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铁匠波尔卡》说课稿
本文目录
人音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这篇《人音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是 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第1课 春天 教学内容: 聆听《杜鹃圆舞曲》,聆听《小燕子》,表演《布谷》,表演《小雨沙沙》。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歌(乐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 2、通过演唱《小雨沙沙》,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事物,启迪学生热爱大自然。 3、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布谷》,并和《杜鹃圆舞曲》相比较,说出旋律相似的地方。 4、能编创动作表现歌(乐曲)。准确地唱歌。 第一课时(1) 教学内容: 1、聆听《杜鹃圆舞曲》。 2、聆听《小燕子》。 教学过程: 1、完整聆听全曲,问:乐曲中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声音?学给同学们听一听。 2、复听乐曲,随着乐曲用手指画图形谱。 3、想一想,用木鱼和碰钟参与乐曲的演奏,应怎样比较合适,分小组讨论,分别与乐曲合作。 3、完整地聆听歌曲《小燕子》。 问: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你想和小燕子说什么? 4、听歌曲《小燕子》分小组编创动作。 5、随着复听歌曲的录音,分组表演。 6、小结。 第二课时(2) 教学内容: 学唱《布谷》、《小雨沙沙》。 教学过程 1、完整地感受歌曲的旋律。 让学生跟着音乐拍手、拍腿,感受歌曲的节拍。 听歌曲录音,用手指点歌词,想一想哪些音长? 2、听歌曲录音,分小组拉手: 听第一段歌曲向左方向走, 听第二段歌曲向右方向走, 第三段反之, 让学生在充分感受中记住歌曲的旋律。 3、唱会歌曲后再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4、课后小结。 第2课 放牧 教学目标 1、通过听《牧童到哪儿去了》、《牧童》,唱《牧童》、《放牛歌》,感受牧童的生活,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理解牧童生活的变化。 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认识三角铁,探索三角铁的敲击方法,掌握其演奏方法和姿势。 3、准确有感情地演唱《牧童》,并试着在歌曲中加入三角铁伴奏,能在歌曲《放牛歌》的间奏处加入锣、鼓、镲的伴奏,感受为歌曲伴奏的愉快。 教学内容 1、表演《牧童》; 2、认识三角铁、双响筒; 3、聆听《牧童到哪里去了》、《牧童》;表演《放牛歌》。 第一课时(3) 教学要求: 聆听歌曲《牧童到哪里去了》和《牧童》。 教学过程: 1、听歌曲前,同学们猜一猜《牧童哪里去了》。 2、教师完整地播放歌曲录音,学生初听。歌中唱出的牧童到哪里去了?为什么?渗透珍惜学习时光的教育。 3、学生可根据歌曲内容,分小组、分角色编创动作表现歌曲。 4、完整地聆听歌曲《牧童》,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复听歌曲。 5、随着音乐录音轻轻地敲击双响筒。 第二课时(4) 教学要求: 学唱歌曲《牧童》和《放牛歌》。 教学过程: 1、学唱《牧童》。 (!)启发学生看图,听录音范唱,初步感受歌曲。 (2)听着范唱录音,用手指着图形谱轻轻地跟唱。提示学生第三段歌词分别在哪里?结束句在哪里? (3)能跟着老师的手势、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 2、学唱《放牛歌》。 (1) 看着课本中图形谱对于歌曲高低长短的提示,感受歌曲旋律的进行,感受歌曲旋律的轻松、愉快。 (2) 跟着歌曲录音,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3) 提示学生,没有歌词的旋律是间奏部分,用锣、鼓、镲伴奏。 (4) 编创动作表演《放牛歌》。 2、小结。 第3课手拉手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让我们手拉手》、《鸭子拌嘴》,唱《一对好朋友》、《数鸭子》,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和同学之间的友谊。 2、能完整、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本课歌曲。 3、能结合聆听歌(乐)曲,创造性地运用打击乐器表现小鸭的生活。 4、能准确地读出两声部带词的节奏。 教学内容 1、聆听《让我们手拉手》; 2、表演《一对好朋友》; 3、编创与活动; 4、聆听《鸭子拌嘴》; 5、表演《数鸭子》。 第一课时(5) 教学要求 聆听《让我们手拉手》、学唱《一对好朋友》、编创与活动。 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让我们手拉手》。 1、完整地聆听全曲《让我们手拉手》。 问:歌曲唱出了哪些内容?听了歌曲,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2、复听歌曲,随着歌曲自编动作表演。 二、学唱《一对好朋友》。 1、完整地听歌曲范唱,第二遍教师可提示学生拍击节拍,随着歌曲准确地轻轻地拍击。 2、说一说歌曲唱出了什么内容?你听到了什么?简短地叙述歌曲内容。 3、听范唱录音,轻声有感情地读歌词。 4、随录音填唱歌词。 5、分小组演唱,比一比哪一组歌儿学得快。 6、学生之间展开评价,找出不足。完整、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6) 教学要求 聆听《鸭子拌嘴》,表演《数鸭子》、编创与活动。 教学过程 一、聆听《鸭子拌嘴》。 1、聆听《鸭子拌嘴》,重点是让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鸭子的生动形象,感受乐曲强弱所带来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兴趣。 2、初听乐曲,提示:哪里表现鸭子的叫,哪里表现老鸭叫? 3、想象音乐描绘的情景,分小组对每一情景是怎样用打击乐配合的。 二、学唱表演《数鸭子》、编创与活动。 1、完整地聆听歌曲的录音,用听唱的方法学会歌曲。 2、分小组边唱边表演,自编动作。 3、编创与活动。 三、课堂小结。第4课 长鼻子 教学目标: 1。通过听、唱、说、演,感受表现大象的音乐,从而懂得爱护动物。 2。能够用有感情的声音表现歌曲。 3。能够准确地拍击二、三声部的节奏,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实间:4课时 第一课时(7) 1、欣赏管弦乐《小象》、《大象》。 2、学唱歌曲《小象》。 教学过程: 一、欣赏《小象》 1、同学们,你们看到过象吗?说说对象的了解。 2、用手指指点小象的脚印。 3、听听乐曲《小象》。 4、你感到乐曲使欢快的,还是优美抒情的?小象叫了几次? 5、再听乐曲,学学叫声,模仿表演。 二、欣赏《大象》 1、初听:大象的音乐是缓慢沉重的,还是轻快活泼的? 2、再听:大象有哪些习性?它怎样走路?大象的音乐与小象的音乐有什么不同? 三、学歌曲《小象》 1、听听录音的范唱。 2、学唱歌谱。 第二课时(8) 教学目标: 1、学会唱歌曲《小象》,学会三拍子的打拍。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二、学歌曲 1、唱歌谱 齐唱——比赛唱——指名唱 2、跟录音唱歌词 3、轻唱 4、多种形式比赛唱 5、演一演 三、编创活动 分小组编创歌词:选其他动物,找出它们的特点编唱。第三课时(9) 教学目标: 1、学唱《两只小象》,巩固三拍子的打拍。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二、练唱《小象》 三、学习《大象》 1、学唱歌谱。 师范唱——跟琴唱——跟录音唱——轻唱 2、唱歌词 听录音——跟录音唱——比赛唱 3、演一演 分小组编创——有感情地边唱边表演 第四课时(10) 教学目标: 1、欣赏歌曲,感受美感。 2、巩固学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唱《小象》 1、轻唱歌谱。 2、唱歌词。 3、演一演。 