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树和大松树(小松鼠听了风伯伯的话后会对大松鼠说些什么呢)
本文目录
- 小松鼠听了风伯伯的话后会对大松鼠说些什么呢
- 小松树和大松树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大松树和小松树讲了什么道理
- 我喜欢小松树和大松树,是因为它什么
- 小松树和大松树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8课《小松树和大松树》课文及教案
- 小松树为什么能看到很远的地方
- 小学一年级语文《小松树和大松树》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
- 小松树和大松树说什么 小松树和大松树说话内容
- 听了风伯伯的话小松树想:什么他对大松树说什么
- 小松树和大松树的最后结果是怎么样的啊
小松鼠听了风伯伯的话后会对大松鼠说些什么呢
你好,是想问小松树听了风伯伯的话后,会对大松树说些什么吗,会说“大松树,对不起,我说错了,我没有你长得高,我是站在大山爷爷的身上,自己不高。”根据苏教版《小松树和大松树》的文章内容,小松树听了风伯伯的话后,会对大松树说“大松树,对不起,我说错了,我没有你长得高,我是站在大山爷爷的身上,自己不高。”表示自己的惭愧之心。《小松树和大松树》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山上的一棵小松树 觉得自己长得很高,瞧不起山下的大松树。课文批评了小松树缺乏自 知之明,盲目骄傲自大的行为。
小松树和大松树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大松树和小松树讲了什么道理
1、本课是一则语言故事,讲的是山上一棵小松树觉得自己长得很高,瞧不起山下的大松树。课文批评了小松树缺乏自知之明、妄自尊大的行为。 2、全文共有4段,第一自然段讲山上有棵小松树,山下有棵大松树。第二自然段讲小松树想大松树夸耀自己长得高,看得远。第三自然段讲风伯伯批评了小松树盲目自大的行为。第四自然段讲小松树听了风伯伯的话很惭愧,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风伯伯对小松树说的话。
我喜欢小松树和大松树,是因为它什么
我喜欢小松树和大松树,是因为它说明了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鼓舞我们向上登攀。小松树和大松树课文原文 山上有一棵小松树,山下有一棵大松树。 小松树对大松树说:“喂,朋友,你看我长得多高哇!我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你呢?”大松树没有回答。 小松树的话被风伯伯听到了。风伯伯摸着小松树的头说:“孩子,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了。你能看得远,那是大山爷爷把你托起来的呀!” 小松树听了,惭愧地抵下了头。
小松树和大松树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小松树和大松树》是一篇寓言故事,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有自知之明,不能盲目的骄傲自大,要懂得谦虚谨慎。
《小松树和大松树》故事内容
山上有一棵小松树,山下有一棵大松树。小松树对大松树说:“喂,朋友,你看我长得多高哇!我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你呢?”大松树没有回答。
小松树的话被风伯伯听到了,风伯伯摸着小松树的头说:“孩子,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了,你能看得远,那是大山爷爷把你托起来的呀!”小松树听了,惭愧地低下了头。
寓言故事是什么
寓言故事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寓言的故事情节设置的好坏关系到寓言的未来。
中国历来有些著名的寓言故事如《揠苗助长》、《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古希腊《伊索寓言》中的名篇《农夫和蛇》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其成功之处在于故事的可读性很强,无论人们的文化水准高低,都能在简练明晰的故事中悟出道理。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8课《小松树和大松树》课文及教案
山上有一棵小松树,山下有一棵大松树。
小松树对大松树说:“喂,朋友,你看我长得多高哇!我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你呢?”大松树没有回答。
小松树的话被风伯伯听到了。风伯伯摸着小松树的头说:“孩子,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了。你能看得远,那是大山爷爷把你托起来的呀!”
小松树听了,惭愧地抵下了头。 【教案】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重、难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风伯伯对小松树说的话。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在田字格中书写。
3、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一篇非常有趣的故事。
1、板书课题。
2、读准“松”的平舌音、翘舌音。
3、齐读课题。
4、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
1、放多媒体动画,听故事。
2、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再读课文,标上小节号,画出生字词。
生按要求自学课文,师巡视指导。
4、检查自学效果。
5、正音。
听:是后鼻音。
呢:读轻声。
惭:读平舌音。
伯伯:第二个伯读轻声。
(1)自读,同座位互相读,互相纠正。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再读一读,把课文读通顺,碰到长句子多读几遍。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评议。
(5)以下几个词作重点指导:
“地方”、“孩子”、“爷爷”等词语的第二个音节读轻声。
三、初步理解课文
1、再次指名朗读课文。
2、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1)刚开始学课文时,你们提的问题已经弄懂了哪些?
