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哪个朝代的诗人(高适是什么朝诗人)?高适简介
本文目录
高适哪个朝代的诗人(高适是什么朝诗人)
1、高适是唐代的诗人。
2、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沧州)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高适简介
百度知道高适简介8高适高适(700—765)唐代诗人。字达夫。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带)。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早年曾游历长安,后到过蓟门、卢龙一带,寻求进身之路,都没有成功。在此前后,曾在宋中居住,与李白、杜甫结交。天宝八载(749),经睢阳太守张九皋推荐,应举中第,授封丘尉。十一载,因不忍“鞭挞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长”而辞官,又一次到长安。次年入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为掌书记。安史乱后,曾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官至左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旧唐书·高□传》说:“有唐已来,诗人之达者,唯□而已。”高适生平和创作可分四个时期:①开元二十年前,谋事不成,困守宋中,是诗歌创作开始时期;②开元二十年至天宝八载,首次出塞,浪游无成,为创作极盛时期;③天宝八载至十四载,侧身下僚,从戎入幕,创作才能继续得到发挥;④至德元载(756)后,仕途得意,虽然也写过一些佳作,但总的说来,较前三个时期逊色。高适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现实性较强。主要有以下几类:①边塞诗,成就最高。代表作如《燕歌行》、《蓟门行五首》、《塞上》、《塞下曲》、《蓟中作》、《九曲词三首》等,歌颂了战士奋勇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也写出了他们从军生活的艰苦及向往和平的美好愿望,并揭露了边将的骄奢淫逸、不恤士卒和朝廷的赏罚不明、安边无策,流露出忧国爱民之情。高适有些赞美不义战争、歧视少数民族的作品,如《李云南征蛮诗》等,是这类诗歌的糟粕。②反映民生疾苦的诗。这些诗比较深刻地揭露了统治者与广大人民之间的矛盾,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之九、《东平路中遇大水》等,真实地描写了广大农民遭受赋税、徭役和自然灾害的重压,对他们的困苦境遇表示同情,他还写过一些赞美“良吏”的诗,从“仁政”思想出发,提倡轻徭薄赋,在当时也有一定的进步作用。③讽时伤乱诗。大抵指斥弊政,对统治者的骄奢淫逸有所批判,如《古歌行》、《行路难二首》等。还有一些诗作于安史乱后,对政局流露出忧虑和愤慨,如《酬裴员外以诗代书》、《登百丈峰二首》等。④咏怀诗,数量最多,思想内容比较复杂。象《别韦参军》、《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效古赠崔二》、《封丘作》等,抒写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忧愤,对现实有所不满。而象《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人日寄杜二拾遗》等,或抒发友情和别意,或向往隐居生活,情意真挚,颇有感染力。这类诗中也有一些企羡功名富贵和吹捧达官贵人之作,并无可取。此外,还有一些咏史之作如《宋中十首》,以及某些描写旅途景色的诗如《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赴彭州山行之作》,也颇有佳句。高适的诗在当时已享有声名。《新唐书·高适传》说他“以气质自高。每一篇已,好事者辄传布”。殷□《河岳英灵集》也称许他“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故朝野通赏其文”。王士□指出高诗风格为“悲壮而厚”(《带经堂诗话》)。感情深挚,意气骏爽,语言端直,笔力浑厚,是高适诗风的基本特点。以诗体而论,高诗古体胜过近体,尤以七古最为擅长。歌行长篇,波澜浩瀚,声情顿挫,最是沉雄激壮。五古质朴古直,接近汉魏古诗的气息。近体则以七律和七绝为优。高适作品的编集,原有天宝七载左右张九皋编、颜真卿作序的诗集,今佚。新、旧《唐书》著录其文集20卷,亦不存。今有《四库全书》所收明汲古阁影宋抄本《高常侍集》,凡诗8卷、文2卷。又有《四部丛刊》影印明活字本8卷。另有明张逊业、许自昌等辑本,皆为2卷。明杨一统辑《高适集》1卷。敦煌《唐诗选残卷》、《高适诗集残卷》等,尚存部分佚诗。注本有今人刘开扬《高适诗集编年笺注》、孙钦善《高适集校注》,皆附年谱。研究高适生平的著述有王达津《诗人高适生平系诗》、彭兰《高适系年考证》、周勋初《高适年谱》、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高适年谱中的几个问题》。
高适的读音
高适的读音是gāo shì。
高适(约704年—约765年),字达夫、仲武,汉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
