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发展(乡镇企业为什么会“异军突起”)
本文目录
- 乡镇企业为什么会“异军突起”
- 经济改革为什么先发展乡镇企业
- 如何发展乡镇企业
- 乡镇企业发展状况
- 为什么我国的乡镇企业在20世纪八十年代重点发展
- 乡镇企业的四大发展模式是什么
- 中国乡镇企业的崛起
- 浅谈乡镇企业发展中的环境管理问题:企业环境管理
- 中国乡镇企业发展都经历了什么
乡镇企业为什么会“异军突起”
乡镇企业之所以会“异军突起”,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1. 乡镇企业从诞生开始就没有计划体制的保障和束缚,完全是通过自己灵活的机制适应市场调节和导向而发展起来的。2. 乡镇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对劳动者的技术水平要求一般不高,有利于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深受农民欢迎。3. 乡镇企业有比较充分的经营自主权,规模一般较小,“船小好调头”,能及时调整经营方向,适应性较强,有较顽强的生命力。4. 乡镇企业是农民对城乡二元体制的自我突围,在财政分权体制下,基层政府有扶持乡镇企业发展的强劲动力。5. 长期短缺的经济和局部市场的形成以及国际市场的开拓为乡镇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机会。6. 计划体制的松动和双轨制的形成为乡镇企业从市场获取生产资料和融资提供了条件。7. 充足而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是乡镇企业独有的两大资源优势。8. 独特的经营机制和产权结构使乡镇企业在与国有企业竞争中处于优势。综上所述,乡镇企业的兴起是多因素、多过程的耦合结果。
经济改革为什么先发展乡镇企业
(一)社队企业的历史基础,农村经济体制和整个国民经济体制的改革,乡镇企业发展所需物质条件、社会经济条件、资金条件、人力资源条件等诸多条件的具备,使得中国乡镇企业在80年代以来的迅速发展成为历史的必然.(二)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三)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村及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四)乡镇企业在取得辉煌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正是这些问题决定着,到1992年,乡镇企业发展要进入新的阶段.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在改革开放这项伟大事业中异军突起的一支重要力量,为国民经济和农业农村的快速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30多年来,乡镇企业始终以市场为导向,坚持开拓创新和结构调整,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的态势,乡镇企业目前的整体素质和效益水平已经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乡镇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虽然面临的环境、条件以及自身内涵属性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但乡镇企业与农业农村的天然联系没有变,对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城乡统筹发展的贡献没有变,仍将在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作为全国乡镇企业的联合组织,必须充分发挥各位会员、理事的智慧和力量,多做服务行业、服务会员的好事、实事,切实体现出协会的价值,把协会真正办成全国乡镇企业之家.中国乡镇企业协会将坚决落实国家对协会的有关要求,毫不动摇地继续高举乡镇企业这面旗帜,按照乡镇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客观规律,努力在改善企业经营状况、维护市场秩序、化解贸易摩擦、促进产业升级以及人才培养、信息咨询、市场开拓等方面发挥作用,坚定不移地服务乡镇企业大发展、大转变、大提升,助力乡镇企业迸发新活力、实现新发展,使协会真正成为乡镇企业和乡镇企业家之家.中国乡镇企业协会将加快自身建设,强化服务和协调功能,引导乡镇企业加快发展和转型提升.一是深入开展政策研究和理论探讨,及时向企业提供行业发展信息,引导企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并积极带领企业拓展国际空间,争取国际话语权;二是健全行业自律管理制度,组织实施行业道德准则,大力推动行业诚信建设;三是广泛听取会员心声,及时向政府反映行业诉求,提出行业发展和立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四是教育引导全行业遵守法律、法规和行规行约,合法经营,公平竞争,提高服务质量,承担起社会责任;五是突出产业集群、村企互动、休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大力促进乡镇企业“三农”关联型和特色优势型产业的快速发展;六是推动开展乡镇企业为“三农”服务示范创建活动,总结探索乡镇企业低碳发展、绿色发展、循环发展的模式和经验,树立典型,宣传先进,营造全社会再关心、再支持乡镇企业发展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如何发展乡镇企业