二、唱《两只小象》 1、轻唱歌谱。 2、跟录音唱歌词。 3、演一演。 三、欣赏歌曲《小象》和《大象》 第5课 跳起舞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得演唱,感受蒙古族民歌的特点,并能自编动作表演。 2、在聆听《我是人民小骑兵》中能听辨出音乐力度的变化,简述音乐表现给自己的感受。 3、初步了解音的高低,并能结合生活中的声音听辨、感受。 教学时间:4课时 第一课时(11) 教学目标: 欣赏《我是人民小骑兵》,能听辨音乐力度的变化。 欣赏《挤奶舞》,学会编动作表演。 教学过程: 一、欣赏第一首 1、初听。 2、再听,打拍。拍出强弱变化。 3、再听,说说自己的感受。 4、随音乐律动。 二、欣赏第二首。 1、初听。 2、随音乐律动。 三、节奏训练。 第二课时(12) 教学目标: 学唱《草原就是我的家》 教学过程: 一、学唱歌谱 1、教师轻唱。 2、录音范唱 3、学生跟唱。 4、比赛唱。 二、学唱歌词。 1、听录音。 2、学生试唱。 3、听录音齐唱。 4、比赛唱。 三、演一演。 听音乐律动。 第三课时(13) 教学目标: 学唱《小松树》,培养热爱小树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巩固唱《草原就是我的家》 二、学唱新歌 1、唱歌谱 听录音,说感受 教师轻唱 跟唱歌谱 学生轻唱 2、唱歌词 齐读歌词 教师范唱 跟录音唱 比赛唱 3、律动表演 第四课时(14) 教学目标: 欣赏歌曲,再巩固学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听音训练 听琴感受音的高低。 用手势表示音的高低 二、欣赏 听歌曲录音说说感受。 介绍蒙古族的特点,及一些生活习性。 三、表演唱歌曲 1、听录音唱一唱,跳一跳。 2、比一比,谁是小歌手。 期中复习练唱歌曲 第一课时(15) 教学目标: 巩固所学歌曲。 教学目标: 一、唱《小雨沙沙》 1、听录音唱 2、轻唱。 3、比赛唱。 4、指名唱。 二、唱《牧童》 三、唱《放牛歌》 四、唱《一对好朋友》 五、唱《数鸭子》 第二课时(16) 教学目标: 巩固所学歌曲。 教学过程: 一、唱《布谷》 1、听录音唱。 2、轻唱。 3、比赛唱。 4、指名唱。 二、唱《小象》 三、唱 《两只小象》 四、唱《草原就是我的家》 五、唱《小松树》 第7课 大海的歌 教学目标 1、通过表演《海》、《云》,感受并表现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 2、通过聆听分辨大海的不同,并能用划线条的方式表现出来。 3、能够看图为歌谣填上适当的词,并能准确地读拍。 4、能发挥想象力,用打击乐或身边的物体与同学共同制造各种声响表现心中的大海。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18) 教学内容 聆听《大海摇篮》,表演《海》并完成创编 教学过程: 一、常规训练 二、学习表演《海》 1、完整地聆听歌曲的范唱录音 歌曲描绘了怎样的海?你见到的海是什么样子的? 2、听录音,用手拍节拍,心里默唱。然后有感情地读词。 3、听录音范唱,进行跟唱,用手臂表现歌曲的起伏,感受歌曲描绘的大海。 4、教师及时纠正学生歌唱的错误,借助手势调整歌词倒置带来的音准不准确。 5、随着教师像唱词一样唱歌谱。一句或一小节唱歌谱。教师适时用手势提示高低。 6、指名演唱。 三、聆听《大海摇篮》 1、完整地聆听歌曲。 歌曲唱出了什么内容?你的心情怎样? 2、复听歌曲,边听边用笔画线条,表示自己听到的感受。 3、将歌曲、乐曲相比较,用简练的话说一说有什么不同。 四、总结 第二课时(19) 教学内容 1、学习表演《云》 2、编创 教学过程 一、常规训练 二、复习歌曲《海》 三、学习表演《云》 1、完整地聆听录音范唱,教师用动作提示学生拍击节拍,边听边感受节拍的强弱。 2、复听录音范唱 歌中唱到了什么?帆船指的是什么? 你观察过云吗?你知道的云有多少种?歌中的云是怎样的? 3、听录音范唱,轻轻地跟唱歌词,教师随机纠正错误。 4、分小组听录音,边唱边编创动作,用自己的动作表现云。 5、随着录音伴奏,边唱边表演。 6、指名表演,评价。 四、编创歌谣 1、分小组看图填歌词,看歌谣中缺少的词应填什么? 2、将填写的歌谣读给同学们听,边读边拍,看哪一组最准确。 