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王菩萨的故事(历代藏王的事迹)
本文目录
- 历代藏王的事迹
- 地藏王菩萨的故事,有没有详细点的啊
- 请问 地藏王的故事是怎么样的
- 想知道地藏菩萨是谁
- 睡前故事:戴斗笠的地藏菩萨
- 地藏王菩萨的真实事迹
- 地藏王菩萨过去的两世:长者之子见佛发宏愿,婆罗门女地狱苦寻母
- 地藏王菩萨的传奇故事
- 救赎地狱中的罪苦众生,地藏菩萨的故事
- 地藏王菩萨又称为什么
历代藏王的事迹
“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这是他留下的名言。他曾和我们一道,在红尘中转生,如光目女、婆罗门女、大长者子……乃至乘愿而来,化身新罗王子金乔觉济度众生——他的故事并非虚无缥缈的传说,却又远非《来自星星的你》中的小情小爱所能比拟,而是精彩绝伦,可歌可泣,一世又一世地温暖、感化着一切有缘众生!一、婆罗门女:地藏菩萨在过去无量劫前,曾是一婆罗门女,她的母亲不信三宝而行邪道,死后堕入地狱。婆罗门女知道母亲的必然果报,故变卖家产为母布施修福。她挂心母亲的处境,如果佛还住世便可向佛询问,而当时的觉华定自在王如来早已入灭。在极悲痛时,婆罗门女受到一个声音指点,让她一心称念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名号。婆罗门女至诚恭敬一心念佛,不久便以念佛力,在定境中来到地狱,向鬼王询问母亲状况。鬼王告知,因为她布施供养和念佛的功德,亡母和其他地狱罪人,已脱离地狱苦而投生天道。婆罗门女便在佛像前立下誓愿,要度脱一切罪苦的众生。二、光目女:又在过去无量劫前,地藏菩萨曾是名叫光目的孝女。光目女的母亲生前喜欢吃鱼子、海鲜,造了极多的杀生业。光目女知道母亲死后会堕落到恶道中,于是请阿罗汉入定观看,见母亲果然在地狱中受极大苦。光目女一心念佛,造佛像诚敬供养。后来其母投生光目女家,为奴婢之子,出生未满三天竟能说话,惨泣告知:自己蒙光目救度投生为下贱人,而在十三岁将短命而终,并再受苦报,原因是杀害和毁骂二业。于是光目立誓救拔未来一切罪苦众生,而光目之母也终得舍离苦报。三、大长者子:又在过去久远劫前,地藏菩萨曾是大长者子。当时有佛名狮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长者子见佛相好庄严,心生恭敬,便请问佛因作了怎样的行愿,而得这样的庄严相。佛回答说,得这样的庄严相,应当久远济度一切受苦众生。于是长者子立下大愿,要在今日到未来劫,度脱一切苦难众生出离苦海,然后自己才成就佛果。四、小国国王:又在过去无量劫前,有佛名一切智成就如来,住世六万劫。这位佛出家前是一个小国国王,他和一个邻国国王为友,同行十善利益众生。为救度邻国的造恶众生,他们共同发愿。一王发愿早成佛道,然后度化所有罪苦众生。一王发愿如果不先度完罪苦众生,让他们得安乐成就菩提,自己绝不成佛。发愿先成佛道的是一切智成就如来,发愿最后成佛的是地藏王菩萨。五、来自新罗的地藏比丘唐代的中国佛教,正如日丽中天,吸引了日韩等国不少僧人来华求法。当时的朝鲜半岛分为三个国家,即新罗、高句丽、百济。有新罗王子金乔觉(696-794),生而相貌奇特,顶骨耸出特高。力大可敌十人。心地慈善,颖悟异常。金乔觉出家名地藏比丘,携白犬善听航海来华。地藏比丘在各地游化数年后,於开元末年来到安徽省九华山。地藏比丘在此深山的盆地里结庐苦修,过着渴饮涧水,饥食白土的生活,且常被毒虫伤螫。深山苦修的地藏比丘,若干年后被当地士绅诸葛节游山时发现。见此和尚住石洞茅蓬,破锅残粒中渗有白土,生活异常清苦。得知是新罗王族远来中国求法,诸葛长者发心倡议为他修建道场。九华山主姓闵;家财甚富。建寺必请闵公布施山地,闵公也非常敬仰地藏比丘,问他要多少地,地藏答道:“一袈裟所覆盖地足矣”。