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小儿食虎?苏轼文言文《小儿不畏虎》原文译文
本文目录
文言文小儿食虎
1. 文言文《小儿不畏虎》
1.D 虎亦卒去 卒: 最终。
2.道理:老虎不应该是在外表上欺软怕硬的,人对人倒常常是这样的,最终还是要凭实力决定一切的。
(另外一个:天真的、没有踏入过俗世的人对外界的事物毫无戒心,不知道什么叫做危险,或许能够避免一场危险。)
全文翻译:
有个妇人白天将两个小孩留在沙滩上,自己去水边洗衣服。老虎从山上跑来,那妇人慌忙潜入水里躲避老虎,两个小孩仍然在沙滩上自在嬉戏。老虎盯着他们看了很久,甚至用头顶触碰他们,希望他们会有些害怕,可是小孩傻乎乎地不知道怎么回事,老虎最后也就离开了。估计老虎吃人必是先向人显示它的威风;但遇到不怕老虎的人,它的威风没有地方施展,也就吃不成了。
2. 文言文《小儿不畏虎》的翻译
有个妇人白天将两个小孩留在沙滩上,自己去河边洗衣服。老虎从山上跑来,妇人慌忙潜入水里躲避老虎,两个小孩仍然在沙滩上自在嬉戏。老虎盯着他们看了很久,甚至用头顶触碰他们,想让其中一个(感到)害怕,可是小孩傻乎乎,竟然不知道害怕,老虎一会儿也就离开了。
想来老虎吃人,总是先施加恫吓;可是对于不害怕的人,恫吓的办法也就无从施展了吧!
【原文】 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
意虎之食人,必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从施欤!
3. 古文《小儿不畏虎》意思
原文 有妇人昼日置 ⑫二小儿沙上而浣衣①于水者。
虎自山上驰⑭ 来,妇人仓皇⑧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②。
虎熟⑤视久之,至以首⑥抵触,庶几③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虎亦寻卒去⑦。
意④虎之食人,必先被⑩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 译文 有个妇人白天将两个小孩安置在沙滩上,而自己去河边洗衣服。老虎从山上跑了下来,妇人慌忙地潜入水里来躲避老虎,两个小孩还是像刚才一样在沙滩上玩耍。
老虎仔细地盯着他们看了很久,甚至用头来触碰他们,希望让其中一个能够感到害怕,可是小孩很天真,最终还是不知道害怕,一会儿,老虎终于离开了。估计老虎吃人,先要对人施加威风来吓唬人;可是(对于)不害怕的人,它的威风也就没有施展的地方! 寓意 1、面对困难我们要无所畏惧,勇于面对 2、无知者无畏 道理 1、人对人倒常常是这样的。
最终还是要凭实力决定一切的。 解释 词义 1、浣衣:洗换衣服。
2、自若:神情不紧张。 3 、庶几:差不多,有那么一点。
在这里有“希望”的意思。 4 、意虎之食人 意:意料。
5 、虎熟视久之 熟: 仔细。 6 、至以首抵触 首: 头。
7 、虎亦寻卒去 卒: 最终。寻:副词,随即,不久。
去:离开 8 、仓皇:匆忙而慌张。 9 、惧:害怕 。
10 、被:施加,给。
加上。 11 、意:估计,推断。
12、置:安放。 13 、自若:自然;不紧张。
14、驰:向往。这里指:老虎从山上(往沙滩)跑下来。
4. 初中文言文读本小儿不畏虎练习答案
小儿不畏虎
苏轼
【原文】
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虎亦寻卒去。意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
【译文】
有个妇人白天将两个小孩留在沙滩上,自己去水边洗衣服。老虎从山上跑来,那妇人慌忙潜入水里躲避老虎,两个小孩仍然在沙滩上自在嬉戏。老虎盯着他们看了很久,甚至用头顶触碰他们,希望他们会有些害怕,可是小孩傻乎乎地不知道怎么回事,老虎最后也就离开了。估计老虎吃人必是先向人显示它的威风;但遇到不怕老虎的人,它的威风没有地方施展,也就吃不成了。
【道理】
1、从字面意思来看是:天真的、没有踏入过俗世的人对外界的事物毫无戒心,不知道什么叫做危险,或许能够避免一场危险。
2、老虎不应该是在外表上欺软怕硬的,人对人倒常常是这样的。最终还是要凭实力决定一切的。
3.对所有艰难困苦,挫折磨练都不应该望而生畏自伤锐气,应当无所畏惧,这样才能成功有望。
【解释】
1、虎熟视久之 熟: 仔细。
2、至以首抵触 首: 头。
3、虎亦卒去 卒: 最终。
4、仓皇:匆忙而慌张。
5、浣衣:洗衣服。
6、寻:不久。
7、被:施加,给……加上。
8、翻译句子
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
译文:老虎要吃人,先用自己的威势吓唬人;对于不害怕的人,老虎也没有什么办法。
9、从文中找出一句与浣衣于水句式一致的语句
置二小儿沙上
【出处】
苏轼的《东坡全集》
【作者】
苏轼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散文家。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遭贬。卒后追谥文忠。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关于文言文《小儿不畏虎》的几个问题。