第一,乡镇企业的发展应贴近“三农”。乡镇企业要展示在农村经济中的龙头地位,将进一步发挥对“三农”支持的作用。 第二,促进乡镇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首先,提高技术进步对乡镇企业持续发展的贡献率。第二,提高劳动投入对乡镇企业持续发展的贡献率。 第三,注重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乡镇企业以互惠互赢开展东中西合作为突破口,在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同时,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第四,提高企业和产业的集中度。要积极稳妥地促进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使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建设互促互动、互为依托、共同发展。对于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的乡镇企业,要引导其通过控股、参股、兼并和联合等资本运作手段,实施跨乡镇、跨区域的兼并重组。 第五,提高乡镇企业管理水平。要实现乡镇企业健康、稳定、持续地增长,最终都要落脚在乡镇企业本身的经营管理上,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提高乡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乡镇企业发展状况
分类: 教育/学业/考试 》》 论文报告 问题描述: 求我国乡镇企业发展状况,规模 解析: 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成就及展望 张桐 返回上页 -------------------------------------------------------------------------------- 一、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已取得了辉煌成就: 1.总产值和增加值逐年增加。 全国乡镇企业总产值:1990年8462亿元;1995年68915亿元;2000年增加到116150亿元,比1995年增加68.5%,十年来增加12.7倍,平均每年递增29.9%。 全国乡镇企业增加值:1990年2504亿元;1995年1595亿元;2000年增加到27156亿元,比1995年增加86.6%,十年来增加9.8倍,平均每年递增26.9%。“七五”计划期间(1986-1990年)平均每年递增37.0%;“八五”计划期间(1991-1995年)是飞速发展时期,平均每年递增42.3%;“九五”计划期间(1996-2000年)增幅下降,平均每年递增13.2%,2000年比上年只增长9.14%。 2000年乡镇企业增加值按省市排序,前五位的是:浙江2839亿元,山东2659亿元,江苏2443亿元,广东2188亿元,河北2010亿元;其它省市排序是:湖南、辽宁、河南、福建、湖北等省为1000-1900亿元;内蒙古、四川各为850多亿元;安徽、上海600多亿元;吉林、陕西500多亿元;山西、江西400多亿元;广西、天津350多亿元;黑龙江、云南、重庆、北京200多亿元;贵州、甘当时60多亿元;新疆74亿元;海南40亿元;宁夏38亿元,青海17亿元。 2000年全国乡镇企业增加值占农村社会增加值的64%,占全国国民经济增加值的30.4%。 2000年全国乡镇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8812亿元,占全国国民经济工业增加值的47.3%,全国工业增加值中接近一半是乡镇企业创造的。 2.固定资产稳定增加。 全国乡镇企业固定资产原值:1990年2857亿元;1995年12841亿元;2000年增加到26224亿元,比1995年增加1倍,十年来增加8.2倍,平均每年递增24.8%。 2000年按固定资产原值排序,前五位的省是:广东、浙江、山东、江苏、河北。 3.营业收入和利润大幅度增长。 全国乡镇企业营业收入:1990年8614亿元;1995年57299亿元;2000年增加到107834亿元,比1995年增加88.2%,十年来增加11.5倍,平均每年递增28.7%。 2000年全国乡镇企业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的县有1614个;5亿元以上的乡有4920个;1亿元以上的村有9101个。年营业收入1亿元以上的乡镇企业有4121个。 全国乡镇企业实现净利润:1990年318亿元;1995年3697亿元;2000年增加到5883亿元,比1995年增加59.1%,十年来增加17.5倍,平均每年递增33.9%。 实现净利润总值排在前五位的是河北、浙江、河南、山东、辽宁。 2000年全国盈利的乡镇企业有2012万个,占96.4%,有3.6%的企业亏损,亏损面较前几年明显减少。 4.上交税金逐年增加。 全国乡镇企业上交税金:1990年283亿元;1995年1280亿元;2000年增加到1996亿元,占国税收入总额的15.8%,比1995年增加55.9%,十年来增加6倍,平均每年递增21.6%。 2000年上交税金前五位省排序是:浙江、江苏、广东、山东、河北。 5.出口创汇成就显著。 2000年全国经营出口的乡镇企业有13.95万个,出口产品生产总值9552亿元。 全国乡镇企业出 *** 货值飞速增长,1990年462亿元;1995年5395亿元;2000年增加到8669亿元,合1048亿美元,比1995年增加60.7%,十年来增加19.3倍,平均每年递增35.2%。 2000年出 *** 货值前一位省排序是:广东、浙江、江苏、福建、山东。 2000年乡镇企业的出口总额占全国商品出口总额的42%。 6.劳动生产率有所提高。 2000年全国乡镇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21183元/人,比1990年提高94.5%,比1995年提高86.7%。 2000年全员劳动生产率最高的省市排序是:上海4.27万元/人,辽宁3.76万元/人,浙江3.22万元/人,天津2.92万元/人,江苏2.85万元/人。 全国乡镇企业人均创利税,1990年1092元;1995年4128元;2000年6145元,比1990年增加4.6倍,比1995年增加48.9%。 