五、总结 第三课时(20)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 2、聆听《海上风暴》 3、编创 教学过程 一、常规训练 二、复习歌曲 1、轻声齐唱 2、分小组唱 3、男女分组唱 4、指名唱 三、聆听《海上风暴》 1、完整的地聆听管弦乐曲 这段音乐告诉我们大海有什么变化,你的心情怎样?试着模仿其中的一个声音,请同学们相互评价。 2、复听。 边听边用笔画线条表示自己对这段音乐的感受 三、编创 1、分小组合作,用身边的各种物品制造声响,模仿出大海的声音。 2、交流评价。 8 幸福生活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和演唱,初步感受彝族的音乐特点,背唱《彝家娃娃真幸福》。 2、能初步听辨高和低的音。 3、能编创简单伴奏,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4、能按图意及节奏编创适当的词,并能准确地拍和读。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21) 教学内容 表演《彝家娃娃真幸福》,聆听《快乐的罗嗦》 教学过程 一、常规训练 二、表演《彝家娃娃真幸福》 1、完整地聆听歌曲范唱。 2、教师简单介绍彝族人民的风俗,解放后生活的巨大变化,以及彝族人民勤劳勇敢、粗犷豪爽的性格和能歌善舞的民族特点。 3、随范唱轻声朗读歌词。 4、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5、编创动作 6、分小组演唱。 7、指名演唱 三、聆听《快乐的罗嗦》 1、初听乐曲 2、用图片介绍弹拨乐合奏的形式 3、复听乐曲,分小组按自己熟悉的弹拨乐器做模拟演奏动作。 4、教师师范简单的彝族舞蹈动作,随着音乐,体会音乐欢快、热烈的情绪。 四、总结 第二课时(22) 教学内容 1、表演《乃哟乃》 2、编创 教学过程 一、常规训练 二、复习歌曲 三、学习表演《乃哟乃》 1、完整的聆听范唱,一至二遍学生拍手 2、简单介绍土家族的风俗,乃哟乃是快乐的意思 3、边听音乐,用手指着课本上的小人图唱歌,感受因的高低变化。 4、用稍快的速度演唱。 5、分小组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四、听辩音的高低 听辩sol、do,用手势表示sol、do的音高。 第三课时(23) 教学内容: 1、聆听《阳光下的孩子》和《夏天的阳光》 2、创编 教学过程 一、常规训练 二、复习歌曲 齐唱、分组唱、男女同学唱、指名唱 三、聆听《阳光下的孩子》 1、完整地初听歌曲 这首歌曲是高兴的还是悲伤的?歌中唱了什么内容? 2、复听歌曲,边听边做拍手的动作。 四、聆听《夏天的阳光》 1、初听歌曲 歌中唱出了什么?你的心情如何? 2、复听歌曲 你感到这首歌适合跳舞还是适合走路?选择一个图,并随着音乐试着做一做。 3、选择一组学生,用打击乐器随着音乐敲击。 五、编创 1、指导学生分别敲击两条节奏说出各是几拍子的 2、分看图编创,用蜜蜂和鸟叫的声音编创模声衬词。 3、启发学生想象编创各种鸟儿的叫声,读一读,拍一拍。 4、用打击乐为自己编创的带词节奏敲击。 六、总结 9巧巧手 教学目标 1、能理解劳动的愉快,并用轻松的声音边唱边表演《粉刷匠》《理发师》 2、认识沙球、串铃、辨别其音色并能用探索式的学习掌握其多种演奏方法 3、通过编创动作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 教学时间4课时 第一课时(24) 教学内容 1、聆听 2、学会演唱《粉刷匠》 教学过程 一、常规训练 二、聆听《我有一双万能的手》 1、完整地聆听歌曲 歌曲唱出了小朋友的手都会做什么事?你会做什么事? 2、复听歌曲,随着歌曲做表演 三、学会演唱《粉刷匠》 1、完整的聆听歌曲范唱。 这首歌唱出了那些内容?小粉刷匠都做了什么? 2、复听歌曲,心里默唱。 3、试着唱。 4、随录音唱歌词。 如果你是粉刷匠,为妈妈做了一点事,受到妈妈的表扬,心情怎么样? 5、有感情的演唱。 6、用旧报纸装扮自己,试着编创动作。 四、总结 第二课时(25) 教学内容 1、认识沙球 教学过程 一、常规训练 二、复习歌曲 三、认识沙球 1、教师示范持沙球的正确姿势 2、分小组尝试,发出声音。 3、指导学生练习 4、为歌曲伴奏 5、分小组练习 第三课时(26) 1、学习 2、用沙球为歌曲伴奏 教学过程 一、常规训练 二、学习《理发师》 1、聆听歌曲范唱 理发师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复听范唱,用跟唱的方法尽快学会歌曲。 3、分角色进行表演。 