(2)剩余的问题,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课文,弄懂它们。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读生字字音,巩固字音。
2、教学新偏旁。
孩:“孩子”所以就是子字旁,与“子”有什么区别?
3、自学课后的生字笔顺表,并试着描红。
4、反馈检查:“孩”、“比”的笔顺。
你们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呢?还有什么值得注意地方呢?师作重点指导:
低;不能忘记最后一笔点。
孩:子字旁要分三笔写成,第三笔是提。
5、指导写字。
6、怎样把这些生字写美观呢?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呢?
7、师在学生说的同时,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
答:中间的“人”要写得舒展一点,能包住下面的部分。
孩、低、听、伯:都要写得左窄右宽。
多:第二个“夕”横撇要写长些。
8、生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
教学后记:本课的生字学生掌握的较好,“惭愧”这词学生较难认读。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不同的语气。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骄傲自满的道理。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大松树、小松树和风的头饰。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1自然段
这两棵一大一小的松树长在哪里呢?
齐读第1自然段。
2、细读第2自然段。
(1)自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你知道了什么?
(2)你是从哪些词语中读出小松树很看不起大松树呢?
(3)生一边找出相应的词语,师一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词语。
(4)你能一边读一边把小松树说这话时的神态表演出来吗?
(5)自己练读,指名读,评议。
(6)有感情朗读小松树的话。
(7)这时大松树没有回答,它会想些什么呢?
3、细读第3自然段
(1)小松树的这番话被风伯伯听见了,师范读第3自然段。
(2)通过风伯伯的话,你知道了什么?
(3)风伯伯对小松树怎样?你从哪些词中读出来的?
(4)有感情练读风伯伯的话。
(5)齐读第3自然段。
4、细读第4自然段。
(1)小松树听了风伯伯的话后,(生齐读第4自然段)
(2)你能学学小松树的样子吗?
(3)这时他会想些什么呢?
(4)请你代表小松树,再向大松树说句话好吗?
5、现在,小松树不再看不起别人,变成了一个又谦虚又懂礼貌的孩子了。
(1)分角色朗读、表演
(2)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评议。
(3)发头饰,自由组合表演。
(4)指名上来表演。
(5)评选演员。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1、学生能够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不同的语气。
2、通过学习课文,学生懂得了做人要谦虚,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小松树为什么能看到很远的地方
小松树长之所以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那是因为大山爷爷把它托起来的呀。出自《小松树和大松树》。
《小松树和大松树》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山上的一棵小松树觉得自己长得很高,瞧不起山下的大松树。课文批评了小松树缺乏自知之明,盲目骄傲自大的行为。
寓言故事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寓言的故事情节设置的好坏关系到寓言的未来。
小松树的形态结构
小松树具有特殊的形态和结构,使其能够在生长过程中长出很高的树冠,这也是它能够看到较远距离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小松树的叶子相对较小,能够在高处吸收更多的阳光和二氧化碳,以进行更加高效的光合作用,从而促进生长。而树干和枝干也都具有比较坚硬的材质,能够承受风吹雨打等自然环境的影响。
另外,小松树在生长过程中还能够依靠叶片的方向调整来获得更加合适的阳光照射角度,使其能够全方位接收来自外部环境的信息。总之,小松树能够看到很远的地方,主要是由于其独特的形态、结构和生态习性所决定的,这也是它对生态环境和大自然的适应和适应能力的体现。
小学一年级语文《小松树和大松树》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
【 #一年级# 导语】语文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它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言文字能力和知识,文化知识的统称。也可以说,语文是口头和书面的语言和言语的合称,是语言规律和运用语言规律所形成的言语作品的言语活动过程的总和。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小松树和大松树》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一年级语文《小松树和大松树》知识点
字:棵、高、被、摸、托
词:松树、回答、惭愧
重点句子:
1、小松树对大松树说:“喂,朋友,你看我长得多高哇!我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你呢?”大松树没有回答。
2、风伯伯摸着小松树的头说:“孩子,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了。你能看得远,那是大山爷爷把你托起来的呀!”