7.全国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 全国乡镇企业从业人员:1990年9265万人;1995年12862万人;1996年增加到13508万人;2000年减少到12820万人,比1990年增加3555万人。 乡镇企业近十年来,有7年每年从农村吸纳富余劳动力,1991年吸纳344万人,1992年吸纳972万人,1993年吸纳1764万人,1995年吸纳844万人,1996年吸纳646万人,1999年吸纳167万人,2000年吸纳116万人。 8.支农建农贡献大。 2000年全国乡镇企业支农建农资金总额在167亿元,比1990年增加89亿元,比1995年增加95亿元。十年来乡镇企业支农建农资金增长1.1倍,平均每年递增7.9%。 支农建农资金最多的前五位省排序是:湖南、浙江、河南、河北、山东。 2000年农民人均从乡镇企业得到收入76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3.7%。 二、未来乡镇企业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乡镇企业将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乡镇企业要加快发展科技教育、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进一步发展外向型企业;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发展乡镇企业要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快中西部乡镇企业的发展。 实现以上各项战略措施有《乡镇企业法》的保障,我国乡镇企业必将持续发展。 *** 中央关于制定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指出:“引导乡镇企业推进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实现健康发展,加快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把引导乡镇企业合理聚集、完善市场体系、发展产业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等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改革小城镇户籍制度。” 乡镇企业第十个五年计划提出到2005年,全国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要增加到1.37亿人,乡镇企业增加值每年增长10%,乡镇企业出 *** 货值每年增长8%。如果乡镇企业增加值按每年10%,到2005年全国乡镇企业增加值将达到43800亿元,乡镇企业的人均增加值将达到31970元。 同时在第十个五年计划期间乡镇企业将再吸纳880万个农村劳动力,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将进一步提高。展望未来,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为什么我国的乡镇企业在20世纪八十年代重点发展
我国刚开始是从农村进行改革的,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不再依赖于多人集体劳动,(因为此时我国生产力已不再那么低),所以农村出现了大批剩余劳动力。
这些劳动力也要工作,所以他们开始转向一些乡镇企业谋生,而后来政府发现,乡镇企业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一支,所以乡镇企业在80年代得到重点发展。
***隐藏网址***
扩展资料: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我国农村旧的经营管理体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
第一,就全国来说,农业发展水平比较低,主要是手工劳动,因此不适合大规模的经营,而将经营的单位划小到家庭,同这种手工劳动的生产水平相适应。
第二,原来那种大规模经营下的集体劳动(改革前农村以生产队为基本生产经营单位,农民评工记分年终分配)对每个人的劳动数量、质量很难准确统计,因而必然是平均主义的“大锅饭”,而以家庭为经济单位可克服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平均主义。
第三,农业生产的劳动对象是动物、植物等生命体,劳动对象的这种特性要求劳动者有更强的责任心,以家庭为经营单位有助于这种要求的实现。所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得以蓬勃发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根本上体现了农民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的关系。而这一直接结合的特殊形式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题中应有之意。
马克思认为,“不论社会生产形式如何,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要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它们结合起来,实行这种结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使社会结构区分为不同的经济时期。”在阶级社会里,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