三、用沙球为歌曲伴奏 第四课时(27) 教学内容 1、聆听《铁匠波尔卡》 2、认识串铃,学会演奏方法 教学过程 一、常规训练 二、复习歌曲 三、学习串铃的演奏方法 1、认识串铃。 2、学习串铃的演奏姿势 3、分小组探索,让串铃发出长短不同的声音。 4、为歌曲伴奏。 三、聆听《铁匠波尔卡》 1、初听 乐曲中听到了什么样的声音? 2、教师简介乐曲的来历 3、复听乐曲,随着音乐指着课本上的图形谱,试着记住这一句的旋律 4、按乐器的声音图谱,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四、总结 10、汪汪与咪咪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表演和编创,突出“汪汪与咪咪”的主题,培养学生的爱心与观察能力。 2、理解歌曲的内容,有感情地演唱,能填创歌词,并能发挥形象力编创动作表演。 3、能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4、能运用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为歌曲伴奏。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28) 教学内容 1、聆听《小狗圆舞曲》 2、表演《猫咪别淘气》 教学过程 一、常规训练 二、聆听《小狗圆舞曲》 1、初听歌曲,用手指随着课本上的图形谱划动。 你感受到乐曲描绘了小狗怎样的动作? 2、复听音乐,随着音乐用手势在桌上进行表演。 三、表演《猫咪别淘气》 1、反复聆听歌曲。 2、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3、分小组讨论,做分角色表演的准备。 4、分小组边唱边表演。 5、加入打击乐器表演。 第二课时(29) 教学内容 表演《谁在叫》 教学过程 一、常规训练 二、复习歌曲 三、表演《谁在叫》 1、初听歌曲,用首长随着课本上的旋律线划动。 听一听,谁在叫?为什么小动物叫了?它们都在做什么? 2、听着歌曲录音跟唱全曲,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3、分组进行编创活动 你还知道什么动物,它们是怎样叫的? 4、交流 四、背唱自创的歌曲给爸爸妈妈听。 第三课时(30) 教学内容 1、聆听《跳圆舞曲的小猫》 2、节奏编创 教学过程 一、常规训练 二、复习歌曲 三、聆听《跳圆舞曲的小猫》 1、初听乐曲,你想到了什么? 2、跟着乐曲和教师一起哼唱第一部分主题A。 3、复听乐曲,用手指在桌上画图形谱。 4、分小组讨论,你感到小猫在做什么?结尾使你想到了什么? 5、听乐曲,用动作表演,学小猫的样子跳圆舞曲。 四、节奏编创 1、分组用四分、八分音符编创节奏,要求边说边做小动物的动作。 2、交流汇报。
《铁匠波尔卡》说课稿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以下是我整理的《铁匠波尔卡》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铁匠波尔卡》,学生能够喜爱音乐,并形成一定的良好聆听音乐的习惯。
2、学生在聆听、体验、律动等活动中,充分体验音乐实践的快乐。
3、通过欣赏乐曲《铁匠波尔卡》,学生能够用自己的声音和动作表现音乐。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用自己的声音和动作表现音乐。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每个乐段的衔接处,并连贯的表现出来。
设计意图:
由于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因此我采用了视频、律动、图片进行直观教学。根据音乐的特点,我还结合了哼唱和表演等音乐活动让学生参与音乐体验。
一、导入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视频,小朋友们看看视频中的人是谁,他们在干什么”?生:……
师“其实他们是铁匠,铁匠是一门古老的职业,他们以铁为原料,靠铁来打造出各种各样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来养家糊口”
“那你们有看到视频中的人用着怎样的工具在打铁?大小一样吗?声音是怎样的,可以用自己的声音模仿一下吗”?