3、小松树听了,惭愧地抵下了头。
【篇二】小学一年级语文《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
教学理念:
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读书和心灵交汇为主要教学形式,让学生在盎然趣味中产生阅读的激情;使学生在角色朗读中流露真情;帮助学生在想、述、演、说中内化语言的深情,从而全面提高每位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教学过程
一、设问导入
1、认读词语
2、设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课文中的“小松树”和“大松树”的家分别在哪儿?
二、充分诵读,巧破难点。
1、导读第一自然段。
(1)课件演示
(2)教师引读:
山上有一棵小松树,
山下有一棵大松树。
(3)齐读第一自然段。
(4)询问过渡:
①哪些同学爬过山?当你爬到山上,向山下看去,能看到什么?
②站在高高的山上,看着优美的景色,这时你的心情怎样?
2、导读第二自然段。
(1)过渡:山上的小松树和你们的心情一样——很高兴,高兴地得意起来,他是怎么说的呢?
(2)学生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3)多种促读手段、形式,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4)指导看图:看哪,这棵小松树说话的时候表情、动作是怎样的?
(5)指名回答。(骄傲)你来试着读出小松树的骄傲。
(7)询问过渡:“小松树”这么骄傲,“大松树”听了有什么表现?
师:其实,“大松树”的心里非常明白,小朋友都很聪明,一定能猜出“大松树”想的是什么!
①同桌讨论。
②交流。
(课件演示图片,把山上的小松树拿下来,与山下的大松树作比较,看到底谁长得高。)
3、导读第三自然段。
(1)过渡:你们真聪明,和风伯伯想到一块儿了,风伯伯是怎么说的呢?
(2)指读(出示风伯伯说的话)。
(3)多种促读手段、形式,指导朗读风伯伯的话。
(4)你觉得风伯伯的话有道理吗?
指导朗读:请你当“风伯伯”对“小松树”说句话:
(出示句式)
小松树看得远,那是因为。
(5)原来,小松树被大山爷爷托起来才能看得远,开始他还很骄傲呢!再把小松树说的话读一读,(学生齐读小松树的话)我们读书要把前后内容联系起来,多读多想,这样会把书读得更好。再来读一读风伯伯的话。
(6)角色朗读“小松树”和“风伯伯”说的话。
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4、导读第四自然段。
(1)过渡:小松树听了风伯伯的话,表现怎样?
(2)指读。
(3)理解词语:惭愧。
“惭愧”是什么意思?
(4)齐读,读出“小松树”后悔、不好意思的感情。
(5)扩展:小松树惭愧地低下了头。这时他会想些什么?他会对大树树说些什么?(生1:他想我错了。)小松树知错就改,我们向他学习。
(生2:他对大松树说:“大松树哥哥,对不起,你比我高,我不该说这些话,真是对不起。)小松树变得谦虚、有礼貌了,我们向他学习。
三、送格言
四、学习生字
五、作业
【篇三】小学一年级语文《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小松树和大松树》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山上的一棵小松树觉得自己长得很高,瞧不起山下的大松树。课文批评了小松树缺乏自知之明,盲目骄傲自大的行为。从三维目标出发,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感情诵读小松树和风伯伯说的话,在教师导读中习得读书方法,学会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思维。
2、在诵读中体会小松树的盲目自大,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
3、在诵读中享受阅读的乐趣。
为了完成这三维目标,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的教学策略:
一、“趣”字先行,调动学生学的*。
“兴趣是的老师”,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趣”字洋溢于课堂,是每个老师都要动的脑筋。在导入阶段,我在黑板上画了一座山,问学生黑板上画的是什么。然后告诉学生在这座大山里住着一棵小松树和一棵大松树,我出示小松树和大松树图片,用图画和故事作为课文的导入,学生们各个情绪高涨。让孩子说说图上画了什么,然后板书课题,在板书时,老师有意把“小松树”的小写得很小,把“大松树”的大写得很大,让学生体会到汉字的趣味,在孩子们进入情境,激起兴趣后,老师顺势提出问题,激发其听故事,学故事的兴趣。
三、联系生活,实现情感迁移。
建构主义认为,孩子总是带着一定的生活知识经验、情感体验参与阅读。在此基础上构建新的对文本的解读。因此,阅读教学中,孩子的生活知识经验、情感体验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在教学第二自然段之前,老师设计了一个问题:小松树站在高高的山上,他会看到什么呢?这一设计,说的是小松树,实际上调动的是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一方面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基于文本,体会到小松树的骄傲之情的由来。教师要基于基本语义层面,结合指导学生感情朗读,适时点拨,将文本与孩子的生活知识经验、情感体验“链结”起来,这对理解文本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松树和大松树说什么 小松树和大松树说话内容
1、从最后小松树听了风伯伯的话惭愧地低下了头,我们知道小松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2、小松树对风伯伯说:“你说得太好了,让我认识到了,别人托起来的高大,不是真正的高大,我一定要尽快使自己真正的高大起来!” 3、小松树对大松树说:“不要在意我的无知啊,我一定向你学习,谦虚谨慎,不在瞧不起别人!”