据载,地藏显神通力,袈裟一披,盖尽九华,於是闵公将整个九华山全部布施供养。闵公为地藏护法,其子也随地藏比丘出家,法名道明,为地藏的侍者。现在所见的地藏菩萨像,两旁有一老者及少年比丘,即闵公父子。寺院建成后,各方来参学者甚众,新罗国也有不少人来亲近供养。九华山高且深,寺众增多,生活即发生问题,煮饭还要渗拌白土(此土色白而细腻,俗称观音土),一些人饿得皮骨相连,故当时称之为“枯槁众”。寺中大众只是一心为求佛法,而完全放弃了物质享受的要求。地藏比丘在九华山的影响甚大,后来新罗国王得悉,即派人送粮食供养。地藏比丘一直领导此精进苦行的道场,至唐开元廿六年七月三十日入灭,世寿九十九岁。大家都直觉到:地藏比丘实为地藏菩萨的化身,是地藏菩萨来中国的应化,所以大家称之为地藏菩萨,而九华山即成为地藏菩萨应化的道场,成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六、地藏菩萨的大愿与言教《占察善恶业报经》说,地藏菩萨在无量无边劫以来修行,早已圆证佛的功德智慧,也早该成就佛的果位。但地藏菩萨发愿要度尽一切众生,所以隐其真实功德,以本愿力和自在神通,示现菩萨身,到处现身说法救度众生。其实在释迦佛还未把我们交托于地藏菩萨以前,地藏菩萨在这个娑婆世界度众生已经有十一劫之久。其度众生的事业,除了普贤菩萨及观音菩萨以外,没有其它一尊菩萨可以比伦。故《楞伽经》说,有大悲菩萨,永不成佛。并非因为智慧不够或者懈怠修行,而是以大悲愿力度化众生。地藏菩萨的大愿是:“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七、瞻礼地藏菩萨获福无量在释迦佛灭度之后,弥勒佛未出世以前,众生失去了慈父,谁继承释迦佛的志愿度娑婆的众生呢?就是地藏菩
地藏王菩萨的故事,有没有详细点的啊
相传地藏王菩萨初始为婆罗门(印度宗教,佛教雏形)女,但是她的母亲悦帝利却不信三宝,修习邪道。其母死后堕入地狱,受酷刑折磨。地藏王菩萨转化了地狱的苦,释迦牟尼佛转化了人间的苦,他们的这种福德不是有限的,而是无限的。这就是“法界通化分”。
地藏王菩萨,是释迦摩尼佛在《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中所说的大菩萨,因其与阎浮提有大因缘,佛在此经将众生托付于此菩萨。梵名为乞叉底鹐沙(Ksitigarbha),据《地藏十轮经》讲,由于此菩萨“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所以称为地藏。
生于农历七月三十,坐骑是谛听。梵语乞叉底檗沙(ksitigarbha),译为地藏。地即土地,具有七义:(一)能生义,土地能生一切生物、植地藏王菩萨物,喻菩萨能生一切善法。(二)能摄义,土地能摄一切生物,令安住自然界中。
喻菩萨能摄取一切善法于大觉心中。(三)能载义,土地能负载一切矿、植、动物、令其安住世界之中,喻菩萨能负载一切众生,由众苦交煎的此岸,运载到清凉的彼岸。
(四)能藏义,土地能含藏一切矿、植等物,喻菩萨能含藏一切妙法。(五)能持义,土地能持一切万物,令其生长,喻菩萨能总持一切妙善,使其增长。(六)能依义,土地为一切万物所依,喻菩萨能为一切众生所依。
(七)坚牢不动义,土地坚实不可移动,喻菩萨的菩提妙心,坚如金刚,不可破坏。藏者,具有秘密包容含育等义。指地藏菩萨处于甚深静虑之中,能够含育化导一切众生止于至善。世有秘密库藏,蕴藏许多金银财宝,则能济诸贫乏,利益人寰。
喻菩萨具有如来三德秘藏,无量妙法,则能救脱无数众生,咸登觉岸。《地藏十轮经》云:“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
请问 地藏王的故事是怎么样的