作为阶级社会最后社会形态的资本主义社会也是如此,也恰是资本主义私有制规定着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使资本主义的生产社会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导致了一次又一次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危机。
也正是为了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马克思、恩格斯从无产阶级的利益要求和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出发,提出了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科学设想。
乡镇企业的四大发展模式是什么
1、乡镇企业的四大发展模式是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晋江模式。2、苏南模式是指以发展乡镇集体企业为主的地方政府推动型模式。3、温州模式是指以家庭经营和发展个私经济为主的发展模式,并且以发展个体和私营经济为中心。4、珠江模式则是指乡镇集体企业加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模式,也称为珠江模式的珠江三角洲乡镇企业发展模式。5、晋江模式是发展传统产业的激烈市场竞争中拼杀出来的。它是以市场经济为主外向型经济为主,股份合作制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为显著特色。
中国乡镇企业的崛起
中国乡镇企业的崛起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乡镇企业开始崛起。这些企业不但为当地带来了就业机会,也成为了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乡镇企业的现状 乡镇企业是指位于城市以外,城乡结合部或农村地区的一般工商企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中国乡村企业数量已达到1330万家。这些企业的发展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拥有自己的研发团队和专利技术。此外,许多乡镇企业已经走出国门,打开海外市场。 乡镇企业的优势 相比于大城市的企业,乡镇企业拥有自己的独特优势。首先,乡镇企业的生产成本低。由于地处城市外围,土地租金和劳动力成本都比城市中心要低。这使得乡镇企业在价格竞争中具有优势。其次,乡镇企业具有地缘优势。许多乡镇企业所处的地区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这些优势可以转化为产品的特色。例如,一些乡镇企业利用当地的蓝莓资源,生产出独特的蓝莓酱、蓝莓干等产品。最后,乡镇企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可忽视。许多乡镇企业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这也反过来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发展。 面对的挑战 乡镇企业仍然面临着不少挑战。其中最严峻的挑战就是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加速,人口流入城市的趋势会越来越明显。这会导致乡镇企业员工的流失,进而影响到乡镇企业的正常运营。其次,许多乡镇企业缺乏资金支持和技术创新。由于经济政策不够完善,很多乡镇企业难以获得贷款支持。而且,一些企业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难以突破市场竞争的压力。 解决之道 乡镇企业要想持续发展,需要政府、社会和企业自身的共同努力。政府部门可以通过补贴、减税等方式给予乡镇企业资金和技术支持,促进乡镇企业的升级和发展。社会可以通过消费引导,支持乡镇企业的产品和品牌的发展,打造良好的消费环境。企业自身也需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开拓更多的市场。同时,企业还应该加强员工培训,留住员工,提高企业的稳定性。 结语 乡镇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其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等方面做出了显著贡献。但乡镇企业在面对巨大市场竞争和资金技术支持缺乏的情况下,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只有政府、社会和企业共同努力,才能推动乡镇企业向着更高级别的发展方向前进。
浅谈乡镇企业发展中的环境管理问题:企业环境管理
提高乡镇企业的环境管理水平已成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我国进行小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必须把乡镇企业环境管理放在战略的高度上予以重视。 1乡镇企业建立环境管理的内涵 环境管理是指运用经济、法律、技术、行政和教育等手段,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通过全面规划,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处理各部门、各社会集团和个人有关环境问题的相互关系,使社会经济发展在满足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同时,又不超出环境的容许极限。 乡镇企业环境管理的对象,首先是人们的意识和行为。通过诱导、约束和协调人的行为,来调控社会经济与环境系统,使其功能、结构和运动过程有序化。环境管理的对象是人,但其调控的对象却是社会经济与环境系统。 