5
A、虎熟视,扁鹊曰
D、未果,可成
2、解释下列加点词,并另举一例(与加点词为同义),注明出处。
(1)有妇人昼日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
“置”含义:( ) 例句:( ) 出处:( )
(2)虎亦
“寻”含义:( ) 例句:( ) 出处:( )
“去”含义:( ) 例句:( ) 出处:( )
3、解释下列加点的多义词。
(1)虎之食人 意:( )
宾客少舒 意:( )
(2)公将之 驰:( )
虎自山上来 驰:( )
4、对“意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料想老虎吃人,先要被它的威风吓坏
B、意料老虎吃人,先要对人施加威风来吓唬人
C、猜想老虎吃人,先要对人施威
D、想来老虎吃人,先要耍威风对人施加恐吓
5、从“小儿不畏虎”的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
6、苏轼是( )时期的文学家。字( ),号( )。他的诗文有《 》、《 》等。
回答:1.E 2.(1)放置。例句——置胆于坐《尝胆励志》(2)不久。例句——未果,寻病终《桃花源记》
离开。例句——官吏悉逃去《宋史》3.(1)想到。 神智。(2)驱车追击。 奔来。
4.A
5.无知者无畏
6.北宋 子瞻 东坡 《石钟山记》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哎,那么难啊。可怜
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5. 文言文阅读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B
小题4:(1)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2分)
(2)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按普通的马)喂它。(2分)
小题1:
试题分析:C中“吾 与 点也”应是“赞成”。
小题2:
试题分析:D中二者都是“介词,在”;A:用/连词B:助词/代词;C:转折/承接
小题3:
试题分析:B中“面对凶猛的老虎,妇人急中生智,跳到水里躲起来,其反应之敏捷、动作之迅速令人称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妇人做法不值得称赞。
小题4:
试题分析:翻译文句是中考文言文阅读必考题型之一。翻译文句,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文句时要做到字字落实,要特别注意对关键词语的把握,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一般用对译法、替换法、调整法、保留法、增补法、删削法等办法进行翻译。这里注意“食”等关键词,以及“如……何”句式的理解。
6. 古文 小儿不畏虎给我们什么启发
【原文】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
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不畏启示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
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虎亦寻卒去。
意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 【译文】有个妇人白天将两个小孩留在小儿腹泻发烧上,自己去水边洗衣服。老虎从山上跑来,那妇人慌忙潜入水里躲避老虎,两个小孩仍然在沙滩上自在嬉戏。
老虎盯着他们看了很久,甚至用头顶触碰他们,希望他们会有些害怕,可是小孩傻乎乎地不知道怎么回事,绕神经损伤的表现最后也就离开了。估计老虎吃人必是先向人显示它的威风;但遇到不怕老虎的人,它的威风小儿不畏启示地方施展,也就吃不成了。
【启示】从字面意思来看是:天真的、没有踏入过俗世的人对外界的事物毫无戒心,不知道什么叫做危险,或许能够避免一场危险。【道理】 1。
老虎不应该是在外表上欺软怕硬的,人对人倒常常是这样的。最终还是要凭实力决定一切的。
2。对所有艰难困苦,挫折磨练都不应该望而生畏自伤锐气,应当无所畏惧,这样才能成功有望。
苏轼文言文《小儿不畏虎》原文译文
《小儿不畏虎》
宋代:苏轼
有妇人昼日置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就惧;而儿痴,竟不知。虎亦寻卒去。噫,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
【译文】
有个妇人白天将两个小孩安置在沙滩上,而自己去河边洗衣服。老虎从山上跑了下来,妇人慌忙地潜入水里来躲避老虎,两个小孩还是像刚才一样在沙滩上玩耍。老虎仔细地盯着他们看了很久,甚至用头来触碰他们,希望让其中一个能够感到害怕,可是小孩很天真,最终还是不知道害怕,最后,老虎终于离开了。估计老虎吃人,先要对人施加威风来吓唬人;可是(对于)不害怕的人,它的威风也就没有施展的地方!