对于二楼的回答,我还真的是看不懂不过,我看小说的知道一下地藏王的故事地藏王每一本小说都写得不一样,不过有一点肯定的是,他是为了净化地狱的恶灵才下地狱的
想知道地藏菩萨是谁
地藏王菩萨也称“地藏王”、“幽冥教主”。
安徽九华山是地藏王菩萨的道场,他发誓要救地狱中所有的众生。相传地藏王菩萨统率十殿阎罗王,专司人间善恶:善人提升西天,恶人使坠入地狱,横死者就给他超生。民间罹病冲犯阴公时,就要祭拜此神。
地藏菩萨的故事:
据《地藏十轮经》所说,地藏菩萨之所以在地狱度世,并非只是因入地狱救母有所感而发此宏愿。而是无量劫前,他便发愿:要在秽土恶世中度化众生。越是秽恶的世界,尤其是没有佛法的世界越要去。因为那里的苦难众生最多,也最需要菩萨愿力去救度。
因为这个缘故,尽管地藏菩萨已经达到了佛的智慧海,功德也早已圆满具足,本该成就佛果,却坚持入地狱道度化秽土众生,故而居于地狱。
地藏王菩萨的神像坐在灵兽枭獍上面。据说这灵兽的耳朵非常灵聪,或名“谛听”。台湾最早的地藏王庙宇建于乾隆年间,有代表性的为:嘉义市北岳殿地藏王庙、鹿港地藏王庙和台北县新庄地藏庵。
睡前故事:戴斗笠的地藏菩萨
从前,在日本一个小乡村里,村民们都很信奉地藏菩萨。就在这个小村子里,住着一对和蔼可亲的老夫妇。虽然他们很努力地工作,但依然很穷,有一天,他们家里穷得只剩下最后一把糯米了. 老夫妇家的穷苦,也饿坏了屋角的老鼠一家。老鼠妈妈刚生完宝宝,小老鼠们都饿坏了,围着老鼠妈妈哭闹,可是老鼠妈妈一点儿办法也没有。 老婆婆与老公公看到了老鼠家的困境,就对老鼠妈妈说:“这是我们最后一点点糯米了,送给你的孩子们吃吧!”说完,老公公便把最后一把糯米都给了老鼠妈妈。 这下,家里可是一丁点儿糯米都没有了,老公公和老婆婆只好煮些野菜粥来吃。正当老夫妇喝粥的时候,小老鼠们搬来了许多可以做斗笠的叶子,老鼠妈妈来到了他们面前说:“我想要报答你们的大恩,这些叶子请你们收起来,也许会有用的。” 老婆婆看着这些叶子,突然有了一个主意,便跟老公公说:“老伴,我们把这些叶子编成斗笠拿到街上去卖,卖了钱就可以买米了。” “真是个好主意!”老公公回答。于是他们立刻就动手编起斗笠来,小老鼠们看到了,也都跑出来帮忙。熬了一夜的时间,他们终于完成了五个大斗笠。一大早,老公公便背着斗笠,到集市上去了。 这天雪下得非常大,寒冷极了。老公公走着走着,看见路边耸立着六个地藏菩萨的雕像,每个雕像的头上都堆满了雪。于是他便动手将地藏菩萨们头上的积雪清理干净。 快到中午的时候,老公公来到了热闹的集市。快过新年了,整条街道都是忙着采购年货的客人。老公公使劲的叫卖,可是直到太阳下山,也没有能卖出一顶斗笠。 集市上的人渐渐走光了,老公公又失望又疲倦,只能背着斗笠往家走。路上,老公公又见到那六尊地藏菩萨的雕像,经过一天的大雪,这些雕像的头上又积满了雪。 于是,老公公仔细地为他们清除头上的积雪,还将斗笠一顶一顶戴在地藏菩萨的头上,为他们遮挡风雪。可是老公公只有五顶斗笠,这里却有六个菩萨,这可怎么办呢?老公公想了想,便将自己的头巾拿下来,裹在了第六个地藏菩萨的头上。 老公公回到家之后,便将今天发生的事情详细的告诉了老婆婆,正在这个时候,他们忽然听到外边有人说话:“嘿!老公公家到了,帮我们戴上斗笠的老公公就住在这儿!”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啊,说话的人正是那六位地藏菩萨。他们乘着一辆很大的雪橇来到老公公的门前,把雪橇上装载的糯米、蔬菜和味增都搬了下来。 等老公公和老婆婆打开门的时候,就被门口堆成山的食物惊呆了。这时,六位地藏菩萨已经不见了,只留下了雪橇的痕迹。老夫妇便和老鼠们一起将这些食物搬进屋里。 随后,老公公与老婆婆做了一顿丰盛的年夜饭。他们把附近的狐狸,小熊、小兔子也全都叫了过来,大家一起开开心心地分享这顿丰盛的晚餐。 第二天,老夫妇带着年糕来祭拜菩萨,老公公双手合十,默默说道:“菩萨啊!多谢你们送来的食物,让我们过了一个快乐的新年!”老公公抬头望着菩萨,这些带着斗笠的菩萨们彷佛都在微笑。据说呀,这六尊塑像直到现在还在那个村子里呢!其中五座塑像带着斗笠,最后一个带着老公公的旧头巾。