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高适的介绍如下:
高适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早年曾游历长安,后到过蓟门、卢龙一带,寻求进身之路,都没有成功。在此前后,曾在宋中居住,与李白、杜甫结交。其诗直抒胸臆,不尚雕饰,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大多写边塞生活。
天宝八载(749),经睢阳太守张九皋推荐,应举中第,授封丘尉。十一载,因不忍“鞭挞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长”而辞官,又一次到长安。次年入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为掌书记。
安史之乱后,曾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官至左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旧唐书·高适传》说:“有唐已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
其诗以自叹遭遇不偶者为多数,但其边塞诗历来备受关注,诗风激昂雄健,风骨遒上,尤以七言歌行见长。元陈绎《吟谱》云:"高适诗尚质主理,岑参诗尚巧主景"。
有《高常侍集》十卷。诗存二百余首。今人整理的注本主要有刘开扬《高适诗集编年笺注》(中华书局1981年)、孙钦善《高适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高适生平个人简历
高适生平个人简历
高适(700—765),唐代边塞诗人,字达夫,沧州(河北景县)人,长期客居宋州(河南商丘)。少自负,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
高适的爷爷是唐高宗时的大将军,父亲曾官到韶州长史,他少时即客居宋州读书学剑。20岁(开元十年,722)来岁时他西游长安首探仕路,结果的失意而归。由于高适平素不事产业,结果家道败落,只好靠朋友接济度日。
731年,高适北游燕赵,希望从戎入幕而当官,呆了两年,还是无功而返,遂隐居淇上。到了开元23年(735年),高适再次入长安应试,仍然落第,他在长安一带约呆了近两年,再次回到梁宋。此后一直到749年,他都居宋州,但曾几度外出漫游:开元末游相州,744年与李杜共游汴州、宋州,同年秋末东游至灵壁、淮阴等地,745年游东平,46年到济南。
天宝八载(749),经睢阳太守张九皋推荐,已近天命之年的高适被授封丘尉。当了三年,他因不忍“鞭挞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长”而辞官,又一次到长安。752年,曾与杜甫等五人同登慈恩寺赋诗。次年(753年)他接受河西节度使哥舒翰之聘,往其幕中任掌书记。
天宝14年(755)冬,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诏病废在家的哥舒翰平乱,高适亦升为左拾遗,转监查御史,共守潼关。潼关失守后,他追赶玄宗,面陈得失,被升为谏议大夫。756年,高适被任命为淮南节度史,平定了永王李磷之乱。757年 ,有著名的睢阳之围,即是高适此前常居之地。758年,因权臣李辅国等讲他的坏话,被降为大子詹事。759年出任彭州刺史、后又转任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763年,吐蕃兵攻入长安,高适引兵与战,给其重创。764年高适被召回京,任刑部侍郎、左散骑常侍,因功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但转过年来(765年)他即因病逝世,终年64岁。有《高常侍集》等传世。
小评:可以看出,高适不仅是一位有成就的诗人,也是一个有胆有识的政治家与军事家。他这一生,50岁之前是客居宋中30年,二入长安,一游燕赵,是困居与浪游时代,但诗歌创作则成就最大。此后当了三年封丘县尉(县公安局长),曾北上送过一次兵;然后是入河西哥舒翰幕府二年,遇到安史大乱,命运发生转折。此后十年,他先战淮南,后抚西川,终归京都,上马领军,下马治民,功成封侯,不负他前五十年的一腔抱负。
高适的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直抒胸臆,不尚雕饰,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其中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次则五古,其次七律、七绝。《高常侍集》中存诗240首。
推荐阅读:
高适生平简历
高适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你想具体了解一下他吗?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高适生平简历”,欢迎大家阅读,供大家参考。更多内容还请关注哦。
高适生平简历
高适(约704年—约765年),字达夫、仲武,汉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
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人物基本简介