2乡镇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2.1环境管理体系是治理农村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法制和经济调控手段不健全,乡镇企业为了占有市场,往往进行自发性、盲目性的发展;急于脱贫,急功近利,只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不顾社会整体利益,不从长远角度考虑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在决策上形成“盲区”;盲目搞建设、上项目、上产品,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环境效益,“村村点火,处处冒烟”,形成点多面广的污染源,使环境污染增加。而且,乡镇企业主要是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高污染的粗放经营型,生产技术水平低,工艺落后,设备简陋,资源和能源利用率低下,产生大量“三废”,导致各种污染物排放量过大。尤其许多乡镇企业是技术水平低的小造纸、小制革、小化工和小冶炼等大耗水工业,主要靠拼资源、拼设备、拼人力实现经济增长,缺乏治理“三废”的技术装备,大量工业污染物未经任何处理或简单沉淀后直接排入乡村河道,造成水体大面积污染。农村的农业生产环境、农民生活环境甚至广大村民,都成为乡镇企业“三废”污染最直接、最严重的受害者,而农产品的广大消费者则成为污染的间接受害者。 2.2环境管理体系是弥补目前体系不足的重要途径 由于我国广大农村交通不便、通讯手段落后,布局分散,规模较小,许多管理城市环境的成熟办法难以实施。比如目前乡镇企业普遍是中小工业企业,有的甚至是家庭手工作坊式生产,遍布全国各地,不可能普遍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或直接监测为依据执行排污收费制度。而且许多县、乡(镇)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人员素质、技术设备等不满足要求,传统的依靠环保部门直接监控的环境管理体系对乡镇企业也收效甚微。面对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管理环境的压力,乡镇企业建立自己的环境管理体系是一明智之举,也有着其必然性。 3乡镇企业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1)环保意识缺乏是乡镇工业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观原因。主要表现在:①环保意识淡薄。不少地区的农村干部与乡镇工业职工对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缺乏应有的认识,对保护环境不会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而只是被动应付。同时很多农村居民对环境问题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相当多的农民对于资源的认识还停留在“自然界恩赐”的水平;②缺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识。一方面,环境保护的战略重心过于偏向城市环境;另一方面,对乡镇工业与环境保护要协调发展的战略认识不足。当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发生冲突时,往往只顾前者,其至为了前者而通过行政手段阻止环境执法。 (2)乡镇环境容量有限,管理体系不健全是乡镇工业环境问题产生的客观原因。农村地域虽然辽阔,但是其生态环境是低层次的生态循环系统,农村生态环境是脆弱的,这就决定了农村环境容量的有限性。农村环境容量的有限性要求乡镇工业发展必须在环境容量许可的范围内发展,不能只顾经济增长,忽视环境保护。 4对策及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环境意识,增强社会监督。在目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公众环境意识日益提高的情况下,应广泛宣传《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增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意识,特别是乡镇企业环保法规建设和环境教育,引导乡镇企业的广大职工学习环境保护知识,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检举和揭发各种违反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的行为。 (2)增加投资力度,保障环境管理体制顺利实施。应加大政府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力争使环保投资与GDP的比重达到1%,进一步完善份税制,财政管理体制,适当提高中央与地方共享税中地方分成比例,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特别是省对市、市乡的转移支付。在每年的地方财政预算交排上保证基层环保部门的正常开支需要,使环保部门在查处污染企业时不再有顾虑。同时积极鼓励民间资金投资环境保护事业,对其进行政策上的优惠,使其迅速产生效益,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环保产业;在适当的时候进行费改税,将排污费,改为环保税,使治污资金能有一个稳定的来源;积极探索排污权的交易,通过经济手段使污染企业自觉减少排污量,实现排污总量的控制;改变对政府官员的考核指标。在试点城市的基础上积极推广“绿色GDP”,通过经济手段减少环境污染。 (3)重视城镇和工业区规划。从乡镇工业发展历程来看,乡镇工业污染蔓延的原因均源于杂乱分散的工业布局。在乡镇企业规模小,技术装备落后,分布分散的情况下,难于建设集中的基础设施。环境污染难以控制,这些均制约了乡镇工业升级换代的步伐,影响了规模经济效益和小城镇的建设与繁荣。