地藏王菩萨的真实事迹
地藏菩萨(佛教四大菩萨之一)
地藏菩萨(梵语:Ksitigarbha),因其“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所以得名。佛典载,地藏菩萨在过去世中,曾经几度救出自己在地狱受苦的母亲;并在久远劫以来就不断发愿要救度一切罪苦众生尤其是地狱众生。所以这位菩萨同时以“大孝”和“大愿”的德业被佛教广为弘传。也因此被普遍尊称为“大愿地藏王菩萨”,并且成为了汉传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
事迹
①地藏菩萨在过去无量劫前,曾是一婆罗门女,她的母亲不信三宝而行邪道,死后堕入地狱。 婆罗门女知道母亲的必然果报,故变卖家产为母布施修福。她挂心母亲的处境,如果佛还住世便可向佛询问,而当时的觉华定自在王如来早已入灭。在极悲痛时,婆罗门女受到一个声音指点,让她一心称念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名号。婆罗门女至诚恭敬一心念佛,不久便以念佛力,在定境中来到地狱,向鬼王询问母亲状况。鬼王告知,因为她布施供养和念佛的功德,亡母和其他地狱罪人,已脱离地狱苦而投生天道。婆罗门女便在佛像前立下誓愿,要度脱罪苦的众生。
②又在过去无量劫前,地藏菩萨曾是名叫光目的孝女。光目女的母亲生前喜欢吃鱼子,造了极多的杀生业。光目女知道母亲死后会堕落到恶道中,于是请阿罗汉入定观看,见母亲果然在地狱中受苦。光目女一心念佛,以佛像诚敬供养。后来其母投生光目女家,为奴婢之子,出生未满三天便告知:自己蒙光目救度投生为下贱人,而在十三岁将短命而终并再受苦报,原因是杀害和毁骂二业。于是光目立誓救拔未来一切罪苦众生,而光目之母也终得舍离苦报。
③又在过去久远劫前,地藏菩萨曾是大长者子。当时有佛名狮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长者子见佛相好庄严,心生恭敬,便请问佛因作了怎样的行愿,而得这样的庄严相。佛回答说,得这样的庄严相,应当久远济度一切苦恼众生。于是长者子立下大愿,要在今日到未来劫,度脱一切苦恼众生出离苦海,然后自己才成就佛果。
④又在过去无量劫前,有佛名一切智成就如来,住世六万劫。这位佛出家前是一个小国国王,他和一个邻国国王为友,同行十善利益众生。为救度邻国的造恶众生,他们共同发愿。一王发愿早成佛道,后度化所有罪苦众生。一王发愿如果不先度完罪苦众生,让他们得安乐成就菩提,自己绝不成佛。发愿先成佛道的是一切智成就如来,发愿最后成佛的是地藏王菩萨。
地藏王菩萨过去的两世:长者之子见佛发宏愿,婆罗门女地狱苦寻母
无论是不是佛教徒,都应知道地藏王菩萨的大名,以及他那句: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度尽众生、方证菩提 的宏大誓愿。 地藏王菩萨 那么他是在什么时候发下誓愿,又为什么要发下这种誓愿呢? 《地藏经》中的故事中,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曾经,佛陀在忉利天(三十三天)为佛母摩耶夫人说法,来各方的菩萨、八部众、鬼神,都来集会,听佛说法。 世尊说法 文殊菩萨问起地藏王菩萨的事迹,佛陀给出过这样的答案。 在非常久远的不可说大劫之前,有一位在世的佛,叫做 师子奋迅具足万行 如来。 曾有一位长者的儿子,见到这位佛时,感慨其有千种庄严福相。所以发问:您行了什么样的大愿,才能得到这种面相呢? 师子奋迅具足万行 如来回答:想要得到我这种面相,就需要漫长的时间,用佛法的清净智慧去普度所有苦海中的众生。 