听了风伯伯的话小松树想:什么他对大松树说什么
续写举例如下:
山上有一棵小松树,山下有一棵大松树。小松树对大松树说:“喂,朋友,你看我长得多高哇!我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你呢?”大松树没有回答。
小松树的话被风伯伯听到了,风伯伯摸着小松树的头说:“孩子,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了。你能看得远,那是大山爷爷把你托起来的呀!”
小松树听了风伯伯的话后,惭愧地低下了头,对大松树说:“大松树,对不起,我不应该说那样的话。我站得高并不是因为我比你高,而是大山爷爷把我拖起来的,你比我更高。我以后一定不会再骄傲自大了。”
扩展资料:
续写注意事项
1、整体了解故事的写作方法。
可以对这些故事进行加工或者补充,在此基础上创作出新的故事来。作家鲁迅的短篇小说集《故事新编》,基本上就是对古代神话的想象再加工。经典的故事往往内涵都很丰富,可以通过想象,让故事继续发展下去,或者对故事缺失的情节或者没有交代的原因,进行想象补充创作。
2、符合故事中的人物特点。
即使是故事的再创造,也要符合经典故事中的人物特点,因为借鉴经典故事中的人物特点,所以,对故事情节越了解,理解越仔细,分析得越透彻,新编出的故事与经典故事的风格、性格、语言才会把握的越准确。否则写出来的故事很可能会风牛马不相及,搞得四不像了。
3、故事的形式和内容要有新意。
这个是必须要注意的,立意上不能太老套;在人物形象和特点上既要延续,又要有创新,这个说的是人物既要有原作中的性格特点,又要在新的环境中有新的发展和变化;另外在内容的创作形式上,也要试着采取新的创作形式,如访谈、小品等等。
小松树和大松树的最后结果是怎么样的啊
小松树听了风伯伯的话,觉得自己错了。不应该看不起大松树,决定向它道歉。
于是,小松树主动向大松树道歉。小松树不好意思地说:“大松树,对不起,我说错了,我没有你长得高,我是站在大山爷爷的身上,自己不高。”
大松树赶紧说:“小松树,你还小,再过几年之后,你会长得和我一样高,可能还会超过我呢!”
小松树听了大松树的话,赶紧拼命地长。
扩展资料:
《小松树和大松树》讲的是山上的一棵小松树觉得自己长得很高,瞧不起山下的大松树。课文批评了小松树缺乏自知之明,盲目骄傲自大的行为。让我们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
《小松树和大松树》是一篇生动、浅显的寓言故事。让学生明白做人不要盲目自大的道理,课文融情于理,充满童真童趣。
更多文章:
四十岁做市纪委书记,下一步会做什么?纪委书记可以查市委书记吗
2024年3月7日 14:00
绩效考核整改措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存在问题整改报告)
2024年4月5日 18:50
无畏拼搏,只为活成光,用生命影响生命!?鲁迅:数次奔逃,只为保存生命,延续生命,发展生命
2024年3月14日 05:00
寻雾启示是成语吗?许嵩专辑为什么叫《寻雾启示》,有什么含义每首歌都是在什么样的心情下写的拜托了各位 谢谢
2024年8月14日 20:00
如何装饰菜肴 4种方法来装饰菜肴?菜肴装饰(美味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2024年9月13日 20:30
巨龙所知道的(wow 剑柄任务 巨龙所知道的 交不了任务~~)
2024年8月14日 12:00
只是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只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是什么歌)
2024年9月9日 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