高适(701—765)汉族,唐代诗人。字达夫、仲武,沧州(今河北省景县)人,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带)。有 《高常侍集》 、 《中兴间气集》 等传世。永泰元年(765年)卒,终年64岁,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他出生非常穷困,甚至曾经以乞讨为生。后来到西塞。高适一直到五十岁时才开始他的文学创作,他的作品描写了西塞的生活:战场上的景象、士兵的生活和当地百姓少妇的情怀。高适后来任淮南节度使、西川节度使,一直封到渤海县侯。
高适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早年曾游历长安,后到过蓟门、卢龙一带,寻求进身之路,都没有成功。在此前后,曾在宋中居住,与李白、杜甫结交。其诗直抒胸臆,不尚雕饰,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大多写边塞生活。
天宝八载(749),经睢阳太守张九皋推荐,应举中第,授封丘尉。十一载,因不忍“鞭挞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长”而辞官,又一次到长安。次年入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为掌书记。
安史之乱后,曾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官至左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 《旧唐书·高适传》 说:“有唐已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
其诗以自叹遭遇不偶者为多数,但其边塞诗历来备受关注,诗风激昂雄健,风骨遒上,尤以七言歌行见长。元陈绎 《吟谱》 云:"高适诗尚质主理,岑参诗尚巧主景"。有 《高常侍集》 十卷。诗存二百余首。今人整理的注本主要有刘开扬 《高适诗集编年笺注》 (中华书局1981年)、孙钦善 《高适集校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人物作品风格
“雄浑悲壮”是高适的边塞诗的突出特点。其诗歌尚质主理,雄壮而浑厚古朴。高适少孤贫,有游侠之气,曾漫游梁宋,躬耕自给,加之本人豪爽正直的个性,故诗作反映的层面较广阔,题旨亦深刻。高适的心理结构比较粗放,性格率直,故其诗多直抒胸臆,或夹叙夹议,较少用比兴手法。
高适诗歌的注意力在于人而不在自然景观,故很少单纯写景之作,常在抒情之时伴有写景的部分,因此这景带有诗人个人主观的印记。《燕歌行》中用“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勾划凄凉场面,用大漠、枯草、孤城、落日作排比,组成富有主观情感的图景,把战士们战斗不止的英勇悲壮烘托得更为强烈。高适在语言风格上用词简净,不加雕琢。
人物诗作诗题
一、边塞诗,成就最高。代表作如 《燕歌行》 、 《蓟门行五首》 、《塞上》、《塞下曲》、 《蓟中作》 、 《九曲词三首》 等,歌颂了战士奋勇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也写出了他们从军生活的艰苦及向往和平的美好愿望,并揭露了边将的骄奢淫逸、不恤士卒和朝廷的赏罚不明、安边无策,流露出忧国爱民之情。高适有些赞美不义战争、歧视少数民族的作品,如《李云南征蛮诗》 等,是这类诗歌的糟粕。
二、反映民生疾苦的诗。这些诗比较深刻地揭露了统治者与广大人民之间的矛盾,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之九、 《东平路中遇大水》 等,真实地描写了广大农民遭受赋税、徭役和自然灾害的重压,对他们的困苦境遇表示同情,他还写过一些赞美“良吏”的诗,从“仁政”思想出发,提倡轻徭薄赋,在当时也有一定的进步作用。
三、讽时伤乱诗。大抵指斥弊政,对统治者的骄奢淫逸有所批判,如 《古歌行》 、 《行路难二首》 等。还有一些诗作于安史乱后,对政局流露出忧虑和愤慨,如 《酬裴员外以诗代书》 、 《登百丈峰二首》 等。
四、咏怀诗,数量最多,思想内容比较复杂。象《别韦参军》 、 《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 、 《效古赠崔二》、 《封丘作》等,抒写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忧愤,对现实有所不满。
人物评价
《河岳英灵集》:评事性拓落,不拘小节,耻预常科,隐迹博徒,才名自远。然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故朝野通赏其文。至如《燕歌行》等篇,甚有奇句。且余所最深爱者:“未知肝胆向谁是?令人却忆平原君”。
《沧浪诗话》:高、岑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慨。
《吴礼部诗话》:引时天彝评:高适才高,颇有雄气。其诗不习而能,虽乏小巧,终是大才。
《唐诗品》:常侍朔气纵横,壮心落落,抱瑜握瑾,浮沉闾巷之间,殆侠徒也。故其为诗,直举胸臆,模画景象,气骨琅然,而词锋华润,感赏之情,殆出常表。视诸苏卿之悲愤,陆平原之惆怅,辞节虽离,而音调不促,无以过之矣。夫诗本人情,囿风气,河洛之间,其气浑然远矣,其殆庶乎!