长者的儿子听完,当即就立下了大誓愿,说:我从今天起,到未来的无尽时间中,将倾尽一切方法使所有遭受苦难的六道众生得到解脱,此后我才会正道成佛。 而这位长者的儿子就是曾经的地藏王菩萨,在他发下大誓愿之后的无尽时光,始终停留在菩萨果位。 在证得菩萨果位之前,地藏王菩萨曾经有一世,托胎为一名出身婆罗门的女子。 这一世,有一位佛住世,叫觉华定自在王如来。 地藏王菩萨的名字无从考证,地藏经中称其为婆罗门女。 这位女子因为前世结缘深厚,被人们所爱戴,任何时候都会有天神护卫。但她的目前却信仰歪理邪说,经常轻视佛法僧三宝。 婆罗门女想尽办法想让母亲回归正见,但母亲根本不听她的劝说。就在不久之前,母亲逝世,灵魂堕入了无间地狱。 那时,婆罗门女知道母亲不相信因果报应,根据其生前的业报,必定会轮回到三恶趣中(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 所以,她变卖了家产,买了诸多供佛用具,供奉在佛塔之前。 有一天,在一座寺中。 婆罗门女见到了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的塑像,见其面容庄严,不由得虔诚膜拜。心中默念:佛祖啊,您具有一切智慧。如果您听到我的祈祷,请告诉我,我的母亲死后去了哪里吧! 婆罗门女在佛像前哭泣了很久,忽然听到了一个声音:正在哭泣的圣女,不要悲伤,我这就告诉你,你母亲的去处。 婆罗门女合掌问道:是哪位神圣大德来宽慰我的忧虑?自从我母亲去世以来,我每天每夜都在思念,就是不知道她去了哪个世界。 这时,空中的声音又说:我就是你现在正在瞻仰的 觉华定自在王 如来。我见你思念母亲心切,比普通人要强烈百倍,所以才来告诉你她的去向。 婆罗门女闻言,不由倒在地上,摔伤了身体,被左右的人扶住,渐渐苏醒了下来。对着空中说:愿佛祖慈悲,快告诉我,母亲现在何处?我相信身心俱疲,都快要死了。 如来回答说:你今天供养完毕之后,尽早回去住处吧。只要默念我的名号,就能知道你母亲的去处了。 婆罗门女虔诚礼佛,回到住处后,为了得知母亲的去向。正身端坐,心里默念着 觉华定自在王 如来的名号。经过了一天一夜,突然来到了一片大海上。 这片大海如同滚烫的沸水,有很多钢铁恶兽在海面飞行。 婆罗门女看到无数的人影在海中翻腾,被这些恶兽争抢吞食。又见到很多凶恶的夜叉,或多手多脚,或青面獠牙。追赶着海中的人影,逼迫其靠近恶兽,被撕咬吞食。 这些夜叉形态各异,凶恶异常。让人不敢与其对视,而婆罗门女受到佛理的加持,心中没有一点畏惧。 没过多久,一位叫做无毒的鬼王,来到婆罗门女面前拜见:善哉,女菩萨,您怎么会来这里呢? 婆罗门女问:这是什么地方? 无毒鬼王回答:这里是大铁围山西面的第一重海。 婆罗门女又问:我听说,地狱就在大铁围山中,是不是真的? 无毒鬼王回答:的确有地狱。 婆罗门女又问:我什么会来这里? 无毒鬼王回答:除非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借助威神的力量,另一种是受业力牵引。否则是来不了这里的。 婆罗门女看着大海,问:这里的海水为什么是沸腾的?为什么又有这么多人和怪兽? 无毒鬼王回答:这些人是南阎浮提(南瞻部洲)中的造恶众生,都在死后的四十九天里,没有人子嗣为他们供养,超度他们脱离苦难,所以才来这里受苦。 这些人生前没有行善积德,所以死后就受到业力干感召进入地狱。在进入地狱之前,他们必须先游过这片苦海,再往东十万由旬(古印度行军距离单位),又有一片苦海,其中的痛苦比这里强烈百倍。继续往东,还有一片苦海,所受的痛苦要更加剧烈。 这里所说三重苦海,都是因为业力感召,所以也称为业海。 婆罗门女又问无毒鬼王:那么地狱在什么地方? 无毒鬼王回答:这三重苦海中都是大地狱,数量之多难以计量,每一个地狱都不尽相同。其中最大的有十八个,其次大的有五百个。这些地狱中的苦难难以形容,其他海量的地狱中也有无量的苦难。 