“我们再来看一遍视频,听听大小铁锤的敲出来的节奏是怎样的,用你自己的声音模仿一下”(进而说到大小铁锤的速度)
2、出示节奏谱
师“现在老师要把你们分成两组,分别代表大小铁锤”出示节奏谱,并分组。
“你们为大铁锤,大铁锤的动作是怎样的?”
“你们为小铁锤,小铁锤的动作又是怎样的?”
“大小铁锤们,我们一起合作试试吧,记得带上你的动作”。
3、乐器伴奏
师“同学们,如果要用打击乐器为我们伴奏,应该用怎样的乐器比较合适大小铁锤呢?”
生:(回答)
师“那我请两位同学来做代表为我们呢伴奏好吗?”选择学生为其伴奏。
师“其他同学继续用自己的声音和动作表现”。
二、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150年前,奥地利有位作曲家就是听到了这美妙的打铁声,于是创作了一首管弦乐曲《铁匠波尔卡》,现在让我们来听听这首乐曲,听完告诉老师从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铁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2、“因为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人们找到铁匠打铁,铁匠也非常高兴每天都能帮助到大家,你听,铁匠美好工作的一天又开始了,他正哼着歌儿朝铁匠铺走去”。
三、分段聆听
(一)第一部分
1、聆听第一乐段,师在主旋律前“do’sol’mi’do’re’(叮)”处唱“一起打铁去(铃鼓)”,接着指着旋律谱用“叮”哼唱,并在每句最后一拍拍手。
2、“小朋友们愿不愿意跟着老铁匠去铁匠铺看看?”
“那请小朋友们拿出你的手指随着铁锤的路线一起唱唱吧”。
3、师“我们刚刚唱了几句?”“你是怎么发现的”“拍手是在每句的什么时候出现?”再随音乐做一次。“也就是说我们走了四条路才到铁匠铺,现在,请同学们起立,伸出你的右手,我们先朝右手边方向走,每当我们唱完一个乐句后,请你转身朝另一个方向走好吗?”带领学生走了一次后,请学生自己完成一次。
4、师“欢迎各位来到铁匠铺,老铁匠托我考大家一个问题,我们要做什么准备工作,坚硬的铁块才能被我们敲出想要的形状?”
生:(回答)
5、当学生说出有关火的答案后,师“你真聪明,其实铁匠铺一般都有一个火炉,在火炉的连接处都有一个用手拉的风箱,用来控制火的温度和力度”。“谁可以来模仿下拉风箱的动作?”