《诗镜总论》:七言古,盛于开元以后,高适当厉名手。调响气佚,颇得纵横;勾角廉折,立见涯涘。以是知李,杜之气局深矣。
《诗镜总论》:高达夫调响而急。
《诗薮》:达夫歌行、五言律,极有气骨。至七言律,虽和平婉厚,然已失盛唐雄赡,渐入中唐矣。
《诗源辨体》:五言律,高语多苍莽,岑语多藻丽,然高入录者气格似胜,岑则句意多同。
《诗源辨体》:高、岑五言不拘律法者,犹子美七言以歌行入律,沧浪所谓“古律”是也。虽是变风,然豪旷磊落,乃才大而失之于放,盖过而非不及也。
推荐阅读:
高适简介与生平
1、高适(704—765年),字达夫,沧州渤海县(今河北省景县)。唐朝时期大臣、边塞诗人,安东都护高侃之孙。2、天宝八年(749年),进士及第,授封丘县尉。投靠河西节度使哥舒翰,担任掌书记。拜左拾遗,转监察御史,辅佐哥舒翰把守潼关。天宝十五年(756年),护送唐玄宗进入成都,擢谏议大夫。出任淮南节度使,讨伐永王李_叛乱。讨伐安史叛军,解救睢阳之围,历任太子詹事、彭蜀二州刺史、剑南东川节度使。广德二年(764年),入为刑部侍郎、左散骑常侍,册封渤海县侯。3、永泰元年(765年),去世,年六十二岁,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著有《高常侍集》二十卷。
唐代诗人高适
唐代诗人高适介绍:
高适(约公元724年至约公元779年),字适,号羽翼山人,晚唐初期著名诗人。高适出生在今天的陕西省彬县,是唐代文学家高骈的弟弟。高适以其豪放奔放的诗风而闻名,主张情感真实、言辞直接。高适的诗作大多描写战争、征战和士兵生活,以及对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公的批判。
高适的作品具有激情澎湃、浑厚豪放的特点,常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现出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高适的作品以《别房太尉墓》《赋得古原草送别》等著名,高适的诗风影响了后来的许多诗人,被誉为唐代“豪放派”代表之一。
高适主要的功绩:
1、作品风格独特:高适的诗歌风格豪放奔放,激情澎湃,具有浓厚的个人风格。高适的诗作常以战争、征战和士兵生活为主题,用力感人的笔触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善恶。
2、反映社会现实:高适的诗歌作品展现了对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公的批判,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高适以诗歌表达了对社会的关切和对真实情感的追求。
3、影响后人:高适的诗作对后来的诗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高适的作品豪放奔放、激情洋溢,后来的一些诗人如杜甫和白居易等受其影响,发展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
4、传承文化传统:高适的诗作传承了唐代文化传统,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态。高适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社会和人性的思考,拓宽了唐代文学的表达方式。
高适的边塞诗有什么
1、高适的边塞诗代表作如《燕歌行》、《蓟门行五首》、《塞上》、《塞下曲》、《蓟中作》、《九曲词三首》等。 2、“雄浑悲壮”是高适的边塞诗的突出特点。其诗歌尚质主理,雄壮而浑厚古朴。高适少孤贫,有游侠之气,曾漫游梁宋,躬耕自给,加之本人豪爽正直的个性,故诗作反映的层面较广阔,题旨亦深刻。高适的心理结构比较粗放,性格率直,故其诗多直抒胸臆,或夹叙夹议,较少用比兴手法。高适的边塞诗歌颂了战士奋勇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也写出了他们从军生活的艰苦及向往和平的美好愿望,并揭露了边将的骄奢淫逸、不恤士卒和朝廷的赏罚不明、安边无策,流露出忧国爱民之情。
高适的诗别董大
高适的诗别董大如下:
别董大
高适·唐代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译文:
黄云蔽天,绵延千里,太阳黯淡无光,呼啸的北风刚刚送走了雁群,又带来了纷纷扬扬的大雪。
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哪个不识你呢?