婆罗门女又问:我目前刚去世不久,不知道现在的神魂在什么地方? 无毒鬼王反问:女菩萨,您的母亲生前有什么作为? 婆罗门女回答:我母亲生前执著于邪见,经常毁谤佛家三宝;虽然也曾经信仰佛教,但持续的时间不长。去世的时间不长,不知道现在在什么地方。 无毒鬼王又问:敢问您母亲的名讳? 婆罗门女回答:我的父母都姓婆罗门,父亲叫尸罗善现,目前叫悦帝利。 无毒鬼王合掌,恭敬回答:女菩萨,您可以放心回去了,不必再为母亲而担忧了。您的母亲已经升天三日了。只因为有您这位孝顺的女儿,为她在觉华定自在王如来面前供养修福。不只是您的目前,连同其他在无间地狱受苦的众生,也都在同一天脱离地狱了。 说完,无毒鬼王合掌行礼,然后消失了。 随后,婆罗门女在住处醒来,像是做了一场梦一样。 回忆着不久前的所见所闻,她来到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的佛像面前,又在此世发下了宏大的誓愿:愿我在未来无尽的时间里,用同样的方法,超度受苦的众生,使他们得到解脱。 以上,就是地藏王菩萨前生的其中两世,发下了同样宏大的誓愿,以‘大孝’和‘大愿’被佛家广为传颂。 此后,在弥勒降世之前,受到释迦委托,代替照看受苦的众生。只有在未来,地狱众生尽皆超度,才愿意证得最终的佛果。
地藏王菩萨的传奇故事
地藏王菩萨以“大孝”和“大愿”的德业被佛教广为弘传,民间关于他的传说也不少,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 唐开元末年,新罗国王近族有个名叫金乔觉的青年,自幼天资聪慧,长大后“项耸骨奇、躯长七尺而力倍百夫。”唐费冠卿《九华山化城寺记》早有记载。由于金乔觉从小受佛法薰陶,志愿来大唐求法。他离开新罗,涉海弃舟来到大唐。先在江东吴越一带寻山访道十余年。终于在安徽省青阳县西南丛山峻岭中寻找到一片谷中之地定居下来。他爱这里的秀丽山色,认为这里是他修行的极好场所。于是崖栖涧汲,由坐骑谛听相陪,终日宴坐,苦修苦练,大有莲宗所倡导的“铁板注脚”之雄功。 一天,金乔觉坐地闭目清修,忽然树丛中游来一条小蛇。上前咬噬金和尚的大腿,毒液进入身体。金和尚疼痛难忍,然而他一点也不怪罪那无端伤害他的小蛇,依然端坐无念,一如当初。 过了不久,走来一位年轻貌美的妇人,她来到金和尚的面前,鞠身行一礼,陪笑说:“小儿无知有伤贵体,小儿愿奉献一泓山泉补过。”妇人说毕,顿见一股清泉从金和尚身旁石缝流出。流到低处渐渐汇成一个小水池。金乔觉见了不胜欣喜,继而又“铁板注脚”,端坐无念。传说,那献泉的年轻美妇便是海龙王的三公主,那口山泉就是九华山饮誉千古的龙女泉。 篇二 金地藏乔觉选定了青阳县九华山,卓锡九华宴坐东崖。刻苦修行,每天只用当地白土掺少许大米烹饮为食。由于他深居简出,道行超人,特别是虎口救出闵公的儿子,行善积德,宴坐苦行,世人对他无不羡慕景仰,这天,闵公领着家人来到金和尚修行之地,叩头谢恩说:“师父救我犬子一命,又蒙收为徒弟,真不知该如何报答才好,今备山珍素食,香花异草前来向师傅谢恩。”“阿弥陀佛,救人急难是出家人份内之事,此举何足挂齿!” “谢恩师大慈大悲!”闵公献上山珍素食与香花异草,又吩咐家人献上银元宝和金锭说:“恩师修行不已岁月清苦,若不嫌弃,请收下我闵家这点心意。”“我出家人终不能犯五戒,更牢记十善行。金锭银元宝虽人间珍贵之物,但与我佛门弟子早就断了缘分。”闵公迟疑良久,踌躇的问“那么恩师要我做如何方便,!”金和尚笑着说:“我是外乡僧人,渡海来到大唐,修行求法,只求财翁赐我一块山地以便禅栖。” 闵公转优为喜,啊呀!这有何难!这九华山方圆两百里地,山中九十九峰都归我闵家所有,恩师你看中什么地方,也是我们闵家的造化。金和尚见闵公心意诚恳,就说:“我只乞求一袈裟之地。”闵公好奇地问,一袈裟岂不太少了!阿弥陀佛!只见金和尚口念咒语,用手一指,“请看——”闵公举目一看,十分惊讶。