请全班同学一起做一做(12,12,12)提示学生面对圆心做动作。
6、“我们跟着音乐试试吧”教师带领学生有节奏的做动作,并在打铁声出现时在黑板画出旋律线。
7、师“刚刚在拉完风箱后,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打铁声”
师“根据老师所画的旋律线你能知道哪里是大铁锤和小铁锤的声音吗”?在学生描述完答案后,老师进行旋律线的讲解,并带领学生随这部分音乐用自己的声音模仿和做打铁的动作。
师“同学们,你们可以跟着音乐用声音和动作再来表现一次吗,面对圆心拉风箱,准备~”
8、师“其实我们刚刚所表现的‘走路去铁匠铺’‘拉风箱’和‘打铁’是《铁匠波尔卡》这首乐曲的`第一部分,现在你们可以将这一部分完整的表现一次吗?我要请出几位同学为我们伴奏”。
师在主旋律前“do’sol’mi’do’re’(叮)”处唱“一起打铁去(铃鼓)”,并随之引导学生表现动作。
(二)第二部分
1、师“小铁匠们表现的真棒。你听,老铁匠满意的看到你们的工作成果,他们在用怎样的方式庆祝呢”
师“其实老铁匠们正在随着美妙的打铁声舞蹈着,这种舞蹈就叫做‘波尔卡’,小铁匠们要不要跟老师学一学”
2、师“我们手拉手,同样的还是朝右手边开始走,12345678,反方向22345678,换32345678,再换方向42345678,;接着男生请伸出你的右手,绕着你右手边的女生面前转一圈123456刚好回原地拍拍手,接着,女生在刚刚的男生面前跑一圈223456回原地拍拍手;再自己转一圈323456面对中间拍拍手,然后右脚、左脚、右脚、左脚”
3、师“记住了吗,那我们完整跳一次”接着带领学生跟着音乐试一次。
(三)第三部分
1、师“小铁匠们跳的真好,刚刚我们听得是乐曲的第二部分,让我们继续往下听,接下来这一部分和那一段相同呢?”播放乐曲第三部分。
2、在学生说出与第一乐段相同,并且结尾处不一样时,师“原来在我们跳完舞后,铁匠们又回去铁匠铺继续工作了,让我们再听一次,数一数大铁锤出现了几次,小铁锤出现了几次”。
3、在学生说出正确答案后,表扬并进行第三乐段的表现。
师“原来在两声大铁锤和五声小铁锤中,铁匠结束了这一天的工作,现在我们把这一乐段再表现一次好吗,谁来为我们伴奏?”
四、完整聆听
师“铁匠这一天的工作真的是充实而又高兴的,小朋友们,你们可以将这一天的情景再完整表现一次吗”?
生:(回答)
师“那老师要选出几位同学给我们表现的同学伴奏”。
表演完后请学生依次放好乐器并回圆圈位置坐好。
五、介绍作曲家
师“今天我们所学的这首管弦乐作品来自奥地利作曲家约瑟夫·施特劳斯,他有一百多首管弦乐作品,这首《铁匠波尔卡》是其中流传最广的一首,今后我们还会学习到很多他的作品,好了,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小朋友们再见!”
森林中的铁匠主题音乐出现了几次
该主题音乐出现了两次。《森林中的铁匠》又叫《铁匠波尔卡》,是德国作曲家米夏埃利斯创作的一首描绘性的作品。乐曲通过音乐主题四次出现,强化音乐记忆。通过较高音域的旋律表现出热闹的森林中上方欢快的感觉,其次运用波尔卡、打击乐器配合的形式体现出铁匠们工作的画面。
铁匠波尔卡结尾处有几次打铁的声音
8次。《铁匠波尔卡》创作于1869年,是奥地利作曲家约瑟夫·施特劳斯众多“波尔卡”音乐中最为流行的一首,因作品中多次出现铁匠敲打铁块的不同声响而得名,结尾处打铁的声音一共出现了8次。表现了这首曲子在最后的8拍中结束了这首歌曲。《铁匠波尔卡》深受人们的喜爱。
铁匠波尔卡想象到的画面是什么
铁匠挥舞着锤子。铁匠们打铁打累了,他们用舞蹈的方式来给自己放松放松,而这个舞蹈也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波尔卡》。他们就跟着这个音乐挥舞着锤子,跳舞。《铁匠波尔卡》是一首波尔卡舞曲,旋律轻快跳跃,情绪热烈奔放,乐曲采用波尔卡典型的ABA曲式结构。
铁匠波尔卡结尾有几次打铁
一次。《铁匠波尔卡》是约瑟夫创作于1869年的一首波尔卡舞曲,是作曲家一生一百余首作品中最著名的一首。这首《铁匠波尔卡》在演奏时因为加入了打铁用的铁砧敲击,特点是在节奏结尾的一次打铁声音,非常形象地表现出劳动的快乐。该歌曲1840年波尔卡传入法国巴黎后,迅速风靡欧洲,进入宫廷。
更多文章:
分子生物学课件(求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PPT课件和相关资料)
2024年6月17日 14:00