注释:
董大:指董庭兰,是当时有名的音乐家,在其兄弟中排名第一,故称“董大”。
黄云:天上的乌云,在阳光下,乌云是暗黄色,所以叫黄云。
白日曛(xūn):太阳黯淡无光。曛,即曛黄,指夕阳西沉时的昏黄景色。
谁人:哪个人。君:你,这里指董大。
高适简介:
高适(约704年-约765年),字达夫、仲武,汉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
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
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高适,《董别大》
是《别董大》吧?【原文】 作者:(唐) 高适 别董大(其一) (唐)高适 千 里 黄 云 白 日 曛, 北 风 吹 雁 雪 纷 纷。 莫 愁 前 路 无 知 己, 天 下 谁 人 不 识 君! 别董大(其二) (唐)高适 六 翮 飘 飖 私 自 怜, 一离 京 洛 十 余 年。 丈 夫 贫 贱 应 未 足, 今 日 相 逢 无 酒 钱。【解释】 (其一)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晖一般。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诗人在这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 1.曛:日光 (其二)关于董大,各家注解,都认为可能是唐玄宗时代著名的琴客,是一位“高才脱略名与利”的音乐圣手。高适在写此诗时,应在不得意的浪游时期。他的《别董大》之二说:“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可见他当时也还处于“无酒钱”的“贫贱”境遇之中。这首早期不得意时的赠别之作,不免“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但诗人于慰藉中寄希望,因而给人一种满怀信心和力量的感觉。 前两句,直写目前景物,纯用白描。以其内心之真,写别离心绪,故能深挚;以胸襟之阔,叙眼前景色,故能悲壮。曛,即曛黄,指夕阳西沉时的昏黄景色。 落日黄云,大野苍茫,唯北方冬日有此景象。此情此景,若稍加雕琢,即不免斫伤气势。高适于此自是作手。日暮黄昏,且又大雪纷飞,于北风狂吹中,唯见遥空断雁,出没寒云,使人难禁日暮天寒、游子何之之感。以才人而沦落至此,几使人无泪可下,亦唯如此,故知己不能为之甘心。头两句以叙景而见内心之郁积,虽不涉人事,已使人如置身风雪之中,似闻山巅水涯有壮士长啸。此处如不用尽气力,则不能见下文转折之妙,也不能见下文言辞之婉转,用心之良苦,友情之深挚,别意之凄酸。后两句于慰藉之中充满信心和力量。因为是知音,说话才朴质而豪爽。又因其沦落,才以希望为慰藉。 还要什么?
本文相关文章:
风急天高猿啸哀(风急天高猿啸哀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什么中的前四句)
2024年9月21日 22:40
明月千里寄相思的全诗(明月千里寄相思.多少诗人望月兴叹.杜甫说什么.李白感慨什么)
2024年8月20日 19:00
始皇既没 余威震于殊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和“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的翻译
2024年7月11日 14:50
多情自古伤离别作者(“多情自古伤离别”,诗人王维送好友元二时说:“ ”而诗人高适在与好友董大分别时却没有伤感,说“)
2024年6月28日 10:20
《人生别气馁》日本最高龄女诗人 柴田丰?求一首日文原版的诗歌,柴田丰的《蟋蟀》的日文原版
2024年4月9日 13:40
更多文章:
搞笑的测试题及答案?犯罪心理学测试题 测试学中测试幽默的心理测试题
2024年8月29日 20:50
地铁中,盾构过站是什么意思?地铁如果修延长线,盾构机到达已运营的车站后怎么出来或调头
2024年9月17日 17:50
as i moved on(Blue Foundation-As I Moved on中文歌词)
2024年9月10日 0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