只见远近山岭神光四起,犹如红日霞光万丈。天空中一大块袈裟般的祥云顿时罩住了九子山大小群峰。闵公一见大喜,立即带领家人叩头拜谢,并指著那块袈裟般的祥云说,这整个九子山都是大法师的缘分。当即把整个九子山送给了这位高僧。随后不久,闵公也拜金和尚为师,皈依佛法僧,成为金和尚门下第一个在家弟子。金乔觉圆寂后,被尊为地藏菩萨。后人为纪念他,为他塑了金身巨像。站立在金地藏两旁的两个协侍就是闵家父子。 篇三 金乔觉来到青阳县西南,在丛山峻岭中觅得一山中谷地结茅而居,终日焚香、打坐、拜经,只有心身不舒服时才骑坐谛听出外游览山光水色,奇石怪崖。 一天,正当金和尚在拜经台前念诵四部经时,耳畔忽然传来一个山童的尖叫声:“救——命——啊——!”金和尚定睛一看,只见一只斑斓猛虎正在追噬一位山童。在万分危急之时,金和尚一面驱使谛听朝猛虎追去;一面默念咒语,将手一挥,一道金光闪出,击向猛虎。猛虎逃跑不跌,一头撞在崖壁上,脑浆四射,腥然倒下。 山童虎口得救,欣喜万分,连忙跪在金乔觉大师身前不断的叩头谢恩。金乔觉竟双手合十:“阿弥陀佛,幸哉,幸哉,幸免一死回家去吧!”山童泪如泉涌,哭诉说:师傅,我不回去了。“金和尚说:既然有家,如何有家不归!”山童五体投地,恳求道:师傅救我一命,恩重如山。为报答师傅搭救之恩情,求师傅收我做个徒弟。金和尚闭幕笑道:"你这小小年纪,如何离得开家哦?"山童跪地上不肯起身,苦苦哀求:“师傅今天救我一命,若不收我做徒弟,我就跪在这里永不起来。” 金乔觉闭幕端坐,默默颂经。等到金和尚睁开眼,时光已悄悄过去三天三夜。只见山童依然跪在地上,身上的衣服露水打溼又晾干了,晾干了又打溼了。如是干溼三次,山童依然跪在地上不肯立起身来。金和尚的菩萨心肠不由得为之一动,于是上前扶起山童:“见你年幼心诚,善根早具,贫僧收你为徒弟。但是,你还要回家禀报你家父母,一定要取得你双亲赞同。 山童十分欣喜连连作捐,急忙回家禀报双亲。原来,山童父亲正是九华山主闵让和,是个德高望重的财主。他听了犬子的陈述,得知金和尚 道行不凡,虎口救子不胜感激,欣然同意儿子拜金和尚为师虔诚学佛。于是择定佳日,备香烛山珍,送儿子拜师出家。闵公的儿子拜金和尚为师,出家修行,法号道明,是金地藏的一个大弟子。
救赎地狱中的罪苦众生,地藏菩萨的故事
“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这便是地藏菩萨因而得名的原因,在佛教中的地藏菩萨更是四大菩萨之一,救赎地狱中的罪苦众生则是他的愿望。 那么,本期佛教人物解析地藏菩萨的故事。 还想了解》》佛教中的虚空藏菩萨 唐代的中国佛教,正如日丽中天,吸引了日韩等国不少僧人来华求法。当时的朝鲜半岛分为三个国家,即新罗、高句丽、百济。有新罗王子金乔觉(696-794),生而相貌奇特,顶骨耸出特高。力大可敌十人。心地慈善,颖悟异常。 金乔觉出家名地藏比丘,携白犬善听航海来华。地藏比丘在各地游化数年后,於开元末年来到安徽省九华山。九华山,位于安徽青阳县,本名九子山,唐李白到九子山,见九峰如华,所以后来又名九华山。地藏比丘在此深山的盆地里结庐苦修,过着渴饮涧水,饥食白土的生活,且常被毒虫伤螫。 深山苦修的地藏比丘,若干年后被当地士绅诸葛节游山时发现。见此和尚住石洞茅蓬,破锅残粒中渗有白土,生活异常清苦。得知是新罗王族远来中国求法,诸葛长者发心倡议为他修建道场。九华山主姓闵;家财甚富。 建寺必请闵公布施山地,闵公也非常敬仰地藏比丘,问他要多少地,地藏答道:“一袈裟所覆盖地足矣”。据载,地藏显神通力,袈裟一披,盖尽九华,於是闵公将整个九华山全部布施供养。闵公为地藏护法,其子也随地藏比丘出家,法名道明,为地藏的侍者。现在所见的地藏菩萨像,两旁有一老者及少年比丘,即闵公父子。 寺院建成后,各方来参学者甚众,新罗国也有不少人来亲近供养。九华山高且深,寺众增多,生活即发生问题,煮饭还要渗拌白土,一些人饿得皮骨相连,故当时称之为“枯槁众”。