【注释】
浣衣:洗衣服。
自若:神情不紧张。
庶几:差不多,有那么一点。在这里是“希望”的意思。
意虎之食人意:估计。
虎熟视久之熟:仔细。
至以首抵触首:头。
虎亦寻卒去卒:最终。寻:副词,随即,不久。去:离开
仓皇:匆忙而慌张。
惧:害怕。
被:施加,给......加上。
意:估计,推断。
置:安放。
驰:向往。这里指:老虎从山上(往沙滩)跑下来。
避:躲避
痴:此指无知识。
昼日:白天
【道理】
1、人对人倒常常是这样的。最终还是要凭实力决定一切的。
2、有时候知道的东西多了,成熟了,反而唯唯诺诺,害怕很多事情,没有勇气了,其实是赞赏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的.
3、小儿因“痴”不畏虎,“虎亦寻卒去”。这样的稀奇事引起作者思考。他获得的结论是:“意虎之食人,必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从这一启示说开去,对所有的艰难困苦,挫折磨练,不也应该如此认识吗?望而生畏,自伤锐气;无所畏惧,成功有望。
扩展阅读:苏轼文章就成就
苏轼的文学思想是文、道并重。他推崇韩愈和欧阳修对古文的贡献,都是兼从文、道两方面着眼的。但是苏轼的文道观在北宋具有很大的独特性。首先,苏轼认为文章的艺术具有独立的价值,如“精金美玉,文章并不仅仅是载道的工具,其自身的表现功能便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高级形态。其次,苏轼心目中的“道”不限于儒家之道,而是泛指事物的规律。所以苏轼主张文章应像客观世界一样,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他提倡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和生动性,反对千篇一律的统一文风,认为那样会造成文坛“弥望皆黄茅白苇”般的荒芜。
正是在这种独特的文学思想指导下,苏轼的散文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艺术风貌。他广泛地从前代的作品中汲取艺术营养,其中最重要的渊源是孟子和战国纵横家的雄放气势、庄子的丰富联想和自然恣肆的行文风格。苏轼确实具有极高的表现力,在他笔下几乎没有不能表现的客观事物或内心情思。苏文的风格则随着表现对象的不同而变化自如,像行云流水一样的自然、畅达。韩愈的古文依靠雄辩和布局、蓄势等手段来取得气势的雄放,而苏文却依靠挥洒如意、思绪泉涌的方式达到了同样的目的。苏文气势雄放,语言却平易自然,这正是宋文异于唐文的特征之一。
苏轼擅长写议论文。他早年写的史论有较浓的纵横家习气,有时故作惊人之论而不合义理,如《贾谊论》责备贾谊不知结交大臣以图见信于朝廷,《范增论》提出范增应为义帝诛杀项羽。但也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如《留侯论》谓圯上老人是秦时的隐君子,折辱张良是为了培育其坚忍之性;《平王论》批评周平王避寇迁都之失策,见解新颖而深刻,富有启发性。这些史论在写作上善于随机生发,翻空出奇,表现出高度的论说技巧,成为当时士子参加科场考试的范文,所以流传极广。苏轼早年的政论文也有类似的风格特点,但随着阅历的加深,纵横家的习气遂逐渐减弱,例如元祐以后所写的一些奏议,内容上有的放矢,言词则剀切沉着,接近于贾谊、陆贽的文风。
史论和政论虽然表现出苏轼非凡的才华,但杂说、书札、序跋等议论文,更能体现苏轼的文学成就。这些文章同样善于翻新出奇,但形式更为活泼,议论更为生动,而且往往是夹叙夹议,兼带抒情。它们以艺术感染力来加强逻辑说服力,所以比史论和政论更加具备美文的性质。
苏轼的叙事记游之文,叙事、抒情、议论三种功能更是结合得水乳交融。
由于苏轼作文以“辞达”为准则,所以当行即行,当止就止,很少有芜词累句,这在他的笔记小品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如《记承天夜游》,全文仅八十余字,但意境超然,韵味隽永,为宋代小品文中的妙品。
苏轼的辞赋和四六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的辞赋继承了欧阳修的传统,但更多地融入了古文的疏宕萧散之气,吸收了诗歌的抒情意味,从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创作了《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样的名篇。《赤壁赋》沿用赋体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传统格局,抒写了自己的人生哲学,同时也描写了长江月夜的幽美景色。全文骈散并用,情景兼备,堪称优美的散文诗。
苏轼甚至在四六中也同样体现出行云流水的风格,他在翰林院任职时所拟的制诰曲赡高华,浑厚雄大,为台阁文字中所罕见。他遭受贬谪后写的表启更是真切感人,是四六体中难得的性情之作。
苏轼的散文在宋代与欧阳修、王安石齐名,但如果单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则苏文无疑是宋文中成就的一家。
