堂课一定有许多不足,所以真诚的希望各位评委老师对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这次的教学大赛,我准备了很久,虽然最后只获得了一个优秀奖,与目标奖项有很大的差距,但有所获取,有所反思,便是成长。 在这次教学过程中,我最大的失误是课件没有正常打开播放。虽然在课前已经试好了课件,朗读背景音乐播放等,但是在真正上课时课件可能中了病毒,一直循环自动播放,这样的情况还是影响了我上课的正常情绪,从暖场到导入还有中间的教学环节过渡都有生硬,不自然,给人的感觉是跳跃性很大。 事后,评委老师高老师给我说了这节课的失败之处:一是课件 ,二是这节课给他的感受是不太完整,每个环节过渡时很生硬。还有当学生说出他听到了汗水滴答滴答的声音时,我直接否定了,说明我没有认真去听学生的回答。还有在播放视频时,学生还没有从视频中出来,我就直接打断了视频,化身央视记者采访学生,让学生有点懵,这个时候应该给学生两分钟去思考,然后再采访。这些问题都充分说明了我这节课的时间安排不合理,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旺姆老师给出的意见和高老师的差不多,她感觉中间环节有点乱,再就是我的语言语态亲和力不够,毕竟是给小学的孩子讲课,还是要加强亲和力。 这次的失败,也是给我今后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今后的赛课中,我还是要重视磨课,不断打磨,不断沉淀后再拿出来上,不要对自己抱太大的自信,太计较成败名次,要摆平心态,不断沉淀成长。
军神课后反思优缺点
军神课后反思优缺点范文如下:
范文一:
由教师将这个疑问进一步内化为可操作性更强的具体问题: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出刘伯承是一个真正的“军神”?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引领学生走进销闹课文。在注重朗读的同时,设计了引领学生通过想象情景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指导学生想象如果自己亲眼目睹了这次手术可能会看到什么,可能会听到什么,并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但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例如学生在感悟文章的时候,难以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只能在教师的步步引领中“挤牙膏”式的说出一个个孤立的词语,难以形成完整的语言。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在读中感悟文本,并完整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将是为一段时间中日常教学中的重点。
范文二:
《军神》这篇课文的重、难点是通过人物神态、情绪的变化把握事情发展变化,体会“军神”惊人的毅力、钢铁般的意志。在人物对话中,要读出刘伯承的舒坦、平静的语气,以示作为军人的刘伯承的镇定、沉着、坚毅。而朗读沃克医生的话要结合他的神态、情绪的变化加以灵活处理,或疑惑、或关切、或敬佩。
让学生自读课文,准备为课文配音。老师提出要求:画出人物神态、情绪变化的词语以作为配音的提示语。这一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勾勾画画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抓住课文要点。最后,指名学生配音。这时候的学生已不再是旁观者,而是作为演员亲身经历语言情境,由旁观者成为参与者。
由于学生初次接触配音这一教学形式,学生的表现还显得拘谨、不自然,对教材的把握还不透彻。在教学中,教师应循序渐进,不应急于求成。
范文三:
《军神》一课在表达上特点很明显,课文大量描写了人物的语言、神态及情感的变化,突出表现主人公的精神品质。课文不仅有对刘伯承的正面描写,还借助描写沃克医生的情感、态度的变化从侧面反映了人物的精神品质。课文按事情镇顷发展顺序记叙的,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一条是手术前、中、后刘伯承的表现;另一条线索是沃克医生情感态度的变化。
遗憾之处,教学设计时的主线很明显,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还是不够耐心,急于要求学生回答到自己需要的答案。当学生回答问题有错或不够完整时,没能给学生一个纠错,完善回答的时间,从而也就没能体现学生从不会到会的一个学习过程。
本文相关文章:
高一学生期末评语(高一学生期末评语200字(高一学生期末评语))
2024年9月14日 02:50
中学生操行评语(期末到了,精选初中生操行评语200字为你献上!)
2024年7月31日 02:00
更多文章:
女子凌晨在大雁塔景区拍裸体写真(大雁塔景区门票价格是多少大雁塔景区自由行攻略)
2024年3月15日 02:40
新闻写作技巧(写新闻要注意哪些技巧 写新闻稿时需要注意哪些技巧)
2024年7月23日 0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