寺中大众只是一心为求佛法,而完全放弃了物质享受的要求。地藏比丘在九华山的影响甚大,后来新罗国王得悉,即派人送粮食供养。 地藏比丘一直领导此精进苦行的道场,至唐开元廿六年七月三十日入灭,世寿九十九岁。大家都直觉到:地藏比丘实为地藏菩萨的化身,是地藏菩萨来中国的应化,所以大家称之为地藏菩萨,而九华山即成为地藏菩萨应化的道场,成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了。特别是每年七月三十日,九华山香火尤其鼎盛。地藏菩萨自有他特殊的因缘感应,才能得到民间一致的信仰。
地藏王菩萨又称为什么
地藏王菩萨,又称大愿地藏王菩萨,因为他曾经发了一个非常弘大的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也就是说,要地狱里的鬼们都成佛了,他才愿意成佛。所以地藏王是幽冥教主,负责救度地狱众生。他的办公地点在地狱,《西游记》中孙悟空来到地狱就会见到地藏。
地藏王菩萨的故事
关于地藏王菩萨,民间流传着许多传说。其中有一个关于地藏王菩萨的故事,就是地藏王菩萨前世的传说。
相传,地藏王菩萨在还没有渡过无量劫之前,是一个人人称赞的孝女,她出生在婆罗门的一个家庭里,是一个善良的女子。而她的母亲却不信善,修习邪道,她喜欢吃鱼子,所以经常杀生,由于生前经常作恶,所以在她死后便坠入了地狱,地藏王菩萨知道后便把家中的家产全部变卖,捐给了寺庙,她自己还吃斋念佛,行善积德,为她的母亲赎罪,最后她的母亲幡然悔悟,并且也得到了佛祖的原谅,于是离开了地狱。
还有一个关于地藏王菩萨的故事,是说地藏王菩萨成为菩萨之前,有一世是一个小国的国王,他与相邻的一个国家的国王交好,二人相谈甚欢,成了好朋友,有一日两人聊的尽兴,他们一起发愿,林国国王希望自己早日成佛,普度万民,另一个国王,他认为如果不先度化那些受苦的百姓,百姓没有安居乐业,那么自己成佛有什么意思呢,是众生成就了菩提,而非菩提成就了众生。最后,邻国国王成为了一切智成就如来,而那个愿意最后再成佛的国王,便是地藏王菩萨了。地藏王菩萨事事以百姓为重,这种先他人后自己的行为,是佛教所提倡的,所以地藏王菩萨才会如此深受百姓们的爱戴。地藏王菩萨的故事一直都在民间广为流传,也一直都在教导着人们要积极行善积德。
地藏王菩萨的法器
地藏王菩萨总是一只手拿着宝珠,而另一只手则是拿着锡杖,这两样就是地藏王菩萨的法器。他手中的明珠非常的纯净耀眼,是非常珍贵的稀世珍宝,同时也是戒、定以及智慧所凝结而成的宝物,这个宝珠也叫做摩尼珠,或者叫做明月珠,并且还有澄清污浊之水的能力。
而另一件法器就是那支锡杖了,这也是比丘的道具,因为振动锡杖的时候会发出声响,所以也被称为是声杖,关于这个锡杖的来源一些资料上也有所记载,据说是在比丘行走的时候为了能够不让施主受到惊吓才做出来的。
地藏王菩萨的法器锡杖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在杖头是用金属制作而成的,中间还有一个大环,里面还设置了许多个小环,在摇动的时候就是小环发出的声音。而中间的一部分则是木头制作而成的,在锡杖的下部则是铁做成的。据说这个锡杖作为地藏王菩萨的法器主要有两个作用,一个是用来驱赶蛇或者毒虫等动物,而另一个则是在行走的时候警示提醒施主。
更多文章:
六年级下册语文书雪松的启示100字?山谷中的谜底,我们从雪松身上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2024年5月13日 08:30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是什么意思)
2024年8月12日 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