从“小儿不畏虎”的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小儿不畏虎”是一个中国传统故事,其主旨是教育人们不要轻易恐惧未知的事物。这个故事的现代启示有很多,以下是其中的一些:1. 勇气和自信:故事中的小儿面对老虎并不害怕,这表现出他的勇气和自信。这启示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应该保持自信,不轻易被恐惧所左右。2. 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小儿对老虎的好奇心驱使他去探索这个未知的生物。这告诉我们,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是推动人类进步的重要力量,我们应该勇于尝试和探索新事物。3.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小儿了解老虎不会伤害他,因为他知道自己是“虎之友”,而老虎也明白这一点。这启示我们在处理任何问题时,都需要充分了解自己和对方的情况,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4. 不要轻视他人:小儿不畏虎,并不是因为他无知或者过于鲁莽,而是因为他明白自己与老虎之间的关系。这启示我们不要轻易轻视他人,要学会尊重他人,了解他人的优点和长处。5. 适应环境的能力:小儿能够在危险的环境中保持冷静,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启示我们在面对变化和挑战时,要具备快速适应环境的能力,并勇于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总的来说,“小儿不畏虎”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被恐惧所左右,要有勇气和自信去面对未知的事物,同时也要具备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去尝试新事物。在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问题时,要知己知彼,不要轻易轻视他人。最后,要具备适应环境的能力,勇于面对挑战和变化。
请问谁知道:小二不畏虎这篇文言文的翻译
小儿不畏虎 苏轼 忠、万、云、安(地名,都是在四川一带长江沿岸。)多虎。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 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之,至以首抵(同抵。)触,庶几(也许可以。)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意虎之食人必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施欤? 翻译:忠、万、云、安这些地方有很多老虎。有个妇人白天将两个小孩留在沙滩上自己到水里去洗衣服。老 虎从山上跑来,那妇人慌忙潜入水里躲避老虎,两个小孩(仍然)在沙滩上自在嬉戏。老虎盯着他们看了很久,甚至用头触碰他们呢,期许他们会有些害怕,但是小孩无知,竟然不觉得有什么奇怪的,老虎最后也就离开了。估计老虎吃人必是先向人显示其威风,但是对于不怕它的人威风无处施加(而放弃的)吗?
小儿不畏虎这个故事的起因和结果是什么
《小儿不畏虎》的起因是:有个妇人,白天将两个小孩安置在沙滩上,自己去洗衣服。经过是有一只老虎来了,妇人躲入水中,老虎就走向了孩子。结果是老虎见孩子不怕自己,就离开了。《小儿不畏虎》选自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书孟德传后》。寓意:1、初生牛犊不怕虎。2、望而生畏只会自伤锐气,而无所畏惧就会成功有望。3、无知者无畏。4、面对困难要无所畏惧,勇于面对。苏轼博学多才,善文,工诗词,书画俱佳。于他的词“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题材丰富,意境开阔,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来“词为艳科”的传统樊篱,以诗为词,开创豪放清旷一派,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
古文《小儿不畏虎》意思
《小儿不畏虎》有个妇人白天将两个小孩留在沙滩上,自己去水边洗衣服。老虎从山上跑来,那妇人慌忙潜入水里躲避老虎,两个小孩仍然在沙滩上自在嬉戏。老虎盯着他们看了很久,甚至用头顶触碰他们,希望他们会有些害怕,可是小孩傻乎乎地不知道怎么回事,老虎最后也就离开了。估计老虎吃人必是先向人显示它的威风,但遇到不怕老虎的人,它的威风没有地方施展,也就吃不成了。
更多文章:
2023年七夕节出的电影有哪些?七夕上映的电影有哪些2022
2024年4月2日 07:40
我的漂亮妈妈高三作文?22年前的《漂亮妈妈》,根据真实故事改编,你看懂了吗
2024年7月24日 19:10
滔滔不绝的近义词(涛涛不绝的近义词,涛涛不绝的近义词是什么)
2024年7月4日 17:20
有一首歌,歌词是我不想问,也不想被风知道?街角的祝福歌词 街角的祝福整首歌词
2024年3月18日 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