因此应调整乡镇企业布局和发展大批中小工商业城市,在农村工业化进程中逐步形成相对集中、布局合理的工业区和工商业城镇,继续推动乡镇企业点源治理,把改善乡镇工业布局,推动工业区的建设当作乡镇环境管理的一项首要任务。 (4)加大环境立法和执法力度,建立乡镇企业环境管理体系。加强环境管理,健全环境管理机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环节。首先应加强环境法制建设,完善和健全环保法规,加强环境管理。其次,应建立环境管理网络,把环境管理纳入乡镇企业管理的轨道,各级环保部门应加强环境管理的力度,认真执行“三同时”和新、改、扩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控制环境污染,认真执行《关于加强乡镇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的规定》等法规,并通过合理规划,促进乡镇企业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5)转变经营思想。建立低消耗、高效益的经济结构。环保法制和标准的不断完善制约着许多按现有方法生产的产品的贸易,同时也给许多产品尤其是有利于环保的产品创造一个巨大的贸易机会。这就要求乡镇企业经营者切实转变经营思想,树立绿色营销观念,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许多工业化国家的经验表明,调整产业结构,结合当地资源和传统工艺的特点,确定发展方向,淘汰能耗高、污染重的设备和工艺,大力推广科技进步和清洁生产,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高的产业比重,是缓解和控制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 总之,要搞好乡镇企业环境保护工作,必须做到:政府重视;加强领导;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建立制度,加强管理。只要各级政府加强对乡镇企业的领导,加强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合理规划和布局,加强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就会摘掉乡镇企业污染大户的帽子,乡镇企业才能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我国广大农村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才能得到根本治理。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才能整体上登上一个新台阶,这必将极大促进城乡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单位:152400黑龙江省庆安县环境监察大队)
中国乡镇企业发展都经历了什么
中国乡镇企业原义较广,所有成立于农村地区、由农民投资和组建的企业都包括在这个范畴里,即乡、镇、村的集体企业,农民组办、联户办和个体办的企业。乡镇企业发展的阶段性:1. 社队企业恢复与发展(1978--1983年)。1978年,中国经济改革首先在农村地区启动,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村经济发生了一系列较大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农业劳动力逐步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形成日益庞大的待业群体。2.乡镇企业的首次飞跃(1984--1988年)。1984年是乡镇企业发展的转折点,这一年随着中央1号和4号文件的颁布实施,农村企业发展滞后的局势得到了改观。3. 调整与波折(1989--1991年)。1988年�1989年,全国开始出现经济增长过热,信贷规模过大,货币发行过多等经济问题。1988年9月,中央13届3中全会提出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的改革方针,着手调整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4. 乡镇企业的第二轮高速增长期(1992�1995年)。以邓小平南巡讲话为契机,乡镇企业迎来了又一次的大发展机遇。这一时期乡镇企业的经济总量、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均取得了快速的增长。1992年乡镇企业的营业收入比1991年增长了48.82%,固定资产增长了28.11%,流动资产增长了29.27%,税金增长了44.39%。5. 变动、整合与提升(1996--1999年)。1996年是国家继1995年后第二年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乡镇企业的资金紧缺现象日益明显。90年代乡镇企业的变化:1.个私企业迅速发展 2.集体企业转制进程加快 3.外向型经济的作用不容低估 4.乡镇企业中合资合作企业增长快。
更多文章:
群鸟飞过的湖面动静之美写一段话(群鸟飞过湖面的动态描写50字)
2024年7月2日 13:10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求《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2013)》百度云高清资源在线观看,仲间由纪惠主演的)
2024年9月11日 10:20
当初北大女孩发文感谢贫穷的原因是什么?感谢贫穷高三800字作文5篇
2024年6月23日 12:50
歌词里有曾经拥有 什么歌曲里有曾经拥有?什么叫曾经拥有什么又天天长地久!!!
2024年8月15日 21:20
一个让我感动的日子(一个让我感动的日子600字作文,学霸们,帮帮忙)
2024年9月28日 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